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520300000001

第1章 坏习惯是害群之马

坏习惯是害马之群,坏习惯是成功的绊脚石。比如,自怨自艾,搬弄是非,等等,都是不好的习惯。如果听之任之,它不但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后果,更能葬送你的一生。

抛弃你的坏习惯

在现实生活中,坏习惯很多。这些坏习惯是害马之群,是成功的绊脚石。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总是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不满意,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苦恼。比如,一个学生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心里觉得十分自卑,天天想着,自己比不上别人。于是烦得要命,书也念不下。这样一天天心不在焉地混。成绩越来越坏,几乎要辍学了,心里又加上一份紧张,这紧张加上以前的烦恼,使他更加懊恼不安。

同样,也有人对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满意。认为职位低,赚钱少,比不上别人。心里又是自卑,又是消沉。天天懒洋洋的,做什么也打不起精神来。于是工作常常出错,上司也不喜欢他同事也觉得他没出息。这样,他就越来越孤独,越来越被单位排挤。越来越远离快乐和成功。

其实,一个人对自己目前的环境不满意,惟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战胜这个环境。比如行路,当你不得不走过一段险阻狭窄的路段时,惟一的办法就是打起精神,克服苦难,战胜险阻,把这段路走过去,而决不是停在途中抱怨,或索性坐在那里打盹,去听天由命。

所以,置身不如意环境的人们,不但不应消沉停顿,反而要拿出积极乐观的精神来面对目前的环境,使时光不至白白浪费。

在不理想学校读书的学生,你与其厌烦这所学校,懒得用功,怕见以前的同学,不如喜欢这学校,努力进取,把自己以前所荒疏了的充实起来,你在这个学校一样可以有好成绩。或因功课学得好,再找机会考进好的学校。

那些对眼前工作不满意的人也是一样,每一位领导或主管都喜欢提拔那些肯埋头努力、认真工作的人。假如你工作认真,升迁的机会就可能会轮到你,除非没有机会。假使你自以为大材小用,一肚子委屈牢骚,成天懒懒散散,对工作敷衍了事,那么即使有了机会,也不会轮到你头上。

奉劝置身不如意环境中的朋友,停止抱怨,直面现实,把握机会充实自己。一个肯努力上进的人,在任何环境里都用不着自卑。换句话说,一个不肯积极进取、浪费光阴的人,本身就有一些坏习惯,别人不会因为你环境不顺而原谅你的。

同时,不要对自己目前的东西抱怨或不满。它们可能是贫乏的、不好的,但既然没有办法可以弄到更好的,你就只好迁就你既有的一切,从中去发现出路和希望。不重视现在,就不会有可以期待的未来。

向消极行为说“不”

一件事对于不知事实或缺乏实际知识的人来说,似乎是合乎逻辑的;对于知道事实或具有实际知识的人来说,就可能是不合逻辑的了。当你在作决定的时候,如果你不肯保持开朗的心胸和学习真理,那就是愚昧无知。消极的行为会在愚昧无知的基础上不断地生长。

办事积极的人可能不知道事实,也缺乏实际知识。他可以不了解情况,然而他认识基本的前提——真理就是真理。因此,他就力图保持开朗的心胸,努力学习。他必须把他的结论的基石奠基在他所知道的事情上,并且准备在他认识更多些事实时,才改变这些结论。

现在让我们再审视一下我们习惯中的蛛网,这些似乎还存留在你的脑中:

1.消极的感情、情绪、激情、习惯、信条和偏见。

2.只看到别人眼中的“横梁”。

3.由于语义上的误解所产生的争论和误解。

4.由于虚假的前提而作出的虚假结论。

5.把概括一切的限制性的词或词组作为基本或次要的前提。

6.“需要”有可能迫使人作出不诚实的想法。

7.不清洁的思想和习惯。

8.担心应用心理的力量。

这样,你就可看到蛛网有许多种——有些是细小的,有些是巨大的,有些是脆弱的,有些是结实的。然而,如果你把你自己的蛛网再列一张表,然后仔细检查每个蛛网的各条蛛丝,你就会发现它们都是由消极的习惯织成的。

你把它们考虑一会儿,然后你会发现由消极的习惯所织成的最强有力的蛛网就是惰性蛛网。惰性会使你无所作为;如果你转向错误的方向,它就会使你不去抵抗或不思进取。你就会继续前进,向下滑去。

避开牢骚的瘟疫

在现实生活中,失败者往往对自己的前程失望悲观,他们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和所处的环境,总以为周围的人都是又虚伪又愚蠢,他们对任何事情都觉得不感兴趣,却又把自身的失意和无聊习惯传染给周围的人。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生活中一定要避免发牢骚。

美国洛杉矶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家加利·斯梅尔的长期研究发现,原来心情舒畅、开朗的人,若同一个整天愁眉苦脸、抑郁寡欢的人相处,不久也会变得情绪沮丧起来。一个人的敏感性和同情心越强,越容易感染上坏情绪,这种传染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如果一个情绪并不低落的学生,和另一个情绪低落的学生同住一间宿舍,这个学生的情绪往往也会低落起来。在家庭中,某人如情绪低落,他们的配偶最容易出现情绪问题。

美国密西根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斯·科因的研究证明,只要20分钟,一个人就可以受到他人低落情绪的传染。在社会交往中,个人情感对其他人情绪有着非常大的传染作用,如果你喜欢和同情某个人,你就特别容易受到那个人的情绪影响。

牢骚会让人觉得你太刁钻。爱发牢骚的人,很难与人友好交往,即使她并没有直接说对方不好,但她那万事皆不如意的心态,让人很难同她找到舒心满意的共同语言。久而久之,人们还会觉得此人太“刁”,难以相处,常常避而远之,偶有接触,也只好打个哈哈敷衍了事。总讲负面话,最终会成为难以与人相融的孤家寡人。

牢骚会阻挡你前进的脚步。任何人都有粗心大意的时候,犯错时理应坦承错误,如果只是担心自己的实力让人低估,所以想尽量用牢骚来武装自己、争取旁人的肯定,这种人将无法获得真正的成长。人的一生如潮起潮落,起伏难定。当年林肯一生坎坷,屡受挫折,谁能相信这位鞋匠的儿子能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呢?邓小平三落三起,当年人们“批邓”时,谁能想到若干年后,他为中国设计一幅崭新的改革蓝图呢?比尔·盖茨中途辍学时,谁会想到他能成为世界首富呢?这样的例子多得数不胜数,世界上什么样的奇迹都可能发生,其前提只有一点:我还活着就得努力行动,就得信心百倍,这才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如果一旦传染上恶劣情绪,该怎么办呢?不妨设法消除产生恶劣情绪的根源,如劝那些给你带来低落情绪的同事去看医生,服用抗抑郁药,当然,如果你自己也难以从低落情绪中自拔,就应该一起去看医生。

对事态加以重新估计,不要只看坏的一面;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其他方面取得的成就;不妨自我酬劳一番,如去饭馆美餐一顿或去逛逛商店;考虑一下怎样避免今后发生类似的问题;结交那些希望你快乐和成功的人,你就在追求快乐和成功的路上迈出最重要的一步;想一想还有处境比自己更差的人。

把自己目前处境与过去比较一下,尽量找出胜过过去的地方,总之要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不要让自己被烦恼困扰。

做人不可太偏激

在生活中,我们常听人说某某不可相处,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一类人主要是做人太偏激,嫉恶如仇,容不得半点砂子。这种人到哪都没有好人缘。

由此可见,与人相处不可太偏激。处理问题头脑要冷静、客观、全面地想问题,切忌忽左忽右,极端片面。有的人天性偏激,就要通过后天的训练去克服,这时方法的运用就很重要。

我们可以尝试一下运用宽心法克服狭隘的痛苦。努力工作,发奋学习,加强思想修养,热爱并创造新的生活,思想境界提高了,心境也就放宽了。运用遗忘法克服仇恨的痛苦。对过去的历史不必再去追溯。企图从回忆中捕捉虚幻的甜蜜,往往会增加烦恼。运用排除法克服失意的痛苦。主动置身于欢乐的环境中,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或出外旅游,这样可以振奋精神,开阔胸襟。运用寄托法克服失恋的痛苦。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追求目标。比如可以争取在本职工作中有所创造革新,也可以在业余活动中争取成绩。

