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17000000025

第25章 读《于丹〈论语〉心得》(1)

最近阅读了《于丹〈论语〉心得》,感受良多。我是在电视《感动中国》栏目中知道于丹的名字的,又在电视《挑战主持人》栏目的嘉宾席上认识于丹的。现在阅读了她的《心得》、了解了一些她的情况,知道她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难怪她写的书道理浅显、易懂,语言通俗、精练,把2500年前的孔子的思想普及至平民,让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同时为我们普及了继承传统文化和思想的读本……瞧,我一个普通老百姓竟然评论起“大家”来了。真不知天高地厚!

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人们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在当今快节奏、高竞争、大压力的工作环境中,多少人在寻找身心的轻松,心情的愉快,生活的幸福。我想这个答案就在《于丹〈论语〉心得》里。读了你就知道了,醒悟了,深深地体味到了。

《于丹〈论语〉心得》,有七方面的内容即七种之道:天地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她写的每一种道,对每个人有发自内心的认同感,至少我是这样的,如天地之道。

我们普通人认为真理是经过前人无数次的实践,经过多少奋斗和努力才能获得的,要明白真理谈何容易。但于丹教授却说:“在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如同太阳每天都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我曾经认为,孔子的《论语》是很难读懂的,要明白其中的道理,不知要翻阅多少资料,查阅多少词典才能明白,而于丹教授却说:“《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暖的态度。”还说:“孔圣人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在大地上生长的信念。”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传说中升华出中国人的人格理想:“神于天,圣于地。”并告诉我们:“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是梦想主义者而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是务实主义者而不是现实主义者。”“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她是这样朴素、这样浅显地告诉我们“天”和“地”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于丹教授还告诉我们:“《论语》的思想精髓就是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她要我们永远也不要忘记天地给予我们的力量。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我们国家正在提倡和谐社会,创建和谐社会。这个和谐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和谐,一个小区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大地上万物的和谐和快乐的成长,人对自然万物的敬畏,顺应和默契。她对天、地、人的理解是如此博大、浅显易懂;把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凝聚在人们心中的强大力量一语道尽。

人们的理想是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的生活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想来还真是这么回事。

早在上世纪50—60年代,我们的国家还不够强大,经济还不发达,人民的生活连温饱也难维持,但人们照样觉得幸福、愉快;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有的人照样痛苦;社会发展进步到21世纪,不照样有人品头论足,感到不满吗?!

在天、地、人之道中,还教我们怎么为人,用孔子的话说:“其恕乎!”什么叫“恕”呢?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你自己不愿意干的事,就不要强迫别人去干。拓展开去就是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如果别人给你造成伤害你也要尽量宽容。

做到这一点,真的不容易,得用一辈子去做。

除了“恕”,还有一个“仁”。“仁”就是“爱人”,即关爱别人。“智”就是了解别人。

她还用大学英语课本中一则西方哲人写的小寓言故事为我们解答了三个最终极的哲学问题,即: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重要?什么事最重要?什么时间最重要?这就是: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

我想,这个故事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

读《于丹〈庄子〉心得》

于丹说:“我只是想简单地做一件事情——用朴素的生命意义解读经典。那些经典与其被束之高阁,不如让普通老百姓读懂哪怕是只言片语,尽管不够系统,但如果能使他们在生命中某个困顿的时刻豁然开朗,感觉自己的心灵有所依附,这种尝试就是有意义的。”

于丹还说:许多知识分子的社会人格是儒家的,自然人格是道家的。

在读过《于丹〈论语〉心得》之后,再读《于丹〈庄子〉心得》,真有一种感觉:于丹就是用自己的生命激活经典的人,是用经典的力量还我们生命一副本来模样,即可以天真、可以飞扬的人。几千年艰深晦涩的经典,在于丹的笔下幻化成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一种超脱、自由的精神境界。

