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491900000072

第72章 行险

站在瞭望台上,李泰初看着远处的吐蕃人,道:“其实现在是最好的突袭机会,可惜了。”

“没办法。”七郎回答道:“按以往的经验,应该还要几天,大军才能恢复战斗力,将军不想冒险。”

李泰初点点头,弄险这种事情,确实不应该出现在一军主帅身上,正面打又不是打不赢,行险是一把双刃剑,能不用自然是最好的。

战争这东西,最好的就是以多打少,以精胜劣。

以少敌多者,不大部分时候都是迫不得已罢了,毕竟如果能稳稳当当的赢,谁愿意冒风险呢?

三天前,李泰初也随军试探过吐蕃军虚实,那一战烈度不高,但是,李泰初觉得,现在吐蕃军绝对不到十五万人,最多十万左右。

五万突厥,突骑施骑兵,加上九曲各部一万多骑兵,以及两万大唐骑兵,共计八万骑,虽然其中基本上都是轻骑兵,但是李泰初可知道,后方,还有一千套具装,人马具装,只要安上,一千轻骑兵立马可以变身具装重骑兵。

李泰初眼中涌现出一丝火热与惋惜,如果,这八万骑归他掌控,这群吐蕃人肯定完了,可惜,一半人都有高原反应,四万骑也有一点勉强。

李泰初现在的感觉就像,一块大蛋糕就摆在他面前,但是他嘴巴太小,保质期过去以后,他都吃不下多少。

李泰初看了一会儿吐蕃军大营,就下了瞭望台,往帅帐而去,他想知道,接下来唐军会怎么行动。

抵达帅帐后,李泰初见王忠嗣在忙,于是暂时充当了一会儿持戟郎中,等王忠嗣忙完,其他人都已离开后,李泰初才走进了帅帐。

李泰初行礼道:“给义父请安了,义父这几天可安好?”

王忠嗣摇了摇头:“不好,这几天我也有点晕,大概就是你说的高原反应吧。”

“义父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了。”李泰初关心了一句,然后接着问道:“义父,大概再过几日,军队就能恢复过来,到时候吐蕃军恐怕也有二十万之众了,我们该怎么办?”

“杀。”王忠嗣揉了揉太阳穴,道:“这一战,我要打出吐蕃十年安宁,不杀一半吐蕃人,这战就是惨胜。”

王忠嗣起身,指着地图道:“这些年来,吐蕃胜少败多,国内关系,在十年前金城公主逝世时就非常紧张,尺带珠丹靠自己的身份压了这么多年,而现在,只要一场惨败,尺带珠丹就压不下去了。”

王忠嗣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这战,我要打得吐蕃废其赞普,国中大乱,嫡庶竞立,将相争权,人畜疲疠,财力困穷!”

李泰初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若是这样,要是有俘虏岂不是要……

倒不是李泰初圣母婊,战场上他也杀了不少吐蕃人了,不过杀俘这种事情,他真干不出来。

于是他干脆开口说道:“义父,杀俘不祥,不如将俘虏送入铁矿之中,充当矿工,圣人应该很乐意多一批劳动力的。”

王忠嗣想了想,觉得李泰初说的也对,战场之上自然没必要心慈手软,但是俘虏,却是不必杀,毕竟,他们只是尽责任罢了。

李泰初见王忠嗣听进去了,也不再多说,毕竟现在还没有赢了,讨论如何处理俘虏这个话题,有点太嚣张了。

“义父,不知道,你可有具体的计划?吐蕃这次据说兴兵三十万,想留下一半,可不容易。”

王忠嗣蹙眉道:“有,但是得行险。”

他指着地图,开始对李泰初解释:“花石峡这个地方,算不上险峻,但是依然可以作为一个围杀之地,我们在东北方,而吐蕃军驻扎西南,若是正面对敌,是很难打垮吐蕃军的,但是,若有一支骑兵后退,绕过一道长峡谷,穿过山道,便可到达花石峡后方,若两面夹击,起码能留下几万人,到时候吐蕃军再一溃败,留下一半,问题应该不大。”