另外,还要克服社交中的攀比情绪,对人不要抱有对立情绪,时时处处提防别人,使自己与别人的关系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完成工作后不要滔滔不绝地自我吹嘘。你的功过大家自有评价,最好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与朋友相处,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但不要固执己见,听不进他人的意见。

做人要有责任心,与人交往要负责任,对别人委托的事和自己与别人共同参与的工作,都要主动负起责任,绝不要敷衍了事。

对人不要报复心太强。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些矛盾和冲突,如果受点委屈就耿耿于怀,便很难与人有正常的交往。越是有才能越要谦虚。切忌不可狂妄自大,自命不凡,谦逊而有才干的人是最受人爱戴的,那种有才能但自负的人,准会在人际交往中栽跟头。

吹吹拍拍惹人嫌。尊重领导是正当的,但刻意追求,不择手段地竭尽吹捧奉承就另当别论。随着岁月的流失,人的社会分工会不断发生变化,绝不要因自己职位的提升就嫌弃过去的朋友。

待人要平等,不要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尊卑贱。这种庸俗的待人方式令人生厌,大凡有头脑的人,都不会与势利小人做朋友。

在荣誉和奖励面前要谦让,在困难和责任面前要勇于承担。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大家的尊重和爱戴。记住别人对你的帮助,适当的时候给予回报。谁都愿意和你交朋友。

以德报怨,人人敬之。处理怨恨的最高尚、最明智的方法就是不计前嫌,以德报怨,化怨情为友情。当你发现自己伤害了别人的时候,要及时道歉,求得别人的谅解。不能因为别人对你的伤害产生怨气就忍受不了,想方设法为自己的行为辩解甚至不承认自己有错。

杂乱无章坏处多

在生活中,有些人爱将“杂乱”当作为一种小毛病,以为这只不过是一种随意的个人风格。他们的办公桌上经常放着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文件,他们认为东西多了,那些最重要的事情总会“浮现”到上面来。对某些人来说,这个办法似乎也还不错,如果真的有效,我们倒不愿过多批评。如果我们非要这类人把办公桌整理得井然有序不可,他们很可能会觉得像穿上了一件“紧身衣”那样难受。不过,通常这些人能在东西放得这么杂乱的办公桌上把事情做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秘书或助手的得力,弥补了他们缺乏整理办公桌习惯的缺点。

但是,在多数情况下,杂乱无章只会带来相反的效果。它会阻碍你把精神集中在某一单项工作上,因为当你正在做某项工作的时候,你的视线经常会被其他事物吸引而去。另外,办公桌上的东西杂乱也会制造出一种紧张和挫折感,你会觉得一切都缺乏组织,而且被压得透不过气来。

如果你发觉你的办公桌上经常一片杂乱,你就要花时间整理一下。把所有文件堆成一堆,然后逐一检视(大大地利用你的字纸篓),并且按照“立刻办理”、“次优先”、“待办”、“阅读材料”将它们分类:把最优先的事项从原来的乱堆中找出来,并摆放在办公桌的中央,然后把其他文件放到你视线以外的地方——放在旁边的桌子上或抽屉里面。把最优先的待办件留在你的桌子上,目的是提醒你不要忽视它们。但是你要记住,你一次只能想一件事情,做一件工作。因此你要选择最重要的一件事,并且把所有精力集中在这件事上。

任何坐在办公桌前的人最需要的是,想出某种办法来及时提醒自己一天中要办的事项。这时日历也许很有帮助,但是最好的办法可能是实行一种待办事项档案卡片(袋)制度,一个月每一天都有一个卡片(袋),再用些卡孔(袋子)记载以后月份待办事项(卡片)。要处理大量文件的办公室当然就需要设计出一种更严格的制度。

每天下班离开办公室之前,把办公桌完全清理好,或至少整理一下,而且每天按一定的标准进行清理。这样会使第二天有一个好的开始。

不要把一些小东西——全家福照片、纪念品、镇纸、钟表、温度计,以及其他东西过多地放在办公桌上。这样它们就不会占据你有用的空间和分散你的注意力了。

搬弄是非不可取

人的舌头既是最好的东西,也是最坏的东西。有智慧的人,宁可因寡言被人谴责,而不会多言惹人讨厌。

爱迪生说:“一个谎言,一定要用另外一个谎言加以弥补,否则它会漏洞百出”,这等于说明了:“一个人扯了一个谎,一定会被迫要再编造更多的谎言去支持它”。

林肯说:“你可以在所有的时间中欺骗某些人,你也可以在某些时间中欺骗所有的人,但你却不能在所有的时间中欺骗所有的人”。

其实,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是非;有相信“是非”的,就有搬弄是非人的用武之地。所以,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有这样一个故事:爷孙俩买了一头驴,爷爷让孙子骑着走时,有人议论孙子不懂孝敬;孙子让爷爷骑着走时,有人指戳爷爷不疼孙子;爷孙俩干脆都不骑了,又有人笑话他俩放着驴不骑是傻瓜;结果爷孙俩只好绑起驴抬着走了。如果我们不想“抬驴”,那么我们就不要去听那些个“是非”而受其累。信“是非”的坏处是:原本蛮要好的一对反目成仇;原来并没有什么关系的人恶语相向。

惠子在魏都大梁(河南开封)做梁惠王的宰相时,庄子准备去看望他。有人为了破坏他们之间的友谊,就在惠子面前无中生有地搬弄是非说:“庄子要来魏都,名义上是来看望你,实际上他是来向君王显露自己的才干,心中是想代替你做魏国宰相啊!”

惠子听后完全相信了这番话,暗想:庄子才华横溢,若有意出将人相,那当代还有谁能比得过他?但是,你庄子和我是好朋友啊!你怎么对我产生这取而代之的念头呢?他心中恐慌害怕,也暗暗恨起庄子来!心道:你不仁,我不义!于是他下令在都城大梁搜捕庄子。可一连搜索了三天三夜,也不见庄子的踪影。

庄子早就进了大梁都城,但他智谋高深,那些士卒,如何能搜捕他?但他见惠子这么容易受小人愚弄,很气愤!虽原本准备人相府见惠子的热情早已冷淡,但这时如若不见,岂不正让小人证实了自己有取代惠子相位的心思。

这一天庄子大摇大摆走人相府的门楼,卫士忙人内禀告,惠子硬着头皮迎出来,将庄子引入书房。庄子不无戏弄地对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名叫剜雏,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停下来休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它不饮用。”

那惠子已经感觉到自己误会了庄子,脸露愧色。但庄子可不顾惠子的面皮,他知道这些看重官位的人,都有嫉贤妒能的臭毛病。所以他继续用挖苦、讽刺的语调痛斥道:“有一只猫头鹰找到了一只腐烂的老鼠,剜雏刚好飞过,猫头鹰以为剜雏要抢它这只死老鼠,护食的心态顿起,仰起头恐吓地喊了一声‘哧’!现在你是否也因为你的梁国而要吓唬我呢?”

那惠子既愧自己妄听小人之言,又恨自己以功名利禄来度君子之腹,深悔自己利欲熏心竟到了不顾纯正友情的程度。于是忙向庄子谢罪,请求原谅。

而不听“是非”的好处就是耳根清净、心情舒畅。搬弄是非的人一旦开始发难,是很难叫他们闭上嘴的。不过问题往往出在会去听信她们的人,听信等于是在鼓励他们继续这样的行为。真正误人歧途的是奖励搬弄是非的人,专心倾听他们所讲的坏话,为他们鼓励喝彩,甚至还依此采取行动。

光是转述故事就已经够糟了,还有更恶劣的。擅长嚼舌根的人知道如何加油添醋,把事情说得比实际更严重,同时把自己描绘成无辜的受害者,认为传达如此重要的信息给愿意听的人是正确的做法。就这样,搬弄是非的人有了毁灭性的破坏力;也就是这样,嚼舌根者破坏了人际关系,让别人互相敌对。

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渴望与别人真诚相处,希望工作、生活在一个互相理解,十分融洽的集体中。但生活中总免不了有一些爱搬弄是非的人,到处捕风捉影,道听途说;今天在张三面前说李四,明天在李四面前说张三。结果,搞得一个单位人心涣散,四分五裂。那么,如何远离是非呢?

