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33500000020

第20章 不执著地生活(2)

觉得逍遥自在,便是处于解脱状态

我们的心一旦变得自由、不执著、不担忧,也不特别关注任何事物,那一刻我们就是解脱的。“逍遥自在”这个词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什么是解脱状态。

——《解脱之道》

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总在追求解脱或最终的幸福,因为他们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发现自己的不幸和不自由,似乎自己总是生活在痛苦中。有的人在祈祷:生活这么痛苦,请给我救赎吧。事实上,生活上的痛苦能有多少?又有多少痛苦是被自己放大了呢?生活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的很多人总是在自怨自艾中度过自己的人生,却忘了停下来,去看看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痛苦,有多少痛苦是来自自身的念念不忘。

多年以前,有一个女孩因为失手伤了人而坐牢,尽管后来被释放,她仍然很痛苦,就到教堂祷告,希望上帝能够分担她的痛苦。看到女孩一脸悲伤,一位牧师问她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女孩哭了,她泣不成声地说:“我好惨啊,我是多么不幸啊,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件事情……”

听罢她的陈述,牧师对她说:“这位小姐,你是自愿坐牢的。”

这个女孩被牧师的这句话吓了一跳,说:“你说什么?我怎么可能自愿坐牢?”

牧师对她说:“你尽管已经从监狱里出来了,但你的心仍然天天自愿地坐在牢狱之中,不曾解脱。”

“这是什么意思呢?”女孩不解地问。

“你身边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你就天天回想,这不是很笨的事情吗?这与重蹈覆辙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我们的人生之所以痛苦,莫过于拥有太多执念。执念让人总是无法释怀,将自己锁在痛苦的牢笼中,在你快乐的时候折磨你的内心,在你难过的时候雪上加霜,让你陷入自己布下的痛苦陷阱,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自己的痛苦。只因为痛苦被一遍一遍地回想,才挤占了心中本应属于快乐的地方。

一旦我们的心变得不执著、没有任何担忧,也不会去特别关注任何事物,那一刻,我们就是解脱的、自由的。这种状态的特色就是没有任何定点,我们不再集中于任何议题或经验,眼前存在什么就是什么,我们的心里也不会想着“我要这个,我要那个”、“我要想一下这件事”或“我非得这么做不可”。这时,我们的心完全是放松的、自在的,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逍遥自在。但是,这样的状态永远不可能通过努力而达成,它会在某一天自然地出现,当你注意到它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它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大事,依然做你正在做的事就好。一旦把它看成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它就会消失不见。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这种解脱经验都是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的,我们不会特别意识到它。处于这种状态时,心中所有的事都会放下,心是开放的,脑子也不会执著在任何想法上。一切都很平常,没有什么事发生,也没有什么巨大的开悟的瞬间或令人震撼的经验。那是一种最自然、最平常的状态,即使我们拥有了它,也不会知道自己正处于这种状态。在日常生活里,如果我们没有自觉地去意识什么,或不特别关注某个事物时,就是在经历这种状态。

不认同不是否定,只是不执著

许多人认为不认同是一种否定,其实不认同只是一种不再紧缩、不再自以为是的放松状态。

——《自我的真相》

阿玛斯曾经说过:“一个人必须真的不认同才能真的理解。”看到这句话,我们也许感到很迷惑,那就让我们首先来厘清什么是不认同。我们通常认为的不认同就是不认可、不赞同,认为两者并不一致,但是在心理学上“认同”和“不认同”都是一种觉知或自我观念。如果想要了解什么是阿玛斯所告诉我们的“不认同”,就必须先弄明白什么是认同。当我们认同了某件东西或某种状态,就等于是在说:“这个东西就是我,它跟我有关,在某种程度上它能界定或代表我这个人。”这时,我们的心就会执著于某种感觉、状态或说法,这样一来,我们的心就会因为这种执著的活动而感到紧缩,这种紧缩的状态又会制造出所谓的“身份感”。

可是我们又做不到把自己和身体完全分开,要怎样才可以不认同这种“身体就是我”的信念呢?在很多人看来不认同就是否定、拒绝、排斥、抗拒,如果不认同是以否定、排斥这些方式来进行的话,并不能解决问题。要我们不认同“身体就是我”的信念,我们就会去完全否定自己身体的这一部分。而实际上,不认同“身体就是我”指的是要我们去觉知我们把身体当成了自己,还要去了解我们并不是自己的身体。一旦做到这两点,之前那些错误的假设、想象就会自动消失,我们也就不会再认为自己就是这副身体了。

于是,我们就会发现,不认同并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种不紧缩、不自以为是的放松状态,如果一个人想要摆脱某个东西,那他就是在认同那个东西。如果一个人否定了自己的一个部分,也等于是认同了那个部分,因为他的心仍然是执著和紧缩的。

如果想要做到不认同,就必须先觉察到自己在认同,要弄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信念、这种信念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当我们觉察到自己在认同的时候,认同的感觉就消失了,我们因为执著而产生的紧缩感也就不见了。

