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6400000060

第60章 北伐战争(20)

实际上,撤藩只是笔者的形容,蒋介石的原意是裁兵——这个词大家一定很熟悉了,当年北洋时代那是天天有人叫嚣啊,现在老蒋旧调重提,能够有旧壶装新酒的效果吗?老蒋当然不会天真到认为只要大家开个会,聊聊天,喝喝酒,就能杯酒释兵权了。三藩当中哪个不是算盘珠子打得噼噼啪啪的角色?即便是表面上看起来最老实的李宗仁心里头其实也有算计着呢,更何况是老于世故的阎锡山和出了名的不安定分子冯玉祥了。但是有时候,能否成功并不是考量一件事该不该做的唯一标准,就比如现在,即便裁兵会议肯定不成功,这个会还是得开。

于是,在碧云寺上演了一出足以让蒋介石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的哭灵好戏后,蒋介石便召集三巨头在北平开了个会,当然会上少不了几个亲蒋的文官作陪,会议的议题嘛,当然是裁兵。老蒋向诸位叙讲了一番裁兵的大道理之后,抛出了第一个方案:将全国300个师精简为50个,然后将全国分为12个区,各区按比例保留军队,然后由各集团军分管。这个方案果真了得,原本是四大天王各领风骚,如今你老蒋居然要搞垄断,把我们仨一脚踢开,天底下有那么便宜的事?该方案名为分头办理,实际是老蒋借着中央之名可以将势力扩大到八个区,而地方诸侯呢?对不起,一个就只能一个。我们管一个区得裁兵,你管八个区难不成还要增兵?因此,此方案名为裁兵,实则削藩。意思是这个意思,当然话也得说得冠冕堂皇,几位当然是先对裁兵大计歌颂一番,什么利国利民啊,什么减轻负担啊,然后语锋一转,我们裁兵当然没问题了,问题是把这些人裁了,他们干啥去?难不成让他们当土匪?安置不也得要安置费?中央一时之间拿得出那么多钱吗?我看不如这样,我们搞搞军屯之类的,军队也可以搞生产嘛,何必非得裁了让他们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呢?这场会开了四天,结果各方扯皮,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在第一次裁兵会议不欢而散之后没几天,老蒋便召集三巨头到汤山开会,作陪的是吴稚晖,继续讨论裁兵一事。这次老蒋抛出了裁兵的第二个方案:一、军队以师为单位,留国防军50至60个师;二、全国军队统一编制,打破原建制,各军军官轮调中央军校训练,在全国设置几个大的练兵场,各师编成后分期调集训练;三、撤销各集团军总司令,各集团军总司令到京师供职。这个方案的核心主要是三个,裁兵、混编以及进京。藩王之所以为藩王,就是因为在地盘上有说一不二的权威,如今让他们进京当官?对不起,他们可没这个官瘾。至于混编嘛,更是没人愿意理睬了,没有嫡系部队,那还混啥军界?如果说第一个方案还只是削藩的话,那第二个方案就成了赤裸裸的撤藩了,几位虽然都是军旅出身,但这种历史上常见的伎俩想来也不可能把他们耍了。于是,和上次会议一样,这次各方互诉衷肠,大倒苦水,甚至阎锡山还援引新疆新近的叛乱将反对裁兵上升到了反分裂的高度——结果,议案再次搁浅。更绝的是,老蒋还没宣布散场,几位就玩起了失踪,纷纷离开北平。

前两次会议可以说是层层递进,从削藩讨论到撤藩,但是终归还只是预备会议,各方协商的姿态,等到八月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召开,所谓撤藩就从口头转变到实际运作了——预备会议变成了正式决议。老蒋明确抛出了年底内撤销政治分会的提案,并且敦促各派老大来京任职,眼见老蒋玩真格的,居然将此事带到正式会议上来谈,各派当然也不能示弱。于是,冯玉祥说自己痼疾未痊,阎锡山说最近比较累,而李宗仁干脆连个理由都不给,总之就是不进京。这说明,会议再正式,也仅仅只是会议而已,撤藩是不可能在会议上完成的——自古从来没有在会议上失算的藩王,只有被剿平的藩王。

