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84500000022

第22章 情感教育理性升华

情感教育是针对目前教育中重视认知、理性,忽视情感的状况提出来的。但它的提倡并不排斥理智教育,相反,它可以对理智教育起到纠偏补弊的作用。它的过程是一系列的认知过程、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的统一。它的内容包括:在教育中关怀人的情感、价值和运用情感因素使教育成为更好的、更人性化的教育等,它可以融合理性与非理性因素之间的沟壑。

情感教育的理性实现过程是情感教育对于人的存在、发展与完善的有利性由潜在状态转化成为现实状态的显现过程,是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依据当前大学生认识阶段的差异,可以将情感教育价值实现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晓情感之理、明情感之德、怀情感之爱和行情感之善。

晓情感之理

首先,要明确情与感的辩证关系。从构字学的角度,“情”为左右结构,从心从青,心指人的心灵,青指春天植物叶子的嫩绿色,代表生机、生命之义。“感”字,从心咸声,属上下结构。本意是感动、感觉之意,尤指心理的体验和感受,“情”与“感”相合,内在地包含了前后相连的两个过程。即“感”是“情”的前提,“情”的产生必然会建立在先有“感”的基础上。换句话说,无“感”也就不会有“情”。其次,“情”是“感”发展的结果,“感”是心理的体验和感受,常常通过自身的感知或对他物的感知来认识人或事,而“情”是“感”后的反应,有“感”才可能有“情”,无“感”不可能引发“情”的心理和行为。总之,从“感”到“情”是一个从量到质的飞跃过程,整个过程统一于人的知、情、意、行的过程中。

其次,情感为人类所共具。通常我们所说的“情感是指任何祸福呈现出来时,心灵所发生的一种猛烈和明显的情绪”。显然,感动是人因某事而心存感激的一种心态变化和情绪表现,它是整个过程的一个起点。情感作为对现实爱憎好恶的心灵体验,必须依赖于所掌握的认识和以往的经验。正如康德所指出的:“必须先体验到你们所谓职责的重要,道德法则的尊严,以及当事人因遵守法则之故眼里所见到的直接价值,然后才能对自己切合法则一事的意识感到满意,并在自责违反法则时感到惨痛”。即有所感,才能有所知。晓之愈深,情之愈切。没有充分的认识,不具备一定的评价、判断能力,就不可能对现实现象产生相应的态度和情感体验。试想一个缺乏道德认识的人,既不会对高尚的道德行为产生共鸣,也不会对败坏道德的现象义愤填膺,甚至还可能会视自己的不道德行为为常态。这种人必然缺乏生活的积极热情,好像“世界上似乎没有什么事情令他们讨厌,也没有什么事情使他们景仰”,他们终将滑向情感冷漠的深渊。

因此,情感教育理性实现的过程之首要是让受教育者对情感有一个正确的、深刻的认识。

明情感之德

“德行是人的本之于理性与仁心相统一的德性的感性活动和感性行为。说一个人有德性,要看他是否将德性同他的活动、行为融为一体,才能表明他可能有善良的、好的德行。”把情感说成是一种道德情感,不是说表达情感本身是道德的,而是说,来自于情感的行为本身是道德的。明情感之德是指明晰情感是个体发自内心的、并能由此激发道德行为的一种情感流露,是对生命的一种深刻体验。它直接影响着个体对道德规范的认知、接受和理解,并作为动机左右着道德行为的决策和发生,是个体品德发展方向的指南针。也就是当人们有机会对他人的困境作出反应时,人们就会产生移情或同情;当人们没有达到道德标准或者义务时,人们就会产生一定的内疚心情;当人们成为“亲社会行为”的受益者时,就会产生感激之情。

古人言:“心之美者谓之为情”,即一个富有仁爱之心的人,同时也必定是富有良好道德品行的人。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使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品行,实现个体道德从现象到品德的内化。个体的道德内化,实质上是要把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的情感意志和需要。这一转化离不开个体的自我感受。自我感受是个体内在生命世界与外在世界相遇的中介。只有当个体凭其肉身、心灵去积极感受外在世界,感受个体生命在世界中的活动,才能感知到道德内涵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才能产生个体内在的道德情感,“情感经验的核心是自我感受”。富有情感既是社会应有的道德行为,也是人性应有的本真表现。在情感教育中使人类应有的善良得到发挥,在潜移默化中升华自己的道德品行,让最起码的美好情感潜藏在心灵深处,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就会以一颗仁爱的心去对待它,情感的德行魅力自然便会显现出来。

