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97800000080

第80章 西南汉族史(15)

总而言之,滇黔汉族的分布,在各种社会历史因素的作用下,自明初以来便一直呈不断蔓延扩大之势,这是滇黔汉族发展壮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至于元明以来滇黔的民族互动融合,大体说来,元代汉族移民虽人数和分布面都极其有限,但因当时滇黔一带业已纳入了元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加之无论是滇中新兴州(今玉溪)的“汉军”,还是滇东北乌蒙(今昭通)的“新附汉军”,都是组织严密的军事化社会群体,故而这批最先移入的汉族移民的下落,尽管史缺有间不得其详,然可以相信当于数十年后汇入随“洪武开滇”而来的汉族移民大潮之中。

及至明初以后,由于大量汉族移民的迁入,因而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土着族群之间的互动融合,几乎从一开始便以汉族吸收、融合少数民族土着族群为历史趋势,但其间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例如滇东曲靖市一带,魏晋南北朝时曾为南中首府和滇黔汉族最主要的聚居区,以后随汉民族集体的消失成为“西爨白蛮”的腹心地带,再至唐中叶南诏徙“西爨”之后,便一直是今滇东彝族直系先民中“普么”、“磨弥”两部的世居之地。及至明初“洪武开滇”时,于其地设曲靖府和曲靖、越州两卫,大约徙入了不少于五六万人的军民屯户。降及明中叶,据景泰《云南图经志书·曲靖府》说:当时的情况是“郡中夷、汉杂处,列屋于府、州、县之近者,大多汉、楚武人(即卫所屯兵)。其日罗罗者,则散居村落”。但到了清代,彝族不仅在人数上已退居少数,而且在分布上也由坝区收缩到山区和半山区丘陵地带。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除了汉族移民自身的生息繁衍之外,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民族互动融合的结果。居住在平坝地区的“海罗罗”,因“其属性与汉人不相远”,即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比较接近,且“衣冠礼仪一如汉人”,故而在长期的杂居共处中逐渐融入汉族而消失。在今曲靖市境内,存在着大量以彝语命名而无彝族人户的村寨,据调查基本上都是民族融合后的遗迹。其中最突出的是曲靖城北今沾益县境内的“小麻拉”村(“麻拉”彝语意为“针线箩”),原为沾益州土知州安氏土司的故里,但目前村中已没有了彝族人户,对此无论是按村老的解释还是据有关碑刻文献考证,答案都是已融入了汉族。

贵州境内和云南其他地区的情况,亦与此大体相似。如据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一四说:明中叶黔西平坝一带,“自开建以来,百年于兹,渐被王化,风俗渐移,而登科入仕者,累有其人矣”。普定卫则“附郭夷民五种,习尙不同,自立军卫以控制,卫之熏陶,渐中原衣冠之俗,亦尚礼而重文袁服食器用、婚丧之礼皆可视也”。再如成书于明末万历年的《滇略》说:当时云南境内已是“人文日渐兴,其地夷、夏杂处,然亦蒸蒸化洽,淳朴易治,庶几所谓一变至道者也”。

当然,以上所叙,主要是指靠内地区,在边境沿线地带和边远偏僻山区则又当别论,如直至清乾隆年间仍频繁活动在中缅边界境内外的“大西军”余部后裔“桂家”,国内外学术界曾对其族属是汉族还是“桂掸”(傣族,缅甸称掸族),乃至“桂拉瓦”(佤族)、“倮黑”(拉祜族)争论颇大。其实,如果从民族融合的角度着眼,自清初顺治十五年(1658年)“大西军”护送南明永历帝逃缅,至18世纪中叶时被誉为“边防两虎”之一的宫里雁率“桂家”称雄于滇边内外之时,其间已相隔100年左右约四代人,故而将其视为已经融入或正在融入当地“掸”(傣)、佤、“倮黑”(拉祜)等土着民族的汉人,似乎是更加符合逻辑的理解。

滇黔汉族的人口数量及其在区内人口总值中的所占比重,是汉民族发展史研究中必不可缺的量化指标。元代云南行省辖下滇黔地区的总人口,《元史·地理志》失载。据清人冯苏《滇考》称,至元十三年(1276年)为128.7万户。折算下来可达500余万口,显系偏高而不可信。另据《元世祖平云南碑》载:为“总府三十七、散府八、州六十、县五十、甸部寨六十一、见户二十八万七千七百五十三,分隶诸道,立中书省于中庆以统之。”这一数字,相对较为合理,但仅为元初云南建省时的数据,以后当有所增长。据此,元初区内的人口总值大约为120万,汉族人口以1万人左右估算,约占区内总人口的0.8%。