现在的问题是,难道老蒋不知道撤藩是不可能在会议上实现的?如果知道,那么连开三次会,而且语气一次比一次硬,其价值何在?我们知道,中国人办事情强调先礼后兵,表面功夫要做足,这样才能理直而气壮,将来翻脸也能在道义上胜三分,老蒋开裁兵会议,当然存有这个意思,毕竟,老几位刚帮着完成北伐,马上就兵戎相见总是不合适,即便要打仗,也得有合适的理由不是?但是老蒋这么玩命开撤藩大会,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先礼后兵,更关键的还在于投石问路。蒋介石要把撤藩这出戏唱下去,最关键的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就是不能让三方合起伙来一块儿反对,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拉一个打一个,那么怎么达到这个目的呢?最重要的当然就是要让各位知道老蒋撤藩决心已定,而会议三连开目的就在于此,他要让几位明白,既然定了这根弦,戏就得往下演。因此,诸位还是考虑一下怎么撤对自己有利吧——各派紧急酝酿中……

囚徒困境

在开了三次裁兵会议之后,各派虽然还是死硬,但这种死硬显然已经有些底气不足了:首先,老蒋态度很坚决,短期内连开了三次会,而且态度一次比一次强硬,这说明打哈哈也只是权宜之计;其次,裁兵是民心所向,老百姓在北洋时期受够了军阀混战的苦楚,因此只要舆论一聒噪,老蒋就会占上风——老百姓可不管你们怎么裁,裁兵本身才是他们关心的。老蒋的裁兵说可以说是既有力又有理,这就逼得几位要好好考虑万一要裁兵,怎么办才对己有利——而这正是老蒋所希望看到的结果,任何联盟都不会牢不可破,老蒋要做的就是制造裂缝。

前面三次会议,老蒋都还是跟几位客客气气地协商——当然,那几位可不那么想,他们个个都认为老蒋纯属过河拆桥,可以说面子和礼数都尽到了,俗话说,事不过三,老蒋给了三次面子,但没人顺着台阶下,那就休怪翻手无情了。于是,老蒋拿出了杀手锏——舆论。舆论这东西,你要说有很大用,那也不见得,毕竟政客练就的就是过硬的心理素质,可不会被骂两句就想不开寻短见,但是,这并不代表舆论就是鸡肋,如果能用好,舆论就是一把软刀子,杀不死人,但能咯应死人。中国人搞了几千年的政治,基本都是暗箱操作,军国大事都是几个核心权力层的协商而定的,按说是不应该拿到报纸上说的,但是老蒋现在拿出来说并不存在破坏游戏规则的问题,因为老蒋该给的面子都给过了,但是既然没人领情,那老蒋就只能玩点悬的了。

于是,老蒋让裁兵一事经过舆论那么一报道,三巨头马上开始不自在了,有道是民意不可违,老蒋在此事上占着理,那么他们如果继续打马虎眼,显然马上就会失去民气——用围棋术语来讲,老蒋这手棋稳占先手,因此巨头们接下来也只能选择应招了。此时老蒋已经给他们准备了一个平台,那就是在1928年年底召开的军事编遣会议,这就相当于是最后通牒,怎么应,你们自己看着办。

如果是内部协商,那几位完全可以摆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只要不应声,老蒋喊破大天也没用,但是现在老蒋搬出了舆论来当帮手,形势立马就变了,搞政治脸皮厚是对的,但是不能任何时候都厚着脸皮——比如老百姓强烈反对你干什么,你就偏干什么,这样厚脸皮那就是找不自在。那几位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因此推诿、拖拉,现在都不是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顺着老蒋的意思来,因此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裁兵——该问题已经被舆论解决了,而是怎么裁兵,老蒋摆出一副请君入瓮的姿态,而几巨头,竟然也只好乖乖地钻进套里。

于是,几巨头虽然对所谓编遣会议极端排斥,但是因为老蒋关键时候使出了杀手锏,因此即便再怎么不耐烦,这个会也得参加了。因此,如果政界有最佳导演奖的话,老蒋绝对可以凭借此次裁兵风波的出色表现当选。在倡议发出后没多久,几位都板着面孔不情不愿地来了,在南京等待他们的是老蒋那诡异而又伪善的笑容,以及未知的前景——谁也号不准老蒋的脉。

