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03200000003

第3章 绪论(1)

很多熟悉的人问作者:就你们的职业生涯,在经济领域工作,多则几十年,少则十几年,有的从事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有的自身就是中、高级职业经理人,可说与心理咨询这一专业风马牛不相及,是什么让你们涉足这一领域成为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又用业余时间写作这本书?

我们的回答:是职场的现实生活引领驱使我们进入心理咨询这一领域,并义无反顾地着手这本书的写作。

1990年,作者之一倪志华女士患了病毒性心肌炎。经过治疗,虽然早搏有明显减少,但始终无法痊愈。时任上海纺织工业局党委办公室主任的她,整天处在焦虑和不安中:担心影响工作,盼着能快点上班。她的一个朋友前去探望,同去的是朋友的“好友”。之后,这位“好友”又多次单独“顺道”去探望她。经过几次看似漫不经心的交谈,倪女士的焦虑和不安慢慢地消失了,开始静心养病。几个月后,早搏得到根治。朋友这才告诉她:他的好友是一位心理医生,这一职业的目标是把人的思路从死胡同中引领出来。经历了这一体验,倪女士开始关注心理学这一神秘而有魅力的知识领域,经常购买和翻阅相关书籍。

上世纪90年代,上海的传统工业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产业调整。身处产业调整第一线的企业领导干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一位我们熟悉的公司领导干部意外地出现自杀行为,幸亏被家属发现及时制止。据我们对他的了解,这是一位很忠诚、很勤勉的干部,他所在的公司正处于资产重组的剧变之中,估计是身心无法承受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压力所致。果然,经专家诊断,他患了抑郁症。从此,这位干部丧失了工作能力,提前从岗位上退下来。这是我们第一次对心理疾病有切肤之痛:原来,心理疾病足可摧残一个人的健康。由此,我们开始以职业眼光来学习心理学知识,并思考将其用于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上海的一些国有企业改制后,为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奠定了基础。主要经营者经济责任明确,直接面对来自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身心难免处于高度紧张的状况,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失调现象的不在少数。有一位很出色的公司总经理,他的身体状态成了公司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公司运行良好,他的健康状态亦好;公司运行艰难,他即出现失眠、胃痛等一系列躯体症状。再环顾周围,我们所熟悉的人事中,因职位适应、工作重压、人际关系、家庭婚姻等因素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负面情绪的,不在少数。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知识和专业调适渠道,很多人只是消极地约束、压抑自己,长此以往便形成一种埋在体内的危险情绪。这使我们感到,职场中的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犹如“心灵感冒”,既不被人重视,又实实在在地危害着人的健康。

想到此,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我们舍弃业余时间和节假日,比较系统地接受了应用性的心理学知识培训,并萌发了为中、高级职业经理人“做点什么”的想法。

学习心理学和写作本书的历程,我们称之为是“智慧的旅行”。

随着本书的开卷,您也一起来作这样的“智慧旅行”吧。

第一节“心”,是人类最深的资源

人类研究人之外的很多领域,包括宇宙,但很少研究自己——人。

人类开掘这资源、那资源,却很少去开掘“心”——这一人类自己最深的资源。

心理学,就是研究“心”这一人类自己最深资源的科学。

这里讲的“心”,是指“心理”,即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气质、能力、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总称。

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这些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怎么认识“我”?

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我”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人的原始的、无意识的本能。它寻求直接的满足,而不顾社会现实是否有实现的可能性。其功能是立即解除压力并恢复到自我平衡的情景。人之初,便全是“本我”。“本我”从不会成熟,永远是人格的被宠坏的孩子,它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次,是在“本我”的冲动与现实环境条件的冲突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它相当于“执行官”,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着调节作用,它遵循“现实性的原则”。

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人格中的“司法部门”。它是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概念内化而来的,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它遵循“道德原则”,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起着压抑“本我”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及追求完善境界的作用。

打个比喻,“本我”、“自我”、“超我”在街上走,迎面过来一位美女。“本我”大叫:“我要她!”“超我”赶紧阻拦:“你这是不道德行为!”“自我”这时出来调和,对“本我”说:“你得和她培养感情,两厢情愿才行。”

请记住,三个“我”都是心理结构,千万别把它们理解为独立操纵人格的小矮人。

人格结构中,这三个层次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它们各行其是,分别代表着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是“原始的人”;“自我”,寻求在环境条件允许下,让本能冲动能够得到满足,是“现实的人”,又称“人格执行者”;“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人的社会性,是“道德的人”。

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的状况;而当三者发生无法解决的冲突时,就会导致心理疾病。

人的需要是什么?

