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06300000030

第30章 儿童常见心理障碍病案分析(7)

第二,做好外祖父、外祖母的思想工作,从感情上接纳有过失的外孙。这一点对孩子的悔过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在家庭感受不到温暖,常常怀恋生父的纵容与物质满足,那就会抵消母亲的感化力量和教育效果。假如外祖父、外祖母的思想工作比较难做,个人又有条件另置新居,改换一下环境对缓解当前的困境有所帮助。

第三,采用行为契约法帮助孩子矫正偷窃行为。可让孩子写一份书面保证,从今以后不再偷钱花,贴在孩子可以经常看到的地方。定期要孩子汇报执行情况(三日一次或一周一次),及时予以鼓励强化,必要时可设计考核情境(有意将钱款放在孩子可以找到的地方,观察其反应),对孩子的履约情况进行检查。为了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将孩子的偷窃行为向外宣扬,有关行为契约的情况也要替孩子保密。

第四,继续给孩子一定的零花钱,但为其建立储蓄箱和小帐本,鼓励孩子省下零花钱存入储蓄箱,并将零花钱的开销记在小帐本上(可简单记)。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逐步控制其消费欲望。

第五,星期天多带孩子到娱乐场所游玩,密切母子感情,陶冶孩子的情趣,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逐渐弱化和消退不良行为。

自伤行为咨询案例

案例介绍

周×,女,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父母都是工人,中等文化程度。周×性格内向,从小就不愿多和人说话,挺要强,也有些敏感。她心里若有点什么事,父母追问好久,她才肯慢慢说出。上小学后,周×的学习成绩一直在中等偏上,曾经当过小队干部。在家长眼里,她是一个省心的孩子;在教师眼里,她是一个听话的学生。

然而在五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之前,周×做出了一件使教师吃惊、使家长不安的事情。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几位男同学违反课堂纪律,班主任知道后在班会上进行了批评。由于班主任事先没有进行认真调查,批评时扩大了范围,将周×也从座位上叫了起来。周×非常委屈,感到老师这样做太不公平了,让自己在全班同学面前丢丑。下课后,她趁同学不注意,拿起削铅笔用的小刀往自己左臂割了六刀,其中三刀较重,出了血,三刀较轻。回家吃饭时,家长看到女儿臂上的血迹,关切地询问是怎么回事。周×先是搪塞,说是不小心碰的。后经家长再三追问,才说了实情。家长听了吓得不得了,赶忙将此事通知了班主任。班主任专程来家看望周×,并主动承担了自己批评上的失误。周×当时的表现还好,似乎被老师的探望所打动。

家长以为,此事到此已经结束,不会再有什么其他问题了。

谁知没过几天,孩子又出了问题,而且比上次更加严重。那是在一天深夜,母亲听到女儿房里有动静,便起床前去看望。孩子告诉母亲,她有点肚子疼,想上厕所。母亲信以为真、回房去睡了。谁知第二天清晨,到该起床的时候孩子还没有起来。母亲到女儿房间一看,只见桌上有两个空药瓶,孩子面色憔悴,手捂着肚子悄悄呻吟。周×被送到医院检查,经医生询问,才知她夜里服了约200多片药片,其中有40片消炎用的西药,有100片感冒通,以及其它一些中成药片。这些药片是孩子事先准备好的。幸亏吞服的药中中成药居多,否则会给身体造成严重伤害。从医院回来后,经过母亲再三追问,周×才说出了事情的起因。原来周×在学校又遇到不快,小组长因其未参加卫生值日公开批评了她。周×当时便和小组长顶了起来。她气冲冲地说:“下次我一个人补还不成?干什么偏要找我的事!”放学回家后,周×联想起最近发生的事情,越想越窝囊。她觉得这是老师和同学联合起来一块儿整自己,这样挨人整真没有意思。

这时她下意识地想到了死,并模仿电影里服药自尽的场面,暗中准备好两瓶药片,演出了一幕服药寻死的险剧。

孩子用刀自伤、服药寻死的企图深深震憾了父母的心。他们不明白孩子小小年龄为何冒出如此愚傻的念头?他们不了解一向省心的孩子为什么突然遇到这么多的麻烦?周×的母亲带着诸多迷惑和解决问题的热望,同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的面谈。

案例分析

周×的自伤、寻死行为不是偶然的,有深刻的素质背景和诱发因素。周×自幼性格孤僻,敏感,有事好闷在心里,这些性格弱点若得到适当的引导和锻炼,本来是可以逐渐得到改善的。然而,家长对孩子的性格弱点有所忽略,以为这是女孩子固有的特点,致使这些弱点得到巩固、强化和发展。进入小学高年级,孩子的思维能力有明显发展,但仍易受情绪左右;自尊心、社会化行为的发展也有很大进步,不过潜存的矛盾或冲突也易被人们忽视。正是在这样一种心理发展背景上(特别是由于周×性格弱点的影响),在遇到一定的外界刺激袭扰的时候(班主任的批评失误以及同学间的人际争执),使周×多年来积累的性格弱点一下子暴露无遗,而其挫折承受力及有关的社会适应和自我调控能力又很有限,于是便导致了挫折冲突的自我发泄和自我伤害,甚至萌发了轻生的意图。周×这一案例给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它一方面告诉我们,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可忽视,对孩子的性格弱点或缺陷应及早发现、及早矫治;另一方面也提醒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并且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尽量避免教育上的失误,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防止周×这类危险事件的发生。

