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961100000009

第9章 诸葛亮为什么打败仗

诸葛亮,字孔明,世称卧龙先生,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少孤,随从父诸葛玄生活,后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躬耕陇亩,勤学不辍,留心世事,抱定济世拯民之志。建安十二年(207),经刘备“三顾”为军师,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战略方针,其后联孙抗曹,赤壁一战而成三方鼎立局面,帮助刘备在蜀建立起独立政权。曹丕代汉,他积极支持刘备称帝,任丞相。刘备死后,辅立刘禅,大权独揽,决以政事。他曾五次率军北伐,两出祁山(今甘肃西河西北),力图统一全国。他任丞相时,抑制豪强势力,励精图治,赏罚严明,并加强与西南各兄弟民族的团结协作,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为推动整个西南地区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诸葛亮不仅是治国安民的能手,也是外交和军事方面的奇才,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奇计妙策,层出不穷。他博望烧屯、火攻新野、巧夺荆州、智取汉中、舌战群儒、三气周瑜、六斗司马懿,还有什么借东风、空城计、八阵图等,无不闻一知十,料事如神,成为智慧和才略的化身。凡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对于诸葛亮的超级智者形象都会留下深刻印象。

可是仔细看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军事才干,却惊奇地发现他领兵打仗有些外行,越到后来败得越惨,甚至可以称他为常败统帅。

诸葛亮出山时,不到而立之年,完全是个青年书生。虽然他大言不惭地自比乐毅、管仲,却没有领兵打仗的实践经验。初出茅庐,取得了“火烧博望坡”的小小胜利,接下来便是“弃新野,走樊城”的失败,使得刘玄德携民渡江,弄得整个樊城鸡犬不宁,刘备悲伤地竟欲投江而死。如果不是左右救止,恐怕早没命了。

败走樊城之后,接着又是当阳之败,吓得刘备糜氏夫人投井而死,连儿子也差点扔掉。多亏铁哥们儿张飞、赵云舍命相救,刘备才从小路斜投汉津。如果不是刘琦将其接往夏口,刘备恐怕还要狼狈多时。

从客观上说,诸葛亮的“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的一系列败绩都与兵力太少有关,而且也缺乏可靠的根据地,所以累累如丧家之犬,被曹操追得惶惶不可终日。可是当蜀汉政权建立,尤其是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在各方面作了充分准备,为了实现先主遗愿,精心组织了六次伐魏战争,然而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创造了战争史上连战连败的罕见纪录。

蜀汉建兴六年(228)正月,诸葛亮首次北伐曹魏,亲率大军攻祁山,关中响震,形势很好。后因错用马谡而失战略要地街亭,导致蜀军败归,诸葛亮上疏请自贬三等。同年十一月,诸葛亮闻魏军东下,关中空虚,欲出兵北伐,遭到群臣反对。他独持己见,十二月间率兵出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围困陈仓,其守将郝昭早有准备,坚决不肯投降。诸葛亮认为率有精兵数万,而郝昭才有兵士千人,算计魏军来不及救援,组织部队轮番攻城,苦战20余日竟不克。蜀军粮食吃光无力再战,只好仓促撤退。诸葛亮以数十倍兵力竟攻不下一座小城,可见其指挥才能如何。

蜀汉建兴七年(229)春天,诸葛亮组织第三次北伐。他派遣陈式攻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北)、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魏将郭淮率军急救,诸葛亮领兵出击建威(今甘肃西和县北)。郭淮避其锋芒袭其后部,诸葛亮急得生病,得了两座空城,就匆匆撤兵退走了。

蜀汉建兴九年(231)二月,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围困祁山,用木牛运粮。老对手司马懿率军迎击,双方战至六月,互有胜负。诸葛亮在进攻上邦(今甘肃天水市)时虽然抢收了些麦子,但终因粮草不继,不得不宣布退兵。

诸葛亮返蜀三年,精心准备之后进行第五次北伐。他亲自统领10万大军由斜谷进兵,这次接受因粮草不继而退兵的教训,实行分兵屯田,作长期打算。岂料司马懿也下决心打持久战,两军在渭南相持百余日,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除去送女衣以示羞辱外,别无良策。后因心劳力绌,病卒于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斜谷口西侧)。真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的种种神机妙算和深谋远虑,一次又一次地落空。回头看看这一连串败绩,真不相信是诸葛亮所为,可是,这些都清楚地载于正史,不必为尊者讳言,诸葛亮打败仗是不用怀疑的。

胜败乃兵家常事,世界上没有每战必胜的将军。诸葛亮虽然被装扮成了智慧的化身,但他并非像人们想象中那样完美。从诸葛亮一生来看,自提出《隆中对》到他任蜀相时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可以说他是个很高明的政治家,也是一个运筹帷幄的军事家,但决不是第一流的军事家,否则不会有这一系列的败绩。而且有些败绩很难原谅,其后果影响了全局。

那么,如此聪明的诸葛亮为什么老打败仗呢?

