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81500000003

第3章 “丝绸之路”上的佛教瑰宝——敦煌莫高窟(2)

第三,深受中原艺术的影响。最初,亦即公元366年,乐尊和尚就是从东方出发,四处云游,最后来到敦煌的。中原艺术提倡“秀骨清像”的艺术风格,极深刻地影响了莫高窟早期塑像的艺术手法。在西魏时代的塑像,面貌清秀,眉目疏朗,眼小唇薄,身体扁平,脖颈细长,已俨然演变成南朝士大夫阶级“通脱潇洒”的形象。

知识小百科

你知道什么是“犍陀罗”的艺术风格吗?它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呢?

犍陀罗原是一个国家的名称,文化艺术非常兴盛,因其地处印度与中亚﹑西亚交通的枢纽,又受希腊等的长期统治,所以希腊文化的影响较大,其佛教艺术兼有印度和希腊的风格,故又有“希腊式佛教艺术”之称。

“犍陀罗”艺术的主要贡献在于佛像的创造。早期佛像的制作较多地吸收了希腊式雕像和浮雕的风格;1世纪末至2世纪中叶是佛像制作的成熟期,这时已成功地融会印度﹑希腊风格于一炉,形成独具一格的“犍陀罗”风格。其特色是佛像面容呈椭圆形,眉目端庄,鼻梁高且长,头发呈波浪形,头上带有顶髻,身披希腊式大褂,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袒露右肩,佛像及菩萨像有时带胡须等。同时,佛塔建筑也有较大发展,对印度原有佛塔作了较大的改动,基座层级加多、加高,圆塔本身变为基座的一层,上部伞盖亦加高增大,从而成为高耸入云的佛塔,雄奇壮观。

二、中期

中期是莫高窟塑像的全盛期,是指隋唐时代的塑像手法与艺术。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与强盛的国力相适应,莫高窟的塑像艺术也达到了顶峰,可用三个字来概括这个时期莫高窟塑像艺术的特征,就是大、多、精。

第一,大,是指莫高窟塑像的形体是巨大的。唐代最著名的巨大塑像有两座,都是弥勒佛坐像。第一座位于96号窟,叫做北大像,高34米,塑于武则天时期。唐高宗去世之后,武则天于690年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本来就信仰佛教的武则天,现在更是称“弥勒再世”。这座北大像弥勒佛实际上就是武则天的象征。弥勒佛为倚坐之势,两腿自然下垂,两脚着地,双手支在腿上,目光前下视,高大威严。佛像右手上扬,意为拔除众生痛苦;左手平伸,意为满足众生愿望。第二座位于130窟,叫做南大像,高26米,开凿于盛唐开元、天宝年间,费时约30年。佛像的左手为古铜色,自然放于膝上,线条柔和,精美异常。观者自下仰视,愈觉得佛像雄伟高大,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在158洞窟中,还有一个长近16米的大卧佛,肌体圆润,线条优美,身上一层袈裟薄如轻纱。这个佛,就是释迦牟尼。但见他双目半闭,唇含笑意,神情恬静,正安安静静地“睡”着。无论人世间有多少烦恼的事,有多少险恶的人,都不能打扰他,惊扰他。他自己也没有任何的牵绊,“睡”得那么恬适,那么平静。其实,释迦牟尼并不是在睡觉,而是“涅槃”了。据佛经记载,公元前587年的冬天,释迦牟尼在一次讲法中告诉弟子,三个月后他将涅槃。果然,三个月后,释迦牟尼躺在娑罗树下,头枕北方,足指南方,面向西方,背向东方,寂然无声,已然涅槃了。这时的释迦牟尼没有丝毫临死前的痛苦和悲哀,而是安详自信、心满意足地踏进了幸福的世界之中。因为在佛教看来,涅槃不是死,而是摆脱了人世间的种种束缚,进入了不生不灭的永恒的境界。

