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43300000003

第3章 灵性的觉醒(2)

而欲望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们根深蒂固的“我“的观念,即在人们追求各种欲望的过程中,出现了“我”这个主观因素,由“我”去决定想或不想,你的这个“我”就是通过不同的个性来整合而成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多数人都认为欲望是自我放纵和自我表现的原因。我看到或者心里想到某个人或某个事物可以满足我们某方面的需求,于是对它产生占有的欲望,我甚至必须得到他们。无论你是想得到一个貌美的人,一所大的房子还是获得一个观念,你确定你要得到。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一定要“得到”呢?正是这种欲望带来了苦恼,带来了实现欲望的推动力和强烈愿望,以及必须获得和占有的愿望。每个人都有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得到之后还会需要更多的来填满内心的渴望,所以我们说欲壑难填。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要扼制欲望和不追求个性,因为一旦欲望没有实现或者被压抑,你将遇到陷入冲突之中和遭遇更多的痛苦。欲望确实把“我”分为想要和不要,但是对一个的回避和对另一个的追求仍是欲望。所以只要心中有爱的欲望,这个欲望是爱的发端,那么你就能够在欲望中得到快乐,而不是仅仅为了得到更多。

自尊心的成败论

真正的自尊是指我们让自己远离羡慕、嫉妒、高傲和自卑,以及与他人对比的情绪。那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感,要拥有这样的自尊,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培养。

——《你就是世界——如何对待你的生命》

自尊、自信是人们最重要的几种心理素质。人贵有自尊。小时候,学校就教给每个学生要培养自尊心,要维护自我的尊严,因为它们是我们获取成功和快乐的源泉。

在一所中学里,老师以入学时的成绩作为依据,将刚刚入学的初一年级的学生分为两类:快班和慢班。但是这位老师却把分数较低的同学分到快班,而把分数较高的同学分到慢班,并且对学生讲快班是成绩较好的同学,而慢班则是成绩比快班稍差一点儿的同学。

等到半个学期过去,进行了一次期中考试。结果出人意料,在同样的教学水平下却发生了很奇怪的事情:分到快班的同学平均成绩超过了慢班。也就是说,入学时成绩靠后的学生在半学期后的成绩明显超过了入学时考高分的学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令人吃惊的事?原因很简单,这就是自尊心的威力。那些分到快班的同学有了学习的信心,于是拼命地学习;而慢班的同学却真的自己以为比别人差,低人一等,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于是产生了自卑感,因此学习也就没有什么动力。

生活中,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理想来设计不同的人生规划,或者说被动地规定要实现一定的目标,但在实现的过程中总会遇到种种困难,一旦失败,我们就感觉到自尊心受到强烈的打击,并为自己的失败感到羞愧。但很少人知道,自尊心是导致失败和产生羞愧的原因。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自尊心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这样才不会失败。

自尊是一种觉得自己能够应付生活中的基本挑战,值得享受快乐的感觉。它由两个组成部分:能力感和价值感。这两者都很重要,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自尊就会很低。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做出对自己的评价,有赞许也有批评,自尊则表达了一种对自己赞许的态度,标志着个体对自己能力、身份、成就、价值的信心,它也是对我们价值的评判,往往通过个人对于自我的态度表现出来。相较自我赞许,大多数人更喜欢依靠他人的赞许来维持自己的自尊:如果得到他人的赞赏,他们就会感到无比自豪;若是遭到他人的否定,那么他们将感到沮丧和悲伤。这不是真正的自尊,也并不能带来成功和快乐。正如有人曾说过的,降临于人最大的邪恶,是让他否认自己。

缺乏自尊常常会导致焦虑,这还不是自然的焦虑,比如说你从极高处往下看时会产生焦虑,这很自然、很健康,因为这是人的天性。不健康的焦虑,指的是那些毫无缘由的焦虑,我们可以称它为自尊焦虑,比如你半夜突然醒来感到毫无缘由的焦虑,或者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到一种焦虑感或恐惧感,却不明白是为了什么,这通常是缺乏自尊的表现。若是我们时刻关注自己的脑袋,时常在评估自己,一旦对自我的评价显示不够格或者很低,通常就会导致抑郁和焦虑。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觉得成功会降低自尊。每次我们获得成功或者被表扬,我们的自尊就会增加。但很快,它又回到了最初水平甚至更低,为了重新提升它,我们就需要比以前更多的表扬。这就好像我们在推石头上山,我们努力将石头从山脚推到了山顶上,我们可能还没来得及高兴,石头就可能从山顶滚到了另一边的山脚下甚至是更深的山沟里,我们不得不跑下山重新再推,而且这次的山坡可能更陡了,我们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到达山顶,而石头到达山顶后还是会滚下去,我们又得下山再推。很少有人在这样连续的挫折中不感到自尊心受伤,但这却是人生的真实状况:人生无常,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在高处,也不可能永远在低处,他不是在攀高,就是在下滑。如果你只想攀高,不要下滑,那么你就没有获得真正的自尊,也终究要失望,终究要使自尊心受挫。

