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48900000009

第9章 书香门第

那家中药店在一条老街的深处。从外面看,巍巍的料是三层楼,进门才知道是两层。店堂端的高敞,光线却柔和,因为临街没有花哨的橱窗,只有一个用三条花岗条石构成的石库门。门楣上三个端庄的颜体字:澍德堂。字是石青,左下角灿然一方朱红印章,是古篆,识不出是什么字。

一进店堂,猛地发现门外的世界原来太喧嚣。店堂里弥漫着一种香味,沁人心脾,如一掬名泉的水。让人觉得自己化作了一张宣纸,一下子就被这“泉水”晕晕地洇透了。

迎面是深棕色的柜台。柜台上有几盆状似兰草的植物,给店堂添了翠翠的生气。那是备用的一种药,名谓鲜石斛,常列入利肝明目的方剂。柜上有一大一小两个“舂筒”,黄铜铸成,茶杯那么大小,厚重,有盖,盖上有孔,孔里插一根铜杵。有些药要临时砸碎或脱壳的,就放进舂筒去“舂”。

柜台后面是一壁格斗橱。那么多的格斗竟无一标记、铭牌。只备一截三级的矮梯子帮助人够到举手不及的格斗。橱顶上坐一排青花瓷坛,居高临下,庄严得要命。

几个店员在撮药,都拥有一种和乐亲仁的怡然神情。其中一个最年长的尤其引人注目,瘦,清癯得感人,简直有仙风道骨。看一眼药方,眉头稍动,好像已会意医生的意图,就用小手指去拉格斗,就计较地用厘戥称药,然后把药匀在铺开的三张包药纸上。药在纸上不混放,一味味排开,包药之前还要用手指点着一一和药方复核……

这时有人动用舂筒,铜杵起落,一片响亮,使人悚然一惊,精神为之一振。猛抬头,又见一幅松鹤中堂画,配联云:花发东垣开仲景,水流河间接丹溪。

仲景,张仲景,丹溪,朱丹溪,都是古时名医,都有高尚的医德。

仿佛听得松涛鹤唳,无端记起一首古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心绪由此变得出奇的宁静,对这个古风皇皇的药店生出一种信赖,一种神秘。

我爷爷说:“如果可能,当让病人自己来点药。”

细细一想,爷爷的这一句话当是对药店的最高褒扬了。

爷爷喜欢常熟城,因为常熟有这个古风犹存的中药店。爷爷常带我去澍德堂,不是去撮药,只是去那儿默默地坐坐。

我爷爷是一个退了休的著名中医。可他喜欢澍德堂又不仅仅因为他是个中医。

我想我描述了澍德堂之后就不必再介绍我爷爷的品性了。

这个杂货店真杂透了。

红塔山,绿牡丹,虾米扁尖大头菜,月季卫生纸,威化巧克力,麦氏三合一,零拷绍兴酒,雷达杀虫剂,滴水瓷观音,石膏维纳斯……日常东西,南北土产,生老病死,古今中外,天上人间无不涉及。一台录音机一天工作六小时,轮番轰炸张学友、邓丽君、徐玉兰、王文娟,还有那个齐什么的哭喊《北方的狼》。那首歌苍凉野性,听得人尾骨那儿一麻一麻的,叫人担心会长出尾巴来。

这是我妈妈经营的小杂货铺。

我妈出身农家,上过几年小学。若干年前我爸光荣插队在我妈那个村庄,就此千里姻缘一线牵。对那个村庄,我并不熟悉,因为我一断奶就离开那儿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了。

吃饭是家人聚集的时候。奶奶不在了,爸爸常常不在家,饭桌上就只有三个人:爷爷,妈妈,我。

妈妈一拿起筷子就有几个习惯动作:先将筷子在桌子上一拄,再用左手捋一把筷头。含着饭讲话,呛得咳,咳也不及时转过身去。有时还用一只筷子剔牙。我受不了的就是这个,就说:“哎呀,妈——”

爷爷向我递个眼色,意思是:你又来啦。

妈妈并没觉察:“啥?”

我赌气:“啥?没啥!”

