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74500000039

第39章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一、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在拨乱反正取得胜利的基础上,1982年 9月,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 1545名,代表全党 3900多万党员。十二大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为中顾委主任,陈云为中纪委第一书记。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指出,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大会把推进经济建设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确定了从 1981年到 20世纪末的 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 1980年的 7100亿元增加到 2000年的 28 000亿元,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邓小平还提出,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他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靠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紧密结合,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制化。总之,十二大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宏伟纲领,为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作了部署。十二大之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早在 1977年 11月,在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的支持下,安徽省委作出了《关于当前经济政策的几个问题的规定》,主要内容是: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加速生产发展;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减轻生产队和社员的负担,搞好分配兑现;粮食分配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允许农民搞家庭副业,其产品除完成国家任务外,可以到集市上出售。生产队可以实行定任务、定质量、定工分的责任制。这是粉碎“四人帮”后全国出现的关于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第一个红头文件,它为后来安徽农民搞“包产到户”壮了胆。不久,四川省委也推出了类似的规定。

1978年 12月,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 18户农民自发举行会议,决定通过实行包产到户,以摆脱大灾后的困境。“奇迹”出现了,包产到户后,小岗生产队获得了大丰收,全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 3万多斤增加到 12万余斤。这个自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交过粮食的“吃粮靠远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生产队,在 1979年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小岗一年大变,产生了极大的示范效应,成了全国农业经济全面改革的先声。

邓小平对凤阳的改革给予了及时而热情的支持。1980年 5月 31日,他在一次谈话中说,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他指出,从当地具体条件和群众意愿出发,这一点很重要。

根据邓小平谈话的精神和几个月的调查研究,中共中央于 1980年 9月召开了各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座谈会,讨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会后,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针对尚有争议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性质作了肯定的回答。 1982年 9月召开的十二大充分肯定了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强调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并逐步加以完善。 1983年 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文件,进一步肯定以农户或小组为承包单位的联产计酬责任制,认为这种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要求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3年初,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达93%,其中绝大多数是包干到户。 1984年初,政策允许的土地承包期延长至 15年以上。同年 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规定建立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权。到 1984年底,全国各地基本完成了政社分设,建立了

9.1万个乡(镇)政府, 92.6万个村民委员会。从此,农村人民公社制度不复存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劳动和经营的自主权,使农民的生产成果和利益直接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长期被压抑的农村生产力。 1984年全国农业获得了大丰收。

1985年 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文件,标志着农村改革进入到第二步。文件针对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作了十项政策规定:第一,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第二,大力帮助农村调整产业结构;第三,进一步放宽山区、林区政策;第四,积极兴办交通事业;第五,对乡镇企业实行信贷、税收优惠;第六,鼓励技术转让和人才流动;第七,放活农村金融政策;第八,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和商品经济要求,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制;第九,进一步扩大城乡经济交流,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指导;第十,发展对外经济和技术交流。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传统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

在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广、“政社合一”体制解体、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取消、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乡镇企业迅速崛起。乡镇企业是在原社队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了适应农村改革的新形势,中共中央、国务院于 1984年 3月 1日转发了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同意将“社队企业”更名为“乡镇企业”,其范围从过去的公社、大队两级,扩大到乡(区、镇)企业、村企业、农民联营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文件下发后,各地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出现了乡镇办、村办、联户办和户办“四轮驱动”,农、工、商、建、运、服“六业齐上”的兴旺局面。到 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达 8805万人,产值 476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4%,第一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它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出现了历史性变化。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与此相应,农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大幅度上升。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和乡镇企业的兴起,是农村经济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农村实现小康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前奏。

二、城市改革开始起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改革的同时,城市改革也开始起步。1984年 10月前,城市改革尚处于试点和探索时期,其特征是,改革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调整。在此期间,城市改革主要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以利于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并在较短时间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第二,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经济责任制,以利于企业发挥主动性,理顺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的经济关系,打破“大锅饭”局面。第三,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发挥城市组织经济的作用,以利于城市经济中的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等各个方面协调地进行配套改革。这三方面的改革虽然只是局部的、初步的和探索性的,但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效和经验,为 1984年以后开始的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