李泰初摇了摇头,道:“义父,此举实在是过于理想化了,我不认为吐蕃军会没有防范。”

“防范是必然的。”王忠嗣点点头,道:“不过山道众多,吐蕃军根本防不过来,再加上骑兵的冲锋,这个计划除非运气太差,不然成功的机会还是有的。”

李泰初眉头微皱,这机会确实是在弄险,稍有不慎,骑兵们都别想活着回来,而且委派数量也是一个大问题,若是数量太少,连吐蕃军封锁都冲不过去,太多的话,那就不是绕道偷袭,是强攻了。

李泰初仔细的看着地图,他发现,西北方向,那里有一片湖泊。

李泰初眯起眼,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那湖泊后世叫白给,不对,是冬给措纳湖,前世骑行入藏的时候,好像还在那里停留过,所以有一点映像。

湖不大,是一个椭圆形的西北,东南走向湖泊,若是绕过湖泊,那么成功率会不会高一点?

李泰初说了这点后,王忠嗣也仔细思考起了李泰初的话。

思考许久,王忠嗣觉得李泰初说的没错,而且从这里绕到花石峡背后的距离更短,风险也更小。

李泰初行礼道:“义父,请给我三千骑,外加那一千套具装铠甲,我必凿穿吐蕃军防线,为大唐带来一场漂亮的歼灭战!”

“你?”王忠嗣犹豫了,这件事情危险性非常大,他不得不犹豫,李泰初要是死了怎么办?那一千套具装要是丢了怎么办?

具装铠甲贵啊,上百斤铁才一套,制造复杂,成品率低,就连大唐,这么多年也不过几千套而已,这一千具装铠甲,可是唐玄宗特意拨下来,在正面战场上冲锋陷阵的,要是深入敌后,未立寸功丢了,李隆基估计得换将了。

而且,李泰初的安危也是王忠嗣所担心的,这种行为实在是太危险了。

PS:关于本书……今天一更,由于成绩原因,我已经在考虑切书了,月末或者下月初看一下收定比,如果非常不如人意,我只能尽快完本了,或者切,或者会给一个结局,不确定……没办法,我没办法用爱发电,上本书已经很扑了,扑了90万字,我坚持下来了,但是再这样扑下去,我真的没信心,抱歉,我其实还蛮缺钱的,也缺时间,真的愁得都掉头发了,抱歉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双生系统

    三国之双生系统

    死神新书,多多关照。看刘辩得双生系统,召唤猛将,争霸天下
  • 羲皇故里寻根记

    羲皇故里寻根记

    伏羲女娲是华夏各民族共同的始祖,包括汉民族在内的许多民族在自己民族产生发展的传说中,都认定自己是伏羲的后代,是龙的传人,这种口头“史诗”长传不衰,直至今日。各族人民广泛地为伏羲女娲建庙立祠,祭祀不绝,尽情表达着他们对人文始祖伏羲的爱戴和敬仰。伏羲女娲的始祖地位同时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可,早在春秋时期,在伏羲建都立国之地淮阳,就修建了太昊陵;自元以来,淮阳的太昊陵,天水的伏羲庙就实行国家最高规格的祭祀典礼,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天水期间,欣然题词:“羲皇故里”。所有这些,都充分肯定了天水是羲皇故里和中华民族发祥地的地位。
  • 君临天下之刘宋风云

    君临天下之刘宋风云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东晋末年,朝廷已是风雨飘零,内有门阀、流民和五斗米道之乱,外有五胡十六国虎视眈眈。风起云涌之际,刘裕从社会最底层强势逆袭,最终成为南朝宋王朝开国之君。
  • 历史疑案

    历史疑案

    人类历史源远流长,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谜团疑案。谜一样的历史,谜一样的古人,到处都闪耀着人类的智慧之光。在惊叹祖先勤劳、智慧的同时,我们也为人类源远流长的文明而骄傲。阅读历史,我们为了寻找人类发展过程、文明进步的轨迹;探索历史,我们为了还原历史真相、明辨历史问题的是与非。历史下的种种难解的谜团,就像磁铁一样,充满磁力,强烈刺激着我们的好奇心,吸引着我们去思考和探索。同时,历史还告诉我们,永不停止的探索追求,是我们人类作为智慧动物的一种天性,也是我们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动力。本书在精心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还以真实性在趣味性等方面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收录了世界上广为流传的经典历史疑案。
  • 三国之孙氏强敌

