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24100000008

第8章 婚姻准备(2)

我国旧式婚礼,基本上可以指自周以来直至民国时期的婚礼,基本上是按照《礼记·婚仪》所规定的原则进行的,它的程序可概括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六个步骤,从这六个步骤的程序内容来看,它仍属于婚姻准备阶段的礼俗,因为只有这六个步骤中最后一个程序结束的时候,才意味着婚姻庆典的正式开始,因这六个婚姻礼俗程序延续的太漫长,但有的年轻人却还不知晓,我们有必要一一介绍给大家。

纳采

在传统的婚嫁礼俗中,“纳采”是婚聘程序“六礼”中的第一礼,是“纳其采择之礼”的意思。即男方请人向女方说明缔结婚姻的请求相同于如今的“提亲”、“说媒”。纳采是需要携带礼品的。

“纳采”即男方向女家初交一点信任,表示求亲的诚意,而这个信物必须是大雁,为什么非用雁呢?因为雁是候鸟,往来有时,象征着守信用,而且大雁失去配偶便不再成双,“奠雁”以示忠贞。

《礼仪·士婚礼》记录了与此相关的礼仪:女家主人筵于户西,男家使者恭谨入告,“主人穿宾服迎于门外,再拜而宾不答拜,揖让以入,三揖至于阶。纳采以雁为贽。”

《礼仪·士婚礼》说,纳采用雁为礼物的原因,是因为它善于顺应天时而行。

其实用雁为信物更有其从一而终誓不再嫁娶之义。当然这不只是指女子对男子的忠贞不渝,也指男子对女子始终不弃。这是指社会地位比较低下的人。我国周代在纳采用雁之前,公卿纳采用羊羔,大夫用雁,士用雉,以后才一律改用雁。因为在小农经济社会保持家庭的稳定和幸福乃是社会的需要。这种情况在《诗经》中也有不少反映。“觳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瞰日!”这是恋爱中的女子和情人发下的誓言。不消说男人在求爱、婚姻过程中也必然是信誓旦旦,白头偕老,这是结婚男女乃至整个家族、社会一致的要求,所以各阶层的婚礼都统一于纳采用雁,可见寓意之强烈。而且古代要求一律用活雁,但雁有季节限制,不好捕捉,所以后世有以鹅代替的,也有用木雁代替的。事实上,纳采也不全用雁,到汉代发展至30种之多,见《通典》引《百官六礼辞》。其中有羊、酒、粳米、稷米、嘉禾、长命缕、鱼……舍利兽、鸳鸯等各取婚后夫妇合好,幸福富裕、子孙昌盛之意。

如今,纳采程序已被“提亲”所取代,繁杂的程序、礼物也被简化了,这其中的原因多半是因为男女恋爱自主,“介绍”“说媒”只是形式而已了。

问名

纳采被女方接受了,接下来就是婚仪的第二步——问名。

问名是求婚的男子在纳采之后请媒人向女方问姓名及出生年月日,准备合婚的仪式。纳采完了,男方便请媒人再返女家,向主人问名,但问女名,而不及男名,因为男名在纳采时已先通知,故问名是男方专问女名,更重要的是问生辰八字,宋以前问名于纳采同时进行,但后世亦常有男方特向女子讨生辰年月日庚贴,女方用红帖将生辰书好,交与媒人带回,男家请阴阳先生合婚,要把庚帖压灶王像前三日,等到没发生什么意外灾祸之后,将合婚结果通知女方,婚姻之约就算订下了,接下来要行纳吉礼。

古人阴阳等信仰观念极重,有五行相生相克之说,又有属相相合相冲之说,一事不合,也不成婚事。问名的内容还包括要问清女子是亲生还是收养,是正室还是继室所生。

问名也携礼物,古礼同样用雁。

现如今,问名的程序也基本在婚姻礼俗中被取消了,因为现代男女相爱已不再在乎年龄,更不再乎所谓的“生辰八字”了,而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虽也有重视“问名”的,但已是极少数了。

纳吉

纳吉是问名之后的程序,在两者之间有一个必须要做的工作——合婚。我国传统的婚姻不仅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依据,而且也把“天神之光”作为依据。问名之后的工作,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考察双方缔结婚姻的可能性,这一系列的活动就是合婚。婚姻能否成立,这是最为要紧的一关,倘若其他方面的条件都比较相符,但八字不合,也只好做罢。