第二,多,是指莫高窟洞窟里的塑像众多。隋唐时期,比较典型而又保存完好的洞窟较多,集中代表了这一时期莫高窟塑像的艺术水准。

譬如第57窟中,有一佛、二弟子、四菩萨的塑像。“一佛”是指中间的释迦牟尼,他的表情威严庄重,双眼正视前方,深不可测,彷佛天下的万物和无尽的红尘都能包容在他如炬的“慧眼”中;嘴角微微上翘,带着似有似无的笑容;衣服的褶皱自然,好像波浪。

“二弟子”是指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和小弟子阿难。两尊塑像分立“佛”像两侧。迦叶身披袈裟,双手叠放在一起,目光炯炯有神,显示出一个资历高深、精研佛法、令人敬仰的高僧形象。阿难是一个年轻的僧人,显现出年轻所特有的青春活力与聪慧机警。阿难是释迦牟尼的堂弟,多闻佛法,长于记忆。据传,当时释迦牟尼说法,没有文字记录;而今天的佛教经典,全是靠阿难超强的记忆力,口诵记录而成。

在二弟子外侧,有四尊菩萨塑像。在佛教中,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释迦牟尼成佛之前,就是菩萨。菩萨有很多个,最著名的有四个: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四菩萨”头上戴着宝冠,脖颈装饰着美丽的璎珞,身材比例匀称,线条柔和,有着女性的温婉甜美。

再如,第328窟的塑像,有一佛、二弟子、二胁持菩萨、二供养菩萨(本来有三尊,可惜其中一尊于1924年被美国人盗走,现存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

“一佛”还是上述的释迦牟尼像,此时,他端坐在莲花宝座上,神情威严;双目俯视,芸芸众生似乎尽收眼底;右手平举,掌心向外,似要支撑起这大千世界。佛的右侧是迦叶,塑得瘦骨嶙峋,突出一个“苦”字;左侧是阿难,塑得俊秀伶俐,突出一个“秀”字。

在弟子的两侧,是两尊胁侍菩萨。他一腿盘于莲座之上,一腿自然下垂,胸前装饰着绕缠的璎珞,腰围漂亮的锦裙。一手放在腿上,一手平举胸前。身躯半裸,丰硕饱满,体现着唐代“以肥为美”的审美观念。在洞窟的外侧,是二尊供养菩萨,他的一只膝盖跪于莲台之上,另一只膝盖竖起(此种坐法叫“胡跪”,是一种佛教礼节。如果疲倦,则两膝姿势互换,因此也叫“互跪”),造型生动,气质典雅。

第三,精,是指莫高窟的塑像精美,雕工精细,呈现的是一种有形、能触的“精致”。

隋唐时期莫高窟的佛或者菩萨,不再是居住在渺渺天国的琼楼玉宇里,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远离尘世的神,而是被世俗化了,被现世化了,变成了有血有肉、和蔼可亲、温柔可近的人。唐代雕塑的菩萨,不仅姿态各异,譬如有直立,有静坐,有胡跪,而且体形匀称,肌肤细腻,面相丰润,双手纤巧;服饰搭配亦是非常巧妙:通常为身饰璎珞,腰系锦裙,处处显示出成熟女性的特征,处处散发出成熟女性的魅力。尤其是第45窟中的菩萨,更像是现实生活中美丽的邻家妹妹,她的身体呈优美的S形曲线,穿着非常得体的漂亮衣服,有着长长的像弯月一样的眉毛,柔美娇媚。

雕工精细,还体现了不同身份的人物的个性化特征。譬如,释迦牟尼佛庄严镇静、深沉慈祥,大弟子迦叶清瘦矍铄,小弟子阿难聪慧俊秀,菩萨则是万种风情;南北天王、金刚力士等又是另一番打扮和神情,他们身着盔甲,脚穿毡靴,雄赳赳,气昂昂,攥拳怒目,孔武有力。不同的雕塑群,不同的人物,有主有从,有坐有立,有文有武,均能栩栩如生,神采飞扬。

