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991800000024

第24章 卷十六(十九则)(3)

一世人材,自可给一世之用。苟有以致之,无问其取士之门如何也。今之议者,多以科举经义、诗赋为言,以为诗赋浮华无根柢,不能致实学,故其说常右经而左赋。是不然。成周之时,下及列国,皆官人以世。周之刘、单、召、甘,晋之韩、赵、荀、魏,齐之高、国、陈、鲍,卫之孙、宁、孔、石,宋之华、向、皇、乐,郑之罕、驷、国、游,鲁之季、孟、臧、展,楚之斗、申、屈,皆世不乏贤,与国终毕。汉以经术及察举,魏、晋以州乡中正,东晋、宋、齐以门地,唐及本朝以进士,而参之以任子,皆足以尽一时之才。则所谓科目,特借以为梯阶耳。经义、诗赋,不问可也。

【译文】

一代的人才,自然可以满足一代之使用。只要能够招揽人才,不必计较采取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当今以经义、诗赋取士,有人认为诗赋浮华无根底,不能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士人,因而往往推崇经义而贬低诗赋。实际上,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从西周初年直至战国时代,官员都是世卿世禄制,即世袭制。周朝的刘氏、单氏、召氏、甘氏,晋国的韩氏、赵氏、荀氏、魏氏,齐国的高氏、国氏、陈氏、鲍氏,卫国的孙氏、宁氏、孔氏、石氏,宋国的华氏、向氏、皇氏、乐氏,郑国的罕氏、驷氏、国氏、游氏,鲁国的季氏、孟氏、臧氏、展氏,楚国的斗氏、申氏、屈氏等著名家族,都是世代不乏贤才,直至其国覆亡。汉代以经术及察举,魏、晋时代以九品中正制,东晋、南朝以门第,唐朝及本朝以进士取士,并且参用因父兄的功绩,得保举其子弟授予官职的任子之法。这些方法都足以取尽一世之才。由此可见,所谓的取士科目,只不过是被用来作为阶梯而已!至于说是以经义为主,还是诗赋为主取士,可以不必过多地去追究。

王逢原

【原文】

王逢原以学术,邢敦夫以文采,有盛名于嘉祐、元丰间。然所为诗文多怨抑沉愤,哀伤涕泣,若辛苦憔悴不得其平者,故皆不克寿,逢原年二十八,敦夫才二十。天畀其才而啬其寿,吁,可惜哉!

【译文】

王逢原以学问,邢敦夫以文采,在仁宗嘉佑、神宗元丰年间享有盛名。然而,他们所作的诗文,多怨抑沉闷、哀伤含愤,好像是辛苦憔悴却没有得到公正待遇,因而心神不宁,牢骚满腹,结果这两个人都未得长寿,王逢原活了二十八岁,邢敦夫只活了二十岁。老天赐给他们非凡的才气却舍不得给他们寿命,多么令人痛惜啊!

吏文可笑

【原文】

吏文行移,只用定本,故有绝可笑者。如文官批书印纸,虽宫观岳庙,亦必云不曾请假。或已登科级,见官台省清要,必云不曾应举若试刑法。予在西掖时,汉州申显惠侯神,顷系宣抚司便宜加封昭应公,乞换给制书。礼寺看详,谓不依元降指挥于一年限内自陈,欲符下汉州,告示本神知委。予白丞相别令勘当,乃得改命。淳熙六年,予以大礼恩泽改奏一岁儿,吏部下饶州,必欲保官状内声说被奏人曾与不曾犯决笞,有无剪剌,及曾与不曾先经补官因罪犯停废,别行改奏,又令供与予系是何服属。父之于子而问何服属,一岁婴儿而问曾与不曾入仕坐罪,岂不大可笑哉!

