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47800000001

第1章

一个小名叫阿熊的孩子,从钱塘江畔的绍兴开始了他的人生。他在这里启蒙,他从这里出发。他走到了上海,走出了国门。当他再回到这里时,已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

1.童年时代

绍兴东关镇(今属浙江省上虞县)永茂米行的老板竺嘉祥又喜得一子。在这个孩子出生之前,他已有了两个儿子、三个女儿。人到中年的竺嘉祥抱着这个小儿子,心中满溢着喜悦和疼爱之情。他盼望着儿子顺顺利利、结结实实地长大成人,给儿子起名为可桢,小名唤做“阿熊”。这是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的三月七日。

竺家世代务农,到了竺嘉祥这一代,靠很少的土地已很难维生,竺嘉祥十六七岁就离开了距东关镇五公里的保驾山,到东关镇来独自谋生。他在镇上开设了一个小小的米摊。每逢阴历单日,农民纷纷上市赶集,有卖米的就把米放在他的摊位上。竺嘉祥帮卖主升计斗量,以此得到几个铜板。集市散了,他把抛撒在地上的粮食打扫收拾起来,淘洗干净,用来熬粥做饭。

几年下来,竺嘉祥稍有盈余,就在镇西的米市街开了一家米行,取名“永茂米行”。过了些日子,他又和另一家合伙开了制造和出售蜡烛的烛行,取名“源泰烛淘”。

竺嘉祥的妻子顾氏,虔诚信奉佛教。她待人宽厚,勤劳节俭。丈夫终日在外操劳,家中大小事全靠她一人操持。

竺嘉祥认字不多,也就是会记个流水账而已。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念书上进,将来有个好前程。长子竺可材比竺可桢大14岁,在一次乡试中考中了秀才,后来在东关镇的学堂教书。二儿子竺可谦开蒙后,几经周折,后来在上海的一家店铺做账房。小儿子竺可桢自幼秉性温和,聪颖文静,从两三岁时,就开始识字。

阴历逢双的日子,东关镇上没有集市,店铺里十分冷清,竺嘉祥常带着小儿子可桢在街上走走。一边走,竺嘉祥一边挑着沿街店铺招牌上的字教他认读。这样,走来走去,一条街上的字竺可桢就全记住了。

“这是什么字?”竺嘉祥指着一家布店问。“恒升布庄。”竺可桢仰着小脑袋。“对,这念恒升布庄。”竺嘉祥十分欢喜。

看到小儿子十分聪明,他就让年仅三岁的可桢跟着大儿子可材学习读书写字。几年过去,竺可桢熟读了“四书”、“五经”。“戊戌变法”后,清政府开始改变旧学制。1899年,东关镇受维新思想影响的士绅,在镇上办起了第一座新式学堂,竺可桢进入这所学堂学习。新的科学启蒙知识使他大开眼界,他开始思考身边的事物和问题。

在“永茂米行”,他接触到当时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那些贫苦农民给竺可桢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可最后却所剩无几。若遇到风调雨顺的年头,他们的脸上还有点儿笑容;可一遇到旱荒涝灾,他们就十分愁苦。竺可桢常听到父亲和他们的对话:“今年收成不好,日子还能过吧?”“唉!怎么过啊?人种天收哇!”有一天,竺可桢和小伙伴们在河边玩耍,看到一个老人在河边哭着徘徊。原来,这位老人借镇上一个大户家一斗米,到期了无力偿还。家中老小已经断炊,大户却逼着还债。老人求告无门,想一死了之。竺可桢跑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亲顾氏马上量出一斗米,然后又另外装上些,叫人给老人送去。这件事给竺可桢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童年时的竺可桢,最喜欢每年的清明、阴历七月十五和腊月二十三,每当这些日子到来,按绍兴一带的风俗,竺家老小都要回到老家保驾山去祭祖。