如果纳吉也顺利通过,婚姻之事便基本确定,双方交换的帖子既具有婚书的效力,婚姻关系的更改就不是随便的事了,此后,虽然尚未举行婚礼,可逢年过节,男方都要给女方送礼。

纳吉这一婚姻礼俗程序到了民国基本就演变成了“合婚”。

进行合婚时男女双方各用一张红纸做成的折子,上书生辰八字,然后请“星命家”测看男女双方八字,俗称“批八字”。

请先生“批八字”在我国各民族的婚俗中大多都有,他们认为男女双方属相相合才能结婚,以免婚后夫妻相克或妨碍家运。在民国时期,老北京就有所谓“十二属相相合”的说法,这也代表了相当地区的礼俗习惯。

如果男女双方的命相、属相都合,婚事才能初步定下来。如果男女属相不合,则这门婚事告吹。就这样,不知葬送了多少良缘。一般情况下,算命先生根据男方和女方的生辰八字和属相,写出鉴定,再根据黄道吉日和喜神方位,择定迎娶日期,并将这些东西写在一个红纸折子上。这个红纸折子,俗称“龙凤帖”。在传统婚制中,这个“龙凤帖”特别重要,它相当于今天的结婚证书。只有取得了它,才算完成了合婚手续。晚清时期,只有通过命馆合婚,取得上述“龙凤帖”,才算履行了结婚手续。民国时期,受西方婚姻方式的影响,政府明令男女结婚必须到民政局去办结婚证书。因此,合婚只是民间约定俗成、不成文的规定,并不受政府法律保护,“龙凤帖”成为民间的婚书。但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取得民间俗定的“龙凤帖”,比得到政府的结婚证书更重要。

纳征

纳征也叫纳币。“纳币”之说起于春秋之时,意即纳聘的财币。也就是说男女双方缔婚之后,男家要向女家送聘礼,后世称为“下彩礼”。男女双方订下婚事后,男方将聘礼送往女家,是进入成婚阶段的重要礼仪。征是成的意思,意即纳征顺利,婚事也就成了。春秋时纳征直称纳币。纳币以玄细缣、束帛和俪皮(两张鹿皮)为礼物,《财礼·地官·媒氏》说:“凡嫁子取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五两,即五匹,每匹二端,每端二丈,共十端帛。即五匹帛为一束,但每匹帛的卷法是两端对卷,一束共合为十端,为双数(礼品计双为吉)。同样,俪皮也是双数,皮指鹿皮。

古时婚礼为什么纳征用玄纁、束帛、俪皮呢?当与其时主要生产方式为狩猎和农耕分不开的,它代表一定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玄纁、俪皮不但是当时衣饰的贵重用品,而且都当作币帛使用的。所以男子向女子求婚送去这些聘礼实是上好的礼物,它不仅保存有狩猎时代男子射猎的“勇敢和技艺”,还有男子接受劳动考验,维持家庭生活能力的社会功能。

纳征中的聘礼随着时代的更替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得越来越讲究,特别是在中国的北方被称做是“过大礼”的纳征,被当做婚姻习俗中最重要,也是最有特色的一个程序。当男家去女方送礼时,须选偶数的吉日,所带的聘礼多而贵重,需两个人扛抬,上有礼单,还要有吹鼓手随行,礼单的书写也颇有讲究,比如鸡鸭写为“德禽四翼”,金镯写成“金镯成双”等。

接过聘礼的女家,要取出男家所送聘礼的一部分聘礼,另外再加上十二种礼物,送还男方做为答礼,然后宴请男方。

请期

送完聘礼经过一段时期,男方选择好结婚吉期,备礼到女家,告知娶期,并有商量、征得同意的意思。

《仪礼·士婚礼》:“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主人致辞之后,媒人告以婚期。”

请期相当于后来的“下日子”“选日子”等等,请期仪式过程中,进行婚仪的第二次迷信占卜活动,形式大体与问名后的占卜相同。占卜的选择中心,仍然是八字与属相。首先是选择吉日良辰。

请期多是口头进行的,也有用书面告知的,后来的世族大家或小康之家,大多以书面的形式进行,就是所说的下婚书。

亲迎

经男女两家同意结婚日期之后,男方备礼上门迎亲。

它是六礼中最重要最繁琐的礼俗程序。亲迎之义一则承继母系氏族社会尊重母亲,尊重妇女之义;实则说明当时已进入父系社会,婚姻关系由从妻居转向从夫居,以男性为主的婚制,已为既成事实,表现出男子强烈要求妻子来归的愿望。

