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6000000043

第43章 论孔子的传播思想(1)

——读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

写于1994年底,发表于《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年1期。

报载,1994年在曲阜为孔子2445年诞辰举行了盛大的祭孔活动。这不禁使人想起孔子“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以下同书只注篇名)的感慨。他在世并不得志,死时没有任何谥号与尊荣。然而历史选择了孔子。从后世反观孔子,他当时处于中国文化的基本性格趋于定型的转折点上,因而在塑造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生活传播结构)方面,他起的作用是其他思想家所不能比拟的。一个民族就像一个人一样,在世界观形成时期接受的东西将留下最深刻的记忆和最久远的烙印。因此,要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传播结构及其特点,有必要认真分析一下奠定了中国文化基础的孔子的思想。

1988年出版的吴予敏博士的着作《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为这种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思路。这本书将中国的社会化传播结构分为三个领域:生命(生活)-传播结构、社会-传播结构、历史-传播结构(我看后两个结构归根到底从属于第一个结构),从而勾画出一幅完整的中国古代社会传播的立体图式。从远古到清末,从儒墨到道法,读了令人感悟颇深。可惜的是,作者关于中国传播结构的论证安排在最后一章,不到万字;关于孔子的传播思想,该书的评述仅有两页,均没有展开。但是,这本书的研究是开创性的,正是它启发我注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传播结构在孔子那里的雏形。这里讲的“传播”,主要是文化意义的传播(disseminate,散播、发散),也包括与此相关的较为具体的信息传播(communication)。

一、以人伦为基础的孔子的传播思想

中国殷商以前的社会生活传播结构,建立在对部落神、氏族神灵和图腾的崇拜基础上,辅以血缘辈分的自然序列秩序。通过超自然的神所形成的合法性信仰,比子代对父代的服从要牢固得多。那个时代的社会信息传递,从战争、生产到天象、祭祀等十二大类,神灵的启示无处不在。《尚书·洪范》云:“立时人作筮:

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史记·龟策列传》也写道:当时“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不易之道也”。中国新闻史的教科书上列举的商代“占卜新闻”,其社会背景便是“神道设教”。

随着疆域的扩大,夏、商很不严格的“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的权力转移,出现了愈来愈多的问题。首先是接替回数增多,在位时间短促,不利于巩固统治。其次是没有严格的嫡庶之分,引起无穷的权力之争,例如商代仲丁之后的九世之乱。疆域越广阔,出现这类情况对社会的威胁越大。周公吸取前朝的教训,从他本人做起,将血缘关系的自然序列化为严密的统治秩序。他相武王伐纣功劳最大,本可继武王之位,但他摄政立年幼的成王,最后还政于成王。严格的子继之法,还伴随长幼相及的嫡庶之别。上行下效,这种继统法渐渐在王公大夫以下的家族中,甚至在社会最低等级家庭中,都形成相同的宗法结构。这种制度从君统转为社会化的系统以后,中国文化的演变倒向宗法血统根基,神灵宗教的地位下降。中国社会生活传播结构中缺少其他民族均有的系统宗教的传播,起点就在这里。所以,不少研究中国古代神话史的外国学者,找不到至高而延续的中国创世神;我们自己的研究者,绞尽脑汁才从无数典籍的字缝中隐约抓住本民族远古的神灵。

然而,社会生活传播结构中是不能留下这个空白的,它由孔子开创的以人伦关系为中心的儒学所替代。虽然愈到后世愈带有宗教色彩,也有人尝试过建立孔教,但它始终不会等同于宗教,因为人伦关系的现世化与宗教神灵永远不会完全重合。

在家庭中,父子、兄弟的关系是一种以血缘为纽带的交往关系。如果借用这样的关系确立权力的继承,小到族长的权力,大到皇帝的权力,在一般的血缘交往关系在超出家庭以外之时,就带有了社会化的统治色彩。曾经被炒得很红的小说《白鹿原》,从传播学角度看,便是艺术化地描绘了家庭这较小范围内人们联系的亲疏变化,尽管它的背景是20世纪上半叶。