一、不向同事吐苦水

有许多爱说话、性子直的人,喜欢向同事倾吐苦水。虽然这样的交谈富有人情味,能使你们之间变得友善,但是研究调查指出,只有不到1%的人能够严守秘密。所以,当你的个人危机和失恋、婚外情等发生时,你最好不要到处诉苦,不要把同事的“友善”和“友谊”混为一谈,以免成为办公室的注目焦点,也容易给老板造成问题员工的印象。

二、不听闲话

繁忙的工作之余,同事之间也许会闲谈几句。有的人传播马路新闻,有的人借机搬弄是非,女士们则热衷于谈论服装、首饰……此时此刻,你不妨谈论名人轶事,把话题的“引导权”握在自己手中。以名人轶事作为闲谈话题,一是可显得你志趣高雅,不落俗套;二是可显示出你的博览群书,见多识广。久之,必然会使你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不断高移。

三、放弃鸡毛蒜皮的小事

有积极心态的人不把时间精力花在小事情上,因为小事使他们偏离主要目标和重要事项。如果一个人对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情作出反应——小题大作的反应——这种偏离就产生了。要记住,一个人为多大的事情而发怒,他的心胸就有多大。

四、能少说就少说

智慧是由闻思修而得,而悔恨是由说话而生。

目光浅窄及愚昧无知的人,往往只喜欢针对人而不谈事,最后造成蜚短流长。

有道德者,寡于言;有信义者,言而必实;有智谋者,善巧于言。

因此,说话也要同挑选食物一样,也要小心选择。尤其是注意不要谈论自己。越多讲述自己的事情,尤其是和别人发生争执时,就越会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申辩,指责对方的错误,这就开始说谎了。而一旦开始说谎,是非也就不远了。

五、不散播耳语

耳语,就是在别人背后说的话,只要人多的地方,就会有闲言碎语。有时,你可能不小心成为“放话”的人;有时,你也可以是别人“攻击”的对象。这些耳语,比如领导喜欢谁,谁最吃得开,谁又有绯闻等等,就像噪音一样,影响人的工作情绪。聪明的你要懂得该说的就勇敢地说,不该说就绝对不要乱说。

六、做聪明的听众

在一项关于友情的调查中,调查的结果让调查者都感到十分的意外。调查结果显示,拥有最多的朋友的是那些善于倾听的听众,而不是能言善辩、引人注目的演说家。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渴望表达自己。聪明的聆听者能够让说话者有充分的表达欲望和表达机会,自然就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

即使你真的按照上面的原则做了,却仍然有搬弄是非者把“是非”搬弄到你的头上,又该如何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坦荡地面对。人生在世,从娘肚里一出来,就被别人议论:这孩子乖不乖,丑不丑;长大成人,人际交往日益扩大,被别人议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全然不被别人议论的人几乎没有。搬弄是非者议论别人,就其内容来说,有真的,也有假的;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有吹捧的,也有贬低的。但不管哪种议论,都应该以坦荡的胸怀,泰然处之。当听到吹捧自己或说自己好的议论时,不要忘乎所以,自以为不得了;当听到贬低自己或说自己不好的议论的,则应该冷静分析,区别对待:对议论中某些合理的东西,要“消化吸收”,引以为戒;对议论中不符合事实的东西,也不必怒形于色,耿耿于怀,不必为那些议论弄得自己惶惶不可终日以致失去心理平衡,影响情绪,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拖延陋习要克服

在社交活动中,对人对己,都不应该养成拖延的习性。有些人总是喜欢在约会的时候迟到,而且总是有很多的理由来自我解释:“对不起!我实在太忙了。”

这种解释其实一点也不合情理,既然忙就不要和他人约定,即使是临时有事也要事先联络。首先以忙为理由就是不合理。你这么忙既不是对方的责任,也不是对方要求你要这么忙,而你却完全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说话,只想到自己的方便与否,却没有为对方着想。像这样任意妄为全然不顾对方的立场,让对方等待数十分钟就等于是使对方在无形之间蒙受了损失,这简直是侵占对方的时间。不论你侵占的是对方的物品或是金钱、时间,对方都同样是受到了损失。

何况在这个分秒必争的社会,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侵占他人的时间简直就是谋杀的行为。所以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务必不要侵占他人的时间,这样才称得上尊重他人的表现。

拖延是现代人一大忌讳。不论这个人多么有才能,但却老是若无其事地约会迟到,久而久之大家就都认为他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自己说的话都做不到,拜托他的事就更别提了。而同样,有的人则常常在“我正在考虑”、“我正在准备”、“我正在等候时机”等等的借口下,放任岁月流失。

这就像当我们自己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我们对自己说,当我成为一个大男孩的时候,我会做这做那,我会很快乐;而当我们成为一个大男孩之后,我们又说,等我读完大学之后,我会这做那,我会很快乐;当我们读完大学之后,我们又说,等我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我会做这做那,我会很快乐;当我们找到第一份工作之后,我们又会说,当我结婚的时候,我会做这做那,我会得到快乐;当我们结婚的时候,我们又会说,当孩子们从学校毕业的时候,我会做这做那,并得到快乐;当孩子们从学校里毕业的时候,我们又说,当我退休的时候,我会做这做那,并得到快乐。当我们退休的时候,真正步人了我们的晚年,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只看到生活已经从我们的眼前走过去了。

生活中最可悲的话语莫过于:“它本来可以这样的”、“我本来应该”、“我本来能够”、“如果当时我怎样怎样该多好啊”生活不是开玩笑,从来就没有虚拟语气的说法。我们之所以会把问题搁置在一旁,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还没有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这也是我们将来后悔的时候痛苦不堪的原因。

要知道,“成功者总在做事,失败者总在许愿。”

赶走心中的害群之马

心中的害群之马,就是心中的痼疾。它是日积月累的习惯,它是难以驱散的乌云。远古时候,轩辕黄帝要到具茨山去寻找一位叫大隗的“完人”,向他请教治理天下的良策。出发前,黄帝请了一些很有经验的人做向导和随从。可是,当他们行至襄城郊外时,还是迷了路,绕来绕去总是找不到出路。

黄帝一行正在万分着急的时候,忽然看见空旷的野地里有个牧马的男孩,黄帝就赶快过去问他:“你知道去具茨山的方向吗?”男孩说:“当然知道。”黄帝心中大喜,连忙又问:“那你知道大隗住在什么地方吗?”男孩看了看黄帝说:“知道。我什么都知道。”黄帝见他果然聪明伶俐,于是逗他说:“你的口气真大,既然什么都知道,那我问问你,如何治理天下,你知道吗?”男孩爽快地回答说:“那有什么难的。”说完男孩却跳上马背要走开。黄帝拉住男孩再问,男孩回答说:“治理天下,与牧马相比有什么不同吗?只不过是要把危害马群的坏马驱逐出去而已。”男孩说完,骑马离去。

黄帝闻听此言,茅塞顿开,连向牧童离去的方向叩头拜谢,然后驱车打道返回。

治理天下需要清除害群之马就可以了,那么同样,要想成功,清除掉自己身上的不利于成功的因素也就可以达到成功了。

但是,人们往往费尽心力去设计各种登山的线路和计划,却不肯弯腰倒掉鞋中的砂砾。要知道,使你疲倦的不是脚下的高山,而是鞋中的一粒细砂。不克服自身的各种不良习惯和小毛病,就不可能迎来真正的成功。

人的个性中,哪些习惯和毛病是成功的致命缺陷,必须要加以克服呢?

