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64200000031

第31章 火烧丰邑

秦始皇统一六国把各国诸侯都给灭了,韩国的丞相之子张良决定为韩王报仇。他把家里的财产变卖一空,收买了一个刺客行刺秦王。这有点像今天的暗杀或恐怖活动。他们用生铁打造了一个重达五十多斤又长又粗的铁椎,于秦始皇东游时,用它照准秦始皇坐的帷车攮去,只听里面的人惨叫一声,大概是死了。但死的这人却不是秦始皇,而是秦始皇的随从。

试想秦始皇是何等英明之人,他能统一六国,就说明他有足够的智商,不是一两个小小刺客想刺就能刺了的。不然他得罪了那么多人,早被人家刺成烂酱了。这一次也是一样,秦始皇让他的随从坐在他位于车队中间的豪华车子里,自己则跑到车队后边一辆随从坐的破旧车子里呆着。张良雇的刺客哪会想到这一点,所以白义气了一场。

不用说刺客当场被秦王的护卫抓住,经过一顿严刑拷打,自然把张良交待了出来。好在张良事先已有准备,看行刺没成,马上开遛,一口气逃到下邳隐姓埋名躲藏起来。

张良那时候还是个愤青,一次不成接着再干。他又组织了一支一百多人的队伍,准备起义。恰好在这时候,遇到一位奇人,送给他一本书,叫《太公兵法》。张良一看,太有用处了,日夜研习,背得滚瓜烂熟,学到不少用兵打仗的知识。同时,也使他认识到,他那一百多人的队伍干不成什么大事,必须找个大靠山。

当时有个叫秦嘉的人曾是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部下,现在留县聚义,影响很大。张良决定去投靠他。刚走到半路上,碰到也去留县的刘邦带着一行十余骑从后面赶来。刘邦赶上这伙人,见他们都拿着枪棒,就问:“敢问各位,你们是干什么的,准备到哪去?”

张良看刘邦人少,也不像是秦国的官兵,直接回答说:“我们是起义军,准备去留县投靠秦嘉的队伍。”

刘邦这会正愁的是人马太少,准备去向秦嘉借兵,攻打刚刚背叛他的丰邑守将雍齿,便有意让张良加入自己的队伍,先自我介绍说:“我是沛县起义军首领刘邦,也正想去留县联合秦嘉一同抗秦呢。今天我们遇上了,就是缘分,沛县离此不远,不如你们先到我那里驻扎下来,看着好,我们就合作,共谋大事,不好还走你们的,你们看如何?”

张良看刘邦相貌周正,说话直爽,也很痛快地说:“我叫张良,从下邳到来。早听说过沛公大名,今日一见,果然豪爽。我们愿意随将军至沛,你看是现在就跟你回去,还是等你从留县回来我们再去拜访?”

刘邦听他们愿意投靠自己,又看张良相貌清奇,有一股平常他所见到的人所没有的高贵,心里很高兴,马上决定说:“留县我也不去了,现在就带你们去沛县。”

张良他们到了沛县,刘邦设盛宴招待。沛地人的酒风自古豪气,一向招待客人的原则是,要让客人喝好,先把自己喝倒。客人受主人的感染,自然也不会少喝。张良多喝了几杯,便把自己的身世和志向都向刘邦、萧何、曹参、周勃等讲了,刘邦听后,一方面敬重张良,一方面也为张良的学识谈吐所打动,当场决定封张良为厩侯。不知厩侯是多大的官,也不知刘邦当时有没有权力封,总之是让张良享受一定的待遇吧。

刘邦自从在沛县担任首领后,先后攻取了周围的砀山、丰邑、微山、鱼台、成武等好几座城池,这些地方攻下来后,他就安排一个部将在那里守着。不料丰邑守将雍齿率先背叛了他,投靠了秦军雍丘守将李由,由于有秦军的支持和武装,刘邦几次攻打丰邑均没拿下,为此一直记恨在心。

