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71800000008

第8章 文章品(2)

这真是一个少见的热爱家乡,热爱土地的人。他经常来往的是家乡人,说的是家乡话,谈的是家乡的人和事。他不止一次和我谈起棉花坡的渡船,谈起枫树坳,秋天,满城飘舞着枫叶。1981年他回凤凰一次,带着他的夫人和友人看了他的小说里所写过的景物,都看到了,水车和石碾子也终于看到了,没有看到的只是那个大型榨油坊。七十九岁的老人,说起这些,还像一个孩子。他记得的那样多,知道的那样多,想过的那样多,写了的那样多,这真是少有的事。他自己说他最满意的小说是写一条延长千里的沅水边上的人和事的。选集中的散文更全部是写湘西的。这在中国的作家里不多,在外国的作家里也不多。这些作品都是有所为而作的。

沈先生非常善于写风景。他写风景是有目的的。正如他自己所说:

一首诗或者仅仅二十八个字,一幅画大小不过一方尺,留给后人的印象,却永远是清新壮丽,增加人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张八寨二十分钟》)风景不殊,时间流动。沈先生常在水边,逝者如斯,他经常提到一个名词是“历史”。他想的是这块土地,这个民族的过去和未来。他的散文不是晋人的山水诗,不是要引人消沉出世,而是要人振作进取。

读沈先生的作品常令人想起鲁迅的作品,想起《故乡》、《社戏》(沈先生最初拿笔,就是受了鲁迅以农村回忆的题材的小说的影响,思想上也必然受其影响)。他们所写的都是一个贫穷而衰弱的农村。地方是很美的,人民勤劳而朴素,他们的心灵也是那样高尚美好,然而却在一种无望的情况中辛苦麻木地生活着。鲁迅的心是悲凉的。他的小说就混和着美丽与悲凉。湘西地方偏僻,被一种更为愚昧的势力以更为野蛮的方式统治着。那里的生活是q怕人“的。所出的事情简直是离奇的。一个从这种生活里过来的青年人,跑到大城市里,接受了”五四“以来的民主思想,转过头来再看看那里的生活,不能不感到痛苦。《新与旧》里表现了这种痛苦,《菜园》里67。

表现了这种痛苦,《丈夫》、《贵生》里也表现了这种痛苦,他的散文也到处流露了这种痛苦。土著军阀随便地杀人,一杀就是两三千。刑名师爷随便地用红笔勒那么一笔,又急忙提着长衫,拿着白铜水烟袋跑到高坡上去欣赏这种不雅观的游戏。卖菜的周家小妹被一个团长抢去了。”小婊子“嫁了个老烟鬼。一个矿工的女儿,十三岁就被驻防军排长看中,出了两块钱引诱破了身,最后咽了三钱烟膏,死掉了。……说起这些,能不叫人痛苦?这都是谁的责任?”浦市地方屠户也那么瘦了,是谁的责任?“--这问题看似提得可笑,实可悲。便是这种诙谐语气,也是从一种无可奈何的痛苦心境中发出的。这是一种控诉。在小说里,因为要”把道理包含在现象中“,控诉是无言的。在散文中有时就明明白白地说了出来。

“读书人的同情,专家的调查,对这种人有什么用”?若不能在调查和同情以外有一个’办法‘,这种人总永远用血和泪在同样情形中打发日子。地狱俨然就是为他们而设的。他们的生活,正说明’生命‘在无知与穷困包围中必然的种种。,(《辰貉的煤》)沈先生是一个不习惯于大喊大叫的人,但这样的控诉实不能说是十分“温柔敦厚”。不知道为什么他的这些话很少有人注意。

