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91800000022

第22章 毛泽东读《红楼梦》(3)

伍银岭答道:“我看过一遍。”

毛泽东听后一笑,摇头说:“只看过一遍,没有发言权。”他向小伍伸出一只手,“起码得看五遍。”

接着,毛泽东看了看其他人,问道:“还有谁看过《红楼梦》?”大家都摇头,表示没看过。

毛泽东“嘿”了一声:“不行哟!要看,你们都要看看《红楼梦》!不读《红楼梦》,就不知道什么是封建社会!”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特别忙,但他还是对干部讲,要读《红楼梦》。1948年,他劝作家柯仲平读《红楼梦》,还说:“一个人的一生,能写出一部《红楼梦》那样的作品,就很不错了。”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读《红楼梦》的时间多了,他多次提倡子女、身边工作人员、一些领导干部要读《红楼梦》。

有一次,毛泽东与卫士李银桥闲谈,他问:“你读过《红楼梦》没有?”

李银桥说:“没有。”

毛泽东说:“你作为一个中国人,既然有阅读能力,不可不读《红楼梦》,不读就不懂中国的封建社会。”

毛泽东经常和中南海的警卫部队文工团队员们交流,时不时地给他们讲讲国家大事、国内外形势,而且队员们有问题,他也耐心地解答。有一次,毛泽东问一个叫胡敏珍的队员:“你在读什么书?”

胡敏珍回答:“正在读《红楼梦》。”

毛泽东跟胡敏珍说,他已经研究过好多遍这部书了,希望其他队员也能认真地读一读。当时,毛泽东还问了胡敏珍几个问题:“知不知道刘姥姥这个人物?”“刘姥姥是什么阶级出身?”

1952年,毛泽东为了帮助从苏联回国、汉语不太好的女儿李敏提高中文水平,给她列出《红楼梦》一书,要她读。毛泽东还亲自指导她读《红楼梦》,指导时,毛泽东曾为女儿背诵《红楼梦》中的好多段落和诗词。

1954年,毛泽东在杭州对摄影记者侯波说:“你要读一读《红楼梦》,这本书,你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1954年春,毛泽东在浙江绍兴劝陪同的人要看五遍《红楼梦》。

1959年,毛泽东在与水静谈话时,听到水静说读《红楼梦》至少要读三遍时,毛泽东说,“读三遍不够,至少要读五遍以上。”

1962年1月,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在谈到17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历史时说:“17世纪是什么时代呢?那是中国的明朝末年和清朝初年。再过一个世纪,到18世纪的上半期,就是清朝乾隆时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生活在那个时代,就是产生贾宝玉这种不满意封建制度的小说人物的时代。乾隆时代,中国已经有了一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是还是封建社会。这就是出现大观园里那一群小说人物的社会背景。”也就是说,在17世纪的几乎同一个时期,在西方资本主义起步的时候,中国的封建社会也在逐渐演变,即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这些内容在《红楼梦》中都有所体现,毛泽东敏锐地发现了它们。

1961年12月20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大区第一书记会议上讲话时劝大家读读《红楼梦》。

1965年,他对表孙女王海容说:“你要不读一点《红楼梦》,你怎么知道什么叫封建社会?读《红楼梦》要懂四句话:‘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句是读《红楼梦》的一个提纲。”毛泽东所引述的这段内容,其实很概括、很形象地描述了处于封建时代顶层权贵穷奢极欲的图景。

第三节从《红楼梦》中吸取政治营养和智慧

一、用《红楼梦》中的故事解读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

毛泽东读《红楼梦》,起初是为了消遣,后来一遍一遍地反复读,就是为了从《红楼梦》中了解封建社会的历史,并将其视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以此更深入而理性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指导中国的革命。他是把这本书当做一本政治、历史书籍去读的,从《红楼梦》中分析中国社会变化,吸取政治营养和智慧。

