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97900000027

第27章 八观——八种审察人才的角度(3)

答说:“他们看臣的眼神很严肃,而且很快地走过,必然知道臣已发现了他们的隐情。”

战争进行到最后关头的时候,赵襄子已经岌岌可危,于是派宰相张孟谈以朝见智伯为名而私会韩、魏二人,劝说二人联合攻智伯。

计谋既定,张孟谈又朝拜智伯出来,正被智过在辕门外遇见。智过就进去见智伯说:“魏、韩两家将有变化。”智伯问:“怎么呢?”智过说:“我刚才在辕门外遇到张孟谈,他显得很矜持并且显得很得意。”

智伯说:“不对吧?我已与魏桓子和韩康子约好了,打下赵后就三分其地,他们一定不会欺骗我,你不要瞎说。”

智过出来后总是放心不下,就去拜见了魏、韩二人,回来对智伯说:“魏、韩二人色动意变,一定将不利于大王。不如现在收拾他们!”

智伯说:“我们兵驻晋阳已三年了,早晚就要攻下赵而分享好处,怎么能有其他的心思呢?你不要再说了。”

智过说道:“如果不杀,就快去拉拢他们。”

智伯问:“怎么拉拢呢?”

智过说:“魏桓子的谋臣叫赵菱,韩康子的谋臣叫段规。这两个人是都能改变他们君主的意见的。大王应当与他们约定,破赵后就封二人一人一座万户的城池。这样,魏、韩二人之心可以不变,而大王就得到了您所想要的了。”

智伯这个花岗岩脑袋仍然犹豫不决地说:“破赵后要三分其地,现在又要分给他们两人各万户之城池,那我得到的就更少了,不能这样!”

智过见自己的话智伯又不听,就逃走了,并改姓辅氏。

张孟谈听说了,就去见赵襄子说:“我在智伯的辕门外遇见了智过,看来他对我有了怀疑。他进去见智伯,出来就改了姓,所以我有这样的怀疑。今天晚上如不攻智,必有后患。”

赵襄子点头,派张孟谈去见魏、韩二人,晚上杀散守堤官兵,放水淹智伯的军队。智伯的军队被水一冲,一阵大乱。这时,魏、韩两支军队从两侧围攻,赵襄子率军队正面迎击,大败智伯军队,活擒智伯。

察颜观色

齐桓公上朝与管仲谋划讨伐卫国一事,退朝回到后宫,一个从卫国来的妃子见到他,下堂拜了又拜,替卫国国君请罪。

齐桓公问他为什么如此,妃子答道:“我看到君王进来,趾高气扬,好像有讨伐一个国家的志向,见到我,大王的面色变了,这说明是要攻打卫国。”

第二天齐桓公上朝,见到管仲作了个揖,然后请他进来。

管仲问:“君王放弃攻打卫的打算了吗?”

齐桓公忙问:“仲父,您怎么知道的?”

管仲说:“君王的拱手礼很恭敬,说话缓慢,见到我好像面有愧色,于是知道了。”

齐桓公与管仲谋划讨伐莒国,计谋没定,国内已有流传。齐桓公十分奇怪,将此事问管仲,管仲说:“国中一定有圣人。”桓公感叹地说:“白天雇来干活的人中,有一个拿杵舂米,眼睛向上看的人,我想就是他吧!”

于是吩咐专迎宾客的人,按礼引他进入朝中。

管仲问:“你说过要讨伐莒国了吗?”

他回答:“是的。”

管仲又问:“我没宣布打莒国,你为什么擅自说要打莒国?”

他回答:“君子善于谋策,小人善于揣测,这是我自己猜到的。”

管仲问:“我没说打莒国,你怎么能臆断?”

