登陆注册
38970800000001

第1章 大不自多

2010年9月26日晚。

ZJ大学人文学院主教学楼明德楼内,方剑钧还在思考明天的讲义内容,他明白,给新生的这场所谓的“始业教育”的报告是作为班主任的他逃不开的责任,所以他很早就开始选择题目、准备报告的内容了,一番思考之后,他决定向这帮年轻的莘莘学子讲讲校训“求是精神”和校歌《大不自多》。现在,PPT马上要完稿了,他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之所以选校训“求是精神”和校歌《大不自多》做题目,方剑钧是有所考虑的,校训和校歌都是一校之宝,一校之魂,求是精神建立于那段颠沛流离的“西征”岁月之中,是支撑百年浙大的精神支柱,焉能不发扬光大之?而《大不自多》,更是凝聚了作词人马一浮先生和竺老校长等人无尽的谆谆教导之意,又怎能不求古寻论之?

方剑钧的讲义在晚上8点的时候才完成,从头到尾过了一遍,他已然成竹在胸,这才伸个懒腰,关灯离开。

再次光临明德楼,已是第二天的下午,方剑钧匆匆而来却满脸堆笑,他是由衷地为自己所带的这个20人的班级高兴,因为这其中不乏严歆等后起之秀。

当方剑钧走进教室清点人数的时候,他一阵激动,因为20个人悉数到场,没人旷课,更没人迟到。

面对着同学们,方剑钧开始侃侃而谈:“同学们,我叫方剑钧,现在是副教授职称,今后的四年,我将是你们的专业课老师和班主任,我性格是很随和的,只要你们的学习认真,专业课过关,相信这四年,我们会过得很愉快的,但话说两面,如果有人不好好学习,专门捣蛋,我也不会对他手下留情的,我的手段将会在未来一点、一点地使出来。”

这话说得俏皮,底下一片胡卢笑声。

方剑钧继续说道:“初次见面,没什么见面的礼物,就给你们唱首歌吧!咱们的校歌。”

听班主任说要展示歌技,台下已是一片骚动,不知道是谁先鼓掌并喊好,带动了整个班级的同学都鼓起了掌,于是方剑钧清清嗓子,唱道: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知其不二兮,耳听斯聪。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习坎示教,始见经纶。无曰己是,无曰遂真,靡革匪因,靡故匪新,何以新之,开物前民。嗟尔髦士,尚其有闻。

念哉典学,思睿贯通,有文有质,有工有农,兼总条贯,知止知终,成章乃达,若金之在熔。尚亨于野,无吝于宗。

树我邦国,天下来同!”

方剑钧唱完,迫不及待地问底下的同学们:“同学们,你们觉得咱们校歌美吗?”

“歌声很好听,但是老师,您唱的是中文歌吗?”有一个同学突然这样问,随后便是同学们哄堂大笑。

方剑钧循声望去,见说话者一身正装打扮,粉红衬衣、休闲西裤配圆头皮鞋,一看就是个“富贵闲人”。方剑钧为人随和,听他这么说,知道他的话里虽然有刺,但并不针对自己,于是冲他微微一笑,问他:“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是徐昱吧?”

那个正装少年一惊,顿时讶异:“我跟眼前的这位方副教授是初次见面,他怎么会一下知道我的名字?”其实他并不知道,方剑钧早就为他们造了花名册,并且将他们的名字和相片一一对应,自然很快就认出徐昱本人。

“对啊!”徐昱回答,“您是怎么知道的呢?”

