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30200000020

第20章 隋唐时期教育家的思想-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古今家训家教之祖

一、颜之推简介

颜之推(531-约595年):中国南北朝至隋初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也是当时最博通、最有思想的学者。字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先世随东晋渡江,故世居建康(今江苏南京)。

颜之推生于士族官僚家庭,世传《周官》、《左氏春秋》,深受儒家名教礼法影响,又信仰佛教。他早传家业,12岁时听讲老庄之学,因“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生活上“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他博览群书,有才辩,处事勤敏,应对闲明,为文辞情并茂,所以在南北胡汉各政权之下,先后都受宠任。年轻时即得梁湘东王赏识,19岁就被任为国左常侍。侯景之乱后,梁元帝萧绎自立于江陵,颜之推官至散骑侍郎。公元554年梁亡后,不愿为西魏臣属,南归不得,奔北齐,历20年,累官至黄门侍郎。公元577年北齐亡后入周,为御史上士。公元581年隋灭北周,他又于隋文帝开皇年间,被召为学士,不久以疾终。他的著作甚多,现存《颜氏家训》20篇、《还冤志》3卷。

颜之推经历四个动乱的朝代,依他自叙,“予一生而三化,备苶苦而蓼辛”,叹息“三为亡国之人”。他经历南北两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当时所有大小学问,他几乎都钻研过,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

他目睹当时士大夫子弟无能及士族教育的腐败,认为教育必须改革,才能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他的经验、阅历丰富,将自己的亲身见闻及立身、治家、处世、为学的道理,写成《颜氏家训》,教诫子弟。

颜之推要求子弟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学习材料,兼及各家之言,即“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注意实用知识的学习。他教育弟子要勤学守行,应世经务,成为一个厚重、勤勉、博学、多能、务实、学以致用的人才。

他提倡及早对儿童进行教育,甚至主张“胎教”。他认为,对于儿童不可只有慈爱而无教育;否则,等到长大,“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最后触犯刑律,受到制裁,则后悔莫及。在他看来,儿童时期,精神集中,学习效果好;成年后,思想分散,学习效果差一些。但是,他认为,如幼年失学,成年以后,还可以争取机会,继续学习。“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他深感当时“九州之人,言语不同”,不正音,不正字,这有碍各地人士彼此交流思想。因此,他非常重视对儿童进行标准化的语言教育。他说:“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一言讹替,以为己罪矣!”

他主张教育从严,勤于督训。要使子弟做到“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使为则为,使止则止”,养成听长辈的话的习惯。他很重视环境对人的习染作用。他告诫子弟慎交。他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君子必慎交游焉。”

他很注意培养子弟虚心学习的态度。他认为不能稍有一点知识便妄自尊大。他说:“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纵观历史,颜氏子孙在操守与才学方面都有惊世表现。仅以唐代而论,像注解《汉书》的颜思古,达到楷书书法巅峰的颜真卿,凛然大节以身殉国的颜杲卿等人,都令人对颜家有不同凡响的深刻印象,更足证其祖所立家训之效用彰著。即使到了宋元两朝,颜氏族人也仍然入仕不断,尤其令以后明清两代的人钦羡不已。

颜之推并无赫赫之功,也未列显官之位,却因一部《颜氏家训》而享千秋盛名,由此可见其家训的影响深远。而他关于教育的一些见解,在当代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颜氏家训》的教育思想

《颜氏家训》共7卷20篇(包括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涉务、省事、止足、诫兵、养心、归心、书证、音辞、杂艺、终制),是颜之推为了用儒家思想教训子孙,以保持自己家庭的传统与地位,而写出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该书在隋灭陈并统一中国(公元589年)以后完成。这是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是他关于士大夫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开启世“家训”的先河,《颜氏家训》同时也是一部学术著作,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在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后世称此书为“家教规范”,陈振孙誉之为“古今家训之祖”。

