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71100000003

第3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128)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129)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130)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一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131)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疒[HT6]至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方:

大黄半斤葶苈子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右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132)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133)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134)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阳气内陷,心下因革更,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大陷胸汤方:

大黄六两,去皮芒消一升甘遂一钱匕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135)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革更者,大陷胸汤主之。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137)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革更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138)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小陷胸汤方:

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栝楼实大者一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139)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140)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141)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灌之。若灌之,其热被劫少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文蛤散方:

文蛤五两

右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

五苓散方:

猪苓去黑皮,十八铢白术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

右五味为散,更于臼中杵之。白饮和方寸匕服之,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白散方:

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贝母三分

右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胺之,洗之,益令热劫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142)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革更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143)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144)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145)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146)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桂枝汤方:

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柴胡四两桂枝一两半,去皮

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

今用人参作半剂。

(147)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黄岑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革更、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革更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各三两,炙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须大陷胸汤者,方用前第二法。(一方用半夏一升。)

(150)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革更,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151)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152)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俺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革更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方:

芫花熬甘遂 大戟

右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153)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饶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

右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155)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

(15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不痞革更,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切甘草三两,炙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术,加黄连,并泻肝法。

(15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革更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革更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炙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黄连一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59)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革更,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一斤,碎太一禹余粮一斤粹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160)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革更、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革更,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

旋复代赭汤方:

旋复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6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

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按)。

(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革更,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别切甘草四两,炙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鞭、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166)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鞭、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

右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167)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傍,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

(168)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人参二两粳米六合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凛冷,亦不可与服之,与之则呕利而腹痛。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得之则腹痛利者,但可温之,当愈。

(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0)伤寒脉浮、发热、发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1)太阳、少阳并病,心下革更、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172)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擘,十二枚半夏半升,洗生姜一方三两,切,一两半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173)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黄连汤方:

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三两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半夏半斤,洗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

(174)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革更,(一云脐下心下革更)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二两,炙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去桂加白术汤方:

附子炮,去皮,破,三枚白术四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革更,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小革更,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175)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白术二两桂枝四两,去皮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17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178)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本书在体例上将曾国藩家书分为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养生、军事诸篇。选编时对多个版本进行比较,精选其中有代表性的和对当代人极具参考价值的篇章。按时间排序,酌定标题,进行注释和点评。在內容上每篇各有不同,也各有侧重,如下所述:修身篇所选的家书旨在反映曾国藩在保身、进德修业、息心忍耐、有恒心、谨慎、自立自强等方面的內在修为。劝学篇所选的家书包括教弟写字养神、劝弟学业宜精、阐述求学之法、教弟注重看书、读书要有恒心等內容,反映了曾国藩“读书、立志、有恒”的治学思想。
  • 山海经(精装)

    山海经(精装)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是中国文化的珍品,被认为是一部富有神话色彩的地理书;也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物种演化、地理变迁的传奇之作。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神话、生物、医学、水利、矿产等方面内容。在物欲横流、市声喧嚣的现代社会,对于习惯“快餐式阅读”的现代人来说,它是一片静土,是远古时期极富想象力的惊世之作。通过它诡异的文字与形象的绘画,让我们依稀解读那些或已进化、或已绝迹的远古生命;了解我们的祖先几千年前的生活和思想;感悟那天、地、人、兽的无穷奥秘。
  •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这个大花园中的三朵奇葩,其中“词”之上冠以“宋”字,实是因为词到两宋如赤日中天,娇花吐蕊。唐五代流传下来的词不足两千首,但两宋词却超过两万首之多。词在两宋之所以能大放异彩,繁盛至极点,一方面是因为词体已臻成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宋代结束了五代纷乱,政治复归一统,进入承平享乐时期,上至帝王、官宦、名士,下至市侩、走卒、妓女,都热衷歌乐,上流社会与中下层社会对声乐的需求共同推动了词在北宋初期的普及和繁荣,及至北采动荡离乱以及南宋偏安时期,填词制曲已成为社会上的主流风气。
  • 黄庭坚集

    黄庭坚集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曾任集贤校理、国史编修官、鄂州太守。在新旧党争中两度受谪,最后死于宜州(今广西宜山)贬所。终年六十一岁。有《山谷集》,一名《豫章集》。
  • 荀子(中华国学经典)

    荀子(中华国学经典)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此外,荀子还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热门推荐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天文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天文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源神罪

    源神罪

    不修仙不炼气,一个不一样的奇幻世界。算了,有缘自会相见。对对对,就是你少年!我看你就是传说中的有缘人,何不打开一看呢?
  • 古树之下

    古树之下

    一个因资质平平被家族抛弃的少年,侥幸走上修行路。在修行之途上他发现这个世界许多的阴暗与不公,世人称颂“古树之下皆安生”,殊不知“古树之下尽亡魂”!
  • 可乐女孩的小生活

    可乐女孩的小生活

    现在看到当初的自己时,是笑了,还是哭了?你上学时候喜欢的人怎么样了,现在在哪,在一起了吗?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少女。不甘只是平凡的人生,于是她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以后,成长了
  • 魔王奶爸之那注定的爱

    魔王奶爸之那注定的爱

    本人是恶魔奶爸之结束之后的幻想,是男主在众多恶魔的挑逗下最终爆发的故事,本文文风轻松,男主有点‘白’……
  • 彼血之泪

    彼血之泪

    千年的囚禁,让她对那人的爱没了;全族的毁灭,让她对九重天恨之入骨……
  • 时间掌控法则

    时间掌控法则

    拥有时间法则,便可掌控世界。小偷叶轩因车祸意外得到了一项时间法则,自此开始了自己别样精彩人生。这里有热血的战斗,有暧昧的故事,更有神秘的未知。时间漂移+时间静止+时间……小人物的崛起,这条路终属王者。PS:新书上传,期待大家的支持,万分感谢,敬请关爱。关爱=收藏+点击+推荐,恩恩,还有其他的一切。再PS: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
  • 八吉祥经

    八吉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嫡女妖妃

    重生之嫡女妖妃

    前世,她被庶妹溺死,得知未婚夫和庶妹情投意合。带着满腔的不甘和愤恨,她睁开眼睛,发现回到了出嫁三年前!一切还来得及,且看她这一世如何将面慈心狠的姨娘,看似无害的庶妹挨个送上无底深渊。祁国公府嫡女携恨归来,数不尽的勾心斗角下,且看她如何步步为营,一步步地扭转乾坤!
  • 杂粮祛病事典:做自己的杂粮医生

    杂粮祛病事典:做自己的杂粮医生

    本书从生理学和心理学出发帮助大家认识压力,了解压力过大对人身心的影响,接着阐述了如饮食、运动、兴趣爱好、作息调整、认识转变以及催眠之类的专业放松法等调适压力的一些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