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43300000034

第34章 人与自然(1)

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同理解自己与邻里、妻子和孩子的关系,都是很难的事情。我们与大自然的关系已不再和谐。如果我们曾经理解那种和谐共处的关系,理解那种关系的意义,就不会把地球划分为你的、我的。如果要去理解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我们就应该非常谨慎地使用我们取之于地球的资源。

人与自然的关系

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同理解自己与邻里、妻子和孩子的关系,都是很难的事情。但是,我们对此从未思索过,从未坐下来看看星辰、明月和树木。

——《关系的真谛》

人与大自然是什么关系?我们是否意识到自然界除了有人类,还有奔涌的河流、翠绿的树木、疾飞的鸟儿、悠闲的鱼儿、多彩的云朵和褶皱的大地?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人类同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克里希那穆提认为,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同理解自己与邻居、妻子和孩子的关系一样,都是很难的一件事情。而且,我们从未思索过这个问题,因为我们都太忙于社交上的应酬、经济上的交易和政治上的事务了,没有时间去亲近可爱的自然,以至于忽略了和大自然的关系。我们从来没有用心去观察过一棵树,去触摸它绿色的叶子和粗糙的树干,从来没有用鼻子去嗅树林里面的气息。所以我们从来不知道树木的可爱和花朵的芬芳,也不知道自己周围的自然环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甚至从来没有意识过自己处在和万事万物的联系当中。

我们认识自然的水平本来就很有限,同时还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代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我们和大自然的关系已不再和谐了,甚至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我们经常利用大自然,为了满足我们使用和占有的欲望,只是想利用它们、满足自己,实际上我们从未停下来去爱这个地球或地球上的其他产物。尽管我们使用这些产物来满足吃饭、穿衣、睡觉等种种需求。我们从不喜欢用双手在地球上耕作或亲近大自然,反过来我们用双手掠夺、利用甚至毁灭地球资源,我们应该为此感到羞愧。

自然的存在并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使用和功利目的的,它的存在是作为一种美的存在,这种美就是维系人与自然的纽带。地球的美,源于地球上的每种事物给予的美的气质与神韵,而我们正在从事着的活动却是在毁灭着地球,扼杀着这份美,这跟我们亲手扼杀自己有何区别?事实上,我们并不热爱地球以及世间万物,所以如果不能发自内心地热爱,我们就会对瀑布的壮美无动于衷。如果我们能够感受到那种美,曾经理解那种和谐共处的关系,我们就不会把地球划分为你的、我的,尽管在拥有的地皮上可能盖起了房子,但这块地将不再独属于你的、我的——而在更多意义上说指藏身之所。

如果我们不能发自内心热爱自然,那么又怎么回去热爱人类和动物呢?当我们走早路上碰到一头小牛的时候,很多人看到它们的尾巴都是走样了的。我们会捂着鼻子摇摇头说:“看着都让人难受。”人们已经丧失了对动物、植物的那股柔肠,丢失了我们的敏感,对美好事物变得麻木无知。

要理解我们和自然之间真正的关系,我们必须重拾那份敏感。敏感不会仅仅因为悬挂了几幅图片或画了一棵树或者发际间别了几朵小花就能产生;只有摒弃实用主义的人生观,人才能敏感起来。这不意味着我们不能使用地球,而是我们必须按照规则来使用地球。我们若用双手在地球上劳作,我们就能建立同自然的正确的关系。如果我们能够与自然、与世界建立起这样和谐的关系,我们自然会创造出一个不同的世界。

热爱而不利用自然

也就是说,如果要去理解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我们就应该非常谨慎地使用我们取之于地球的资源。我们并不是不可以利用地球资源,而是一定要在热爱地球的前提下去这么做。

——《你就是世界——如何对待你的生命》

地球上的生命不只是人类一种,还有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等生命,这些生命构成了自然,在自然中,每一种生命都享有同等的生存权利。自然界的一切并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利用和填补我们的欲望而存在,它们自有本身的属性和价值。然而,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这点。

