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15700000005

第5章 不可在生活的海洋中“随风漂流”

每个人都应该把拥有良好的人格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之一。良好的方法是一个人获得不竭动力的保证。而刚毅顽强的精神,作为一种向上的因素,使他的动机保持稳定并受到刺激。人生最好是有一个较高的目标,但是这一目标的重要性,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认识到的。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是在生命的海洋“随风漂流”,他们没有考虑这种生活方式究竟意味着什么。要知道,漫无目的的生活是十分危险的,每一个不想遭遇灾难和毁灭的人,都应该立即警醒,终止这种漫无目的的漂流。

生活中没有固定目标的人,他的言行举止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也会让他烦恼、恐惧、忧虑。他的承受力就像一根苇草一样脆弱,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足以使他摧折。干任何事情,他总是要左顾右盼,前怕狼后怕虎,他不可能有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斗志,最终,他也不能逃脱失败和不幸。

因此,软弱无能往往是和生活没有目标联系在一起的。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只有树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自己变得越来越有力量,才能使自己逐渐成熟起来。

坚持一贯的目标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即使迟钝愚蠢,只要他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也会取得一定的成绩。莎士比亚指出:“一棵质地坚硬的橡树,即便用一柄小斧去砍,那斧子虽小,但如砍个不停,终必把树砍倒。”

迪士累利先生说过:“不向上看的人往往向下看,精神不能在空中翱翔就注定要匍匐在地。”乔治·哈伯特极有见地地写道:“职业低下的人,如果把目标定得较高,他也可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不要让精神消沉,一个壮志凌云的人肯定会比一个胸无大志的人有出息。”

一个具有崇高生活目的和思想目标的人,毫无疑问会比一个根本没有目标的人更有作为,有句苏格兰谚语说:“扯住金制长袍的人,或许可以得到一只金袖子。”那些志存高远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必定远远离开起点。即使你的目标没有完全实现,你为之付出的努力本身也会让你受益终生。

合理的目标也就是创造的力量。如果你不想虚度此生,那么就应当从现在做起。如果你还没有确定一个恰当的目标,那么,先不折不扣地完成手头的工作,不管这一工作是多么微不足道。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训练,你才能逐渐地注意力集中,才能养成果敢的性格,才能有充沛的精力,为你将来完成更高的目标打下基础。

人命定是自由的。我们通过我们所作的自由选择创造我们自己,我们有能力选择不同的行动路线。

但是,我们常常如此深深地沉溺于成规之中,陷入到现实的例行要求和从众的压力之中,以至于我们都看不见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其它的选择,更谈不到这样去做了。我们的抱怨常常远远超过我们的行动,我们倾向于把注意力放在那些阻挠我们意图的人身上。

“只要那个人没有毁掉我的前程,我就要……”

“要是我有机会遇见那个好人……”

“要是我能碰到好运气……”

“只要我能清除掉我习惯的倾向,我就……”

“要是其他人像我一样的可靠和体贴……”

“要是我具有多种经历的优势……”

“要是世界不变得如此激列的竞争……”

“要是给我提供了展示我才能的机会……”

这些抱怨以及其它无以数计的类似抱怨,与“我是我命运的主人,我是我灵魂的主宰”的观点格格不人。人们普遍地认为命运主宰着他们,他们从未有足够的机会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生活。我们从未感到自由、从容地把握着我们的命运之舟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进。相反,我们常常感到被人控制,不顾一切地试图防止我们命运的小船在生活的惊涛骇浪之中倾覆。

最终的结果是,当人们想“自由”时,他们常常凭幻想作出浪漫的结论,认为自由就是“摆脱”担忧和责任,想象存在着一个任何事都是可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世界。然而,尽管这个幻想可能是吸引人的,但是,这却是对自由的错误和不现实的理解。真正的自由意味着:从可供选择的多种可能性中作出深思熟虑的选择,这个选择反映了你真正的愿望和最深刻的价值观,坚决抵制迫使你的意志自由向外部的或内心的力量妥协的压力。