关于周×自伤行为的防范与矫治问题,我们向其家长提出以下几点咨询建议:

(一)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共同关心周×的成长,努力创设和谐、友爱的集体气氛,以消除周×对教师和同学的疑虑敏感或不信任情绪。

(二)进行必要的监护。随时留心周×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以防出现新的意外。

(三)家长要多同孩子谈心、交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人生的复杂和美好,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对人生美好的前途寄予希望,这对于帮助孩子解开认识上的疙瘩有重要的作用。

(四)邀请与周×合得来的同学到家中来玩,通过同学间的沟通与玩乐转移周×的注意力,拓宽其兴趣爱好,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

(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的性格。可用消退法纠正性格弱点,用阳性强化法塑造乐观、豁达等良好的性格特征。

(六)如班级的集体环境难以调控,师生之间、友伴之间的关系不好扭转,要考虑调班或转学等改善环境的措施。但这类措施是被动的,应急性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真正帮助孩子走出自伤行为的误区,关键还是认识调整和性格的矫正和重塑。

离异子女的自卑、自抑与自闭概述随着近年来离婚率的上升,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表明,双亲离异的家庭是向社会输送精神上和道德上畸形人的重要来源之一。

由于父母的离异,更给这些孩子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

离异子女常见的心理特征

(1)具有强烈的自卑,被遗弃,怨恨等消极情感。父母离异越早,可能对孩子的影响越大。

(2)缺乏生活和学习信心,大多数离异家庭的子女均有不同程度的行为障碍。

(3)不喜欢与人交往,具有较严重的性格缺陷。这对孩子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将带来巨大影响。

病案与诊治

患者情况:刘某,男,十二岁。初中一年级学生。两岁时父母离婚,被判给了母亲。母亲是个性格孤僻、内向的人,离婚后一直情绪低落,对什么都逆来顺受。和同院小朋友玩时,有些小伙伴总是嘲笑刘某没有爸爸,不和他玩。久而久之,他变得不爱说话,不爱与人交往,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刘某从不发表意见,抑郁寡欢,尤其是遇到老师布置写关于爸爸的作文时,他更是痛苦万分,一连几周都不说一句话。母亲对此很恐慌,来向我们咨询,问应该怎么办才能使刘某恢复正常。

分析诊断:不论何种原因的夫妻离异,对于离异者来讲终归是件不幸的事,其消极的情绪体验和行为特征,常可自然流露和表现出来。这对孩子,特别是模仿能力比较强,年幼的孩子,一旦生活在因父母离异而造成的抑郁的气氛中,难以避免地会被父(母)亲的情绪和行为变化所影响。这样,即使孩子自己没有认识到父母离异后的直接后果,也会由于父(母)亲的感染而情绪消沉,并引起一系列连锁心理反应,导致心理上的一系列变化。

还有,离异家庭的孩子,特别是在单亲家庭中生活时间较长的孩子,在同伴关系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与孩子本身的自卑心理及同伴可能的歧视有关。

施治方案:因父母离异而给孩子带来负面的情绪影响,是难以避免的,但为了帮助离异者早日走出悲哀的心境,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加强自身和孩子的心理护理,这就要求:

(1)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的父(母)亲,一定要善于克制自己,为孩子的身心健康着想。不能在孩子面前过多地流露自己因离异所带来的消极情绪,更不能将行为变化在孩子面前暴露无遗。应该明白,这样做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泄自己心中的苦闷,但代价却是十分昂贵的。

(2)教师和家长要鼓励这些孩子大胆地去交朋友,参加各类社交活动。大胆地与同伴、好友交心。同时要给这类孩子与同伴的交往提供条件和方便。孩子只有通过与同伴的交往,才能消除心中的不快,增进友谊,改善人际关系,发展个性。

(3)教师要教育其他孩子不能对他们有歧视态度。要尽量减少其他孩子在离异子女面前议论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以免他们触景生情,引起感伤。

咨询与治疗:听从心理医生的建议,刘的母亲努力给孩子创造了祥和,安宁的家庭环境,还决定如果可能,再给他找一个爸爸并迅速和老师取得联系,要求取得她的配合。一段时间后,刘的精神面貌有了极大改善。生日那天,班上还为他开了一个生日晚会,全班同学都向他祝福,刘和他母亲感动得掉下了眼泪。后来刘的母亲在来信中说,他生平第一次感到如此的快乐和幸福。