【译文】

正式公文的来往,有统一规定的格式,因而有极为可笑的。如文官批写印纸,即使是提举宫、观、岳、庙等事务的闲散官员,也一定要说“不曾请假”,有些人已经科举及第、现任政府要职,却一定要说不曾应举及考试刑法。我在中书省任职时,汉州(今四川广汉)申奏:本州的显惠侯神,近来由宣抚使司临时加封为昭应公,请求换成皇帝下发正式的制书。礼部和有关的寺卿审定,说显惠侯神未依原先颁布的诏令在一年的期限内自行申诉,因而准备将公文发往汉州,告示本神知道。我向丞相建议重新审核,才得以改下制书。宋孝宗淳熙六年(1167年),我因为大礼恩泽,改奏一岁的儿子为官,吏部却将公文发往饶州,要求在保官状内必须说明被奏人是否曾被判处答刑,是否受过剪发刺字的处罚,及是否在此前已经补官却因罪被免,要求就此另行改奏;吏部还要求被奏人说明与我是什么亲属关系。我们是亲父子而吏部却问我们是何种亲属关系,我的儿子是个一岁的幼婴,而吏部却问他是否曾做官犯罪,这岂不令人笑破肚皮?

靖康时事

【原文】

邓艾伐蜀,刘禅既降,又敕姜维使降于钟会,将士咸怒,拔刀斫石。魏围燕于中山既久,城中将士皆思出战,至数千人相率请于燕主,慕容隆言之尤力,为慕容麟沮之而罢。契丹伐晋连年,晋拒之,每战必胜。其后杜重威阴谋欲降,命将士出陈于外,士皆踊跃,以为出战,既令解甲,士皆恸哭,声振原野。予顷修《靖康实录》,窃痛一时之祸,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数十万,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虎旅云屯,不闻有如蜀、燕、晋之愤哭者。近读《朱新仲诗集》,有《记昔行》一篇,正叙此时事。其中云:“老种愤死不得战,汝霖疽发何由痊?”乃知忠义之士,世未尝无之,特时运使然耳。

【译文】

曹魏大将邓艾攻打蜀汉,后主刘禅投降后命令姜维向魏将钟会投降,将士们无不切齿痛恨,以致拔刀斫石。十六国时期,魏国长期围困燕国的中山郡(今河北定县),城中的将士们都渴望出战,数千人向燕王请战,慕容隆求战心尤切,结果都被慕容麟所拒绝,只得作罢。五代时,契丹人连年攻打后晋,晋人奋起抵抗,每战必胜。后来,元帅杜重威阴谋降敌,命将士们出营列阵,晋军士气高昂,决心与敌人决一死战,及至杜重威下令放下武器投降,军士皆放声痛哭不止,哭声震动原野。我在编纂《靖康实录》时,私下里对靖康之难感到万分痛心,大宋朝作为一个堂堂大国,拥兵数十万,竟然不能向北方的金国发一箭,俘获一个敌兵,竟然是端坐都城,束手待毙!几十万精兵强将云集京散,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祖国惨遭蹂躏,以致国破家灭,没有谁听说过他们之中有人因此而象蜀、燕、晋的将士那样痛哭流涕的。不久前,我读《朱新仲诗集》,看到其中《记昔行》一诗,正是叙述此事的。诗中说:“老种(指种师道)愤死不得战,汝霖(宗泽字)疽发何由痊?”乃知忠义之士,世上并不是没有,只是时运让他们如此而已。

并韶

【原文】

梁武帝时,有交趾人并韶者,富于词藻,诣选求官,而吏部尚书蔡撙以并姓无前贤,除广阳门郎。韶耻之,遂还乡里谋作乱。夫用门地族望为选举低昂,乃晋、宋以来弊法,蔡撙贤者也,不能免俗,何哉?

【译文】

南朝梁武帝时,交趾(今越南)人有个名叫并韶的,富于词藻,才能非凡。他来到吏部请求给予官职,吏部尚书蔡撙鉴于姓并的人没有前辈人做官的,便任命他为广阳门郎。并韶感到这是一个耻辱,于是回归故里,准备起兵反叛。众所周知,以门第和家族声望的高低来决定选举等级高低,乃是东晋、刘宋以来的弊法,蔡撙是位贤者,却不能摆脱其影响,这是什么原因呢?