个人自由最重要的因素是,它必然要涉及到个人的责任,个人的责任是人们为什么不愿意拥有自由,而积极地去“逃避”自由的主要原因。如果你承认你的选择是自由的,那么,你必须承认你对你选择的结果负责任。当你获得成功时,对你的成功承担全部责任很容易,但是,当失败发生时,人们就倾向于躲避掩盖,或责备他人,或谴责他们无法控制的力量。我们上述所列的“要是……”的几种抱怨,就很准确地表现出了这种心态。许多人都表现了这样的信仰:如果不是外界原因的干扰,我们就能达成我们为自己设定的目标。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这些解释不过是借口而已。设法逃避自由的努力是不合逻辑的,它们代表了否定自由和责任的软弱和不真实的企图。

显而易见,你能够进行自由的选择。但是,你怎么能确定这一点呢?你的遗传基因不仅仅决定你的性别、种族、身体特征,而且也影响你的人格。例如,使同性别的双胞胎(因此具有同样的基因“指纹”)在出生后就分开,并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对其所作的研究得出了有争议的(虽然复杂的)结果。数年后,尽管他们在出生后的经历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有的双胞胎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同样的举止和幽默感,相同的子女人数,相似的职业和爱好——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了基因因素的影响。

我们知道,环境在塑造人们的性格和人格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儿童的确就像海绵一样,他们吸取他们周围所有的信息和影响,并把这些因素融入到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之中。我们的态度、价值观、信仰、兴趣以及与他人联系的方式——所有这些和其它的特质都要受家庭、朋友和文化的影响。这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为他人着想、承诺和守信等正确的价值观就会代代相传,而种族主义和暴力等消极的行为,也是通过这个过程而得以长期存在的。

如果我们的基因遗传和环境条件在塑造我们自己的人格方面具有如此大的力量,我们又何以有可能认为我们能进行自由的选择呢?尽管在我们早期的发展过程中要受到环境和遗传的影响,但是我们的大脑和我们的思考在不断地成熟。你的经历不仅在逐渐丰富,而且你还会对这些经历进行思考,并从中学习。你不是简单地接受他人的看法,而是逐渐地具备了对他人的意见进行审视,并确定它们对你是否有意义,你是否应该接受的能力。因此,虽然你可能与你的父母或你所接受的主流文化有很多共同的信仰,但是,也可能在许多其它的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例如,你的父母可能会认为性生活应从婚姻开始,或认为对职业而言最重要的是工作有保障,但是,你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可能会与你的父母迥然不同。

对你的人格来说也是如此,虽然你的遗传基因和早期的经历可能会决定你人格的框架,但是,你未来的自我究竟怎样则完全取决于你自身的努力。例如,你的人格可能综合了你父母许多积极的品质,而摒弃了你不喜欢的品质——如脾气急躁。你能决定不让这个脾气在你的人格中占据主导地位,或不恰当地表现出来。用坚定的意志,你可以成功地控制和改掉这个脾气,虽然其中偶而也会有失误。换句话说,在你早期的发展过程中,你能够形成一种人格倾向,并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根据你个人的目标对自己的人格进行再塑造。同样,如果在你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你不满意的品质,如胆怯、害羞、悲观、迟钝、消极等,那么,你会意识到这些品质并不代表你的一生都是如此,你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塑造你自己,使自己成为你所满意的人。这就是自由的本质,自由的选择意味着要正视现存的环境,从有限的条件中作出选择,努力按未来的目标重新塑造现在。

然而,自由并不意味着无限的和没有限制的选择自由——这种自由观是一种幻想,是不切实际的一种观点。自由并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它总是包括具体的选择自由和有限的可能性。在分析你的人格时,你可能会感到你也常常缺乏自信心,并被毫无安全感所困扰。在回顾你个人的历史时,你可能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情感是由于你的父母批评多而表扬少、不能给予形成稳定的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所需要的个人支持而造成的。你可能发现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其它的因素也对你这种情感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离婚或求职遭到拒绝等痛苦和令人失望的事情。所有这些经历都会对你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而且,这些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被改变了。因此,对你来说,重要的是:你现在打算做什么?你该如何对待这些事情对你现在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这是自由选择的切入点。虽然你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但你可以控制你如何对待已经发生的事情。你可以选择让这些已经过去的事情继续影响你的人格,你也可以选择一条不同的生活道路来超越这些影响,塑造你的未来。