事后,爷爷怪我:“孩子家,怎么这样和长辈说话?这里不好说文明不文明的,不过是个习惯。一个人从小养成的生活习惯是难改的。各个家庭有各个家庭的习惯。”

爷爷说得非常柔和,非常自然,绝不是虚情假意,他确实从不要求他的媳妇迁就这个书香之家。

杂货店是去年把我家沿街的围墙拆了盖的。妈妈请爷爷起个名号。

爷爷沉吟一会儿,说:“你自己有什么想法?”

妈妈说:“想到两个,一个叫便利,一个叫顺风。”

我立即反对:“俗不可耐!”

妈妈不懂“俗不可耐”是什么意思:“你说啥?”

爷爷笑呵呵地说:“两个名都不错,所以我想在两个名中各取一个字,就叫‘顺便’,怎么样?”

这么一拆装,不算太妙,却通俗,不庸俗,而且实在,这么个没个性的小店确实不会有人特地寻上门来的。

不料,却时时有人老远地寻到“顺便”来,当然不是来买东西的。来人每在小店门口迷惘困惑,反复核对门牌号后问:“请问曾老先生住这儿吧?”

我妈忙说:“是的。不过他老人家年岁大了,是不轻易会客的,有事由我转告好了。我是他儿媳。”

来人说是远道来求医的,不好转告,还求一见。

到最后,我妈会给来人一个机会,上午来的就约下午,下午来的就约次日上午。叮嘱一句:“老先生是不会收诊金的。不收钱。”

我后来慢慢品出了这叮嘱是不无微妙的。求诊人几乎都在此后带来了各种的“谢意”,大多是好烟名酒。

妈妈表现出为难:“哎哟,你这么拎进去……我公公他老先生会……哎哟……”

听懂的人就请妈妈转交。没听懂的人拎进去,后来又原样拎出来让妈妈转交。我爷爷是不肯收人“谢意”的。我妈是不会把收礼的事告诉爷爷的。

茅台,西凤,五粮液;白健,摩尔,万宝路……这些名牌烟酒就这样灿烂地出现在顺便杂货店简陋的柜台内,使人瞠目。

“顺便”的名气渐渐响起来。遇上家里到了贵客,不少人就远远地赶到“顺便”来采办。这儿的名牌货品种多,价格公道,没有“大兴”货。

妈妈说:“看病收费,天经地义,请一工木匠也要二十五元哩!”

退休医生为人治病适当收取酬劳也是可以的,当然,我更敬佩不收费的医生,例如我爷爷。我厌恶我妈的是背着爷爷的鬼头鬼脑的举止。那些不明真相的病家必定会在心里暗暗咒骂我爷爷:这老头,收就收呗,何必这么假正经!

面对爷爷书房里的那副对联,我常会生出愧疚和惶恐——我是我妈妈的帮凶吗?对联是爷爷手书的:“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妈妈的所为是对爷爷和我们这个书香门第的一种报复。

我在内心不断积累着对妈妈的愤懑。我想我的这种不断积累的愤懑总有一天会爆发。

一天早晨,小店里来了一个肿眼泡的中年妇女。她是来投医的,向我妈妈打听爷爷。

妈目光散漫地说:“你家老刘没来?”

那人一怔,仔细打量,认出我妈,脸刷地红了;干咽两口,退出店去,在门槛上绊了一下。她慌乱什么呢?

不一会儿,那妇人又回来了。这一次由她的丈夫陪着。那男人是个白了了的瘦子。

男人叫得出我妈的名字,一进门就谦和地打招呼,打招呼之后又想说什么,嗫嚅着只说了“那时候”三个字,就支吾着没词了。

妈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口气说:“是孙英要找我家老先生看病吧?进去好了,我公公在里头。没什么,他老人家是绝不会计较以前的事的。进去吧,请。”

那对夫妻进去了,穿过院子,走进我爷爷住的小楼。

爷爷、妈妈与这对夫妻之间一定发生过一些故事。看这两人对我妈万分抱歉的样子,我猜出了点什么。“**********”那个年代,我爷爷曾被定为“反动学术权威”。

妈妈不肯说什么,神秘兮兮地说:“小孩子家,别问这些事。”神气得不得了。

好一会儿,两个人出来了。那女的是如释重负的样子。那老刘的神情很难形容,太阳穴那儿暴出蚯蚓似的几条棱。他把一沓钞票塞在我妈手里,说:“曾先生不肯收,可我们真的太过意不去,求你帮个忙代他老先生收下吧,不然我们下次就不好意思再来麻烦了。”

