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99200000022

第22章 哈佛的第21份礼物:超前意识成就领先

哈佛是教育的“领头羊”,它不断制定新的标准来优化资源、培养人才。在历史上,哈佛涌现了不少拥有超前意识的学生,正是因为具有卓越的远见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他们才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成才之路。

不断超前的前提是不断总结

哈佛大学在诸多方面走在世界教育前列,比如现今众多大学都采用的“学分制”,就是哈佛的首创,成为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今天,哈佛考虑到学分制的种种问题,再一次自我革命,提出了课题制的教育方案,不能不说,哈佛从来不偏安一隅,在不断总结和反思中不断改进。

20世纪初,哈佛大学有55%的学生只选初级课程,75%的学生选课没有中心;学生选课极少考虑知识结构;课程体系不系统,显得支离破碎。这种全开放的自由选修制曾一度造成了教学的混乱,学生既未达到专的要求,也未达到博的目的,影响了学习质量。

之后,哈佛大学的历任校长对选修制和学分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一是提出了“集中和分配”的理论。哈佛规定本科生在获取学士学位选修的16门课程中,有6门“集中”在主修领域;另外6门“分配”在社会、人文和自然科学3个领域;其余课程由学生自由选择。1914年开始的这项改革对埃利奥特的自由选修制进行了必要的限制,保证学生接受的是系统的教育,做到博与专很好的结合。

二是引入了导师制。导师指导学生分析选课方案,指导学生安排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品德修养等;使学生既能自主安排学习,又能遵守人才培养规律。大学所有教师都可以担当起导师的作用。为此,学校还成立了选课指导委员会。凡是学生自己设计的课程体系须提交详细的设计报告,由所在学院学术委员会批准。导师制的引入使学分制从学的角度和教的角度两相融合,相互补充,学分制进一步趋于完善。

三是实施荣誉学位制。劳威尔在研究英国大学教育体制中发现,牛津大学实行的荣誉学位考试制度对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提高学习质量大有裨益,这也是英国大学在世界上有较高地位的重要原因。于是,他决定将这一制度引入哈佛,规定凡是申请此荣誉者,在本专业上必须出类拔萃,申请前提交的论文质量须在A等,且各科成绩均为优等。获此荣誉的学生可免修最后一年的全部课程,以便集中精力准备毕业论文。它的设立有力激发了哈佛学生奋发向上的学风。据统计,哈佛大学毕业生中有40%在本专业上获得了这项荣誉。这项改革措施扭转了自由选修制带来的学术懒散现象,有力地提升了哈佛大学的学术声望。

四是采用了积点制。一门课程的学分是按这门课程在一个学期里的周学时数来计算的。而仅仅将学时数和学分简单对照,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状况。于是,大学就出现了学分积点及相应的积点制度。积点制最早产生在英国,它是动态反映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统计制度。劳威尔发现它特别适合于哈佛大学的弹性学制,尽管操作起来比较繁琐,但它更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是对学分制的有效完善。

五是强化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计划规定:本科1、2年级学生除选修本系6门专业课外,必须从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通识课程中各选1门,还要从其他系里课程中任选3门。这种课程安排把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集中和分配制度为指导的选修制度。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是战后对美国高等教育影响颇大的一项计划,这个计划“具有激励其他学校的功能,并为其他学校指出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1947年,美国联邦政府充分肯定了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

六是建立核心课程体系。因为时代潮流的变迁,对大学本科必修课程的设置已经很难使人们达成共识,而核心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清晰和重要的思想方法”,为学生提供将来“能够在社会中有效发挥作用所需要的共同概念,技能和态度”。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和完善,学分制在美国已趋成熟,尽管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它以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培养过程的指导性和学绩考察的精确性等特点,显示出其在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创新性人才上的诸多优越性,哈佛的世界级名校地位才得以巩固至今。

哈佛寄语:

不管是对个人而言,还是对一个组织、一所学校、一个团体而言,永远都没有“最好”这个概念,也不要认为自己一旦达到一个满意的状态就可以停滞不前。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在不断变化,即使你保持不变,外界对你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只有积极适应这种变化的人,才能恒久保持一个满意的状态。在变化中保持领先的秘诀就是,参考自己的过去,不断总结做得好的地方和出现问题的地方,针对问题提出更好的方案来,然后解决它。

哈佛风采:

1977年,哈佛大学公布了《核心课程计划》,并提出以“核心课程”取代过时的“通识课程”;1981年,又公布了《公共基础课程方案》,核心课程体系正式确立。《方案》规定,本科生4年所修的32门课程中,16门为专业课,8门为选修课,8门为核心课。与普通课程只注重人类共同遗产相比,核心课程强调的是各门学科的方法论。前者注重知识的广度,而后者在知识广度的基础上,更强调知识的横向联系及课程的整合。哈佛大学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学习文学艺术、历史(特别是本国历史)、科学、外国文化、社会分析及社会伦理道德6个领域的基础知识。进入20世纪后期,哈佛大学将课程体系改革为三大块:即核心课程(CoreCourse)、选修课程(Elec-tire)和专业课程(Concentration)。其中,核心课程能为学生奠定广博的基础,并为专业学习提供认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角度;选修课能使学生在专业课和核心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个性和特长,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探索;而专业课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选修课的范围。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保证了哈佛学子只要有学习的兴趣,一定可以学到获益的知识。

远见决定视界,视界决定你的世界

拥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并且知道自己通过何种努力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些对未来的设想,这是哈佛在录取和培养学生时非常看重的一种能力。因为在哈佛的教育理念中,远见决定视界,视界决定着个人的世界和成就。

哈佛时常教导学生,在个人成功的道路上,远见卓识很重要,如果一个人遇事能积极思考,比别人想得更远,那他就比别人容易成功。在一次课堂上,一位哈佛教授为告诉学生这个道理,便举了拿破仑·波拿巴的例子。

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家和政治家,也常被人们称为“奇迹的创造者”,而他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就,与他的远见卓识是分不开的。

拿破仑年轻时便是个生活的有心人,他喜欢深思和交朋友,有远见。早年时,他先是入军校接受教育,后又从军入伍。期间,他结识了不少朋友,其中包括大银行家罗洛托和卫戍军首领卡特伯。拿破仑对他的这两位朋友十分尊重和友善,并能预感到这两位朋友将成为自己生命中的贵人。所以他在1778年因法国大革命爆发而被迫逃亡时也仍然与这两位朋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友谊。而这两位朋友也非常欣赏和敬佩拿破仑,相信他终将有所作为。

后来,正如拿破仑所料,罗洛托和卡特伯这两位朋友在拿破仑发动政变时,给了他极大的支持,帮助他成就了一番伟业。1796年,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之后他因为率领军队连连取胜而树立了很高的威信,成为法兰西共和国人民的新英雄。1799年,拿破仑回到巴黎,决定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在此过程中,罗洛托游说其他金融界的朋友给他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卡特伯则举兵响应他,这给了拿破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最终,拿破仑登上了法国王座。

拿破仑不仅是一个勇敢而有野心的人,也是一个有远见的人。在他的冒险生涯中,他结交了不少有助于成就事业的朋友,而且善于思考和分析,看待事物有前瞻性,这为他赢得了宝贵的资源和战争的主动权,从而最终帮他叩开了成功的大门。

想要做个出色的领导者,想要成就大业,就必须有远见卓识,凡事比别人看得更远、想得更多,这便是哈佛教授给学生上的生动一课。

哈佛寄语:

有没有在行动前多考虑几步,这往往是成功与否的分界线。在当今社会,远见决定视界,视界决定着个人的成败。远见卓识成为一种看不见的素质,我们应学会在熟悉事物和行业的基础上,努力培养自己的超前意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远见的人。

哈佛风采:

有远见的人总是善于创新和发现,也因此能获得更大的成就。在哈佛的历史上,有不少老师曾获得诺贝尔奖,他们的成功,与其远见和创新是分不开的。比如,保罗·萨缪尔森因开创了经济学的数量化时代,于1970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爱德华·珀西尔,因发现测量原子核中磁场的核共振法,于195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巴鲁·贝拉塞拉夫,因发现虽然每个人的免疫反应基因各不相同,但人的抗病能力可以通过遗传来传递,于198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等等。

同类推荐
  • 如何与大人物打交道

    如何与大人物打交道

    《如何与大人物打交道》讲述了:办任何事情都是必须讲究方法和技巧的。以前我们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但是现在的社会,更提倡“无事也登三宝殿”,就是要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要学会经营,人脉是成就大事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而一个大人物的圈子更是快速成就非凡事业的最佳途径。
  • 巧言能善辩游刃皆有余

    巧言能善辩游刃皆有余

    一位诗人约翰·唐说过:“没有别人,你即是一座孤岛。”或许每一个人在广袤的地球上都能建立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小天地一定是相互联系、彼此依靠的。其中联系和依靠的纽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交际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虽然有的人好像天生就具有交际能力,他们总能在事业上找到成功,在经济上找到财富,不过,大多数人并不是天生就有这种受人欢迎的个人魅力,他们需要付出许多努力来培养这种受人欢迎的品质。
  • 谈笑风生

