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33900000015

第15章 现代底色(6)

一直感觉李敖是个狂傲的人,一直对李敖没有好感,他的文章总是在骂别人夸自己。但是,这篇写胡适的文章,却是不多的例外。

李敖对“没有肯定胡适在学术上的地位”深表抱歉,并愿意承认胡适是“一个褪了色的诗人、一个落了伍的外交家、一个最卓越的政论家、一个永不停止的真理追求者”。这样的评论是很在理的。

李敖认为胡适先生在思想领域的贡献是卓越的,只有胡适,以“一篇文章带起一个思潮,一个思潮引起无数的响应而汇成一个运动”;只有胡适,能“一以贯之地相信他所相信的,宣传他所相信的”;只有胡适,能为中国近代先进思想播下进步的种子……主要表现在他所谈论的政治上。但,由于胡适常常“轻人之所重而重人之所轻”,他在政坛一直扮演着“乌鸦”的角色。

我相信,凡是有点真“人”味儿的,都难免要寂寞,更何况是像胡适这样一只有个性的“乌鸦”呢?可是,又不得不承认,这只爱唱“反调”的寂寞“乌鸦”是有远见的。他关于“民主与独裁”的辩论使国人在民主宪政的远路上看到了第一块里程碑。

思想和精神是不能以时间来衡量的,也不能由片刻历史所决定。对于李敖的观点,对有关胡适的评价,或许也要等到若干年以后才会渐渐接近真实,这是历史的不幸,却可能是胡适的幸运。因为许多不平凡的人物常以这样一种方式使生命得以延续。

星花旧影

——对鲁迅先生的一些回忆

徐梵澄

题解:

鲁迅的文字该是“峻洁”的。

那是说他的文字像东岳一样峻,像明镜一样洁。蔡元培中肯地道出了鲁迅的“峻”:“他的文字,是不能多一个字少一个字的。”陈村则敏锐地指出了鲁迅的“洁”:“文学是镜子,可以照见愚蠢或智慧,心地坦荡或心术不正。鲁迅就是镜子。他与别的镜子不同的是,这面镜子前,小丑太多了。”鲁迅不但是个敏感而深刻的人,更是一个真诚而有勇气的人。中国向来就不缺乏前一种人,而后一种人却实在是太少了。

这样的文字,这样的鲁迅,让我们渐渐相信了世上真有不朽一词。

作者信息:

徐梵澄(1909—2000),原名徐琥,湖南长沙人。曾任教于印度泰戈尔大学、印度室利阿罗频多学院,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作品有《徐梵澄集》。

人的记忆力,是可由训练而增强的。若神志清明,将心思集中在忘掉了而想记起的事上,往往可以记起。许多印象,保存在潜意识中,如同摄制成的影片储在仓库里。久后将其取出,有些或已模糊,有些可能是非常清晰。有时几十年前的事,仍可记起,如同昨日的一样。但这颇需要相当的修习,决定的因素颇多,结果也甚为相对。

似乎鲁迅先生说过:使精神的丝缕,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思呢?并且说“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吧,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这伟大时代中一伟大人格,如是说出了一点他的心理经验。对于往事的追忆、憧憬、眷念、乡愁,实是人生一种巨大力量。有人曾说北欧哲学,从莱布尼兹到叔本华,是日耳曼人对古希腊世界的怀旧、乡愁,欲追往而莫及。但从古代到中古,那道路中断了,只剩下不可践踏的一道彩虹,犹如精神上的一架桥梁。就整个人类文化史观之,回忆曾起莫大的作用。无论其性质是纪念的或怀古的,它成就了历史而为人类所保重。

鲁迅说的“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这现象是真实的。是一种冥漠的心境,即古人所谓“忘予之天”。这得归功或归咎于生物的本能,在大自然中是如此的。譬如身体各部的感受性不同,倘若遍体皆像手指端一样敏感,人便不能生活下去。人不能且不应将已往的一切事皆保存在表面知觉性里。如身体上若受到大痛苦,或感情上受到大打击,往往人便失去知觉,昏迷。如是便感觉不到痛苦了,仍算是自然对生命的一种保护法。在身体为昏迷或麻木,在心思便是失记或遗忘。渐渐时光消除了伤痛,或泪水洗去了血痕,生命渐渐恢复正常,让痛苦的印象深深没入潜意识的海洋深处,都不记起,人便再能平安生活下去,此即所谓“忘予之天”。“忘天”于人生是大有用处的。但这必须是于此“忘天”并不知觉。若又明觉这是“忘予之天”,那心境是异常惨淡的。