由于对《红楼梦》这部书多读熟记,因此毛泽东在讲话或写文章时,经常提及和引用《红楼梦》里面的故事和情节来喻事论理,解读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他曾比喻说:“《红楼梦》里两位主角,一位是贾宝玉,一位是林黛玉。依我看来,这两位都不大高明,贾宝玉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连吃饭、穿衣都要丫头服侍,这种全不肯劳动的公子哥儿,无论如何是不会革命的!林黛玉多愁善感,常常哭脸,她脆弱,她多病,只好住在潇湘馆,吐血,闹肺病,又怎么能够革命呢?我们不需要这样的青年,我们今天需要的青年是有活力、有热情、有干劲的革命青年。”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把自由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比喻为林黛玉洗澡后身上发出的“软弱香”,会有目的地向延安传送,告诫党员要警惕“软弱香”的坏影响。毛泽东还将我们的宣传工作比喻为带刺儿的玫瑰花,自由资产阶级不喜欢,他们只喜欢薛宝钗,不喜欢探春。毛泽东借此比喻来告诫党员干部,在革命中要不怕自由资产阶级带来的麻烦。

1949年初,国民党在面临彻底失败时,仍然向共产党提出以保障他们拥有军队为和谈条件。这令毛泽东想起了《红楼梦》中的一则典故:贾宝玉出生时,口里含着一块玉石,这玉石是他的命根,系在颈上一时也不能离开,如果丢了便会“失魂丧魄”。对此,毛泽东在《评战犯求和》一文中讽刺说:

“军队有确实的保障”——这是买办地主阶级的命根,虽然已被可恶的人民解放军歼灭了几百万,但是现在还剩下一百几十万,务须“保障”而且“确实”。倘若“保障”而不“确实”,买办地主阶级就没有了本钱,“法统”还是要“中断”,国民党匪帮还是要灭亡,一切大中小战犯还是要被捉拿治罪。大观园里贾宝玉的命根是系在颈上的一块石头,国民党的命根是它的军队,怎么好说不“保障”,或者虽有“保障”而不“确实”呢?

1956年4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谈到中国和外国关系时提道:“我国过去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不是帝国主义,历来受人欺负。工农业不发达,科学水平低,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

1957年3月10日,毛泽东同新闻出版界代表谈话时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是古人有言,其人叫王熙凤,又名凤姐儿,就是她说的。”毛泽东引用这句话,比喻唯物论者是无所畏惧的,并用这句话来鼓励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立志改革的志士仁人,要具有大无畏精神,敢于向共产党提出批评建议。同年3月12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再次用上面提到的王熙凤的话鼓励干部要敢于提意见。同年11月,毛泽东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评判国际政治态势时,借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话:“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比喻当时的国际形势是社会主义力量对帝国主义力量占了压倒的优势。1958年3月,在成都会议上,毛泽东引用《红楼梦》里说的“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的话,说明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是苦战与休整的对立统一,来论述辩证法和没有一件事情不是相互转化的观点。上述这些话,他还在不同的场合说过多次。

二、通过《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把握封建社会的本质

毛泽东通过《红楼梦》中的艺术形象,把握其反映的封建社会现象。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杭州和陈伯达、田家英、胡绳、邓力群等人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时说:“《红楼梦》中就可以看出家长制度是在不断分裂中。贾琏是贾赦的儿子,不听贾赦的话。王夫人把凤姐笼络过去,可是凤姐想各种办法来积攒自己的私房钱。荣国府的最高家长是贾母,可是贾赦、贾政各人又有各人的打算。”毛泽东还引用《红楼梦》里的话:“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以此来说明封建社会的兴衰变化,以及封建家长制的瓦解。

此后不久,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又说,《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讲贾府“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讲得太过。探春也当过家,不过她是代理。但是贾家也就是那么垮下来的。安富尊荣、养尊处优、酒醉奢靡的生活方式养成了一代一代无用的膏粱纨绔,这样的家庭哪有不垮的道理?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向干部谈《红楼梦》的次数更多了。1961年12月20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大区第一书记会议上讲话时说:“《红楼梦》不仅要当做小说看,而且要当做历史看。它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他的书中写了几百人,有三四百人,其中只有三十三人是统治阶级,约占十分之一,其余都是被压迫的。牺牲的、死的很多,如鸳鸯、尤二姐、尤三姐、司棋、金钏、晴雯、秦可卿和她的一个丫环。秦可卿实际是自杀的,书上看不出来。贾宝玉对这些人都是同情的。你们看过《金瓶梅》没有?这部书写了宋朝的真正社会历史,暴露了封建统治,揭露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矛盾,也有一部分写得很细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但是,《金瓶梅》的作者不尊重女性,《红楼梦》《聊斋志异》是尊重女性的。”

