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50800000031

第31章

在夏瑞漫看来,相信上帝的确是一个减少甚至消除痛苦与烦恼的方法之一。长久以来,让夏瑞漫的心情走向低谷的常常不是自己遇到的挫折,不是与朋友和家人的争吵,不是任何与自己生活有关联的改变,而是了解到他人的才能、成就、经历以后因此而产生的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的不满足。MarkZuckerberg大学未毕业就创建了Facebook,BenAffleck25岁的时候因为写《心灵捕手》而得了奥斯卡奖,那真是一部经典中的经典!Emmawatson和NataliePortman既会演戏,又脑子好使,还长得那么漂亮!EzraVogel30多岁才开始学习中文,却成为最重要的中国历史学家之一。Sean写的作文总拿First,知道的东西比老师还多!

牧师说,这样不平衡的情绪谁都会有的。该隐会对亚伯心存憎恨并把他杀死也是嫉妒心所驱使。如果上帝并不是只拒绝了该隐的贡物,而是既没接受该隐的贡物也没有接受弟弟亚伯的,该隐并不会如此恼怒。因为他与亚伯得到的待遇不相同,该隐觉得上帝对他的爱比对亚伯的少,以致起了杀机。这是不对的。首先,他应该为上帝至少接受了他们两人其中一人的供奉而感到高兴,他们的父亲亚当是一个有罪的人,上帝并无义务对任何人类有怜悯之情。接着,该隐不该怀疑上帝的爱,上帝对每个人的爱都是一样多的,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一点。表面上来看,有些人得到的多些,有些人得到的少些,可我们不应妒忌,不应沮丧,而应心生欢喜。因为,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得到了多少上帝的眷顾,我们就同样有多少上帝的爱。牧师的话讲得虽好,可夏瑞漫首先要相信在某个地方有一个将爱平均分给每个人的上帝,这有些困难。

在一次礼拜上,牧师说起“打开心扉”这个主题。世人或许越来越聪明,或者说自以为越来越聪明。他们每天用脑子思考问题,不仅仅是数学题、经济危机、社会问题,而是所有一切的一切。该选什么职业呢,该和谁结婚呢,该生活在哪个城市呢,一切一切。但我们应该更多地用心去思考,去聆听,去感受。上帝的臂膀向每一个人张开,可只有那些用心和爱迎接他的人才能真正地同他交流。这些话让坐在台下聆听的夏瑞漫不禁想,这或许是她没能与上帝相见的原因?她的心是封死的?她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一切,就像在看一场有学习意义的戏剧一样,她在用脑袋思考,却忘记了用心感受。可就算了解了这些,她还是无法相信——马彤所经历的电击般的感觉在她这里还没有到来。

在之后的很多次布道里,牧师提及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任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比拟的。对这番言论夏瑞漫总是无法赞同,心想,人与人之间看得见摸得着的关心与帮助怎能不及人与某无影也无踪的不明生物的关系?这和疯狂的偶像崇拜又有何不同?

夏瑞漫对人与上帝的关系的不解在有一天的《圣经》学习课上好像突然消失了,她好像突然真正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信仰是如此的重要。时常觉得与人无法对话的夏瑞漫总以为这是因为属于她的另一半的心灵伴侣还没有出现,五晓小是最接近所谓的“心灵伴侣”的人了,但夏瑞漫还是觉得缺失什么东西。她总以为,只要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努力找到那个人,耐心地等待,总有一天会把心里的洞填满的。就在神父的嘴一张一合讲着十字架上的耶稣的时候,夏瑞漫突然想,或许她要找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与上帝的交流。人与人的对话总停留在最无关痛痒的生活琐事上,又或者说只有自己听得懂自己的话语。每个人都在用嘴说话,用脑子说话,却唯独把心给忘了。应该说世上有60亿种语言,谁敢说自己说出的话能被任何人百分之百准确无误地理解。是否是因为无法与人交流才让宗教千年来依旧在每个不同的社会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夏瑞漫不愿妄下断言。从信奉者的角度来看,上帝是确实存在的,这是不需要解释与证明的,相信上帝并与其对话也是必然的。不论怎样,夏瑞漫想,如果有一天她信了,与人之间的那层怎么也撕不掉的薄膜必是原因之一。