1论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

颜之推宣扬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三等,即上智之人、下愚之人和中庸之人。他说:“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他认为上智之人是无须教育的,因为上智是天赋的英才,不学自知、不教自晓。其次,下愚之人“虽教无益”,尽管教他,都是无效果的,因为“下愚”是无法改变的。颜之推强调中庸之人必须受教育,因为不受教育就会无知识,陷于“不知”的愚昧状态。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教育中庸之人,使之完善德性,增长知识。

关于教育的目的,颜之推指出:“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行道的“道”自然是儒家之道,即儒家宣扬的那一套政治理想和道德修养的内容;“修身以求进”思想渊源于孔子的“修己以安人”,善于“为己”(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更有效地“利世也”(治国平天下)。从这一教育目的出发,颜之推批判当时士大夫教育的腐朽没落,严重脱离实际,培养出来的人庸碌无能,知识浅薄,缺乏任事的实际能力。

他鄙视和讽刺南朝士族的腐化无能,认为那些贵游子弟大多没有学术,只会讲求衣履服饰,一旦遭了乱离,除转死沟壑,别无他路可走。对于北朝士族的腆颜媚敌,他也深致不满。且往往通过插叙自身见闻,寥寥数语,便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特别是士族社会的谄媚风气,写得淋漓尽致。如《教子》篇云:“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语言朴实而生动,一时士大夫的心态跃然纸上。

他认为传统的儒学教育必须改革,培养的既不是难以应世经务的清谈家,也不是空疏无用的章句博士,而是于国家有实际效用的各方面的统治人才,它包括:朝廷之臣、文史之臣、军旅之臣、蓠屏之臣、使命之臣、兴造之臣。从政治家到各种专门人才,都应培养。这些人才应专精一职,具有“应世任务”的能力,是国家实际有用的人才。颜之推的这种观点,冲破了传统儒家的培养比较抽象的君子、圣人的教育目标,而以各种实用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2论教育内容

为了培养“行道以利世”的实用人才,颜之推提倡“实学”的教育内容。他认为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德艺同厚”。所谓“德”,即恢复儒家的传统道德教育,加强孝悌仁义的教育。所谓“艺”,即恢复儒家的经学教育并兼及“百家之书”,以及社会实际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艺。

关于“艺”的教育,当然是以五经为主。他认为学习五经,主要是学习其中立身处世的道理,“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但读书不能止限于《五经》,还应博览群书,通“百家之言”。

此外,他还重视学习“杂艺”。他认为,在社会动荡的非常时期,学习“杂艺”可以使人在战乱“无人庇荫”的情况下“得以自资”,保全个体的生存和士族的政治、经济地位。颜之推倡导的“杂艺”内容相当广泛,主要包括文章、书法、弹琴、博弈、绘画、算术、卜筮、医学、习射、投壶等,这些技艺在生活中有实用意义,也有个人保健、娱乐的价值。但这些“杂艺”“可以兼明,不可以专业”。

值得注意的是,颜之推饱经离乱,迭尝苦辛,经历过生活的疾苦,因此备知生产劳动的重要性。他强调士大夫子弟要“知稼穑之艰难”,学习一些农业生产与商贾货殖等方面的知识,以待万一之时保全身家。这与孔子轻视农工商业的态度有所不同。

3论学习态度和方法

(1)虚心务实:颜之推提倡虚心务实的学习态度,他反对妄自尊大、骄傲浮夸的学风,反对不学无术。

(2)博习广见:颜之推指出,“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他认为,只有尽可能地扩大获取知识的范围,并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鉴别,才能更接近客观真理。他提倡既要博览群书,又要接触世务,籍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所谓“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

