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10300000044

第44章 解读《生死疲劳》(2006,长篇小说)(4)

尽管朱天文一心效法胡兰成,张爱玲的幽灵始终徘徊不去,此无他,胡兰成美学原本的基础就在于与张“比斗”。朱认为新作《巫言》是挥别胡师的起点。然而仔细读来,张与胡依然继续在其中争取发言权。朱天文在《世纪末的华丽》中开始构思“巫”的意义;胡兰成向往的日本神道祭祀的神姬之舞,经过黄锦树专文点破后,无疑更促使朱落实她的灵感。而朱希望将文字下放民间日常,还给本来面目,一一贯彻了胡的生命哲学。

但朱自谓“解散”此前的华丽风格,其实是当年张爱玲对胡兰成的建议。朱谈叙事“离题”之必要,虽曰取法卡尔维诺,其实祖师奶奶早已经先到此一游。最近出土的张爱玲散文《重回边城》仍可为一例。朱在台湾二·二八纪念日喧嚣后,写政治如洗衣(《二二九·浣衣记》),而张冷眼看政治如更衣,乃有《更衣记》;《巫言》以焚烧一切文字和文明的意象作结尾,则让我们想起张的《烬余录》。

但张、胡的影响岂仅止于朱天文?在当代台湾文化、历史脉络里,胡的意外现身凸现出一个社会想象的矛盾症结:中国是政教图腾还是抒情符号?日本是帝国殖民霸权还是礼乐文明典范?女性是情爱主体还是“格物”对象?“张爱玲”是学问还是欲望的伪托?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些问题在台湾所投射出的爱恨、虚实反应被不断渲染放大,甚至成为全民运动。最近张的遗作《小团圆》出版造成的轰动,又是一例。朱天文、胡兰成、张爱玲三人所形成的“连环套”因此不只是文学公案,而成为一探当代台湾复杂的“感觉结构”

(structure of feeling)的有利角度。

从“右边”里面往“左边”靠,以极度写实反现实,藉“巫言”重建“私语”,朱天文姿态是够独特的了。而她的新作到底代表了她的突破,还是她的偏执?我无意暗示朱天文只能在胡兰成、张爱玲的阴影下写作;恰恰相反,我认为因为有了朱天文,张胡演义才变得如此多彩多姿。就像莫言之于当代大陆小说,朱天文的意义难以用简单的学院标签为她定位;她无意引领任何风骚,却终成为见证当代台湾文学众多转折的枢纽人物之一。

中国古典小说传统颇有以“言”为题的佳作。

晚明冯梦龙的“三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应该是最有名的例子。清代中期的《辜妄言》、《型世言》、《野叟曝言》都是大型说部。当然我们不曾忘记《红楼梦》的偈语“荒唐言”。“言”者,说也,但又暗含多义。“言可为心声”(《法言·问神》),亦可为“口之利也”(《墨子经》)。言是叙述、讽谏(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是“志以发言”(《左传》);言又是意在言外,言不及义,言多必失。小说本为虚构,以“言”名之,自然衍生不同解读方法。

莫言和朱天文在新世纪分别以不同形式的“言”呈现他们的创作观。他们未必明白“言”在叙事传统里的渊源,但对小说的功能都有不能已于言者的想法和做法。顾名思义,莫言的笔名意味“莫/默”言:不说,无可说,不能说,或者欲辩已忘言——不必说。这里也有一层更深的“失语”的含义,不论是心理的创伤(无言以对?),社会道德的制约(人言可畏?),或是政治的禁忌(莫谈国事?),都让作家讳莫如深起来。然而莫言小说给我们的印象却恰恰相反;仿佛他有千言万语,不吐不快,于是一发即不可收拾。如他自承,长篇小说的形式才最能显现他的能量。噤声莫言的另一端因此是妄语狂言的冲动。《生死疲劳》第17章回目说得好:“狂言妄语即文章”。这一收一放之间造成的张力,正是莫言创作最大的本钱。