“我刚才说过我有自己的‘手段’的啊!我不仅知道你的名字,还知道班级里每个人的名字。”方剑钧回答道。

徐昱听方剑钧这么说,摇摇头表示不相信。

方剑钧见他摇头,已知他心里的想法,便说道:“你如果不信,我们可以打个赌,如果我能准确说出10个以上同学的名字,你就得老老实实地把校歌歌词给背下来。”他之所以只说10个,是因为他自己也不敢保证能够强记住全部同学的名字,要知道,此时若是张冠李戴地说错了,尴尬自是不消多说,自己在同学们中的威信更是会大打折扣。

“好啊!不就是背校歌嘛!容易的很,可——要是要是您说不出十个呢?”徐昱俏皮地反问。

“那我请你——不!请大家吃大餐。”方剑钧的想法是,他单身已久,经济上是不成问题的,即使打赌输了,也乐得卖个人情。

“好!”底下同学们一片喝彩之声。

“那您看看,他叫什么名字。”徐昱说着已经用手臂搂住了旁边的男同学,搂住的正是他的室友严歆。

方剑钧“嘿嘿”而笑,说:“我当然认识了他,你们不知道吧!他是我亲自招进来的。”

“是嘛!”徐昱更加惊讶,但还是问了句:“那他的名字叫什么?”

“严歆啊!‘严肃’的‘严’,‘歆’字是‘音欠’两字的组合体。”方剑钧重点突出他的名字,有一部分的私意是为了让全班同学都能更快地记住严歆,这倒让严歆不好意思起来。

徐昱见方老师所说不差,忙走出座位,指着靠中间排打头位置坐的一个女孩子问老师道:“那她呢?”那女孩子气质出众,所以徐昱有心先挑她来为难方剑钧。

“路云!”没想到方剑钧也是不假思索地回答。

徐昱跟那个女孩子其实并不认识,他本以为这下可以难倒方剑钧,不意方剑钧竟说出了一个名字,而他却不知道是错还是对,所以他尴尬地看看那个女孩子,似是催促她公布答案,只见那个女孩子点点头,吐气如兰地说了句:“方教授好眼力,想来是把我们的入学照片和名字都记在心里了。”

路云的话一说出,徐昱定时醒悟:“哦——方教授,原来你早就看过我们的资料了啊!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打赌就不公平了,不赌也罢!”

方剑钧“哈哈”一笑,说道:“作为你们的班主任,我必须做足你们的功课,才能因材施教。如果这有错的话,我愿意认输。我们已有前言,如果我输了,我请你们吃饭,不过不是现在,我希望这顿饭摆在四年之后,地点在西湖楼外楼,但前提是,你们在这四年的时间里,必须努力学习。大家说可好?”

徐昱一直竖耳倾听方剑钧的话,听到会心处,立即牵动了他的少年豪气,于是带头鼓掌喊好,继而教室里又是掌声一片。

方剑钧示意同学们安静,然后悠悠地说道:“当然,我希望四年之后,有人能抢着给我买单。”

课堂上又是一片哄堂大笑。方剑钧也像是抖完包袱的相声演员,虽然笑着,却并不发出声音。

笑语过后,方剑钧开始了正题:“言归正传,第一节课,我要给你们讲讲浙大的校歌和校训,首先我们来说说校歌。”他说着,手上的激光笔已经展开了一张PPT,而这张PPT在投影仪上显示的是校歌的歌词,方剑钧遵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原则,并没有给同学们白话文的解释,直到底下的同学一个个都皱起了眉头,他才把PPT往下翻了一页,这一页写的正是《大不自多》的白话文解释:

“大海浩瀚而不自满,所以能容纳千江万海。大学学问广阔无迹,延伸到整个宇宙天地。超越形体的称为道,有具体形貌的称为器。礼制区别人们的差异,音乐使民众和谐相处。明白他们的统一关系,就会更加聪慧明智。

有一所国立大学,在中国东南的浙水之滨。他以求是为宗旨,实质是在启发学子们求真。学校教育循序渐进,方能培育出治国才俊。莫言已把握事物本质,更莫言已穷尽真理。没有变革不需因袭,没有旧事物不需更新。怎样改革创新?探究事物,做大众的先导。诸位年轻的英才,应该明了这些重要道理。

