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83700000005

第5章 回教之传人中国(2)

(二)永徽二年之说此说本于中国正史。《旧唐书·玄宗本纪》永徽二年中有“八月乙丑大食国始遣使朝献”一条。陈垣氏在其所着《回回教人中国史略》一文陈述颇详。兹节录如下:中国回教书中有一部极鄙俚而极通知之书,名曰《回回原来》,又名曰《西来宗谱》。其言回教入东土之始,谓始自贞观二年。识者多鄙此书为不足信。然一考其说之由来,亦由误算年数,非有意作伪者可比。所谓贞观二年者实永徽二年也。《旧唐书·本纪》及《册府元龟》均谓永徽二年大食始遣使朝贡。何以知其始?因唐代外来使者向有铜鱼之制,雌雄各一,铭其国名,置于彼国,见《唐会要》。其初次通使者当无此,故知其为始来。贞观二年与永徽二年适差二十三年,其说本不谬,特误算耳。《旧唐书大食传》又谓永徽二年大食使来,自有国三十四年,已历三主。今考永徽二年为回历三十年至三十一年,与三十四年之说不合。据《旧唐书·本纪》及《册府元龟》则永徽六年大食再朝贡,《大食传》盖误以永徽六年使者之言为永徽二年使者之言也。永徽六年为回历三十四至三十五年,正回教第三代哈里发奥自蛮在世之时,有鄙着《中回历对照表》及《历代哈里发世系年表》可参考。总之,大食与中国正式通使确自唐永徽二年始。

尚有主张永徽二年之说者,为侨居中国二十余年之基督徒梅益盛(Isasc Mason)。梅氏于1929年着《回教人中国考》一文,载上海亚洲文会之学报上,亦言回教之人中国当在西元651年(即永徽二年)。但当时东西交通颇盛,商人或有信奉伊斯兰教于西元651年前已至中国者亦未可知。然此类回教徒绝未来此宣扬回教,甚或未提及回教。则回教在西元651年以前与中国尚未发生关系。故回教与中国之正式发生关系当在唐高宗永徽二年(西元651年),穆氏迁都约三十年。

二回教入中国之路程

自汉张骞使西域之后,中西陆地交通颇极一时之盛。三国以后历代与西域各国亦时相往来。唐室勃兴而交通之盛远及波斯。其时凉州为河西都会,地近西番。葱岭以外诸国商侣来往不绝。唐取天山南路,平突厥之后,则中西商贾更行络绎于途,通行无阻。其所经路程,由地中海东岸安第阿克港(Antioch)出发,通波斯,经中亚细亚,天山南路,以达长安。长安城内外商多至四千余户,而尤以波斯、阿拉伯人执商业之牛耳。唐代特置互市监掌理外国贸易事务,征收关税。至唐玄宗时两下敕令,禁止互市。一为开元二年,一为天宝二年,实行与西域经济绝交,封锁交通,于是中西陆地之来往渐绝。

回教徒与中国人除经济上之来往外,在唐时亦曾在陆地方面因军事上之关系互相接触。回教自穆氏迁都麦地那后势力日张,不数年而阿拉伯全部皆已信奉伊斯兰。西元632年穆氏逝世后,由阿布伯克(Abu Bekr)继位为哈里发(Caliph),阿氏乃东伐波斯,西征罗马,国势大振。后又经各哈里发之向外扩充,先后灭波斯,克撒马儿罕,侵康国。于是阿拉伯版域之内,并有原属唐之州府,沿阿母河、锡尔河各部族以及西印度各地。天宝九年(西元750年)高仙芝弹劾石国王无藩臣礼,请兵讨之。十二月诈约石国王来降,献于京师而斩之。夺取其国中名马宝石颇夥。国人大哭,诸邻国均甚愤慨。石王子乃乞兵于大食。时大食为阿拔斯朝,遂合九国之兵,追攻四镇。明年四月高仙芝领兵三万,深入七百余里,而至怛逻斯城。与大食兵相持五日。后因唐将葛逻禄部倒戈,与大食夹攻唐兵。仙芝大败,兵士生存者不过数千人。中国与大食遂成对立之势。自后两国妥协,互通使节。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兵叛,连陷两京,广平王统率朔方、安西、回纥、南蛮、大食之众二十万人,东来讨伐安禄山。吐番亦乘边防空虚之际人犯边境。李泌主张结大食以抗之。曾上言曰:“大食在西域为最强,自葱岭尽西海,地几半天下,故知其可结。”代宗广德元年(西元763年)陇右全为吐番所有,而吐番后乘胜人犯长安,为郭子仪所击退。自后中原通西域之道路隔绝,音信不通。

唐代回教徒由陆地而人中国先有商贾之便,后借军事之利,于是日益繁盛,东及于河南、山西、河北、山东一带。但自禁止互市,阻止陆地交通以来,外人由此道人中国者极少。波斯、大食之商贾遂转由海道而来。故唐末以后回教徒实占有中阿间海上之霸权。