1.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

这种人患有“事业的惧高症”。他们聪明、富有历练,但是一旦被拔擢,反而毫无自信,觉得自己不适任;此外,他没有往上爬的野心,他觉得自己的职位已经太高,或许低一、两级可能还比较适合。这种自我破坏与自我限制的习惯,有时候是无意识的。但是,这种无意识的习惯却常常会让自己付出很大的代价。

2.非黑即白看世界

他们眼中的世界非黑即白,他们相信,一切事物都应该像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一样,客观地评定优劣。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在捍卫信念、坚持原则,但是,这些原则,别人可能完全不以为然。结果,这种人总是孤军奋战,常打败仗。

3.做太多,要求太严格

他们要求自己是英雄,也严格要求别人达到他的水准。在工作上,他们要求自己与部属做得“更多、更快、更好”。结果,他的部属纷纷“跳船求生”,留下来的人更累,结果离职率节节升高。

4.和平至上

这种人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冲突。为了维持和平,他们压抑感情,结果,他们严重缺乏面对冲突、解决冲突的能力,到最后,这种解决冲突的无能,蔓延到婚姻、亲子、手足与友谊关系。

5.强横压制反对者

他们言行强硬,毫不留情,就像一台推土机,凡阻挡去路者,一律铲平,因为横冲直撞,攻击性过强,不懂得绕道的技巧,结果,反而害了自己的事业生涯。

6.天生叛逆

天生叛逆的人会为了某种理想而坚持不懈。在稳定的社会或企业中,这些人总是很快表明立场,觉得妥协就是屈辱,如果没有人注意他,他们会变本加厉,直到有人注意为止。

7.一心击出全垒打

这种人过度自信、急于成功,就好像打击手一天到晚梦想击出全垒打。他们大多自告奋勇,要求负责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结果任务未达成,但是他不会停止挥棒,反而想用更高的功绩来弥补之前的承诺,结果成了常败将军。

8.恐惧当家

他们是典型的悲观论者,杞人忧天。采取行动之前,他会想像一切负面的结果,感到焦虑不安。这种人遇事拖延,按兵不动。因为太在意羞愧感,甚至担心其他人会出状况,让他难堪。

9.眼高手低

他们常说,“这些工作真无聊”,但是,他们内心的真正感觉是,“我做不好任何工作”。他们希望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但是他们又不喜欢学习、求助或征询意见,因为这样会被人以为他们“不适任”,所以他们只好装懂。而且,他们要求完美却又严重拖延,导致工作严重瘫痪。

10.不懂分寸

不懂分寸的人不知道,有些是可以公开谈,有些是只能私下说。他们通常都是好人,没有心机,但是,古谚说,通往地狱之路是由善意铺成。在讲究组织层级的企业,这种管不住嘴巴的人,只会断送事业生涯。

不要杞人忧天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曾经有过杞人忧天的经历吗?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有一天早晨起得太晚,你不禁会想:“糟糕!起得太晚了,一定会碰上大塞车,上班肯定会迟到。如果到得太晚,老板肯定会对我不高兴;要是他气炸了,说不定会要我走人。万一我失业了,房屋贷款、还有一大堆等着支付的信用卡账单该怎么办?要是不能及时找到工作的话,不但信用破产,房子也会被查封。房子如果没了,我要往哪儿去?没钱又没地方可去,我一定得挨饿,搞不好还会横死街头呢!而这些都是起因于今天这么晚起!”

也许你会觉得这一路推演下来未免太夸张了点,没错,是稍嫌夸张了点,不过,类似这样的杯弓蛇影你绝不会没有过。

为了明天会更好,每个人无不战战兢兢地过活,谁都害怕今天所有的一切明天会幻化成泡影,所以,这样的恐惧感就油然而生了。

虽说适当的恐惧感可以成为促使我们奋发向上的动力,没有了它,大多数的人就失去了激发自己向上的原动力,也就是没了奋斗动机。但是,过度恐惧却不是一件好事,只会让我们成天忧心,久而久之成了习惯,甚至于内化成个人的性格,变成无事不忧、无事不虑,反而绑手绑脚,让你什么事也做不了。

如果凡事能够退一步想,不要那么汲汲钻营,忧虑就会减轻不少。以前面的例子来说,虽然迟到了,也可以安慰自己:说不定赶上班的人今天都起早了,一路过去都畅通无阻……

反正对于未可知的事,所有猜想都是机率问题。以统计学来说,最坏和最好的情况出现的几率都是微乎其微的,同时它们的机会也大略相等。所以,你不必担心,更何况,如果最坏的结果真被你料到了,你又能怎么办?能够改变它吗?所以说,与其一颗心七上八下的,倒不如及早规划一下如何亡羊补牢,甚至是另谋解决之道。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面对挑战,不管你能不能克服,总有过去的时候;现在对你造成威胁的事件,以后未必还会存在。惟有内心里那个自我永远不会消失。因此,假如缺乏自信心,你这一生一世就无法摆脱它的控制。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因为在这世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你该相信自己。那为什么你会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呢?因为你所做的事,别人不一定做得来;而且,你之所以为你,必定是有一些相当特殊的地方——我们姑且称之为特质吧!——而这些特质又是别人无法模仿的。

既然别人无法完全模仿你,也不一定做得来你能做得了的事,试想,他们怎么可能给你更好的意见?他们又怎能取代你的位置,来替你做些什么呢?所以,这时你不相信自己,又有谁可以相信?

况且,每个来到这个世上的人,都是上帝赐给人类的恩宠,上帝造人时即已赋予每个人与众不同的特质,所以每个人都会以独特的方式来与他人互动、进而感动别人。要是你不相信的话,不妨想想:有谁的基因会和你完全相同?有谁的个性会和你一毫不差?

基于这种种重要的理由,我们相信:你有权活在这世上,而你存在这世上的目的,是别人无法取代的。

不过,有时候别人(或者是整个大环境)会怀疑我们的价值,所谓三人成虎,久而久之,连我们都会对自己的重要性感到怀疑。请你千万千万不要让这类事情发生在你身上,否则你会一辈子都无法抬起头来。

记住!你有权力去相信自己,而不要杞人忧天。

敢犯错才能少犯错

有一句名言说:一个人易犯的大错,就是怕犯错。犹豫不决是缘于避免承担责任与犯错误,它有一个错误的前提:不做决定就不会犯错误。希望达到至善至美的人特别害怕犯错误。他从不犯错误,一切事情都做得很完美,如果他不愿破坏这完美的形象,因为他认为,做决定是生死攸关的事情。

有这种习惯的人在遇到问题时有两种办法。一种办法是尽量不要做太多的决定,而且尽量拖延做决定的时间;另一种办法是找一个现成的东西来代替所要做的决定。采用后一种办法的人会仓促地做决定,这造成他所做的决定大都不成熟,而且很可能会半途而废。这种人总是认为自己是完美的,在任何情况下他都是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不必费心去考虑事情的实际情况及结果,他不会为必须做出决定而发愁。要是他的决定出了错误,他只要让自己继续相信那是别人的错,问题不出在自己身上就足够了。

很明显,采取这两种方法都错了。采用第一种办法的人,时常会在冲动与考虑欠周的行动之下自寻烦恼。而采取第二种办法的人根本做不了事情,因为他根本没有行动。总之,那种犹豫不决当断不断的习惯,是根本行不通的。

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你应考虑事情的发展趋势,设想各种行动的方针和可能的结果,选择你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并大胆去做,边前进边改正你的方向、不害怕犯错误,这才是克服犹豫不决的一种方法。

另一种克服犹豫不决的方法是彻底认识自尊,并且了解怎样才能提高一个人的自尊。很多人害怕因为做错事而失去自尊,所以总是犹豫不决。我们要利用自尊,不要使它成为绊脚石。为此,你必须先要明确这样一个事实:自尊是与奋斗和成功同在的,自尊不应成为事业奋斗的绊脚石。

许多人在谈到他们的成功时都认为,自己从错误中比从成功中得到更多的启发。

爱迪生夫人说:“爱迪生不断使用去除法解决问题。如果有人问他是否因为犯错误而感到泄气,他一定回答说:不!我才不会泄气!每抛弃一种错误的方法,我也就向前跨进了一步。”爱迪生这种勇于挑战的习惯就值得我们学习。

不要前怕狼后怕虎

人的一生中,没有什么东西比机会更宝贵了。它就像闪电一样稍纵即逝,而做事犹犹豫豫,当断不断,前怕狼后怕虎,往往是失去宝贵机会的主要原因。

也许当你在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的时候,一个能改变你一生命运的绝好时机就错过了。你该怎么办呢?