人并不完全是被决定和被限定的,人可以决定他自已,无论他是向环境屈服还是勇敢地面对它们。换言之,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人不是简单地存在着,而总是决定他的存在是什么,以及以后他会成为什么。无论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什么,我们总是保留了人的自由的最后仅存的东西——在既定的环境中选择个人态度的能力。

当然,变化并不会立即就发生。你的人格发展到目前的状态经历了很长的时间,而你对你的人格进行认识和重塑也需很长的时间,这就像改变一条巨轮的航程:你需要转舵来改变方向,但是,该轮过去的力量使得转舵只能是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激进的方向改变。人格的变化也同样如此,有意义的改变是一个过程,但是,通过转舵确定新的航程,并坚定地走下去,你就会发生改变。

假使自由的力量能创造和改变人们的生活,由此你可能会合乎逻辑地认为,人们将会热情地拥抱这个力量进行自由的选择。不幸的是,人们常常并不是按照这个逻辑去行动。实际上,人们常常花费大量的时间,处心积虑地去设法否定和逃避他们的自由。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责任。当人们自由选择的结果取得了成功时,他们通常就很愿意承认他们的自由,但是,当结果是失败时,他们就会逃避责任。

这种对责件的恐惧和逃避明显地表现在生活的每个方面,在此你不妨想想你工作单位的情形。工作取得了成功,受赞扬和奖赏常常是上层的事,上层的大小官员们自己举杯庆贺,享受着成功的果实。虽然下层的人可能也值得分享荣誉,得到奖赏,但是,他们的作用常常被忽略,实际上被遗忘了。而在失败的情况下,情况则恰恰相反——谴责和处罚的对象是下层的员工,最终,最底层的人可能会成为替罪羊。

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着一种愈益明显的倾向,即通过成为一位受害者而逃避责任。对于许多人来说,成为这个“新的受害文化”的成员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这样一来能使他们在道德上处于无辜者的有利地位,并避免为他们的行为承担责任,还能通过法律制度获得经济上的赔偿。

所有这一切都源于人们日益增长的权利意识: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他们应该有所作为,经济上富足,事业上成功——如果他们不是这样,那么,他们就是受到了他人的伤害,他人就必须为他们的行为负责。他们确信他们不仅有“生活、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而且有得到幸福的权利。实际上,他们认为他们有权逐渐地增加“权利”的范围——而不承担与这些权利相伴随的责任。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人们把权利和责任分割开来。人们注视着他们的权利,但是,责任感却日益萎缩,因此,如果他们没有得到他们想得到的东西,他们就认为一定是某人的错误。

从自身以外来解释自己不幸的原因,当然有一定的诱惑性,但是,这种态度最终不仅不会取得任何结果,而且还会导致个人的尊严、自尊和自由的丧失。相反,如果你能完全地承担个人的责任,那么,你就能通过你所作的选择,自由地塑造你的命运。

自由是由深思熟虑的选择组成的,这些选择能反映你真实的自我:你真正的愿望和内心深处的价值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因素限制你的自由,甚至完全压制你的自由。这些限制你自由的因素,既可能来自于你自身以外——外部的强制力,也可能来自于你自身——内在的强制力。虽然外部的因素可能会限制你的自由——如受到监禁或从事一项没出路的工作,但是,由你自己内在的强制力所带来的限制,则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如,人们之所以一般会有拖延和吸烟的毛病、忍受焦虑的煎熬、感到抑郁和消沉或人际关系紧张,不是因为有人强迫他们这样做。相反,他们常常是以他们意识不到的方式而使自己成为受害人。

为了消除强制力,首先,你必须意识到强制力的存在。例如,如果某人强迫你以某种方式进行思考或感觉,你只有在意识到这种现象存在的情况下,才可能去解决这个问题。同样,如果你没有意识到无安全感或感情幼稚等属于个人的问题,那么,你就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形成内在的力量驱动你的行为。一旦你达到了这种深刻的认识水平,你就会选择一条不同的道路,使用恰当的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许多人对自由选择的性质并不了解,也有的人存在着许多疑惑,因此,下面我们有必要对有关自由的几个主要的误解进行考察。