    三国之孙氏强敌

    三国,穿越+系统流,孙策主,会有许多历史武将出来,但并不是无脑出。世界观不局限与华夏,但也不会写到欧洲那么远。感情线不会很多。谋略和战争是主线,不会有热武器(包括土炸弹)。有一些阴谋论。炼钢什么的作者不懂,不会去写。且看且论吧(特别叮嘱:本书不适合十八周岁以下、只看三国演义、想看爽文的) Ps,感觉前面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小白,往后四五十章会好点,前面过剧情和框架就行了
热门推荐
  • 叫我如何舍得你

    叫我如何舍得你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验自己。写这部书得初衷便是想把自己在青春期所经历的和所听到的爱情故事,通过女主角的叙述而展现出来,把遗憾的往事、浪漫的回忆、对某些人的执迷不悔、对某些选择的追悔莫及,经过岁月的积淀和自身的成熟后,写出内心真实的感悟。书中有自己的真实经历、也有身边朋友的经历,更有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在书中完成。写着写着,我有了另一种想法,就是自己所知道的所经历的几种恋爱方式写出来,那一见钟情的轰轰烈烈,那暗恋几年的痴情不改,那一时情迷的私奔天涯等等,总之,更想让读者能够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在某个字里行间想起某时的浪漫或者遗憾。
  • 光明尽头

    光明尽头

    天光渐暗,黑夜落来,有人看到黑暗,有人看到微光。杨起冉站在荒野,看着远方,远方昏暗,又或者,没有远方。他想:无论什么时候,人们都需要有信仰,可偏偏这个时代,没有信仰。
  • 以权谋仙

    以权谋仙

    权之一字害人不浅,但正当用之,妙处无穷。看农户少年,步步历险,谋权,谋仙。修仙文,但以权谋仙。
  • 娱乐圈之何错之有

    娱乐圈之何错之有

    何镜知只是个普通的十九岁的练习生。但是他突然间有了个特别的毛病。他一旦跟女性有亲密接触——就会产生一股不合时宜的反应:呕吐。对于一个取向正常的、立志要当明星的男生,因为这种荒谬的「毛病」,居然四处碰壁。何镜知委屈啊!他有做错了什么吗?*又名,何镜知在娱乐圈的奋斗史~----------------------本作中人名、地名、剧名全部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作者新人,写的慢,每日仅有一更,还请看官们见谅。
  • 并非师徒的师徒记

    并非师徒的师徒记

    “以后你就叫我师傅吧,小尼姑。”“不叫,不准叫我小尼姑,我叫王哈哈!”“别犟,快叫声师傅来听听。”颜玉,十八岁。王哈哈,八岁。颜玉心甘情愿地收了心不甘情不愿的王哈哈作了徒弟,两人从此便以表象的师徒关系一路走南闯北,凶险交加!
  • 掌印轮回

    掌印轮回

    掌印轮回,掌轮回。十五生辰夜,解远古封印,开无上圣体。本以为碌碌终生的少年强势崛起,闯轮回,历红尘,晓七情六欲,通万法乾坤。在妖孽并出的时代,谁能登上武道巅峰,一览众山小..
  • 温柔似作烂骨枯

    温柔似作烂骨枯

    在一定历史背景上进行架空,一切为剧情服务,剧情纯属虚构。
  • 崇祯长编

    崇祯长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这是我一直想对你说的话

    这是我一直想对你说的话

    青春就是一场又一场不离不殇的经历。总会有一些人念念不忘,总会有一些话没有来得及说出口,总有一些开始没有来得及说再见,总有一些结局是再也不见,当然也还有一些是相见不如怀念……这些横贯青春岁月的五味杂陈,没有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常常会伴随成长销声匿迹。
  • 我成长中的爱情

    我成长中的爱情

    文采可能还不够,但是感情很真很美,我希望打动我的故事同样可以打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