从现在起,改正这一切,做事要有目的性,能自觉认识自己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这才会使人信赖你。做事要果断,不可前怕狼,后怕虎,顾虑重重。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很难赢得别人的信赖。

做事不要草率、冒失。若在与人交往中给人留下这种印象,以后便很难改变了。人们不愿意与冒冒失失的人共事,对这样的人总不放心。要有自制能力,善于克制自己的冲动。关键时刻控制不住自己必然会惹出意想不到的麻烦。人们最怕与缺乏自制力的人打交道。

做人要能吃苦,切忌骄气十足。过分娇惯自己会养成自私自利和懒惰的坏毛病,不会得到他人的同情。不做重利忘义之人。如果你始终怀着利禄之心与人交往,将永远得不到一个真正的朋友。

要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并以此指导你的行动。有了一定的生活原则和目的,你才能摆脱空虚,扎扎实实地投人生活,也才能与人愉快地交往。要富有创造性,有独到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人往往成为人际交往中的领袖人物。

要对自己的环境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

刻薄是柄双刃剑

如果你习惯对别人刻薄,那么别人必将以牙还牙。所以,一个心胸狭窄、没有度量的人,他的刻薄在伤害了别人的同时,也将伤害自己。举例来说,当你受到别人的刻薄对待或歧视时,一定会觉得闷闷不乐。这时候,你应该要调整自己的身心,恢复活力。

关于这一点,读者不妨参考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小李被人称为“失恋魔”,原来他经常坠人爱河,可惜每次都饱尝失恋的苦味,当朋友们问他何以在每次失恋之余,仍能恢复精神与活力时,他却回答说:“其实没什么,我被人遗弃,当然有些心酸,不过,我也同样觉得对方很可恶,如此而已。”

老实说,人类的内心中存有一种自然的防卫机能,那就是遭遇精神危机时,懂得保护自己的安全,“失恋魔”情况正是一种投射反应。换句话说,自己内心的情感,在习惯上认为对方的想法相同,这是心理上的逆用效果。从这个角度说,如果我们将对方的伤害久铭在心,那么反而会加重自己的不快,反之,则可以使内心的创伤很快恢复。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要消除对方的抵抗感,不妨塑造共同的敌人。在人际交往中,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平常感情恶劣得无以复加的姑嫂们,突然变得意气相投起来,而且经常为某事商讨得很热烈。原来,他们的反目都是由于隔壁太太拨弄是非。当她们面临邻居这位长舌妇的共同敌人时,她们始进人休战状态,而且毅然排除内心的障碍,互相让步。

其实,不仅限于姑嫂间的问题,人类自古以来,常常由于共同敌人的出现,使得一向步调不一致的伙伴携手合作,甚至不相往来的双方也能变为同志,这种事实,比比皆是。在小孩子的天地里,经常打架的兄弟,如果突然出现邻居顽童的挑衅,这对兄弟会采取联合抵抗的态度,这也许属于同一种例证。

如果将此项原理反过来运用,因为在意识上塑造了共同的敌人,彼此自然可以结为同志。我们可利用此法来跟一个很难相处的人,相处得很圆满。

同样,如想接近一个无故被疏远的朋友,或对己怀有抵抗感的人,不妨找出共同的敌人,培养同仇敌忾的情绪,这样可从对方得到前所未有的亲近感。

一般人都曾设法抑制各式各样的不安与烦恼、无奈。任何人都多少具有趋向他人志向的习惯,正因为如此,才会心有所思,而产生各种烦恼。上述方法却能帮助我们如何消除对别人所产生的压迫感与自卑感,并设法发挥自己的能力。

猜疑是内耗的祸根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就有很多关于猜疑的教诲,如:“疑邻偷斧”“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等等。

再让我们看看,在生活中如果两个小孩在外面打架,出来了两位母亲,一位是中国人,一位是外国人。中国的母亲很可能指着对方质问:“你为什么打我的孩子?”而那位外国母亲则可能说:“怎么?你们不友好了?”

可见不同文化习惯的熏陶,两位母亲会说出两种不同的话。也可见,猜疑对我们每个中国人影响之大,它是我们民族习惯的劣根性。如果我们的“理解万岁”是建立在猜疑基础之上的,永远不可能理解,何谈万岁。因为我们每个人从小都接受了猜疑的教育和影响,可以说人人都有猜疑之心。要摒弃猜疑,必须对猜疑有深恶痛绝的认识。什么是猜疑呢?

猜疑是基于一种对他人不信任的、不符合事实的主观想像,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拦路虎。具有猜疑习惯的人与别人交往时,往往抓住一些不能反映本质的现象,发挥自己的主观想像进行猜疑而产生对别人的误解,或者在交往之前对某人有某种印象,在交往之中就处处用这种习惯效应与对方接触,对方一有举动,就对原有成见加以印证。虽然猜疑习惯有种种表现,但我们可以发现其共同的特征,即没有事实根据,单凭自己主观的想像;抓住“毛皮”,忽略本质,片面推测;不怀疑自己的判断,只是相信自己,怀疑他人,挑剔他人。具有猜疑习惯的人把自己置于一种苦恼的心态中,对别人采取不信任的态度,严重的甚至对自己的感觉也产生怀疑。

猜疑习惯往往导致心理偏执。这种人常常敏感固执、谨小慎微,事事要求十全十美。这样不仅危害自己,也危害他人。有一个极富悲剧性的真人真事:

王先生在1957年“反右”时正上大学一年级,“反右”已近尾声,他为了向党表忠心,交出了自己的日记本,其中记有自己中学时的好朋友,自称“八大金刚”。

于是“反右”领导小组就怀疑他有反动组织,非让他交待这“八大金刚”各担任什么职务,有什么纲领,他无从说起,从此他就被当成右派下放劳改去了……几十年过去了,有人得知他在城郊某中学教书,就前去看望他,问了他的近况和右派什么时候平反的,他深沉而辛酸地说:“……批斗了我一阵子后,我就离开了学校被送到农场劳改……‘四人帮’被打倒后,我写了很多申诉报告,要求摘掉右派帽子,大学给我的答复是:‘……你的右派至今还没有批下来,不存在平反问题……'”他默默地流着眼泪,接着说:“谁为我负责?我的青春、学业……我是右派,找不到对象……”

类似因猜疑造成的人间悲剧,在我国可以说是举不胜举,从很多古代的历史剧中可知,从古至今,从宫廷争斗到民间小事,猜疑这个罪魁祸首制造了多少血淋淋的故事,它给我们个人、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多么大的精神折磨和财富的损失呀!它给人的刺伤可达到让人心力交瘁乃至精神失常的程度。

我们必须认识到,猜疑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血管里,如果我们不采取解毒的手段,它的后果就会像毒品一样把自己推向“窝里斗”的水深火热之中,从而,横生枝节。猜疑是“窝里斗”的祸根,猜疑是造成自杀和他杀的毒品!