在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几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 1984年 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它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从而为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标志着中国进入到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阶段。全国的经济改革逐渐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

到 1987年,同改革前的 1978年相比,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所占比重由 77.6%下降到 59.7%;集体经济由22.4%上升到34.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则由几乎为零上升到 5.6%。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方面,全民所有制商业由 54.6%下降为 38.7%,集体所有制商业由43.3%下降为35.7%,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则由 2.1%上升到 25.6%。全国城镇个体工商业从业人员由 15万人增加到 569万人。

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城市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 1985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经委、体改委《关于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1986年 12月,国务院再次作出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逐步改变了企业中党政不分、责权分离的情况。

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职能的调整和转变,是宏观管理系统改革的重点。它势必牵动计划体制、价格体制、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和劳动工资体制等方面的全面改革。到 1986年,国家计委管理的工业生产指令性产品品种,由 1984年的 120种减少到 60种;在生活资料价格体系改革方面,1985年,在城市开放了蔬菜、肉类、禽蛋、水产品等主要副食品价格;在劳动制度改革方面,开始打破以“固定工”为特征的“铁饭碗”,到 1987年底,全民所有制单位合同工总数达 726万人。配合用工制度的改革,各地建立了 1600多个劳动仲裁机构;在工资制度改革方面,开始废除等级工资制,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企业普遍实行奖励基金与经济效益挂钩浮动的办法,部分企业试行全部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浮动的办法。通过改革,城市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此外,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日趋完善,爱国统一战线得到加强,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按照“一国两制”原则, 1984年 12月和 1987年 4月,中国与英国、葡萄牙两国分别签署了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 1997年 7月 1日和 1999年 12月 20日分别对香港与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国防建设、外交工作等方面,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改革开放的新格局下,顺利完成了“六五”计划。“六五”期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11%,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都有大幅度提高。粮食、棉花产量创造了历史上的昀高纪录。随着经济增长,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出现了繁荣兴旺的局面。

三、走向 21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突破

1987年 10月 2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的国情,指出,一方面,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已经消灭,国家经济实力有了极大增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有了相当发展;另一方面,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世界后列。这就决定了在生产关系方面,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生产社会化程度低,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还很不发达;在上层建筑方面,建设高度发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所必需的经济文化条件还不充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与小生产习惯势力还有广泛影响,并经常侵蚀党和国家干部队伍。所有这些情况说明,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十三大的这些科学论断,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上划清了与“左”、“右”思想的界限,为推进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十三大系统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主要经验。

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第三步,到 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实现这一经济发展战略,十三大还制定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经济建设,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具体方针和行动纲领。

总之,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突破。它表明,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十三大以后在经济领域进行了治理整顿。1988年 9月的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决定以此作为 1989年与 1990年工作的重点。但这一工作受到了 1989年政治风波的严重干扰。在国际局势剧变的严峻形势下,党坚持把注意力集中在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上,相继做出关于加强廉政建设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决定,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关于上海浦东开发的决策,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关于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等等。这些重大决策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展。经过治理整顿和全面深化改革,到 1990年底,“七五”计划胜利实现,“七五”期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8%,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即将进入迅速发展的新阶段。

(二)邓小平南方讲话与改革开放的新发展中共十三大以后,形势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出现了若干波折,有的还直接威胁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

1989年春夏之交,中国发生了一场政治风波。这场风波极大地影响了十三大路线的贯彻和实施。国内外都有人认为中国将中止改革开放。对此,邓小平坚定地指出,十三大政治报告是经过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一个字都不能动。

1989年 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坚持邓小平制定的方针,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加大了惩治腐败的力度,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稳定政治、整顿经济的明显效果。但是形势依然很严峻, 1990年的经济滑坡、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中国构成了很大压力。“左”的思潮更新泛起,有人认为资产阶级自由化主要来自经济领域,多一个三资企业就多一分资本主义;有人利用“毛泽东热”,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东西重新提了出来。