许多时候,我们进行的选择并不自由,因为选择是在他人的强迫下作出的。例如,如果你受到了一个行凶抢劫者或一位野蛮人的威胁,身体面临着受到伤害的危险,那么,你所作的选择就是对这些威胁作出的反应,明显地感觉到不自由。同样,如果你在工作中,不得已而向有权解雇你的人向你施加的不合理压力屈服,那么,你所作的选择很明显就会受到这种环境的限制。这些对你自由的限制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外部的强制力,因为它们是促使你在不得已的条件下进行选择的外部影响力。虽然绑架人质、索要赎金以及敲诈等是这种强制力极端的表现形式,但是,强制力也有许多早期的形式。政治领导人诉诸恐吓、对熟人微妙的操纵、乞丐暗示的威胁、有权人进行的******等,是限制你自由的外部强制力的普遍表现形式。

把自己从外部的强制力中解放出来的方法是,消除它们或使其成为无效,只有如此,你才能作出反映你真实愿望的选择。例如,如果你的选择受到了野蛮的丈夫或不讲理的上司的限制,那么,你或者必须改变他们的强制性行为,或者你必须摆脱这种环境以获得真正的自由。如果你认为你的选择受到了你所居住的地理位置的限制,那么,你或许必须通过搬家才能增加你自由选择的可能性。

关于自由的第二个误解,干扰着人们进行自由选择的能力,因为它鼓励人们被动地接受他们所面临的可供选择的条件。然而,充分地行使自由意味着你要积极主动地创造现实没有提供的选择的可能性。这种能力既涉及到通过采取积极主动的精神进行批判的思考,也涉及到通过创造独特的可能性来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例如,如果你在工作中需要完成一个项目,你不应该只考虑原有的条件来实现你的目标,而是应该积极地寻求更多的可能性。如果你与某人面临着一个困难的处境,你不应该把自己局限在这个范围内来进行选择,而是应该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人们往往满足于坐在那里,听任环境决定他们的选择,而不是采取积极主动的精神,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塑造环境。批判的和创造性的思考者把世界看成是一个他们有责任去塑造和改变的可锻造的环境,这样就能使他们放手去最大程度地行使他们选择的自由。

“没有人是自由的,他是自己的奴隶”。这句格言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虽然你可能认为你能进行自由的选择,因为你不是能见到的外部强制力的受害者,但是,你的选择可能的确是不自由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的选择可能是内在的强制力的产物,一些非理性的冲动限制奴役着你。即使你是按照自己的“愿望”进行选择,“愿望”本身也不代表你最真实的自我——你内心最深刻的愿望和价值观。

尽管在社会生活中,没有外部的威胁能强迫人们进行选择,但事实的确存在。不过,在许多情况下,对人的限制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人的自身,这种内在的限制使人们无法进行源于他们真实的自我的选择。你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选择是源于你真实的自我,或它是内在的强制力的产物呢?对此没有简单的答案。你必须批判地思考你所处的境遇,以对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但是,下面的一些问题能指导你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你感到你能进行一个自由的和没有限制的选择,如果愿意的话,你能很容易地“作出相反的选择”吗?或者在某种意义上,你感到你的选择超越了你意识的控制,你受到一种不反映你真实自我的力量的“控制”,在某个方面,某种冲动“支配”着你?

你的选择丰富了你的经历,为你的生活增加了成功、幸福等积极的品质了吗?或者你的选择为你带来了消极的后果,损害了你努力要实现的许多积极的目标了吗?

如果有人问你,你为什么要进行选择,你能给出一个有说服力的、合理的解释吗?或者你对解释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感到不知所措,而只是说:“我无法控制自己。”

当人们吸烟成病时,他们常常感到,他们不是在进行一个自由的和没有限制的吸烟选择,因为对他们来说,要戒烟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相反,他们常常感到他们被习惯所困扰,尽管他们也曾作过无数次的戒烟的尝试。

吸烟给一个人的生活增加了许多消极的因素,包括对他自己及他周围的人健康的损害、牙齿有锈斑、呼吸困难等。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人们认为吸烟能减少忧虑、抑制食欲、缓减社会的压力等。但是,吸烟只能是治标之举,而不是治本之策。总的说来,吸烟最终的后果是消极的。

