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587600000108

第108章 我的文字,我的梦——编后语

前不久,老友们聚在一起,谈起我出书的事。说你这个人就是怪,人家出书时你不出,人家不出书了,你倒出起书来。还有人说,你不是反对出书么?老了怎么又出尔反尔了?我笑而未答。

对于出书,我一直怀着诚惶诚恐的纠结心理。记得世纪初刮起一股出书热,无论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一古脑儿纷纷涌出。一时间,洛阳纸贱,作家满天飞。见面就有人问,你出书了么?然后故作扭捏地塞给你一本书,然后写上“请君斧正”,然后龙飞凤舞地签上自己的大名。其中当然不乏真正的文字高手,但却是凤毛麟角,反正我收到的几本,大多数不敢恭维。热爱写作的文学爱好者,无论水平高低,其热情亦可说难能可贵。当时书号也好批,只要找到一点关系,交上一定的费用就放行。只要有钱,不管好赖,不论发表过还是未发表过,出版社也一路绿灯。

记得在一次书会上,有个教育界我熟悉的酸文人,平时会鼓弄一些春联、对联,哼一些歪诗,偶尔有豆腐块见诸地方小报。他拉我到会场一角,说只剩几本了,留给你一本。看看内容,简直让我这个半瓶醋的人也笑掉大牙。夹在书中的名片上赫然印着“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的头衔,上面又用墨水笔添上“中国当代传统文化艺术协会终身名誉主席”的字样!想起央视春晚宋丹丹、******和崔永元的小品。无论是“白云”的“相当的期盼”,还是“黑土”反其道而行的讥讽,都是对“赶风出书”的一种调侃。

对于作品,我一直认为只有在报刊上发表了的文章,才能被称之为作品,所以对自己未发表过的文章只称习作。如今网络文学如火如荼,网上发表的文章则又另当别论。当然,发表的文章不一定都是好文章,未发表的文章不一定都不是好文章;对于出书,我认为出书者必是有一定名气的作家,文章一定要是高水平有品味能被称之为作品的好文章。同理出版的书不一定就好,未出版的书不一定就差。但现实中透着万般的无奈,要发表自己的文章,不但要看文章质量的好坏,或多或少也牵涉到一些人情关系和“金二戈”。但对于文友来说,发表与不发表文章,出书不出书,确实是一个瓶颈。如果你想谋得一个职称,如果你想进作协一类的团体,人家首先会问,你的文章发表了多少?你出了几本书?所以我反对自己出书,但不反对别人出书。

文字是我所爱,出书当然是文学人的梦。学生时期喜欢读书,写话,曾多有范文在高年级传阅。教导主任曾在学生会中对我们几个委员说,兴许我们当中几十年后出个郭沫若也未可知。从那时起,我的心田里便种下了文学梦。六十年代末有文字上了广播,高兴得一夜睡不着觉,七十年代末一篇通讯上了市报头版头条让我出了点小名,此后专业论文、文学作品屡屡见诸报刊。工作生涯中对本门专业小有研究,曾在各级报刊、论坛发表专业论文、调查报告数十篇,多次获奖。本门工作外还兼点文职,平时喜欢耍点小笔杆,随心,随性,胡乱涂鸦,却也小有收获,文学作品屡见报端。说实话,我亦俗人,当时也受潮流的影响和文友的鼓动而蠢蠢欲动。但我用自己的方式“出书”,我边学电脑边打字,把我发表过的文章汇集起来,编辑成11万字的论文集和10万字的散文集,然后,自己设计封面、插页,自己用公家的打印机用“吃混钱”淘来的白纸各印了百余本。作者、责任编辑、图文设计:未名书屋屋主(笔名),出版发行:未名书屋出版社,印刷:未名书屋文印社。一分钱未花,既出了书又学会了电脑。

国庆60周年前夕,宣传部和作协组织了一次集中出书,我的心又活泛起来,想把自己的那个集子与以后几年的文章合并出书。可是重温旧作,内心深感到那些过去的所谓作品是何等的稚嫩,文字里的瑕疵与不足,足以让我脸红,知识的浅薄和品位、境界的低下足以让我汗颜,我何德何能以何面目出书!于是放弃了那次出书的大好机会。