弗罗伊德心理学有谓吃和说构成婴儿口腔期功能的两大特征。此前莫言已经以《酒国》写出了一个暴饮暴食的小说奇观,《生死疲劳》则从言说的角度继续发挥。小说有三个主要叙事者,大头婴儿蓝千岁,千岁的爷爷蓝解放,以及名叫莫言的作家。尽管三个叙事声音相互交错,大头婴儿才是主导者。这个孩子生在小说即将结束的千禧年,头大身小,“有极强的记忆力和天才的语言能力”。五岁那年开始讲故事,也就是《生死疲劳》的本事。换句话说,莫言的小说是个“童言无忌”的故事,内容的光怪陆离,人、驴、猪、狗、牛、猴众声喧哗,也就可以理解。但这个大头婴儿又是西门闹第六度的投胎转世,他的故事因此也是个叙事者“返老还童”的重述——小说的结尾就是小说的开始,天真的声音包藏无限的世故。

狂言与莫言的张力不仅显现在《生死疲劳》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开端,我们不已经有了另一个实例?1908年,鲁迅有感于中国人的喑哑无声,号召“摩罗诗人”发出惊世骇俗的恶声。鲁迅的愿望注定失落。十年后的《狂人日记》正是在狂言妄语和噤声失语之间,写出了中国文学和文化现代性的根本症结。鲁迅的感触言犹在耳:“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野草·题辞》)《狂人日记》尾声里,狂人喊出:“没有吃过人的小孩,或许还有?救救孩子!”八十年后,《生死疲劳》写一个前世经历太多吃人故事的“孩子”现身说法,口出狂言的恐怖喜剧。

我更以为鲁迅不必是唯一体现狂言与莫言的两难的现代作家。20世纪50年代以后沈从文基本放弃创作,在历史风暴中他选择沉默以对。一直到20世纪末,沈1949年自杀前后写出的系列文字才被披露,题名《呓语狂言》,我们这才理解在作家沉默的表象下,竟有如此惊心动魄的声音撞击他的时代——一个政治话语霸权开始操作狂言和莫言的时代。沈从文的例子不是个案。20世纪50年代以后,又有多少作家在狂言与莫言的冲突下,为共和国的历史做出惨烈见证?

朱天文的《巫言》有唐诺为她作跋,开宗明义点出“巫者,巫的文字语言,巫师这门行当最重要的工具或说技艺,唤醒万事万物的灵魂,改变现实的面貌”。巫是远古通灵之人,《国语·楚语》:“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准此,远古的“巫”有上下比义的智慧,光远宣朗的灵视,如是“明神降之”,天地精气为之一通。

“巫”既然上通神鬼,巫的言语想必晦涩玄妙。事实不然,朱天文用大白话写她的《巫言》,偶尔抛出《荒人手记》式的精句警语。这其间的落差才让读者不可思议,也促使我们再思她的用心。她写家人朋友(“社长”朱西宁?“老板”侯孝贤?)、生活琐事,写死生大限、政治斗争,絮絮叨叨,仿佛台湾版的《妇女闲聊录》。但我以为《巫言》仍然是胡兰成师教的又一转折。胡从不吝于遥想远古有神的时代,“生活的空气柔和而明亮,有单纯的喜悦”。从这里“兴”起了万事万物:兴像数学的忽然生出了一,没有因为,它只是这样的,这即是因为,所以是喜气的……是物的风姿盈盈,光彩欲流。原来物意亦即是人意。

朱把握“物意即是人意”的道理,写出个万物有灵的世界。她的修辞术,或巫法,无他,就是胡师念兹在兹的“兴”的诗学,“兴”、“是引子,但不是序幕”,“与本事似有关似无关”。

浊世滔滔,面对各种浮夸矫饰的言说,《巫言》强调书写的力量就是对“我在”、“我说”的肯定。小说表明放下一切,其实它的辩证性,甚至政治性,比朱天文以往作品都强。可是在一个诸神退位的时代,朱天文这个“巫”似乎也有了无奈。

她没有师父那样的自信,因此真能如唐诺所盼望,祭起事物的细节,找回那灵光闪闪的神迹么?