有一棵枯萎的树被采伐工人连根拔起,放到了路边。它的树根经过几十年的生长,已是盘根错节,它的树干也长得十分的粗大,树枝上还残留着一些未掉落的叶子。

一个植物学家走过来,先看了树枝上的残叶,再量了量树干的直径,说:“这棵树是老品种的榕树,树龄快有五六十年了吧,只可惜被虫子咬了树根,否则的话叶子还是可以很茂盛的。”

一个根雕艺术家走过来,指着那个弯弯曲曲的树根,说:“这就是我想要的了,我用它可以雕刻出世界上最美丽的根雕艺术品。”

又有一个贩卖木材的商人走过来,用尺子量了树干的长度,说:“这棵树可以卖个好价钱。”

我们从没有仔细观察过一棵树,或者即便是观察了,也是带着要使用这棵树的目的去看,我们的头脑中只会想到在树下纳凉是否会很舒服,或者砍树取材之后能够用来做什么,是用来盖房子还是做家具。换言之,我们观察树木都是带着使用目的,如果不是身在其中并为了自己的便利,我们从来不屑于去观察一棵树,更不用说去欣赏一棵枯死的树木。

在对待地球和地球资源方面,我们更是只有利用,没有爱。我们带着功利主义的目的去看那些生长着或者死去的植物和动物,我们所做的事情从来没有摆脱个人目的和功利主义的目的。虽然说我们为了生存必须食用一些动物的肉和植物的叶子,但是人类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满足口欲之欢和肉体上的享受,我们从大自然摄取的东西已经远远超过了应该的限度。

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大自然已经被我们剥削和分裂得面目全非。我们把地球瓜分为你的和我的,你的国家和我的国家、你的民族和我的民族、你的家乡和我的家乡,世界、地球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人们为了争地盘而开枪战争,政治家们行使着各自的权力,维持着这种分裂,从不把世界看作整体。我们没有全球的概念,从未意识到可以实现没有国家、没有分歧的世界,我们从未意识到自身权利、地位与重要性的丑恶。世界上每个国家的人都和其他国家的人一样,只想占据权利的宝座,来满足狭隘的私欲与抱负,维系自从人类文明出现以来就有的功利文化。因此我们难以远离争端,也无法跨越根深蒂固的种族、文化与宗教分歧。

任何生命都不能脱离一种自然背景而独立存在,人类更是如此,我们与大自然深深地交融和合。哪里有自然的动植物,哪里就更有希望,就有幸福。所有的这些感受,只有在热爱大自然当中才能产生。

如果我们真的热爱地球,我们自会节俭地使用地球资源。也就是说,如果要去理解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我们就应该非常谨慎地使用我们取之于地球的资源。我们并不是不可以利用地球资源,而是一定要在热爱地球的前提下去这么做。当我们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直接交流的时候,首先出现在心扉的就能够是未加雕饰的群山、海洋及海岸上一望无际的灌木和野花等美丽的景象,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的宁静、和谐的生活吗?

群体行动引发的灾难

通过对群体行动的分析,我们了解到,虽然群体行动在某些时候能起到一些作用,但最终是会给人带来灾难和混乱。

——《自然与生态》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混乱不堪、痛苦无奈和无穷无尽的冲突。当真正面临这些不堪入目的景象时,有思想的、认真的人,那些真正关心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就会意识到行动的重要性。我们的行动分为两种:群体行动和个体行动。通常情况下,群体就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就是你、我在投足举止间构成了世界现在的这个样子。我们是整个世界的一员,并且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的活动建构了世界的活动。

因为我们并不了解行动的真正意义,所以才会给群体加上一个抽象的概念,这时我们的行动其实不是负责任的。人们在行动时,总是希望找到一位德高望重的领袖,这个领袖可以是某个组织的领导者、某个宗教的导师或某个部队的上将,我们就是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些指导,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减少我们的痛苦。但是,因为我们是在无助、混乱的状态下选择领袖,因而这位领袖自己也难免身陷无助与混乱之中。接下来的情况可想而知,在这些所谓的领袖的指教、引导下,我们变得更加混乱,更加痛苦不堪。因为领袖是在我们混乱的状态下产生的,因此,我们在追随领袖的同时,其实是在追随自己的混乱状态。虽然我们的行动可能在短期内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结果却往往给我们自己带来更大的不幸。