三、晚期

是指莫高窟雕塑艺术的衰落期,包括五代、两宋、西夏、元四个时代。莫高窟的造像之所以会在唐末衰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经济原因。唐末的安史之乱之后,中国各地的战火连绵不断,经济凋敝,百姓流离失所,为“丝绸之路”直接服务的北方地区经济大受打击,史料记载,黄河流域的丝绸生产几乎陷于停顿。随着昔日繁华的“丝绸之路”的渐渐荒芜、关闭,敦煌的经济也一蹶不振,不可避免的,莫高窟的塑像及其艺术也就衰落下去,最后终被黄沙所掩埋。

第二,人文原因。唐代之后,由于社会环境和综合国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莫高窟的塑像就大大脱离了盛唐时代所形成的那股高贵典雅和昂扬向上的大家风范,特别是在造像精神的刻画方面不能够继续深入和挖掘下去,致使塑像表情缺乏活力,形体缺乏生机,这就使得塑像有了非常大的不足与缺憾:不仅失去了宏伟的气魄,像隋唐时期的34米的北大像、27米的南大像以及16米的卧佛像都没有再出现过,而且“世俗”得有些过头了,佛像所体现的崇高的宗教理想消失了,而作为艺术珍品以资欣赏、品味的美感也几乎荡然无存,这都势必导致莫高窟辉煌的佛教艺术的衰败。

知识小百科

莫高窟的唐代彩塑精美绝伦,惟妙惟肖,那么,你知道彩塑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吗?

唐代莫高窟彩塑的制作方法,完全是中国传统的泥塑匠的技法。

第一,除了小型泥塑之外,一般或者大型的泥塑都要先搭木架。如果造型有动态,如伸手屈臂或者单膝跪地,则木架亦要有相应的结构。

第二,木架做好后,要在木架上挂满竹丝、草杆,使木架周身都有这些短小的附件;然后用专门淘洗并经过捶打的粘土逐层包裹,粘土逐渐加厚,躯干轮廓大体就能显现出来。

第三,做佛像头部的发髻,则取出事先制好的模具,用粘土填充并按压成形,取出后,像戴发套似地安放在头顶,同时修整发髻边缘,使之服帖。

第四,做手部时,因为手部的动作最为丰富,包括手指的伸屈和手掌的开合都是很细微的,所以往往也是根据整体的美观效果,单独制作后,再塞入袖口,与手臂粘合牢固。

第五,泥坯塑好后,另在表面加一层细泥,就要由工匠上彩上色,称为“装銮”。唐代的敦煌,汇集了众多的来自内地和西域(包括印度)的彩塑匠、装銮匠。

“装銮”首先要用白色的染料打底子,染料中掺进适量的胶汁;然后再在白底上按需要上色,做装饰用的纹样最后描画。一般来说,佛与菩萨造像的服饰用色以红绿对比为主,以墨、白、金等色加绘纹样;纹样多是唐代流行的小簇花样式,线条舒展自如,行笔流畅,色彩富丽灿烂。而天王、力士造像的颜色以绿色为基调,略施红、黑、金色点缀修饰,色调沉静,和造像的飞扬跋扈形成鲜明对比。

在塑像的用色上,凡是金色,都要等到最后才能进行。因为俗语说:“人要衣装,佛要金装。”金色最为耀眼夺目,所以能够很好地体现佛的辉煌与神圣、庄重与崇高。

第四节莫高窟的壁画艺术

莫高窟是古代建筑、彩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莫高窟壁画的容量之多和内容之丰,是当今世界上任何佛教的石窟、寺院和宫殿都不能相匹敌的。如果将壁画一方一方连接起来,就能够排展成一个60多华里的巨大“画廊”。