如何拥有正确的自尊心?我们需要诚实地省察自我,评估你现处何地以及要往何处去,永远不需要担心我们会被拒绝、被遗弃,完全地了解自己、爱自己,坦然自在地生活。

相当程度的谦卑

要想认识人生的意义,生活的目的,就要相当程度的谦卑。

——《与爱同在》

有一个人是一家公司的程序设计部门的主管,他待人温和,在同事间颇有人缘。一次,他组织部门开发的一个软件程序在一次编程大赛中获得了大奖。他感到十分地兴奋和自豪,自以为这全靠自己高级程序设计师的高超技能和英明领导才如此成功。于是他逢人便提自己的努力和成就,起初同事们都心服口服,敬佩他的精明能干,但渐渐就感到了厌烦。他也渐渐发现,公司里所有的人,甚至包括以前和他关系最好的几个同事,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疏远他。

为什么别人会这样对待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缺乏一颗谦卑的心。有些人一旦获得一点成就,就很容易沉浸在自我满足之中,并从此自我膨胀。一个人如果没有相当程度的谦卑,不断地自我吹嘘而忽略其他人的奉献和努力,自然容易使他人产生不愉悦的感觉。

然而我们这里所说的谦卑不是自负的相对面,也不是对某些社会道德的遵守,它不是放低自己,将自己彻底否定或放弃,然后将自己奉献给某个虚幻的或实际存在的东西。谦卑与傲慢无关,它不是一种成就。它是一种认识,自觉的认识,是你心灵所想所思在行动上的投射。当你的内心想给老人家让出座位,你就在行动上做出让位的举动。你没有想过这是为了符合社会道德,也不是为了得到老人家的那声感谢,而仅仅是因为那个谦卑的你就是你的真实的面目。诚如南非基督教牧师慕安德烈所说:“谦卑就是内心完全安静,没有烦恼,永不急躁,或者恼怒、或者发怒、或者伤心、或者失望;谦卑就是不期待别人特别为我做什么事,也不因别人不为我做什么事而觉得奇怪;谦卑就是不怨恨,不存报复的心,就是再没有人称赞我的时候,或是受责备,或是被藐视的时候,我心里有平安。”

为什么我们需要谦卑?因为那份淳朴而谦卑的气质,使你永葆自由和新鲜的心去诠释每一个活生生的事物。一个过于自信的人,无异于死人不能获得新知。一旦你开始说“我已经了解我自己了”,你的自我学习便终结于此;或者你说“我就是这个样子了,不过是一堆记忆、观念、经验及传统的组合,还有什么好学的”,这表明你还未开始去认识自己。谦卑不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增长,它也不像树木、花园或思想那样可以培育。“我将学会谦卑,如果给我足够的时间,我就会拥有那样非凡的、简单的心境,我就能永远学习、观看、倾听。”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是不可能拥有谦卑的心的。

但我们也不要过分谦卑,因为过度谦卑是对谦卑的曲解,也是激发暴力的一种行为。如果你因为对方领导者的权威身份而臣服,这样的谦卑其实是有条件的,是将自己与他人比较后的结果,是不正确认识自我的表现。而当这种比较的结果在人们脑海中形成固定模式,当作为低等“自我”的你想要再突破这种模式时,你就会遭到那些所谓的高等“自我”的极力阻拦,暴力就产生了。这就是过度谦卑的坏处,也是我们要求相当程度的谦卑的原因。

谦卑的核心是心灵深处的善和自信,它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当你按照自己本来的面目认识你自己,相当程度的谦卑就出现了。

谁的心在喋喋不休

心灵寂静的一种形式,就是让心停止唠叨和念头,内心没有冲突和恐惧。

——《重新认识你自己》

熙熙攘攘的社会,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人们喋喋不休的内心。我们的心何时能够停止唠叨和念头,内心没有冲突和恐惧?

一个女孩有一次生病急诊住院,在医院输液,那时才刚过凌晨五点,注射室里只有她和一位中年妇女以及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三个人。因为输液时间太长,于是她们就聊了起来。中年妇女是因为糖尿病而输液,虽然她一直配合医生的治疗,但是还没能根治,她说生活太使人忧愁了。

女孩开玩笑地问:“你是不是愁钱啊?”

中年妇女却说:“我并不缺钱,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一天都在奔波劳碌着,心里面从来没有闲下来过。你看这不,现在才五点钟,就得早早来医院输完液,因为呆会天亮前要赶回家照料小孙子起床,给儿子儿媳做早餐,然后再送孙子去幼儿园。忙完这些我还要上班,办公室里也总有忙不完的工作,处理不完的人际关系。总之,整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心里边总得想着这样那样的事,尽管想的都是些小事,但如果不去想,心里边又很难受。”

对面的老太太这时接过话:“你要是总是想那么事情,病怎么能好呢?你看这春暖花开的季节,赶紧放下心里面所有的东西,什么也别想,到外面踏青赏花去,让自己的心休息休息,总是这么喋喋不休地烦恼着,不病也憋出病来了。”

我们的心为什么喋喋不休,我们是否已经习惯于唠叨不止?