还是她像希腊神话中被诅咒的巫女卡珊卓拉(Cassandra),空有预言休咎的能力,“口燥唇干”之余,只能眼看一切的话成了风中之言?我们更要问,何必曰“巫”?“巫言”是否可以下放——或还原——得更彻底,成为一种“流言”?

这大约是朱天文最大的挑战了。我所谓“流言”,想到的自然是张爱玲有名的散文集。流言蜚语,女流之言,本来只有贬义,张爱玲却夷然自居。她冷眼张望人生百态,笔锋慧黠犀利而又充满担待。《流言》既不求微言大义,也不作危言耸听,闲话日常,却点出作者对一个伧俗的社会所怀抱的“人世的贞亲”。流言才是“没有因为,它只是这样的”。对于张爱玲,流言是流淌的语言,“左边”或“右边”,现实或现代,真话或臆想,似乎都无关紧要;流言又是流荡的语言,芜杂离题,总也拒绝回到中心。这其实都是朱天文所追求的,只是张爱玲信手拈来,更少了些“郑重而轻微的骚动”。朱天文强调文字修行路上,人人都是“不结伴的旅行者”。张晚年隐居海外,摒弃一切,包括自己的作品,“巫”气恐怕重于朱天文。

并列莫言和朱天文的写作经验,两人的差异似乎显而易见。但我们的焦点不是指认这样的差异,而是叩问作为小说业同行,他们对笔下微妙的关联及其意义。小说家的语言流转,岂能为上述各种“言”的标签所限制?准此,莫言的作品以其魔幻写实的意境,未尝不是一种“巫言”。论者如李敬泽已经指出《生死疲劳》中的大头婴儿以他感知过去未来的神秘能力,就是个“巫般的全知的说书者”。而当莫言强调他的灵感来自古典稗官野史,或向往“笨拙,大度,泥沙俱下,没有肉麻和精明”的叙事时,已经对我们所理解的“流言”添加了一层厚实的向度。然而莫言的快意文章写来如此熟练,是否也开始出现流气之虞了呢?

换个角度看朱天文的《巫言》。没有对小说艺术的狂热,她不会如此一意孤行。她自谓站在左边,但我以为她的叙事姿态过于矜持,还不够左,也因此缺少了铤而走险的趣味。朱天文也许希望她的巫是狂在骨子里的巫。她要摆脱《世纪末华丽》和《荒人手记》时期的叙事风格,立志“做削去法,削去所有我已经厌烦有的甚至快到受不了要锐叫地步的东西”。“一毫毫,一寸寸的减。

同类推荐
  • 唐前史传文学研究

    唐前史传文学研究

    本书包括:史官文化与唐前史传文学、唐前史传文学的嬗变轨迹、唐前史传文学中人物形象的建立、唐前史传文学中人性的展现、唐前史传与民间文学等内容。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我所知道的康桥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我所知道的康桥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花开花落都是缘

    花开花落都是缘

    月华如练,照我在戏中。我在没有观众的舞台甩长袖潸然起舞,舞尽我人生的悲凉,舞尽广寒宫无边的孤独,任凄泪长流。疼,如茧,将我的心紧紧束缚,愈收愈紧,万般挣扎都已是枉然。《花开花落》是散文作家林纾英(笔名月转妆楼)的散文集。林纾英擅长以妍美幽约的文笔抒写侠骨柔情。如果说诗性唯美的文化散文为其创作之一翼,那么素朴本真的生活散文则是另一翼。徜佯林纾英精心营构的文苑,一花一世界,争妍斗艳,摇曳生姿,让人留连忘返。其柔婉的笔致,本真的言说,深情的发抒,波动着读者的心湖,让读者陶醉,深思,或扼腕浩叹。
  • 致理想读者

    致理想读者

    这是著名批评家李敬泽近两年来的批评文章合集,其中既有诸如对《红楼梦》和新时期文学的论述,也有对大量新锐作家和新的文学现象的评述,几乎囊括了新世纪以来重要的文学论题,可谓是一部对当下文学世界的精彩注释。李敬泽的批评有很强的现场感,是对文学和文化生态第一手的观察和评说,向以立论独到、艺术感觉敏锐、文字活泼生动著称,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
  • 顾城作品精选

