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15600000005

第5章 春节:盛大祭典与庆典的结合(1)

中国人时间记忆最为深刻、各类活动最为丰富、寄托情意最多的节日肯定就是春节了。

“春节”这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有不同的特指。汉朝时,人们把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立春称“春节”。南北朝时,人们把整个春季叫“春节”。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但一般人称公历元月一日为“阳历年”,仍把农历正月初一称“元旦”。

19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即阳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为新年;因为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春节一般是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第一节春节的由来与发展

有关春节的由来,想必每个中国人很小的时候都听说过“年”的故事:相传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们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6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家家户户都要大放鞭炮以作驱赶,人们则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夜守岁的习惯。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驱赶,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俗”说,有关春节的起源还有一个“文”说,即万年创建历法说:相传,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荫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60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觉得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12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这两则传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有关春节起源的假定之说,那么,春节是否真的如同传说那样为的是防范和纪念才有的呢?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义是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熟,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又传,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他们用朱砂涂脸,身披鸟羽,唱跳吃喝,热闹非凡。史料记载告诉我们,春节或许更多的是从农业收获欢庆而来的。考古资料显示,我国七八千年前已经出现发达的农业生产。出于生产需要,当时人应该已经有了一岁、一年的概念。“岁”字原来是一种斧类砍削工具,用来收获庄稼。当时的农业是一年一熟制,每年收获一次。收获之后,人们用这种工具杀牲祭祀,“岁”又成为该祭祀的名字。最后,“岁”字成为时间段落标志,成为年岁的“岁”。“年”字原来也是标志农业生产的字,《说文解字》说:“年,谷熟也。”后来,“年”的字义也发展为时间段落标志,与岁相当。《尔雅·释天》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有了年的概念,自然就会产生过新年的习俗。所以,新年(春节)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

说到这里,大家都已经明白春节是在谷物丰收、聚众欢庆、祭祀祖先的时候举行庆典的,但是春节究竟是定在哪一天呢?陈连山先生曾在他的《春节风俗的历史渊源、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一文中对汉民族的春节习俗作了很好的概括,我们就以他的介绍为基础来作个初步了解吧。

我国各种传统历法(夏历、殷历、周历)的正月初一就是新年。在古代被称为“新正”、“元旦”、“正旦”、“元日”、“上日”、“岁首”、“新年”,即一年的开端,又名“三朝”、“三始”、“三元”。汉代的《尚书大传》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意思是说,正月一日是一年的开端,一月的开端,一日的开端。隋代杜台卿《玉烛宝典》说:“正月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意思是说,这一天是新年的开端、新季节的开端、新月份的开端。

根据古代时间记录,一天有12个时辰,究竟以哪一个时刻为新旧交替的时刻?新年到来的具体时刻在历史上也存在变化。夏代以平旦(实指黎明的寅时,点至点)为一天的开始时刻,商代以鸡鸣时(实指丑时,1点至点)为一天的开始时刻,周代以夜半(实指子时,2点至1点)为一天的开始时刻。此后主要沿用周代人的日始概念,以子时为准。新年来临被称为“交子时”,所以,古人是把除夕夜的子时刚刚到来的子初(即2点)时刻作为新年的开始时刻。不过,也有人把子正(0点)时刻当做新年开始时刻。现代实行公历以后,我们以0点为一天的开始时刻。所以,人们通常在半夜开始放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

正月确定在春天,正月初一就叫“新年”、“春节”。初一是朔日,月亮运行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地面上看不见月亮。因此,夏历正月初一是月亮从“无”(看不见)到“有”(能看见)的一个新周期的开端;它也大致是太阳从南回归线向我们回归的开端;而且此时正好大地回春(春节总设在立春前后),大地正处于新的四季循环的开端。所以不论从日(阳)、月(阴)两方面讲,还是从天(阳)、地(阴)两方面讲,春节都是最为名副其实的开端。