有的时候我们会突然觉察到自己的心总是在喋喋不休,持续不断地冒出毫无意识、缺乏逻辑、含糊不清、混乱嘈杂的妄念,就像水一样自动地溢出来。即使我们知道这不是理性的思考,也知道这些妄念会消磨我们的能量——让我们的脑子神经兮兮,弄得我们身心俱疲,胡思乱想既没目的又无意义,可是我们就是无法停止唠叨。

同类推荐
  • 生活问禅: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生活问禅: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说禅事,讲禅理,禅里禅外话人生。本书将通过讲述一个个禅理小故事,为你禅释生活大道理。当你疲倦时,当你内心迷茫时,在本书中畅游一番,就会感到有一个风月无边的广大天地。你心中的迷茫便如拨云见雾一般消散开来,啊!原来一切如梦亦如幻!请不要执著,速速把心清净下来!不要让尘境污染你的纯真心,不要让世情剥掠你的爱心,赶快埋弃一切妄想是非,就此泅出生命的苦海,恢复你内心和谐光明的理想世界!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 大家小书:简易哲学纲要

    大家小书:简易哲学纲要

    本书包括《哲学大纲》《美学与美育》两部分。第一部分收录《简易哲学纲要》《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怎样研究哲学》《孔子之精神生活》等四文,简要介绍哲学定义、内涵、学术史与研究法等内容;第二部分收录蔡氏关于美学、美育的文章、讲义、采访记录等,是作者美学思想的系统记录。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论语的提醒

    论语的提醒

    本书收录了论语的原文,给出了译文,并结合实例总结了论语的智慧,及其对当今社会的提醒。
热门推荐
  • 我用余生陪你赌

    我用余生陪你赌

    丈夫心中有个白月光!她拿注射器活生生把我已成人型的孩子杀死,失血过多的我差点暴尸野外。但一个叫姜纪凡的男人救了我。他动用大半个C城的财富娶了我,替我把渣男贱女虐个遍。我以为我终于遇到了良人。但他救我是谜,娶我也是谜。当我知道他真正娶我的原因时,才是我最痛不欲生的时候……
  • 太空武器科技知识(上)(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前沿武器科技)

    太空武器科技知识(上)(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前沿武器科技)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引发世界范围的军事变革,不断产生着前沿武器。前沿武器是指与传统武器相比,在基本原理、杀伤破坏力和作战方式上都有本质区别,是处于研制或探索之中的新型武器。
  • 不靠谱的无敌系统

    不靠谱的无敌系统

    【无敌天下,需要通过火与血的洗礼来成就】【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自此之后,龙东强走上了这条无敌的不归路……“要脸?要什么脸?要脸能使我变强么?”“打打杀杀都是俗人才做的事,来来来,我们玩游戏!”
  • 娇妻你别跑

    娇妻你别跑

    在最困难的时候,遇到设计师Keven,两情相悦的他们决定在一起。可是好景不长,这一切都被孩子的亲生父亲——凯胜集团的少董,刘凯打乱了。他决定对张曼母女负责,最重要的是,他已经深深爱上了张曼。一次又一次,张曼都选择从刘凯身边逃走,可是,刘凯始终没有放弃对她的追寻。最终,她能逃出这段恋情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童话匣子

    童话匣子

    灵感来自梦境与生活,如名字“童话匣子”,放进了许多童话故事,在不断地生活中积累出来的“幻想世界”,希望能够找到生活的美好。
  • 春雪满楼

    春雪满楼

    楚剑山庄曾经是个威震江湖的门派,随着庄主楚剑雄的死去,楚剑山庄由其年幼的儿子楚一平继承,楚一平是如何成长为武林霸主,并再次将楚剑山庄再现昔日辉煌……
  • 冷情王子的拽丫头

    冷情王子的拽丫头

    二比二的校园生活,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一起期待吧
  • 逐圣记

    逐圣记

    两年之前,顾名是整个宁阳城最耀眼的星辰;两年之后,“顾名”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废柴。“先生背上剑匣破,拔剑当空天地错”,废柴又如何?两世为人,我便是独一无二。修行之道分阴阳,后天为阴,先天为阳,观海、真武、宗师、通玄……逐圣之路,我自笑傲九天。
  • 世界上的她和他

    世界上的她和他

    这是很多小故事小短片组成的合集,世界上的他和她的之间,有太多的故事了
  • 霸者风云

    霸者风云

    一代霸王,乌江自刎。重生现代,叱咤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