明代分省后云南境内的人口,据《明史·地理志》记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统计数据为5.96万户,25.93万口。至明中叶据正德《云南志·赋役志》记载,弘治十五年(1502年)为12.69万户,折算下来为50多万口。再至明末,据天启《滇志·赋役志》记载为15.12万户,146.85万口,较明初大约增长了5.66倍。以上数据,反映了明代云南人口发展的大致脉络,但用来作为估算汉族人口的依据却不可取,因为这些数字中应包括多种民族成分,而其本身又仅为民户数,故而还需加以修正:首先,假设明初民户中汉族占60%,约为15.56万人;其次,按前举18个军卫计,屯兵为10.8万人,加“军余”(家属)约为40万人;合计两项55.56万人,扣除其中的回族等非汉民族成分,则修正值为50万人较为可信。以后,按省内人口增长的同比计算,到明末为280余万。此外,还要注意到的是洪武二十年(1387年)前后调入的约24万驻屯军,这些人若加上“军余”合计可达100万左右。但据记载可知,其中的大多数主要是用来防范麓川的进犯,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野战部队而显然未纳入地方户口统计,同时亦当多未纳入云南都司辖下的卫所建制,故可暂且略而不计。

贵州的情况与云南有所不同,洪武年间因尚未建省而无统计数字,唯据其都司辖下25个军卫计算加“军余”约为50万人,若以屯兵中的回族等非汉民族成分与民户中的汉族相互冲抵,则亦大约为56万人。后至弘治四年(1491年)有明确记载为4.34万户,25.87万人。大致与云南明初的数字相当。明末的人口数据,参照云南的同比大约也达近300万人。如此,则明代后期滇黔2省的汉族人口为580万左右。

清代以后云南人口统计数据较丰,特点是清初的人口基数较之明末有大幅下降,这主要是因为明末土司混战以及“大西军”拥永历帝抗清、逃缅和清初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等一系列的战乱纷争所致;另一特点是不再有军户、民户的严格区分。清代云南的人口,据清《皇朝文献通考》记载,顺治十八年(1661年)为11.76万丁,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为15.86万丁,雍正二年(1724年)为14.52万丁。而据道光《云南通志》所载《案册》的统计数字则为:乾隆十三年(1748年)有“民屯男妇”194.62万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达308.35万人,嘉庆元年(1796年)为408.82万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达606.72万人。再至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为720.99万人。

贵州汉族人口的发展,与云南基本同步,也是自明初的50多万人起步,到明末为近300万人,再至嘉庆年间(1796~1820年)达到414万左右,则人口数量和比重都与云南十分接近。

综上所述,自元初以来600余年间,在国家统一的宏观社会历史背景下,在汉族移民的大量迁入、滇黔汉族自身的生息繁衍以及当地少数民族土着族群的不断融入三大源泉的滋润下,滇黔汉族也逐步发展起来。

同类推荐
  • 湖光会馆

    湖光会馆

    这是清末直至建国一个超级富豪家族的荣与辱。因为一场婚事结成大怨。四十年纠葛,省城最大的“湖光阁”随着张、程、姜、宋、梁五族沉浮而几经易名。仇杀、贪腐、叛国、情爱……到底何为家,何为国?故事,就发生在波诡云谲暗流涌动的,湖南。
  • 诸雄争霸

    诸雄争霸

    泱泱华夏——华胥始起,五帝三皇。夏禹传启,禅让始亡!浩浩神州——夏至商周,并称三王。周公设礼,五霸沦丧!涌涌诸子——百花齐放,学术繁昌。商鞅立法,嬴秦始皇!瀚瀚大汉——独尊儒术,百家之殇。传承鼎盛,世家登场!呜呼——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多少豪杰,只为万古流芳!状哉——诸雄争霸谁为王?青史几行名姓,留待后人传扬!希望诸位看管能够继续关注瀚汉的信作品《键盘争雄》!右边作者其它作品有连接!
  • 穿越的X

    穿越的X

    扎扎实实的穿越求生指南,没有皇室王族的权利争斗,没有世外高人的毕生亲传,没有绝世美人的眼波流转,没有仇敌政客的明枪暗箭。有的只是明天吃啥?今晚睡哪?回不去的日子怎么过?以及黄鼠狼你滚远点老子打不过你。
  • 天下第一嚣张