猜疑的人往往目光短浅,没有远大的目标,没有真诚善良的心。欲调适自己的心态和与猜疑者相处的办法是:首先,培育爱心,从对小动物的爱到对人的爱,猜疑总是从坏的方面猜,是没有爱心的表现。其二,培育宽容的心理品质。宽容就是承认差异,降低对别人的要求。能够宽容别人是坦诚与人相处的首要条件,因为宽容是深思熟虑的表现,是内心深处去除荆棘的法宝。

猜疑者的思维方法是自圆其说,因为我丢了东西,看他近日行为异常,所以肯定是他偷的。

所以,不管是调适自己,还是对待猜疑的朋友,调整思维方法都是极其重要的。

如果你遇到了朋友乃至领导对你的猜疑,如果解释不通,严重者可讼诉法庭,一般情况下只有坦然相处,待到水落石出了。

不要无视对方的自尊

最大的伤害莫过于无视对方的自尊。安东尼·罗宾指出,当朋友的友情或者某种合作的工作关系发展到难以维系的程度时,许多人会从心里冒出这样一个习惯:管他呢,反正维持不下去了,即使自己做得过分一些也没关系。

记住,此时你正处在一个犯有巨大过错的边缘。如果你的这些过火行为给对方留下了永久的伤害,那么即使合作或朋友关系彻底破裂,你仍然会遭受到可怕的后果。

让我们看一个例子:

黎克·杰姆逊在刚刚任某公司的董事长职位时,便根据自己在大学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知道自己必须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解雇若干人员,以建立自己的权威。于是,他决定解雇莉莎。事实上,莉莎是该公司一位资深的高级主管,而且她并未犯下任何错误,惟一勉强可以称得上的理由,可能是由于莉莎近期即将与一位富有的律师结婚,要求请几天假。

由于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处分,莉莎的丈夫决定提起上诉。但莉莎抱定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竭力阻止她的丈夫提出上诉。她这种息事宁人态度,使得黎克愈发相信自己的决定十分正确。然而,黎克这项不合理的做法却引起了公司内其他职员的愤慨,大家均视他为“暴君”,再也不对他寄予信任。

即使在多年以后,大家一致发觉黎克能力极高,且亦未曾再度表现任何不合理的行为,委实称得上是一位称职的董事长,然而,黎克仍然无法获得全体人员的忠心支持,因为大家心中都存有此种想法:“到目前为止,他对我确实一向都很公平。但是,尽管我工作上表现出色,却不知什么时候会像莉莎一样,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而遭他开除。”

由此可知,即使你与对方的交往关系面临结束,你采取的沟通习惯仍足以造成长期的影响。换句话说,你仍应采用如同长期人际关系的一切处理方式——一种共同商讨解决的方式。要记住,交际的关系可能结束,但由此造成的伤害却永远不会停止。

抛弃自怜的念头

摆脱自怜的习惯,要依靠行动,尽可能把自己表现成一个没有缺陷的人。因为每次我们采取旧的行为方式,把自己表现得很无助或一文不值的时候,都加强了一种观念,认为自己十分可怜。

人是万物之灵。通过大脑的思考、观测,我们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我们还能通过自己的信念意志去控制、改变自己的言行。在认识自己的整个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我们便会产生一定的整体认识,这时,我们应当有意识地避免一些偏见和不良习惯的干扰和影响,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有时还要巧妙地运用“阿Q”战术,占领心理上的制高点。如果你曾为自己的身材矮小而苦恼过,那么,你就可以用“矮个子长寿”、“矮个子聪明”来调适自己,如果你在现实生活中能用这种方法对待与自己切身相关的其他问题的话,你的自卑感便会有所缓减,甚至消除。

如果经过自己乐观评判后,仍然难免自卑,这时我们就要学会勇于面对现实。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确实存在某种自卑感,我们就不用欺骗自己,而要真诚地去面对它,力争用最好的方法来加以克服,这样我们可能会获得许多意外的收获。

任何时候都要自信,即使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确不如别人,但如果经过努力,很有可能会在另外一些方面胜过他人。面对自己的不足时,关键要能够扬长避短。一个身体素质不太好的人就不要对自己在体育方面有过多的期望,适当地转换一下我们的思维方式,很可能我们会在心智活动方面发现自己的特长。俗话说得好“条条大道通罗马”。走向成功的路有很多,不可能因为某一方面的失利而影响你一生的发展。

另外,或许没有什么比自信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了。自信可以帮助我们冲破困难的阻挠,远离失败的痛苦。生活中,信心不足会使我们丧失许多本属于自己的机会。信心不足,会使本来能做好的一些工作半途而废。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见一些优秀学生考场失利,一些成名运动员在大型比赛中发挥失常,其实这都是对自己自信不足的表现,由此而产生了不良后果。树立信心,并不是让人盲目乐观,真正的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充分肯定的评价之上。只有真正意识到了自身的某些优点,我们才能真正树立自信心。

马俊仁以前只是一名体育教师,他总结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摸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了王军霞、曲云霞等一批世界冠军,让世人为之震惊,而他自己在成绩面前也表现得十分自信,特别是当“马家军”由于诸多因素突然解体时,马俊仁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顽强克服了自身疾病的困扰,重新踏上征程,终于在“八运会”上再创辉煌,这不能不使人对他表示由衷的佩服。“马俊仁现象”说明:自信一方面来自于自身的实力和清醒的自我认识,另一方面,自信又能增强自身的实力,不断地提升自己。

所以我们应从自身做起,克服、消除自卑,发现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能,保持自信,突破自我,使自己脱胎换骨,这样就能成为“常胜将军”。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对生活所持的态度,有些人以为自己知道,其实一无所知。有些人常说,“我高中一毕业就得工作,赚钱养家”,“我一点办法也没有。”“我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我没法和普通人一样走得那么好,也不希望找到什么好工作。”“我渐渐老了,我没法阻止生活变得单调枯燥。”

“不能期望我什么”和“如果怎么样的话,我也无能为力”这是自怜的人常说的两句话。他们还有别的类似行为,比如老是谈自己碰到的问题,或一直想自己的困扰,时时想得到别人的同情,“没有人知道我的苦衷”是自怜人最普遍的回响。

自怜的人其实是把自己逼到了一个死角。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碰到许多实际的困扰,但有些人的遭遇的确令人同情。我们都知道很多人真正成了环境的牺牲者,比如有的人生了病,有的人失去了所爱的人,有的人失去了栖居之所或工作,有的人有生理上的缺陷,而有的人运气不好等等。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稍微对自己有一点自怜就责备他们。

自怜引起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烦扰别人。别人可能会暂时同情我们一下,但迟早会觉得厌烦。亲朋好友可能会一直随侍在侧,但我们很容易看出来,这都是出于义务。到后来别人则可能开始逃避这些老是自叹倒霉的人,因为和这种人讲话实在太沉闷了,而且对对方也没有什么好处。

人们讨厌听自怜的话并不是因为无情,只是他们对事实的反应而已。这项事实正是自怜引起的第二个大问题——自怜等于把自己逼到一个死角。它只会让我们呆呆地想:“我为什么会这么倒霉呢?”而不去找一条最好的生路。因为我们对一切事情都抱着消极的态度,所以自怜才得以继续存在,并得到增强。总认为每件事都发生在自己身上,而自己一点也没法帮助自己。

然而这种想法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自己是可以帮助自己的,但首先一定要改变自怜的习惯。

其实每个人都要清楚自己存在的障碍,很可能我们已知道自己的障碍在那里,并常常谈到它。但现在,你要停下来,不要再谈自己的缺陷,不要再产生自怜的心理,形成自怜的习惯。一旦我们知道自认为有哪些缺陷,就应该让这些缺陷不再左右我们的生活。

从自弃中走出来

有一位学者曾经指出,自暴自弃是成功的头号天敌。其实孟子早就说过:“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一、为财务问题而自暴自弃者

财务危机是二十、二十一世纪想成功的人的头号杀手。这个世界的权力和自由,似乎仍属于那些财务管理良好的人。这种人的普遍特征为“以债养债”、“生产力永远赶不上借债及欠债能力”、“偏差的金钱观”、“不知道钱怎么花光的”、“逃避债务”、“人际关系紧张、甚至破裂”。

二、为感情问题而自暴自弃者

多愁善感,钻牛角尖,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是这类人的普遍特征。现代人的感情观普遍受到媒介的影响:文学作品、平面媒体、电视、电影,加上耳濡目染亲朋好友的故事,一般人对感情的评价和衡量,本来就很难找到平衡点。而这类人通常又视感情为生命的惟一或全部,一旦发生严重的感情事件,便一发不可收拾,心情跌至谷底,生活中的一切也跟着到谷底、深渊,无法自拔。

三、为学业、工作及学习能力问题而自暴自弃者

为学业问题(考试、升学)而自暴自弃,几乎是现代社会特有的现象;为工作问题(找不到工作、常常换工作)而自暴自弃,则是资讯爆炸竞争力时代来临的衍生性问题。两者均涉及“学习态度与能力”的问题,这种类型的人,长期累积的负面自我评估、自我定罪、自我设限充满自卑,也欠缺关爱鼓励,是其共同特征。