通过对群体行动的分析,我们了解到,虽然群体行动在某些时候能起到一些作用,但最终还是会给人带来灾难和混乱。但是,我们又似乎对此无可奈何、束手无策,似乎只能这样生活下去。我们在某个领袖的带领下不断地扩大对自然的使用范围,甚至毫无休止地侵占、掠夺、毁坏地球。看,全球气候变暖,物种消失、水资源短缺、沙漠化扩大、水土流失、地震、台风,连年的水灾、旱灾,这就是我们人类集体的杰作。因此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用不同的方式反作用于我们。群体性的暴力和残忍行动最终将带来集体性的灾难,它可以毁灭掉这个世上所有的美好生活。

著名作家加缪有一部名作《鼠疫》,描写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场因鼠疫而引起的集体性灾难的全过程。一开始是鼠疫的先兆,屋子里和街上不断发现死老鼠,且逐日增多。起初所有人都对鼠疫心存疑虑,不敢承认。等到疫情迅速蔓延,成为无可否认的事实。但市政府因为害怕惊动舆论,于是封锁了所有消息。终于到了封锁不住的地步,才不得不公布疫情并采取措施:消毒、监控、隔离,直至封城。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鼠疫象征的是任何一种大规模的祸害,其受害者是所及地区、民族、国家的所有人乃至全人类,瘟疫、灾荒、战争、专制主义、恐怖主义等等都可算在内。灾难之所以发生,并且一旦发生又很难结束,其中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某些群体能够从灾难中获得利益,例如那些战争中的军火商和掠夺者,专制政体下的特权者和腐败者,他们往往阻止灾难的结束,甚至阻止人们说出灾难,极力扼杀人们为结束灾难而进行的种种努力。

在群体性的灾难面前,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最单纯的责任感,是一种最真实的正义感。共同的厄运如此强大,以至于个人的爱情、思想、痛苦都变得微不足道。久而久之,一切个性的东西都失去了语言,人们不复有属于自己的记忆和希望,只活在当前的现实之中,这是一场更大的灾难。

每个人都必须思考这些群体性的行动所造成的集体性灾难,并且要意识到,所有大的灾难,都是人类的行为所造成的。要生活就必须付诸行动,就必须和外界建立和谐的、友好的联系。我们必须从自身的转变做起,才能够改变这个矛盾的世界。

人类当前的危机

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危机已经不再局限于那些用视力可以观察到的领域,它涉及的不是金钱,也不是有形的事物,而是人们的观念。我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从善良的观念转向了邪恶的观念。

——《自然与生态》

我们人类所面临的危机是不同寻常的、史无前例的。危机来了又走了,许多时候它看似得到缓和,其实是开始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着。人类的历史上的不同阶段都曾出现过不同类型的危机,有国家的、社会的、民族的、经济的和政治的等等各种危机。我们了解和熟悉这一点,并且或多或少都亲身体验过这个过程。

然而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危机已经不再局限于那些用视力可以观察到的领域,它涉及的不是金钱,也不是有形的事物,而是人们的观念。我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从善良的观念转向了邪恶的观念。我们必须意识到当前的危机具有非一般的特殊性,因为它属于思想领域内的问题。

在世界各地,我们跟各种不同的观念争辩,更惊世骇俗的是我们正在将杀人合法化,将其作为一种达到“正义”目的的手段。这种做法是史无前例的。人类已经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现在世界局部地区的战争也是此起彼伏。以前,杀人被当作是一种邪恶的行为,但现在杀人却似乎成了一种达到某种高尚目的的手段。不管是出于个人的报复,还是为了争夺一群人的利益而去杀人,杀人都被合法化。那些谋杀者,或者他们所代表的那个群体将杀人合法化,并将其作为取得对人类有利结果的手段。