(3)勤勉惜时:颜之推强调学习要刻苦钻研,勤勉努力。他罗列了历史上许多动人事例,说明即使迟钝的人,只要勤学不倦,也可以达到精通和熟练的程度。同时,他认为人的一生都要学习,应珍惜时光,年幼“固须早教”,少年也不可“失机”,晚年如果“失之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他说早年学习“如日出之光”,前途无量;而“老而学者”,虽然如“秉烛夜行”,但总比“瞑目而无见”要好得多。这与现代人提倡的“终身教育”不谋而合。

(4)相互切磋:颜之推赞赏《尚书》中的“好问则裕”和《学记》中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说法,提倡师友之间相互切磋,相互启明,认为只有在学习上好问求教与相互交流,才能较快地增进知识而避免错误。

(5)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等。颜之推经历了动荡多事的年代,知道空学无用,唯能实行才算有用,因此,他提出“学贵能行”。

4论家庭教育

(1)提倡尽早施教

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有条件的还应在儿童未出生时就实行胎教。儿童出生之后,便应以明白孝仁礼义的人“导习之”。稍长,看他“识人颜色,知人喜怒”时,就该加以“教诲”,该做的事就引导他去做,不该做的就不让他做。如此教育下去,到9岁以后,自可“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颜之推认为早期教育之所以重要,至少有两条原因:其一,幼童时期学习效果较好,得益较大。他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他根据幼童阶段与成年之后的不同的心理特征,说明幼年时期受外界干扰少,精神专注,记忆力强,能保持长久的记忆。而成年人思想复杂,精神不易集中,记忆力逐渐衰退。其二,人在年幼时期,心理纯净,各种观念和行为习惯尚未形成,可塑性很大。颜之推认为这个时期,儿童受到的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抑或坏的教育与环境影响,都会在儿童心灵上打上很深的烙印,长大以后也难以改变。

(2)提倡严格教育

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应当从严入手,严与慈相结合,不能因为儿童细小而一味溺爱和放任,父母在子女面前要严肃庄重,有一定威信。他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他认为,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能把对子女的爱护和教育结合起来,便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相反,如果没有处理好两者关系,“无教而有爱”,让孩子任性放纵,必将铸成大错。

(3)注重环境习染

颜之推继承孔子、孟子等儒家学者关于“慎择友”的教育思想,十分重视让儿童置身于比较优良的社会交往的环境之中。他认为家庭教育要注意选邻择友,是因为儿童的心理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定型,而儿童的好奇心和模仿性都很强,总在观看模仿别人的一举一动,无形之中,周围人的一举一动给儿童以“熏渍陶”、“潜移暗化”。因此,邻友对于儿童的影响,有时甚至可能比父母的作用还大。这就是“必慎交游”的道理。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择友确实不是一件易事,贤人是难以找到的,但有优于我者,便很可贵的了,对他就应景仰向慕,与之交游,向他学习。

(4)重视语言教育

他认为语言的学习应该成为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家庭教育中,子女学习正确的语言,是做父母的重要责任。一事一物,不经查考,不敢随便称呼。学习语言应注意规范,不应强调方言,要重视通用语言。

(5)注重道德教育

颜之推承袭了孔孟以孝悌仁义等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十分注意对子女道德的教育。他认为士大夫子弟的教育应该“德艺周厚”,以德育为根本。他指出,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并为道德教育服务。由于德艺二者关系的密切,因此有可能、也有必要通过阅读记载前人道德范例书籍的途径来进行道德教育。

颜之推对子女的道德教育,是以孝悌等人伦道德教育为基础,以树立仁义的信念为主要任务,以实践仁义为最终目的。他教育子女为实践仁义道德的准则,应不惜任何代价,以至牺牲生命。他认为立志尤为重要,士大夫子弟只有确立远大的志向、理想,才经得起任何磨难,坚持不懈,成就大业。他说:“有志尚[应该为“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他教育子女以实行尧舜的政治思想为志向,继承世代的家业,注重气节的培养,不以依附权贵、屈节求官为生活目标。