记得有次与南京来的作家采风团聚会,与专业大作家罗望子聊天。他问我出过书吗,我回答后,他劝慰我,不要总想着发表,只要想着去写自己喜欢写的东西就得,这正合我本意。退休后写一些小文,聊作消遣。在文学网站和报刊杂志上发表,几年时间便有了200多篇。好心人相劝:“出个集子吧!”文友圈的人,更是热心鼓励,搞得我又有点心绪不宁。等到冷静下来一想,又觉得写这些文章,本意用来打发时光的,早就远离了名利场,何故人老了,反而赶起了时髦,没事找事做?大概骨子里未完全达到那种至高的思想境界吧?在我的潜意识里也还有那个出书的梦。

恰好去年江山文学网在成立五周年之际,将我网上发表的文章有选择地汇集起来,为我免费出了一本纸质电子书,作为前者散文集《心海微波》的姐妹篇姑且名《网海逐波》。思量着花一点钱印一点,送一送至交文友。原稿被散文大家、市散文学会会长赵永生先生看到了,建议走官方正规渠道发表,我心有疑忌。会长热情鼓励,我又在原稿基础上进行了取舍,便有了这本拙著。深深感谢我敬佩的军旅作家、《响商》杂志的总编、中国散文学会、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吴万群先生从百忙中为我作序,对我和我的作品作了很高的评价和热情的鼓励,书家汪明军先生挥毫作书名题字,更为拙著添彩增色。

生于菊月,先父给我起名菊生,便对菊情有独钟,记得儿时江南夏夜的篱笆边,傍着野菊,闻着菊香,睡在凉席上数星星,边听先母讲故事边做着玫瑰色的梦。退休了,又返老还童,过起了陶渊明式的生活,每每灯下走笔,阅读,在键盘敲击心语,案前解语的菊总心有灵犀,左右顾盼,伴我夜读,与我对话。在文学网上也曾用“东篱子”的笔名发表文章,便为这本集子取名《东篱夜话》吧。另一部游记专辑取名《旅途拾贝》,则是我前半生游览祖国旅途中拾得的一掬贝壳。

晚年为自己编两本“自选集”,只是把以前所写的文字归拢一下,但实际上却是一次“自我盘点”,是生命进入冬季时对自己前三季度的一次回顾和检验。文章不算好,书,也不一定有人爱看。但我确实是用心去做了,因为那里面有我的流年碎影,我的人生印记,每一篇文章都记录了尘封的往事和彼时的情感。不管有意思没意思,有意义没意义,起码可以留给我的子孙后代,让他们了解前辈的生活和思想情感,由他们去评高论低。我只知道花自己的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就知足心安了。

毕淑敏在《书的莞尔一笑》中对自己的文字和书的心语,激起我内心的共鸣。她说,“……一笔一画地完成它们,对自己多了一些胆战心惊的了解。好像一只手,探进了自己的胸膛,感到了心的灼热和它搏跳的艰难。”这正是我此时心迹所至。她还说:“它们一旦脱离了我的笔端,就有了独自的生命。我根本不知道它们会走到哪里,会结交怎样的眼神,会有怎样波光诡谲的命运。一大批书籍,肯定是化为垃圾了,对此我深信不疑。我一点也不悲伤,连自己的肉身都会在某一天焚为灰白色的粉末,更何况无知无觉的纸浆!其中有极少的一部分,也许会站在书架上,那简直就是住进了书籍的五星级宾馆了。”她说,对于作家来说,要学会微笑着面对生命的终极——因为还会活在自己的文字之中。这样的文字,读来更觉心灵震撼,就像是对我说的。

曾有人问著名作家韩少功,文学有什么用?阅读再多的文学作品,也无法给我们直接带来牛奶、面包、房子、车子。况且,现在出书费用不低,堆在桌上这么一大摞子书,掏的是个人腰包。韩少功怎么回答的我记不清了,但我认为,人对精神生活存在本能的需求,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这种需求越高,在这个物欲膨胀的社会更应该在精神上有所追求,当今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更证明这一点。一个奔七的人,为一篇文章苦思冥想,为一本书有时甚至心力交瘁,一旦完成了却倍感满足,这样乐此不疲也是一种晚来青春的挥洒。我幸慰,为这些文字,为这书。我不知道我这条路究竟会走多远,但我终究还是选择了。不管结果怎样,也将一如既往走下去,让自己活在自己的书中,活在自己的文字之中!