阿玛斯的内在工作就是要我们去学习不认同。不认同内心的抗拒力,也不认同情绪上的冲突,只是去认清它们在根本上都是错误的、荒谬的。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真正做到不认同、放下和接纳。

我执是最顽强的一种执著

我们总是会执著于一种身份感,因为我们以为自己需要一个中心点,而任何一种对身份的执著,即使是对真我的体悟,都会变成虚假的身份,这是我们最深的、最强悍的执著。

——《解脱之道》

我们常常会执著于一种身份,以这种身份为我们的一个中心,殊不知,正是这种身份感给了我们虚假的身份,让我们找不到自我。但是,如果我们执著的身份感不是真的“我”,那么,什么是“我”?从古至今,对“我”的认识与探索一直未曾停业,古希腊先贤苏格拉底的名言之一就是“认识我自己”。圣严法师将这个“自己”分为了两个层次,一是个人自私的小我;二是仁爱、博爱的大我。从另一个角度,自己又可视为物质上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心灵的结合。身体每时每刻都在改变,而且注定会死亡;精神同样在外力与内因的作用下变化着,而且每一刻的念头也总会消失。因此,“我”只是一种虚幻的妄念,因我生执,因执而苦。

从前有一个和尚犯了法,由一名差役负责押送他到流放地。

一路上,差役十分谨慎,生怕犯人会从自己的手里逃脱。他心思缜密,每次吃饭休息时不仅对犯人寸步不离,而且常常清点随身物品,每次清点都会自言自语:“和尚还在,公文还在,佩刀还在,枷锁还在,包袱还在,雨伞还在,我也在。”和尚每每听到他反复念叨都忍俊不禁,同时暗暗寻找逃跑的机会。

终于快到目的地了,和尚对差役说一路劳顿颇感不安,于是要出钱请他好好吃一顿,以表示自己的感激和歉意,并起誓绝对不会逃跑。此时的差役也放松了警惕,在和尚不断的劝说与奉承下很快酩酊大醉。

和尚摸来差役的钥匙,打开了枷锁,临逃走之前想起了差役平日的反复念叨,不由兴起,想跟差役开个玩笑,于是用佩刀剃光了差役的头发,又把枷锁戴在了他的身上。

差役大醉醒来,吃惊不小。他猛一拍自己的头,然后又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枷锁:“和尚还在!”他顿时释然,继而习惯性地清点:“公文还在,佩刀还在,枷锁还在,包袱还在,雨伞还在,我还……我呢?”

差役不知所措,见人就问:“你们看见我了吗?”

差役执著于事物的表象以至于丢失了自己,他的“无我”是滑稽的,既令自己苦恼,又引得旁人发笑。但是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执著于我们的身体或是执著于内心经验,有时还会执著于心理上的认同感和我们所有的思想和感觉。只要我们仍然想着“我正在做这个”或是“我想要那个”,我们就没有摆脱自我的执著,这就是我们最深的执著,肉体的死亡也不能消除这种执著。我们只有认清我并不是自己的身体,才可能看见自我。

不过,也不要对自我感带有排斥和抗拒的心理。有的时候,这种对自我的认同感倒是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真我和假我之间发生的一些互动,还会帮助我们认清什么是真我,什么是假我,进而消除我执这种最顽强的执著。

消除对存在或不存在的依恋,即是不执著

存在或不存在只是实相不同的两极,执著于任何一极都是一种执有的态度,只有消除对存在或不存在这两种状态的依恋,才能进入不执著的状态。

——《解脱之道》

我们的感情、精力总容易花费在我们中意的某件东西上面,这就是所谓的“执著于一念”,当然,也可能会同时执著于几念。很多时候,我们心心念念着某一种东西,就会困住自己,让自己始终不能解脱,也很难认清自己,更无法与这个世界最终合一。我们要明白,其实存在和不存在只是实相的不同两极,执著于任何一极都是一种执有的态度。

在20世纪,一位美国商人因为生意失败承受不住打击而一蹶不振,他只要一想起曾经的风光,内心就充满了无限的悲哀,他觉得自己这一生都完了。

商人的妻子看到丈夫颓丧的样子,心里很痛苦,原本幸福的家庭没有了当初的欢颜笑语,取而代之的是愁云惨雾。

商人的朋友们起先都常来商人家里劝慰他,结果都是无济于事。渐渐的,来他家的朋友越来越少,直到最后一个朋友摇着头无奈地离去,他才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看着妻子担忧的眼神,孩子天真烂漫的表情,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坚强起来。于是,他决定去拜访著名的波兰籍经师赫菲茨,请求经师指引他走出困境。

商人来到赫菲茨的住处,立刻被眼前看到的景象惊呆了。原来,赫菲茨住的房间极其简单,唯一的家具就是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但是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放满了书。