就算在夏瑞漫心里拥有信仰有一百个好处,她还是无法成为马彤,她感受不到上帝的存在,更不可能与其谈心,所以还是得继续寻找那个说得上话的人。难道连五晓小都算不上知心朋友了吗?或许夏瑞漫苦心在找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的,没有一丝缝隙的匹配度根本就不存在,她不过在徒增苦恼罢了。

经由遇上了传教士的夏瑞漫,马彤被领进了基督教的大门,突然间变得无比虔诚。同样氛围,同样的人群,同样的经文,同样的布道词,却没在夏瑞漫身上起作用。夏瑞漫认为自己比马彤需要更多精神层面的粮食,更渴望思想的交流,更难得到满足。马彤说她可以开心地过着每天看看电视,打扫打扫卫生,做做晚餐,等待另一半回家的生活,而这样的日子却会把夏瑞漫压得喘不过气来,焦躁地想把所有在她眼里被挥霍的生命都重新捡回来。夏瑞漫觉得她更需要得到信仰支撑,当然这里没有谁应得谁不应得的问题,可她身体的每个细胞都选择不相信,这可能根本就不是一个选择或者不选择的路。

在帕斯卡的赌注里,帕斯卡试图让那些不确定上帝是否存在的人选择相信上帝。他说,就把相信与不相信当做一场赌博,是赌有上帝还是赌没有上帝呢?当然是赌有上帝。因为赌赢了得到的好处极大,而即便上帝不存在损失却几乎为零。相信有上帝,你因为心中有上帝,有爱,遵循《圣经》所说的与人为善,热心帮助他人,做一辈子好人。最后,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你得以上天堂,永远生活在幸福里。如果这一切都是假的,根本就没有上帝,你因为有所谓的上帝的指引,在爱里过了一生,也没有什么不好。而反之,拒绝相信上帝的存在会让你失去宝贵的上天堂的机会,你的人生可能迷失方向,你可能要在地狱里受刑。就算最后真的没有上帝又如何呢?除了被证明正确,你还能得到什么?所以,选择相信上帝吧。

可是,真的可以用理智的方法决定一件本身不理智的事情吗?至少在夏瑞漫身上这行不通。就算每天读《圣经》,每天祈祷,每周去教堂,照着经文所说做每一件事,如果没法真真正正发自内心地相信,所谓的信仰还是不存在的。或许外人无从知晓,但自己肯定骗不过自己,也骗不过上帝——如果他真的存在话。

三十

“今天的课好无聊啊,玩了一整节lecture的手机。全都是去年学过的东西又重复一遍。”这是下课回家后Maggie常感叹的一句话。

“今天的课好有趣啊。”这是夏瑞漫在放学路上常在脑袋里对自己说的话。

在国外受教育,尤其是本科,学习文科以及更倾向于激发批判性思维的学科是否会更有收获呢?这个问题夏瑞漫常问自己,也常听到对此问题肯定的回答。Maggie偶尔也会一反常态地这么感叹几句。夏瑞漫觉得在一定程度上自己跟Maggie和马彤比起来,她接触到了一个更广更深的英国社会以及西方思想和思维方式。产生这样的不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定是所学习的学科的不同。不论喜欢还是不喜欢,主动还是被动,每天通过在课堂上和课后书本里与历史、文化、政治的亲密接触,必会对整个英国和西方社会有更多的了解。

学习内容本身并不是全部,非中国人热衷的传统科目一般中国人报得较少,认识英国本地和其他国家的人的概率自然而然增大了。当班里和系里有多于五个中国人时,不互相抱成小团体就变成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本来刚出国英语就说得还不特别流利,文化差异让交流更加障碍重重,此时见到亲爱的国人怎会不双臂相迎?除非某些机缘巧合,外国人也不会不断主动来与你打招呼,尤其在中国的人们已经用起他们完全听不懂的语言交流以后。几个星期过去了,发现英语水平进步怎么还不大,怎么还没认识几个外国人,是不是得想想办法啊。可是语言的障碍还在那里,可是在中国人的圈子里待得是这么舒服,可是同班的外国人也都结交了自己的好朋友。唉,那就这样吧,一切已成定局。不与一个社会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交往,如何从门外走进门内。了解很多事物的最好方法不是读书读书读更多书,而是与人交流,与人接触,亲身感受。