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况。人总是在希望什么,这是贯穿人整个一生的特点。

那么,什么是需要?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应。如,渴了就要喝水;冷了就要添衣。它表现为人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人有哪些需要呢?1943年7月,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问世,他把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1)生理的需要,即人对食物、空气、水和休息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即人对生命财产的安全、秩序、稳定的需要;(3)爱和归属的需要,即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如:交友、求爱、归属于某一团队并享有地位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即人要求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如能满足,使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反之,则产生自卑和失去信心;(5)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人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

晚年的马斯洛又把自我实现的需要分为“健康型自我实现的需要”和“超越型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又有人称为“需要六层次”。

马斯洛认为,层次越低,需要欲望越强,因为能否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此称“缺失性需要”;高层次的需要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又称“生长性需要”。

这些需要具有一定的级进结构,在强度和优势方面有一定的顺序。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是推动人活动的动力。一旦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就会出现身心疾病。

从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角度讲,需要的层次愈高,心理治疗愈容易;最低需要层次,心理治疗几乎不起作用。如:心理治疗无法消除饥饿感。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功能有哪些?

情绪和情感是人类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重大影响,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

假设:你在地铁候车。突然,有人从背后猛推你一下,你有些忿忿然;回头一看,此人戴着墨镜、手持盲棍,“原来是个盲人”,你立刻释然了。你扶他上车,找一处座位让他坐下。不料此人从口袋里抽出报纸摘下墨镜看了起来,“啊,我受骗了”,顿时对他产生了厌恶。

从这一假设中分析情绪和情感:(1)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体验是情绪和情感的基本特征。上例中,你的情绪和情感一波三折,是来自你对此人的不同态度的内心体验。

(2)包含着认知成分,并对认知过程产生重大影响。你由“忿忿然”转而“释然”又产生“厌恶”,取决于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成分。

(3)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是人的需要是否满足的一种指标。需要得到满足会引起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反之则引起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即通常说的人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

(4)有其外部表现形式,包括面部、身段、言语表情,是鉴定别人的情绪和情感的主要标志。

从情绪的状态分,即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时间持续的长短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持续的时间可几小时、几周、几个月,甚至更长。它对人的生活、工作和健康能发生重要的影响。长期的消极、悲观的心境会降低人活动的效率,使人消沉。心境往往由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引起,而人们对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往往不能意识到。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激情往往由重大的、突如其来的事件或激烈的意向冲突引起的。如:重大成功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至亲突然病故后的悲伤。在激情状态下,人的认识范围变得狭窄,分析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行为可能失控。有些激情状态成为推动人的活动的动力,这是积极的一面。

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和遇到危险情景下,所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产生的原因,一是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面临事件的新要求不一致,二是已有经验不足以应对当前的境遇,使人产生失助感和紧张感。其积极的一面,是可通过肌体生理机能的变化和调节,进行适应性的防御,有助于认知功能的发挥,以应付外界突如其来的刺激和高度紧张的环境;但应激状态如长期持续,会引起人体生物化学保护机制的溃退,导致“一般适应综合症”的发生。

情感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性,人类较高级的情感有:道德感,是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如果合乎道德规范要求,则心安理得或产生尊敬感;反之,则愧疚或蔑视。

美感,是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自然界、社会生活及文学艺术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如:求知欲和认知的兴趣,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怀疑、自信、惊讶、喜悦等。

情绪和情感有四大功能:(1)适应功能。它们是有机体生存、发展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从根本上说,是服务于改善人的生存和生活条件。如:婴儿是通过情绪表现与成人交流。在社会生活中,可以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对方的情绪,以维护正常的人际关系。人们适应不良时往往产生焦虑和紧张,通过情绪调节,降低不安,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

(2)动机功能。它们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主观体验,对内驱力提供的信号产生放大和增强的作用,因而能激励人的行为,改变行为效率,起到动机的始动作用和指引功能。从而更有力地激发有机体的行动。研究发现,适度的情绪兴奋,能使人的身心处于最佳活动状态。

(3)组织功能。情绪和情感这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对其心理过程而言是一种监测,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表现在积极的情感和情绪对活动起着协调和促进作用,消极的情感和情绪对活动起着瓦解和破坏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大小还和情绪、情感的强度有关。如:对记忆的作用,在某种情绪状态下记住的材料,在同样的情绪状态下容易回忆起来。

(4)信号功能。即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情绪和情感的外显形式之一是表情。其信号功能是通过表情来实现的,这对心理咨询尤为重要。

情绪和情感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们都是人们对需要满足状况的心理反应,是同一类而不同层次的心理体验。

区别在于:情绪更多的是生理性,情感更多的是社会性;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产生于后;与情绪相比,情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情绪表现为外显性,情感表现为内在性。

心理学家根据情绪和情感的这些特征,创立了一种治疗流派:理性——情绪疗法。它基于这样的认识:“事件”并非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个人对“事件”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让我们看一个真实的例子。

怕长高的女孩一个18岁的女孩由家长陪着来到心理治疗室。她面黄肌瘦、表情呆滞,穿着又旧又老气,像个小老太。

家长说女孩得了一种怪病:很少吃东西,多少年来不照镜子,不拎东西,睡觉缩着身体不肯舒展四肢。下面是心理医生与她的一段对话:问:为什么不拎东西?答:拎重东西手会越来越长。