四、为健康问题而自暴自弃者

为身体痼疾而痛不欲生者亦为二十世纪的常见现象。探访病患者及其家属,你会发现“生死大事”确实颇折磨人,垂死者经常经历的主要情绪包括孤独、焦虑、恐惧、否认、急怒、挫折、疏离、沮丧等,病人看待死亡的态度,与生理病痛所引发的多种痛苦,求生与求死,也深刻地影响病人家属的情感起伏。毕竟,自暴自弃并非最好的死亡方式;如何死得其所,是生者亦是将逝者的挑战。

五、为家庭问题而自暴自弃者

在现代人的核心价值中,一直将家庭问题看得和财务问题一样重要,也确信二十一世纪在家庭问题上会有更剧烈的变动。但事实上愈来愈多的家庭(不论是传统的大家庭与现代新组成的小家庭)将在无法适应“相处之道”及“家庭伦理”上付出极大的代价,也会有愈来愈多人不愿去面对复杂的家庭问题,如婚姻暴力、伦理破碎(含乱伦)等而显得自暴自弃、不知所措。

六、为信仰问题而自暴自弃者

宗教信仰中的诸多重大根本问题:如爱、轮回、永生、地狱、天堂、生死的价值等,到了二十一世纪,一定会有更多找不到“出路”的信仰者,在内心中挣扎困顿的同时,会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他们的气馁之处,这几个世纪以来“集体自杀”的模式,其实便是为了信仰中终极的核心价值或基本教义找不到出路,而以肉体的自戕来代表灵魂解脱的法门,终究是自暴自弃,不仅于灵魂无益,更让神秘的信仰问题浮上台面接受批评。

七、为人格问题而自暴自弃者

人格,代表一个人性情的品质。许多人基于童年成长挫折或不愉快的经验,及性格中诸多解不开的烦恼,在追寻自我或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不断地质疑自己的人格是否出了问题,也不断地对自己“输入”“负面的讯息”,如:我不配、我笨、我做不到、我不能、我记性不好、我就是扫把星等。强烈自我控告加上自我定罪的结果——自我否定、自暴自弃。

海伦·凯勒,一个耳朵不能听、眼睛不能看、嘴巴不能说的女子,却成就了非凡的教育事业,全世界有许多先天或后天失去双手、双脚的人士,却成为激励人心的演说家或成为一代典范的政治家(像美国前总统罗斯福)。

他们是如何培养出克服障碍、脱离自我放弃的能力?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第一个共同点是,他们从前也会“怨天尤人”,但如今,“不再”花一分一秒的时间在责怪别人,埋怨上帝、父母或自我控告上,所以他们第二个共同点就是让自己身上仅存的优点变成优势,并且发挥得淋漓尽致。有些人为了修正缺点、改变坏习惯,不知花了多少精力、时间、金钱,仍徒劳无功;有些人明知自己有先天的缺陷和后天的缺点,却宁愿在优点上全力以赴,直至优点变成优势,并且帮助更多的人。海伦·凯勒以触觉听音,也聆听别人喉结中的音乐,真令人拍案叫绝,赞叹造物主的奇妙。

第三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在“改变”以后,都极虔诚地热爱生命、了解生命的本质,换言之,是生命的光热和上帝的恩典帮助他们走出自暴自弃的阴影,克服不良的习惯,跨越世俗的成功。

消除孤僻的心理

所谓孤僻心理是指不愿与人沟通的习惯。按照有的心理学家的观点,人际交往包括:交际、感应、知觉三个侧面。所谓交际交往,也就是人际间的信息交流;所谓感应交往,也就是人际间的情感影响;所谓知觉交往,也就是人际间的认知理解。而孤僻的习惯对人际交往这三个方面都有障碍。

就人际交往的认知理解来说,孤僻的习惯也是彼此心灵沟通的绝缘体。社会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在社会上,在群体中都扮演一定的角色,人际交往就其社会心理发展过程来说,实际上就是角色认知和认同的过程。认同的程度是和被认同者为交往对象所理解的程度成正比的。有的性格孤僻者,虽然人品并不错,但由于他们不愿意,更不善于同群体中的其他人发生信息、感情和思想上的沟通,这样,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在他人眼中总带有一种不可知的成分,角色认同的过程就进行得十分缓慢。一般说来,人与人相处,总希望获得一种安全感,总有一种既能为别人理解,又能理解别人的愿望,而人际间的理解是离不开交往双方在信息、感情和思想上的沟通的。没有这种沟通,理解就成了缘木求鱼、纸上谈兵。

孤僻心理的形成大致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自幼生活在缺少父(母)爱和理解的环境之中,养成了寂寞独处的习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孤僻的个性;二是某件意外事件的重大打击,造成了心理上的自我封闭,以致逐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

其实,人人都可能有孤独的时候,但并非人人都能够战胜自己的孤独感。一位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孤独,往往产生于那些虽有肉体接触,却没有情感和思想交流的夫妇。事实上,不管你是已婚或是未婚,也不管你是置身于人群,或者是独居一室,只要你对周围的一切缺乏了解,和你身处的世界无法沟通,你就会体会到孤独的滋味。

战胜孤独的秘诀何在呢?

第一,要有强化克服孤僻心理的愿望。一个人的孤僻性格固然与人的气质即神经系统类型有很大关系,但性格的形成主要还是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因此,有孤僻心理的人自己要有克服这一心理障碍的愿望。你的愿望越强烈,行为也就越自觉,效果也就越明显。

第二,要努力创造克服孤僻心理的条件。在开始阶段,不能寄希望于他人的主动、热情,而要自己首先开展同自己关系比较接近或者不很疏远的人的交往,然后再逐步向前发展。

第三,要战胜自卑。因为自觉跟别人不一样,所以就不敢跟别人接触,这是自卑心理造成的一种孤独状态。这就跟作茧自缚一样,要冲出这层包围着你的黑暗,你必须首先咬破自卑心组成的茧。其实,大可不必为了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而忧思重重,人人都是既一样又不一样的。只要你自信一点,钻出自织的“茧”,你就会发现跟别人交往并不是一件难事。

第四,要与外界交流。独自生活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一个长年在山上工作的气象员说,他常常感到有必要把自己的思想告诉人家,可是他的身边却没有人可以倾诉,所以他就用写信来满足自己的这一要求。

当你感觉到孤独的时候,翻一翻你的通讯录,也许你可以给某位久未谋面的朋友写封信,或者,给哪一个朋友挂一个电话,约他去看一场周末上映的电影;或者是,请几位朋友来吃一顿饭,你亲自下厨,炒上几个香喷喷的菜,这都别有一番情趣。

别让情绪牵着走

《可兰经》里有句哲语说得很好:“如果你叫山走过来,山不走过来,你就走过去。”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有一座15世纪的寺院,寺院的废墟里有一个石碑,石碑上刻着:“既已成为事实,只能如此。”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活在世上谁都难免要遇上几次灾难或许多难以改变的事情。世上有些事是可以抗拒的,有些事是无法抗拒的,如亲人亡故和各种自然灾害,既已成为事实,你只能接受它、适应它。否则忧闷、悲伤、焦虑、失眠会接踵而来,最后的结局是:你不能改变这些无法抗拒的事实,而是让无法抗拒的事实改变了你。

有一位老太太,她有一只祖传三代的玉镯子,每天擦了又擦,看了又看,真是爱不释手。一天不小心掉在地上摔碎了,老太太心痛万分,从此茶饭不思,人变得越来越憔悴。时隔一年,她离开了人世。最后咽气时,手里还紧紧攥着那只破碎的玉镯子。

巴甫洛夫说:“一切顽固沉重的忧悒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许多名医的医疗实验证明癫狂症、胃肠疾病、高血压症、冠心病及乳腺癌等,都与人的情绪有着直接的关系,有的则完全是由于强烈的情绪波动所引起的。老太太的死与她忧悒的情绪有关。