要专注于学业,力求思想深刻、识解通明。我们有人文、科学、农业、技术多种学科。要融会贯通,要掌握知识的源流和实践运用。日后成才成功,犹如真金经过熔炉的冶炼。要胸襟宽广,不偏守门户之见,宗派之私。努力振兴祖国,使世界各国人民和谐共处。”

方剑钧忖度同学们已经看完了,就把校歌的创作背景和学校西迁的历史配着一帧帧的图片缓缓道来:

“1937年7月7日,RB军队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其后的一个月,日军迅速推进,将战火烧至东南沿海。8月13日,中日淞沪会战打响,战火很快波及ZJ11月5日,日寇在距离杭州120公里的金山卫全公亭登陆,情形万分危急,在这种情况下,竺可桢校长决定迁校建德。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迁都ZQ苏州沦陷,日寇也已逼近嘉兴,连建德也不是久居之地了,学校考虑再次搬迁。12月2日,国民政府发电回复,同意浙大南迁JX所以12月底,浙大开始撤离建德,师生们走上了极其困难的赴赣历程,至次年的1月20日,浙大师生和大批教学仪器已全部抵达JX吉安。从建德到吉安,行程752公里,师生们平均每天前进30公里,饱受惊吓和风霜之苦,也经受住了考验和锻炼。到达吉安之后,乘着吉安中学和乡村师范的师生放寒假的空档,浙大师生租用他们的校舍补课,到1938年2月中旬,吉安中学和乡村师范的寒假以告期满,浙大师生又不得不重新出发到下一个目的地——JX泰和。

浙大师生抵达泰和后,稍事调整,便继续教学,科学研究也未停顿。为了要补足搬迁期间教学所受到的影响,各学院的课程和实验,都比以前有所增多。无论教职工和学生,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都自觉延长。浙大首倡的导师制也在这得到了长足发展,师生之间相互切磋砥砺,关系更为亲密。大局势如此纷乱急迫,这里的小环境却如此有条不紊,这在抗战时期国内各大学中是不多见的。当时教育部派人到全国各地巡视,认为浙大是所有西迁大学中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坚持得最好的一所。

浙大师生留驻泰和期间,发挥自身所长,为当地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但是由于战事影响,从1938年7月25日起,浙大在泰和已无法上课。教育部曾指令浙大“遇必要时可迁GZ安顺”。但经竺可桢校长实地勘察,自GX宜山至GZ安顺一段,只能靠汽车运输,成千名人员,几千箱图书仪器,要到达安顺,起码要费时半年以上,何况车辆又很难得到。因此,竺可桢校长决定先迁GX宜山,视届时形势再定行止。经过迁校委员会的周密部署,到1938年11月初,所有师生均先后安抵宜山。学校于是于11月1日开学上课。

宜山瘴气严重,加之上空时常有RB飞机盘旋,师生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终究非久居之地,所以在局势日益紧张的1939年底,浙大师生再次顶风冒雨、忍受严寒,向西迁移至GZ境内,终于定点在湄潭和遵义两地进行办学。”

方剑钧一口气将浙大自1937至1946年的历史简略地说了出来,已是口干舌燥,他打开保温杯,喝了一口茶,顺带拿目光看了看底下的同学,同学们的表现差强人意,可能是这段历史比较新颖,同学们又对自己所考中的这所大学充满自豪感,所以自然地都侧耳倾听。

方剑钧继续说道:“同学们,大家知道,某校校训是对一个学校精神的最好的概括总结,短短几个字或几句话,就有无尽意蕴,比如说,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取自《易传》对于天与地的阐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虽短,却意蕴无限,他们的校训,就挂在图书馆里,我想每天,当清华的莘莘学子来图书馆看书的时候,看到这八个大字,一定会默默的反省:自己在生活中,能否做到这八个字?

其实,为什么有校训存在,除了激励以外,还有促人反省的作用。即如我们的‘求是’校训,就侧重于要求我们反躬自省,时刻问自己,是否做到‘勤’,‘诚’二字。

怎么理解‘求是’精神呢?