§§§§§§第二节汉族春节的流程与活动

作为汉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从古至今,春节的活动异常繁多,总归起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辞旧岁、迎新年。从时间跨度上看,自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开始,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节、除夕守岁、初一拜年、初五“破五”、初七人日,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其间的各种民俗活动都和春节相关,人们通常都把它们看做新年的一部分。换言之,广义的“春节”概念可以包括腊八直到元宵节。我们就从这个时间顺序上来简要地“度过”一次春节吧。

腊月初八。腊月初八有两个时间重叠的节日:腊日节和腊八节。传统新年从腊日开始。先秦时,各代腊日日期不固定。汉代开始以腊月戌日为腊日。南朝梁代将腊日固定在腊月初八。

腊日主要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所以也叫“腊祭”,它来源于丰收之后的祭神活动。汉代蔡邕《独断》(《太平御览》卷三十引)说:“腊者,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民间的祭祀活动往往夹杂狂欢,所以,当时腊日是一个很盛大的节日。南朝时,人们在腊日驱疫行傩。南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村民们在腊日敲起细腰鼓,戴上面具,“作金刚力士以逐疫”,通过鼓声和面具表演驱逐疫病邪气。现代河南濮阳、汝州等地农村依然保存着在腊月初八晚上擂大鼓的风俗,有些地方甚至每天傍晚击鼓,直到除夕。在江西、安徽、福建一些地方,还保存有岁末表演傩舞、傩戏的风俗。

腊八节是佛教纪念性节日。宋代腊月初八的民俗活动中引入了佛教因素。传说佛祖因为牧女煮的乳糜粥而得救,终于腊月初八成道。为纪念此事,人们于此日煮粥献佛。南宋时代,腊八粥原料是胡桃、松子、乳覃、柿子、栗子等。明清时代,连皇宫也煮腊八粥,而且分赐百官。当代最普遍的腊八风俗就是喝腊八粥,即用各种杂粮(大米、小米、豆子等)所煮的粥。由于佛教影响淡化,普通人一般把腊八粥当做一种富于营养的特殊食品来看待。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民间送灶神回天的日子。灶神是和群众生活最接近的神。灶神的观念,先秦时代已经出现,但当时是在初夏或腊日祭祀它。宋代盛行于腊月二十四日送灶神上天。北宋范成大的《祭灶诗》详细叙述了当时男人们用美酒佳肴款待灶神,希望它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当时,女性已不参与祭灶活动。元代周密《乾淳岁时记》所记录,祭灶的祭品是花饧米饵(糖饼)和糖粥。清代《燕京岁时记》记载当时北京人用各种糖祭祀灶神,并用清水和草料祭祀灶神的马。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但现代一般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祀灶神。人们虽然祭祀灶神,但灶神的神圣性不高,人们常常以戏谑的态度对待他。用糖做祭品,就是要黏住他的嘴,不要他说坏话。给他的座骑也不过是清水一杯、草料一把而已。

写春联,置年画。春联、年画都起源于古代驱鬼辟邪习俗,但是现代已发展为表达喜庆吉祥意愿的民间艺术。春联、年画起源于上古时代的驱鬼习俗。先秦典籍《山海经》说:大海中的度朔山上有棵巨型桃树,树上有神荼、郁垒二神掌管所有的鬼。对于恶鬼,他们就用芦苇绳捆住喂老虎。黄帝据此发明了驱鬼风俗:“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汉魏六朝沿袭此俗,每至春节,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立桃人,画神荼、郁垒。因为桃人制作复杂,三国时代开始用画了神像的桃板代替,甚至不再画像,六朝时发展为两块桃板挂在门上。《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桃符与桃板略有不同,它是写有祈福禳灾文字的桃木板,原来是插在门前地下的。后来,桃符、桃板合二为一,仍然称为“桃符”,但是写了字,挂在门上。唐代开始在桃符上题写春联,例如“三阳始布,四序初开”,“年年多庆,月月无灾”等等。宋代,写春联更加流行,桃符的名字逐步被春联所替代。明代,贴春联已经普及全国。春联是我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和书法艺术形式,并流传到朝鲜等地。目前的春联一般是对偶的两句诗,写在红纸上,贴于门户两边,大大增添了节日喜庆气氛。古代还有一种“宜春帖”,原来是立春时写的单句的吉利话,贴在门楣上。这也是春节贴春联的来源之一。有的学者认为它可能是春联横批的直接来源。现代民间在墙壁上贴“开门见喜”、“满院春光”、“福”、“春”等字。“画神荼、郁垒”就是后来门神画、年画的源头。

