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92600000003

第3章 中国象棋的起源与发展演变(1)

中国象棋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由孕育到雏形,再到定型,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实践、改进、充实、完善。

第一节 有关中国象棋起源的几种说法

一、起源于传说时代的神农氏

元代和尚念常《佛祖历代通载》说:“借神农以日月星辰为象,唐相国牛僧孺用车、马、将、士、卒加炮代之为机矣。”认为神农氏时即有象棋,只不过是以日月星辰为棋子,后唐朝宰相牛僧孺用当今的车、马、将、士等加以替换。

二、起源于传说时代的黄帝

北宋晃补之《广象戏格?序》说:“象戏,兵戏也,黄帝之战驱猛兽以为阵;象,兽之雄也,故戏兵以象戏名之。”仅从象在古代参与战争一事,即认为早在远古黄帝时代,就有了象棋。

三、起源于周武王伐纣

明谢肇淛《五杂俎》说:“象戏,相传为周武伐纣时作,即不然,亦战国兵家者之流,盖彼时犹重车战也。”从有车战的角度,认为象棋当自周武王伐纣时期始。当然也仅是臆断猜测。

四、起源于战国之时《潜确居类书》说:“雍门周谓孟尝君:足下燕君,则斗象棋,亦战国之事也。盖战国用兵,故时人用战争之象为棋势也。”现在看来,此象棋非%现今象棋,若追根溯源,可上溯至此。

五、起源于北周武帝时

《太平御览》说“周武帝造象戏”,明罗颀《物源》说“周武帝作象棋”,明代的杨慎、胡文焕、谢肇淛等人都抱这样的看法,多数古籍记载也支持这一点。据《周书?本纪》:“天和四年,五月乙丑,帝制《象经》成,集百寮讲说。”详细介绍了象棋的下法,引起不小的轰动,被视为时之盛事,大臣王褒为之作序。庾信还有《象戏赋》及《进象经赋》两篇作品进呈。

第二节 中国象棋的孕育及雏形

一、中国象棋象棋的孕育及萌芽——先秦秦汉时期的六博与塞戏六博的形制与现今的象棋完全不同,它是一种掷采行棋以决胜负的局戏,《楚辞?招魂》篇说:“菎蔽象棋,有六博些。分曹并进,遒相追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象棋一词始见于此。刘向《说苑》载:“雍门周谓孟尝君曰:足下燕居斗象棋,亦斗战之事乎?”又说:“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照这个说法,战国时代已经有了象棋的叫法,并已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了。据上述情况及象棋的形制推断,象棋的雏形当在周代建朝(前11世纪)前后产生于中国南部。

由于六博往往靠掷来获得胜利,侥幸的成分较大,从六博中繁衍出一种新的棋戏——塞戏。

塞戏不用掷箸,而行枭、散棋,初步摆脱了靠侥幸取胜的投机性,使双方的智力竞争趋向公平合理化。《庄子?骈拇》:“投琼曰博,不投琼曰塞。”《汉书?吾丘寿王传》也说塞戏“博之类,不用箭(箸),但行枭棋”。塞戏又名“格五”。《后汉书?梁冀传》引鲍宏《塞经》:“塞在四采,塞、白、乘、五是也,至五格即不得行,故调之格五。”

由于塞戏比六博进步,发展至汉代已极为昌盛。塞戏成了汉宫廷常设的游戏项目,并专门设立了“棋待诏”的官。

二、中国象棋的雏形——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曾流行一种“象戏”的棋类活动。这种象戏的棋盘为正方形,并有马、符(即象棋中的兵)等棋子。北周武帝宇文扈对其进行了总结和改进,并将规则及要旨亲自写成《象经》固定下来,还在天和元年(568年)召集百官演示推广。这种象戏的流行,使象棋在宫廷和文人中率先盛行起来,为象棋的最终定型奠定了基础。治象棋史者多认为北周武帝发明的象戏,与唐朝流行的象戏是一致的。北周武帝发明的象戏,在中国象棋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般说来,南北朝时期的象戏已经具备了中国象棋的雏形,是中国象棋的真正开端。