竺老校长对‘求是精神’的解释是‘只知是非,不顾利害’的精神、奋斗精神、牺牲精神,革命精神和科学精神。他说‘学人的态度应该是不盲从,不附会,不屈不挠,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他举例说‘中世纪欧洲尚属神权时代,迷信一切事物为上帝所造,当时意大利的布鲁诺倡议地球绕太阳而被烧死于十字架;物理学家伽利略以将近古稀之年,亦下狱,但教会与国王淫威虽能生杀予夺,而不能减灭先知先觉的求是之心。当时一般尚信人类是上帝所创造,而主张进化论的达尔文、赫胥黎等为举世所唾骂,但是他们有那不屈不挠的'求是'精神,才能得最后胜利。

1939年2月,竺校长在对一一年级的新生作题为《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的演讲中说:‘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深思熟虑,自出新裁,独具只眼,来研辨是非得失。如果能把是非了然于心,那么尽全力来把它做好。如此就像‘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的诸葛武侯所说一样:‘成败利钝,非所逆睹’——君子盖有举世非之而不顾者,千百世非之而不顾者,亦求其事而已矣,岂以一时之毁誉而动其心哉,此我我校‘求是精神’之精意!”。

方剑钧咽口唾液,继续说:“其实竺校长的意思,孔圣人在2000多年前早有概括,叫‘尽人事,听天命’。”只说了这一句,他就停住不说了,因为他怕同学们错听成“听天由命”了,又连忙解释:“同学们不要理解错了,并不是叫你们‘听天由命’,这是说如果将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做到了极致,就不要再蝇营狗苟,求名逐利了,上天自有安排,定会将缘分送来。这其实也是‘求是’精神的要求!竺老校长常举王守仁为例子,来阐述求是精神。不要小看王守仁啊!他是被誉为‘古今第一完人’的圣人!”方剑钧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眼放金光,显是跟竺老校长一样,对王阳明其人极是尊崇。

方剑钧将王阳明的生平事迹,用PPT演绎了出来: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生于1472年,生时正值明朝朝政荒废、民不聊生之际,是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继二程、朱、陆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因他的丰功伟绩,后世尊称‘阳明先生’。”

“竺校长尤爱阳明先生两点。第一,阳明先生致知力学的精神,阳明先生曾对知行两者的关系作出过精辟阐释,他说: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明觉精察,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原来只是一个功夫”。故“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所以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即知行合一。当代有一个著名的教育家,叫陶行知,本名陶文濬,其行世的名字就是知晓阳明先生的学问之后改的,可见先生的学问对后世之人的影响之深了!而竺老校长最敬佩阳明之处,便是这第二点——矢志报国、虽历万劫却无怨无悔、为国尽忠的精神。《觉觉录》有言: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能力,自临深履薄处得力。纵观阳明先生一生的事迹,实在是深深契合这一句话的。明朝正德年间,朝政腐败,大宦官刘瑾用权,狐假虎威,大肆残害异己,朝廷凡有良知的官员无不痛心疾首,但大部分官员选择了趋炎附势。正德元年的冬天,正直官员戴铣、薄彦徽等20多人上书正德皇帝,要求严惩刘瑾一伙人,结果反被打入死囚。当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出于义愤,冒死上书为这些官员辩护,请求释放他们,但朱厚照黑白不分,又加上刘瑾作梗,致使先生被贬戍GZ龙场,但先生以其坚忍不拔的品格,忍受住了高原苦寒,并在这得到了顿悟,开始了他的学术人生。1519年6月,阳明先生率部镇压FJ地方叛乱,于丰城途中获悉宁王朱宸豪反叛,焦急万分,随即在当地召集义兵,水陆并进直捣南昌,连下九江、南康、费时35天,平叛擒宸濠叛乱。九月抵杭州献俘,因宦官许泰、张忠谗言,非但无功,反遭诬获咎,太监张永设法得以免祸,即称病居西湖净慈寺、九华山诸寺。后来,朝廷因他功勋卓著,勉强敕封其为“新建伯”,但不发做身份证明的铁劵,也不给他该有的俸禄,不仅是有名无实,并且是不顾功臣死活了。当此之时,他有足够充分的理由跟朝廷决裂了,他却没有,嘉靖六年,朝廷告急,56岁的王阳明本着‘求是’的心态,毅然拖着病体,再次南下下平叛,不料竞客死舟中,令后世之人扼腕。”