那些战争的发动者往往宣告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和平着想,战争会产生对人类有利的结果,为了人类的明天,我们采用何种手段都是无关紧要的。所以,言外之意就是,一个错误的手段可以产生一个正确的结果。那么,我们就通过思想观念将这个错误的手段合法化了。

同类推荐
  • 找回丢失的世界:与孔子对话录

    找回丢失的世界:与孔子对话录

    一波波是谁?波波的童年、化身白衫老者(孔子)的问题、波波的国外留学生活、一次突发事件引起波波的思考、波波对“悟、空”两个字的解读、与白衫老者(孔子)的初对面、二白衫老者引导波波所看到的“智慧”的世界、“什么都不是!”是什么?“东西”是什么?什么是“智、慧”呢?“智”字的含义、由“智”字所看到的“有形世界”!由“智”字所看到的有形世界的特点、“智”字告诉我们的道理!《论语》为政篇“君子不器”的正确解释!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如何成为君子?
  • 逻辑是把斧子:日常说理工具

    逻辑是把斧子:日常说理工具

    逻辑是一门研究推理或论证有效性的工具性的思维科学。是一把普普通通的“思维的斧子”。逻辑是思维的一把“斧子”,要想使用好这把“斧子”,除了具体掌握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在现实生活中将理论逻辑的知识转换为运用逻辑的技巧和技能。而逻辑学的工具学科性质也决定了,它在强调技巧和技能的训练过程中,是可以通过具体实践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
  • 道家哲学智慧

    道家哲学智慧

    在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韩非说:“世之显学,儒墨也”。道家是隐者之学,故不在显学之列,而其理论之湛深,思想之缜密,实超过了儒墨两家。孔子罕言天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孟子虽说过“圣人之于天道也”,但也未多讲天道。道家老子不但谈论天道,而且提出“先天地生”的永恒性绝对性的“道”。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总结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老子则揭示了有史以来文化的流弊,对于文化发展提出批评意见。儒家虽反对苛政,而肯定区分贵贱上下的等级制度。墨家虽然宣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而仍承认贵贱之分,以“贵不傲贱”为理想。
  • 庄子选读

    庄子选读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凡是能够以文字的形式留存到当代,都是经过几千年无数先贤圣哲们精挑细选并通过实践证明的,是对人的生存、行为规范、社会构造、民族发展、国家兴旺具有重大影响和积极意义的经典。这些经典,在今天看来,就是浸透在我们的遗传基因中的文化因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枝繁叶茂的文化之根。传承民族文化,播扬人文精神,最好的方式和途径,莫过于阅读经典、学习经典。诵读这些经典,就是在和古圣先贤对话,就是在获取文化的精髓,就是在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就是在擦拭我们的心灵之尘,就是在接近我们的自然之性,就是在回归我们的宁静致远的祥和之境。
  • 了凡四训(详解版)

    了凡四训(详解版)

    《了凡四训》的作者袁了凡于明朝嘉靖十二年(1533年)出生在嘉善县魏塘镇,年轻时聪颖敏悟,卓有异才,为万历初嘉兴府三名家之一。万历十四年(1586年)中进士,万历十六年(1588年)授宝坻知县,颇有政绩,被誉为“宝坻自金代建县800多年来最受人称道的好县令”。万历二十年(1592年),倭寇进犯朝鲜,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不久调任援朝军营赞划,谋划平壤大捷,一举扭转战局。后罢归乡里,著书立说,担任《嘉善县志》主笔,1606年夏去世,享年74岁。天启元年(1621年)追叙袁了凡东征之功,赠尚宝司少卿。清乾隆二年(1737年)入祀魏塘书院“六贤祠”。
热门推荐
  • 以法师的名义