他回答道:“我听说君子有三种脸色:悠闲自得、宴享喜乐的时候,是钟鼓之色;愁闷悲伤、清静无为的时候,是丧服之色;勃然奋发、踌躇满志的时候,是兵戈之色。那一天,我望见国君在城台之上,脸色踌躇满志,这是兵戈之色。国君嘴动而不发声,所说的是‘莒’的口形;国君举手臂而指,指的方向与你所说的都同样是莒国。我私下猜测现在我们周围未臣服的小诸侯国只有莒国,所以这样说。”

人如果内心有所想法,就一定会在外表上有所表露,不过因为修养和个性而程度不同而已。因此,通过察颜观色能知道人的心思,是因为人的心气虽然隐藏在内心深处,但可以通过人的脸色去把握它。

三、品质与名声是否相符

——何谓观其至质,以知其名?凡偏材之性,二至以上,则至质相发,而令名生矣。是故,骨直气清,则休名生焉;气清力劲,则烈名生焉;劲智精理,则能名生焉;智直强悫,则任名生焉。集于端质,则令德济焉;加之学,则文理灼焉。是故,观其所至之多少,而异名之所生可知也。

【智解】

有才的人,性格中一般包含两种以上的品质,这些品质之间可以相互促进,从而使他们因此获得美好的名声。

比方说,骨骼坚挺加上气质清朗,就产生“美”名。

气质清朗加上体力充沛,就产生“威”名。

智力发达加上义理精通,就产生“能”名。

聪明直率加上坚强诚实,就产生“任”名。

上面这些品质,再加上端正的品质,就产生“德”名。

如果再加上好学勤奋,就成了大方之家,一种既有内修,又能外用,可以弘道的人才。

人身上有多少种品质,加起来可以知道他会得到什么样的名声了。

一般说来,名声和内在是相符的。三国时期,诸葛一家三个儿子,性格品质高下不同,就有不同的名声:诸葛瑾和他的弟弟诸葛亮,以及堂弟诸葛诞,分别挑选一个国家服务。人们说:蜀国得到诸葛亮是得到了一条龙,吴国得到诸葛谨是得到了一只虎,魏国得到诸葛诞是得到了一只狗。

但是,俗话也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人为的吹捧炒作,也确实能让一些人直上青云,甚至唬住全世界。

【事篇】

王莽的本性

生于公元前45年,卒于公元23年,当了十五年新朝皇帝的王莽,是近两千年来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多的人物之一。有人称他是改革家,有人斥他为复古狂。有人把他比做“周公再世”,是忠臣孝子的楷模;有人把他看成“曹瞒前身”,是奸雄贼子的榜首。有人赞他救世主,有人骂他野心家。有人说他虚伪奸诈,有人说他坦荡无私。褒他的,最出名的是胡适之,甚至封他为一千九百年前的“社会主义者”;贬他的,最有才的是白居易,说他“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王莽的大半生,都在扮演着谦谦君子的角色。他的演技之精湛,演出之精彩,风靡了当时西汉年间上至皇帝百官,下至万民百姓所有的人。

首先,他摈弃了家中上百的奴婢仆人,号召家人过清苦平淡的生活。并亲自侍奉着早寡的母亲和嫂嫂,教育亡兄留下的侄儿。

在社会上,他广交各方名士,仗义疏财。并拜道学名儒为师。

他对其他叔父也很孝顺,同时百般殷勤地结交当世英豪,这些人都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好话,他的官也越做越大,然而他官越大,地位越高,做事就越谨慎,待人也越谦虚。他还把皇帝赏赐的车马衣物都送给宾客,甚至卖掉自己的财产赈济穷人,家中一件多余的东西都不要,以至不少名士投奔他,朝中权臣都愿意和他交往。当权的人称赞他,说客游士到处宣传他,此时他的名声甚至超过了他的几个叔父。

他的君子形象开始悄然成形。

在暗地里,他拼命巴结王氏集团的高层人物。一次王凤生病,王莽“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月余”,殷勤功夫做到十足,使王凤大为感动,认为他比自己的儿子还亲,便提出封他为新都侯。此时,在野的儒学名士们一起为王莽叫好,说他的种种行为乃“世之楷模”,不明真相的百姓也纷纷拥护他。