沈从文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个人得失事小,国家前途事大。他曾经明确提出:“民族兴衰,事在人为。”就在那样黑暗腐朽(用他的说法是“腐烂”)的时候,他也没有丧失信心。他总是想激发青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事业上有以自现,在学术上有以自立。”他最反对愤世嫉俗,玩世不恭。在昆明,他就跟我说过:“千万不要冷嘲。”1946年,我到上海,失业,曾想过要自杀,他写了一封长信把我大骂了一通,说我没出息。信中又提到“千万不要冷嘲”。他在《(长河>题记》中说:“横在我们面前的许多事都使人痛苦,可是却不用悲观。社会还正在变化中,骤然而来的风风雨雨,说不定把许多人的高尚理想,卷扫摧残,弄得无踪无迹。然而一个人对于人类前途的热忱,和工作的虔敬态度,是应当永远存在。且必然能给后来者以极大鼓励的!”事情真奇怪,沈先生这些话是1942年说的,听起来却好像是针对“文化大革命”而说的。我们都经过那十年“痛苦怕人”的生活,国家暂时还有许多困难,有许多问题待解决。有一些青年,包括一些青年作家,不免产生冷嘲情绪,觉得世事一无可取,也一无可为。你们是不是可以听听一个老作家四十年前所说的这些很迂执的话呢?

我说这些话好像有点岔了题。不过也还不是离题万里。我的目的只是想说说沈先生的以民族兴亡为己任的爱国热情。

沈先生关心的是人,人的变化,人的前途。他几次提家乡人的品德性格被一种“大力”所扭曲、压扁。“去乡已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的一种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那点正直朴素的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的庸俗人生观。敬鬼神畏天命的迷信固然已经被常识所摧毁,然而做人时的义利取舍是非辨别也随同泯没了。”(《<长河>题记》)他并没有想把时间拉回去,’回到封建宗法社会,归真返朴。他明白,那是不可能的。他只是希望能在一种新的条件下,使民族的热情、品德,那点正直朴素的人情美能够得到新的发展。他在回忆了划龙船的美丽情景后,想到“我们用什么方法,就可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对‘明天’的‘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的和平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这些人在娱乐上的狂热,就证明这种狂热能换个方向,就可使他们还配在世界上占据一片土地,活得更愉快更长久一些。不过有什么方法,可以改造这些人的狂热到一件新的竞争方面去。可是个费思索的问题。”(《箱子岩》)“希望到这个地面上,还有一群精悍结实的青年,来驾驭钢铁征服自然,这责任应当归谁?”--“一时自然不会得到任何结论。”他希望青年人能活得“庄严一点,合理一点”,这当然也只是“近乎荒唐的理想”。不过他总是希望着。

他把希望寄托在几个明慧温柔,天真纯粹的小儿女身上。寄托在翠翠身上,寄托在《长河》里的三姊妹身上,也寄托在“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身上。--这是一篇写得很美的散文。牛保和那个不知名字的妇人的爱,是一种不正常的爱(这种不正常不该由他们负责),然而是一种非常淳朴真挚,非常美的爱。这种爱里闪耀着一种悠久的民族品德的光。沈先生在《<长河>题记》中说:“在《边城》题记上,曾提起一个问题,即拟将‘过去’和‘当前’对照,所谓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造,可能从什么地方着手。《边城》中人物的正直和热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陈迹了,应当还保留些本质在年轻人的血里或梦里,相宜环境中,即可重新燃起年轻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起《边城》和沈先生的许多其他作品,人们往往愿意和“牧歌”这个词联在一起。这有一半是误解。沈先生的文章有一点牧歌的调子。所写的多涉及自然美和爱情,这也有点近似牧歌。但就本质来说,和中世纪的田园诗不是一回事,不是那样恬静无为。有人说《边城》写的是一个世#-O&源,更全部是误解(沈先生在《桃源与沅州》中就把来到桃源县访幽探胜的“风雅”人狠狠地嘲笑了一下)。《边城》(和沈先生的其他作品)不是挽歌,而是希望之歌。民族品德会回来么?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回来了!你看看张八寨那个弄船女孩子!