在改革开放能否继续下去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发表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南方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直奔深圳。深圳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兴起的经济特区, 1980年,深圳获得经济特区的称号。同年,珠海、汕头、厦门也被批准建立经济特区。1984年 5月,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 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 2月,中央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同年 6月,又决定开辟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1988年 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设立海南省。这样,在我国沿海就形成了包括一个省、两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 67个县,约 1.6亿人口的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构成了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显然,邓小平的南方视察首选深圳,显示了他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

1992年 1月 19日至 2月初,邓小平在深圳、珠海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指出, 1984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一定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有些人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建设的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邓小平南方谈话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从此,中国的改革开放出现了新的局面,形成了新的高潮。在此形势下,中共十四大于 1992年 10月在北京召开。十四大昀重大的贡献,就是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确定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理论基础。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昀珍贵的精神财富。

十四大报告系统部署了 20世纪 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确定了国民经济加快发展的战略,提出中国 90年代经济发展速度由年均增长 6%提高到 8%~9%。报告指出: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进效益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这样的发展速度,到 20世纪末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原定比 1980年翻两番的要求。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显著增加。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布局比较合理。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一批骨干企业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为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十四大提出了必须努力实现的十个关系全局的主要任务,成为 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纲领。

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大会指出,为了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被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我们的思想和手脚。大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要求,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即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既鼓励先进,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十四大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新的概括,并把这一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了党章,从而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四大还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了贯彻十四大精神,中共中央先后召开了七次全会,分别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党的建设、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九五”计划和 2010年远景目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一系列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做出了规划和部署。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的基本方针。

十四大之后,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进一步解放,加快发展的热情高涨。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改革的推行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整个国民经济保持了蓬勃发展的势头。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 14.2%, 1993年第一季度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 15.1%。1994年,股份制试点、放开粮价、汇率并轨、统一所得税、出台分税制等方面改革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到 1994年上半年,全国直接对外开放的城市有 339个,县(市) 919个,已建成经济特区 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32个,高新技术开发区 52个,来中国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有 117个。中国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地区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梯度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1995年 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一个跨世纪的宏伟蓝图。这一年,中国已提前五年达到了十二大制定的到 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建议》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到 2000年,在我国人口比 1980年增长 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为实现上述宏伟蓝图,《建议》强调,必须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在《建议》的指导下,中国的经济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到 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由上年的 5.8万亿元人民币上升到 6.8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838.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926元,均超过上年水平。

(三)邓小平理论的新概括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1997年 2月 19日,邓小平在北京逝世。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和中央军委在《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中,概括了邓小平的两大历史贡献,一是领导全党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坚持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二是创立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立了党在经济、政治、外交、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祖国统一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一整套方针政策,成功地开辟了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5月 1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用这个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

1997年 7月 1日,按照 1985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6月 30日午夜,江泽民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了由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共同举行的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7月 1日凌晨,代表团又出席了中国政府在香港主持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的盛事,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范例。

1997年 9月 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 21世纪。

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大会认为,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才能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大会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大会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贯通哲学、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大会高度评价了邓小平,认为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十五大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理论,指出准确把握这一基本国情的重要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基本纲领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它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开展,必将对今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十五大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在理论和实践上有重大发展。大会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提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目标、方针和途径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十五大报告还第一次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调继续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保障人权。十五大提出,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把邓小平理论作为观察认识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运用这一理论,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一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庄严的历史责任,是战胜困难、排除干扰,经受住风雨考验的昀可靠的保证。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江泽民总书记在会上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的报告。十六大科学总结了我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进一步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党在 21世纪头 20年的奋斗目标和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十六大报告体现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总结过去和规划未来的统一,立足国情和面向世界的统一,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时代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十六大的召开对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各方面力量,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十六大清楚地昭告天下,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党高举的旗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旗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任务,根据我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党的自身建设实际,在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精辟论断和科学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如同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我党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作出的历史性决策,对于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推进我们的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样,十六大把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同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是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决策,也是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这标志着现在我党的旗帜上庄严地写上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个 6600多万党员的大党,有了这面旗帜,就会拥有更加坚强的战斗力;一个 12亿多人口的大国,有了这面旗帜,就会形成更加强大的凝聚力。