    谈笑风生

    本书是一本从内容到形式都独具特色的演讲学专著,内容颇具深度,语言通俗易懂。写作结构上打破以往演讲类书籍千篇一律的格式,共分九讲阐述作者的观点。作者在书中扩大了“演说”的含义,把演说的目的归纳为“展现自己”和“帮助别人”。除了讲授一般性的演说技巧,书中关于演说的心理建设、演说应适度幽默和成功演说三步曲等各讲,兼具新颖性和创造性,令人耳目一新。此外,作者还建设性地提出:演说的本质是人的修养。这一理念贯穿了全书始终。
  • 嫁得好不如干得好

    嫁得好不如干得好

    本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嫁得好,干得好,哪个更好女人,你必须学会自立自强自信让女人干得更好干得好的女人活得更有尊严干得好的女人都是有梦想的女人等。
  • 史上99个生活的经验大全集

    史上99个生活的经验大全集

    优秀的历史故事能为我们提供一种特有的训练方式,我们从一些看似枯燥艰涩的东西开始,逐渐去领会一种学术的境界,去掌握一种求真的技能,去积累一种贯通古今的智慧、去培养一种对人类命运的关怀。本书旨在让读者不仅能徜徉在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历史故事中,而且还能有深刻的领悟和启迪,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更富有智慧的决断
热门推荐
  • 微观世界的故事

    微观世界的故事

    本书讲述了微观世界的故事,内容包括:物质世界基本组成图景、原子分子理论、微生物与细菌等元素化学、生物化学方面的内容,以各种故事和生动的情节穿插其中,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随意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随意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死了的妈妈

    死了的妈妈

    一个突然没有了妈妈的孩子,落魄的像个乞丐。当他失去了从前的一切,他才明白,原来他的妈妈在生活中的重要。从此他开始努力,每一次受到生活的打击之后,总有一双手在偷偷的帮助他……等他跪地磕头,喊妈妈的时候,他才知道真相。
  • 魔法城堡下的幸运符号

    魔法城堡下的幸运符号

    一位四叶草的妹妹,不小心启动了时光机,回到了十年前,偶然间遇到了凯源玺,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呢,那就请大家来看这本小说吧!
  • 黑天决

    黑天决

    1978年,改革开放20多年后,一只探险队走进徒太山,也就是现在的长白山,在山体内部的一个墓中,发现秦皇朝时期灭六国被遗漏的历史。1996年主人公诞生,探险队在回归的旅途捡到这个被遗弃的婴儿。2000年探险队全员失踪。2016年主人公长大,故事开始。在一次考察活动中,主人公陷入了他的身世,以及养父失踪的谜题,与四个不入流的同伴组成一支队伍,五个人怀着不同的目的踏上旅程。他们会在旅途中遇到什么?神秘的黑暗种族?探险队的离奇失踪?那段战场上的空白历史?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旅程,跟随着主人公的脚步走下去吧,最终的答案即将浮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阴阳眼之末代天师

    阴阳眼之末代天师

    一次意外遭遇让的王健走上阴阳界的路伴随着他的长大他会遭遇无数种充满危险和恐怖的事件。古井奇谈红衣厉鬼紫衣恶妇十大阎王红眼僵尸。
  • 青雀歌

    青雀歌

    青雀出生就被父母抛弃。沈茉阴谋加害她的母亲祁玉,青雀知道后赶到京城,保护自己的母亲。青雀被沈茉等人陷害,远走从军,立下赫赫战功后,回到京城,把沈家绳之以法。青雀和四皇子阿原成亲,成为晋王妃。阿原的哥哥弘治皇帝传位于阿原,青雀终成为皇后。
  • 魔珠志

    魔珠志

    传说能够集齐六颗魔珠就可以统治整个大陆。为了集齐魔珠,千百年来,云岭大陆上的神族、巫族、魔族、妖族、龙族、人族、精灵族……各个部族进行了无数次的争斗。争斗中,以光明圣母为代表的神族取得了胜利,成为整个大陆的霸主。然而好景不长,以巫族为统帅联合魔族、妖族组成的巫妖联盟对现状极为不满,他们对神族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神族惨败,光明圣母因此被困黑血潭,六颗魔珠也在战争中不知去向。光明圣母精心培育的一颗灵珠草采天地灵气,受日月光华终于幻化成人形。在惨烈的斗争中遗落人间。只要找到六颗魔珠就可以解救光明圣母,拯救整个神族。从此,灵珠草肩负起了寻找魔珠、拯救神族的重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