毛泽东在通读了多部古典小说后,与《红楼梦》作了一番比较,认为作者对女性的态度截然不同。在绝大多数中国传统小说里,作者要么把女性作为封建道德的化身,要么作为性工具的化身,他们所刻画的这些女性都没有灵魂,没有个性,作为一个角色、一个生命而言,显得贫乏而单调。只有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刻画的诸多女性才真正表现为人,充分呈现出社会性、独立性、思想性,显现丰满而真实的性格,并且让女性真正成为美的化身。

毛泽东说:“《红楼梦》写‘四大家族’,阶级的斗争激烈,出了几十条人命。这部书中所写的统治者只有三十三人,其他三百多人都是奴隶,鸳鸯、司棋、尤二姐、尤三姐等等,都是奴隶。”毛泽东还说:“讲历史不拿阶级斗争观点讲,就讲不通。”

1962年8月,在中央工作会议核心小组讨论中,毛泽东再次谈到了古典文学和《红楼梦》,他说:“有些小说,如《官场现形记》,光写黑暗,鲁迅称之为谴责小说。只揭露黑暗,人们不喜欢看。《金瓶梅》没有传开,不只是因为它的淫秽,主要是它只暴露黑暗,虽然写得不错,但人们不爱看。《红楼梦》就不同,写得有点希望嘛。”毛泽东是个乐观主义者,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之所以推崇《红楼梦》,在于这部现实主义名着在描写黑暗与丑恶的时候,也展示了对光明的向往。

1963年,中国周边形势较紧张,既要面对美国,又要防备苏联,高级干部中有的人认为,美苏合作对我不利。毛泽东却不信邪,他说:“《红楼梦》里头着名人物王熙凤有言:‘大有大的难处。’因为人家跟她借钱,她就诉苦:‘大有大的难处。’刘姥姥借钱,因为她这么一说,刘姥姥就‘冷了半截’。的确大有大的难处。美国的事情并不那么好办,按我看,英国、法国、西欧、自由世界、西方世界、西方国家,它们内部矛盾很大,经济危机要来,这个恐怕不可避免的。”毛泽东还用《红楼梦》中冷子兴说的“百脚之虫,死而不僵”这句话比喻美国和苏联,它们虽然仍然有一定实力,但已经衰弱了。

1964年,毛泽东在谈到学校出试题一事时,风趣地说:“我主张先出一些题公布,由学生研究看书去做。例如,对《红楼梦》出二十个题,如学生能解答出十题,答得好,其中有的很好,有独见,可以打一百分;如果二十题全答了,也对,但是平平淡淡,没有独见的,给五十分或六十分。”

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同哲学工作者谈话时再次讲了《红楼梦》中的“护官符”,还背诵了“护官符”,并再次强调:这一段是《红楼梦》的总纲,它点明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统治结构。书里虽然只写了贾府一家的衰败史,其实是写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封建官僚政治的衰败史,预示了封建制度的灭亡。

他还评价说:“贾宝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革命家。”在与这次谈话相隔没有几天的8月24日,毛泽东又在一次谈话中说: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还是想补天,想补封建制度的天,但是《红楼梦》里写的却是封建家族的衰落,可以说是曹雪芹的世界观和他的创作是矛盾的。曹雪芹的家是在雍正手里衰落的。康熙有许多儿子,其中一个是雍正,雍正搞特务机关压迫他的对手,把康熙的另外两个儿子,第八个和第九个儿子,一个改名为狗,一个改名为猪,再一次说明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是导致封建制度灭亡的重要原因。

1967年10月12日,毛泽东在同外宾谈话时还说:不了解点帝王将相,不看古典小说,怎么知道封建主义是什么呢?当做历史材料来学,是有益的。

同类推荐
  • 梁启超家书

    梁启超家书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文化巨人,梁启超的成就不仅局限于学术和思想领域,他还以爱和榜样的力量,悉心教导膝下的九位子女,使她们个个成才。家书是梁启超教育子女和传递自身沉稳冷静思想的重要手段和媒介,可以说梁启超是史上既曾国藩以后,第二位将家书这一文体发挥到极致的大家。本书籍是从梁启超亲手书写的数十万字家书中精心遴选、编辑而成。
  • 在路上:赵武松散文选