颜之推根据自己积累的经验与当时的现实,还特别重视为人之道的教育。他所强调的为人之道,首先是“厚重”(“轻薄”的反义)。他认为“自古文人,多陷轻薄”,历史上许多文人都由“轻薄”而终为败累,残遇杀祸。他认为,要吸取这种惨痛教训,就必须养成忠君、孝顺、谦恭、礼让这些“厚重”的道德品质。

其次,他主张“少欲知足”。如果“不知其穷”的情性任其发展,不加以限制,就是如秦始皇、汉武帝这样“富有四海,贵为天子”的大人物,也会自取败累,至于一般士庶更不用说了。

其三,“无多言”、“无多事”。颜之推欣赏“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的名言,认为“天道”原来如此。所以,“论政得失”、“献书言计”等,都属于多言性质。同理,也不应该多做事。如果不是你分内的事,你就不必想它,不必做它。至于主持公道,打抱不平,“游侠之徒,非君子之所为也”。

由此可见,颜之推所传授给子女的为人之道,是他历官四朝的经验总结,在政治腐败、朝政多变的封建专制社会里,不失为一种在丧乱之世明哲保身,以免惹“杀身之祸”的处世哲学。然而,在今天看来,颜之推为人处世方法中的很多是不足为训的,它反映了消极遁世、利己主义的思想情绪,与先秦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也有很大的距离。由此可见,《颜氏家训》终未能脱出“保家之学”的局限。

同类推荐
  •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本书系统阐释了如何理解和认识电视节目质量以及如何科学量化地评价电视节目质量,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模式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电视节目服务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当中,对电视媒体的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 儒学与人生

    儒学与人生

    本书内容包括:儒学概论、天人之论、人禽之辨、心性之学、人伦之理、做人之德、修身之方、为政之要、处世之智等。
  • 吕氏春秋的教育智慧

    吕氏春秋的教育智慧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吕不韦的教育思想;《吕氏春秋》的教育智慧;《吕氏春秋》选编。内容涵盖吕不韦简介;吕不韦的教育思想;重农思想;安贫守道重用贤能;推崇教育;主张知士、爱士与举贤等。
  • 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上)

    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上)

    本书是将近年来的讲话、报告和言论汇集成册,记述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甘肃教科文卫事业及其它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本书是对中华民族积淀传承下来的经典之作的深度总结提炼,涉及到修身、养性、学习、处世、心态等诸多方而,在每条经典诗句后均附有出处、释义及延伸阅读,以期在帮助读者了解每一句经典之作的来源及现代解释外,引导读者向更深的层次去探寻、去思考。好的诗句会给人如沐春风之感。《中华句源(超值金版)》能为每一位读者带来缕缕春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热门推荐
  • 偏爱自找苦吃

    偏爱自找苦吃

    台湾作家[艾蜜莉]的免费全本小说《偏爱自找苦吃》。为了赴初恋男友的约会,丁薇光咬牙砸下月薪治装,岂料,她还来不及踏入法式餐厅共进浪漫的烛光晚餐,雪白洋装就教疾驶而过、溅了她一身污水的欧阳烈毁了!以为这样就结束?错!那家伙还“巴库”,又溅了她一次!她简直不敢相信,世上怎么会有这么没礼貌的生物存在?最扯的是,他下了车后居然还敢厚著脸皮跟她说“嗨”!拜托!当自己是在夜店把妹吗?耍什么帅啊?欧阳烈觉得丁薇光实在是又番又卢的“澳客”,要不是被迫得替她装潢房子,他根本不想再跟她接触!上次不小心溅了她一身湿,他立刻就回头想向她道歉了,谁晓得她脾气那么差,老爱误解他的话,真是不可爱!可说也奇怪,怎么嘴巴愈是咒骂她,心里却愈是想她呢?而且明知她的心被别人霸占住,他还是忍不住想对她好,唉~~他这不是摆明了自找骂挨、自找苦吃吗?
  • 惊涛动力:威力无比的海洋能