同类推荐
  • 西游散记

    西游散记

    这是我一九七八年冬游历西方几个国家回来后写的散记,故名之日《西游散记》。
  • 飞花令诗词大全

    飞花令诗词大全

    在这个世界上,值得反复阅读的是唐诗宋词,因为它们写出了千年来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情感。《飞花令诗词大全》从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精心遴选了近200首经典古诗词,带领读者在诗香词海之间开启一场唯美动人的诗词文化之旅。《飞花令诗词大全》传承着文化,积淀着历史,是对于心灵的一种滋养与美育,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载体,在潜移默化间给予中国文化以深远的影响。令人陶醉的优美古诗词,饱含着人性的温暖,承载着令人感动的美,是每一个生命都不容错过的文学经典。
  • 远去的人

    远去的人

    本稿为纪实作品,通过记录父亲老年痴呆症之后的两年时光,从一个老人最初的失忆,一日日走向完全失智,从一个健全的老人,直至成为一个不认识任何亲人,不记得任何往事的“痴呆者”,讲述了老龄化社会中的生存与生活的关系,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以及一代人的命运与价值观走向。
  • 末世悲歌红楼梦(大家小札系列)

    末世悲歌红楼梦(大家小札系列)

    《末世悲歌红楼梦》是著名红学家曾扬华先生的赏析专著。全书由70多篇文章组成,篇篇短小精悍,内容涉及广大红学爱好者所关注的种种问题,集中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作者以慎密细致的分析、平实朴素的语言阐述了这部“说不完的《红楼梦》”,摒弃了学术著作言语晦涩、艰深难懂的缺点,使得本书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可成为广大读者阅读《红楼梦》的导读。
  • 森林报——夏

    森林报——夏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热门推荐
  • 恶魔新次元

    恶魔新次元

    22世纪末,人类已经快把地球给毁灭了,地球上的一种能量波动把沉睡千年的恶魔都惊醒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也就开始了,看看主角李立是怎么慢慢成为恶魔强者的吧。
  • 我一生的S大神

    我一生的S大神

    电竞爱情文第一次见面他说:这里闲人勿进,你走错地方了她说:对不起,我这就离开第二次见面他说:你叫古忘忧?我叫易湦,你哥让我来接你。她说:你真的认识我哥?你不是坏人?我哥真的让你来接我?第N次见面后她说:你们S记性那么差,说不定有一天把我都忘了他说:自认识你起,一生不忘忧
  • 家常菜

    家常菜

    [花雨授权]他们比邻而居,他们渐渐相爱。他们试图再靠近彼此的心,可有什么东西梗阻在他俩之间,越熟悉彼此的距离却相隔越远,终至背道而驰?;如果她依然无法正视自己的心,无妨,他愿意用一生来呵护……
  • 偶滴开心日记

    偶滴开心日记

    偶是小果,这是偶滴开心日记。偶虽然学习好,但也有调皮的时候。说起我的事,100天也说不完!就从今天开始,一天一章,请大家多多支持哈!
  • 恰是流年似水来

    恰是流年似水来

    和男生称兄道弟的帅气假小子林九九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栽在一个男生手中,为了他,林九九不远千里跑到国外上大学,为了他,霸气的林九九变成清冷御姐,为了他,林九九守身如玉单身五年。直到他的再次出现,直到他忍无可忍把她按在墙上,才知道,原来双向暗恋那么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音乐之源

    音乐之源

    《音乐之源》一书,由81篇短文组成,每篇大多千字左右,都是人们最关心、最常用的音乐文化知识,力求比较系统、简洁、准确地介绍这些音乐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并突出其知识性、通俗性、趣味性。
  • 我的灵能影院

    我的灵能影院

    【游戏模式】【只要您在剧情中比原主活得久】【就可得到多活的时间】 【提早死亡或准时死亡】 【请,再来一遍】【游戏中有更多隐藏奖励等您发现】【下面,请抽取故事背景】 【……】【本游戏自由度极高】【祝您游戏愉快】.这是一个看看电影,且活下来,就能够在灵气复苏世界变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