张良听说这个情况后,对刘邦分析说:“雍齿和主公有乡谊,论理不该背叛你,他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看目前秦军势大,可作靠山耳。如沛公势力很强大,他马上又会归顺您。此乃小人,干不成什么大事,可以不把他放在眼里。”

刘邦说:“丰邑是我出生之地,雍齿本是我最信任的人,所以才让他守丰邑,没想这贼子和我那么多乡人,竟如此不义,为了眼前利益,和暴秦联合,与我为敌。此贼不除,影响极坏,其余所得各城也会那样做。”

张良说:“小事一桩,我助沛公破之。”

刘邦是讲哥们义气的人,与人最好称兄道弟,因为自己年长,为示亲切,他便以字称呼张良,说:“子房如能帮我破丰,宁愿拜你为师。”

张良来到沛县,刘邦待他五天一大宴,三天一小宴,让他切实感到气氛的融洽,认为刘邦可能就是自己要找的明主,在这里或许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干。因此说:“沛公不必客气。我率百人来投,沛公不但不嫌我人少,且一直待我如兄弟。俗话说,无功不受禄,今听沛公深恨雍齿,良虽不才,愿以破除丰邑作给礼物送给沛县父老。”

刘邦说:“子房说这话太客气了,你能下驾到我这里来,就是我的朋友,说什么无功不受禄?不过你要愿意率领大军破除雍齿,我当亲自参战。”

张良说:“容我一试。”

沛县离丰邑也就六十里地。张良和刘邦谈了要亲自率军夺取丰邑之事后,就让人带着到丰邑周围考察地形。这丰邑东面有一条大河,其他三面都是空旷的平原。刘邦几次来攻没有拿下,乃是因为河水泛滥,他的人马又较少,还没过河就叫雍齿大军挡了回来。张良化装成地农人,到丰邑城里反复看了几次,对雍齿的军事布局有了详细的了解。掌握了这些情况,张良心中有了底,对刘邦说:“现在还不是时候,到了冬天,天寒地燥,我乘夜间攻之,定能一举成功。”

张良说这话的时候还是八九月的天气,刘邦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没再细问,心想只要能破那雍齿,不在乎再等几个月,就说:“凭子房处之,我们抓紧操练兵马就是。”

转眼到了十一月份,天已下了两场雪。刘邦问张良:“现在可以攻取丰邑了吗?”

“刚下过雪,道路太湿,还要再等等。”张良回答。

刘邦有些怀疑,张良是不是只会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秋天说到冬天才能行动,到冬天了又说还要等等,心想我看你要等到啥时候。但看张良的表情,又像胸有成竹似的,他也不好一个劲的催。正在刘邦对张良有些怀疑的时候,已到了这年的腊月底,前两场雪早化没了,北风呼啸,天寒地冻,河面上结起了厚厚的冰。张良提前两天安排一部分人带着足够的金钱渡河过到丰邑城里,让他们如此如此。

谁也没料到到了年三十这天早上,张良对刘邦说:“沛公,今天可以行动了。下午早让士兵吃饱饭,夜里破除雍齿。”

刘邦听张良终于行动了,顿时兴奋起来,说:“好,立即安排队伍准备。”一边答应着,一边把几员大将喊来,吩咐他们迅速动员,今夜攻取丰邑。

樊哙听到这消息,一脸不高兴,骂道:“娘的,要过年了,又打什么仗。”

他这话恰被刘邦听到,被骂道:“你这个熊货,用着你的时候就这么多意见。有那雍齿在,你就能过好年?打了胜仗,明天和你痛喝一场!”

樊哙说:“谁有意见了,有意见不还得照样去打那****的!”

刘邦说:“少给我磨牙,赶快去给我准备去。”

樊哙双拳一抱说:“得令!”

