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05800000004

第4章 李叔同:一名圆月耀天心的修佛者(1)

一、大慈大悲菩提心

张爱玲写给胡兰成的信中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细细品味这句话,竟有一种凝重深远的意义。

因为懂得,天地便无择拣,让万物自由生长;因为懂得,江海便不拒百川,不因孱弱而不屑,不因混浊而不纳;因为懂得,佛陀便无私无畏地付出,无怨无悔地担承……因为懂得,所以包容;因为懂得,所以宽广;因为懂得,所以无怨。

因为懂得,所以选择了慈悲。“存同等心,行便利事,则天下无事。怀菩提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懂得了菩提心,慈悲便成就了你我心里的一种佛性。

慈悲心生,蚍蜉颜开

某地山清水秀,道路两旁长满了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杨树。每当清风吹过,总会发出簌簌声,听起来深远而悠长,似乎树木间藏着某种共同的秘密,彼此在商量一样。倾听风留下的痕迹,是一种很快乐的事,是只有和自然心心相惜的人才能感受到的欣喜。然而,我们要倾听的却不是这杨树间风的秘密,而是杨树上白色的蝶的命运:

每逢雨过,地面都会铺上一层白色的蝶。这是一种特殊的蝶,它不会飞,更像是蛾子。这种蝶平时栖息在杨树的枝叶间,因为色泽和树叶反面的银光相似,所以极不易被人察觉。然而,每当风雨降临,它们便会遭受一场灭顶之灾。天地的威力而战栗的枝叶将它们狠狠地抖落到地面。暴雨过后,爬行缓慢的蝶,尚来不及躲避,便被疾驰而行的自行车、悠闲踏过的脚步碾过,成为一片片壮观的白色尸体。

蝶是可怜的,也是无辜的。但人类的眼光又怎会带上怜悯呢?

它们的生命在你我看来太渺小了,不值得一丝丝的关注,更何况同情呢?

然而,我们应该关注,应该同情。就像弘一大师一样。

一次,弘一大师到丰子恺家。丰子恺请他到藤椅上坐。他走了过去,先轻轻摇动了一会儿藤椅,然后才慢慢地坐下。起先丰子恺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丰子恺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中的疑惑。弘一大师回答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会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

佛曰:“一滴水中有四万八千虫。”无论生命多么卑微,在这个世界上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们在举脚之时避一避,在坐下之时摇一摇,那些生命便会继续散发迷人的气息。去关怀生命,关怀的不仅仅是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命,而是世间万物的生命,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蚂蚁、一株还没有发芽的小草。

滴水和尚十九岁时就上了曹源寺,拜仪山和尚为师,刚开始时,只被派去替和尚们烧水洗澡。有一次,师父洗澡时嫌水太热,便让他去提一桶冷水来。他便去提了凉水来,把热水调凉了。他先把部分热水泼在地上,又把多余的冷水也泼在地上。

师父便骂他:“你这么冒冒失失的,地下有多少蝼蚁、草根等生命啊!这么烫的水泼下去,会毁掉多少性命。而剩下的凉水,浇树多好,可活草树。你若无慈悲之心,出家又为了什么呀?”

一位哲学家说过:“人只有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才是作为人而存在的。”任何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去关怀。世间的生命原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有着各自所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诺亚造方舟时,耶和华对他说:“凡有血肉的动物,每样两个,一公一母,你要带进方舟,好在你那里保全生命。”当面临天灾人祸的时候,人和动物之间还会有怎样的区别呢?自然之魂在上界看到的不是单纯的人类,而是蕴涵着灵性的有血肉的生命。

在蚂蚁的世界里,每逢暴雨来临,当蚁穴被雨水冲溃、蚂蚁王国遭受灭顶之灾的时候,所有蚂蚁就会抱成一个大团,在洪流之中漂浮,直至靠岸。这期间,蚁团逐渐变小,位于外围的蚂蚁一层层地葬身于无情的水波之中;鸳鸯这种可爱的小生灵,每每两两相伴,在爱情的世界里共度一生,当其中有一方死亡时,另一半便开始绝食、哀鸣,最后追随爱侣而去;南极有一种小熊,每次看到冻僵的生物,它便会跑过去,用自己绒绒的皮毛去温暖对方……读到这里,你是否会心生感慨?在这颗蓝色星球上,有无数充满情谊的生命,或许是一只鸟,或许是一尾鱼,或许是一条虫。我们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可能就会决定它们的生死存亡,所以,留点滴爱心对待它们,尊重所有的生命。