知识小百科

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3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2枚)。枭为首。箸,相当于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比赛时,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而制对方于死地。春秋战国时的兵制,以5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6人,当时作为军事训练的足球游戏,也是每方6人。由此可见,早期的象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

甘肃省武威县唐咀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塞戏,棋盘为黑彩底,棋局绘白色规矩形图案,与博棋局图案稍有不同,出土的塞戏棋子,刻有龙虎两种图纹。

第三节 中国象棋的定型——唐宋时期

一、唐朝的象棋活动

隋朝时期,隋文帝杨杨坚认为《象经》多乱法,故持反对态度,“象戏”一时受到了抑制。至唐代,象棋活动有了较大的发展。唐太宗李世民特别喜爱象棋,女皇帝武则天简直可说是个象棋迷。据《梁公九谏》记载,武则天竟做了一个与天神大罗天女下象棋的梦,还被天女战败。日有所想,夜有所梦,梦寐下棋,必与她平日嗜好象棋有关。

丞相牛僧孺作《玄怪录》,其中两篇文章涉及有关古象棋的故事,描写某宅闹鬼,夜半三更有天马、上将、辎车、兵车等兵马厮杀不止。后人们在其宅下挖出一座古墓,墓里藏有一副象棋,有铜制的马、车、兵、卒棋子。这些虽为神话,但它是从实际生活中演绎出来的,从中可窥视当时社会象棋之普及与受重视的程度。

唐代以前,象棋只有将、车、马、卒4个兵种,唐代以后,火器开始用于军事。据《唐书》记载,以机发石为攻城,号将军炮。所以那时的炮字还是“石”字为偏旁的。军事上火器的发展给模仿战斗场面的象棋带来了新的发展,使象棋逐渐改革成为拥有将、车、马、炮、士、象、卒7个兵种的棋类游戏,这就和现代象棋的兵种基本相似了。

结合现在能见到的北宋初期饰有“琴棋书画”图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间的棋盘来表示棋的苏州织锦和河南开封出土的背面绘有图形的铜质棋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国际象棋颇多相似之处,多为立体棋子。

二、两宋的象棋发展状况

宋代是象棋广泛流行,形制大变革的时代。

北宋时期,先后有司马光的《七国象戏》,尹洙的《象戏格》、《棋势》,晁补之的《广象戏图》等棋书问世,民间还流行“大小象戏”。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棋盘有河界,将在九宫之中等。根据历史记载推断,宋代流行的象棋活动大致有以下几种:

1.小象戏

小象戏盘纵9路、横10路,双方各有将1枚,卒5枚,车、马、炮、象各2枚,改神为士,各2枚。其形制、子力与现今中国象棋完全相同。小象戏虽出现较晚,但到北宋即已一枝独秀。李清照《打马图经序》里,绘制的打马象棋两用盘选用了小象戏盘,而不选用大象戏盘,显示出小象戏的声势和深得人心。

2.大象戏

大象戏棋盘纵棋11路,棋子34枚。共有8个兵,计每方有将、偏、裨各1枚,象、车、马、炮各2枚,卒6枚,每方17枚子。两炮置车侧,名称与走法与现在基本相同。

3.七国象戏

“七国象戏”有“将”各一枚,分署战国时七国名秦、楚、齐、燕、韩、赵、魏,亦属象戏赛制的需要。“行人”1枚,不能吃子,也不能被敌方子吃,只起到阻塞敌子的作用,与北宋时传入日本经改制定型的“将棋”的“仲人”类似。“炮”的着法与现行象棋完全一致;“骑”即流行象棋的“马”,着法与现制象棋“马”相同;“刀”斜行一格,“剑”直行一格,正好是北宋时期流行象棋中“卒”着法的综合;新增加的“弓”和“弩”实力大于“刀”和“剑”,可按“卒”的着法,“弓”直斜行四格,“弩”直斜行五格。

七国象戏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多大影响,史籍也未留下这种棋的记载,司马光死后即烟消云散,几乎湮没。

七国象戏手稿是司马光死后25年被黄长睿在其孙家中发现,可见其影响范围之小。

4.广象戏

广象戏是宋代晁补之创制的一种象棋,他把棋局扩大为纵横19路,棋子加到98个,名之“广象戏”。晁补之《广象戏图序》记载了他着意新创的广象戏:“尝试拟局纵横路十九,棋九十八广之,意少放焉。然按图置物,计步而使,终亦胶柱而已矣。