谶纬之学

【原文】

图谶星纬之学,岂不或中,然要为误人,圣贤所不道也。眭孟睹公孙病己之文,劝汉昭帝求索贤人,襜以帝位,而不知宣帝实应之,孟以此诛。孔熙先知宋文帝祸起骨肉,江州当出天子,故谋立江州刺史彭城王,而不知孝武实应之,熙先以此诛。当涂高之谶,汉光武以诘公孙述,袁术、王浚皆自以姓名或父字应之,以取灭亡,而其兆为曹操之魏。两角犊子之谶,周子谅以劾牛仙客,李德裕以议牛僧孺,而其兆为朱温。隋炀帝谓李氏当有天下,遂诛李金才之族,而唐高祖乃代隋。唐太宗知女武将窃国命,遂滥五娘子之诛,而阿武婆几易姓。武后谓代武者刘,刘无强姓,殆流人也,遂遣六道使悉杀之,而刘幽求佐临淄王平内难,韦武二族皆殄灭。晋张华、郭璞,魏崔伯深,皆精于天文卜筮,言事如神,而不能免于身诛家族,况其下者乎!

【译文】

以文字、图画、星相等术数预卜吉凶祸福的图谶星纬之学,虽然也有偶而言中的时候,但是更多的则是使人误入歧途,因而不为圣贤所道及。眭孟看到“公孙病己”之文,劝汉昭帝求索贤人,禅让帝位,却不知此谶应验在宣帝身上,眭孟因此被诛。孔熙先知道宋文帝将祸起萧墙,江州当出天子,因此谋立江州刺史彭城王刘义康为帝,却不知此谶应验在孝武帝刘骏身上,孔熙先因此被杀。“当涂高”之谶,汉光武帝刘秀以此诘问公孙述,袁术、王浚都自以为姓名或父亲的字应验,结果自取灭亡,而其兆实为曹操的魏国。“两角犊子”之谶,周子谅以此弹劾牛仙客,李德裕以此影射牛僧孺,而其兆实为朱温。隋炀帝听说李氏当有天下,于是诛杀了李金才一族,而最终却是唐高祖李渊取代隋朝。唐太宗知武氏女子将篡夺李唐的江山,于是大量地处死姓武的女子,而武则天几乎使李家的江山改换了主人。武则天认为取代武周的乃是刘氏,而刘姓没有强有力的人物,估计大概是流民,于是派六道使者将他们全部杀掉,而最后却是刘幽求帮助临淄王李隆基平定内难,韦、武二族都被诛灭。晋代的张华、郭璞,北魏的崔伯深,都精通天文卜筮,料事如神,却不能保护自己的身家避免满门抄斩的命运,何况有不少人的占卜术数还不如他们呢!

真假皆妄

【原文】

江山登临之美,泉石赏玩之胜,世间佳境也,观者必曰如画。故有“江山如画”、“天开图画即江山”、“身在画图中”之语。至于丹青之妙,好事君子嗟叹之不足者,则又以逼真目之。如老杜“人间又见真乘黄”,“时危安得真致此”,“悄然坐我天姥下”,“斯须九重真龙出”,“凭轩忽若无丹青”,“高堂见生鹘”,“直讶杉松冷”,“兼疑菱荇香”之句是也。以真为假,以假为真,均之为妄境耳。人生万事如是,何特此耶?

【译文】

江山登临之美,泉石赏玩之胜,看到的人必定要说其景色优美如画,因此有“江山如画”,“天开图画即江山”,“身在画图中”等句子。至于画作之妙,人们叹服之余,仍觉言犹未尽,于是又说画得很逼真。如杜甫的“人间又见真乘黄”,“时危安得真致此”,“悄然坐我天姥下”,“斯须九重真龙出”“凭轩忽若无丹青”,“高堂见生鹘”,“直讶杉松冷”,“兼疑菱荇香”等诗句都是这样。以真为假,以假为真,都是虚妄的境界。人生在世,万事无不如此,哪里是只限于艺术呢?