老蒋准备改变以往群聊的方式,改用独聊——这可不是为了增进友谊,而是要摸一摸各位的脉。于是在三巨头抵宁后,老蒋就开始了他的独聊计划。首先就是邀请冯玉祥一块儿去温泉洗澡,名义是想听听冯玉祥的高见。冯玉祥一看,老蒋挺看得起我啊,那我就说说,我的方案是如此这般,老蒋说好,到时候开会你就那么说,我挺你。于是在12月26日的编遣会议预备会上,冯玉祥傻乎乎地拿出了他的方案——第一、二集团军编为12个师,第三、四集团军编为8个师,其余杂牌编8个师。大家都知道,冯玉祥这个人素来就不怎么受待见,因为他在北洋时期的那段倒戈史,说实话是个人就防着他,如今他抛出那么个方案,当然会被人认为是跟老蒋串通好的。阎李二人火上心来,冯玉祥你行啊,有点好处你就把我们卖了,凭什么你能跟中央一样的待遇,我们就得降一格?冯玉祥一看,捅了马蜂窝了,赶紧示意老蒋表态啊,老蒋呢,不置一词,看着那两个对准冯玉祥一顿乱喷,冯玉祥情知上当——被老蒋玩了,一气之下称病不起。

为什么冯玉祥会着了老蒋的道呢?按说冯玉祥应该挺聪明的才对啊,怎么这么容易就当了冤大头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冯玉祥是标准的军阀出身,军阀分地盘经常会有几个人组成一个团伙私下串通好了,然后到了会上拉着帮的喊,最后就成了。问题是,老蒋压根就不想和冯玉祥合作,他只不过是要挑动这几个人之间的矛盾,所以冯玉祥千算万算,唯独没有把老蒋的心思摸透。其实冯玉祥完全是被利益迷住了眼睛,只要稍微动点脑筋就能明白老蒋的心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冯玉祥的建议里把自己和老蒋摆到了一个高度,大家想想,地方诸侯能跟中央一个待遇?或许冯玉祥还真把国民党当北洋了,北洋时代的中央就不值钱,然后老蒋居然还能说这个提议深合吾意?完全不合逻辑嘛。

找完冯玉祥找阎锡山,这次是让何应钦出面,约会地点是在蒋宅,目的是一样的,就是征求编遣的意见。阎锡山比冯玉祥聪明多了,他想出来的方案真是让人拍案,怪不得李宗仁跟阎锡山初次见面就说此人不简单,他的方案是啥呢?第一、二集团军各编10个师,第三、四集团军各编8个师,杂牌军编6到8个师,看到这,此方案也就平平,绝妙的在后面,老蒋不是说要裁成50个师吗?现在这样编制,也就只有42到44个师,那剩余部队怎么办?阎锡山说归中央。除了说阎锡山是天才,我们还有其他的词吗?这个方案高明就高明在不得罪任何一方,首先承认自己是弱者,其次摆对冯玉祥的位置,最重要的是,他还不得罪老蒋,因为蒋介石除了第一集团军的10个师,还有6到8个师可供使用,他不就是中央吗?什么叫玲珑剔透?什么叫工于心计?什么叫审时度势?

于是,在正式会议上,蒋介石将冯玉祥和阎锡山的提案都拿出来讨论——老蒋这么做不厚道,明摆着是寒碜人家冯玉祥啊,当然,会议开得半死不活,几方面虽然不好明确表示反对编遣,但也一直是爱答不理,不给句痛快话。冯玉祥装病——急火攻心,阎锡山喊累——跑无锡、镇江旅游去了,而素与老蒋有过节,甚至连老蒋大婚都不参加的李宗仁说困——每次会议都不说话。最后拖拖拉拉地开了一个月的会,各方面都觉得阎锡山的提议不错,于是在该提议的基础上,老蒋炮制出了一个编遣方案,在全国设立八个编遣区,冯玉祥、阎锡山以及李宗仁各管一个区,而新近易帜的东北也设立一个区,而其余的四个区都归中央。东北设一个编遣区,这可能连聪明过人的阎锡山都没想到,而老蒋呢,乐得送给张学良一个顺水人情——老蒋太知道张学良在四角戏中的地位了,所以只要有机会就给张学良个甜枣吃。