而智者用之,则十九路之间尽强弱之形,九十八者之间尽死生之势,而十九、九十八之外,死生强弱可循环于无穷。”但终因繁琐、冗赘而不得流行。广象戏除了留下晁林之本人作的序外,未见它史记载,其98枚子面目如何?每个兵种有几枚棋子?布局伊始每方49枚子如何排列等等,令人都不得而知。

由上可见,北宋时期中国象棋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形制上的推陈出新、争奇斗艳,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象戏在士子民众生活中的地位。小象戏由于形制简单,便于操作,得以快速传播,而晁补之、司马光辈没有顺应民心,广象戏和七图象戏只能昙花一现。

据考古发现,宋代象棋正面多为楷体汉字,背面刻有实体象形图案,从此,铜铸或木制的阴文 涂色棋子取代了以前的立体象形象棋。

象棋在南宋社会得到普遍推广,深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以至男女老幼都能玩“象戏”。南宋著名诗人李清照十分精通博弈,在她的《打马图经》中甚至附刻了一副象棋盘。南宋丞相洪迈以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刻完整地论述了象棋战术,写出了《棋经论》一卷 十三篇,其中的棋法战术,已具有相当的战争艺术性。宫廷设的“棋待诏”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出现了沈姑姑这样的女国手。民间有称为“棋师”的专业者和专制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

象棋定型以后,趣味性和竞争性都有了大大提高,棋子已是木制,方便城乡晋及,还出现了专门制作象棋子和棋盘的手工业作坊,在西湖老人《繁胜录》及吴自牧的《梦粱录》中,当时杭州的小商店、小摊贩都有象棋子和象棋盘出售。

知识小百科

唐玄宗李隆基登皇位后,将“棋待诏”(以围棋或象棋为正式职业,并领取朝廷薪俸的人)官职正式定下来,此后一直延续至南宋末,历时达500多年。李隆基既喜欢围棋也喜爱下象棋。他常与杨贵妃对弈,其下象棋的方法又十分别致,不是在棋盘上落子,而是以人代棋子,命数十名富女为棋手,在胸上缀以棋子之名称,棋盘则绘图在宫殿金砖地上,在杨贵妃那“莺声燕语”中,宫女随之走动弈棋,博弈的情景的确奢华有趣。以人代棋的走法被传入日本后,蜕变成日本的“将棋”。

唐《续藏经》载:“昔神农以日月星辰为象,唐相牛僧儒用车、马、将、士、卒加炮,代之为机矣。”由此可见,唐牛僧孺的时代以前,象棋没有炮,加炮以后,才成现代象棋的雏型。牛僧儒《玄怪录》中岑顺梦幻所见和挖掘古墓所发现的象棋,只有王、上将(象)、军师(士)、辎车、天马、六甲(步卒)等6个兵种,还没有炮。其时为唐代宗宝应元年,故后人称之为“宝应象棋”。

唐玄宗的长子李亨即后来的唐肃宗,也是一位颇爱下象棋的天子。“天宝之乱”时,他与爱妃张良娣拥兵西逃,只要暂息片刻,他就要与爱妃下棋。

而对于四面八方飞来的战报、求援急件,即便堆积如山,他也不屑一顾。为了掩人耳目,他将“金铜成形”的象棋换成“干树枝”雕成的软木棋子,以免走棋时发出声响,自此有了木制的象形立体棋子,象棋也由高贵的金、铜鎏金形式,转向普及的木质形式。

象弈一首呈叶潜仲

(宋)刘克庄

小艺无难精,上智有未解。君看橘中戏,妙不出局外。

屹然两国立,限以大河界。连营凛中权,四壁设坚械。

三十二子者,一一具变态。先登如挑敌,分布如备塞。

尽锐贾吾勇,持重伺彼怠。或迟如围莒,或速如入蔡。

远砲勿虚发,冗卒要精汰。负非繇寡少,胜岂击彊大。

昆阳以象奔,陈涛以车败。匹马郭令来,一士汲黯在。

献俘将策勋,得隽众称快。我欲筑坛场,孰可建旗盖。

其中描述的棋盘、棋子和着法,与今天的完全相同。这首诗作于1219年以后。这一形制已被写入诗词,可见它流行的年代至少还可以上溯约百年之久,即北宋时期象棋已完全定型。