怀情感之爱

情感既是一种心态,又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素质。没有情感的生命是可悲的,没有情感的灵魂是空洞的。情感让生命更加灿烂。因为情感来自于人们内心,不假外求,近在咫尺,自然垂胸。情感教育的核心是“爱”。爱是一种包容,是人类温暖心灵的火焰。英谚有云:“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他人的包容,正是建立在对他人的体谅和理解之上。鲍叔牙对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壮举。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唐太宗对魏徵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当然,怀情感之爱的真正意义,绝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上,它对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同样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爱又是一种力量,是人们心灵深处的一盏明灯。心怀情感之“爱”会使人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心理效应,会激发人的智慧和才能。英国大科学家麦克斯韦很小的时候,家里就聘请了家庭教师,但教师经常训斥、批评甚至体罚他,没有丝毫的仁爱之心,致使麦克斯韦无法进步,感到极度的恐惧和反感。而且还经常顶撞家庭教师,之后他再也无法忍受下去,请求父亲到学校学习,后进入学校,得到老师的关爱,消除了心理上的苦恼和思想上的负担,表现出他独特的才能,十五岁就发明了一种椭圆的新画法,之后取得一系列的成就,成为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可见,“爱”的力量之重要性,它有利于人们智力的提升和健康情感的养成。心怀情感之爱会使人在对事对人的态度上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会激发人们潜意识能力,会有助于个体道德情感的泛化和迁移,会使人懂得关心别人。而且这种情感之爱会迁移至对他人、他物的情感,迁移至与他人、他物有关的对象上的一种独特现象。如:从爱父母到爱师长,从爱家乡到爱祖国。所以,当一个人的情感,由于迁移作用从一个客体扩散到另一客体,由一个范围扩散到另一范围时,他的情感就发生了泛化。情感迁移所造成的这种泛化现象,使得个体的情感不断丰富、发展、深化,并促使个体在道德内化中将各种情感的要素加以概括、提炼,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人,作为万物之灵,诗意地栖息于苍茫的大地上,常怀情感之爱,会使人成就美好人生;正如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的人物洪战辉所说:“不是我感动了中国人民。而是他们自己感动了自己,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爱的天使。”

行情感之善

善良的情感是人生的雨露甘霖、是美好行为的坐标。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情,必然要表现在相应的意向或意图或态度或行为。意向和意图都是意的一种形式,而行为则是意图的外在表现”。可见,行为是内在意向和意图的外在表现。任何道德品质的培养仅靠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思维的训练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道德行动的实践。行情感之善是指通过教育的方式将善良的情感注入人的道德实践行为中,让自我善良的情感认知转化为一种自觉的积极的意识行动。简言之,就是感同身受,同情人之不幸,理解人之需要,给予人之帮助。

善良的情感是一种修养,与功利回馈无关。当代书法大家启功先生的书艺可谓登峰造极,一字千金,但他那种不张不显乐于奉献的品质,与他的书艺一样伟大!自己书法作品的劳动所得,数以万计,却从不经手,由北京师范大学派专人统一管理,全部注入“励耘奖学助学基金”。当政府授予他相应的名号时,他诙谐地拒绝道:“博取功名,我本无心!”甚至不愿意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基金会。“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在这里成为一个例外!广而观之,与善结缘,偕善同行,非启功先生“独为”,“勿以善小而不为”者古今中外比比皆是,点燃既聋又哑又盲的海伦的“生命之火”,陪伴海伦走过四十九个春秋的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是这样;心存仁爱,忘我无私的柯曼医生亦是这样;悲天悯人,唯恐伤及蝼蚁之命的弘一法师也是这样。善良的情感也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契约。没有任何外在的强制,纯粹是自为。黎巴嫩作家米依勒·努埃曼在《你是人》中说:“如果没有你,便没有我之为我;如果没有我,便没有你之为你;如果没有我们,便没有他之为他。如果没有先于我们者,便没有我们;如果没有我们,便没有广阔的世间中的任何一个人”。“人”的一撇一捺,一半是自己,一半是他人,芸芸众生的世界,其实就是两个人的世界。看似纷繁复杂的精神契约,也只是两个人的契约,丈量的是自己与外人的关系。这契约就象一把长勺,只有互相喂给,对方才能吃到食物;也是锋利的刻刀,只靠一种雕琢远远不够,还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最终完成生命本色的浮凸。如果内心向善,才会周身有爱;才会对世间常怀恻隐之心;才会在个体内部产生一种潜在的动机机制;才会在善良的基础上做出有益于人民与社会的事情;才会抵制住不良风气对受教育者的侵蚀;才会付出善念、善举,而得到精神上的回报———自爱、自尊和自信。因此,只有行情感之善,才能得见人性的芬芳,才能使人生富有价值!