荣枯一样好

世间万物都是一种深邃的、能揭露事物真相的大智慧。赵本山在小品中说:“脱了衣服,在澡堂子里大家都是一样的。”这句话包含着个体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蕴涵着深深的悲天悯人情怀。

人类诞生之初,众生平等。发展到今天,便有了高低贵贱之分,为何?因为出现了差别心。

没有差别心,美玉便是石头。有了差别心,石头便不是美玉。

唐朝一位禅师与门下两位弟子坐在山上参禅。周围的树木长得非常茂盛,其中却有一棵树枯死了。禅师想借此点化两位徒弟,便问两人:“树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呢?”大徒弟说:“荣的好。”二徒弟说:“枯的好。”禅师摇了摇头,答道:“荣的任它荣,枯的任它枯。”

世间万物本来一样,无高低贵贱之分,草木又怎会分枯好、荣好?在李叔同的眼里,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人的身份只是人,并没有贵人、普通人之分,也没有道士、和尚之分。出家之前的他身为富家子弟,却对唱戏这种“贱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指导伶人,使其艺术修为得到提高。出家以后的他,更奉行着“众生平等”的信条,不因为信仰的不同,而差别待人。

出家后的李叔同在当时名声很盛,他每到一处弘法,都会吸引大批的信徒。大家都很期待能亲见这位禅师的风采,得到他的指点教诲。

拜访他的人中,许多人身份很普通。一次,一个姓庄的小学校长听说弘一大师在净峰寺演讲,就邀请朋友一起前去。岂料,刚到山门的时候便被大师的弟子传贯法师拦住了。原来,这位庄校长信奉基督教,他邀来的朋友是一位传教士。传贯法师以宗教信仰不同为由,拒绝他们见弘一大师。两人只好闷闷不乐地下山而去。

第二天,庄校长正在给学生讲课,学生突然喧哗起来,原来大家发现一名和尚跪在教室门口。庄校长走过去一看,竟是传贯法师!细问之下才明白,原来弘一大师知道了昨天发生的事,认为传贯法师没有去掉“差别心”,在当头棒喝后,让他第二天前来赔礼。

弘一法师修的虽是佛法中的律宗,但在他看来所有宗派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让人获得真正的智慧,正是殊途同归。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不会只存在一种树木、一类植物,这就是世间万物的差异性,世界本因差异而精彩,因为差异而进步。然而世间万物又是一个整体,虽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本质上依然相同。

人与人之间也有着众多的差异,生活背景、生活方式、个性、价值观等的差异。如何在差异中寻找平衡点呢?如何做到相互包容、求同存异、真诚相对?需要的只是一颗平等心。

去掉差别心,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人和事,于是,一颗心变得平和了,变得开阔了,人在我眼中也变得可爱了,世界成了一片琉璃色,佛心由此而生。

寄悲悯心于物

悯人的心是常有的,悯物的心却不常有。

佛说一切事物都有佛性,希望人们能本着一颗悲悯之心对待世间万物。这世间万物,包括眼中所见的一切,身边所拥有的一切。悲悯之心对待的既包括所有有生命的,也包括所有无生命的,例如一块石头、一截柴草、一件衣物、一碗剩饭。对无生命的该怎样做才算是怀有一颗悯物之心呢?唯有两个字:“爱惜”。这种爱惜是发自内心深处、自然而然、毫不牵强的。

李叔同皈依佛门后,一直过着简朴至极的生活,然而心中却不觉清苦,只觉喜悦。

1924年,兵荒马乱的时代,他住在宁波七塔寺。他的挚友夏丏尊邀他到白马湖小住,他所带的铺盖只是一床破席,衲衣为枕;洗脸的毛巾虽破旧但洁白。夏先生要替他换掉这些所携之物,弘一法师婉言坚拒,他平淡地说:“还可以用,好好的,不需换了。”

夏先生说:“你在这里安心住好了,每天我会差人送饭来的。”

“不必了,出家人化缘是本分。”弘一法师还是婉拒。

“那么,下雨天就让人送饭来吧!”夏先生还是请求说。

“不用了,我到你家去好了,下雨天也不要紧,我有木屐,可走潮地,这可是我的法宝呢!”