但这也不是全部,在英国学文科益处多并不是夏瑞漫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学文科也好学理科也罢,学历史也好学数学也罢,她不觉得某一门或者某一些学科本身比另外一些好。最最重要的是,要选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课程。所以说,中国人刚好全都特别爱经济、管理、金融?真是太巧了!夏瑞漫不止一次听到别人对她说:“我特别喜欢历史,当初也好想报,可是……”有人甚至会说,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肯定不选×××,可惜当时被现实打败了。什么是现实?现实或许很残酷,但有时候我们心里自己描画出的世界比真实的世界还要残酷,所以还没踏出校园就被打败了。

对一个社会的了解多少当然并不取决于学科内容,既然系里的外国人特别少,总不可能学校的每个角落都被中国人占领了吧?别只参加中国学联的活动了,学校里几十上百个社团难道还不够选吗?总有办法的——如果你有足够的决心。但如果你的目的只是拿到一张文凭,那废这些功夫确实没有什么必要。

哪怕生活上处于与当地人基本隔绝的状态,至少也要多看看新闻。叫不出首相卡梅隆以外的任何政治家的名字是否有些不应该?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学生处在一个哪儿也不属于的中间地带?既然不是英国人,何必关心他们的社会状况,既然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国内,似乎也不需要对中国有太多的关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夏瑞漫尽量不去仲裁哪个好哪个坏,也不愿强加自己的想法和观念于人。可关注时事与新闻是否是身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或者应该把人群缩窄一点,是否是受过较好教育且吃穿不愁的人的责任?谁都有了解社会状况以及发出声音的权利,但这里责任是关键词,如果一个国家最年轻的生命的心里只想着得到和保住手里的饭碗这件事,这个国家的前途还能光明吗?可一个公民到底需要承担多少责任,难道不杀人、不放火、不违法、与人为善、对家庭负责还不够吗?彼得·辛格说这绝对不够。他关于道德义务的论证极其有力,至少让夏瑞漫感到无力反驳,又或者她本来从内心深处就一直跟彼得·辛格站在一起。

这篇有名的哲学文章大概是这样的。当你从一个深度刚过你腰部的池塘走过时,见到一个不小心掉进池塘的小孩,他正挣扎着想要游到岸边,可惜他不会游泳,就快要淹死了。会游泳的你此时只需要走进池塘,拉这孩子一把,他便能得救。你唯一的损失只有价值500元的鞋子和价值200元的裤子。这时周围没有其他人,如果你不出手相救,溺水的孩子定会死去。在这样的情况下,谁都会说,如果不救是多么不道德的事!该被谴责!那如果换一个情景呢?你收到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寄来的信件,上面恳请你捐助一些钱,就假设是700元好了,信上告诉你在非洲每天都有好多孩子因没有食物而饿死。你捐的这700元能救好几个孩子,如果不捐他们将会饿死。理论上说第二种情况和第一种情况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很多人,虽然会把孩子从池塘里救起,却选择把儿童基金会的信件丢进垃圾桶。他们这么做也不会遭到太多的谴责。彼得·辛格说既然两种情况没有任何不同,捐钱给慈善机构也是义务,所有在我们能力范围内、不需要付出同等或更多的道德牺牲的事情都是义务。

这是彼得·辛格个人的观点,但对大部分人来说到底是什么义务?一个公民该承担多少社会责任?如果说就像《蜘蛛侠》里所说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那是否得到的越多责任也越大?条件越优越责任越大?起点越高责任越大?得到出国深造的机会,所以责任越大?在抱怨社会种种的不公的同时,想一想有多少是可以通过自己与他人一起努力而改变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夏瑞漫真的完全支持彼得·辛格的观点,她就不该羡慕马彤。不过,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否打从心底里觉得做马彤那样的人不错。如果投胎的时候可以选择性格的话,会将自己的性格与马彤的交换呢,还是不过又是那种觉得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都是好的的心理在作怪呢?对于马彤来说,她不讲什么所谓的社会责任,连新闻几乎都完全不看,对自己的小世界外的大世界几乎一无所知。作为旁人,或许会气得直说真是烂泥扶不上墙,但从她个人的角度来说,这不一定是件坏事。