虽然早在上学读书的时候,学过孔子《论语》中的片断,读过《庄子》中的华章精句,但从本质上都没有理解他们的思想、境界、感悟,他们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读于丹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对《论语》和《庄子》中所表达的生命意义,思想精髓有了点滴的了解和认识。明白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在社会这个尺度上,要求人担当;但道家思想在生命的层面上,要求人超越。担当是我们的一份社会职责,超越是我们的一个生命境界。儒家所看重的永远是大地上圣贤的道德,永远是人在此生中建功立业的信念;而道家看重的永远是更高旷的苍天之上的精神自由,永远是人在最终成全后的超越。儒家,授我们以使命,教我们在社会人格中自我实现,以身践行;道家,假我们以羽翼,教我们在自然人格中超越,心灵遨游。中国文化的人格理想当为“神于天、圣于地”,天地人三才共生长。儒家给我们一方坚实的大地,道家给我们一方自在的天空,人在其中,是以心灵无疆。儒家教我们承担了重任,道家让我们举重若轻……这些都是孔子和庄子的思想精髓,精华所在。在过去的学习中从来没有领会理解,而在通过读于丹的《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中才明白的。

庄子的思想深邃、宏阔,有雄才大略,好学深思,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但他从来不说。他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言下之意是:何况我们人呢,有什么可炫耀的。

于丹《庄子》心得之四,讲了“认识你自己”。常言道: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庄子也告诉我们,人最难认知的是自己的心。世间一切事物都顺其自然,而不能自以为是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以自己的想法、胸怀去推断别人,因而在对待一些事和处理一些事上既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有同事、朋友,甚至是亲人。于丹说,一个不能真正认识自己的人,也不会真正认清他人。有时候,你的好意有可能会遭恶报,因为你以自己的方式强加于人。

评判一个人,用世俗的标准,未必能评价一个人的真正质量,只有我们的内心能做出正确的回答。我这个人,性格偏于内向,很少与别人一起议论别人,在别人议论他人的过程中我也很少发表看法,但在内心我有自己的看法,不苟同别人的看法,也很少人云亦云,我常常是用“心”去体察别人而不是用“眼”去看别人,我心里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当然指的是和自己熟悉的人了)。正如于丹在《庄子》心得里说的:我们应该摆脱外在的标准和评价来判断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自己的清明理性去善待他人,善待朋友,才能做到对人,对己的真正尊重。

于丹说:“人生的每一条路都是你必须要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正确认识自己,最重要的是需要我们能够有自知之明。”

《庄子》里面有句话是“外化内不化”。一个人之所以成为“我之为我”,是因为他有自己独特的外表,与众不同的性格,坚守的信念,处事的方法,看人的标准,有自己生命的执守,做人的底线。庄子所说的“内不化”,就是指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一个人不要受到外界的影响,要有所坚持。但他又说“外化”,是指对外在的世界,则应该通达和顺应。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需要顺应规则,遵从法度,与人交往,这一切都是外化的东西,与外界相处要通达,要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相顺应。如果没有内心的定力,就会随波逐流、丧失自我;但如果我行我素,桀骜不驯,又会被社会所不容。通过学习于丹的《庄子》心得,在做人处事、认识自己上就更加主动。

于丹还说,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的外貌平平,但内心有一种人格的力量,可以不知不觉地把人吸引在他的身边。一个人真正的力量,亦不表现有某种卓越的才华,某种炫耀的技巧,而是一种缓和的凝聚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喜欢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是有大智慧的人,是有人格魅力的人。我们应该学习做这样的人。

说到庄子的《逍遥游》,就是站在更高更大的境界了。庄子用许多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的价值。而只有大境界的人,才能够看到事物真正的价值。如庄子讲的大葫芦不能做水瓢勺水,但可以浮于江河上游泳;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大树就没有人去砍它做家具,而被人们当作神树顶礼膜拜。

生命的逍遥之境,就是要用我们的心,我们的眼,我们的呼吸,我们的行动与万物紧密相连,水乳交融。需要我们欣赏花开,聆听水流,能够看见飞鸟掠过天际、朝阳跃上云端。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作为一个社会的人,生活在社会中,牵挂太多,利益诱惑太多,物欲太多,目标太高,我们给自己设置的障碍太多,这些让我们的境界不能开阔。禅宗有这样一句话: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是说只要你眼里的事化不开,心成天牵挂着,你就会把三界(前生、此际、来世)都抵押进去。如果你心胸开朗,心头无事,用不着拥有多大的地盘,坐在自家的床上,就会觉得天地无比宽阔。

“游”的意思是让你生活有更多的灵动,不要让它僵死,要善于打破常规。有条件的话,体验一下自己心中向往的生活,看看祖国的大好山川,游览一下各地的名胜古迹,给自己的心灵松绑,让自己的身心放松……