妈妈说:“不,我们曾家算个书香门第,老人家不收,我们小辈哪敢收的?老刘,没啥,要来你尽管来。钱嘛,你拿回去,否则,他老人家会发脾气。”妈妈的声音不高,却坚决得不得了。她的眼睛里放射出一种难以描写的光彩。只有心胸坦荡、精神优越的人才有这种光彩。

妈妈并不是我想象得那么简单。这一次,她毫不犹豫地维护了爷爷的清名。对了,还有那个含意不明的“书香门第”。

妈妈只上过几年小学,从她口中听到“书香门第”这个词总有一点儿不自在。

我家靠近体育场。如果有什么体育赛事,我家小店的生意自然会激增。

得知次日要举行全市甲级篮球赛的决赛消息,我妈兴奋起来,急慌慌地要我陪她去果品交易市场进货。她是从不许我介入小店事务的,这一次却破了例。到了果品交易市场,我才明白妈妈破例的缘由:那儿的货主大多来自山东、苏北,妈妈带我去是让我当她的翻译。她一听普通话就会晕头转向。

那天,我们进了不少苹果,归途中经过烟酒公司又捎带了几箱汽水和啤酒。货物把妈妈的黄鱼车载得满满的。她不会骑自行车,只会骑黄鱼车;我会骑自行车,却不会骑黄鱼车。

我说:“妈,货太满了吧?”

妈说:“没事。妈从小做惯的,有的是力气。力气是没办法存的,不用白不用。”

可我认定她踩车踩得挺费劲。

妈说:“儿子,你骑自行车在前头开道。”我听出她在努力掩饰她的气喘。她让我走在前面是不让我看到她的艰难。

前头有桥,要上坡。我跳下车来帮着推车。

还没走完引桥,妈就把黄鱼车靠在了路边的树荫里,说:“儿子,我们吸管烟。”所谓的“吸管烟”是农民的说法,就是“休息片刻”的意思,并非真的吸烟。妈从车上挖出一个“红富士”,用衣襟仔细地擦过,递给我:“儿子,吃哇。”

我说:“回家洗了吃。”不接。

妈笑笑,含意不明地说:“嗬,你们啊。”说完,换了一个有疵的“烟台”苹果,用手掌象征性地抹一抹,咔嚓一声咬了一大口。

黄鱼车下桥拐弯时出了事。

超载的车倒了。苹果滚得欢天喜地。我妈跌倒在啤酒、汽水制造的泡沫里。

我扶住妈,妈撒开我的手:“快捡苹果!”

回到家,妈来不及换衣裳就去井台上洗弄脏的苹果。她说:“没啥,砸了二十三瓶啤酒,十七瓶汽水,明天生意一上,一转身就弥补了损失。”

吃晚饭时,爷爷问我:“文儿,你明天有空吧?有空就帮爷爷晒书。我听电台预报了,明天是晒书的好天气。”

爷爷非常珍爱他的藏书,每年要精心挑选干爽有微风的好天气来翻晒书籍。晒书在我们家称得上一件大事,每次都是全家动手,认真对待的。

妈妈看我做犹疑状,抢着说:“明天天气好,不能错过。我吃过饭就去邮局打个电话给他爸爸。”

爷爷说:“不要,文儿他爸爸出差了。”

第二天,天气果然好。篮球赛撞上了好天气,助阵看球的会更多。

杂货店在体育场还未开门时打了烊。妈妈和我在院子里架起了晒书床。

所谓的晒书床是这样的:用凳子架空平行的竹竿,然后在竹竿上铺席子,再在席子上铺上干净的布单。

晒空床一个小时后,书才能上床。搬书之前必须仔细地把手洗净。

妈妈不让爷爷动手,搬只藤椅在廊下让爷爷坐着督战。我把书按秩序从楼上书房搬下来,妈妈在廊上爷爷面前把书接过,小心翼翼地排在书床上。等书排上书床,再蒙盖上干净的布单,不让阳光直射到书上。

整个过程就像一个庄重的仪式,人须屏声静气,举止轻缓,尤其不可大声谈笑。唾沫星子落在书上是严重的事情。

爷爷的藏书不少,有不少是线装本。一个个藏青色的硬书套谨慎、严肃地把几本、十几本不等的书构成一部部的书:《本草纲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医者绪余》《素问》《内外伤辨惑论》《金匮要略》《十四经发挥》……

爷爷洗过手,戴顶草帽,去书床边逐本地翻检,看看有没有霉点蛀孔,有没有蠹虫的踪影。如果是套装书,那就拔去骨制的“销子”,打开硬封套逐本翻检,然后重新装套翻个身再晒。

以往,翻检的工作是不让我插手的。这次,爷爷把我叫上了。

妈妈兴奋地随在我身后,看我像模像样的动作。爷爷中途离开时,妈妈轻声问我:“儿子,这么多书中有我们家的书吗?”