天刚一擦黑,刘邦、张良就带着他们的全部人马,约有四千多人,人禁声,马衔环,悄悄地赶往丰邑。用了不到两个时辰,他们就到了丰东大河畔。张良把队伍一分两半,吩咐一半从丰邑南过河,一半从丰邑北过河,过河后隐藏在河边等待命令,并让大家千万不要弄出声响。这些天河里的冰已结了一尺多厚,士兵正可踏冰而过。为了保证安全,张良还是嘱咐大家散开渡河。没多时间几千人马全部过到河对面。

子时刚到,只见丰邑城内四处火起,这天夜间北风刮得特别大,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整个丰邑顿时成了一片火海,城中军民纷纷涌向城东大河里砸冰取水救火,一时间人山人海。

刘邦、张良看城中的人一窝蜂来到河边,一声令下,沛军从南北两个方向齐向中间杀来。也是雍齿和部分丰人背叛刘邦积起的怨恨太深,沛军这时个个奋勇,借着城中升起的火光,见了青壮年男子就杀,直叫城中出来的人还没弄清怎么回事,人头已经落地。好在事先刘邦已有交待,只杀官军,不杀百姓,不然不知多少无辜百姓被杀。还有让城中出来的人一时感到头痛的是,丰城四周都是高墙,只在四边留有四个大门,这对于防御敌人是好事,但此时外面的人想进去躲一躲却是不能,只能顺着南北方向跑,一跑还就与刘邦的人马顶头碰上,遭到痛击。不到两个时辰,沛军就把城中出来的有些反抗能力的人杀得差不多了。接着他们又冲进城内,直奔官府和军队营房,将其中残留的人员予以消灭。可惜的是,雍齿见到城中四处火起,料到一定是遭人破坏,又闻外面有不知哪来的士兵袭击去河边取水的人,知大事不妙,便带着一干人慌忙从北门逃跑了。后来,雍齿见刘邦干得越来越大,又拖老乡说情,投到刘邦的麾下。刘邦毕竟和丰邑有些瓜葛,碍不住面子,接纳了他。但这人人品太差,几次都如法炮制,投了又叛,叛了又投,所以刘邦深恨之。

天明,沛军清点人数,只损失了少量人马。收拾战场,只见那丰邑城被他们烧得胡子燎垮,河边尸横遍野。刘邦见状,深为惋惜,这也是他以后不愿再回到丰邑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次胜利,原来是张良事先让一部分人先到丰邑,用重金买通一些当地人,为他们指路,准备柴草,实施火烧城池的计划,又考虑到火起后,城中水少,军民必到城东河中取水,沛军乘机掩杀,大破雍军。张良初次用兵,出手就如此干脆利索,又为刘邦解决了一个一直叫他头痛的问题,不得不叫刘邦佩服得五体投地,感到这才是真正的大手笔,以后真的处处以师事之。

刘邦破了丰邑,心情舒畅地过了个年。当晚回到沛县,和樊哙等一帮弟兄喝了个尽兴。这之后,他虚心向张良学习兵法。说来也怪,张良向其他人讲这些东西,多感到枯燥乏味,但刘邦却能心领神会,并能很好地用之于实践,这让张良教得也有信心。张良对刘邦讲:“兵法之理,归根到底,无非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强者勿骄,以长克短;弱者不惧,以奇制胜,依据实际情况灵活用之。一场战争一个模式,凡事贵在变通,被动中求主动,主动中求变化,如果拘于一理,生搬硬套,则往往受制于敌。”

刘邦说:“就是凡作一项决策,一定要建立在充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不能大而化之,要十分注重调查研究。”

张良说:“是这个道理。但更重要的是要多实践,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熟读兵书还要结合实际熟练运用,不然就会犯纸上谈兵的毛病。”

刘邦说:“谢谢子房指教,对你教的这些东西我一定仔细揣摩,灵活地用到打仗中去。”

