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54800000007

第7章 得失甘苦世间味(3)

痴情柔肠卞之琳:执着苦恋,守望桥上的风景

一朵白云,一缕微风,一片阳光,轻轻地闭上眼睛,静静地去感受心中逆流的情愫。忽然之间,仿佛透过了时光的隧道,岁月的长河,回到了那个诗情画意的民国时代,回到了那个一夜风雨一层绿的江南断桥上,回到了那个浓情蜜意的男子的身边。

年轻的卞之琳执着地守望着桥上的风景,却不曾想就这样无端地误入了别人的情网,再也未能逃出来,这一爱,便是六十年。

(一)

卞之琳认识张充和的时候,是在1933年,那一年,卞之琳23岁。

曾经闻一多先生对卞之琳赞叹有加,卞之琳虽然是个诗人,但却是与众不同的,他不会将爱情里的你侬我侬交融于诗里,在他的诗中,不会出现自己的私生活。然而自从那个叫张充和女孩子出现之后,卞之琳的创作也随之改变了。

这样的自己,这样的转变,卞之琳在他的《〈雕虫纪历〉自序》中也曾经有所述及:“在一般的儿女交往中有一个异乎寻常的初次结识,显然彼此有相通的‘一点’。由于我的矜持,由于对方的洒脱,看来一纵即逝的这一点,是我以为值得珍惜而只能任其消失的一颗朝露罢了。不料事隔三年多,我们彼此有缘重逢,就发现这竟是彼此无心或有意共同栽培的一粒种子,突然萌发,甚至含苞了。我开始做起了好梦,开始私下深切感受这方面的悲欢。隐隐中我又在希望中预感到无望,预感到这还是不会开花结果。仿佛作为雪泥鸿爪,留个纪念,就写了《无题》等这种诗。”

难得有人对自己如此了解,卞之琳就是这样。这是他不为人知的好梦,也是他不为人知的爱意。

爱了就是爱了,喜欢就是喜欢,虽然是隐蔽的,但却不能忽视。卞之琳就是这样,因为爱一个人,就连张充和胸前的配饰都想要去仔仔细细地研究透彻,那样复杂和细密繁复的爱,整整持续了六十年。

(二)

如花的美眷却也抵不过似水的流年。人生之中,过客来来往往,多少人走了又来,来了又走,一次一次的寻寻觅觅,可是躲不掉的依旧是命运的缠绕。

1933年的秋天如约而至,凉爽的秋风代替了夏日的炎热,萧条的金黄覆盖了葱郁的浓绿。这一年的秋天,在北平西城达子营的沈从文家中,卞之琳遇见了张充和。

同往常一样,卞之琳来到沈从文家中做客。然而一进屋,热情的张兆和便拉着卞之琳说道:“快来,我给你介绍一个朋友!”她就是张兆和的妹妹张充和。当卞之琳望向张充和的时候,仿佛心脏漏掉了一拍。那是一个清秀的女孩,她的笑容就像是炎炎夏日里的微风,吹过心间,荡漾心头。那个温柔的笑容,卞之琳一直不曾忘却。也就是这一个不经意之间的笑容,让诗人卞之琳爱上了才女张充和。或许那个时候的卞之琳无论怎样也不会想到,这将会是他一辈子解不开的心结。

一番聊天之后,卞之琳才知道,原来张充和是从苏州赶来的,为的就是来参加姐姐与沈从文的婚礼。恰巧卞之琳也是来自江南水乡,两个人又同样爱好昆曲和文艺,如此的默契,卞之琳也越发喜欢这个女孩。

多年之后,卞之琳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的时候,一句“由于我的矜持,由于对方的洒脱,看来一纵即逝的这一点,是我以为值得珍惜而只能任其消失的一颗朝露罢了。”多少还是流露着些许的惋惜之情。

张兆和与沈从文的婚礼结束之后,张充和被北大中文系录取,留在了北平。而卞之琳也开始了对张充和的追求展开了攻势。作为一个善于组织文字的人,卞之琳选择了给张充和写信,因为不确定张充和是不是对自己也有着同样的感情,所以那些信的内容也都是无关痛痒的话题。

与卞之琳的热情相反,张充和表现的极为冷淡,卞之琳寄去了那么多的信,她一封也没有回。一腔的热情被冷水浇灭,卞之琳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受伤和失落。于是,他把自己对张充和的爱融汇到了诗歌当中: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就如这首《断桥》中所说的一般,卞之琳只能远远地在楼上看着张充和,而张充和却完全不觉那份沉甸甸的爱。

(三)

世间的事是不容我们猜测,也不容我们预感的。因为像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但冥冥之中,这些事情与境遇却又像是巧合一般,那样让人惊诧。可是诧异之后,原本应该交集的人和事却总是若即若离,只差那么一点点,才可以交汇聚集。