在老家,竺可桢有16个叔伯兄弟,他喜欢和哥哥们一起下河捉鱼摸虾,上山采摘野果。野外的一切都那么新鲜、有趣。可为什么同一个地方每次看到的景物却不相同呢?那些唧唧喳喳的鸟儿上次来还叫得正欢,这次来却见不到了。树上的花朵为什么有的这个时候开,有的那个时候开?他问一起玩耍的哥哥们,他们说,这没什么稀奇,从来就是这样的。他又问大哥可材,大哥告诉他,这是因为节气的缘故。一年有二十四节气,种庄稼要按照节气,燕子的去来、花开花落也都是有节气的。冬去春来,燕子衔泥,布谷催耕,观察大自然的无穷变化使竺可桢感到了无穷的乐趣,他懂得了自然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他把自家房檐下燕子到来的日子、离去的时间,桃花开放的时间,都设法一一记了下来,留到第二年对证。那时的竺可桢不会想到,这种由少年的好奇而引发的兴趣,竟会保持一生。

竺可桢读书的学堂,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设置了新的课程。所谓的“西学”,就是自然常识课,这些课所占比重虽然很小,却给少年竺可桢打开了一扇窗口。从这扇窗口,他隐隐望见了许多新奇的景色,他渴望了解窗外那广阔的世界,渴望汲取更多的新知识。

就在这期间,英、俄、德、法、美、奥、意、日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不得不和各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赔款白银高达四亿五千万两。

消息传到东关镇,人们受到强烈的震动,竺可桢幼小的心中也悲愤难抑。课堂上,老师出了“苦”和“甜”两个字让学生用白话文造句,竺可桢严肃地答道:“丧权辱国最苦,国家富强最甜。”他的回答得到了老师的赞许。

13岁那一年,镇里的几个年轻人要乘船到外地去参加科举考试。一天在学堂里,人们议论道,外出考试的学生马上就要出发了。竺可桢听到这个消息,急急忙忙赶回家里。他进门以后,二话不说,一头扎进自己的住房,把自己的起居用具、学习用品收拾在一起,打成一个小包袱,家里人奇怪地问他:“你这是做什么?”

“我要去赶考!”竺可桢头也不抬地说。

亲人们哈哈大笑起来。“你们笑什么?”“哪有你这么小就去赶考的呀?”

“是考学问的大小,又不是考年龄的大小,我一定要去。”

家里人看出,他不是耍小孩子脾气,不是闹着玩儿,这才慌了起来。劝说的劝说,阻拦的阻拦,正在这时候,听到门外有人高喊:“赶考的,要开船啰!”

竺可桢一听,像离弦的箭一般挣脱家人,向码头跑去。当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岸边的时候,船早已离开了码头。

竺可桢哭了,他对追赶上来的家人叫道:“我要到大地方去上学!我要到大地方去读书!”

2.到大地方去读书

竺可桢小学毕业后,老师认定了这个学生可堪造就,极力主张送他到大城市去求学。竺嘉祥何尝不愿意让儿子继续读书,可家境一年不如一年,作为一家之主,他拿什么供儿子上学呢?一家八口人,要承担摊派到他家里的庚子赔款8两白银。市面上,米行的生意十分萧条,烛行也因洋蜡的倾销而几近倒闭。家中不多的积蓄这几年因儿女的婚嫁已所剩无几。

这时候,竺可桢的老师章镜尘先生解囊相助,竺嘉祥又找到几个朋友筹借了一笔钱,这才送小儿子出了门。

竺可桢带着父亲和老师的期望,带着母亲的牵念来到上海,考进了澄衷学堂。

这时期,正是中国社会酝酿大变动的前夜。

早在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年轻的光绪皇帝痛感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图谋变法维新、富国强民。可是,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封建顽固势力,抗拒一切新思想、新主张。光绪皇帝被囚禁,维新派人士被杀的被杀,外逃的外逃,变法失败了。

尽管变法失败,但是中国人民要求推翻封建制度的斗争仍然没有停止。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历尽磨难,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提出了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主张。

竺可桢在上海,经常看一些宣传新思想的书报杂志,逐渐确立了民主主义思想。

他认为,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有优良的文化传统,近几十年之所以被外国列强欺侮,主要是科学技术不如人。竺可桢暗暗下定决心,把救国的希望寄托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兴旺上;国运日衰、家道中落,只有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勤奋努力,才能有真才实学,将来为国家的富强做贡献,不辜负父兄师长的殷切期望。

竺可桢学习十分刻苦用功,他废寝忘食,经常熬夜。他小时患过肺病,身体本来就不强壮,加之营养又跟不上,更显得十分瘦弱。一次,他在散步时听到了同学们对他的议论。一个高个儿同学把手比在自己的胸前,嘲笑着竺可桢身材矮小;另一个来自安徽的同学说道:“此君的身体,一定活不到20岁……”