缺乏实战经验,对于局势把握不准

凡是能征善战的将军,大都经过真刀实枪的搏杀,一步步积累起丰富的实战经验。而诸葛亮只是一介书生,虽然号称熟读兵书,精研兵法,但毕竟没有经过残酷战争的锤炼,也缺乏亲自带兵打仗的实践。他在出佐刘备之后,直到白帝城托孤,从没有指挥过什么大战。博望坡说是“军师初用兵”,但实际上的烧屯之战是刘备打的;赤壁大战把诸葛亮说成神仙,但主要指挥者是东吴青年将领周瑜;刘备平定益州之战很是精彩,主谋者是庞统和法正;智取汉中是刘备亲自出马,制定作战计划的却是法正。以后诸葛亮的南征,主要是政策方面的成功。至于“七擒七纵”之事,《三国志》没有记载,连孟获这个人也没有。清代《通鉴辑览》认为屡缚屡遣,“直同儿戏”,“一再为甚,又可七乎?”此事有无,史学界尚在争论,因而不能作为诸葛亮的成功战例。还有“草船借箭”、“空城计”、“借东风”等,都是罗贯中借别人的故事美化诸葛亮,这与他的什么神机妙算毫无关系。

此外,诸葛亮的一系列败仗,与他把握形势不准、固守陈旧战略方针有直接关系。有专家学者指出,《隆中对》对当时的形势分析是对的,使刘备迅速摆脱了困境,找到了立足之地。但是,战争的形势瞬息万变,在形势变化以后,诸葛亮没有分清战略的主要方向和次要方向,其“逐鹿中原”的方针是错误的。诸葛亮认为:“天下有变,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这种分进合击的钳形攻势,颠倒了主力和偏师的关系。棋失一着,使刘备失去了惟一可以问鼎中原的宝贵战机。

还有西蜀的一系列败仗,也与诸葛亮过时的战略方针直接相关。汉献帝东迁之后,原先富足的秦川一带变得经济凋敝、人烟稀少,民力财力日显穷蹙,难以支持刘备大军逐鹿中原。可是诸葛亮昧着心眼,仍然主张坚守秦川,而又无力东进,真是得不偿失。战略要地荆州上通宛洛,下控孙吴,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可是蜀军在此兵力不足,又偏放了个刚愎自用、目中无人的关羽。偶有一二个胜仗,冲得头脑发昏,关羽不仅失了荆州,连父子二人性命也给丢了。而上庸、江州的蜀兵为什么不救?诸葛亮的英明预见到哪里去了?实践说明,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马谡丢街亭,都与诸葛亮未能洞悉秦川、宛洛的形势有关,和他不能正确把握全局有关,照他这样指挥作战,岂有不败之理?

过于谨慎小心,不用奇谋妙计

这从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可以看得出来:“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引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这个评价比较准确恰当,完全符合诸葛亮布阵打仗的实际。

所谓“奇谋为短”,这是有事实根据的。诸葛亮首次北伐,魏安西将军夏侯镇守长安。此人懦弱无能,惟怯不前,是魏之西线的薄弱环节。如能一举攻下战略要地长安,势必导致中原震恐,战局大变。为此,蜀国大将魏延及时向诸葛亮献上“子午谷奇谋”。他说:夏侯怯而无谋,自己愿领兵五千,从褒中(今陕西褒城)出发,沿秦岭东走,再由子午谷向北,不过10天可到长安。夏侯见我蜀军突然而至,必然乘船迅速逃走,这时的长安城里只有御史、京兆太守一帮文官,就好收拾了。请丞相(诸葛亮)亲率大军出斜谷,只需20天就可胜利会师。这样长安可指日可下,而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了。(事见《三国志·蜀志·魏延传》注引《魏略》)。