对于张充和的冷淡,卞之琳并没有灰心放弃,他依旧在不断地给张充和写信,时常地也会找机会与她见面。然而张充和依旧是淡漠的,冷淡的,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也并没有因此而拉近,仿佛是雾霭中的两颗心,若即若离,明明可以相依相偎,却可望而不可即。

那一年,张充和因为得病而辍学回到了老家,心急如焚的卞之琳也追随着来到了苏州,在张家住了几天。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相处,让卞之琳欣喜若狂,那个心爱的女孩陪着自己走在江南水乡的朦胧里,走在姑苏城的风景中,穿过氤氲的小巷,路过幽幽的屋阁。那么近,就那么近,近到只要自己伸出手,便可以拉住她,抱在怀里。

然而卞之琳没有这样做,他没有再进一步,因为诗人细腻的心告诉他,与张充和之间,无论近到什么样的地步,心依旧是远远的。就像是水中月,镜中花,近在眼前,却不能永远的属于自己。现实的悲凉涌上心间,卞之琳的泪只能默默流淌在心底。后来,这种不可名状的感情被卞之琳写在了文章里:“不料事隔三年多,我们彼此有缘重逢,就发现这竟是彼此无心或有意共同栽培的一粒种子,突然萌发,甚至含苞了。我开始做起好梦,开始私下深切感受这方面的悲欢。”

超凡的才气不能同命运相等同,才华横溢终究是抵不过坎坷的爱情。如此,才让一个气度不凡、多情多义的诗人陷入了爱情的泥潭,越陷越深,却不曾放弃。1937年,卞之琳将自己的诗编辑成了一本《装饰集》送给了张充和,在书籍的扉页上,卞之琳还工工整整地写上了“献给张充和”几个字,而他也将自己那份隐蔽的爱情公开了,就这样,卞之琳向张充和表白了自己爱慕的心迹。

宛如一只断了线的纸鸢,没有了牵连,飞向那广阔的天空,不见了踪影。表白之后,卞之琳剩下的就是无尽的等待。等待是痛苦的,没有结果的等待更是煎熬难耐。如果结局是好的,那么无论多么的漫长都会让人安慰,可是卞之琳等来的却是她不爱他。

被心爱的女人拒绝之后,卞之琳独自一个人在雨中走了很久很久,冰冷的雨水伴着泪水流下来,分不清彼此。卞之琳是不甘心的,水滴石穿的爱情是可以存在的,自己如此长久的追求,如此真挚的爱慕,终会感动张充和。他一路追随,从北平到苏州,从成都到昆明,然后再到重庆,可却依旧无法改变张充和的心,无法改变失恋的结局。

爱情失意的洪水将卞之琳快要淹没,他失落,他恐惧,他痛苦。于是,卞之琳选择了逃离。他不想真真切切地去体会无望的爱情,他怕自己承受不住。

在被张充和多次拒绝之后,卞之琳去往了英国,在牛津大学做了一名访问学者。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爱的浇灌与滋养,浪漫的诗人不能没有爱,而多情的男人就更不能没有爱。然而曲终人散,现在的他,被困在了深深的失落与哀怨里。

(四)

人去,人来,人生最终的结局,也不过是曲终人散。

临行之前,卞之琳因为需要办理出国的手续,再一次来到了苏州,那也是与张充和最后一次的相见。朦胧的江南烟雨中,那个女子与他话别,她送他到了小巷的尽头,轻轻地说了一句再见,从此,两人便是再无交集的人,只能无奈地渐行渐远,缘散,情尽。

卞之琳没有想到,自己离开去了英国之后,张充和就结婚了,他遗憾,也难过,因为新郎不是他,而是在北京大学西语系任教的德裔美籍学者--傅汉思。张充和与傅汉思的相遇同样是在姐夫沈从文的家中,他们一个在北京大学担任昆曲和书法教师,一个任教于西语系。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在1948年的11月份喜结连理,并在婚后一同去往了遥远的大洋彼岸。

听到心爱的女子结婚、留洋的消息,卞之琳的心疼得无法呼吸。情,依旧在,人,却早已离去,那些属于曾经的爱的温度也随着清风,飘散远去了。

虽然难过,但卞之琳却不是懵懂的少年,他知道爱情不是一切,一切不是爱情。没有了爱情,卞之琳却收获了诗情。他的爱,未能得到爱人的回应,却滋润了诗人的灵魂。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那些注定要失去的,永远不会属于自己,而那些原本属于自己的,已时时刻刻存在在自己的身边,等着你去捕捉。卞之琳是从诗词中走出来的男子,多情、执着、唯美,而诗词给予他的,却是无限的哀愁与悲凉。那些敏感、腼腆、细腻,如此看来,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然而一个人一旦走进了你的心里,又怎么能轻易地走出来?对于张充和,他不是不爱了,而是不能爱的太过张扬,太过明显,因为她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爱人,属于自己的家庭。似乎在感情的世界里,她已经走出了卞之琳的生命。卞之琳曾经付出的爱已经不能收回,只有深埋心底,将那份情感和怀念再一次的隐藏。