博弈论中有个著名的囚徒困境,意思就是说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并不一定是对集体最有利的方案,蒋介石此次就成功地将三方带入了这个困境,一致反对撤藩当然是集体最优选择,但细化到每个人身上,似乎和老蒋合作、排挤其他人才是最优选择。不过,非合作博弈却在两个人身上起到了不同效果,冯玉祥不幸地成为了困境中的囚徒,而阎锡山呢,显然走出了困境——要不然怎么说他高明呢?不过,囚徒困境只是单次博弈出现的情况,如今的局面是四方的多次博弈,因此,当这三个人醒过味来,他们也就走出了困境。

当这三方发现编遣方案实际上是让老蒋大权独揽之后,便开始在实施问题上做文章。冯玉祥说,刚打完仗就谈编遣伤感情,还是休整一年再说(冯玉祥说话一点也不会委婉),还是李宗仁聪明,说马上过年了,年货还没办呢,我看这个会就开到这吧。最终,老蒋看着几位好像没情绪了,就终止了会议,让各位回家过年去了。于是,编遣会议弄了个雷声大雨点小,再次没有实际收获。

编遣会议失败了,但老蒋成功了,因为老蒋成功拆掉了三角同盟,最起码几个人开始互相怀疑对方了,同时还号准了各方的脉,这就为他以后的行动打下了基础。冯玉祥见利忘义,阎锡山守成有余,而李宗仁个人虽然没太多弱点,但是实力不济,看准了这些,老蒋就可以展开实质性的行动了,毕竟,纸上裁兵是不可能的,要想称霸还得实打实地干。

终须一战

蒋介石虽然要面对的对手是三藩,但是此三藩还是与他亲疏有别,冯玉祥和阎锡山与他本无旧怨,对付他们纯粹是出于利益关系,而李宗仁不同,在蒋介石的党内假想敌排名册中,大概李宗仁是最高顺位,甚至汪精卫也不能与之相比。老蒋如此看得起李宗仁,说明李宗仁着实是有两把刷子的。

同类推荐
  • 亡秦卢生传

    亡秦卢生传

    一个屌炸天的主角两个宇宙无敌大boss三个随意穿梭的时空间……十八味朱砂带来的历史浩劫十八朱砂诀!十八诛杀诀!爽?看霸气男主大彭氏国逆境修仙颠覆大秦把妹无数虐?看神兽狻猊英雄末路与男主人兽兄弟情还想要什么?穿越,玄幻,重生,修仙……一切尽在《亡秦卢生传》(作者最近迷上男二了,加了好多戏……)
  • 战回三国

    战回三国

    关于三国的游戏也是数不胜数,我从中选了一款比较独特的游戏来诠释一段新的热血三国,内容可能会有些科幻,但是我尽量贴近正史来写,也增加一些野史的内容。我认为自己是属于亲刘派的,至少我在第一次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就一般比较关注刘营的变化,这可能也与作者将蜀国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有关。到后面多次看三国的时候,这种感情就慢慢消失了。但是我还是愿意将本书以亲刘的方向写,一来这样内容会比较充实,二来也是想回忆一下那段热血的三国历史。希望你们能在本书之间感受到一点热血的感觉吧。
  • 唐桥传

    唐桥传

    大唐时期一个少年的故事。也愿辞官归故里,携妻带儿平常家。
  • 醉墨千里江山

    醉墨千里江山

    《千里江山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艳丽醇厚的色彩,气势恢宏的笔锋,高远的意境,颂扬了北宋千里锦绣河山,仿若繁星,是为中国山水画的瑰宝之作。这绝世画卷的背后,却是18岁的旷世奇才希孟,他少年初入画院就被宋徽宗赵佶所赏识,赵佶亲自传授画法技艺,不久他即以《千里江山图》闻名于世。少年得志的他,两年之后恰如流星般陨落,他的死也成为了千古迷踪。希孟传奇的一生有怎样的故事呢?《醉墨千里江山》将为您展现北宋末年的生活图景,为您讲述波澜起伏的绝世英才的一生。
  • 娜塔莎之舞:俄罗斯文化史