周代创制,主要完成的是将权力叠加在血缘关系上面,即伦理权力化,这实质上是很野蛮的。它还需要另一种工作,就是权力伦理化,给存在的社会秩序以合理的灵魂,使强硬的权力关系转化成伦理顺从。例如,将儿子无条件服从父亲不仅理解为一种秩序,而且也是一种先天义务。如果个体能够潜移默化地在洒扫应对之中认同这种秩序和义务,那么攀附在血缘关系上的权力便显得合理和温文尔雅了。在伦理权力化和权力伦理化的互动中形成一种理论体系,再去灌注到个体的灵魂中,让众生通过道德自觉,认同现存的统治秩序(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秩序),这些周公制礼作乐后未竟的事业,由孔子大体完成了。他把人的情感、信仰、仪式这些宗教传播的要素,引导并消融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人世关系之中。如果这算是一种哲学的话,它的特点就如一个美国学者讲的那样:“中国哲学历来对人类的彼此关系以及人对周围环境的适应特别关注。”

这一中国文化演变的最初选择,当时并不显得很重要。由于适合具体的国情,后来被逐步强化,显示出长久的生命力。于是,死后的孔子就变得愈加荣耀了。

任何一种传播结构,都离不开传者、受传者、传播情境、传播渠道(媒介)这四个基本要素。传播理论一般将传者和受传者的关系定为传达和反馈的关系,而情境和媒介是共享的。其实,即使是两个人为完成一项社会活动而进行的信息传播,也不会这样简单。他们必须确定关系和责任。如果扩大到社会生活领域,传者就变成了群体和历史文化的意志,而受传者则变成了个体,被置于一种“命定”的接受信息的地位。社会生活中传播的两级是不可能平等的,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即是社会对他的同化过程,信息主导流向是朝向个体的。一位美国社会学家甚至这样写道:“每个新生儿都威胁着社会秩序。他的生物潜在能力非常广泛和不确定,因此任何一个社会都不会不加引导而任其自由成长。”社会已有的占主导地位的意志,必然引导个体顺从社会。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传者对受传者的传达形式是教化、引导、规范、制约;受传者反馈的形式只有顺从和认同。“情境”的含义变得宏观了,是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形态;“媒介”也变得更为广泛,包括民族语言(世代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情感态度都记录、保存在语言中)和社会独特的人际传播网络。个体在学习语言和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制于它们载负的文化规范。

这种社会生活传播结构,是各民族自文明以来都具有的。

它的功能有两个:第一,个体与群体生存的协调;第二,社会既定意志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塑造。在中国的这种结构中,基本没有占统治地位的神灵,而是将人伦关系神圣化(天人合一)。维护这种制度的以人伦为中心的儒家学说,带有宗教色彩,但它又始终不等同于宗教,因为人伦关系的现代化与宗教神灵永远不会完全重合。

伦,据《尔雅》的解释,是石子投下水后形成的一圈一圈向外扩散的波纹。吴予敏将他论述的生命(生活)-传播结构图解为以“身”为中心的四个圈层,便体现了中国社会生活领域信息传播的温文尔雅的人伦性质。圈层的中心是“身”的层次,个体生命的实体;“身”外的层次是“家”,个体诞生、训育的起点和人生的归宿;“家”外是“国”的层次,个体生命意义、社会责任的实践场所;最外的层次是“天下”,生命的永恒寄托所在。这个同心圆的圈层结构实际上是孔子阐述的。他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从个体的内向传播(自身传播)推及家族内部传播,再推及社会职责范围的传播,最后推及想象中“天下”的传播情形。

这样的递进扩延结构,反映了中国古代个体生命活动和社会传播活动的同一性和依存关系。

二、孔子“身→家→国→天下”的社会生活传播结构

孔子言论最集中的《论语》,凡492章,1.27万言,无处不在为确立这一传播结构进行论证。许多研究孔子思想的论着,都将他的思想核心归结为“仁”。《说文解字》对“仁”的解释是:“亲也,从二人。”它的原始意义,即二人以上群居在一起,自然融洽,相亲相爱,所以引申为亲。在孔子那里,“仁”被置于亲子之爱的情感心理基础之上,提升为涵盖所有人伦关系的一个概念,要解决的是个体如何与群体(社会)保持自觉的协调,个体如何完全投入群体。孔子为宗法制进行理论论证,因而必须强调人的社会性和人际交往规则,强调家、国上下左右和尊卑长幼之间的秩序。在这个意义上,“仁”也可以说是孔子传播思想的核心。

怎样做到按照宗法秩序(“礼”)来从事交往活动呢?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克己”即修身,如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学而》)。朱熹就孔子这句话特别写道:“夫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紧要处正在这里。”看来,愈到后世愈强调自觉的修身,因为这是在确立社会生活传播的内在标准和起点。