魏延陈述的作战方案堪称奇计,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也写了这段,只是有所增饰。可是诸葛亮认为这样做太危险了,不如从坦道先取陇西,十全必克而又无危险,坚持西出祁山,以和诸戎。想不到街亭一败,全局皆输,眼看着三郡归附的大好形势毁于一旦。这种难以原谅的败绩,诸葛亮要负领导责任。就诸葛亮北伐来说,只有这次夺取关陇的可能性最大。这次战后,魏明帝立即把无能的夏侯调走,改派大将曹真镇守这一战略要地。曹真之后司马懿接班,诸葛亮从此永远失去占据长安的机会。这次失败,非同小可。

不只这种关系全局的大战诸葛亮过于谨慎小心,就是对于绝对劣势的弱敌,他也蹈常如故,缩手缩脚,结果打成得不偿失的消耗战,并以失败而告终。比如第二次北伐围攻陈仓,对手郝昭只有兵士千人,而诸葛亮兵力十倍于敌。他先用云梯冲车攻城,被郝昭用火箭和绳连石磨击破。又用百尺井阑射城中,以土块叠垒,想直接攀登。郝昭立即复筑内墙,以拙制笨,挫败了蜀军攻城计划。诸葛亮无计可施,命人再挖地道,企图偷袭进城。不料郝昭同样掘壕横截,诸葛亮的打算又成泡影。一个弹丸之城,昼夜攻打20多天竟不得手,蜀军精疲力竭,不得不狼狈后撤。诸葛亮号称足智多谋,除去这种拼消耗的办法难道别无良策?看来他确实“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如此呆板的统帅,怎能不打败仗?

有选贤任能之误,不善于使用人才

刘备偏安一隅,格外看重人才,除去他的两个桃园兄弟之外,尚有赵云、马超、魏延、法正、郭攸之、费礻韦、向宠、简雍、李严等,文武皆备,众星灿烂,曾经盛极一时。而到诸葛亮执政,在用人方面大大逊色于刘备,结果人才寥若晨星,青黄不接,怎么能打胜仗?在选贤任能方面,诸葛亮最明显的失误是不能宽容雄才隽士。对于有才能的人,诸葛亮使用起来十分谨慎。比如老将军赵云,身体尚可,连当个高级参谋都不准,使其抑郁老死。又如李严、廖光等人,俱有干才,而且身负重任,诸葛亮一味求全责备,反对有不同意见,偶有过失,就撤职查办,或置之“闲散”。再如彭,是庞统和法正联合向刘备推荐的能人,因其有些骄傲,不拘小节,诸葛亮便说他“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必欲除之而后快。结果可用之才越来越少,帐下缺乏独当一面的将军。诸葛亮分身无术,难怪要打败仗了。

再一点是他不善于用人之长。世上没有全才,军事将领也是这样。用将之道也要扬长避短,这样才能多打胜仗。而诸葛亮明知这个浅显道理,却难做到这点。

最典型的例子是就是对待马谡和魏延。刘备曾对诸葛亮有过专门交待:“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可是诸葛亮听了当耳旁风,“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引见《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附谡传》)。以为马谡可当大任,让他守卫街亭,败得一塌糊涂。诸葛亮只好挥泪斩杀,承认有失先帝知人之明。实事求是地说,马谡也是杰出人才,他是战略家,而非领兵打仗的将领。诸葛亮南征,马谡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获得了巨大成功。

又比如魏延,是刘备通过战场严酷考验,亲自提拔起来的将才,对于领兵打仗很有经验。刘备迁治成都,需要有位大将镇守汉川,众人以为必是张飞,张飞也以心自许。谁知刘备任命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众人无不吃惊。可见魏延在刘备心目中的位置。可是到了诸葛亮时期,“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诸葛亮自己短于奇略,放着有奇略的人不用,打了这么多败仗也就不奇怪了。

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对部属放松批评教育

诸葛亮身为丞相,总理全国各方面政务,应办好丞相应该办的事情。但他事必躬亲,不分巨细,连公文校簿都要自己校对,对别人总是不信任。蒋琬、费礻韦都是他看重的人才,诸葛亮对他俩也不放心,从未让蒋、费负责一个区域或一支军队的全面工作。他本人也以为统一天下的工作舍我其谁,因而连续五次率军北伐,不辞劳瘁,万事包揽,部下积极性难以发挥,造成从上到下的迷信和普遍依赖心理,每个步骤都要依靠丞相的所谓“锦囊”妙计,而且不能提前打开,只能临时抱抱佛脚。像这样的军队,怎能有机动灵活性可言?怎能随机处置问题?这种教条主义者指挥的军队,怎能不打败仗呢?