问:为什么缩着身体睡觉?答:缩着睡人不会长高。

问:为什么东西吃得很少?答:吃得愈多人长得愈高。

看来,女孩的心结是怕长高。

经过几次治疗,女孩谈到,13岁那年回安徽老家,一位亲戚说,这姑娘长得这么高,以后变成小巨人好打篮球了。她自己在算:这一年身高163公分,1年长1公分,5年168,10年173,15年……越算越害怕。又听说晚上睡觉人容易长,所以抱着腿睡。这样过了一年,她发觉自己没长高1公分,觉得办法对头,巩固了这一信念。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治疗,女孩才逐渐矫正了她的非理性信念。

同类推荐
  • 网上开店进货指南

    网上开店进货指南

    本书就网店货源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介绍了货源的种类及开辟货源的渠道和方法。
  • 马化腾内部讲话

    马化腾内部讲话

    纵览腾讯15年的发展历史,摘录马化腾在创业15年中的讲话精华,从马化腾关于如何关注产品、服务用户,如何科学决策、推动组织变革,如何塑造QQ品牌、建设团队文化,如何把握科技发展趋势、提前为腾讯谋篇布局等一系列讲话中,传播腾讯企业的正能量,为众多创业者提供经验和蓝本,也为广大读者注入人生腾飞的力量。
  • 销售经典金法则(全集)

    销售经典金法则(全集)

    本书总结了销售人员应该学习的销售知识,浓缩了众多销售精英的成功之道,内容涵盖广泛,旨在让销售人员掌握一系列可以派上用场的销售策略和技巧,使销售人员能够迅速、轻松地提高销售业绩。
  • 向曾国藩学领导艺术

    向曾国藩学领导艺术

    曾国藩是一个有着高超领导术的卓越的领导者,本书以翔实的史料,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思考,生动的文笔,展现了曾国藩超常的领导术,揭秘了曾国藩成功的奥秘。
  • 小上司大智慧--中层领导者的角色定位

    小上司大智慧--中层领导者的角色定位

    本书文风利索,看似轻描淡写,却将官场职场小上司的烦恼与智慧分析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一本很好学以致用让你茅塞顿开的枕边励志书,读来或让人意犹未尽,或让人咬牙切齿……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逍遥今生

    重生之逍遥今生

    一位普通少年的重生之路,众生皆是弟弟,看我逍遥重活!
  • 复仇天使的微笑

    复仇天使的微笑

    十年前,她亲眼看着自己的父亲杀了她的母亲,从那一刻,她自己就在心里下定了决心,此仇必报。可是复仇路上必定会布满荆棘:她所爱之人竟是“他”的心腹。复仇天使究竟是选择爱情,拥抱亲情还是决心报仇呢。。。
  • 山村诡事录

    山村诡事录

    驱鬼画皮,奇门遁甲;养蛊五行,玄学之术古来有之。善人习之造福万千;奸人习之祸患无穷。七月十五出生的主人公在一次惊悚的亲身经历之后,渐渐的被卷进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之中,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诡异经历,迷雾被一层层拨开。在探寻真相的过程中,有尔虞我诈,有血雨腥风,也有儿女情长……
  • 重生之我与暴君的日常

    重生之我与暴君的日常

    她是天冥国臭名昭著的伏苏公主。是人人眼中弑父杀君,扰乱朝纲,无恶不作的千年祸害。..............而他是北宁国穷凶极恶的暴君墨离尘。是人人眼中昏庸无道,杀人如麻,残暴不仁的一代昏君。...............一朝重生,她成了北宁国深宫中的一名小宫女。当天冥国臭名昭著的长公主遇上北宁国昏庸无道的墨离尘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为了兄弟变次身

    为了兄弟变次身

    一个平凡的少年偶然梦见了神,因为兄弟的愿望被迫变成了女生,经过重重经历,终于有变回来的机会,却因为某种原因穿越到了异界。从此展开新的生活
  • 天使魔爪

    天使魔爪

    都市繁华掩盖下的罪恶,人性欲望受挫时的爆发,高智商的犯罪手段,层层推理的破案逻辑......
  • 绽放的石头

    绽放的石头

    刑叶,亿熙化妆品公司董事长兼冷面总裁。而她是从小暗恋邢叶的韩妍,现在是一名版权律师,而二人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本故事纯属虛构)
  • 道起天荒

    道起天荒

    他出身凡末,却非平常;他穿越异域,却是归乡。他有龙鳞相伴,亦有凤血佑祥。他向天去要惊了天上人,他坐于地便开了道无疆。
  • 诉之有道:商品房交易案例实证

    诉之有道:商品房交易案例实证

    商品房交易因其涉及数额大、影响范围广等原因,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启动以及时间的推移,房地产交易、房屋拆迁、房屋装修、物业管理等引发的纠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法院审理房地产纠纷案件的数量在民事审判中一直居高不下。这一方面说明房地产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为此,本书收录了近年来商品房交易的典型案例,通过检索、分析和评述,为买卖双方正确解决纠纷和争议提供了解决之道。
  • 森山

    森山

    故事发生在日本九州全境,幻化成人形的猫少年米未离开森山的乡间来到都市,以他的足迹串联起一个一个的不思议事件……那些奇幻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