庄子还提醒我们:不要“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谓之倒置之民”。即不要把自己迷失在物质世界中,不要把自己的性情流失在世俗之中,做人不要本末倒置。于丹说,如果一个人丧己于物、失性于俗,那就会彻底找不到自己内心真正的价值和力量。

庄子所说的“道法自然”就是让我们的心感受天地之气。天地无处不在,所以道无所不在。“道法自然”,就是鼓励我们每个人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你的里程,用自己的体验去开启你的心智。

学习了于丹《庄子》心得,学会用自己的体验去开启自己的心智,用庄子“外化内不化”的内心定力去通达,顺应符合社会的方方面面,用逍遥游的大境界给自己精神以超脱和自由。

初识章含之

俗话说,每一个人的经历都可以写成一部小说。从他所处的时代、社会地位,生活环境,人际关系,思想境界,心理素质,人生经历等都会成为一部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小说。

一代名媛章含之的人生就是一部生动感人的精彩小说。

知道章含之的名字,还是调北京以后。确切地说是退休以后。是北京的朋友向我介绍了章含之写的《十年风雨情》,后来又读了她写的《跨过厚厚的大红门》。读后感触很深,因为她经历的“文革”时期我也亲身经历了,只不过她是大学的教师,我是学生。读她的书有种真实、亲切的感受,质朴无华,像是在和老朋友交流那个年代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感同身受。虽则受尽磨难、尝遍痛苦,但毕竟时过境迁;虽则平静叙述、娓娓道来,但也使人感慨万端。随着她的笔端回忆当年,更深刻地认识了那场“史无前例的革命”对人性的摧残,对文化的浩劫,对社会的破坏……

章含之,一代名媛,当年外语学院的教师,曾给毛泽东主席教过一年英语的“章老师”,前外交部长乔冠华的夫人;70年代活跃在我国外交战线上的外交官,跨越中国近、现代史上三个时代的学者、历史人物章士钊的女儿。她的人生也很富有传奇色彩。

她是在“文革”中,知识分子成为“臭老九”被发配至农村干校进行劳动惩罚时,被毛主席的一纸调令将她从农村调回北京,进了外交部。后来又成为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翻译和主管一个地区的外交官。在毛泽东绝对权威的年代,毛泽东亲自提名让她作为共和国的第一位女大使出使加拿大。当时的章含之正与时任外交部长的乔冠华恋爱。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冒着失宠的危险,选择了爱情,也选择了她后半生的坎坷命运。

她和乔冠华的爱情就十分富有传奇色彩。从她的《十年风雨情》中,我知道了是冥冥之中的缘分让他们相识相知。他们第一次偶遇大约是1967年4月的一天,是在离她家很近的一个小文具店,她正在小文具店转悠的时候,遇到了共和国的外交部长自己去买写大字报的纸。当时她还不认识乔冠华。她只觉得他带着一种捍卫自己尊严的高傲气质,并感到这个人正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她是从两个售货员的议论中听到乔冠华的名字的,顿时一惊:“他就是我们力保的乔冠华!”她觉得他不像她想象中的老干部,更像一个学者。因为他给她的印象独特,就多看了一眼,多年以后,这第一次的陌路相逢的印象始终在她的脑海里。

第二次见到乔冠华已是1971年的暮春。当时的章含之已调到外交部,是在办公大楼的楼梯上。那天正好电梯坏了,她看到似乎是个老者扶楼梯把手吃力地一步一步往上爬,当她想快步超越那位老者时,突然一位认识她的同事一把抓住她说,“别跑!前面是乔部长!”她惊讶地问:“哪个乔部长?”“外交部有几个乔部长?乔老爷、乔冠华你还不知道?!”“他多大年纪,这么老态!”“还不到六十!夫人刚去世,对他打击很大。”章含之觉得他苍老了许多,不禁又想起了四年前小店偶遇的乔冠华,感慨万分。

后来章含之在《傲慢与偏见》中写到她与乔冠华在工作中的几次冲撞与不快。再后来,当乔冠华得知章含之的个人情况之后,他们之间的感情起了微妙的变化。在她写的《心灵感应》《爱的萌芽》《心的承诺》里先后写了她与乔冠华爱情发展的全过程。特别是毛主席亲自提名要她去做共和国的第一位女大使,出使加拿大时,一件小事让她选择了自己的爱情,也选择了她后半生的坎坷命运。那就是有一天晚上,她因为事急,没有向乔冠华招呼一声,乔冠华没有找到她“深夜为她醉酒”之事,使她醒悟到:“人生最珍贵的是真情。”她终于下决心“即使冒天下之大不韪,我也将伴冠华终身”。