    天下第一嚣张

    楚雄穿越异界,成为一个反派纨绔子弟。随身绑定嚣张商店,从此开启了无所畏惧的嚣张生活。开局就造反!怂?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怂的!怼就完事了!上怼天,下怼地,中间直接怼皇帝!若问天下谁最狂?第一嚣张楚荒王!
  • 大唐猛将

    大唐猛将

    林枫,现代少将军,在执行一次任务的时候,意外牺牲。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梦回大唐,重操旧业,如鱼得水,看林枫如何一步步成为大唐猛将。PS:新人新书不易,求支持,邮票的使劲砸砸。
热门推荐
  • 善解家人心情:爱心家庭心理学

    善解家人心情:爱心家庭心理学

    本书围绕着家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从心理学视角阐述了爱情、婚姻、培养和教育子女、孝敬和赡养老人等一系列家庭问题,以浅显易懂的心理学理论分析了家庭角色的微妙关系,列举了大量丰富、生动的生活范例,是一本可以帮你了解自己及家人,钟爱自己及家人,解决家庭各种矛盾的心理学参考书;适于心理医师及涉及家庭、婚姻、爱情等问题的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
  • 神魔道书

    神魔道书

    2050年终于一款世界青年期待的游戏发售,那就是完美实现虚拟现实的神魔道书,林九进去游戏后竟然发现无法退出游戏,并且如许多年前一部动漫一样无法登出游戏,系统提示着游戏死亡既现实死亡……
  • 余生我陪你白头

    余生我陪你白头

    “温书忆,我喜欢你,发了狠的喜欢,我想见你欢喜,让你得意。”“陆辞,谁都可以骗我,唯独你不可以,答应我,好吗?”“好”“书忆,如果有来生,我们还在一起好不好?”“好。”温书忆:他惊艳了时光,也温柔了岁月。陆辞:她是人间绝色,她是人间理想。少年时的爱恋,青涩又大胆,炙热又单纯。青年时的情意,温柔而缱绻,朴实而情深。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 仙途漫漫之无蟹可击

    仙途漫漫之无蟹可击

    作为新一代穿越潮流,凌瑶觉得自己要修的了仙,打得了怪,当得了师妹,做得了师姐!现实告诉她,现实太骨感,捡啥都别去捡一只坑货螃蟹,那是往火堆里跳。“我叫蟹小爷,蟹小爷的蟹,蟹小爷的小,蟹小爷的爷,神龙的后代……”“谁让你自我介绍了?赶紧想办法出去,你个吃货!地上吃完了,居然吃天上的!”“人家也不知道这蛋是鹰蛋……”“哼哼!”“你想干嘛?不能虐宠!”“关门放蟹!丫的!今天你不赶走那鹰,小心我红烧了你!”
  • 何辞相汐依
  • 我的女友是孟婆

    我的女友是孟婆

    千年的神秘名字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惊天地,泣鬼神……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凑合瞎看!
  • 鬼影遮天

    鬼影遮天

    一幡祭出,百鬼十步摄人魂!两幡祭出,千鬼夜行现凡尘!三幡祭出,万鬼呼啸逆仙神!四幡……五幡……鬼幡出,鬼影遮天!流浪汉两年多风雨无阻,每天都更新小说,这《鬼影遮天》以及《超级全职业大师》,必定完本,请大家放心收藏。《鬼影遮天》新书期间,每天更新,希望大家收藏推荐支持下流浪汉,谢谢大家了!21806001(鬼影VIP群)241819085(鬼影普通群)
  • 麦尔顿旅行记·英国卷

    麦尔顿旅行记·英国卷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文库:麦尔顿旅行记·英国卷》讲述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经典民间故事,如中国的《哪吒闹海》、丹麦的《丑小鸭》、德国的《小红帽》、俄罗斯的《金鱼》和古希腊的《伊利亚特》。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曾伴随我们成长,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乐趣。编者经过精心的挑选,特别推出这本英国经典民间故事集,希望能提供给广大少年读者一个优秀的民间故事文本。
  • 小村干

    小村干

    求职到处碰壁的张华阳,偶然间得到一个进入村委会的机会,却不曾想得罪了一帮人,面对对方的咄咄逼人,张华阳又该如何化解,敬请期待《小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