介绍完王阳明,他觉得自己有义务借王阳明的事迹给自己的学生们灌输“公忠坚毅”这四字理念,所以语气凝重地说出了对这个历史人物的结语:“可以说,阳明先生,他正是一个真正的求是者,自省于内而致知致明,深察于外而忧国忧民,不愧于后人“今古完人”的评价。同学们,我们今天讨论阳明先生,万不能像看戏台上演一个悲剧一样,觉得好看,其实不仅好看,如果你真正走进阳明先生,读懂他,对你的人生将大有裨益。作为大学生,我们更该树立居安思危的理念,更应了解阳明先生矢志报国、无怨无悔的英雄事迹,继承他精忠报国的强大精神。”

方剑钧看到底下学生都在不住地点头,又一阵感动,他进一步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爱因斯坦曾说:真正的教育成果,就是那些在学校里的知识全部忘光后所留下来的东西,是什么啊?就是价值观,责任感及为人处世的能力。细想,我们所说的这两位先贤不是在倡导同一个理念吗?而这种理念,就叫‘求是’精神。”

“各位,我们都渴望成功,但是怎样才能成功呢?我希望各位大学四年,能够好好地想一下,1936年的新生入学仪式上,竺校长问了两个著名的问题:‘你来浙大是干什么的?出了浙大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一直坚信,诸位如果能回答出这两个问题,那成功就离你们不远啦!”

“对于‘如何获得成功’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武侠小说中得到一点借鉴,我不反对你们看武侠小说,武侠小说有他可取的地方,好的武侠小说可以作‘劝世’之用,我们人文学院的名誉院长金庸先生就用武侠小说诠释过‘成功’二字,我看他的武侠小说,得出了一个道理:真诚加天赋是成功的最佳组合。怎么说呢?你们看金庸先生的小说中的主人公,都不是有钱有势的人,他们共同有的,只是一颗真诚的心,他们抵御外侮,出于对人民的同情,他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出于他们的正义的情感,他们从未想过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损害别人的利益,有时甚至相反,为了他人的利益,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其实,这就是所谓的‘侠’的含义!而为何他们会选择‘侠肝义胆’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呢?就是因为‘真诚’二字,他们都是真性情的人,做事实事求是,从心而定。而这样的人,往往会取得大的成就,所以在先生小说的最后,小说的主人公都得到了圆满的结局,都‘笑傲江湖’去了。所以我想,在座各位都是天赋异禀的学子,倘若佐之以真诚的心思,就一定能成功。”

“在浙大迁至GX宜山的时侯,学校的“教室”只是在草棚里挂上块黑板,同学们都是站着听课,肩膀上用鸡肠带斜挂上一块木版记笔记。学生寝室也是大草棚,夜间自修没有课桌,常常站在板凳上,在双层床的上层床板上,就着一盏小小的油灯做习题,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求是”学子们却以苦为乐,勤奋学习,奋发进取。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定有一种精神在支撑着他们,而这种精神,正是‘求是精神。’”

1938年,著名国学大师马一浮受邀来到浙大讲学,有感于浙大浓厚的“求是”氛围,笔底波澜,写下了气势磅礴、内容深邃的《大不自多》,后来各位都知道了,它成为了ZJ大学的校歌。这首歌的歌词深了点,竺老校长几次想把它换了,可考虑到没有比它更准确地反映浙大精神的歌了,就留了下来,至今脍炙人口,传唱不息。所以诸位,一定要在业余时间多多的学唱这首校歌,好好感受这其中蕴含的深意。”

“所以,今生入得浙大,能够切身感受浙大浓厚的人文气息,是你们的荣幸,能在浙大工作、能够跟你们这帮小屁孩打成一片,是我的荣幸,那么,既是幸运,你们和我都应该加倍珍惜!我就讲这么多,谢谢!”