遗忘是救治,由此可知记忆不必定真实。文学家写自传或回忆录等,往往很难处处皆是真实。几乎不自觉地,人总是将自己的错误或不可心意的事漏掉了。何况虽或未曾忘记,又可以因种种缘故不写出来。若写他人的传记等,更难处处真实。因为我们既不懂到自己,更不懂到他人。常时我们自以为了解他人,其实是未尝了解。尤其于自己所敬爱的人,若写其言行等,便不免有所偏袒、隐讳、夸张、粉饰。治史学的人,必知道通常写史而秉直笔,是难得的事。

如是,可想普通回忆录并不容易写,它有工作本性上的碍限,在撰者自己未必有十分把握,自信不诬,在读者又应十分谨慎加以采择了。何况是写关于这一伟大人格,其精神、思想,又如此博大、多方、深不可测——鲁迅先生诞生又已是百年纪念了。于情于理或说于恩于义,我皆应说出一点往事,以表寸心之不忘。这里,只从我的记忆里极忠实地捡录出一些明确的印象,大部分是对我在青年时代的一些教言。这皆有如星星火花,时时在我的眼前闪烁。一些关系,有此由此从此因此以此,对我平生的影响是大的。一切所受的明里暗里的创伤皆不必说了,因为已是经过大牺牲而进到大创造的时代。有些细事说出似乎是在扬诩自己,其实我毫无这种用心。四十年前我已不能受此责难,因为我的态度一贯是尽可能避免显露,何况现在!也许有些人猜想我所记得的不止于此,还应当说出更多,对此,我不妨作一明确的答复:我想只能是这样。

我记不起去看过先生多少次,谈过多少话。最初一甚深的印象,几乎是一沉默的告别。——查先生的日记中,有这么一条:“下午徐诗荃赴德来别。”时在一九二九年八月二十日。

时间大约是午后三点钟。先生住在景云里。敲开门进去之后,见先生正坐在后堂中写稿,那书桌正面靠着分隔前后堂之板壁,光线从后面门窗透进。这以前我去拜访,总是在前堂中谈话,没有进到这里。先生叫我在书案左边一张藤椅上坐了。我便说我明天动身,正午十二时开船。——先生寂然,静静吸着一支烟,我便停止了说话。过了一会儿,先生开始说:“在中国没有二十四小时了!”——我说:“是。”

这么又过了一会儿,彼此无言。

“哦!你还有点稿费在这里!”——先生忽然惊起似的说。随即从抽屉里取出一叠钞票给我。我说过感谢,便接下放在衣袋里。

当时我颇写些杂文和短篇小说,不时寄给先生,刊登后便去领些稿费。或多或少,总是每千字五元。这次回来一数,实在优待了一点,几乎是八元一千字,一共三十余元。——出国的计划,我早先告诉过先生的,这时也毋庸多话了。

这么又默然了一些时,我便起身告辞了。先生一直送到大门口,我便鞠躬下去,刚一伸身,先生突然目光辉射,执着我的右手猛然一握,我感到那手力极强。这是以前未曾遇到过的,我吃了一惊,便分别了。

那一握,是教示,是勉励,使人精神振起,要努力,要争气,要在外国好好读书……。从此先生的一切其他平日的教言,凡我读到的、听到的、皆在我脑里醒活了。此后留学期间,凡学生之萎靡事,如“不进学校”、“关起门来炖牛肉”之类的事,如先生嘲笑过的,皆没有做过。后来极穷,也未尝自己煮饭,真是“竖起脊梁”,好好地读书。——其时我正二十岁。

时间得稍溯回一年多,我初次往谒是在一九二八年五月末。有一封复我的信,也许是同年六月十三日写的。我记得这是第二封,宣纸花笺,满满两页细字,与第一封复信不同。第一封是薄“洋纸”淡墨便条,没有留什么深刻的印象,但这第二封中有这样的话:

贫贱而肆志,富贵则骄人,中国现在嚷口号的人,大致皆有此病。

我当时读这话颇为诧异,因为我还是在大学里念书,“贫贱”、“富贵”,二者皆说不上——“肆志”出《嵇中散集》,是先生校刊过的。“贵得肆志,纵心无悔。”——以为先生随笔写来而已。久后思之,这还算“减等”之说。

这时,已是先生经过厦门和广州的讲学时代,还沉默过一长时期。曾看到“杀戮青年的,似乎倒大概是青年,而且对于别个的不能再造的生命和青春,更无顾惜……”这话说在一九二七年。后来在谈话中,多次讲到当时有些革命人士,成了反革命者,怎样“用他人的血来洗自己的手”。这是说“肆志”“骄人”,已算“减等”之说了,但也道着了一时代许多人的病症。悠悠岁月,我也到了暮年,自抚生平,从来未尝“富贵”过。处“贫贱”是其常情,也未曾怎样“肆志”。

这可说是对我的第一次教言,印象非常明晰。不久后另一信,中间有这些话:

在中国做人不容易,因为国度老了,花样多,有时做人也只得用点手段。但要明知是手段,这样,吃亏的人比较少。

做人当然是应该诚诚实实的,这是“常”,是“经”,但有时为了做好一事,不得不用点手段,这是用“变”,是从“权”。——我不知道先生的早年怎样,如我所知道的这晚期,占全生世的七分之一,没有发现先生用过什么手段。诲人不倦,待人始终是诚恳而且厚道。至若在文字上攻击敌人,嬉笑怒骂,却不能说是用手段。因为过于厚道,倒吃了许多亏,也是众所周知的。

这以后,便是我在国外所收到的信札的记忆了。这段期间的义务,是替先生收版画,多是木刻原印而有木刻者签名的,买些艺术书,寄些杂志、报纸,有时代查一二寻常德文字典上没有的名词。信札多是关于银钱汇出,书、画收到之事。一共不过四五十封,不幸在抗日战争时期,连我的藏书一概丧失了。有些信中的话,格言似的,当时揣摩很久,至今还可记得,在这里录出一些,附带加一点必要的解释:

兄在那边,大学里不知道有用唯物史观讲文学史的没有。如没有,要从各方面去听取,事情就麻烦了……

写这话是在一九三〇年。那时全德国无此课程,也无从到各处听取,唯物史观我却是学过的,在出国以前。当时在海得贝尔格大学负盛名的是贡朵夫教授讲歌德,布克教授讲德国文学史。前者不幸在讲学期中因黄疸病又兼心脏病逝世。后者的思想比较开明,在美国讲过学,已秃顶了,上课照例不带讲稿。有一趟我告诉他易卜生的剧本,在中国多有翻译了,他听了很高兴。次日在课堂讲世界文学思潮传播之迅速,在东方的日本、中国、南洋各地,思想之传播多是先于作品的翻译云云。他时常引据狄尔泰的《体验与诗》及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潮》,算是相当进步了,却未尝根据唯物史观立论。

现在柏林生活,住房子之外,还要吃点肉,每月要花多少钱呢?

倘若我记得不错,这信是在一九三〇年写的,先于上一信。这是先生想到德国来游历。当时柏林已隐隐分成东西两区。西区发展较后,多住宅,不似东区拥挤。房租在西区较高,食物则东西区价差不多。本地学生,多住在东区,还受着国家这样那样优待,每月自己用一百五十马克至多二百马克便够了。但那在外国学生做不到,每月用费总在二百至三百马克之间。其时兑换率是一马克换七角五分至八角左右,后几年涨而不落,总在一元稍外。但是以鲁迅先生出国考察、游历、研究,兼之又必买书、收版画之类,必不能像留学生一样生活了。而且,那排场必有些像蔡孑民先生游德国一样,方才相称。于是我回信说明了这些情形,结论说:“先生来游,大致每月六百马克也就够了。”——以后来信,便没有提起这事,也许是觉得用费太高,也许是由于旁的原因,未曾实现此一北国之行。

我感谢你替我计划了很好的田园。这些梦,我少年时也曾做过的,还请一位族人刻了一颗图章,取《诗品》句曰:“绿杉野屋”……

我当时去信的意思是:上海总是洋场,没有什么文化环境,先生何不在任何山水佳处,找一所房子定居,较接近大自然。花之朝,月之夕,剥一黄橙,暖半壶酒,则有山灵相访,古哲会神……总会比租界好。先生答复,这也是曾经梦想过的,下面讲了一些不可能的道理。大致说上海虽是如此,也仍有些方便。——及今想来,那时代以中国之大,任何比较安全的地方也没有,政局实是太黑暗了。及至我回国以后,那情形方体会到一点。而先生虽居租界,此后仍得一次又一次逃难。其间有“阻(郁)达夫移家杭州”一诗,可见先生对当时的局势是看得透彻的。另外某篇文章中还引了章太炎庐山志题词里几句话:“人之情,求仕不获毋足悲,求隐而不得其地以自穷者,毋乃天下之至哀欤!”那悲愤,在先生的先生也是大的。

“夫蚁子惜鼻,固犹香象”,想当然耳。以为出于佛经者,非也。

这“蚁子”两句,见于《唐宋传奇集·序例》。我苦苦要寻出这出自什么典故。其实这是无关轻重的。然在作旧文章,则谓之“杜撰”,是所忌讳的。先生于此亦一笑置之了。下面两句“嫫母护面,讵逊毛嫱”,也无出典。至若另外某信讲:

夫慈母投杼,屡告成真,千夫所指,无病而死,所以我也不得不避开了。

同类推荐
  •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是英国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创作的一部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作者用温暖细腻的笔触和奇幻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副充满诗意的大自然和友爱的小生灵的画面。本书讲述的是几个小动物居家度日、外出游玩儿、离家历险,以及齐心协力夺回家园的故事。鼹鼠莫尔丢下家里的大扫除,钻出地洞,兴高采烈地扑向外面清新的空气。不久,他就和他的几位朋友——懒散自在的兔子、行为粗鲁却为人和善的獾班杰,以及自鸣得意且不负责任的蟾蜍托德一起踏上了一段刺激、惊险的冒险之旅。在冲动的蟾蜍的率领下,这几个好朋友一次又一次,奋不顾身地投身于各种历险之中,后来他们终于能勇敢地直面外面大千世界中的风风雨雨。
  • 怎样考才能考得好(小学生爱读本)

    怎样考才能考得好(小学生爱读本)

    《怎样考才能考得好》主要通过解析考试来展开叙述,层层深入,提升思维,从而达到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在如何提高考试成绩方面,《怎样考才能考得好》通过系统解析考场上的技巧和窍门、课下的复习要领,来告诉学生怎样调整考试心态,以最完美的状态应对考试,全面提升大脑思维,提高学习成绩。
  •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

    对人际关系要有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个人情绪的好坏,还能影响到一个人的成败。如果青少年变得孤僻、不合群,就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能正确对待环境及其变化: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总在不断变化之中,秋去冬来,人们应当调整自己的衣食住行以适应四季气候的变化。改造自然首先要适应自然,对待社会环境也是这样,面对客观现实要分析哪些是需要改变和可能改变的;哪些是不可能或暂时不能改变的,以此为依据来决定自己应该采取何种态度和行为。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麻烦,不退缩、不逃避、不幻想。
  • 安全教育九年级(上)

    安全教育九年级(上)

    《安全教育》系列编写的是孩子安全教育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的是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
  • 教师工作指导手册

    教师工作指导手册

    本书由权威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编写围绕教师的个人素质修养、教学技巧、仪表行为,工作开展与组织各方面内容进行了细致阐述,极具权威性与科学性,内容完整,指导性强,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在编写体例上,采取问答形式,叙述风格明畅通达,非常便于教师在工作中遇到困惑时即查即用,涵盖了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有助于引导教师做好职业……
热门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人性的弱点(经典励志文丛)

    人性的弱点(经典励志文丛)

    《人性的弱点》是戴尔·卡耐基励志经典图书,全球自我教育与成人训练的范本。世界各地至少已译成58种文字,全球总销量九千余万册,拥有4亿读者。本书旨在帮助您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
  • 陆先生,待我如宝

    陆先生,待我如宝

    她是许家钦定的长孙儿媳,惨被退婚后,陆家太子爷神秘出现,“许家不要你,以后改跟我,海市让你横着行,如何?”许如宝摸了摸脸上的红色胎记,“我长得丑,扁平飞机场,你不介意吗?”他嘴角微扬,“我就好你这口,至于扁平,有我在,保你能好好发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

    她,车祸穿越了,看着漫天的黄沙,破旧的衣裳,遍体鳞伤的身体,短小的四肢,欲哭无泪。他,杜府大少爷,天子骄子,见证杜府被族人亲戚瓜分衰败,弟弟妹妹更是寄宿他人篱下,舍弃一切,努力打拼,只为可以为弟弟妹妹撑起一片天。
  • 只因钟情你一人

    只因钟情你一人

    潜规则?有内幕?把人逼急了抱大腿信不信?…………“女人,S市最粗的大腿抱不抱?”七爷傲娇的俯视着颜欢。颜欢仰视着七爷咽了咽口水“…抱……”大腿都送到你家门口了,不抱是不是傻?(男女主身心干净)
  • 血色恐慌

    血色恐慌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向暗念的女神表白,最后却无辜的惨死在一场阴谋中。结果死后后进入一个神秘的空间,这里出现的都是一群本该死去的人类。杀人犯、职场女、女主播、傲娇女、老板、农民甚至军人和杀手。黑暗的人性上演,生死挣扎的残酷。一场场游戏尽显着丛林法则,但是风险总有着高额的回报。财富、美女你唾手可得。力量、能力也不再是虚无缥缈。但是所有的一切都得用性命来拼搏,到最后除了死亡也只剩下死亡。
  • 学院:拽校花VS王牌校草

    学院:拽校花VS王牌校草

    她到底是谁。是他全心守护的妹妹?是他总爱调戏的少年?是他寻找已久的至亲?亦或是与他有着契约诅咒关系的恋人?她的身上到底有什么秘密【本文美男多多,精彩多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过妻不候:傲娇金主别过来

    过妻不候:傲娇金主别过来

    民政局前观赏未婚夫和其他女人勾勾缠,喝醉醒来身边意外躺了个妖孽美男,媒体头条报道她夜不归宿全程……温暖觉得自己真是世界上最倒霉的女人!等等,这个睡过的美男怎么还一直甩不掉?“你,生是我的鬼,死是我的人!”“你太霸道了!那我还有什么能选择的?”他勾唇,“有啊,谁上谁下的问题!这个晚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