16岁的竺可桢听到这话,心里十分难受。他想到西方有句谚语,“健全的思想寓于健全的身体”。倘若身体不好,想求得学问以救国救民也只是空想。他又想到外国人讥笑中国人是“东亚病夫”,自己这个样子,不正像个病夫吗?争强好胜的竺可桢,决心加强体育锻炼,来增强自己的体质。

竺可桢是个十分有毅力的人,从此,他开始每天坚持做早操,还经常跑步、登山、打篮球、游泳……过了一段时间,他的身体状况有了改善。学习成绩也始终名列前茅。

由于他品行端正,成绩优异,待人谦和,办事认真,再加上吃苦耐劳意志顽强,他被同学们选为班长,在同学中威信很高。

澄衷学堂的校长,处事独断专行。他把自己的亲朋安排到学校任教,而其中有些人根本没有教学能力。那是临毕业的最后一学年,学生们对图画课教师的不称职十分不满,要求撤换。他们推选竺可桢为代表,去同校长谈判。

竺可桢来到校长办公室,郑重其事地说:“全校同学推我做代表,来向校长提一个郑重的请求。学校所聘请的教师,有的没有教学能力。即如图画教师而论,根本不能作画,又怎能教人作画?所以我们要求校长,立即辞退这个图画教师,另请称职的人来任课。”

校长听了,怒不可遏地呵斥道:

“你们目无法纪,不尊师重道,竟然要驱逐师长,殊违孔孟之道。作为学生,你竟然带头闹事,成何体统,实为校规所不容。不绳以纪律,何以维护师道尊严!”

竺可桢认为他们的要求是合理的,又有广大同学的支持,便也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们的要求至为合理。如果校长不撤换这个图画教师,我们就不上他的课。”

校长冷笑一声说:“那好吧,就看你们怎么闹!”学生们坚持不上这个老师的图画课,学校就停了学生们的所有课程。这样僵持了一段,学校贴出了校长签署的布告。布告中宣布:竺可桢带头闹事,开除出校。竺可桢所在的那个班的学生,勒令停学一年。

同类推荐
  • 海盗:海上的峥嵘岁月与财富梦想

    海盗:海上的峥嵘岁月与财富梦想

    本书所要讲的这些人、这些故事很少能够出现在主流的历史书当中,他们基本上被看成是不入流的人或者说是“小人物”。也许没有现代媒体的宣传,这些人是不会进入大众视野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海盗,在人类的历史上他们曾经写下辉煌的篇章,只是我们的聚光灯打不到他们身上。阅读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机会,看看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这些非凡的“小人物”的故事。历史本身就是故事,无论是大人物的故事还是小人物的故事,他们都应该有自己的位置。
  • 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

    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

    中央研究院是民国时期最高学术机构,名家辈出,成绩斐然,可谓民国政府的美服桂冠。本书以抗战开始后中央研究院撤至四川李庄时期的故事为重点,对胡适、李济、傅斯年、董作宾、夏鼐、梁思永、梁思成、林徽因、游寿、曾昭燏等学者作了深入细致的描摹,昔日生活宛然眼前,人物性情跃然纸上,如实展现了一辈学人在战乱年代扎根山坳的学术追求与家庭生活,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的个人遭际与家国命运。作者治学勤谨,爬梳史籍、钩沉史事、探访史迹,还原史实。材料丰赡,视角独特,往往从平凡琐事切入历史肌理,把社会生活与学术思想巧妙地勾联起来,呈现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本书行文平易,故事生动,并配有大量罕见的历史照片,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 杨凤田传

    杨凤田传

    本书讲述了寒门学子杨凤田从小聪慧好学、积极进取,由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奋斗历程,以及他执着刚毅、爱岗敬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德。介绍了他始终以‘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理念为己任,先后参加、组织研制出歼8系列先进战斗机,填补了我国航空史上多项空白,大大增加了空、海军作战能力,为祖国的航空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事迹。 本书可供航空科研战线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广大军事爱好者阅读学习。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有很多人对神秘繁华的大唐盛世充满谜团,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笔。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隋末群雄逐鹿,他与父兄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玄武门之变”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从而开创了大唐盛世。让我们带着景仰去了解这位神秘的千古大帝,了解隋末唐初风云变幻。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建筑大师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建筑大师