同类推荐
  • 拆·当代诗坛108群雕

    拆·当代诗坛108群雕

    《拆·当代诗坛108群雕》让读者在读诗的同时,可以揣摩诗人的神、形及内在和外在感觉,用诗歌的形式,来“雕塑”当代中国诗坛的一批中坚的、活跃的、有代表性、有创作潜力的诗人形象。
  • 骂人的艺术

    骂人的艺术

    散文集,收有《巴西木》、《借光》、《观鱼》等30余篇随笔散文。
  • 张强文集·艺术批评卷

    张强文集·艺术批评卷

    通过对艺术家各个时期创作观念的衍生与嬗变的梳理,力图较为全面地呈现艺术家的艺术发展轨迹。
  • 千里暮云平

    千里暮云平

    江锦的文章,文如其名,纯美中透着飘逸,读起来不但语感美,而且意蕴美,节奏更美。平日的各种细小情绪、微妙神思,都可成文。手里那支笔就是世间最懂己心的知音。他笔下的人物性情静好,宛如他心中的世界一样,岁月安好,人无恙矣,只有时光留下的美好记忆,令人回味无穷。
  • 骊歌十二行

    骊歌十二行

    作为诗人,在时间的意义上,必须站在人类未来的巅峰俯视现在,为众人指明精神前行的方向,并且持久地慰藉人们的心灵。比如人们未来的家园建立于天蓝水清、鸟语花香、麦黄草绿的大地上,人们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海升平的日子,那么我们就要为这一目标而奋斗,并且抵制与其相悖的东西,不管经历多少挫折,哪怕是面对死亡也决不退却。
热门推荐
  • 最后玫瑰

    最后玫瑰

    .这是我送他的第99朵玫瑰。这是他送我的最后一份礼物。
  • 阴局

    阴局

    是怎样的阴谋让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在一夜之间变得丑陋不堪,被周围的人视为扫把星、、、、、、
  • 恋不能忘

    恋不能忘

    她是古武家族传人,奇门遁甲,在二十一世纪无人能比,毒医双绝,性子张扬,一朝胎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没能躲过劫。
  • 天降妖妃之庶妃当道

    天降妖妃之庶妃当道

    他说:我本以为自己无心,只怪那日的惊鸿一瞥,艳了我的难舍难别,自此便应了我永生永世的情劫。他说:我自问,所向披靡天下无敌,唯独你一人,却成了我此生最大的败笔,如果可以重来,我多希望没有遇见你。他说:你是我最大的错误,却也是最美的错误,所以,谁阻我爱你,我便杀谁,直到尸横遍野,血染天下,万里江山再也无人反对为佳。三生池旁,那个屹立在水边的清冷身影,勾了多少人的魂,艳了多少人的眼?没有人知道,她真正想要的,只不过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简单承诺…………
  • 魔尊破天

    魔尊破天

    世人皆醒我独醉,世人皆白我独黑。少年在巧合之下得蚩尤魔神传承,踏着天下英豪,走向巅峰
  • 仙途妖娆

    仙途妖娆

    本是丞相之女天之骄子,却因错信良人,落得家人被千刀万剐的地步。亲眼看他一朝为帝隐忍数十年只为杀她全家!魂断藏娇,却在地府中不想忘却前尘而被孟婆戏弄。意外得知她的存在只是那人升仙途中的一颗绊脚石!重回人间!她意要那人偿命血债血偿!
  • 美食战争

    美食战争

    3年前,我根本不可预料得到,有一天我会在一个五星级酒店上班,而且是西餐部VIP区主厨,给的起步价是年薪60万人民币的打包价,包括2个月公费海外度假,顺便在连锁公司工作、培训……人生没金手指。只有偷懒才能上天。
  • 情深深不知所起

    情深深不知所起

    他不知那一推差点把两人走上了绝路,三年后,她对她冷漠相对
  • 无法天

    无法天

    一段被斩的执念,一个天生不凡的孩子,成仙或堕魔。
  • 记忆深处的他

    记忆深处的他

    女孩失忆了,忘记了男孩,但男孩没有放开她,他在默默地守护她,直到女孩想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