著名理学家程颢曾有一首《咏象棋》诗,记录了北宋时代大象戏的棋制:大都博弈皆戏剧,象棋翻能学用兵。

车马尚存周战法,偏裨兼备汉宫名。

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

却凭纹楸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争。

“河外尖斜步卒轻”说明当时的象棋已经有了楚河汉界,当卒过河后可以斜行。

明沈津《古局象棋图》对“七国象戏”有全面介绍:“七国象戏,用百有二十,周一,七图各十有七。周黄、秦白、楚赤、齐青、燕黑、韩丹、魏绿、赵紫,周居中央不动,诸侯王得犯,秦居西方,韩、楚居南方,魏、齐居东方,燕、赵居北方。七国各有将(直、斜行无远近)、一偏(直行无远近)、一裨(斜行无远近。虽名象戏,而无象及车者,车即将及偏、裨所乘,象不可用于中国故也),一行人(直、斜行无远近,不能役敌,敌亦不能役),一炮(直行无远近,前隔一棋乃可击物,前无所隔及隔两棋以上则不可击)、一弓(直、斜行四路),一弩(直、斜行五路)、二刀(斜行一路)、四剑(直行一路)、四骑(曲行四路,谓直一斜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巾帼神匠

    巾帼神匠

    一次痛彻心扉的背叛;一个外柔内刚的宅女;一段镜花水月的感情;一场刻骨铭心的网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有你无你皆如一

    有你无你皆如一

    自古情关最难过,一关难渡百劫出,从此踏上行军路,五年从军忘情途,退战场进商场,百般磨难金发光,再见伊人泪两行,情伤心底深保藏,颐养天年至终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时光斗士

    时光斗士

    只需献出一点寿命就能瞬间变强,这样的超能力你喜欢吗?“竟然要消耗寿命!可惜了,我还想苟活到一百二十岁呢!”平平无奇的陈法一心只想过平静的生活,这个和慢性自杀没啥区别的废物超能力,他就当做不存在吧。但是,麻烦却一个个找上门来……超能力激战,热血的英雄传说,堂堂连载!
  • 与君意相厌

    与君意相厌

    “风雨未尽事不休,君可与我熬白头?”“忘记了,便就是没有存在过。”“你看,这雪,依旧单纯,可这人心,怎么就脏了呢?”“奴家不懂江山,唯晓得你就是我的江山。”“终了,不过是累了。”
  • 十二月逸事

    十二月逸事

    “命运可以改变吗?”“谁知道呢,大概可以吧。”“那......我会继续挣扎,直到改变命运的那天到来。”
  • 鬼医毒妃,腹黑王爷心尖宝

    鬼医毒妃,腹黑王爷心尖宝

    哼哼,挫败?无知?废物?让你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废物,当第一天才傲世回归,腹黑毒舌的让你不要不要,让你们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废物。而当腹黑王爷赖上他心中的鬼医小王妃,高冷傲娇瞬间变为乌有。。。某男“娘子,今天为夫为你暖床。”“滚”某女傲娇。一个翻身,某男踢到床下,“娘子,总有一天你会是我的的……”注<绝对宠文腹黑.傲娇.宠上天>
  • 培养青少年良好心态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良好心态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本书以轻松快乐的语言,汇集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小故事,将带领读者徜徉在一个多姿多彩、奇妙变幻的故事世界中。从故事中领略人生的真谛,从而调整心态,培养心态。拥有积极的好心态,就会拥有一生的快乐和成功。
  • 王妃我要嗨翻天

    王妃我要嗨翻天

    只要你让我出去玩就喜欢你不管着我吃东西就喜欢你如果不逼着我看书我就喜欢你如果你不骗我生孩子我就会超级的爱你你凌枫志你要是在妨碍我和太后、皇后和我娘亲打麻将,你就给我滚去睡书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