莫高窟的壁画不仅数量惊人,且富丽多姿,色彩斑斓,被誉为“画在墙壁上的图书馆”。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布满了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以及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另外,还有生动传神的各种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的人民进行生产劳作的各种活动场景等,艺术地再现了一千多年的佛教传播、风土人情以及社会历史的变迁,是一部非常形象的中古历史的大画卷。

一、佛教故事的壁画

莫高窟是佛教的石窟,因此,以佛教为主旨或者与佛教有关的壁画比比皆是,内容最为丰富多样,有诸如“本生”故事画、“经变”故事画以及佛教史迹画等。

1、“本生”故事画

所谓“本生”故事,是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前生,包括他做王子以前的若干世的故事,强调因果报应和苦修行善。内容离奇、情节曲折的“本生”故事画多体现于北朝的壁画中,如第254窟的《萨埵那太子本生故事图》、第257窟的《鹿王本生故事图》和第275窟的《尸毗王本生故事图》(这里的萨埵那太子、鹿王和尸毗王,都指的是释迦牟尼的前生)。

《萨埵那太子本生故事图》描绘的是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的动人故事。太子和哥哥到山林中游猎,看见母虎生了七只幼虎,饥饿不堪。太子大发慈悲心肠,劝走了哥哥,自己脱光衣服跳下山去,以身饲虎,但饿虎已没有力气接近他。太子又重新爬上山崖,用竹子刺颈出血,再跳下去,饿虎遂舔血吃肉。太子的哥哥返回见到此番景象,放声痛哭,他们收拾了太子的骸骨,建造舍利塔,将太子遗骸供入塔中,虔心供养,以使太子早日功德圆满。此壁画,构思精巧,布局紧凑;用分明的线条和厚重的色彩表现人物的形体和明暗,增加了真实感;用暗褐、青、绿等色赋予画面以阴暗凄厉的气氛,具有强烈的悲剧气氛。

《鹿王本生故事图》用一长条横幅展开了连续的情节,将鹿王救起溺水人、王妃梦鹿、国王悬赏、溺水人告密、带领国王围猎、鹿王讲述拯救溺水者经过、国王放弃追捕、王妃气死等一系列故事情节生动地描绘并展现了出来。整个壁画的线条刚劲有力,中心突出,层次分明,鹿的白与国王的黑马形成强烈的对比,而国王与马表现出的姿态多样和富有动态又与鹿的纯净安详相衬托,使画面张力十足。堪称经典作品!

《尸毗王本生故事图》讲述的是尸毗王为了把鸽子从鹰的嘴中救出,又不想让鹰饿死,而不惜把自己的肉割下来喂鹰,以换取鸽子和鹰的性命。壁画中,高大的尸毗王盘膝端坐,双目下垂,安详镇定地目视着被人割下左腿上的肉;周围较小的画幅描写了鹰追鸽、鸽向尸毗王求救以及眷属弟子的痛苦等情节。构图把不同时空内发生的事情有机地结合在一个画面上,使中心突出,有条不紊,显示出作者高超的画艺,不愧是莫高窟最完美的组合式本生故事画之一。壁画周遭又有菩萨在天上飞舞,鲜花在空中飘散,好像音乐和声般地衬托着庄严的主题。

同类推荐
  • 问题新闻的媒介传播技巧

    问题新闻的媒介传播技巧

    《问题新闻的媒介传播技巧》一书从管理层面,系统、全面、深度地界定问题新闻的含义、性质、功能、类型和范围,站在与西方问题新闻传播对比的视角上,历史地、宏观地探究问题新闻传播的功能,作者认为问题新闻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消极、负面的现象以及等待解决的矛盾和疑难问题的信息。问题新闻具有矛盾性、失调性、震撼性、疑惑性、负向性、变异性等特性。
  •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一历史优秀课例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一历史优秀课例

    为新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而精心编写,选取了大量教案,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 中级财务会计学