这是弘一法师对自己木屐的自得,非缘于吝啬艰苦,唯缘于对万物发自内心的爱惜,这是悯物的自得。遥想当年,未出家前的李叔同过着鲜衣驽马、肆意挥金的生活,那时的他是没有如今深刻的自得的。

生活中的弘一法师穿的永远是补丁罗补丁的衲衣,经年累月。有信徒不忍,于是赠他新衣,他转身便送了别人,对身上的旧衣却爱惜不已,每次缝缝补补后总为能再次穿在身上而欣喜不已。

对于食物,弘一法师亦怀有不同于普通人的态度。一次,他去看望一位道友,在道友的住处看见了几根被扔掉的萝卜,他捡了起来,清洗掉上面的泥污,然后当着道友的面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自此以后,再不见道友丢弃食物了。

夏丏尊评价弘一法师说:“在他心目中,凡这个世界上的东西,都看成是宝,很是珍惜。小旅店、大统舱、破席子、旧毛巾,白菜也好,萝卜也好,走路也好,木屐也好,他都觉得好得不得了。人家说,这太苦了,他却说这是一种享受,真正的享乐!”

弘一法师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真正懂得并且做到了悯物的人,他对任何一件事物都是珍惜至极。有句成语叫“敝帚自珍”,意思是对于自己的破扫帚很爱惜,像珍宝一样珍惜。这便是一种佛性,佛性不是吝啬,而是珍惜,珍惜的不仅是身边的人,不仅是身边的花花草草,还有身边的一针一线、锅碗瓢盆等没有生命的物体。这种珍惜才算是悯物。做到悯物的人,必有博大的胸怀,必是对人生与自然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顿悟。做到悯物的人,也会从其中感受到纯粹的喜悦,一种与万物对话的喜悦。

融化心灵的坚冰

弘一法师曾发愿:“誓舍身命,救度法界一切众生。”他说,凡此一切世界之众生,所造种种恶业应受种种之苦,他愿以一人一肩之力完全负担,绝不畏其多苦而请旁人分任。

佛家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孽,就是前世的罪过由今生偿还,所以世人多苦少乐。弘一法师痛苦世人的痛苦,宁愿以己身代之。然而,世间如弘一法师者毕竟极少,只希望在今世的生活中不造来世的孽,在今世的生活中能给予他人也被他人给予慈悲心,减人生之孽,改人生之过。

人生在世,谁能无错?古人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可见,改过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的不仅是意识上的觉悟,接受错误的勇气,更是改过的机会。这份机会,便孕育于他人的慈悲之中。

对于行错之人,世人多怀严苛责备之心。对其中屡教不改者更视之为不可救药之辈,往往唾弃厌之。然而,真正的禅师却能用自己的慈悲之心感化行错之人。

盘珪禅师是一位得道的高僧,很多误入迷途的人都因他的感化而获得新生。

他的一个学生有偷窃的坏毛病,禅师多次教诲,学生却左耳进右耳出,不当回事。后来因为行窃被人抓住,面对找上门来的失主,禅师的众学生感到羞愧难当,纷纷要求禅师严惩那个学生。但是盘珪并没有那样做,他用自己的宽厚仁慈之心原谅了那个学生。

可是没过多久,那个学生竟然又因为偷窃而被抓住,众学生觉得忍无可忍,觉得为了寺院的名声一定要将他逐出师门。禅师不同意,于是众人联名上书,表示如果再不处罚这个人,他们就集体离开。

盘珪看了他们的联名上书,把他的学生都叫到跟前来说:“你们都能够明辨是非,这是我感到欣慰的。你们是我的学生,如果你们认为我教得不对,可以去别的地方,但是我不能不管他。因为他还不能明辨是非,如果我不教他,谁教他呢?所以,不管怎么样,即使你们都离开我了,我也不能让他离开,他需要我的教诲!”