修身的基本方法是“思”。思是一种由于外在信息刺激造成的“客我”与“主我”之间的交流。孔子在这个社会生活传播的核心圈层中,极为强调对信息的取舍,使人始终处于自我压抑的状态。他的那句名言“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就其一般的学习而言,很有道理。放在当时的背景下,则是要求主动用“礼”衡量外界信息。“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这就是孔子在“思”方面作出的榜样。如何思,他提出一系列要求:“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愤思难,见得思义。”(《季氏》)几乎所有语言和非语言的传播,都必须按标准先“思”(修身)。这个传统一旦建立,人心惟危,道心惟危,遇到问题只能企望通过道德修身重整了。

在《论语》中,“学”字遍及43章,共有61个,均为动词。学是个体接受新信息的过程,孔子关于学习的许多语录对于一般意义的学习,很有教益。但是,他讲的“学”,范围很有限。《论语》中关于“学”的内容,计有学文、学干禄、学易、学诗、学礼、学道等六种。显然,“学”这种接受信息的方式,在孔子那里只是达到内在人性的成熟和道德圆满的修养手段。

当人进入家族系统时,信息的传播带有明显的“亲亲”特征。血缘关系中的相互关心,特别是子女对父母的尊重和关怀,本来是各民族共通的,但孔子提出的“孝弟”要求,则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的亲子之情。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第一,强调亲子关系中的秩序观念,而不仅仅是“养”。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朱熹对此的注释讲得更清楚:“甚言不敬之罪,所以深警之也。”这样,亲子间的信息传达关系,就成为永恒的上下尊卑关系。

第二,无限期延长父对子的观念影响。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

孔子的学生宰我,只因为居丧一年而不是周礼讲的三年,即被孔子批评为“予子不仁也”(《阳货》)。问题并在于几年,他是要通过这样的规范,保证父辈修身正心的理念代代相传。

第三,通过这种人伦关系决定社会生活中信息传播的亲疏、远近。孔子说:“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学而》)(依靠亲族里的人,才是靠得住的)当发生“家”与圈外信息的接触时,“家”

的利益成为主体,凡不利于“家”的信息,孔子的意见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

第四,通过在家族圈层内确立“孝悌”观念,为其成员进入“国”的层次奠定言与行的基础。孔子说的“孝慈,则忠”(《为政》)、“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学而》)等等,便是这个意思。

孔子的孝悌观,为后来父权扩展为治权、治权带有父权色彩作了理论准备。由于有了高度理论化的伦理范畴,就可以依旁孝弟,以及忠、义等等来规范社会各分子间的关系,各种组织形式和生活形式,不是家族,也可以家族化;没有血缘关系,却可以宗法化。

在“国”的圈层里,信息的传播是一种放大了的“家”的圈层,因而人际关系被规定为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这八个字。既然君、臣都要与自己的名分相对,君在“国”中便是父的推及或象征,因而信息传播的前提是“正名”。

同类推荐
  • 童兵自选集

    童兵自选集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张鸣杂文集。从历史与现实的细节着笔,观察、分析中国政治体制与官僚制度,评论当前官场风气与时事风气,拆解出其中的文化因素,继续批判国民性。
  • 宁夏公民德行教育大讲堂

    宁夏公民德行教育大讲堂

    宁夏首届公民德行教育大讲堂于2011年8月17日开始到21日圆满落幕,在宁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进程中,可谓树立一个极具影响力的里程碑。社会各界人士对这次大讲堂活动的反映强烈,说政府办了一件大好事,为家庭、社会的和谐作出了贡献。许多人上了4天课后,才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如此广博,蕴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遗憾没早点认知、学习、实践、受益。
  • 新课堂教学与语言艺术

    新课堂教学与语言艺术

    新课程改革,如初升的朝阳,照亮教育的一片天地,给其间的每一角落都染上生命的色彩,催生出无尽的希望。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新语言。新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的,每一位从教者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面对全新课题,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沐浴着时代阳光前行,自身不能不带上阳光的色彩、阳光的味道、阳光的品格;但同时,也不能不从心底催生出无限的活力与渴求。
  •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能获得学生的满意和认可,将成为学校最大的财富。如何做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每个老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老师都希望的,学校的课程很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等,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们真正都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欢迎吗?本书将教会教师们怎么样靠自己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赢得学生的喜欢和尊重,让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热门推荐
  • 慢慢成仙