    以法师的名义

    “冒险?冒险是不可能冒险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冒险的。打架又怕疼,就是教书这种东西,才能维持的了生活这样子…”当歌里昂公爵之女,“帝国荣耀之花”安德莉亚找到温斯顿时,这个被誉为沃伦学院之耻的学者这样回答道。一个月后,“在冒险队伍里的感觉比学院好多了!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冒险的!”ps:这是一个穿越灵魂在异界成为法师领主,发动信息革命,并以推特治国的故事…但当他逐渐探索出世界的本质后,立刻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魔法星际战争…
  • 乐天传奇

    乐天传奇

    乐天作为韩国著名企业集团,表现不俗,即使经济危机时也在稳步地增长。乐天成长的秘密在哪里?本书介绍了乐天的理念、经营方法和经验,体现出一家企业从小做大所需要的策略和方法,内容涵盖营销、人力资源、现场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技巧和执行细节,对我国的企业及其管理者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红警末世行

    红警末世行

    地球异变,末世来临,齐皓在红警系统的帮助下迎难而上,重建地球秩序。
  • 赖上大神尊

    赖上大神尊

    前世,她被剜掉心脏,打掉孩子。蛮荒崖上许下誓言,三生石畔,奈何桥旁,我们永不相见罢!蛮荒崖下,葬身火海,换来的却是涅槃重生。她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竟然是那样!……竟然是我们永不相见罢!呵呵,他冷笑一声,清冷的眉目里是看不出的忧伤。九州黑洞,他散尽修为,逆天改命,换他们来世相遇。如果两个相爱的人被双双遗忘于人海,那三世轮回后,他们该是相望?还是相忘?【本人作者懒人出没保证绝对不弃坑,不水文,各位读者,快跳到我的碗里来!!!】
  • 夏娃的爱

    夏娃的爱

    一年前,她失去他;转学,遇见了他和他的弟弟;固执的她知道心脏在他弟弟的身体里,她便不顾一切的照顾他弟弟,只是他呢?对和曾今爱的他,同样的容貌,如何的选择;他,桀骜不驯,对她却另眼相看,可是,一直以来把他看作是哥哥的人,也是那么喜欢她;当我们的爱注定无法一帆风顺,是谁还在原地苦苦等待。
  • 修神决:无敌小妈难挑夫

    修神决:无敌小妈难挑夫

    夏羽晨,今年刚满十六岁,是行知高中高三五班的班长,品学兼优,人还长的漂亮,如果没有那个意外的话,现在她应该是某名牌大学的新生了吧?!在大家的眼里她一直是个十足的乖乖宝,至今为止连个恋爱都没有谈过,也没有出过任何让老师父母担心的事情。可是最近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肚子竟然一天一天大了起来。马上就要高考了,面对老师同学们的质疑她身正不怕影子歪,检查就检查。可是,老天,这是怎么回事吗?到底她是怎么怀孕的啊?还双胞胎?这下她要怎么办呢?。。。。
  • 无限期喜欢你

    无限期喜欢你

    凌鹤城×唐酒岑凌鹤城,凌影帝,凌boss唐酒岑,唐花旦,凌太太某日微博有人爆出唐酒岑在某地与一男子热吻,登上热搜〖唐酒岑恋情曝光〗唐酒岑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凌鹤城满脸黑线,对唐酒岑说:要不要解释解释?还是说,公布恋情?唐酒岑:老公,我错了!凌鹤城:那就乖一点
  • 修真十书盘山语录卷

    修真十书盘山语录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暖风过平川

    暖风过平川

    几十年安然无事的北境,邻国突然举兵来犯,竟是为何?在危难之中出生的男婴拥有家族最强血脉,踏上复仇之路,在帝都相遇的两个少年,看似萍水相逢,实则关系重重,在这动乱的天下,找到了各自的归属,踏平一方天下!风云再起中原!
  • 天心罗盘

    天心罗盘

    修真界之中纷争不断,总为资源大的头破血流,可是为何有一物能够寻遍天下之宝。一个少年,得到一个天心罗盘是机遇?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自然之体有何秘密?为何他要面对受人追杀的悒郁,有家不能归,天涯渡百年。毁灭之体到底何处可怕,身为灵界掌控者,他有何担心,非要致少年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