吃年夜饭,除夕守岁。常年的腊月三十,或小年的腊月二十九是一年的最后一天,通常被称为“除夕”。严格地讲,只有这天夜晚才是除夕。新年是以家庭为单位举行的。面对新年,人们第一个愿望就是全家团圆。腊月三十日的晚饭,俗称“年夜饭”,或团圆饭。它非常丰盛,要求全体家庭成员都在场,即团圆。如果有远在异地无法赶回的,则空一个座位给他。团圆是人们对于生活幸福的最基本要求:人人平安健康。团圆饭之后,人们开始守岁,也就是等待新旧年交接时刻的到来。汉代以后,中国人都把夜半子时视为一天的开始时刻。所以,守岁要一直守到夜半之后,甚至天亮。守岁民俗的起源很早,南北朝时代已经流行。守岁时,全家欢聚,饮花椒酒、屠苏酒,吃五辛盘,目的是驱邪、除病、保健。皇帝也守岁,并和臣子们一起赋诗助兴。唐太宗李世民召侍臣赐宴守岁,并有四首守岁诗流传下来。守岁时有许多娱乐活动,例如掷骰子、藏钩。所谓“藏钩”,就是把戒指、顶针之类藏起来,让人猜,反复进行,以定胜负。百姓守岁时往往同时准备新年食品:包饺子、包汤圆、做年糕等等。

生旺火。新年来到时,在院子里点燃火把、火堆或炭火盆,在古代称为“庭燎”、“籸盆”、“烧火盆”、“烧松盆”(《帝京景物纪略》)、“旺相”,现代民间称为“生旺火”或“点发宝柴”、“烧秦侩”(陕西在除夕,河南洛阳上世纪在元宵)。古代的庭燎是为了驱邪或者祭神祭祖。后来的生旺火已经发展为象征全家兴旺发达,表达美好希望。清代也有用炭火盆代替的。178年,郎世宁画了一幅《弘历雪景行乐图》,表现的正是乾隆皇帝与子女一起过年的情景。乾隆帝面前就放着一个火盆,一个小皇子正在向火盆中放松柏类的小枝(所以,不是为了取暖),应该也是一种庭燎,称为“烧松盆”。

同类推荐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心随舞动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心随舞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 中国创造中华美食(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中国创造中华美食(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中国是传统的制造业大国,在世界历史上,中国古代的制造业非常发达,其中不少都对当时的中国和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人文三原

    人文三原

    是一本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的有益读物,是向中小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必备教材。
  • 世界民风民俗大全

    世界民风民俗大全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男婚女嫁,生老病死,自古被人尊崇为人生大事,予以隆重庆典,从而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礼仪习俗也成了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 文化十日谈

    文化十日谈

    本书采用对话方式,对知识分子之命运、历史研究之要义、出版阅读之现状、文学艺术之真谛、公共政策之得失等,作了深入的探讨。
热门推荐
  • 系统带你斗白莲

    系统带你斗白莲

    我柳雪儿因为种种不能说明的原因,与“专治白莲”绑定穿梭在小世界之间。我的任务就是帮助渣渣女主改变命运得到完美结局,平息她们的怨气,这不是白做的,报酬呐当然是钱啦,钱可以换系统里面的小道具。(这是预告,进入正题)
  • 快穿之攻略主角的千层套路