    惊涛动力:威力无比的海洋能

    世界本来就是充满了未知的,而好奇心正是推动世界前进的重要力量之一。浩瀚无边的海洋,一道道波浪不断涌来,撞击在岩石上,发出天崩地裂的吼声,喷溅着雪白的泡沫。在这蔚蓝的海洋中蕴藏着威力无比的能量,
  • 你是明珠,莫蒙尘

    你是明珠,莫蒙尘

    让我们一起回到波澜壮阔的1995年。这是最好的时代。牛角上的血滴尚未干涸,乔丹怀揣着复仇之心准备开辟公牛第二王朝;四大中锋顶天立地,雄踞一方;韦伯、加内特、邓肯、诺维茨基为即将到来的大前锋盛世蓄力待发;96黄金一代闪亮登场,未来是他们的,天空不是极限;乔丹接班人们个个意气风发,准备要篡权夺位了;这是最坏的时代。要站在世界的顶点,他需要将这些意欲成就伟大的传奇一一踩在脚下。那又如何?命为志存!我们可以超越前人,触及永恒!这将是一条遥远得看不到边际的征服之路,你会遇见世界上最壮丽的风景,周遭遍布伟大与荣耀,它将使你渐行渐远。只是,无论走到哪里,千万不要忘记:“你是明珠,莫蒙尘。”
  • 生世两不弃

    生世两不弃

    夏莫颜剑兰城城主,神,却因一些原因,短时间内法力只能一点一点恢复。因被人从悬崖推下去,无意间凌云剑认主,自己被迫加入凌云宗。在这期间自己不信他人,被陷害至经脉俱断。自己重新进入凌云宗,洗清冤屈。而后想起前世往事,与男主结果如何?欢迎收看。
  • 异世之神级魔卡

    异世之神级魔卡

    幽深龙潭里悬浮的卡片带领叶研踏上异界征程!!王级魔兽?马马虎虎直接封印!圣级强者?看起来不错直接封印!帝级神明?拍个巴掌直接封印!
  • 凡邸红尘

    凡邸红尘

    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修仙传天道喷涌,万界合并,天骄齐出看主角搅动风云战踏四方
  • 凤仪归来:毒医绝色

    凤仪归来:毒医绝色

    彼时,她唤名黎芙儿。是三百里奉陵容不下的豪族黎家貌美嫡长女是被他捧在手心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宠妃,是天下无数女子皆艳羡之人!变故横生,一夜间她跌入万丈深渊,粉身碎骨!家世败落、奸人残害、众叛亲离!她抱着孩子跪地央求,他冷漠如冰、视若无睹。幼子惨死,她被推下万丈深渊。那一刻终醒悟,原来一切皆是他设的局,而她,只是一枚棋子罢了。此时,她换名郁堇离。离人如歌、堇色苍凉、此生终郁郁无欢。待凤仪归来时,她还是她却再也不是她。凤凰盘捏、浴火重生、报仇雪恨、手刃仇人,这是她唯一的目的!至于爱情?她笑了…
  • 对不起请嫁给我

    对不起请嫁给我

    董木木说普通的人易寻,有趣的灵魂难觅。人生那么长,要找个有趣的人。辛然只想找一个普通人结婚,平平淡淡就好。
  • 人族帝主

    人族帝主

    百族降临,人族濒灭。在人族生死存亡之际,唤起心中的信念,拿起手中的武器,为了人族而战。面对敌人,唯有:杀!杀!!杀!!!讨论群号244406860我什么想说的可以加哦
  • 林家姐妹

    林家姐妹

    前世的林玉比自己的姐姐聪明,努力,却比不上她受欢迎。这辈子的林玉娘不仅聪明努力,更是长得好看,然而还是没有这世的姐姐受欢迎。林玉娘很苦恼,自己真的不想做一个充满嫉妒心的恶毒女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