自周秦以来从帝王到百姓都十分重视亲迎之礼。“亲迎”,在形式上也表示男子对未来妻子的欢迎和重视,表达极欲得之的爱慕之心;同时也有利于婚后夫妇之间恩爱和好,使嫁女之家感到光荣。亲迎也被看作是夫妻关系完全确立的基本依据。在当时还有一种约定俗成的礼数,就是凡未亲迎而夫死,女子可以改嫁,然而一举行了亲迎之礼而后夫死,按礼俗,妻子就义必“从一而终”了。所以后世亦重“亲迎”之礼,直至今日。

古时婚仪是在夜间举行,故婚字古作昏,“以昏为期”。古人认为夫为阳,妇为阴,昼为阳,夜为阴,视婚礼为阴礼,故穿黑色衣服,不用乐,以示幽阴之义。

还有一种礼俗,即:古人娶亲不贺,“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都不表现出大喜庆大欢乐的气氛。许多研究者指出这实际上反映出上古抢婚的遗风:“上古杂婚时代,有摽掠必以昏夜,所以乘家人不备。今以士婚礼观之,犹有摽掠之遗义。”

在传统的婚俗“六礼”中,亲迎礼俗如细分有几十种之多。主要的有这样一些:

挽面。即按照旧式风俗习惯,新妇拔掉脸部和茸毛,使脸部光彩明亮。

上盖头。男女两家分别在自家同时举行,男方面对祖先灵位,由一位“好命人”从新郎后面给他梳头三次。女方也要在同时用同样的方法举行这种上盖头的加冠礼。

食姐妹桌。女方在出嫁前,在兄弟姐妹间特别举行一次告别宴,兄弟姐妹间在席间说些吉利、祝福的话。

花烛。结婚之日,在婚礼礼堂要设立花烛。

送嫁。女子在出嫁时,行告祖和辞父母之礼,然后由兄弟姐妹送之,一般男女各两人,称之为男高宾、女高宾,又称送舅。

确定婚礼上的角色

中华民族的旧式婚礼与现代婚礼有着明显的不同。在此,我们重点介绍现代婚礼上的各角色。

婚典上的主事人员一般是从关系非常密切的亲朋中选出的,新郎、新娘一宣布订婚,就得开始与他们保持联系,这样可保证请定的主事人员一旦有变,就能有足够的时间找人替代。服务人员的邀请通常是直接告知。

婚礼的主事人员,最重要的是要事先确定以下人员:

主婚人

一般是由德高望重的长辈、单位领导担任。

证婚人

一般是由两位新人的介绍人或亲朋好友担任,也有的只设主婚人或只设证婚人。

婚礼的司仪

这是整个婚礼中最重要的人员,婚礼的司仪,即婚礼主持人。婚礼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婚礼的司仪,因此,对婚礼司仪的选择显得特别的重要。一般要找头脑灵活、文化高、口才好、应变能力强的亲友或有经验的同事担任。也有的请专业人士担任司仪。

伴郎与伴娘

一般选择与新娘年龄最接近的姐妹或好友做伴娘。新郎通常选择兄弟或最好的朋友做伴郎。比较正式的做法要求他们是未婚的身份。但当代礼仪中也可以请已婚好友承担这一职责。伴郎伴娘的主要任务是陪伴、辅助新郎新娘。

傧相

请8~14岁的年轻亲属担任小引导或傧相,照应、引领参加婚礼的宾客。男傧相就是从当初抢婚帮手演变而来的。而女傧相在古代是女方的女亲属,原来是来帮助女方抵抗抢亲的,后来演变成了傧相。

接待

除了引导和傧相,还要请几位年纪较长的亲属和朋友担任接待工作或承担其他责任。

花童

为了使婚礼更有气氛,更典雅,婚礼上还应该安排一两个女花童负责递花或献花,在婚典上交换戒指的还有一两位托戒指的男孩以及听差。

其他人员

此外,还应有礼物登记与纪念品发放的负责人;摄影或摄像师;乐队或音响设备的负责人;茶水与酒宴的负责人;汽车司机,等等。

一般农村传统婚礼的主事人员没有城市多样,女家主要是确定伴娘和送新娘的人员,男家主要是确定接新娘的人员。农村的婚典很重视婚宴,是将婚仪和喜宴合一,“拜堂”仪式的主持人一般请族中或村中威望高、办事好的人主持,此外,不论是男家还是女家都会请专在宴席上代主家张罗的人。