令我显得慌张的,并不是渡船的摇动,却是那个站在船头,嘱咐我不必慌张,自己却从从容容在那里当家作事的弄船女孩子。我Y4Ex乎相熟又十分陌生。世界上就真有这种巧事,原来她比我二十四年写到的一个小说中人翠翠,虽晚生十来岁,目前所处环境却仿佛相同,同样在这么青山绿水中摆渡,青春生命在慢慢长成。不同处是社会变化大,见世面多,虽对人无机心,而对自己生存却充满信心。一种‘从劳动中得到快乐增加幸福成功’的信心。这也正是一种新型的乡村女孩子共同的特征。目前一位有一点与众不同,只是所在背景环境。

沈先生的重造民族品德的思想,不知道为什么,多年来不被理解。“我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寄意寒星荃不察”,沈先生不能不感到寂寞。他的散文里一再提到屈原,不是偶然的。

寂寞不是坏事。从某个意义上,可以说寂寞造就了沈从文。寂寞有助于深思,有助于想象。“我有我自己的生活与思想,可以说是皆从孤独中得来的。我的教育,也是从孤独中得来的。”他的四十本小说,是在寂寞中完成的。他所希望的读者,也是“在多种事业里低头努力,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长河>题记》)安于寂寞是一种美德。寂寞的人是充实的。

寂寞是一种境界,一种很美的境界。沈先生笔下的湘西,总是那么安安静静的。边城是这样,长河是这样,鸭窠围、杨家咀也是这样。静中有动,静中有人。沈先生善长用一些颜色、一些声音来描绘这种安静的诗境。在这方面,他在近代散文作家中可称圣手。

黑夜占领了全个河面时,还可以看到木筏上的火光,吊脚楼窗口的灯光,以及上岸下船在河岸大石间飘忽动人的火炬红光。这时节岸上船上都有人说话,吊脚楼上且有妇人在黯淡灯光下唱小曲的声音,每次唱完一支小曲时,就有人笑嚷。什么人家吊脚楼下有匹小羊叫,固执而且柔和的声音,使人听来觉得忧郁。

这些人房子窗口既一面临河,可以凭了窗口呼喊河下船中人,当船上人过了瘾,胡闹已够,下船时,或者尚有些事情嘱托,或者其他原因,一个晃着火炬停顿在大石问,一个便凭立在窗口,“大老你记着,船下行时又来!”“好,哉来的,我记着的。”“你见了顺顺就说:‘会呢,完了;孩子大牛呢脚膝骨好了;细粉带三斤,冰糖或片糖带三斤。”’“记得到,记得到,大娘你放心,我见了顺顺大爷就说:‘会呢,完了;大牛呢,好了。细粉来三斤,冰糖来三斤。”“杨氏,杨氏,一共四吊七,莫错账!”“是的,放心呵,你说四吊七就四吊七,年三十夜莫会多要你的!你自己记着就是了。”这样那样的说着,我一一都可听到,而且一面还可以听着在黑暗中某一处咩咩的羊鸣。(《鸭窠围的夜》)真是如闻其声。这样的河上河下喊叫着的对话,我好像在别一处也曾听到过。这是一些多么平常琐碎的话呀,然而这就是人世的生活。那只小羊固执而柔和地叫着,使沈先生不能忘记,也使我多年不能忘记,并且如沈先生常说的,一想起就觉得心里“很软”。

不多久,许多木筏皆离岸了,许多下行船也拔了锚,推开篷,着手荡桨摇橹了。我卧在船舱中,就只听到水面人语声,以及橹桨激水声,与橹桨本身被扳动时咿咿哑哑声。河岸吊脚楼上妇人在晓气迷蒙中锐声的喊人,正好同音乐中的笙管_样,超越众声而上。河面杂声的综合,交织了庄严与流动,一切真是一个圣境。

岸上吊脚楼前枯树边,正有两个妇人,穿了毛蓝布衣服,不知商量些什么,幽幽的说着话。这里雪已极少,山头皆裸露作深棕色,远山则为深紫色。地方静得很,河边无一只船,无一个人,一堆柴。只不知河边某一个大石后面有人正在捶捣衣服,一下一下的捣。对河也有人说话,却看不清楚人在何处。(《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静中有动,以动为静,这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长久的传统。但是这种境界只有一个摆脱浮世的萦扰,习惯于寂寞的人方能于静观中得之。齐白石题画云:“白石老人心闲气静时一挥”,寂寞安静,是艺术创作所必需的气质。一个热中于利禄,心气浮躁的人,是不能接近自然,也不能接近生活的。沈先生“习静”的方法是写字。在昆明,有一阵,他常常用毛笔在竹纸书写的两句诗是“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我就是从他常常书写的这两句诗(当然不止这两句)里解悟到应该怎样用少量文字描写一种安静而活泼,充满生气的“人境”的。