诸葛亮向以赏罚严明著称,可是他也区别对象,并不是对谁都严格要求。像对刘备的铁哥们儿关羽,就格外迁就姑息,使他愈加骄傲自大,把谁也不放在眼里。马超归汉之后位列“五虎上将”,关羽很不服气,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人才可谁类比?”对于这种不利于团结的言行,诸葛亮不仅不加批评教育,反而无原则奉承关羽,说马超“当与翼德(张飞)并驱争先,犹未及髯(关羽)之绝伦逸群也!”关羽得了这顶高帽,愈加目中无人,大意失了荆州,造成千古之恨。

还有,诸葛亮无视部属之间的矛盾,明知有碍工作也不管不问。最明显的要算魏延、杨仪这对搭档。他俩一文一武,才能都很出众,可是两人互不买账,闹得不可开交。对此,连东吴的孙权都看得很清楚,预言他俩相处日久必为祸乱。诸葛亮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既不加以调解,又不批评教育。在他死后,杨、魏二人终于火并,魏延被人冤杀,并夷灭三族,杨仪也遭流放。这种自相残杀,比打败仗还要可怕。

关于诸葛亮的败绩及其原因,在学术界引起了争议。有人认为尽管这些败绩是难以否定的历史事实,但要放到当时的客观环境下进行具体分析,诸葛亮是人不是神,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力求作出比较公正的评价。

关于对局势把握的问题。《隆中对》是千古奇策,不论前期后期都没大的问题。三国初期的益州是大有用武之地,荆州是进军基地,两者地位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诸葛亮并未主观地颠倒轻重次序。对策中关于主力出秦川、偏师出宛洛的钳形攻势,是基于荆、益二州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决策,但是刘备没有很好地落实这一战略方针,加之关羽发生的重大失误,导致《隆中对》后期难以实行。把诸葛亮的整个战略方针放到三国时期特有的战争环境中考察,是蜀汉统一天下所能采取的最佳方案,只是由于在具体环节(如失荆州、失街亭等)上出现了差失,才使整个形势发生逆转,但不能因此说成是战略方面的错误。同时,诸葛亮对于形势的把握和判断也无可指责。对形势判断错误并因感情用事导致惨重失败的是刘备(如东征之役)。诸葛亮屡屡北伐,是为了完成先主之托,且有成功希望,对形势的分析判断是有分寸的。

关于过于谨慎小心,不用奇谋妙计之失。诸葛亮确实事事小心谨慎,从本身原因来说是性格使然。从客观上说,蜀汉国小民少,兵员有限,经不起大的损失,诸葛亮不能不谨慎行事。他不用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是认为此计太“悬危”了。在此之前,曾发生过孟达掉以轻心而被司马懿所擒之事,使诸葛亮好不容易进行的策反工作付之东流。魏延提出的设想,“悬危”处是过低估计了对手,若是夏侯闭城拒战、以逸待劳,蜀军则必败无疑。诸葛亮明白自己的实力,清楚后勤保障情况,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决不冒险。再说,“子午谷奇谋”效果究竟如何,没有经过实践检验,后人多是分析评论而已。不能以为可以侥幸成功,就埋怨诸葛亮过于谨慎小心,或指责他“奇谋为短”。相反,惜兵慎战,不打无把握之仗,正是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难能可贵之处。

关于选贤任能之误,不善于使用人才问题。诸葛亮执政时期同刘备在世时相比,确实是人才较少,英才尤其少,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不是诸葛亮选贤任能有误,也并非他不善于使用人才,主要是与他用人的指导思想有关。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侍候的是懦弱无能的刘禅,一方面他自己以“相父”的身份小心辅佐,另一方面他怕有才能的人不忠于平庸的刘禅,必须防止在他百年之后有人篡权夺位。所以他在用人方面的主观倾向是宁用奴才,不用人才;多用文士,少用武将;重德有余,用才不足。像刘备的养子刘封,“有武艺,气力过人”,是个可以统揽全局的人物。因为他瞧不起刘禅,难免做点出格的事情。“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杀了刘封,刘备痛哭流涕,可是为刘禅除了一大祸患。诸葛亮的败仗虽然与人才不足有关,但也有另外好处,终刘禅之世,蜀汉没有出过篡逆之人。平庸无能的阿斗,却能安坐天下,这不能不说得益于诸葛亮的算计。只要稳住大局,打几个败仗又算什么?