寄柬发函

举行婚礼,要邀请亲朋好友及上司、同事、邻里乡亲,通知的文体也叫婚柬或婚帖,是正式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参加婚典或婚宴的帖子。过去的婚柬是专请人代写的,现代可到专卖店购买或按自己的要求向专业部门定做。由于时间的宝贵及人们时间观念的增强,有的请柬细致到写上婚典仪式开始的时和分,以免浪费来宾的时间。如果举行婚礼和婚宴的地点不是人们所熟悉的,为了让客人能顺利到达,可派专人在路上和明显处给予指引。有的婚帖上还附上联系电话或手机号码,这样便于收到请柬的人及时回复。接到请柬的亲友,应该及时回复,表示自己的意见,以便主人对参加者情况做出准确的统计。

我国现代有新郎新娘两家合办婚礼的情形,但更多的是双方各办各的,一般的是女家前一天办,男家则在第二天办。由双方各办的婚礼,邀请名单一般是由单方面决定的,由两家合办的婚礼,其名单是由新郎新娘以及双方父母确定的。应该提请注意的是,对于那些应该邀请的,即使明知他们不能来(比如居丧、外出不能赶回),也应该发出请柬,因为你邀请他,是对他的尊重,是礼数周到的表示,否则会被人挑礼的。而对方尽管不能来,但会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方式向你表示祝贺。

一般而言,请柬最迟也要提前一星期发出。外埠的更应该提前一些。如果给客人留出的准备时间太紧,不仅有失礼仪,也可能确实给客人造成实际的困难。如果受邀请的人是在同一座城市或相距不远,最好的做法是由新郎或新娘亲自登门送去请柬,以示自己的诚意及对被邀请者的尊重。

下面是几例婚柬的样例:

娶媳宴请客人婚柬:

以上两则是发给赠送贺礼的客人,帖文中的“厚贶”、“厚仪”即指客人赠送的礼品。

年轻的结婚者本人发出的婚柬,多采用横排的款式,而且语言较平易,符合年轻人的特点。

如:

婚柬也可写做信函样式,如:

装饰新房

迎亲,对男方家来说是整个迎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最热闹的时候。如果婚礼设在家里,除了修饰新房之外,为了给前来贺喜的亲朋设座,招待酒饭,通常要搭喜棚。喜棚是男方办喜事的“门面”,所以一般搭得比较讲究。喜棚大体有两种:一是夏天的凉棚;二是冬天的暖棚。在喜棚的大门丽旁,都要贴上红纸金字或用毛笔写的“嚣”字。

男方不但要准备喜棚,更要准备好新婚夫妇拜天地、坐帐的“喜房”。通常情况下,正厅的东套间当作喜房,届时把所有的玻璃窗都用红纸板或红布帘遮挡起来,房中设“天地桌”,供上“百份”,桌上放着桃木弓、柳木箭、马鞍、新秤杆、花生、苹果等新娘入洞房时礼仪上的用品。为了避凶趋吉,除男方娶亲和女方送亲的女亲戚外,一般人不能随意出入喜房,以防“冲犯”。

同类推荐
  • 一走就是几万里

    一走就是几万里

    《一走就是几万里》是一部对古典名著《西游记》充满趣味与现实意义的解读。在知名媒体人陈思呈眼中,《西游记》一点不正经,简直八卦感爆棚!满纸的神仙妖怪充满了人间情怀、市井趣味,交织着世故和童心:还是不要和孙悟空做朋友;我们都小看了沙僧;唐长老的真面目不忍直视……相反妖精们则可爱多了,“坐而论道”的妖怪翩翩魏晋风骨,“痴心”的黄袍怪被负心的公主欺骗到死终究没能看透红尘,“草根妖精”白骨精唯有被孙悟空一棍打死,才有机会“中国著名”……认真读完本书的收获:智力5,懂人情世故哦。陈思呈,1976年11月出生,作家。从事专业写作。已出版图书《我虚度的那部分世界》、《每一眼风景都是愉快的邀请》,《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等,新书《一走就是几万里》马上上市。在多家主流媒体如《南方都市报》、《美文》、《瞭望东方周刊》等长期开设专栏。“腾讯大家”签约专栏作者,“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文风独特,视角刁钻,均受到读者热烈欢迎。
  • 床榻艺术史

    床榻艺术史

    床是家居必备之物,是家具中的大件。床放在卧室之中,在古代是“闺房用物”,既然是寝具,当然是深藏于卧室深闺之中,平时不被外人所见,经历“文革”十年动乱,侥幸保存了下来。
  • 三天读懂希腊神话