我就是不想明白道理却永远为现象所倾心的

同类推荐
  • 回忆不在照片里

    回忆不在照片里

    周文慧首部作品集,以身边事为引,深刻书写记忆里的青春沉思与所感人事变迁。笔锋独到,发人深省。《上大学有什么用》:让你真正踏入人生漫无涯际的孤独与荒凉后,能凭借当初的记忆为自己点一盏灯。因为你知道那些美好你再也遇不到了,所以你才能擦擦眼泪,狠下心来,整好铠甲,磨好兵刃。准备开始进入到成人世界里的厮杀。《我养你有什么用》:不过是漫长的人生里,你陪我走了一程,却是拿性命相托。《爸爸的朋友圈》:他自动默认了网络世界里的全部善意,迫不及待想要跟别人分享眼前的一切。
  • 中国女明星在国外

    中国女明星在国外

    本书将为你介绍张瑜、苏小明、刘晓庆等明星在国外的生活。经商定,文采音像公司将购买香港有关人士最近拍摄的《刘晓庆特辑》专题纪录片的版权,拟在大陆出版发行。文采阁多功能厅经理出面邀请骁庆参观了“文采宴会厅”,并特邀她抽时间来赴“三国宴”和“作家宴”。
  • 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周瓒诗选

    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周瓒诗选

    《周瓒诗选》是《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的其中一册,共分为三辑。每一辑的创作时间相互交叠,但脉络清晰,不仅完整呈现了作者二十年间诗歌写作的总貌,还细致展现了人们颇为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极大增强了诗歌的亲切感。独特的女性视角写作不落俗套,也成为了该诗选的一大亮点。
  • 总是唐诗最风流

    总是唐诗最风流

    《总是唐诗最风流》由王鹏编著。每一首唐诗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一位过尽千帆的诗人。当故事走远之后,心里的情感却天长地久,这也是我们一次一次翻读起了泛着沉香的诗卷的原因。《总是唐诗最风流》以诗中有故事、故事中有诗的形式讲述了唐朝诗歌里的风流、妩媚、浪漫、雄浑、安详、温暖、沧桑、凄美与悲凉。
  • 纪伯伦全集:泪与笑

    纪伯伦全集:泪与笑

    《纪伯伦全集:泪与笑(散文诗)》收集了纪伯伦三部经典作品《泪与笑》《暴风集》《珍趣篇》,泪与笑、生与死、灵与肉,所有都是对立面,人生就是在这个充满各种对立面的世界中度过。纪伯伦以超越哲学家的深邃思索,用文学家的悲悯情怀写出对世间万象的解答,这是纪伯伦自己的天问也是代苍生而问,读这本书已经不耽美于它的文字,尽管文字依然很美,但吸引你的一定是其中充满人生解惑的哲思。不敢说本书是人生的导师,但绝对会在你陷入人生困境的时候,意外地给你点一盏温暖的心灯。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书写规则

    书写规则

    这是一个吃人的世界,末日中,在迷茫中难以抉择的对与错,人性是否会沉沦?在这一场阴谋中,他能否摆脱作为傀儡的命运?他是彻底堕落黑暗之中还是游走在光明的边缘为人类而战!让我们走进这个世界…
  • 赴神途

    赴神途

    出生天生异象,自小母离世,被父驱逐,行走九州大陆,血雨腥风,明仇暗箭,谁与争锋。凝身,长识,开丹田,聚气,破虚,窥阴阳,乾坤阴境,乾坤阳境,乾坤境,只为赴神途
  • 盛夏予你

    盛夏予你

    年幼:“叶叶……你不要忘了我……”“你也是哦,夏夏。”“还……还有,你一定要来找我,不然……我就再也不理你了,再也不吃你的糖糖了。”“好,我记住了,再见,夏夏。”“叶叶,再见……”少时:“夏夏,好久不见。”“……明明早上还在一起吃了早餐诶。”青春:“叶叶,刚才那个女生真的好好看,不考虑一下么?”“夏夏,听说阿姨想给你买辅导书?”“我错了。”“对了,今天来找你的那个男生是谁?”“一个学长,来借书的。”“哦。”“叶叶不要不开心,你是最最重要的。”“你也是哦。”未来:“我愿意。”
  • 邪主霸宠妻:无双天下