还有人批评诸葛亮自以为高明,听不进不同意见,这也是站不住脚的。为了广泛听取部下意见和建议,诸葛亮特意设了“参署”机构。他说:参署的作用就是“集众思广忠益”,有了问题,要反复讨论,以求得正确的决策或结论,这就好比丢掉破草鞋而捡了珍宝,何乐而不为?成语“集思广益”就是从这里来的。同时,有了过失,诸葛亮也能主动承担责任。如街亭之失以后,在总结教训时他提出:“自今已后,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希望大家经常指出他的缺点错误,以便吸收众人的忠虑良策。打败仗有多种原因,不能说诸葛亮听不得不同意见。

这些观点和看法有其一定道理,既不是为诸葛亮的败绩开脱,也指出了他存在的一些问题。评价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和评价他别的方面一样,一定要实事求是,还其历史本来面目。摆一摆诸葛亮的这些败绩,并不损害他的智者形象,是把他由神变为正常的人。诸葛亮有这么多败绩,为什么难以察觉,反而认为他是用兵如神的常胜将军呢?这与罗贯中的那支生花妙笔很有关系。他在《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六出祁山,实写一次次具体战斗的胜利,详写无比高明的预见,细写调兵遣将的过程,活写对手的虚弱狼狈。而对于每次战争的结局,则是一笔带过。就是诸葛亮的失败,也写得令人钦佩。或演“空城计”,化险为夷;或增灶设疑,败中取胜;或突然撤退,神鬼莫测。这种有详有略、有虚有实的春秋笔法,掩盖了诸葛亮的一次次败绩,于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近乎神仙的诸葛亮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同类推荐
  • 近身保镖3

    近身保镖3

    康宁是《燕京都市报》的一名娱乐记者,前段时间加班加点的写稿子,一直都忽略了女朋友的感受。好不容易今天有一天的休息时间,就被拉出来陪着女朋友逛街……
  • 刺客信条:大明风云

    刺客信条:大明风云

    大明正德年间,作为圣殿骑士团东方分支的宦官集团“八虎”深得皇帝宠信。“八虎”以狗马鹰犬、歌舞角斗媚上,以严刑峻法、虎官狼吏欺下,权倾一时。时任首领张永更是在皇位交替之际借“大礼议”之争猝起发难,给予了宿敌中原兄弟会致命一击。遭此灭顶之灾,中原兄弟会一夕倾覆,千年的传承危如累卵,而张永更是暗中布置,设下了夺取天下的阴谋。浩劫之中,刺客少芸幸免于难,身负绝密使命远走欧罗巴大陆,师从传奇刺客大师埃齐奥,潜心修行,伺机而动。故事从少芸踏上复仇之旅开始……
  • 硬汉不跳舞

    硬汉不跳舞

    创造力枯竭的作家蒂姆?马登陷入了苦闷,终日饮酒寻欢。一日,他邂逅了一位美艳动人的金发女人,与之一夜狂欢后,却陷入了离奇凶杀案——他种植的大麻地莫名出现一颗金发女人的头颅,同时,他胳膊上的文身、家中和车内的血迹、通灵朋友的证词皆表明凶手非他莫属。诸多巧合令蒂姆毛骨悚然,而破碎混乱的记忆又让他茫然无措。为了揭开凶手之谜,蒂姆卷进了爱欲、血腥、谋杀的旋涡。然而,每一条蛛丝马迹都显示,身边每个人都与凶杀有难以分割的关系,每个人都不排除凶手的可能……包括他自己。死者是谁?凶手是谁?蒂姆陷入了理智与疯狂的双重煎熬。
  • 冒犯书

    冒犯书

    陈希我对存在的书写,在当代作家中首屈一指。在这本书里,他仍然用他尖锐之笔,冒犯了我们的常态世界,拷问了肉身的沉重、灵魂的痛楚,存在的真相。九篇故事,毋宁是打开了九层地狱。作者就像但丁,把读者引进去,步步深入,一层比一层更不堪更恐怖,但一层比一层更切近真相……
  • 养在深闺人未识