十六大清楚地昭告天下,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党要走的道路,就是邓小平同志开辟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并发展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 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道路,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道路,是我党历经坎坷、几经挫折,终于找到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无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还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离不开这条道路。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那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改革开放 20多年来,我党和国家的一切成功和胜利,一切实践发展和理论发展,都与开辟和坚持这条全新道路分不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维护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十六大清楚地昭告天下,我党要紧紧抓住新世纪新阶段这样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过近 20年的顽强奋斗,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社会主义中国在风云变幻、很不安宁的国际局势中保持高度稳定和强大生机,使我党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确保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十六大的主题除了鲜明地宣告我党在新世纪要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之外,还深刻地体现了继往与开来的结合,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结合,高举伟大旗帜与推进伟大事业的结合,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与开创新局面的结合。

改革开放几十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首我们党和人民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展望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壮丽前景,我们充满必胜的信心和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毛泽东著作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3.邓小平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1994

4.祝小宁等,中国革命概论 ,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

5.李侃等, 中国近代史, 北京:中华书局,1994

6.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7.张萍,中国革命史论纲 ,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1998

8.程舒伟等, 抗日战争重要问题研究 ,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7

9.刘东等, 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 ,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0.何沁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1.周华虎等, 毛泽东思想概论 ,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4

12.李嘉等, 邓小平理论概论,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13.梁仁等, 简明中国近现代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3

14.新华网、人民网的部分文章和资料

同类推荐
  • 虎将

    虎将

    历史上记载李渊第三子十六岁就夭折,为什么后人要把他塑造成天下无敌的英雄?玄武门之变发生前,李世民在政治斗争中并不占优势,为什么一举成功?唐灭突厥战争中,颉利可汗已经商议投降,李靖为什么要发动突然袭击而俘虏了他?李元霸,一个极端的人。他的性格,他的作风,他的成就,甚至他的兵器,无一不做到极致。可这样一个人,却是公元两千零八年的一名记者。他在喝酒的时候,请动了酒仙李白,因为一句“当代中国处在五千年来未有之盛世”而与酒仙起了争执,后者决定送他回唐朝,见证中华先祖所开创的宏图霸业。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三国之真无双吕布

    三国之真无双吕布

    花开花落间,已是一个小小的轮回,当吕布舞戟于虎牢关前的时候,看到的只是有如蝼蚁般的废柴,战曹操、败刘备、得徐州,每一次的战争,都让世人惊叹他的勇武,但最后他失败了!被曹操缢死在白门楼前,撼世将星就此陨落,爱其者,皆叹之,怕其者,皆庆之。能力十足的吴振源,因失恋,酒后一不留神,出了点意外。论学习,他是K市的文科高考状元,轮竞技,自打出娘胎以后,就没挨过揍,论爱好,三国粉丝中的铁杆吕布迷,论人品,处男一枚。诸葛亮对刘备道:“主公,只要东吴肯与咱们联手抗吕,纵还荆州,也比亡国强啊”孙权皱眉道:“父亲倒是与吕布有些交情,可惜,英年早逝,孙仁,你怎么看?”郭嘉呕血道“告知..主公....先...伐..吕布”一代鬼才,气绝之时,仍双目圆睁!貂蝉依偎在吕布怀中嗔道“我们姐们两个陪你,你只是睡的还好吗?”
  • 元朝原来是这样(白金升级版)

    元朝原来是这样(白金升级版)

    一部全景解读中国古代疆域最辽阔王朝——大元王朝的大历史经典之作!金戈铁马,征西伐东,南攻北战,大元王朝完成多族群国家之再次统一;从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太宗窝阔台到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黄金家族掀起东方风暴,震撼亚欧大陆。军事天才与游牧铁骑,通过半个多世纪中国式“诺曼征服”,开启了人类历史一个极为强盛的朝代。本书钩稽史料,注重细节挖掘,阐明了元朝的源流与去向,解密了元朝的成败得失、经济文化,揭示了古往今来各族群共同创造发展中华文明的特有历史规律。
  • 一世奸雄