阿拉伯回教徒由海道来中国经商者,多由波斯湾,经印度洋,绕马来半岛,以达广州。时广州为通商大埠,万客云集,繁盛异常。政府特置市舶使以掌理进出口之商务。阿拉伯游历家伊本赛德(Ibn Zied)曾记唐僖宗时黄巢陷广州,屠杀回教徒、耶教徒及其他外教徒至十余万之众。可想当时回教徒旅居广州者必极多。其他如安南之交州、福建之皋州、江南之扬州,均为阿拉伯人等通商之处。《新唐书·田神功传》云:“刘展反,邓景山引神功助讨,自淄、青、济、淮人扬州,遂大掠居人赀产,发屋剔(?),杀胡商波斯人数千人。”又《邓景山传》亦有“神功兵至扬州,大掠居人,发冢墓。大食、波斯贾胡死者数千人”之语。又唐文宗太和八年(西元834年)谕示:“其岭南、福建及扬州番客宜委节度观察使,常加存问。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任其来往通商,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税率。”可见唐末阿拉伯回教徒由海道来中国者颇极一时之盛。

回教由海陆两道传入中国,遂渐广布各地。但其传入之方式,大抵系由于商贾之间习惯上之感化,而非正式之设立教堂,宣传教义。且商贾之背面亦无任何政治上之背景。故当时之中国回教,一方面使阿拉伯人或其他国之回教徒为中国之文化习俗所同化,一方面使中国人士为回教之教义礼仪所感化,纯为自然而然之趋于融会一气,丝毫不假以人为也。

三回教徒侨居中国之情形

唐代回教徒初至中国,为数不多,虽与一般汉人杂住,然碍于语言习俗之隔膜,仍使其格格不入。自后商业繁茂,侨居中国之回教徒日益增加。广州、泉州、扬州各通商口岸尤为聚集之区。然此类回教商人每日礼拜居住饮食习惯种种均与汉人不同,故来自海外之回教徒自然而然聚会一地而造成一种特殊势力。在此特殊范围内当然不时亦难免发生各种之纠纷。于是由中国君主简选年高德望之回教徒一人以为“蕃长”。蕃长不仅处理一切侨商之纠纷,且兼负为中国招徕海外客商之责。此为回教徒等所居住之地带称曰“蕃坊”,坊中设管理处曰“蕃长司”。回教之教义与法律无甚区别,故蕃长兼管社会上与宗教上之一切事务。《唐律疏义》卷六名例云: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关于此条之疏议曰:化外人谓番夷之国别立君长者,各有其风俗制法不同。其同类相犯者须问其本国之制,依其俗法断之。异类相犯者若高丽之与百济相犯之类,皆以国家法律论定刑名。

故当时之蕃坊制度颇似今日之治外法权。

当时一般回教徒极为富豪,服饰起住均甚奢侈。且间有应科举取功名者,如唐末陈黯《华心说》一文记曰:“大中初年(西元847年)大梁连帅范阳公(宣武军节度使卢钧)得大食国人李彦升荐于阙下。天子诏春司(礼部)考其才。二年以进士第名显。”卢钧曾为岭南节度使,居广州,李彦升之受知,当由于此。又北宋初年钱易着《南都新书》内云:“大中以来,礼部放榜,岁取三二人,姓氏稀僻者,谓之色目人,亦谓榜花。”回教徒为色目之一种,故当时应试而登第者必时有之。

四回教入华对于西方文化上之贡献

唐代回教徒与汉人开始接触时,其在文化上最大之贡献则为造纸术之西传。造纸术为后汉和帝时蔡伦所发明。当时多以草纸及兽皮制书,既繁重,且不美观。当唐代高仙芝在怛逻斯为大食兵所击败时,中国人被俘虏至康国,其中有造纸工人数名。造纸之术因之而开始传于大食,而纸张之应用亦日渐广遍。大食人再传而远及西欧。埃及之草纸与兽皮纸遂因而绝迹。西元793年阿拉伯人哈伦阿拉细德(Haroun-al-Rashid)曾设造纸工厂于巴格达,其工人系由中国携往者。西元825年阿拉伯之大马色亦曾开设造纸厂,为供给欧洲诸国用纸之源。故当时西方造纸事业虽自中国所传出,然全部为回教徒所包办。

怛逻斯一役中有中国俘虏名杜环者曾漂流于各回教国中凡十余载,后得附商船返国,着有《经行记》,原本久佚。在杜佑之《通典》中尚保存数条。其间记大食一条云:“绫绢机杼,金银匠,画匠。汉匠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沘;织络者河东人乐环、吕礼……”可见当时中国之绘画织绣亦已藉回教徒而传入西方矣。