我说:“这些书都是我们家的,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妈说:“不是问这个,我是说,有我们家的人写的书吗?”

我说:“没有,还没有。爷爷说过,我们家祖上都忙于临床……”

“‘临床’,什么叫‘临床’?”

“临床就是给人看病……”

见爷爷回来了,妈妈立即用手势打断了我的话。

翻检完毕,三个人在廊下坐。

爷爷靠坐在藤椅里,面对着一院子的医药书,微眯眼睛,久久无言。

我感觉到了一种情调——对了,类似澍德堂药店的那种情调。

爷爷的长长的眉梢在微微地动。我在爷爷的眉宇间、眼睛里读到了一种“苍凉味儿”。有一种东西感动了我。

我们曾家七代行医,一脉相传。爷爷珍视这些书,除了它们本身的价值之外,也许还有另一层的意思在。对了,不是可以把这些不断散失、不断充实的藏书看作一个代代相承的象征吗?

爷爷的悲凉是不是因为我父亲的未能从医呢?也许是,也许不是,不!一定是。

我的脑子里闪亮了一下。我忽然明白了爷爷常领我去澍德堂药店的用意。我忽然领悟到我的一个责任……

隐隐传来体育场的喧嚣声。

妈妈有滋有味地喝着凉开水。她真的忘了那些苹果,那些汽水和啤酒了吗?

风悄悄地把覆盖着书的白布掀开了一角。妈妈连忙放下茶杯赶去摆弄妥当。

一丝欣慰出现在爷爷脸上。他轻轻摇动芭蕉扇,说:“嗬,这些书几经乱世,侥幸存世,一代一代地传哇。文儿,你爸爸是用不到这些书了。因为‘****’,他没机会从医,当了个临时筑路工,现在成了工程师,他也不容易。”

妈妈走近来,说:“爹,没啥,儿子没接上,还有孙子呢!”

我心里咯噔一下响。有一层纸,被妈妈捅破了。

我从小喜欢拉二胡。不久前,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向我表达了破格接纳我的意向。听到这个消息,我当时连翻了两个虎跳。我太喜欢音乐,太喜欢二胡了。

妈妈逼着我说:“儿子,你怎么不说话?”

喉咙里被一团乱丝堵着,我说不出话来。

爷爷说:“差不多了,我们把书收起来吧。”

爷爷接待了一位来自北京的客人。客人是一家出版社的主编。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是,客人给爷爷带来的是一个坏消息:由于经济上的原因,爷爷的一本著作《曾氏妇科千方》难于出版。

那主编先是愧意千丈,接着愤愤不平,说到后来竟伤感起来,反而要爷爷来劝慰他了。

送走客人,爷爷在书房里独坐半天。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我才敢轻轻地推开书房门。

爷爷坐在藤椅里,在窗前宁静成一座雕塑。只有他的白发在晚风里微微荡漾,晕化成一朵白云。

我想说宽慰的话,却说不出有力量的话,傻里吧唧地说:“爷爷,我爸爸也知道了。”我希望多一个亲人来分担爷爷所承担的那一份沉重。

爷爷转过身来,竟是一脸恬静的笑容:“傻孩子,少打扰你爸爸,他太忙。”

这时,爸爸和妈妈突然出现在书房门口。这么看来,爸爸一接到妈妈的电话就迅速赶回来了。

爸爸说:“爸,儿子回来了。出书的事我们已经商量妥了,就是说,就是说……”

妈妈急夺过话头:“还是我来说得好。爹,小店的生意不错,很好。听说出版社要出我们家的书,要两万元的事……”

“等一等。”爷爷打断了我妈的话,“你是说,我……们……家……的……书?”

妈说:“是啊,我们家的书!”