哀帝即位后,外戚丁、傅两家的势力潮水般的涌入朝廷,王莽的仕途出现了波折,他采取韬晦之术,上书辞职,退居新野,闭门读书,俟机东山再起。一次,他的儿子杀了一名家奴,王莽大发雷霆,要他儿子自杀偿命。在那混乱的世道,人们对王莽的举动充满好感,奉为楷模。王莽在新野三年,上书为他鸣不平、要他重返朝纲的官吏就有一百多人。在舆论的压力下,他又回到了京城。这时荒淫无度的哀帝做了六年皇帝就死了,王莽又成了国家最高权力的执掌人。

没几年后,王莽便爬上了大司马的高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阴谋逼死了唯一的政敌后,王莽终于大权在握。王莽先立了一个年仅两岁的小皇帝做傀儡。但其后没多久,他便忍不住正式称帝了。

此后,王莽的真实人性彻底暴露。改新制,戮群贤,把那些支持过他的知识分子统统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大搜民财,他家的黄金一度达到六百多斤。强征民女,使后宫妃子达到四百个之多。终于在一十五年后,被起义军攻破城池,枭首示众。

四、从动机看人的作为

——何谓观其所由,以辨依似?夫纯讦性违,不能公正;依讦似直,以讦讦善;纯宕似流,不能通道;依宕似通,行傲过节。故曰:直者亦讦,讦者亦讦,其讦则同,其所以为讦则异;通者亦宕,宕者亦宕,其宕则同,其所以为宕则异。

【智解】

看人的动机,可以认识他的所作所为与心中所想是否表里一致。由于人的感情、言行受人主观意识的制约,有些人就用“假面孔”掩饰其本质。“依似”之人,只有善的表象而无其实质,因其某些表象与偏才相似,若不深入观察剖析,就会将“依似”之人误为人才;反之也会将偏才视为乱德的“依似”之人。

比方说,正直的人,嫉恶如仇,而好攻击他人;而邪性的人,也喜欢专门攻击善者。两者皆具“攻击性”,看来一样,但实质截然不同。前者为的是铲除邪恶,后者为的是公报私仇。所以,必须认真观察,找出“攻击性”背后的动机,才能分辨出两者不同的本质。

洒脱通达的人放纵,放荡的人也放纵,同为放纵,原因却不一样。

有的人轻易向别人许诺,看上去很有能力,实际上收不到一点儿效用,只会添乱。

有的人表面上很顺从,看上去挺老实,背地里却固执已见。

有的人手中掌握很大的权力,看上去像是滥用权力的奸臣,实际上他为国家作出了很多贡献。

有的人非常聪明但不外露,看上去似乎很愚笨,实际上他却很精明。

有的人具有博爱的胸怀,看上去这种有非常空泛,但实际上这种爱非常深沉淳厚。

有的人爱讲真理,说实话,看上去总是在遣责别人,实际上他非常真诚,都是为了别人好。

所以我们要认真观察,辨别清楚“似是而非”和“似非而是”,掌握真实情感的“正”与“反”。

【事篇】

生死的动机

一般说来,苟且偷生为人不齿,舍身取义难能可贵,然而,事情往往不像表面上这样看起来黑白分明,偷生与舍身未必就有高下之分。看事看人,莫只就结果滥下评判,得看看动机。下面的故事就是“死了容易活着难”的写照。

晋屠岸贾攻赵氏于下宫,杀了赵朔、赵同、赵括,灭了赵氏家族。赵朔之妻是成公之姊,有遗腹子,逃入成公宫中藏匿。没多久,分娩生下一男婴。屠岸贾听说之后,在宫中搜索。赵夫人将儿子放在布劓中,祈祷着:“你如果哭出声,赵嗣就完了;如果你不出声,赵嗣就保全了。”等到被搜索的时候,婴儿竟然未发出声音。脱逃之后,原赵朔的门下客公孙杵臼问程婴说:“保存赵家孤儿与牺牲性命相比,哪一项较难?”程婴说:“牺性性命较容易,保存孤儿较难。”公孙许臼说:“那难的给你办,容易的由我来。”于是就找来别人家的婴儿,包上花色的襁褓,躲入山中。