同类推荐
  • 我老婆是状元郎

    我老婆是状元郎

    (爽文:幽默搞笑+文采内涵)年轻的网文苦逼作者,从山顶坠落至另外一个世界,砸中一个状元郎的几率有多大?娶一个状元郎的酸爽有多少?
  • 我要炸天道

    我要炸天道

    第一卷很水,可以跳过。从第19章起阅读,不影响剧情。无限流的空间,都不是什么好玩意儿,长着这么粗、这么长触手的天道空间更不可能是什么良善之辈。可我……也不是什么好人啊!那不是好人的我为什么要炸天道?等等,你不觉得章鱼烧很好吃么?正在进行中:武大郎的传奇(销)人生
  • 汉末之猎杀成神

    汉末之猎杀成神

    传说中,天下最厉害的弓箭手不仅可以穿石、裂金,更可以……,很牛逼!。郝昭于是迎着朝阳对着天空一箭射出,目标锁定:太阳。一连九箭,于是,天下太平。(非神话流,凡人流,有金手指。)
  • 齐桓公大传

    齐桓公大传

    春秋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最活跃的时期之一,春秋五霸是雄立于这一时期的五大霸主,各有其发展的自身经历与历史机遇。其各自称霸过程五彩纷呈,充满着高人的精明策划、充满着血与火的搏杀过程。读来惊心动魄、醍醐灌顶,为后世所彪炳。以扶周攘夷为代表的齐桓公,不仅自身成长艰辛,几经生死考验,却不曾动摇爱心与担当,终于在管仲的协助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
  • 五国争雄传

    五国争雄传

    玩一次蹦极都能蹦到异界去,想想也没谁了!装失忆,被赐名林水生。这里五国并立,狼烟四起,群雄割据。这一路走来腥风血雨,然而到最后等待着林水生的又将会是什么呢……
热门推荐
  • 一叶舟轻与朝起

    一叶舟轻与朝起

    我本是天上的小仙子,却不想被司命星君忽悠下凡,历情劫,没想到……
  • 重生之回来只为遇见你

    重生之回来只为遇见你

    黎雪上辈子活的很短暂也很苦,刚出生几个月就被遗弃,养父捡她回家,给了她几年美好的生活,不到10岁养父去世,她的苦日子也随之而来,二叔家一家的刻薄,让她身体和精神上都是折磨,在青梅竹马的帮助下逃离,从此生命中只有他,本以为苦日子过去了,却不想换来死亡的代价,因祸得福,现在上天给她重新来过的机会,神奇的空间法宝,学医、习武、一步步摆脱命运的枷锁,走出了新的人生,这一世她是幸运的,拥有亲情、友情、爱情、事业、家庭人生圆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东藏记(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东藏记(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东藏记》是当代女作家宗璞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小说《南渡记》的续篇,首次出版于2000年。该小说人物以明仑大学历史系教授孟樾,夫人吕碧初和女儿孟离己、孟灵己等一家人为轴心,放射至孟樾教授的亲朋好友同事周围近百人,写出从京城南下的一群知识分子,在抗日战争中的个人遭遇、情感经历,以及心灵成长的历史。该小说用温情的笔调,来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和博大胸襟。2005年,《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 保家卫国

    保家卫国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不仅产生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也经历了无数劫难和不幸。中华民族能够生存下来并不断壮大,是与中华儿女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保家卫国的英雄壮举分不开的。“八荣八耻”的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中华民族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保家卫国的仁人志士,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跟随本书去认识这些保家卫国的爱国人士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缱绻星辰

    缱绻星辰

    蓝星怀着报复的心情来到明珠市,遇到仇人林志刚夫妇,以及他的儿子林晨和林曦,本想对仇人展开复仇,却令自己身陷险境,在紧要关头被林晨所救,这个男人不但救了她,还为她展开了一系列的报复行动。我想那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你在那个经常会去的小公园里画画,我来到你面前,向你介绍我叫林晨,然后我会邀请你去喝杯咖啡,即使到最后你选择的人可能不是我,但我依然会在你面前出现,让你知道有个叫林晨的男人爱着你。以前我以为爱一个人就先把自己变得更好,让我的付出更有价值,然后给她优越的生活,现在我认为爱一个人除了要给她优越的生活,还要让她拥有理想以实现理想的能力,让她拥有受人尊敬的资本。
  • 哪怕我只存在于幻想乡

    哪怕我只存在于幻想乡

    所谓的幻想乡只是妖怪的乐园吧,欢迎被世间所遗忘之人来到幻想乡。QQ群:314806209。
  • 九洲道主

    九洲道主

    太古洪荒时代,天下分九洲而治,万族共生!其中以人族和妖族最为昌盛,妖族强大且嗜血残忍,野心勃勃,欲统御九神洲所有生灵,人族经过数千年的抗争,最终获得五洲之地,并封印了与其他四洲妖族之地!三千年后,本是佛门清净之地呆萌小和尚,被一场阴谋杀戮波及,从此流四海浪天涯,踏万道主世间,谱写九大神洲的一世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