同类推荐
  • 细节改变历史(唐·盛世沧海)

    细节改变历史(唐·盛世沧海)

    《细节改变历史.唐.盛世沧海》选取唐朝对历史有重大影响和改变的细节故事描述了唐朝盛世的发展历史。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在争夺帝位过程中的仓猝一战,也是机遇和谋略的天作之合,一个人的生死在那一刻决定了一个王朝的走向。
  • 无主之国

    无主之国

    我以为我只是想讲完一个故事,最后却发现,这个故事一旦开始,仿佛就无法结束了。
  • 殇河泪

    殇河泪

    北宋宣和元年,他穿越附体。靖康之耻,能否力挽狂澜!杨氏一脉,能否涅槃重生!众美环绕,能否相依相守!他今生能否无憾,尽在殇河泪。
  • 纵横一方

    纵横一方

    一个出生豪门却遭遇权术暗害的少年,历尽风浪终于拥有自己的一方霸土。
  • 皇极惊世传

    皇极惊世传

    庙堂下,四个流着鼻涕的少年,自小立誓,要做那功名千秋的从龙之臣;江湖上,万恶山巅有封困甲子的大魔欲出世;承平百年,乱象渐起。而主角,士巾束发,手持心经,自庙堂而下,入江湖……
热门推荐
  • 初夏的半分钟

    初夏的半分钟

    最好的爱情,必然有遗憾。那遗憾化作余音袅袅,长留心上。最凄美的爱,不必呼天抢地,只是相顾无言。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才会失望。遗憾,也是一种幸福。因为还有令你遗憾的事情。追寻爱情,然后发现,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最浪漫的爱是得不到的。最浪漫的情话,是当哪个已经跟你分了手的人打电话来问:"你好吗?"你稀松平常地回答:"我很好。"而其实你还爱着他,你一点也不好。男人伪装坚强,只是害怕被女人发现他软弱。女人伪装幸福,只是害怕被男人发现她伤心。
  • 中华国学经典:人间词话+浮生六记(套装共2册)

    中华国学经典:人间词话+浮生六记(套装共2册)

    中华国学经典包含《人间词话》和《浮生六记》两本。《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部词话著作,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共六卷。全书记录了沈复及妻子陈芸的平凡生活,坎坷际遇,以及各地的浪游见闻。诗人徐小泓用独有的女性笔触以及女性视角,以全新的方式将作品呈现给读者,给人全新的审美体验。
  • 闲鱼帆的日常生活

    闲鱼帆的日常生活

    某帆是一个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咸鱼人。但她没想到的是,啊不,是意料之外的惊喜中。她不平凡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庄周梦蝶:虐心之恋

    庄周梦蝶:虐心之恋

    主要是以残缺的爱情,没有圆满,纯属找虐的一部合并多篇小说文章。不不不,没有全虐,看惯了“悲惨世界”我们还得综合一点儿甜。有同学们爱看的古言,总裁,校园……等合集,你确定不点进来看看,支持一下作者???
  • 盛世玄凰

    盛世玄凰

    楚天凰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好人所以就算最后被人背叛身陨也怨不得天只不过重来一次嘛楚天凰摸摸自己的下巴有些事有些走向可就要完全的变一下了呢至于前世的那些仇人当然要小心一点,慢!慢!玩!
  • 当安静走过你身边

    当安静走过你身边

    雨溪雪和恋紫惠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就交了两位新朋友,过几天就交了四位新朋友,不知再过几天又交到了什么新朋友呢?友谊只为一个人即将闹翻,一点爱情,大多友谊将待继续,最后的朋友是谁呢......雨溪雪,加油呀!
  • 偷渡成神

    偷渡成神

    刚过而立之年的程序员林星,在一次地狱式加班后,离奇穿越至一个崭新的世界。偶然得到了一枚能够偷渡到神界的戒指的他,又将谱写怎样的故事呢?
  • 蛇娘诱君

    蛇娘诱君

    她是妖,他是人。一个白衣翩翩,一个红衣妖冶。那天,她遇上了他,故作落水,被他所救,本想以身引诱,他却拂袖而去。再见一舞倾城,举手投足间尽显妖娆。她勾起唇角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道:“要我救她可以,你必须娶我!”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重生异界想称王

    重生异界想称王

    叶天地球上班族中的一员,为了生活玩命加班,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穿越到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重生后,叶天没有什么大的野心,只想在异界称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