    养在深闺人未识

    爱情也有味道:爱一个人,对方也爱你,甜的居多;爱一个人,对方不知道,酸的居多;爱一个人,对方不爱你,则苦的居多。酸甜苦,每一个滋味都暗藏一个故事,每一个滋味都代表一段感情……
热门推荐
  • 报告太子妃

    报告太子妃

    黎锦篱觉得她真是史上穿越大军中最倒霉的一个,被狗追到湖里莫名奇妙穿越了不说,还被稀里糊涂地嫁了出去,然后就开始了心惊胆战的太子妃生活。面对公主的欺压,她忍;面对皇后娘娘的冷嘲热讽,她还忍;……只要能保住她的小命,她可以忍到底。但偏偏某太子爷一再触及她的底线,每次看到他一副贱贱的样子,她都很想一巴掌呼过去。某太子爷:笨蛋,看不出我喜欢你吗?黎锦篱:小孩子吗?喜欢一个人还用这种方式……等等,你说啥?你喜欢我?
  • 寒少,请离婚

    寒少,请离婚

    秦娆穿越到了七年后自己身上,莫名成了已婚人士,肚子里还有个娃!亲妈嫌弃,妹妹挑拨,丈夫冷冰冰不爱她 叔能忍,婶不能忍!秦娆一拍桌子,离婚,必须离,谁不离谁是孙子!日后秦娆抱着某人的大腿,甜甜的喊:爷爷! [甜宠爽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龙魂少女

    重生之龙魂少女

    历经九次死于非命,终于幡然醒悟,为了改变命运,她隐姓埋名找寻幕后真凶,却发现背后隐藏着她的身世之谜,千年前父母死亡的真相,以及一场事关天下苍生的浩劫。亲人阻拦,朋友背叛,爱人欺瞒,敌人暗害,真假难辨,要如何才能在保全性命的同时解开所有的谜题?
  • 魂毒

    魂毒

    世界第一杀手化晨在一次特殊的任务中被同伴毒死,他用自身的异能融合了魂毒,从而灵魂穿越来到了另外一个修仙的世界。这里的仙人有炼体,有炼气,更有妖修,但重生之下的化晨却走的鸡肋一道毒修。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向前一步就是毒,退后一步就是药,化晨的异能与魂毒融合后,却成为了这个世界的第一异毒。宇宙之中,毒修一道共有十八道异毒,但凡毒修得其一,无不称霸一方令另外三修敬而远之。凭借魂毒,他一路斩仙诛魔,熔炼异毒,晋升药界,问鼎宇宙之巅。
  • 快穿宿主她人美心黑

    快穿宿主她人美心黑

    花沫,一个在聚魂山呆了千年,都没有成功聚魂的一缕残魂。后来,一个自称是系统的孩子出现,告诉她,它可以帮她找回散落在各个位面的灵魂碎片。于是,花沫走上了穿梭位面的不归路。系统本以为魂魄不全的花沫,在聚魂山是个被欺负的角色,没想人家过得风生水起。系统本以为第一次做任务的花沫,肯定不知所措,手忙脚乱。没想到人家从容不迫,处变不惊,把男女主戏耍于鼓掌之中。花沫“啧,男女主的感情也太薄弱了吧?”系统“……”到底是人家感情薄弱,还是你心太黑?花沫“哎,还是我们家反派好!”系统“???”等等……反派什么时候是你家的了?
  • 老师的私人校花

    老师的私人校花

    一夜纠缠,酿下大祸,扔下千元大钞,只当嫖了男人。再相见,她早已忘记与他的纠葛,转投他人怀抱,留他独自伤情。邪恶舍友痛下狠手,一夜间令她名誉扫地。一声分手退入绝地,黯然离京,不敢再相见。痴情男主悔不当初,千里跟随,只为重得美人欢心,旧爱来袭,陷入一片混战.....看女主宋千如何应对情伤背叛....如何在两个男人中涡旋...
  • 斩古道

    斩古道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怎么了,他们背负着沉重的奢望,走向灭亡。家族中的每一滴血,每一寸伤,都是充斥着自身的欲望。我尘封于庄园三年,而三年之后,大门洞开,我不再妥协,我不爱修炼,却踏上了修炼一途。(本书等级:炼体,筑基,化气,元婴,生死,轮回,斩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