方剑钧准备的材料其实不止这些,照理他可以继续的,但他没有继续,因为多年的教学经验让他明白——响鼓不用重锤敲,跟某些悟性高的人讲话,需要点到为止,多说反而会乱了他们的心。

他看看手表,还没到下课时间,所以他宣布:“今天第一次上课,同学们恐怕都不大认识,这样,剩下的时间你们相互认识,我从来都不提倡上台做自我介绍的事情,在讲台上讲的话多半言不由衷,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我讲课很随意,你们听课也可以很随意,前提是不能打扰我上课。所以现在,乘着还没下课,你们‘串串门’,相互认识认识。”方剑钧说着,发出了微笑声。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他们相互结识、相互握手,大学的友谊最纯洁,今日相亲相敬的同学日后定能成为相扶相帮的亲朋友,于是浙大人文学院历史系一班学生的友谊就此开始。

同类推荐
  • 他从仙域来

    他从仙域来

    【都市修仙爽文】被称作星空之下第一人的顾北辞,却依旧如前人,长生之路,止于仙门前。神念吞噬一名地球少年,在这个灵气枯竭的地球上,他是唯一的修仙者。从此少年冲天而起,纵横都市,扮猪吃虎,再临仙域之巅!设使无我顾北辞,当世谁人能称仙?
  • 摊牌了我二舅是隐形首富

    摊牌了我二舅是隐形首富

    “二舅,我想把咱们工地买了。”“好!”“二舅,我想买栋楼。”“好!”“二舅,我想开个公司。”“好!”…………无依无靠的刘子光突然发现二舅成了自己的靠山,这个二舅不简单,买车买楼像买大白菜,有了二舅的刘子光终于不再低调,拳打富二代,脚踩小流氓。二舅,奥利给!
  • 微雨时光

    微雨时光

    时光微雨,我还爱你。多少时光,多少阳光。你好阳光,你好女孩。
  • 这个死神有点浪

    这个死神有点浪

    我叫林扬,屌丝高中生一枚,过着受虐的校园生活,无意间被死神找上,于是,我开始屌丝逆袭,过上了牛b的生活,嗯,牛b的人生不用解释!我是死神,如假包换的一位神,要问我为什么要找上林扬吗,嘿嘿,发展发展下线(才不会告诉你我懒的干活,是来抓苦力的,嘿嘿)。我乃作者,真正的新世纪大逗比,这本书,要给大家展现一场华美的阅读盛宴……咳咳,先不说这些,恩恩,好好学习多看我的文!本书将为您展现一位高中生如何华丽逆袭,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再来一遍,牛b的人生不用解释!那个,给大家多大的惊喜和感动我先不说,写这本书,只是为了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欢笑,你快乐,我就快乐,前提是,你得多多支持我哦!
  • 我靠和坤成鉴宝大师

    我靠和坤成鉴宝大师

    古玩骨灰级发烧友,可惜眼力不济屡屡上当,加之出手大方,为购置古玩一度变卖祖产散尽家财,成为臭名远扬的败家子。现职业是快递小哥。某个冬至的晚上,意外打碎一个神秘的青花缠枝花卉纹梅瓶,放出被拘禁了二百多年的和珅,发现这传说中的大贪官对古玩有着神奇的鉴赏力。自此二人组成最佳搭档,在当世开启了一段飞黄腾达之旅。
热门推荐
  • 狐狸要下山