    一世奸雄

    天下六国争雄,东有世仇大梁雄踞中原,北有夷狄为祸一方,楚国民富兵强,大秦铁骑更是威风凛凛。弱小的漠国偏居一隅,穷困潦倒,如何在这乱世争得一席之地?大争之世,就当横扫六合威震八荒,做一世奸雄。
  • 春秋八霸

    春秋八霸

    其实这里只是一个舞台,在这里你会看到正在奸笑的郑庄公,你会看到捂着受伤肩膀的周桓王,你会看到得意洋洋的姜小白,你还会看到很多很多。历史总是让人念念不忘,仿佛他是世上最精彩地小说,读起来总让人意犹未尽。其实历史是最简单的东西,它不过是过去的人,和过去的事,而我今天要讲的,是春秋的人和事。
热门推荐
  • 我的爱情不入轮回

    我的爱情不入轮回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思华年。尘埃落定的过去,无可更改的结局。我们努力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让自己接受过去,替往事正名。“他敬的不是孔孟,不是神明,是他自己。”“为何情之一字非要有那么多变数,为何那些女子就不能,选择自己最初欢喜的那人?”“我觉得这样就很好你我互相看着,就能笑出声来。”
  • 卡兹克雷恩加尓在地球

    卡兹克雷恩加尓在地球

    他们从瓦罗兰大陆穿越而来,从死对头变成好朋友,竟然还得到了妖精尾巴里面的灭龙魔法。(不喜勿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随时有空

    随时有空

    80后的你,找一找你影子吧。也许那个主角就是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诸天最强赘婿

    诸天最强赘婿

    【2019年,玄幻巨献】高小缺穿越到了剑王朝驸马爷,获‘修炼数据库’。修炼?是要修炼的,这辈子都要修炼。吃软饭?必须的,而且这辈子都要吃。励志要将老婆、子女培养成诸天强者。故事从入赘开始……
  • 成为大陆王吧

    成为大陆王吧

    征服这片大陆从阿斯加德学院开始!少年骑着八足天马穿越位面而来。手握世界树,大陆我做主。世界树巅上的神秘印记,传说中尼伯龙根的入口,九天上诸神陨落的战场......ps1:喂喂,我的马呢?ps2:只有一个天使作为起始跟随不够啊ps3:这片大陆上全是高等级boss啊!想开后宫还要升级(吐血)
  • 公主之杀手殿下的爱恋

    公主之杀手殿下的爱恋

    她,被家族无情赶出家门,后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份——英国皇室小公主。17岁的她隐藏身份,来到中国著名的圣黎·诺斯学院读书,想不到却在这里遇到了能伴她一生的人,他们之间将会展开一场什么样的爱恋呢?面对上届校花带来的种种挑战,她会怎样去面对呢?当她被推下悬崖时,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当她为所爱的人流下那一滴眼泪时,会有什么样的奇迹呢?当她与哥哥相认后,发现了一系列什么样的大秘密呢?当她得知地球以外还有一个神秘的王国,她又做了什么呢……
  • 背叛

    背叛

    本该与妻子和女儿们享受天伦之乐的作家风野,却在衿子狭小的公寓里,忐忑不安地品味“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恋爱”。风野忽然发现,不知从何时起,自己陷入了妻子和衿子争风吃醋的暗战之中。失去安稳的恐惧和想要摆脱乏味的欲望,让他在两个女人之间摇摆不定,最终在令人啼笑皆非的泥淖之中越陷越深……
  • 旧约流年

    旧约流年

    生活就是如此奇妙,只有逝去了你才会觉得它美好。每个人心中都有许多故事,但是却把自己定义为配角,殊不知,在别人的故事里,你也同样是主角。一本回忆录,记载了我们从高中相遇到相知的种种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