众学生听后,心中的不满不知不觉间消散了,只觉得禅师更加令人尊敬了。而那个偷窃者早已感动得热泪盈眶。

西方文学家萨特认为他人即地狱,他人之所以会成为地狱,是因为他人少了慈悲心,为己身百般思、千般想,费尽心力攫取种种世俗之利益,由此产生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于是,自身成为他人痛苦的来源,他人也成为自身的痛苦所在。如何免于痛苦呢?需一颗慈悲心,舍去自身对利益的热切,善待别人的错误,像弘一法师所说:“诸君应知改过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伟大之人格,过而能改,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诸君可不勉乎!”予人忏悔改过的机会,其结局,多会皆大欢喜!

菩萨慈悲,也有金刚怒目

雷锋有句名言:“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佛家有菩提低眉,也有金刚怒目,更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其实,这是一种出于大爱的牺牲,用自己的牺牲来维护心中某种不可动摇的信念。

一次佛陀和四百多个商人同坐一条船,船上有一个贼,想杀掉这些商人劫取金银珠宝。

佛陀当时已有他心通,知道贼要杀四百多个商人,而且是绝对劝不住的。他心里想:“如果告诉商人,这贼一定活不了;不告诉商人,这贼一定会杀商人。”那怎么办呢?

无奈之下,佛陀自己把贼杀了。

同类推荐
  • 做人要学曾国藩,做事要学胡雪岩

    做人要学曾国藩,做事要学胡雪岩

    曾国藩和胡雪岩的成功缘于他们都拥有一套为人处世以及经商的绝学。本书上篇总结了曾国藩成为名臣的智慧精华,下篇浓缩了胡雪岩富甲天下的过程。
  • 把责任落实到位

    把责任落实到位

    有人说,21世纪是责任落实的世纪。因为谁能够真正地把责任落到实处,谁就是赢家。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落实责任”虽然仅仅只有几个字,但却是字字千钧。所以,不论是企业员工,还是机关干部,都应当认真思考自身的责任,真正。落实责任,说来简单,但是,要真正以实际行动,却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谚语所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须成于实。”可见,欲成大业者,必须把责任落实放在第一位。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智慧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智慧课

    点亮快乐人生的智慧宝灯,感悟绚烂生活的哲理课堂。精彩的人生就像是葱翠的花草树木,千姿百态,但是他们的生机和美都是来自于智慧的灌溉,智慧不是投机取巧,而是一种更为深沉和内在的动力。走近哈佛,在成长中感受智慧的力量,给你成长路上最有力的依靠。
  • 大话职场

    大话职场

    《大话职场》以选材精、结构巧、话题精为特点,主要讲述了一些职场常见问题的应对与规避,通过巧妙的方法改变危机处境,从职场着装到加班问题,从合同猫腻到社交网站,从坐冷板凳到电话骚扰,甚至到时下棘手的办公室恋情,都一一做了分析和探讨,并就这些问题出现的一些常见情况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提供了积极有效的应对方法,整本书论述生动而一语中的,案例典型而寓意深刻。
  • 让学生学习做人智慧的66个故事

    让学生学习做人智慧的66个故事

    本书是让学生受益一生的快乐成长故事之一,成长是—道道色彩的流动,鲜艳的连衣裙,粉红的蝴蝶结,庄重的校服,这一切都记录着我们多彩的、快乐的人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不见了童话书上多彩的封面,多了教科书那严肃的面孔。—切浮躁归于沉静,昔日绚丽的色彩只去装点青春的梦境。
热门推荐
  • 盖世魔枪