    快穿之攻略主角的千层套路

    言观晚上玩手机的时候被迫穿越。穿成万人唾骂的潘金莲?言观扶额,这是什么坑爹系统!虽然攻略主角很困难,但俗话说得好,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 我的传承有点多

    我的传承有点多

    程序猿吴峰劳猝死后,轮回中的灵魂,误入一方破碎的时空,一不小心带着这方世界诸多大神的传承异界重生。“什么?你的炼药术来自上古?有多古?一百万年有么?一百万年都没有叫什么上古?来来来,看看我的远古炼丹术!”“小妹妹,别修炼魔法了,跟蜀黍神修吧!不知道什么叫神修?没关系,来,蜀黍教你。”“刀皇剑帝?人族至尊?来来来,让我给你们展示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刀法剑技……”
  • 痴心换情深

    痴心换情深

    “下去!”男人语气中情欲未退,却寒意逼人。“余吟霜,你只是尽欢的影子,一辈子都是!”“你这一生就是在玷污爱这个字。”关曜一字一句都犹如利剑刺心,觊觎自己一切的妹妹,被设计的爱情和不被祝福的孩子……十年痴情,关先生却不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边那一抹云彩

    天边那一抹云彩

    死亡,不是结束。游戏才刚刚开始!本为张家大少的张若熙,赛车惨遭横祸,却意外重生在一位名为张若惜的妙龄少女身上。诡异的系统,身份的变更,她能否适应?她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吗?
  • 战争系统闯世界

    战争系统闯世界

    男主本是一名身手矫捷的雇佣兵,因为被组织出卖给了CIA成为了政治炮灰,结果就愉快地穿越了。什么?谁说身手矫捷就一定要亲力亲为打天下?看我战争系统闯世界!清朝皇帝爱新觉罗氏乖乖交出皇位,侵吞中国大量土地沙皇尼古拉二世乖乖割地赔款,明治天皇乖乖受降。至于美国,呵呵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困

    梦困

    诡异的高中,高高的红墙,熟悉的面孔,不熟悉的事,一切的一切到底是真是假......
  • 傲娇总裁名门妻

    傲娇总裁名门妻

    火星撞地球迸发出爱的火花--火星是他霍家大少,地球是我沈家大小姐------“听闻沈家大小姐看上了那霍家大少爷”---“真的假的?沈家大小姐倾城倾国的美貌,又有如此好的家世,倒也和那霍家大少也是蛮般配的。”---“可惜啊!”---“可惜什么?”---“可惜那霍家大少早已有了心上人”———————-----------------————————多年后。“听闻你有一个念念不忘的心上人?"沈初音盘腿坐在豪华皮质沙发上吃着某人剥的葡萄悠悠说道。霍大少拿着葡萄的手一抖,透过窗口撇了眼外面的天气,”怎么可能,老婆,我对你的心日月可鉴,若我有二心,我就---”“你就怎样?”沈初音眉梢一挑。“我就我就不是人”霍大少门头紧皱,像是受了多大委屈。--“原来睡在我旁边的一直是头猪啊”空气沉静了几秒钟,见无人说话,沈姑娘一抬头,便看见--霍斯里霍大少脸黑的不能再黑了。
  • 都市之我能穿越洪荒

    都市之我能穿越洪荒

    叮…..恭喜宿主得到洪荒系统。一切都源自赵炎无意间得到的一块奇石。机缘巧合之下开启系统。随机穿越各种光怪陆离的世界,在系统的指引下。以鸿蒙紫气重铸躯体造化玉蝶…..开天斧….十二品造化青莲,相继现身…..同盘古结拜,夺鸿钧气运,搜罗各种至宝。开坛讲道造圣人……呼唤圣人为打手,大罗金仙只配当仆从。麒麟,凤凰,为坐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