张良在沛县过了一段比较开心的日子,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忘掉自己来这里的初衷。闲着没事的时候,他对天下形势作了一番认真分析,认为刘邦虽是干大事的人,但要在短时间内成就大事,还得借势发展。借谁呢?陈胜、吴广起义后,秦国统一后的局面很快变得烽火四起,以原来的小国家为基础形成了一支支武装力量,还有一些草莽英雄打着反秦复国的旗号,拉起队伍做起了草头王,一时间形成了山头林立、军阀混战的局面。这些武装力量中,以在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楚国项梁的队伍最为强大。张良想,刘邦要借势就该借最强的势,那样才有影响力。而且,这项梁和自己还有旧谊,如果自己和刘邦带着队伍去投靠他,不愁项梁不接收他们。这样想了,张良就对刘邦说:“方今天下,群雄四起,将军起事于沛,名冠乡党,但如要干出更大的事业,还应早日走出去,不知将军有此意否?”

“我正有此意,但不知如何走出去,您有何高见?”刘邦忙问。

张良看着刘邦说:“沛军规模现在还很小,要想快速壮大,最好的办法是借势发展。我给你设想了一个方案,我们一块带着队伍去投奔项梁,他的队伍很强大,现已占领很多地方,如果被他看上,将来必能得到一块很大的封地,到时您就是当然的一方诸侯,远比在沛县有权势。项梁现在正在薛城一带与秦军作战,离此不远,我们去他那里很方便。我和他还有旧谊,如果你同意我的意见,我们立即就去与他会合,保证不会被拒绝,你看如何?”

项梁当时已影响很大,刘邦早有所闻,听张良一说,马上心动,说:“这个意见很好,我愿意带着队伍跟你一块去投奔项将军。”他和张良商量过之后,又和萧何、曹参、周勃、樊哙等几个人一合计,大家一致认为可行,樊哙还说:“天下就该闯一闯,这个社会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人家能混那么大,我们为什么不能,我不仅同意出去,还想跟着三哥单干呢。”

刘邦说:“那是以后的事。你们既然都同意,那就准备一下,这两天就率部出发。”他安排萧何、曹参留在沛县守候,说:“我们出去了,这里也不能不要,队伍不论到哪里,这里都是我们的后盾,任何时候不能丢。”

一切都安排好,刘邦、张良、周勃、樊哙等几个头领率领五千沛军,赶了两天时间,到了薛城。临来之前,刘邦还带了一名美女,作为晋见之礼,准备献给项梁。项梁一见故友来投,又带了那么多人,心里很是高兴,迅速给他们作了安排。

项梁拨给刘邦两万人,让他和项羽一齐攻打雍丘。项羽队伍强大,从正面进行攻击,张良建议刘邦绕到敌军后方配合,前后夹击秦军。

刘项第一次合作,一举将秦军打败,斩杀了秦大将李由,也算是刘邦又报了李由支持雍齿反叛自己之仇。项梁又带领队伍一连打了几个大胜仗,形势直逼咸阳。

项梁本是楚国贵族的后代,他起兵时是打着反秦复楚的旗号拉起队伍的,这时有了一定的势力,便封原楚王的后代熊心为楚怀王。张良乘机向他建议:“反对秦国,就是要把被它消灭的各诸侯国恢复起来。将军现在威震天下,暴秦很快就会被打垮,您如果能把原来的那些诸侯国恢复起来,可谓是盖世奇功。我和沛公之所以来投你,就是想借您的力量把我的故国恢复起来。韩国的后代中,以姬成最为贤良,建议您封他为王。”项梁当即答应,并封张良为韩国的司徒。

张良如愿实现了自己反秦复韩的目的。新成立的韩国百废待兴,张良向刘邦辞别,说要回到韩王身边去,帮助治理自己的国家,刘邦说:“我与子房一见如故,你突然提出来要走,我怎么能接受?现在战事频繁,你走了,我今后遇到疑难问题向谁请教呢?”他实在不想让张良离开一步。