如今,刘已恢复了少年应有的活泼、开朗,还在课余时间积极帮助学校退休老人搬运煤球,遇到同学们谈论父亲时,也能泰然处之而不再回避了。

一般来说,离异子女由于家庭破裂给他们的心灵蒙上阴影,致使他们丧失生活与学习信心,变得自卑、自抑、自闭,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这既有可取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因此,教师和父母应利用可取之处,采用正面引导的方法,让他们接受外界良好的刺激作用。此外,在正面引导、教育的同时,还应辅之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因为这样既能使这些孩子忘记自己的不幸,增进同伴友谊,还可避免这些孩子由于空闲而接触各种不良的或丑恶的社会现象。

同类推荐
  • 释梦

    释梦

    《释梦》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和精神学研究专家,从28000多个人的梦境中提炼和研究中得出了研究结果它不同于传统的佛罗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对精神和心理的研究和判断,而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研究成果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压力带给人们的影响。研究的领域涉及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家庭、爱情、性等等各个方面的梦境中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对照,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读性。
  • 不可不知的女性心理

    不可不知的女性心理

    女人是一幅百看不厌的画,女人是一本百读不倦的书。学做男人先要读懂女人,学做女人先要读几本女人的书。
  • 我们都有拖延症

    我们都有拖延症

    本书详细讲解拖延型病态人格的成因、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调整。文中列举了大量真实的患者案例,使读者易理解并能够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所在,从而抓住矛盾和恐惧的根本,以最为有效的间接手段解决生活中辗转反侧也难以通明的各种学习、工作、婚姻、社交等方面的问题。通过了解人格心理理论,使我们更加理解社会问题,通达人情冷暖,学会回避社交风险,解决人际矛盾,成为高明的问题终结者和自己的心理医生。
  • 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认知和情绪加工

    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认知和情绪加工

    本书内容主要涉及:网络成瘾者的外显和内隐认知加工机制;成瘾者对情绪信息的初级认知评估和加工机制;成瘾者对信息的注意和记忆加工特点等部分。
  • 相约在微博——阿德勒的超越自卑

    相约在微博——阿德勒的超越自卑

    《相约在微博:阿德勒的超越自卑》紧随时代潮流,采用互联网微博经典形式,展开对阿德勒超越自卑的探讨。《相约在微博:阿德勒的超越自卑》从六大方面19个点,并附以通俗易懂的社会案例,将如何走出自卑的建议呈阅纸上。书中采用了阿德勒的经典名言,加以适当的解析,文章的最后更有广大网友对生活的见解之语,使读者对人生的概念以及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热门推荐
  • 我磕到了糖

    我磕到了糖

    绪鸣佐今天又发了一条微博:你们没有(图片)微博留言的粉丝?????你做个人吧?我捶死你?请不要随便撒狗粮!嘴脸疯狂往上!!!“佐哥,你这儿发微博的习惯改改,影响不好”安言嘴上批评,手却纵容的点了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诸天万引

    诸天万引

    行走诸天世界,与个个世界的主人翁把酒相谈,成就至高王座。ps:书友群725601617
  • 异种星途

    异种星途

    茫茫星途、因不明物质重生的蓝染,请看它的故事。
  • 异世真魔

    异世真魔

    山里捡来的主角,过着采药卖药的休闲日子,眼看日子一天天变好,却被当地恶霸欺负,险些被打死,被迫踏上了修炼之旅,一接触修炼才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莫非自己是神仙的私生子?
  • 王俊凯之你爱不爱我

    王俊凯之你爱不爱我

    :”王俊凯,我真的不想爱了,太累了,你放手吧,让我走,好吗?“看着一脸疲态的千恩雅,王俊凯心疼了,如果当初知道是这样,他会不会爱上千恩雅呢?
  • 无边际黑暗

    无边际黑暗

    突如其来的广播,席卷而来的尸潮……在这末世中,最可怕的莫过于人心,一次次的背叛,伤痕累累……要想活下去,只能突破极限,成为万中无一的进化者或者是异能者!
  • 成神史诗

    成神史诗

    群雄莫欺少年穷,少年来日战群雄。苍穹巅峰俯众生,反手天地任我擎。他不知天高地厚,他不懂爱恨情仇,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唯一的目标就是成神,要么成神,要么,死!
  • 动画文化学

    动画文化学

    本书首次从文化理论和社会学的双重视角探讨了动画影像的文脉,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动画作品文化现象和文化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用优雅的笔触和深入浅出的写作方式,对动画影像背后的文化现象,诸如女性主义、种族问题、文化地理和文化传播形态等,进行了深刻剖析,构筑起动画文化生态的理论框架。本书以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诠释出动画文化的力量:文化是动画艺术保持鲜活的血液,是动画艺术创造奇葩的源泉,是动画产业振兴腾飞的翅膀。
  • 天宇飞仙

    天宇飞仙

    父亲嘱托得到了城主之位,因为天资平庸,便差点被灭杀,从此不甘成为弱者,立志图强,发奋苦修,等待的是一个平凡少年的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