    娜塔莎之舞:俄罗斯文化史

    《娜塔莎之舞》通过对18世纪兴起的俄罗斯芭蕾、绘画、诗歌、戏剧和音乐等讨论,探索俄罗斯文化中欧洲文明与民间元素之间的分歧,“文明”和“本土”两个俄罗斯之间的对抗,以及贵族上流社会和底层农村民众间的分裂。书中更进一步讨论“俄罗斯灵魂”和“俄罗斯性”的建构与表现,揭示政治、国族认同、社会观念、风俗習惯、民间艺术、宗教等对俄罗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呈现出一幅充满戏剧性的细节、辉煌炫丽的文化长卷。
热门推荐
  • 和你所有的相遇都是故意重逢

    和你所有的相遇都是故意重逢

    如果和你一直没能相遇,那么,可不可以让我来主动找到你
  • 叶落不归秋

    叶落不归秋

    成长,守护,离别……我不断探索着这丑陋的世界,试图去解放拯救他们,设身处地的感受着世界的不公。不是为了财富和名誉。只是为了给自己,给任何对这个世界抱有希望的人一个公正的判决。
  • 人间食粮

    人间食粮

    本书精选了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的《人间食粮》、《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等作品。其中《人间食粮》以在非洲地区的漫游为线索,以虚拟的女神为倾诉对象,描摹异国风情,抒发人生感怀,呼唤用脚去丈量大地,用文字表达真实的感受,被称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经》”。纪德以极大的勇气深刻地揭示出自己思想中尖锐而深刻的矛盾,以对真理的热爱,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出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
  • 天之暗

    天之暗

    魔心璃梦自折翼,命舞游剑星流息。今影终知尽空墨,顾已是鬼泣骨曲。来自地狱初现前的邀请?颤溧又能如何!
  • 如翙之羽如水之澈

    如翙之羽如水之澈

    他年少时轻狂,她年少时温婉多年后,他成熟稳重,她却洒脱不羁岁月颠倒彼此,而你我却仍相合。这次,你再无理由断情。她曾问他:“萧医生,无论在以前还是现在,你我都是两个世界,两种性格的人。冰火无法相容,你又何必勉强。”他抬眼,看着她:“以前的萧澈,没有小婉,便是一团恶火。如今的萧澈,没有翙翙,便是一滩死水。”在失去你的这件事上,以前的萧澈他仍是火,而如今的萧澈连冰都不算。
  • 拥抱香河

    拥抱香河

    本小说真实记录了作者一段打工经历和情感生活,记叙了数个青春可爱的打工妹,关于她们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渴望,她们在现实中的辛酸、挣扎和价值决择。小说重点诉说了一个流浪无产者对美的热爱、追求和悲哀,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成长和堕落,毫不容情地控诉了社会对人性的压迫和摧残。
  • 我对生活的认知

    我对生活的认知

    本文以自传为主讲述的是我本人,从小性格内向带给我许多困扰;现在十八岁了也早以经不在校园到职场奔波却始终迷茫一事无成每天碌碌无为今天决定打起精神好好做事第二天又变得懒散。谢谢各位能看到
  • 国际企业管理案例

    国际企业管理案例

    管理是企业的灵魂,案例是灵魂的实践和体现。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平坦世界里,这里没有边界,一切公司和一切理念共衍共生,天使与魔鬼相依而存。平台的开放让我们有机会接触世界最新的管理思想。努力学习、完善提高,面对现实、接受挑战,在世界经济大潮中雄踞一流、立于不败之地,是当前每一个中国企业的神圣使命和发展目标。面对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学习,勇于超越。
  • 在七扇门当差的日子

    在七扇门当差的日子

    六扇门开展江湖严打活动,导致盗圣门业务陷入寒冬。为解决这一难题,门主西门吹灯决定派闭门弟子苏犹在潜入六扇门,卷入了一场惊天阴谋之中。
  • 铁血之王

    铁血之王

    我天生绝脉,但我不屈不饶;我受尽嘲讽,但我从未退缩;我九死一生,但我从不轻谈;我英豪万丈,但我义薄云天;我行千里路,但我咫尺天涯;我,一叶扁舟;我,大千世界里的一凡人;我,为了活着,势必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