总之,情感教育理性的实现过程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过程。由于情感是个体的内在行为体验,因此,情感教育应使受教育者认识情感的道理、明晰情感的德行、心怀情感之爱和行情感之善。通过每天的观察、反思、加强自省自律。这不仅对于培育人们自身的健康心态,完善人格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对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同类推荐
  •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舰船模型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舰船模型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舰船模型(最新版)》是一本自然科学类读物,《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舰船模型(最新版)》有具体的操作过程和实践步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舰船模型(最新版)》不仅能丰富青少年朋友课余生活,提升其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其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协调发展,从而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 中华典故为人处世的故事

    中华典故为人处世的故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百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的天职。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就必须使未来的建设者们具备全面的素质;不但要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也必须掌握人文科学的知识。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才。一个民族的全体国民要想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就必须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本选题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助读本。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月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月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 茶馆

    茶馆

    老舍戏剧代表作。《茶馆》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茶馆里。茶馆里人来人往,会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抓住了这个场景的特点,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六七十个主、次人物高度浓缩在茶馆之中,展现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几种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命运。
热门推荐
  • 日出西边雨

    日出西边雨

    乡村孤儿很励志,可惜运气时好时坏,人生该何去何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雄鸡一伸天下白!好吧,好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煎饼大佬之我的系统是累赘

    煎饼大佬之我的系统是累赘

    李一,兢兢业业的煎饼摊主。身负救死扶伤系统,有善不为,必遭天谴,不知道因此被雷劈了多少回。因为之前不堪回首的往事,不小心成了大人物,隐藏五年,终于是露馅了,好吧,摊牌了。既然如此,那就让飓风再一次席卷,对了,还有煎饼。
  • 蜜枕甜妻:总裁别太污

    蜜枕甜妻:总裁别太污

    一纸契约,没有期限,就像是提前预谋好的,亦或者,是注定了,她这一生都要和他纠缠不清。排山倒海般的绝望充斥在小女孩的心头,她哭的泪眼迷离,冲着他崩溃嘶哑的吼道“我恨你!”男人倨傲狂野的气息笼罩着蜷缩在角落痛哭的小女孩,嘴角勾起嗜人的残笑,醇厚的嗓音里带着无尽的蛊惑,缓慢且残忍至极的在她耳边轻声低喃“恨我吗?既然要恨,那么,便要深……”逃跑是绝对不允许的。他让她成为身边人中的千古罪人,任何一个接近她的雄性,都会被他毫不留情的摧毁、消失。他让她遍体鳞伤,却还在她耳边肆意妄为的宣誓:他要的不仅是她的人,更是心……!!
  • tfboys之永爱

    tfboys之永爱

    李妍熙,李妍茉,李妍蕊三人被爸妈从韩国叫回中国,只为了培养她们和她们的未婚夫之间的感情。
  • 无敌神龙吞噬进化系统

    无敌神龙吞噬进化系统

    人身混迹人类社会,龙身统御四海八荒!带领小弟们遨游宇宙,穿梭时空,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翱翔九天,在各星球大陆留下不朽的传说!
  • 海贼王之魔法王子

    海贼王之魔法王子

    我是被天龙人毁灭的国家唐之国的失落王子......我能够使用各种动漫游戏中的魔法......我不记得《海贼王》的剧情......我只知道我要报仇......
  • 宝贝,我爱你

    宝贝,我爱你

    就是她了!妩媚艳丽的迷人脸蛋,养眼惹火的魔鬼身材,她--就是他寻觅已久的性感女神,哼哼,他那些属下,应征如此尤物来冲淡他们工作的疲惫感!?但是,她是他渴望许久的完美女人,说什么他都不会轻易放过……
  • 邪魅未婚夫:毒吻小丫头

    邪魅未婚夫:毒吻小丫头

    她只是跟踪他回家而已,竟然就不小心惹上了他。这下子,她跟他要“被”结婚了。他,是目前最红的偶像明星,俊帅的犹如神邸一般。而她,是崇拜他的小花痴一枚。嫁给他,她幻想过,但是,她并没有想到会真的实现。面对不喜欢自己的偶像,她嫁了他之后,该要怎么去维持自己的幸福?
  • 秋月星风

    秋月星风

    年少时懵懂的爱情,却被她的娘亲--星霜教教主一手摧毁,为了保护他的性命,她亲手将他推下悬崖,而他们一家也未能幸免,再相遇时,他们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