就拿看新闻这事儿来说好了,这绝对是折寿的终极导火索。夏瑞漫基本不跟别人生气,身边的家人朋友对她都挺好,没有犯得上生气的时候。可看新闻的时候就不一样了,“老公一气之下把妻子的眼睛挖出来,在此后的几个小时不仅不让妻子去医院,还将其软禁”,“加沙地区连续24小时遭到导弹袭击,整个地区就是一个露天监狱”,“官员10年贪污7000万”,“13个国际性大公司偷税漏税全记录”,“日本游客在华遭人身攻击”,“穆斯林妇女在伦敦街上被人吐痰”……每天看新闻能不折寿吗?!但还是照看不误。

当我们在帮助他人、帮助社会时,一是有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尽到对社会的责任,二是得以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二跟一同样重要,但二却不常被提及。成就感与幸福指数高低之间肯定有着扯不断的联系,获得成就感的方式多种多样,金钱上的收获只是其中之一,虽然说是越来越重要的之一。建立慈善机构,试图改变不合理的法律法规,写批判性文章,等等,不仅仅是在帮助他人与社会,更是在帮助自己,帮助填满自己的心。但每个人填满心所需的材料多少不一,有的多有的少,是否多就好少就不好,也不一定,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所谓的伟人,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成为所谓的伟人。有的时候需要的材料很多却又实在搜集不到这么多材料,该如何是好?总之,夏瑞漫知道她需要的材料不少,从现在开始就得赶紧寻找。啊,所以说,她自以为是社会责任感的东西其实都是为了自己?

同类推荐
  • 混沌世界

    混沌世界

    《混沌世界》汇集了作家赵本夫历年的中长篇小说力作,作品有长篇小说《混沌世界》,中篇小说《在寂静的河道上》《杂木林的呼唤》《林楠子》等。
  • 终于等到你

    终于等到你

    对于不婚女王管彤和林咪咪而言,婚姻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尽管每周都被父母逼着去相亲,但是管彤从没有想过要步入婚姻,直到谢博文的出现。但是,那段不堪回首的恋情横亘在管彤的心里,她还敢放手去爱吗?闺蜜林咪咪也是不婚主义。电视台美食节目主持人的身份使她游走在众多的男人之间,享受着他们的<终于等到你>追逐和爱恋。但是一次发烧,杨咪咪独自晕倒在家里,幸亏管彤及时赶到将她送到了医院。自此不堪忍受孤独的她领养了一名男婴鹏鹏,在照顾鹏鹏的过程中杨咪咪逐渐学会了关爱他人,学会了爱与被爱。她决定要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给自己也给鹏鹏一个完整的家。自此,杨咪咪开始在各大相亲网站上注册会员,带着鹏鹏奔走在相亲的路上。当管彤和杨咪咪尽情享受着自己的单身生活时,闺蜜周旋的婚姻却亮起了红灯。不堪忍受丈夫、婆婆的奴役,一向隐忍的周旋最终选择了离婚。正当周旋准备享受自己的单身生活时,却意外邂逅了同样离异的动物园管理员赵聪,两人一见如故,一拍即合。曾经在感情和婚姻中触礁的姐妹三人,在遇见那个对的人之后,逐渐柳暗花明。
  • 不辞冰雪为卿热

    不辞冰雪为卿热

    董鄂陈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自幼便被招进宫做皇子伴读。冰雪聪明的她在危机重重的皇宫中深受众阿哥的宠爱,并因此而引来杀身之祸。她坚韧勇敢的面对自己的感情,不惜牺牲生命,也要将深爱他的九阿哥救出迷途。而风流成性的九阿哥,竟然为了尘芳放弃大好江山,只希望与她生死相许。这不是一般的清宫小说,主要人物为最奸诈、最狡猾、老婆最多的九阿哥。以他为主角,将其特殊一面描写得淋漓尽致,使喜爱清宫小说的读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 三国5