(五)

自古以来,总是有一些多情的人,他们或是痴狂,或是沉迷,一旦陷入了爱情,便身不由己。他们才情斐然,他们出身名门,他们大胆执着,为了爱情,可以负了青春,可以输了尊严,只因自己心甘情愿把毕生都禁锢在爱情的囚牢之中。

殊不知,这是爱,也是痛苦。

如果卞之琳因为张充和终身不娶,那么他便是第二个金岳霖。可是,他不是金岳霖,张充和也不是林徽因,如果只是如果,不会成为现实。而现实中的卞之琳虽然爱着张充和,但最后还是选择了一个女子作为自己的妻子,建立了一个爱巢。

在爱了张充和二十二年之后,45岁的卞之琳早已过了不惑之年。1955年的国庆节,卞之琳选择了与青林结婚。

兜兜转转,爱恨纠缠,诗人卞之琳终于有了一个可以让自己安心的家的港湾。曾经的卞之琳,是含蓄的,腼腆的;经历了心动的感觉,他是热情的,是执着的;而爱情消失的那一瞬间,卞之琳是失落的,是痛苦的。他是一个感情丰富的诗人,也是一个对爱情专一的男人,可是生活不仅仅是存在于诗歌里的诗情画意,现实总是逼迫人们违背自己的心意,那便是宿命的结局。放下心里的爱,选择现实的命中注定,或许是最好的归宿。

一首《鱼化石》,卞之琳诉不尽爱情苦短:

我要有你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

你真像镜子一样爱我呢?

你与我都远了,乃有了化石。

等不完的地老天荒,诉不尽的儿女情长,爱情里的柔言软语终是成为了人们难过的情劫。

很多年之后,卞之琳去美国访问,在美国的耶鲁大学,卞之琳与张充和相遇了。那次意外的邂逅,卞之琳将自己保存了将近三十年的、曾经在苏州带走的诗稿还给了张充和,而张充和则赠送给了卞之琳两本她本人演唱的昆曲录音带。

那是一次意外的相见,而此后,再也没有过。

如今,洗尽铅华,抛去一切的外在,他不是作家,不是诗人,不是带有任何头衔的人,他只是一个希望与心爱女子终成眷属的男子。今生来世,或许卞之琳只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个爱情圆满的人,如此便无憾。

然而,命运的悲哀往往毫无预兆,但却是早已经注定好的。从他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悲剧的种子就已经深埋于土,岁月流逝,那颗种子破土而出,经受着风霜雨雪,体会着春夏秋冬,静静等待着悲凉开花结果。

卞之琳,真真切切是一个痴情人,这一生,他爱了一个女人,爱了六十年。沧海桑田,六十年可以改变很多,但那一份爱,却如最初,始终不变。直到生命的终点,也都不曾改变。那是一种含蓄的爱,也是一种深沉的痛。

绝望诗魂朱湘:落魄的“中国济慈”

千百年的诗歌长河不知道卷走了多少文人的无奈与委屈,那绵延无尽的河水不知道汇聚了多少人的多情与执着,直熬到岁月老去,暗淡无光。

滔滔的潮水中,一叶扁舟孤单地挣扎,然而力不从心,纵然是奋力拼搏,也只能随着波流漂浮不定,直到彻底沉没。这一叶扁舟,便是属于朱湘的。

(一)

1904年,朱湘出生在湖南沅陵,幼小的孩童还没有享受到温暖的母爱,朱湘的母亲便在他三岁的时候去世了。朱湘10岁那一年,父亲举家迁至安徽,在一个小山庄里住了下来。有道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父亲朱延熹便给他取名为“朱湘”。可谁知一年之后,父亲朱延熹也离开了人世。从此,朱湘便没有了父母。

为了生存,年龄最小的朱湘便跟着大哥一起生活,可是年龄的差距,再加上性格之间的不同,经常让朱湘感觉到无比的孤单寂寞,他总是一个人,一个人玩耍,一个人画画,一个人看书。长此以往,性格中不合群的因素便开始显露,和兄长们之间也就有了深深的隔阂。

在朱湘还没出生之前,父亲朱延熹便给他定了娃娃亲。那是朱父的一个关系要好的朋友,朱父与朋友约定好,如果两家人日后生了孩子,若是女孩,便成为姐妹,若是男孩,便成为兄弟,如果是一男一女,就结为夫妻。后来,朱父生了朱湘,而对方则是一个女孩。