后来程婴向将领们说:“谁能给我千斤黄金,我就告诉他赵氏孤儿在哪里。”将领们很高兴的答应了,并带领部队随着程婴攻打公孙杵臼。

公孙杵臼假称说:“小人啊!程婴。以前不能为下宫之难牺牲,与我共谋藏匿赵氏孤儿。如今纵使不能抚养他,难道忍心出卖他吗?”于是他抱着婴儿,叫喊着说:“天啊!天啊!赵氏孤儿何罪,请让他活下去,就只杀我公孙杵臼吧!”将领们不同意,杀了杵臼与孤儿,却不知真正的孤儿还活着。

程婴带着孤儿,一起藏匿在山中,一住就是十五年。后来晋景公生病,经过卜筮,认为是在事变之后不顺者作祟。景公就问韩厥,韩厥知道赵氏孤儿仍在,就说:“事变之后,只有赵氏宗族被灭,国人哀痛,所以征兆显现在龟策上,请国君想想办法。”

景公于是召见赵武(赵氏孤儿)、程婴,要他们拜请将领们,将领们于是回过头来攻击屠岸贾,并灭了他的家族,景公也让赵武恢复原有的田邑。等到赵武二十岁,成人了,程婴就告诉赵武:“以前下宫之难,我并非不能牺牲,只是为保全赵氏之后而苟活,如今你已复位,我将到九泉之下回报赵宣孟及公孙杵臼。”

赵武边哭边拜,恳求说:“我愿受苦至死以报答您,您竟忍心离我而去?”

程婴说:“不行,他们认为我可以完成大事,因此先我而死,如今我不回报,他们在那边会不安心,认为事没办好。”于是就自杀了。

五、爱心也是一种智慧

——何谓观其爱敬,以知通塞?盖人道之极,莫过爱敬。然则,人情之质,有爱敬之诚,则与道德同体;动获人心,而道无不通也。何则?敬之为道也,严而相离,其势难久;爱之为道也,情亲意厚,深而感物。是故,观其爱敬之诚,而通塞之理可得而知也。

【智解】

看一个人对他人的爱敬态度,可以推断他为人处世成功还是失败。

“爱”和“敬”是最高的道德,同时,若是以功利的眼光来看,也是最高明的手段。《周易》中认为天地之间阴阳力量的互动就是道德,而“谦让”则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手段,这个“谦让”,就是爱敬。

掌握“爱敬”这门功课的办法是“诚”,人们都很精明,用来欺骗的“爱敬”最终不会成功,只有来真的,才能有效。

爱敬到了极至,据说可以感动天地,这样看来,获得别人的信任更是小事一桩,就可以在为人处世方面一帆风顺。

爱和敬两者之中,“爱”属于情感,“敬”属于理性,若是“敬”的成分重,就只能招致那些理性至上的人物,这些人虽然很有能力,但欠缺了人情味,容易有流弊;“爱”的成分重,容易得众人之心,而且那些被感化的人很愿意为你做事,能得到最大的帮助。

同类推荐
  • 心态的力量

    心态的力量

    一个人成功与否,就在于能否驾驭好心态。好心态难以养成,但是容易保持下去;坏心态容易养成,但是难以摒弃。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决定性格的又是心态。不是有这样的谚语吗?播下一种行为,你将收获一种心态;播下一种心态,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 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

    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

    本教材为适应阶段性就业指导的需要,按照高职毕业生最后一年就业时间顺序,以就业问题为中心而编写,内容包括就业形势分析、就业途径、求职择业的准备、求职的方法与技巧、笔试与面试技巧、实习与试用期、签约与报到、女生择业心理指导与策略、自主创业的策略与方法、就业规则与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角色转换、就业专项指导等。书中分环节地、实事求是、系统、完整、有针对性地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阐述和探讨。本书特别强调了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突出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 金口才全书·好口才闯天下