    中级财务会计学

    本书是根据我国会计师职称考试“会计学”大纲和注册会计师“会计实务”大纲,结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吸纳其会计革新的内容编写而成。对于《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外发达国家会计准则中在未来可能引入我国的理论及技术方法,本书也作了介绍。本书适合作为会计、财务本科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经济管理其他相关专业、会计师职称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教学、培训用书。
  • 我的高考我的分

    我的高考我的分

    本书分为:理想篇、动力篇、方法篇、习惯篇、时间篇、效率篇、心态篇、奋斗篇和应考篇。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地展示了学习高手们的超级学习力和奋斗过程,读来富有启发性。本书教你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赢得高考的成功!
  • 学生集体主义的教育(下)

    学生集体主义的教育(下)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弃妃要休夫

    弃妃要休夫

    韩若雪是将军府不受宠的庶出之女,却成为姐姐的代嫁王妃。赫连宁汴京国闻风丧胆的三王爷,双腿残疾,冷漠如冰,在他的世界里,不许任何人反抗他。反抗,忤逆,成了她家常便饭。小妾上门的挑衅,奚落,她都迎刃而解,小叔子的奚落讽刺,她都全部承受,当家斗开始时,她已经陷入了明争暗斗的皇位之中,无法脱身。
  • 中国风水文化地图

    中国风水文化地图

    本书内容包括:风水基本知识、室内方位,布局与宅运、风水与住宅、恋爱婚姻与风水、财运与风水等。
  • 绝世天伐

    绝世天伐

    什么是凶?嗜血者,杀戮者为凶!什么是灭世?天地生灵尽灭,山河破碎为灭世!神山自古长存,原本圣光普照,最后却是凶与恶的源头!独孤凡,惨被世人追杀,不幸坠入神山,命运的轮盘却因此而被颠覆!他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变强是我的信念!一切的罪与恶都将在我掌下变为虚无!”他手提滴血战戟,脚下是成片的恶魔的尸骨!
  • 鱼叉王者

    鱼叉王者

    仙、魔二帝在空中战斗,将八方世界唯一一块大陆劈成两块,分别名为仙、魔二域,每域的人也拥有相应的能力。二帝最终同归于尽,坠入二域被劈开后形成的界河。七千年过,随着板块的漂移,仙、魔二域之间的距离愈来愈远,界河也变成了界海。仙域少年由于家庭贫困,与母亲偷渡魔域,却误入界海之中的禁忌之海,危机时刻,他抓起了身旁的一杆鱼叉……魔域西海岸的少女萧昀珞在海边捡到了一名少年,而他身上,似乎也有一些奇妙之处……
  • 仙再

    仙再

    神话不灭,万古长歌再起;先民不败,巅峰辉煌复苏···遗弃的故土,深埋的废墟,历史尘封的棺椁,裂开一缕清晰的缝隙,古老的光芒重归世间,照亮整片黑夜!
  • 新次元的少年

    新次元的少年

    资源匮乏,神龙再世,度苍生于水火,新次元的人类为寻神龙,爆发空前科技革命,然而这世界却是妖怪横生,少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寻龙拜神。
  • 就做我的猫

    就做我的猫

    拥有几万粉丝的vlog博主茂小露,因为是四分之一的德国混血儿,拥有一双蓝眼睛。有一睡就会“梦到自己是猫”的神奇体质,而且该死的还是高冷男秦陌的猫。“怎么会这样?”“就做我的猫啊。”
  • 爱在异世界

    爱在异世界

    心,早已冻结,直到,那一抹阳光射入心房心,开始融化
  • 赋税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赋税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威廉·配第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的奠基人,统计学创始人,最早的宏观经济学者。他一生著作颇丰,《赋税论》全名《关于税收与捐献的论文》,是威廉·配第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在这本书中,威廉·配第结合爱尔兰的现状和问题,阐述了王领地税、估价、关税、人头税、彩票、捐献、罚金、垄断、官职、什一税、铸币、炉税、国内消费税等事项的性质和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