    盖世魔枪

    一杆魔枪从天而降,落在鸿曦大陆,独孤化拿起枪,化身为魔,守护大陆。
  • 文化生态与报告文学

    文化生态与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的非虚构性,决定了现实关系不仅成为写作的一种背景,而且成为写作的直接对象物。作者对报告对象的选择以及对其意蕴的阐释,无不受到特定的时代境遇的影响。社会特殊的文化生态,从根本上制约着报告文学写作的走向,而报告文学又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参与社会文化生态的建构。文化生态与报告文学之间具有某种互动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择取文化生态作为观照中国报告文学流变的一个优选视角。我试图做的是,将已成为历史的报告文学,置于历史的语境之中。在回到历史、触摸历史的过程中还原出报告文学存在的某种历史的本真面貌。
  • 绘晚清民国大变局:官商1883

    绘晚清民国大变局:官商1883

    “同光中兴”时的大清国,洋务运动风起云涌。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刚刚而立之年的盛宣怀正式拉开了自己曲折人生的大幕。与传统商贾胡雪岩、新兴买办唐廷枢、外商资本等共同角逐官商大舞台。一个是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的左膀右臂,一个是以左宗棠为首的湘系的财力后盾,官商代表盛宣怀与传统商贾胡雪岩,各为其主,竞争白热,到底是谁黯然离场?一边是政治利益至上的官方代表,一边是经济利益至上的新兴买办,官本代表盛宣怀与商本代表唐廷枢明争暗斗,殊死博弈,到底是谁笑到了最后?一方是民族资本的艰难成长,一方是外商资本的强势渗透,轮船局、阜康钱庄与旗昌洋行的争夺,刀光剑影,你死我活,到底是鹿死谁手?这部不是谍战却胜似谍战,从经济的视角入手以细节的还原见长的小说,将为你破开沉沉迷雾,还原本真的历史。
  • 时光糖果屋

    时光糖果屋

    白慕时还记得自己在很小的时候无意中问过奶奶为什么要经营时光糖果屋呢?“时光如白驹过隙,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人生道路上的旅客,而时光就像那来去匆匆的火车,我们来不及感动,来不及悲伤,来不及跟重要的人说再见,它就走了,或许明天还有下一班,但是永远也不是昨天那一班了,就像有些事,有些人,一旦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时光糖果屋,我希望它用来记录时光的到来,即便错过了,也能留下痕迹,证明昔日的时光存在过。糖果能安慰哭泣的小孩,也希望糖果屋能让在人生道路上受伤或疲惫的旅人,聊以慰藉。”
  • 青幽剑仙

    青幽剑仙

    青城山是道教名山,为道教发源地之一,据闻“天师“张道陵在此结茅传道,创立天师道;后有道士杜光庭来青城山,天师道传统与上清道结合后传下上清一脉道统,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祖地,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青幽观主李天成,传承上清道法,修行悟心,一心追求天仙之境!PS:新书期间,求支持!
  • 城市里的鬼差

    城市里的鬼差

    鬼差,冥界和阳间平衡的守护者,冥界的军事力量。出身于鬼差世家的猪脚在爷爷的忽悠下成为了一名鬼差。却不知这正是他要背负的责任和使命。十殿阎罗的管理已有千年。和天庭的停战协议也快到期。叛乱的五方鬼帝卷土重来。这一切却都要我们的猪脚来承担。且看猪脚打出一片天地。
  • 木上花开之废柴三小

    木上花开之废柴三小

    穿越异世大陆,那我就收灵器,签灵宠,爱美男,报复小人,让世人惊艳。
  • 剧变人生:我的后半生

    剧变人生:我的后半生

    我不知道我是谁,我有一个名字叫“周莉”。我对这个名字熟悉又陌生。我曾坚定的认为周莉就是我,我就是周莉。但后来发生的事让我迷惘。我是谁?
  • 异常生物观测录

    异常生物观测录

    故事从吴悦收到了一份面试邀请开始,面试通过之后才发现蕴藏在世界里面的生物,随着人类活动的越发频繁,我们所不知道的,悄无声息逐渐进化的,古老的,那些生物正一一苏醒,一一展现在世人的眼中,不论是自然的轮回或者是来自灾难的默示录,都将深刻地影响这两个世界的平衡。
  • Tfboys偶遇

    Tfboys偶遇

    一位美丽的少女,她转到了TFBOYS的学校,她是学霸,比班里的人大部分都小2岁。——(tfboys和南宫晴雪的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