    三天读懂希腊神话

    希腊的神,就是镜子中的我们。读希腊神话,就是读人和人性。全书图文并茂,文风诙谐明快,带您进入希腊神话的奇异世界,让您快速读完希腊神话故事,了解西方传统历史文化,开拓思维想象空间。
  • 八股文

    八股文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 真日本

    真日本

    虽然人们都呼唤着本真,但本真的东西其实是不让人喜欢的,比如真理,缪塞说“真理的本质是骷髅。”所以追求真理是要被上火刑的,最终他自己对世界都绝望了。陈希我写的日本,也让许多人受不了,但这就是真。
热门推荐
  • 冠世天下:眷宠双面逍遥妃

    冠世天下:眷宠双面逍遥妃

    纪昕棠乃是一代神医的徒儿,不幸跌落山崖,成了奸相府的庶出丑女俞惜容。什么!嫁给王爷!迎接宅斗!果然人不死一次,不知道死前是多么美好!纪昕棠表示她还是远离王府,继续当她的自在小医女好了……--问曰:世人轻你、谤你、欺你、诈你、辱你、贱你,你当何如?纪昕棠答曰:我用医术、智力、颜值来敬她、击她,看准时机狠揍她,待揍完后,你且看她!
  • 王妃又有身份了

    王妃又有身份了

    21世纪的胡吃海喝大小姐一朝穿越变成了青楼老板娘的养女,等等,我怎么可能这么普通,哎,那个什么好看的王爷,你看我像不像你未来王妃。
  • 无敌从心想即成开始

    无敌从心想即成开始

    “叮!检测到宿主很想重生,开启重生宝箱!”林言将死之际,想要重生的强烈执念激活系统,从此能够心想即成!“叮!检测到宿主很想拥有至强天赋……开启秩序皇体!”“叮!检测到宿主很想抽眼前的大宗师两巴掌……开启如来神掌!”“叮!检测到宿主很想混入龙离秘境……开启千幻面具!”“叮!检测到宿主很想和女皇发生些什么,开启……”
  • 健康何来:70位名中医给女人的健康提醒

    健康何来:70位名中医给女人的健康提醒

    本书融合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女性养生的方法,集中了70余位古今医学名家的养生经验,给现代女性最具体、最实用的健康提醒。为了增强可读性与趣味性,让中医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编者运用了大量有趣的故事、生动的事例以及各种形象的比喻。此外本书编著颇多新意,既做到了把传统养生理论方法与现代养生科学成果相结合,又抓住最主要的养生方法予以阐述,突出重点,阐述清晰。同时本书还吸纳了许多现代非药物防治疾病的研究成果,资料翔实,文字深入浅出,是一本集实用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书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英雄联盟之王者不凡

    英雄联盟之王者不凡

    我的电竞生涯怎能容忍你来染指,放马过来!
  •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没错,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臣民不负朕,朕矣不负尔等也。勉之!
  • 浪迹江湖那些年

    浪迹江湖那些年

    一个少年,一柄剑鞘,一段江湖事。江湖里有很多鱼,大鱼和小鱼。湖里有一条癞头鱼,自命长生不老,寿与天齐。湖里有一条美人鱼,身上带刺,要做那天下第一。湖里有一条帝王鱼,剑指苍穹,誓要呼风唤雨。湖里还有一条锦鲤鱼,跃了龙门,书那旷世传奇!
  • 封存且沉沦

    封存且沉沦

    遇见程清前,花醉认为:这个世界美丽易碎,自己不属于这里.遇见程清后,花醉认为:虽然这个世界美丽易碎,但是我也属于这里.花醉一直认为:这世界上有六十几亿人口,但某个瞬间,只有一个人,就能抵得过千军万马,四海潮生.这句话永远不会在自己身上发生,后来他发现她何止抵得过千军万马,四海潮生.
  • 清北

    清北

    贝家有女初高考,誓要高考低下腰!高三文科生贝京京,期末成绩417,口出狂言读北京!“我贝京京虽然个子矮小、长相平平、成绩一般,可是周清華,”她说,“我也有做梦的权利!我痴心妄想怎么了?!我不仅要肖想北大,我还要肖想你周清華!”每个人都有痴心妄想的权利,每个女孩都有一个痴心妄想的男孩,每个高考生都有一个痴心妄想的清北梦,这些痴心妄想,可贪可痴可恋可念,只是不足为外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