据说一位很有名气的心理学教师,一天给学生上课时拿出一只十分精美的咖啡杯,当学生们正在赞美这只杯子的独特造型时,教师故意装出失手的样子,咖啡杯掉在水泥地上成了碎片,这时学生中不断发出了惋惜声。教师指着咖啡杯的碎片说:“你们一定对这只杯子感到惋惜,可是这种惋惜也无法使咖啡杯再恢复原形。如果今后在你们生活中发生了无可挽回的事时,请记住这破碎的咖啡杯。”这是一堂很成功的素质教育课,学生们通过摔碎的咖啡杯懂得了,人在无法改变失败和不幸的厄运时,要学会接受它,适应它。被称为世界剧坛女王的拉莎·贝纳尔,就是这位心理学教师的得意学生。一次她在横渡大西洋途中,突遇风暴,不幸在甲板上滚落,足部受了重伤。当她被推进手术室,面临锯腿的厄运时,突然念起自己所演过的一段台词。记者们以为她是为了缓和一下自己的紧张情绪,可她说:“不是的!是为了给医生和护士们打气。”

威廉·詹姆斯说:“完全接受已经发生的事,这是克服不幸的第一步。”接受无法抗拒的事实,既然是第一步,那么有没有第二步?有。拉莎手术圆满成功后,她虽然不能再演戏了,但她还能讲演。她的讲演,使她的戏迷再次为她而鼓掌。

拉莎·贝纳尔在面对无法抗拒的灾难时,能跳出焦虑、悲伤的圈子又跨上一个新的里程,这就是他们的情绪“转换器”在起作用。

任何人遇上灾难,情绪都会受到影响,这时一定要操纵好情绪的转换器。面对无法改变的不幸或无能为力的事,就抬起头来,对天大喊:“这没有什么了不起,它不可能打败我。”或者耸耸肩,默默地告诉自己:“忘掉它吧,这一切都会过去!”

紧接着就要往头脑里补充新东西,因为头脑每时每刻都需要东西补充,这种补充就能使情绪“转换器”发生积极作用。最好的办法是用繁忙的工作去补充,去转换,也可以通过参加有兴趣的活动去补充,去转换。如果这时有新的思想,新的意识突发出来,那就是最佳的补充和最佳的转换。物理学家普朗克,在研究量子理论的时候,两个女儿先后死于难产,妻子去世,儿子又不幸死于战争。普朗克不愿在怨悔中度过,便用加倍努力工作来转移自己内心巨大的悲痛。情绪的转换不但使他减少了痛苦,还促使他发现了基本量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所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解救自己。

改变坏习惯的十三种做法

在日常生活中,坏习惯虽然是不好的习惯,但坏习惯却并不是无法改变的。只要你高度地重视它,持之以恒地摒弃它,就没有不能改变的坏习惯。

一、认识到自己有什么坏习惯必须改掉

例如使你逃避面对问题的习惯,使家人、朋友或同事厌烦的习惯,你觉得并不能带来愉快但又不能自拔的习惯等等,都是必须改掉的坏习惯。

二、设法改变自己周围的环境

例如在办公桌边挂上悦目的图片,可以引起你对工作的兴趣。参加一个俱乐部,可以医治你的工作狂。

三、找一些有益的新朋友

例如你要改掉暴饮暴食的习惯,就和饭量小的人一起吃饭。想戒烟就尽量少和大烟枪在一起。

四、一旦有成就马上肯定自己

买点礼物慰劳一下自己,提醒自己正在接近成功。

五、向别人介绍成果

让自己产生成就感,避免重蹈覆辙。

六、多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

不要把自己的快乐活动限制在你喜欢的那一两项中。

七、凡事不必看得太严重

从日常平淡的生活中发掘乐趣,与你周围的人共享生活的甜美。

八、自认为自己是个风趣又机智的人

设想别人与你谈话都觉得很愉快,乐意听你说话,并点头表示赞同。

九、学会提问而且问得恰当

问别人私事要适可而止,切不可追根问底。对别人关切的事能表示关怀,有诚意对他人作进一步的了解。

十、尝试扮演“对立面”的角色

偶尔善意地与对方唱唱反调,以引起一点温和的争论,别人会觉得你很有意思。

十一、不可装着自己什么都懂

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诚恳地问人家,更容易给人亲切感。

十二、多提别人好的一面

对人,多提优点,少提缺点。对事,多提光明面,少提阴暗面。指责别人的失败,别忘了提对方曾努力过。

十三、把握机会多交朋友

无论参加任何聚会,都要尽量带给人愉快,不断与人建立新的、有益的友谊。

同类推荐
  • 中国名人成功密码

    中国名人成功密码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历史名人的故事作品集,里面有文学家、数学家、画家、科学家、建筑学家、商人……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墨子、孟子到民国时期的鲁迅、老舍、沈从文,可谓中国历史人物的小缩影,在这个小缩影里,有他们的成长、求学、经历。
  • 失落的致富经典

    失落的致富经典

    任何人都要懂得:聪明人可以致富,傻瓜也可以致富。只要是人,任何人都可以致富。它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而是人人生而具备的才能。你所要做的,就是按照必然成功和必然致富的法门,认真、踏实地去执行。
  • 潮汕商人赚钱全凭真本事

    潮汕商人赚钱全凭真本事

    本书通过对历史上以及当今潮汕商人和商业文化的介绍,剖析“潮商”这个中国商业史上一个独特群体的经商赚钱绝招,提炼其延续百年的商业理念及商业文化。
  • 宽容:真善美的修心课

    宽容:真善美的修心课

    《宽容:真善美的修心课》是一堂关于真善美的修心课,星云大师、净空老法师、南怀瑾大师、若贝尔得主莫言等最推崇的人生境界!看得透,想得开,放得下,受得了,耐得住!宽容不仅是一门修身养性的学问,更是一种人生境界。人与人相处时,只有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才会使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同时,宽容能帮我们戒除忧烦急躁,抑制悔憎恨怨,平息对峙纠争,避免嫉妒猜疑;解疑去惑,达到工作、生活的圆满境界。
热门推荐
  • 妖女太狂傲,邪王不要

    妖女太狂傲,邪王不要

    废材、妖女又如何?她想怎样还需经过你们同意么?既然如此又干嘛要管她?她只是烧了隔壁丞相家的院子、吃了药婆婆的灵药、吃了厨房准备给烈天宗的天鸡......最后调戏皇上家的皇子而已!不过,有人不乐意了:“夜泠夏,你说什么!”“我说什么关你什么事!”夜泠夏白了某男一眼,跑到自家空间里去睡觉了!“以为跑到空间里就没事了么?”某男看着一脸惊讶的夜泠夏,邪笑。“你怎么进来的?”“先别管我怎么进来的,先为刚才的事付出点代价!”“不要,我腰疼。”“没事,我轻点。”“妈的,君懿天,你丫的禽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北漂的爱情

    北漂的爱情

    “我们结婚吧”“你爱我吗”“当然”“什么是爱,为什么我不懂”
  • 曹溪一滴

    曹溪一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秦之莽夫

    大秦之莽夫

    一朝转生到秦朝一睁眼家中只剩幼妹与老母获得杀人取命的能力之后莽夫毅然从军于是大秦多了一个杀不死的怪物,并且越杀越强。
  • 右下角的签名

    右下角的签名

    他们都说高中的爱情是最美好,最纯洁的。时间匆匆,宁愿笑看过去,也不后悔。
  • 穿越之妖神为妃

    穿越之妖神为妃

    都说成了大妖以后,叱(chi)咤(he)风(piao)云(du),威(zuo)风(wei)凛(zuo)凛(fu)。某只九尾妖是真的相信了!But!她看着身上的男人,一脸懵逼的想着:说好的大妖总攻呢?!她跨越三生六道,四海八荒,前世今生,只为找寻那一句:你醒了!为他,她甘愿成魔。为她,他甘愿疯魔!
  • 末世最后一座城

    末世最后一座城

    城池之外,铺天盖地的丧尸,异兽,嘶吼着前仆后继撞向城墙,被枪炮,异能击成齑粉。阳恒站在城墙上,猛然挥剑划向灰暗的天空,能量喷涌而出将乌云撕开一道裂缝,沐浴在仅有的一束阳光下阳恒贪婪的呼吸着。等乌云重新合拢,阳光消散,阳恒握紧剑柄,狞笑一声冲进尸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