    慢慢成仙

    自从有了厄运凤凰蛋,应瑶就很好运,有事类外。咱修仙什么都不缺,缺的是时间。为甚咱金丹就有天劫,差点魂飞魄散不说,法宝啥都轰没了。刚渡了天劫,就要重生,什么?都要重来?你大爷的
  • 海归创业中关村

    海归创业中关村

    本书介绍了几十位在中关村创业的人物,包括北京艾普斯科技公司董事长蔡毅、北京联飞无线通讯技术公司董事长曹立宏博士、北京中农大康科技开发公司曹永国博士等,介绍了他们的创业历程、思想,展现了他们的风采。
  • 全世界你最甜

    全世界你最甜

    未婚妻在酒吧公然挑衅,身为帝国第一权少的他火冒三丈,“一千万,我买你!”她的呆萌可爱,让他食髓知味,一场精心策划的车祸,引出了一个巨大的骗局……七年后,她带着一对天才萌宝回国,试图夺回应得的一切,然而,却不小心的撞入了他的怀抱,而此刻,他是她的堂姐夫……“我们以前是不是见过?”“绝对没有!”“那孩子的父亲呢?”“已经死了!”他气炸,一把禁锢住她,“笨女人,你居然敢诅咒我死,看来不给你点教训,你是不知道你老公我有多能耐了!”于是,甜甜甜甜………(爆笑,宠)
  • 全职猎人狂澜之海

    全职猎人狂澜之海

    海的那面会有什么?福克斯之前从未想过这个问题。直到他发现了一本《东·富力士游记》。“自由之翼可以被折断,自由之舟可以撞碎在海滩上,但自由之魂永远无法被泯灭。”追寻自由,探求未知的猎人,如同一面旗帜。即使在远离五大陆的莫比乌斯巨大湖边缘,只要有风的地方,就有猎人旗在飘扬。至少福克斯是这样理解的。于是他准备启程,去寻找那个远离黑暗大陆的桃源乡。全职猎人,后启示录,废土朋克,克苏鲁元素,furry。
  • 女配霓裳的快穿

    女配霓裳的快穿

    霓裳:她在扮演其他人,获得一个又一个目标人物的心,可是,作为霓裳的自己,却从来没有赢过一次那个男人的心,永远的失败者。系统:大大,你是伦家最最敬佩的偶像,伦家对你的敬佩比宇宙还大,比时间还多,比……君上:你是本王见过最傻最蠢的人,难怪会被他耍的团团转。
  • 几许阳光恰似你

    几许阳光恰似你

    戏剧社社长一道网罗人才令下达,原本默默无闻的戏剧社逐渐壮大,形色各异的学生云集于此,在台上台下演绎一幕幕悲欢离合的戏码。初次相见,她惶恐地站在戏剧社旧门前,他为她带来夜晚的光亮。多年后,她独自重回故地,剧场传来学弟学妹们的欢声笑语。这间我们落幕后的剧场,上演的是永不落幕的青春时光。
  • 铠言

    铠言

    一位贪玩的神,数千位不同的铠言,一段神奇的历史。
  • 蛮王传说

    蛮王传说

    都市宅男穿越异世,带领蛮族崛起!一匹低阶蛮狼,一把犀利菜刀……他的故事从此开始……
  • 兔仙

    兔仙

    胡晓才,87年生,公务员,宅属性,无恋爱经历。有一天,她穿越了。悲催的是,她穿成了一只兔子;更悲催的是,这只兔子还是有主人的;更更悲催的是,她本来的名字已经够土了,兔子名字更恐怖——小柴。
  • 资源过剩怎么办

    资源过剩怎么办

    李灵溪意外穿越到万武大陆,获得了一个神奇的【仙料转化系统】,里面拥有海量资源,然而,一旦库中资源过多,系统就会发生自爆,毁灭宿主!于是,在其他人正在为一点资源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李灵溪却在为过剩的资源而发愁。“师妹,这里有1000枚灵丹,限你在一个月内全部炼化完毕,否则门规伺候!”“门中所有弟子听令,我给你们这么多资源不是用来看的,赶紧抓紧时间给我消耗掉,速度越快越好,太慢的人我会逐出门派!”“听说妖魔战场正在爆发大战,每天都要消耗海量资源,这可是清库存的好地方啊,现在是时候去那里逛一逛了……”“MD,几天没管,资源又增加了这么多,要是再不处理,我就要被炸身亡啦!”李灵溪看着资源库里堆积如山的资源,心中充满了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