同类推荐
  • 一生三靠:断谋说

    一生三靠:断谋说

    本书讲述了“汉初,张良善谋,萧何善断,韩信善战。靠这三人,刘邦取得了天下。唐初,“房谋杜断”,杜如晦长于断,而房玄龄善于谋,李世民靠此二人取得贞观盛世。明孝宗时期有名的三内阁大臣李东阳、刘建、谢迁。当时世人评价李公有谋、刘公善断、谢公好口才。靠这三个人,大明朝取得了辉煌。类似这样的例子,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只要谋得周全,断得准确,说得动听,定能助人立足于世,创造赢局。
  • 做人细节全书

    做人细节全书

    本书将做人寓于做事之中,通过精练的语言和典型的事例,揭开做人的种种奥秘,诸如如何修身养性,如何取信于人,如何塑造个性,如何面对挫折,如何打造形象,如何智慧说话,如何表现自我,如何老练处世,如何掌控情绪,如何平衡生活等,教给你做人的哲理,帮你掌握做人的最高学问。打开本书,掌握做人的哲学,拨开心灵的迷雾;把握做人的准则,走出人性的误区;拿捏处世的分寸,规避人生的暗礁,开启人生的航程,扬帆迈向成功的彼岸!
  • 干部心理健康读本

    干部心理健康读本

    本书是关于公务员心理保健的读物,从七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认识健康的心理、当心理出现问题时有哪些表现,到如何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上以及公务员应具备的健康心理,提出了良好的建议,以达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的目的,使公务员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加以注意,并做好防范,实现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
  • 改变一生的120个启示

    改变一生的120个启示

    本书生动讲述了120个极具影响力的人生启示,从不要追求完美、积极调整情绪、从工作中寻找乐趣、轻松赚钱、淡泊名利、学会花钱、享受快乐、品位幸福等方面,生动地展示了正确认识财富与幸福以获得快乐人生的实用方法。
  • 禅之趣

    禅之趣

    入于禅的人生是智慧且又充满机趣,淡泊而又归于宁静的。这种人生,将使你摆脱多少尘世的烦恼,跳出多少宠辱的惊扰,品味多少生命的真趣,挹取多少心灵的清光!诸法无我,明心见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热门推荐
  • 醉临江

    醉临江

    当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的世界,从小成长,发现身边的一切似乎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又该何去何从?朝廷,江湖,面对这一切,穿越的她又该何去何从。
  • 都市仙游传奇

    都市仙游传奇

    周天本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仔,却无意中打开了另一个新世界的大门。作为宇宙主宰的化身,从此以后他结识了许多从游戏中和神话故事里走出来的人物,并和他们并肩作战,一起消灭邪恶力量,从而一步步成为强者,并带领着大家一起抵御外界邪恶势力的入侵……。
  • 火影忍者迅光

    火影忍者迅光

    这是一部火影同人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名为宇智波迅光的故事。为了追寻父母的精神,迈向了忍者之路。
  • 网游梦想之飞扬

    网游梦想之飞扬

    林枫,一个不知道自己身世的孤儿,在7岁那年,青梅竹马的雪儿被抢走,自己也被殴打,幸被一老者所救,学得一身武艺。在他准备找仇人报仇的时候,却发现原己的仇人是那么的强大,他决定先发展自己的势力,等到能和他们抗衡的时候再进行复仇。梦想的出世加速了他的复仇之路,现实里,他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另一个女孩:倩儿,游戏里,他遇到一帮铁血般的兄弟,在他们的帮助下,自己建立了游戏里第一个帮会,并守成成功,谱写了铁血般的壮歌!
  • TF的爱情故事

    TF的爱情故事

    三只在重庆南开北京分别上学,而因为某些原因都转到了重庆八中,三位全国排名前三的三位千金正巧转到这来,三只与她们踏上了爱情的道路。
  • 求你别闹了

    求你别闹了

    渣男渣男,我只想做个渣男,要什么爱情,自由潇洒它不香吗
  • The Commonwealth of Oceana

    The Commonwealth of Ocean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世界对你太温柔

    世界对你太温柔

    一个人在黑夜里简简单单的写自己想写的,,,
  • 电影小说之重生

    电影小说之重生

    故事讲的是在厦门爆炸案中死去的父女来到了地狱,在一个神秘老教授的帮助下,历经惊心动魄、闻所未闻的九层“奇葩”地狱,并鬼使神差地救出了千古恶魔——撒旦,并卷进了“再造亚当”、“地球毁灭”、“天平修复”等惊天计划,最后在撒旦的引领下登上炼狱终获重生。
  • 盛世天宠:丫头,你是我的了

    盛世天宠:丫头,你是我的了

    被抱错了?一听到这个消息,韩夕在家里的地位一落千丈,真正的韩家小姐回来以后更是百般刁难。于是乎,怎么办?她决定离家出走!在外头过了两年,喜欢上最近风靡亚洲的男神歌唱天团KIPling,却没想到桃花运那么好,就飘到她头上。入学的第一次见面,与男神的近距离接触。一切都不是梦!一个个甜蜜的圈套,有什么祸尽管去闯,有我给你收拾!有什么事尽管去做,天塌下来我替你顶着!她受欺负了,他帮她出头。她缺钱了,他给她金卡。她饿了,他亲自给她煮饭。只要她要求,他一定就会帮她达成。丫头,我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