    顾城作品精选

    《顾城作品精选》收录了当代诗人顾城的诗歌、诗论和文摘。顾城的哲学思想集中地体现在他的作品《没有目的的“我”:自然哲学纲要》中,他认为哲学使人自在,并不使人存在。“自然”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没有预设目的的和顺状态。美是顾城的终身信仰,贯穿在他所有的作品和整个的人生道路中。顾城曾将自己的诗创作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自然的我(:1974)作者以《生命幻想曲》为代表作;文化的我(1977:1982)作者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为代表作;反文化的我(1982:1986)作者以《布林的档案》为代表作;无我(1986:1993)作者以《颂歌世界》《水银》为代表作。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霍少你别跑

    重生之霍少你别跑

    “霍…亦…宸,你是不是外边有狗了,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你看你这几天,都不回来陪我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老婆?老婆,你是不是想知道我这几天干嘛了,你先乖乖睡,明天再告诉你好嘛?”“真的吗?”沈妍委屈的绞着手指“真的!不骗你,乖,睡觉!”
  • 耍宝俊妞:狂傲夫君追求记

    耍宝俊妞:狂傲夫君追求记

    原本是个不良女汉子,一朝穿越成为江湖世家千金,她腹黑执拗不拘小节不经意的耍宝竟成吸引‘他’的原因,对于感情来说她是个迟钝的笨蛋,他外形俊美实力强悍却内心纠结:小妞你要闹哪样哦,怎么才能明白我的心啊?”
  • 医道飞天

    医道飞天

    作为医学生,田喆自小就对星空很感兴趣,对浩瀚的宇宙无限向往,他坚信茫茫的宇宙中肯定会有很多的星球有生命存在,他自内心深处刻画着一场说走就走的星空旅行……冥冥之中,他遇到了来自外星的武德,在武德的帮助下,田喆开始了修炼之旅,并一步一步的开始了自己的飞天之梦!
  • 学生热爱环境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学生热爱环境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为了指导班主任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我们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辑了这套“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与主题活动指南丛书”图书10册。本套书除了论述班级文化建设的各种方法外,还提供了可供参照的各类班级主题活动的案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各级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及学校辅导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一动撼天地

    一动撼天地

    九州大陆!一个以修仙为主的大陆!一名皇子,出生之时就伴有七彩鸿光,长大之后,虽天赋妖孽,但筋骨却先天不足。他的心愿是当一位强者,保护自己的亲人,他想要变强,只能比正常人努力两倍,同时修炼筋骨和气海……待他成为最强者之时,就是万恶灭源之时!待他成仙之时,一动便撼动天地!
  • 感息者

    感息者

    感息世界,难分善恶对错,终是一场撕碎空间的游戏……
  • 我在火影氪血

    我在火影氪血

    “检测宿主气血为良好状态,达到使用火影公式书条件,请问宿主是否抽血使用……”重生成为千手绳树,随身携带的火影公式书成了金手指,只是别人的金手指顶多是氪金,他是氪命。新书《木叶之最强分遁》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刚降临到火影世界的宇智波泽,被拉到一个神秘的诸天群之中,里面都是大人物,就在他刚刚幻想在火影世界呼风唤雨的时候,被踢了
  • 我的失忆沙洲

    我的失忆沙洲

    我是一个病孩子,我的世界没有阳光。置身于人群,我将自己装进坚硬的外壳,我浑身是刺,让爱我的人全部伤痕累累。我希望有个人,像阳光一样,照亮我的世界。
  • 夏日恋恋有绝期

    夏日恋恋有绝期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 重生之古今奋斗史

    重生之古今奋斗史

    古雪因为身有疾病,一直很自卑,日子一直过得很苦逼,对人生路也是感觉一片灰暗。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三岁的奶娃,还是一个被人追杀的,好不容易脱离那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母相聚,这个家也太穷了吧!一个白眼狼小白脸渣爹,还有一个狠毒的二娘好在手有空间心不慌,把柔弱的亲娘改造成武功高强谪仙美女,把瘦得没有几两肉的弟弟养成文武双全美少年,看谁敢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