张良说:“沛公现在人马越来越多,你这里有的是人才,将来必能成就大事。我虽然离开你了,以后有事,还可以随时叫我过来,一定鼎力相助。”

“不走不行吗?”刘邦说。

“我家世代为相,现韩国初复,韩王又年轻,我如不去,韩国实无办事之人。我们在一起的这段日子,是我亡国以后最愉快的一段时光,从内心里我也不想离开你。沛公不必过于介意,也许以后我们还有合作的机会。”张良说。

“但愿如此吧。”刘邦看留不住张良,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将来了。

张良走后,不料项梁因骄战死,刘邦在楚王的队伍里一时成了主要将领之一,从此快速走上封王之路。

同类推荐
  • 未来没有来之乱唐

    未来没有来之乱唐

    他们来自未来,却被时空乱流带回了盛唐。回望历史,畅想未来,这是现在的我们现代人做的事。但未来与历史之间如果建立的联系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未来,却没在现在停留,也没带走半片云彩,只是轻轻的挥手,奔向了历史的过去,用未来的视角,搭建了新的历史故事。
  • 文武大明郎

    文武大明郎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毕业于北师大政治思想教育专业的王哲,于正统元年重活一世。历经五朝,一步步改变大明的思想。
  • 大唐扫把星

    大唐扫把星

    他穿越在即将被村民们活埋的那一刻,自爆……不,自救成功。他只想在这个时代混吃等死,可……那女人太疯狂了。……书友群:624065836,群名:大唐扫把星。若是全订,进去后可联系群主,验证进全订群。
  • 霸王必须胜

    霸王必须胜

    新书《掘宋》以发,大家可以移驾瞅一眼啦!!若历史发展比作人之成长,秦的一统只是人的成年,楚汉争霸才是步入社会后最初的磨练。这一年,黄河以北仅齐地仍在韩信脚下垂死挣扎。这一年,英布早已背叛项羽。这一年,项羽追击刘邦到荥阳城下。这一年,范增因离间计而去。这一年,龙且被派往齐地增援。此时虽不曾有广武的合约,霸王项羽却已经步入了争霸旅程的强弩之末。这一年,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融入了霸王的身躯。
  • 战国霸主之硝烟

    战国霸主之硝烟

    一场战争成就天下霸主!一场离别锻造天下第一!这是一个新的战国时代!战国天下!神秘黄沙之国遗子楼越为复故国,力斗群雄,掀开新的战国天下!
热门推荐
  • 因为遇见你——王源

    因为遇见你——王源

    他与她,之间的故事,一次次的相遇,直到……“老婆,我们生孩子吧”某源邪笑“你给我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是苏灿我不坑爹

    我是苏灿我不坑爹

    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还在闭关锁国。天理教余孽未尽。列强觊觎沿海岛屿。英国企图用鸦片撬开华夏国门。林则徐踌躇满志,刚刚走出翰林院,出任江南道监察御史。龚自珍还在为举业焦头烂额。这一年,中兴名臣曾剃头曾国藩,刚刚八岁……华夏近代史的画卷,即将徐徐展开,一切皆有可能。腐朽的确实很腐朽,但也有新的希望正在萌芽……广州将军府里,苏灿逆流而来………这是一个无良败家子歪打正着,光大门楣,德耀中华,牛掰的不要不要的爆笑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花昔城堡之灵雪之迹

    花昔城堡之灵雪之迹

    在校园里,来了三位新同学……作者:暖心故事屋(红茶、梦音茶雨、于冰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本书把视角房子张爱玲和苏青身上,分别选取了她们人生中的几个片段,描写张爱玲和苏青的生活、工作、交友等方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凌啸天下

    凌啸天下

    一个二十一世纪少年,机缘巧合下被选上,拯救武神大陆的任务,看主角怎么用他的现代智慧,称霸武神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