爷爷嗫嚅着,眼圈红了。

是的,此情此景,从妈妈嘴里听到“我们家的书”这五个字,心里会涌上说不出来的滋味。我觉得喉咙里热热地哽着,鼻子里一紧一紧地酸着。我断定我们家的全体成员都被一种东西哽住了。这种滋味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述的。

屋子里窒息般地静寂了一会儿。

还是妈妈先缓过来,说:“爹,我们商量好了,我们自家拿出两万元钱来。书是一定要出的。”

爸爸说:“是的,是这样。王主编住哪个旅馆,我马上去找他,把事情定下来。”

爷爷把目光转向妈妈:“不,琴芬,我清楚,你开小店也辛苦,不容易。出书的事,我再另想办法,出版社多得很。”

妈妈又恢复了大大咧咧的样子,大声说:“爹,你别复杂了,不是说过的吗,出的是我们家的书。我们曾家应当出好多书的。”妈妈的眼睛里又出现了那种光彩,那种只有心胸坦荡、精神优越的人才有的那种光彩。

我们祖上七世从医,名医迭出,却每一代总因忙于临床、家境清贫而没有成书传世,使人非常遗憾。我深知爷爷这部著作的分量。我同时又深知妈妈得钱的不易。妈妈跌倒在啤酒白沫里的画面使我难于忘怀。她瞒着爷爷搞的一些小动作,我厌恶过,可从她说出“我们家的书”这句话之后,我宽容了她——不,应当说是理解了她。我忽然记起她常在私下里嘀咕的一句话:“唉,没法想。我是孔夫子派来帮助这一家书呆子的。”

我冲动地拉住妈妈的手,说:“妈,你真不愧是孔夫子派来的。”

爷爷没听懂这话,问爸爸:“什么,他说什么?”我爸爸知道这句话的出典,却装糊涂:“他说什么啦?什么孔夫子。”

我和妈妈哈哈大笑起来。

几天以后,我从文化馆回到家,妈妈就挺严重地告诉我,说爷爷一个人去了常熟城。以前,爷爷去常熟总是和我结伴的。

在妈妈的催促声中,我急急搭车去常熟城。进城之后,我当然直奔澍德堂。

爷爷果然在那儿。

我见爷爷正入神呢,也不招呼他,悄悄地坐在爷爷的旁边。

店堂里那一壁格斗似乎有点异样,仔细一看,是了——每个格斗上都有了一个写着药名的铭牌。

原来是新来了一个女药剂员,铭牌是为了她见习而设的。她太漂亮,太青春,似乎和这个老店不那么协调,可看她抽动格斗(用她的小指),撮药,司戥秤的动作已是得心应手的样子了,而且开始有了那一种谨慎而果断、自信而平和的韵致。

我爷爷看得入神,挂了一脸安详的微笑。

我在爷爷安详的微笑背后,看到了一丝一缕的悲凉,我又被他深深地感动了。爷爷太爱他的事业。我站起来,轻轻地唤了一声:“爷爷。”

爷爷有些诧异:“是文儿,你,你怎么来啦?”

我说:“爷爷,应当我来问你的:你怎么丢下我,一个人来了?”

……

我们爷孙俩走在一条清静的、长长的小巷里。

爷爷说:“傻小子,你知道爷爷为啥老拉着你来澍德堂?爷爷有爷爷的私心,爷爷是希望你喜欢上中医。”

我说:“你成功了,我喜欢。”

爷爷看了看我的眼睛,摇摇头:“不,你更喜欢二胡,你迷上了。我说,孩子,你不要轻易地放弃你的选择。如果,为了我去放弃你的选择,那我就有罪过了。不,那太委屈了,这不公平。你那天的表演我看到了,我很高兴,你在音乐方面是真有天赋的。真的,那天听你拉琴,我很感动。那天上电视,你拉的是《秋意》吧?电视导演还配上了一些很好的外景,画面太美了。是一条秋天的小溪吧?在一个宁静的山谷里,红色的树叶,白色的鸟……”

我说:“我拉《秋意》从没想到过电视上的那些红叶白鸟。我脑海里出现的就是澍德堂药店。一种宁静,一种关切人的情意。”

爷爷站住了,认真地看了我一会儿,忽然笑了:“这么说来,说不准是我成功了,还是你成功了,是吗?”轻轻地喟叹一声,又说,“是啊,人世间,好多东西都是相通着的。”