    三国5

    《三国·第5部:出师北伐》为日本现代小说版《三国》的第五部。讲述曹操、刘备分别离世后,吴、蜀、魏三国或为保全国土,或为中兴汉室,或为扩张势力而展开的政治、军事行动,着重描写诸葛亮倾心辅佐幼帝,安定蜀南后挥师北伐,最终病逝五丈原的悲壮故事。作者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简化了战争场面,巧妙地加入原著中所没有的精彩对白,着墨重点在刘、关、张、曹操等经典人物的颠覆重塑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变幻,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极大成功地脱胎换骨,将乱世群雄以天地为舞台而上演的一出逐鹿天下的人间大戏气势磅礴地书写出来。
  • 屋顶上星光闪烁

    屋顶上星光闪烁

    珍娜·威尔松是一个瑞典女孩,她与母亲相依为命,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在她十四岁这年,珍娜的母亲突患乳腺癌,在母亲住院期间,她被迫接受和外婆同住的事实,她因此迁怒于母亲未能给她一个完整的家庭。珍娜渐渐发觉自己暗恋的男孩萨卡并不喜欢自己,而在结交了新的好友乌丽卡之后,以往的闺蜜苏珊娜也与珍娜渐行渐远。母亲的突然患病,以及青春期的烦恼使得珍娜郁郁寡欢,于是她在天花板上贴着的一颗星星后面写下了自己的愿望:妈妈,如果你死了,我也会自杀。但是在好朋友的帮助以及母亲的鼓励下,珍娜战胜了迷茫和低落,重拾勇敢面对生活的信心,她最终将那句话改成:妈妈,就算你不在了,我也会更好的活下去。
热门推荐
  • 统领系统

    统领系统

    “系统!”“统领,有何吩咐?”“我好无聊,你怎么这么牛逼呢?”“统领……如果您需要,我可以退化。”“别,无聊挺好的,我就喜欢这种朴实无华的感觉。”
  • 你的城我的市

    你的城我的市

    一座城有一个市的故事,刚刚毕业的朱正和周先安,不是为了增加故事而来,他们只想活出自己的精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若一妃

    爱若一妃

    一见倾尽天下二见倾国倾城三见倾民倾王四见翻云覆雨五见颠覆朝纲六见昙花一现七见沉鱼落雁
  • 凤栖凰鸣录

    凤栖凰鸣录

    重温经典武侠系列作品。凤与凰的邂逅,只等一次涅槃,换来一世盛放。
  • 镜中月(名花倾国系列)

    镜中月(名花倾国系列)

    他是赵国最顶尖最冷血无情的杀手,只为还主人的救命之恩让手下对她施暴。主人临死前让他杀了这个妖女,本以为她会施媚功求他,却没想到她那坚硬如钢的倔强个性、清淡如云的嘲讽笑容、带着浓浓恨意的眼眸……不知几时已如烙印般打进他心里,一次次错过杀她的机会,最终死在她的毒针下。是啊,他是亲手将她再次打入地狱的人,又怎么能奢求得到她的心?
  • 左脸比右脸诚实

    左脸比右脸诚实

    我们为什么会相信谎言?因为我们对金钱充满着强烈的渴望。所以看见中大奖的值息会兴奋不已;因为爱情至上,遇见别有用心的人也不知道设防;因为嫉妒心理强烈,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成为别人欺骗的棋子;因为不辨是非,上了居心叵测小人的当。我们怎么捕捉谎官线索?识破谎言的线索可能出现在说谎者的表情、情绪上;识破谎言的线索可能出现在说谎者的身体,手势、动作等,也可能是他的说话方式出卖了他;识破谎言的线索更有可能出现在事情的来龙去脉中;抑或在你与说谎者的行为互动中就该对对方产生怀疑。
  • 那些记忆里的旧时光

    那些记忆里的旧时光

    关于成长历程中遇到的磨难,以及无人理解的感受
  • 练江缘

    练江缘

    人有生老病死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这世间无论人、仙、妖总会涉及人间的情情爱爱,深陷而不能自拔。但这世间的情情爱爱又有多少对能坚守下去呢?
  • 穿越之我很狂

    穿越之我很狂

    一个你想象不到的剧情。一个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