    狐狸要下山

    很久以前,青丘里有一只爱吃胡萝卜的狐狸。狐狸第一次下山,便被一只臭道士给捉住。为了逃离道士的魔爪,她装可怜、扮委屈、演白莲、撒泼打滚拍马屁。可臭道士怎么变成了修为深厚的上神?怎么自己还不知不觉还成为了他的坐骑?普天之下,大约也只有他才会用一只狐狸当坐骑。直到有人说,狐狸不是狐狸,道士不是道士。直到有一天,道士再也等不到那只小狐狸——
  • 妈妈的爱

    妈妈的爱

    本书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的儿童散文集,其中,《妈妈的爱》这篇散文,作家用朴实温暖的语言,阐述了妈妈对孩子的浓浓的爱意。金波的作品一向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作家对儿童的关爱也在其作品的字里行间显露出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桃子梦里会有男神的

    桃子梦里会有男神的

    漫画圈少女×娱乐圈小鲜肉的网游日常故事 讲漫画圈?不! 讲娱乐圈?不不!网游恋爱?不不不! 这只是一个借着网游恋爱来承载作者脑洞的假·恋爱故事,真·脑洞大开。 各种各样的副本剧情,新鲜玩法等你品尝! 哦,还有小情侣在线虐狗加虐菜~ 那恶毒女配白莲花绿茶婊?金身免疫自动屏蔽,虐恋?不可楞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存在或不存在

    存在或不存在

    印象中对人鱼的印象是什么呢?贪婪,自私,残暴不仁……但来到新的地方,却发现完全不一样了。
  • 宿蓝田山口奉寄沈员

    宿蓝田山口奉寄沈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浮世双面

    浮世双面

    浮躁的时代,多少人惧于洪水猛兽般张着血盆大口的生活,迫不得已带上年少时曾最鄙夷的面具只求生存,笑中带泪。又有多少人不甘于行尸走肉平庸之极的现状,甘之如饴的撕下伪善羊皮只为发展,苦中作乐。无法评判的对与错,逐渐模糊的善与恶,你又能看清谁?谁又能看清你?洛沧海,吴天,古雷,关颢,四个性格迥异的少年,在青春里肆无忌惮。时间要走,青春不留。成熟理智的情感面对现实的诱惑无奈,如何去坚守当初最美好的信仰?
  • 夫君,我来自21世纪续集

    夫君,我来自21世纪续集

    她,一朝穿越,竟然穿越到人人厌弃的相府五小姐身上,爹不爱,姨娘不疼,姐妹欺。哼,且看她如何斗翻姨娘,阴了姐妹。“想要算计我去给那老匹夫做小妾,那就得让你那宝贝女儿先去尝尝那老匹夫的滋味。”女子一脸倨傲,冷艳的眸子射出道道寒芒,朱唇勾起一抹骇人的残笑。他,戍王府世子,亦是人人闻风丧胆的喋血宫宫主,阴狠冷情。却独独钟情于她,在一场场阴谋算计中,为她,付出所有。“画儿,吾爱,此生唯你而已。”男子风华绝代的容颜在月华的流光中显得飘渺似仙,深邃的狭目璀璨如子夜的星斗。“若非死别,绝不生离。”这是他对她最美的承诺。一杯鸩酒,成了他与她的天涯。多年后,换了音容,茫茫人海,她是否还能将他认出?(此文为《夫君,我来自21世纪》的续集)
  • 地心囚犯

    地心囚犯

    从失忆中醒来,卡罗来到了一个奇怪的世界,这里没有天空,只有泥土,一个个穿囚犯服的人们忙碌着自己的事情,信奉着“系统首脑”这位神灵。人们认为它是世界的主宰,安排好了一切,同样它也向人们展现了它的实力。这里有探索者,治安官,超人类。同样也有拥有奇异力量的巫师们。让我们跟卡罗领略这座充满未知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