我们走出小巷。

世界很广阔,很滋润。

同类推荐
  • 藏在画中的杀手

    藏在画中的杀手

    富有侦探精神的可可与赛西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他们发现了一个恐怖的秘密——凡是被柯卡画过肖像的同学,都神秘地失踪了,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去了哪里。令可可与赛西感到十分可怕的是,在那个整天目光忧郁、表情阴冷的柯卡的书包里,居然藏着他们两个人的肖像。结果,不久后的某一天,一场意外差点让他们俩命丧大海。《藏在画中的杀手》中惊魂未定之中,可可与赛西竟然频频收到离奇失踪的同学们的密信。按照密信上所指示的信息,可可与赛西终于发现了三幅十分诡异的画。画中分别画有窗子会自动开关的乡村农舍;一座住满了僵尸的幽暗城堡;翻滚着巨涛的海边小屋。原来在每一幅画里,都囚禁着失踪的同学。
  • 航天科技

    航天科技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增强孩子思维能力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增强孩子思维能力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方面,人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易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大事业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 骆驼王子

    骆驼王子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 杨译童书经典:格林童话(中)

    杨译童书经典:格林童话(中)

    《格林童话(中)》是世界闻名的童话故事,可以说篇篇都是精品。其内容广泛,反映了正义与邪恶、诚实与虚伪、智慧与愚昧等极具人生意义的主题,表达了鲜明的爱憎和美好的愿望,揭示了有益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这一版《格林童话(中)》包含《玫瑰公主》《白雪公主》《魔鬼的邋遢兄弟》等名篇,并由著名德语翻译家杨武能教授翻译,在准确性与趣味性,以及译作的可读性上都保证了上佳质量,可以说是《格林童话》众多版本中的权威版。
热门推荐
  • 魔戒奇谈

    魔戒奇谈

    本文会以魔戒剑士影在都市斩杀妖魔的普通生活小故事集形式为主。影是一个强大却温柔的魔戒剑士。虽然说是杀妖魔,却是以拯救为主线。虽然是魔幻的故事,希望反映出一些真实的人心与爱。我希望写一些温暖人心的小故事,这些故事披着魔幻的皮,但却是我们真实生活新闻故事的林林总总。我希望真实地反映出人社会生活中不好的一面,以及在这不好一面映衬下人类绝不陨落的高贵美好灵魂。
  • 时间磨盘

    时间磨盘

    在时间的磨盘里,一切都会灰飞烟灭,唯独楚岚在苦苦挣扎。
  • 明日之后1最后的希望莱文市

    明日之后1最后的希望莱文市

    一个叫六七的男孩在玩游戏时误入二次元,之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奇幻故事
  • 天幻破

    天幻破

    男主,死后,重生,呆萌形象,额好像脱离玄幻了,没事,打就完了
  • 剑仙的超神之路

    剑仙的超神之路

    沉睡武当一百七十余年的古之剑仙宁羽,一朝苏醒,大道不存,劫雷度尽,魂归异世,宁羽又该如何证道?
  • 执行的效力(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执行的效力(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开掘心理,发挥潜能,追求人生的最大成功和幸福,这就是全面推出这套书的主旨。
  • 可乐薯条巨搭

    可乐薯条巨搭

    你的安全感应该来自于每天在变好的皮肤体重秤上,你想保持的那个体重,银行卡里足够的余额和手机满格的电量不应该来自他人三言两语的情话和承诺
  • 原来我爱的是源

    原来我爱的是源

    这部小说有一些虐文所以请不要介意,作者我第一次写小说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 师傅,徒儿不开变声器了

    师傅,徒儿不开变声器了

    网瘾少女沈佳欢的娃娃亲对象(席七)来访,带着目地借住家中……各路“神仙”齐集苑城毒舌霸气梓姐(沐梓潼),在各种套路(利诱)下,成功坑闺闺,将开了变声器的席七成功介绍给闺蜜当徒弟……自己也这之后,在直播时,意外与黑客(程曜阳)单挑相识,相杀相杀……同时坑哥表妹安黎,因身世之谜重回苑城调查,阳光表哥实力互坑,欢喜冤家……编织了一出的游戏与青春的故事……
  • 探秘者说

    探秘者说

    主角是个什么神仙?竟能同时和道士、盗墓、赶尸、跳大神、上古神话扯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