    在路上:赵武松散文选

    《在路上》所收录的散文作品,其关键词无外乎城市、乡村、游历、亲情、感怀、读书、情趣等等,将它们连缀起来,不难发现,这是一本叙述作者多年生活亲历的心情与心灵简史。作者注重内心体验的倾诉,善于发现包涵于平凡生活中美的趣味,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融化为个人真实的感悟,把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转化成自己的心灵世界。
  • 世界古代作家作品漫谈

    世界古代作家作品漫谈

    本书生动介绍了世界各国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力图对世界文学常识作以全面的普及。
  • 歌声在桥头(梁晓声最新散文随笔集)

    歌声在桥头(梁晓声最新散文随笔集)

    《歌者在桥头》收录了著名作家梁晓声近两三年创作的散文随笔60余篇。《歌者在桥头》包括:《那里》、《咪妮与巴特》、《五角场·阳春面》、《清名》、《歌者在桥头》、《老水车旁的风景》、《山的根》、《瘦老头》等六十九篇作品。
  • 把自己当成一粒种子(唯美阅读)

    把自己当成一粒种子(唯美阅读)

    我家那个最拘谨的客人;小六儿;荔枝;一双白球鞋;拯救老妈;父亲的大衣;母亲的福气;转山转水不转爱;呵护母亲心;不让宝贝痛;一碗红烧肉;多年之后时光会给我们宽容;沿爱的通道细密抵达等。书中选取了关于人生、理想、奋斗等多方面的励志故事。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有的灵气十足。
热门推荐
  • 农村体育健身常识——乒乓球

    农村体育健身常识——乒乓球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
  • 神墓空间

    神墓空间

    村子一千九百口男女老少一夜之间被妖兽屠戮一空,林落逃脱,意外开启神墓空间,却仍旧被妖兽连绵不断的追杀,背后的黑手到底是什么?不惜借妖兽的手把村子所有人斩尽杀绝!
  • 怕什么异国他乡

    怕什么异国他乡

    五年,姐弟恋,异国他乡相隔千里,千万句再也不见之后终于还是忍不住再见.......
  • 中国体操的后里约奥运时代

    中国体操的后里约奥运时代

    他或许只是中国体操队最普普通通的一份子,但是进入国家队的这七年,他却直接见证了体操队从梦之队到滑铁卢的全过程。七年之后,他却再也无法成为一个旁观者了,他必须站在赛场上帮国家队挽回那份已经失去了的荣耀。他没有想到的是,代表国家出去比赛远不是做好自己的动作那么简单,在这背后—伤病、国家话语权、各省之间的勾心斗角都会影响这个队伍的成绩。他想要改变,又怎么能够改变呢
  • EXO伴你久久

    EXO伴你久久

    ------本书里的人物与现实生活没有一点关系,请读者不要信以为真------漫天雪花飞舞,望了望只有几颗明星挂着的灰暗天空,像一只迷路的羔羊,该怎么办?都是因为她,我们的天使。别怕,我来保护你......怎么又剪头发了?长发及腰不好吗?你又没有腰,长发及腰干什么?我陪伴你,天使....伴我久久好不好?这一次,别走了....----纯属原创----(并不是普通校园生活,突发奇想在后面会增加吸血鬼什么的剧情)
  • tfboys十年之约陪伴你

    tfboys十年之约陪伴你

    一次相遇,让他们阴差阳错的走到了一起,一次次误会能让他们在一起吗?
  • 风雪列传

    风雪列传

    传统武侠,只为写出心中的那个江湖,风雪列传,讲述一段江湖儿女行走于江湖的慢慢人生路。侠肝义胆,儿女情长,是非功过,百年转眼即烟云,莫管后人何评说,只凭本心仗剑行。
  • 第三种爱情

    第三种爱情

    婚姻像座坟,进来的人想出去,没进来的人想进去。我嫁给了一个不爱的男人,他秃顶,长得不好看,但是钱多。我又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他长得帅气,身材又好。至于我,其实,我还是一个温暖的人。
  • 大道仙路

    大道仙路

    一个被逐出家族的少年,在一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世界里,履历艰险,从练气,筑基,金丹,最终凝结元婴,且看主人公如何让在长生仙路上,披荆斩刺一路前行。
  • 花易冷,人易逝

    花易冷,人易逝

    “心儿,对不起。”他轻抚着她的脸颊,声音前所未有的温和,“还有,我爱你。”以间,这次我不会再丢下你。这次,换我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