    金口才全书·好口才闯天下

    本书包括语言——无所不能的工具、美丽人生的起点——张嘴、鼻子下面是大路——通天下、出类拔萃——因口有才、找饭碗——因口才传奇等七章内容。
  • 不要等到毕业以后:修订版

    不要等到毕业以后:修订版

    一直在答疑、从来不休息的秋叶大叔,曾为超过100000名大学生答疑解惑。回答问题之余,秋叶大叔发现帮助大学生解决他们的问题,不如帮助大学生打开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并且有所行动。针对此目标,秋叶大叔讨论了大学生最关心的十个话题,并给大学生提供了最实用的思考方法和行动方案。本书中讨论的话题包括:专业和职业、读书和学习、社团和实践、友情和爱情、考研和就业、求职和创业、生活和习惯、个人和社会、天性和信仰、成长和反复。
  • 女人40枕边书

    女人40枕边书

    本书结合四十岁女性的身心特点和生存现状,给出了个人的再塑、关系的处理、重视自我三个方面的忠告。
热门推荐
  • 我是唐四

    我是唐四

    无意间穿越到了《斗罗大陆》,拥有了武魂,展开了传奇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倾听,那花落的声音

    倾听,那花落的声音

    剧情的兜兜转转,她和他之间的分分合合,命运的轮回又会将二人的故事怎样演绎,他,还会再次接受她吗?她的背叛,只是他的错觉,还是........那么,他和她的故事,又会又怎样的结局,又会以怎样的形式来演绎.......
  • 这样上班就对了

    这样上班就对了

    职场很枯燥,但薛莉告诉每一位职场人,明白了这些,职场其实可以很好玩。工作就是工作,就是在完成雇主要求的同时,获取食物和住房的报酬,除此之外的任何收获都应该视之为额外盈余。尊重自己工作的人才能寻觅到更多快乐,而工作的尊严感就藏在工作的细节里。真正需要竞争的,并不是基本的做事……
  • 穿越之傀儡女帝

    穿越之傀儡女帝

    她是21世纪的王牌杀手,却一朝穿越,成为了南龙王朝的女帝?!还是傀儡,真正的权力都归丞相所有,她真的很郁闷,如果不是她从小性冷,恐怕早就操刀杀了他,可当她决心拿起手中的剑,却忘了自己是别人手中的剑,所以她根本杀不了他......
  • 恶趣味的游戏传说

    恶趣味的游戏传说

    第一次接触VRMMO的韩宇,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居然会成为一个人形自走Bug。为什么我的攻击永远Miss,开挂了吗为什么他碰我一下我就没了啊抱歉,别质疑自己,只是哥的敏捷值已然突破天际。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他那充满恶趣味的捏脸…好了别说了,我也不想啊。
  • 半命捉鬼师

    半命捉鬼师

    骆晨出生在驱魔世家,十岁时因溺水成了半命人。人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对他而言,这后福指的是后面更多的波澜起伏。斗鬼师、斗鬼魔、斗鬼镜……与鬼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 极品上门龙婿

    极品上门龙婿

    他是冲喜女婿,更是落难的华夏第一豪门小少爷,当重新继承千亿家产以后,拜金丈母娘瞬间傻眼了……
  • 没有的如果

    没有的如果

    消失的人海,如何才能找到,如果爱可以重来,我绝对不会分开,因为空洞的房间,又有谁会明白?夜半买醉的孤寂又有谁能体会。
  • 怪兽乱穿

    怪兽乱穿

    “自从变成了怪兽,我发现……还蛮不错哟~”“我可以连续打七天七夜的游戏,却不会累。”“我也可以不用每日三顿饭,因为我吃一顿能顶好久。”闪亮的高台上,王黑拿着话筒,望着下方妖怪,神明,魔鬼,怪兽,人类等等。“各位!准备好狂欢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