    邪主霸宠妻:无双天下

    左月,穆玄国第一世家左家的第二十八代家主,穆玄国的第一纨绔,天生的废材火一根,身为庸才而不自知,四处仗势欺人,不学无术,一朝被人暗算,死于非命。
  • 九彩祥云

    九彩祥云

    仙界无仙,魔界无魔。妖再无忌惮,横行与人间。人界各自为政。乱世,一个少年自大荒中走出……
  • 诡道之年

    诡道之年

    数十帝国,数百王国,数千公国,数万侯国……过亿魔族,过亿妖族,百亿人族……道统、魔教、佛教、诡道……九州是一张棋盘,万物皆为棋子。吾乃秦百川,秦王国储君,故事从这里开始。
  • 女总裁的贴身王

    女总裁的贴身王

    总裁千金杜鹃花,在婚礼当天,遭遇前男友劈腿。江云风无意中救下她,闺蜜唐小丫一路跟随。月色美得不像话,唐小丫的笑容美得更不像话。唐小丫掐着柳腰,笑得花枝乱颤:“所有男人喜欢的女人优点我全有:性感、风骚、漂亮(得好好打扮才算);”“所有男人不喜欢的女人缺点我也有:撒娇、爱哭、闹小脾气。”江云风和唐小丫,两人见面就掐,互黑互怼。唐小丫给他抛上媚眼,“欢迎你全方位玷污我,来啊,互相伤害啊。”江云风身中剧毒,唐小丫不管不顾,爱上这个憨厚小子。女人沾染在衣角的一缕梨香,盈盈秋波的一望,让江云风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江云风偶遇霸道女总裁李秋巧,成了她的贴身保镖,两人日久生情。李秋巧花瓣一样薄软的红唇,颤抖着吐出芬芳:“风哥哥是我的心,是我的肝,是我生命的四分之三。”她的公司遭遇困境,江云风多次暗中相助。李秋巧伸出小拳拳来捶他:“死鬼,人家等你”,面颊上那醉人的一抹微红,让无数男人沦陷。江云风头脑逐渐清醒,偶然发现跟林剑飞在同一个部队服过兵役。杜鹃花出身服装世家,能够设计出许多暗藏机关的服装。江、林、杜联手伸张正义,三人设下圈套,最终整垮了百亿身价的黑色势力雷震谷。
  • 呦呦鹿鸣飞云霄

    呦呦鹿鸣飞云霄

    1vs1双洁,双强+救赎+校园鹿鸣:“我不知道怎么跟你讲我的过去,我不在期待中出生,没人疼爱,后来又被人拉进地狱,抢杀掠夺,坏事做尽,可是我又记不得,我吃过很多苦,忍受过很多痛,我怕你不理解,会跟他们一样认为我是个坏女孩。你那么好,我怕我配不上你。”陆霄轻轻吻住鹿鸣,“信我吗?我说你配,你就配。而且我们很配顶配超级配!”鹿鸣摸着手臂上歪歪扭扭的字,那是用刀生生刻上的“陆霄”,她想象不到没有陆霄,不爱陆霄会是什么样子,她要把他刻进血肉里,她说过,陆霄是她的底线!就算我生活在黑暗泥沼里,也会奔着光明去。
  • 萌萌厂督

    萌萌厂督

    齐国当朝太子姬九陌,早已夜深却久久不曾入眠,趴在书案上捶胸顿足,神色阴郁:“本宫……本宫居然喜欢上了一个太监…………”一旁早已看穿一切的剑客离忧似乎有些幸灾乐祸:“厂公大人甚是可爱……”嗖的一声,冰冷的剑锋擦着离忧的面门呼啸而过,离忧怪叫一声,却听的太子冰冷的声音传来:“那个小太监,是本宫的!”厂督大人甩甩长发、抖抖裙摆,傲娇的抬起头:听说有人要娶我?(女扮男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