对于父亲包办的这桩婚姻,朱湘是排斥的。从他懂事开始,朱湘就极力想要逃脱掉。长兄如父,如今父亲不在了,朱湘的大哥便成为了这桩婚事的执行者。

同类推荐
  • 泰戈尔

    泰戈尔

    在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泰戈尔继承了古典和民间文学的优秀传统,吸收了欧洲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丰富营养,在创作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一代文化巨人。泰戈尔一生共创作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种戏剧,还有大量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论著和游记、书简等。此外,他还是位造诣颇深的音乐家和厕家,曾创作2000多首歌曲和1500多幅画,其中歌曲《印度命运的创造者》已被定为印度国歌。一起来翻阅《泰戈尔》吧!
  • 曾国藩家书全鉴

    曾国藩家书全鉴

    曾国藩,晚清重臣,有名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湘军创立者和统率者,晚清散文“湘乡派”创始人。由于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完成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大事业。他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嗜血的皇冠:大结局

    嗜血的皇冠:大结局

    洛阳城中已然危机四伏,刘秀将如何死里逃生?初入河北,刘秀随身仅有二十余人马,他将如何应对前方莫测的凶险,最终将河北据为己有,成为他日后称霸天下的第一桶金?
  • 天命的注定·朱元璋帝王之路

    天命的注定·朱元璋帝王之路

    以前,明史学者吴晗先生写过一本《朱元璋传》,怎么说呢?虽然该书影响很大,但是内容着实单薄,以区区二十万字去介绍和评价这位伟大君王恢弘博大的一生,难免给人一种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之憾。出于对朱元璋伟大人生的感动和对真实历史负责任的态度,笔者耗时近十年,悉心研究朱元璋,创作此书。从史料考证到布局谋篇再到分析点评,无不殚思竭虑,精益求精,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朱元璋及其生存的时代。
  • 秦始皇(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秦始皇(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以秦始皇这个人物的历史轨迹为骨架,以生动的故事为血肉,勾勒出名人们精彩的人生画卷;多用有表现力的口语、短句,不写套话、空话,力戒成人化。他用铁的手腕厉兵秣马,建立起强盛的秦国;他统帅雄师百万征战七载,统一了战国纷争的中华;他采用法家思想破旧立新,奠定了两千年封建王朝的基础。
热门推荐
  • 莫斯科纪事

    莫斯科纪事

    陈东心伤挚爱的逝去,避离故土,远赴莫斯科,试图寻觅一段新的生活。莫斯科华人尴尬的生存现状,激怒了一身功夫,满腔热血的陈东,他历经浴血奋斗,巧妙机变,最终成长为莫斯科华商领袖,并创建了自己的传奇商业帝国,和几十万同胞一起见证了旅莫华人的雄起!因受金大侠影响,陈东有着剪不断的大侠情节;因心伤挚爱的去世,陈东染上了浪子行迹;因背负华人雄起的使命,陈东学会了权谋机诈!就是这样一个难称的完美的主角,将带领我们遍历异域风情,体验别样文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要有出息

    我要有出息

    我莫名来到了另一个平行地球,这里文化相同,底蕴相同,就是没有了我熟知的名人,我要尽我所能的有出息,我要成为大明星!
  • 逆袭:人生进阶的基本逻辑

    逆袭:人生进阶的基本逻辑

    在急速变迁的时代,普通人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前人的成功方法,是稳妥的行动指南。专注于研究人物的十点课堂明星导师,从浩如烟海的传记中,找到了普通人逆袭的出路。从2015年开始,李源历时651个日夜,跨越了20.7万公里;翻遍了美国、英国、中国的34所图书馆;整理了2597份一手人物笔稿、书信;反复对比了1664本人物传记书籍、典籍、书信与回忆录……死磕每一个细节,改稿改到无法再改为止。这是他写过最用心也最纠结的传记稿。他不想单纯地解读拆解名人传记——而是要把人物特性提炼出来,分析大神的思维方式和行事方法,再与现代人的生存现状结合起来,转化为普通人也能用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
  • 神笔惊仙

    神笔惊仙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昔秦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一杆笔,一页纸,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幅画,一座城,天外飞来笔中仙!2014,老白用“笔”勾勒的仙侠故事。(2014年老白最新力作,《神笔惊仙》带您领略一个光怪陆离的仙侠世界,谁说纸墨无用,书生行遍天涯!点击,收藏,推荐,评价,打赏,全都砸给老白吧!)
  • 万能导师

    万能导师

    老师,我刚接了个女一号,能给我补习一次表演课程吗?我可以接受潜的,什么?让我滚。老师,我的学习成绩好差啊,还排不到全球第三名呢,能在帮我补习一下吗?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圣血脉

    神圣血脉

    这是一个魔兽的故事。这是一个牧师的故事。这是一个信仰坚定的牧师传说。神圣血脉。
  • 破山禅师语录

    破山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