    本书主要写了世界著名的二十位建筑大师的出生背景,教育背景,求学历程,以及成名作品,还有对世界的贡献。
热门推荐
  • 那年初秋雨落河西

    那年初秋雨落河西

    看吧,时光就是这样教会了我们如何成长,教给我们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大人……但好在,曾经的少年永不会老去!
  • 助君好孕

    助君好孕

    登上帝位的路有多难走?比生个孩子还要难!宫里,皇后大婶高坐在凤位上,慈眉善目,笑里藏刀地问李馨月:您认为合妃的儿子斌王和本宫的哲王,他们俩区别是什么?答:“一个要钱,一个要命!”皇后:那他们的共同点呢?答:“都不要脸”。皇后笑笑:太子和庸王还有个共同点,二人可都没子嗣呢。李馨月萌萌一笑,答:“奴婢会找人给他们生,一堆!”皇后再笑:“李馨月,你知道本宫最佩服你之处在哪么?”李馨月萌萌再笑,答:“你知我知,天知地知!还有死去的皇上和某个女人知!”。。。新书火热登场,求收藏,求推荐,求养肥打包**锦华章读者群:495759。。。
  • 战国城砦群(天狗文库—井上靖文集)

    战国城砦群(天狗文库—井上靖文集)

    武田家灭亡之后,原本身为武田家武士的酒部隼人来到明智家出仕,而同僚藤堂兵太则投身成为了野武士群的一员。另一边,织田家的旗本武士大手荒之介爱上了隼人的恋人千里,却又与兵太的情人弥弥结下了缘分。在这些寻常武士的爱恨情仇之中,日本历史上最大谜团“本能寺之变”拉开了帷幕……
  • 中华国学经典(忍经·劝忍百箴)

    中华国学经典(忍经·劝忍百箴)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生当为人

    生当为人

    这是未知的时代,这是伟大的时代,这是血腥的时代,这是万族搏杀的时代,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生当为人,百死不悔。
  • 战力暴增十万倍

    战力暴增十万倍

    穿越为修行资质极差的小道士,而且开局就是地狱难度的塞外大漠地图,李不夺表示并不担心。前世打游戏做的小外挂上线。法术效果加强十万倍!只能搓出了小火星的火符变成了引发天灾的人造太阳。只能闪烁些许静电的雷咒化成了毁灭万物的恐怖雷劫。只能定住人五分钟的定身符化为了高达千米的五指山。“虽然我只是个练气的小道士,但是我这一符下去你可能会死。”
  • 轮魇堑漓

    轮魇堑漓

    一代魔王遭遇内叛,惨遭毒手,却意外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穿越后却失去记忆。看一代魔王的重新崛起,将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又将创造出怎样的神话。
  • 重生为狼

    重生为狼

    被一秃驴恶搞,林枫坠入悬崖穿越到一头家养狼身上。修炼进化?逆天改命?抱歉,我先把主人扔的骨头捡起来再说。此书前期都市异能,后期玄幻。另外,本来打算书名为《天道守护者》,因逼格过高弃了,才有了这个贴地气的书名。
  • 彼时,伊始,曾相识

    彼时,伊始,曾相识

    人们在羡慕中嫉妒,在嫉妒中发狂。我也幸福的好像拥有了全世界,却在一个下着大雨的夜晚明白天上的云和地上的土他们的本质区别。灰姑娘的水晶鞋它只存在于童话故事里,即便在现实世界里有那么一两例,可我这种倒霉的连喝口水都会塞牙缝走在路上被砖块砸到都不会轮到我捡到钱的人来说更是不可能。可我就在那不可能中像只蝼蚁一样卑微地祈盼着幸福着,可我的幸福那人压根只是当成一场赌注,一个玩笑,只因为没玩过觉得好玩。
  • 武逆苍生

    武逆苍生

    一朝得道,拥有整个世界最牛叉的背景身份!你会如何?人生,有起落!一路斩荆披棘,登天道,寻身世!主角如何从一个修仙小白,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无敌道。登苍天大道,我为谁痴!阅时间百态,我与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