想戒烟的大多数人对解释他们为什么吸烟的原因感到不知所措,而只是说:“我无法控制我自己。”

现在我们使用这些标准对吸烟进行分析。习惯性吸烟似乎明显是一个内在的强制力的例子。当然,虽然吸烟可能不是你的问题,但是,你可能要考虑你生活中其它的事情。虽然你可能发现,作出别吸烟的劝告是很容易的,但是,当你面对巧克力包奶油小蛋糕的诱惑,面对缺乏安全的恐惧感或严重的消沉抑郁时,你可能就不会很容易地接受这类简单的劝告了。

有的内在强制力来源于他人的期望,而我们渐渐地在无意之中把这些期望“内化”为我们自己的一部分。例如,在你的生活中,某人可能要求你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依从,你可能逐渐地把这种期望内化,真的认为表现出这种自我克制是你自由的选择。不过,虽然你在表面的层次上可能能使自己确信,但在一个较深的层次上,很明显你放弃了你的心理自由,而服从了他人的要求。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很难挣脱虐待的和破坏性的夫妻关系的原因:他们不把这种关系看作是虐待的或破坏性的,相反,他们可能认为这样做是他们的自由选择。

在你全部的社会生活中,这种同样的心理模式不断地出现。希望被爱、被人接受、被人尊敬,适应社会整体,得到他人的奖赏,这一切都是人的天性。不过,虽然你可能努力地使自己确信,但是,你在对这些压力和需要作出的反应的选择常常真的是不自由的,因为促使你行动的驱动力不是来源于你自身,而是来源于自身之外的力量。这里的关键是你自我意识的程度。自由选择要求你能意识到社会的压力和期望,你能有意识地选择如何对它们作出反应。但不幸的是,我们这个关键的自我意识常常是缺乏的,因此,我们的行为是外部操纵的结果,而不是源于自我的选择。

大多数人确信,只要他们不过分地被外部的力量所驱使去做某事,他们的决定就是他们自己的,如果他们希望某个东西,那是他们想要它。但是,这是我们对我们自已存有的一个大的幻觉。我们的许多决定实际上并不是我们自己的,而是由外部给我们建议的,我们成功地说服了我们自己,这是我们所作的决定,但其实我们是在服从他人的期望,被害怕孤独隔绝和对我们的生活、自由和舒适的较为直接的威胁所驱使。

即使你可能认为你在进行真正的自由选择,但实际情况可能是,你对内在的或外部的强制力的反应所作的是“虚假的选择”。因为你没有意识到对你的行为产生影响的某些因素,所以,你生活在玩偶的幻觉中,你的每一项活动都被你看不见的提线所操纵。

虽然每个人都参与了某些虚假的思考和虚假的选择,但是,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在什么程度上,我们大家都这样做了。如果你是一个对你的信仰和选择进行反省、推理和批判思考的人,那么,你基本上是一个“内在导向”的人,即你是一个独立地进行思考和选择的人。相反,如果你是一个很少对你的信仰和选择进行批判思考的人,那么,你基本上是一个“他人导向”的人,也即你是一个受他人的期望或你几乎不能控制的内在力量决定的人。真正的自由要求我们具有对“自我”进行反省、推理和批判思考的意志和能力,缺乏这些能力,我们就会处于成为“虚假的自我”的危险境地之中。

我们会很自然地认为,既然你的自由常常受内在的和外在的强制力所限制,因而你的责任就会被减少,因为这些内外的强制力似乎是你无法控制的因素。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你仍然是有责任的。为什么呢?因为你感觉到你自己所承受的限制,主要是你以前进行选择的结果。例如,虽然你现在可能感到迷恋某些药物,或处于身心上受到虐待的夫妻关系之中,但事实上,你的这种被奴役和束缚的状况是多年来就发生的。现在,你可能感到你深陷其中,甚至想象不到会有不同的可能性。然而你的处境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它是你进行的一系列选择的结果,就如同用线慢慢地把你的手缠住,一开始,你很容易挣脱,但是,如果你不采取行动,就会逐渐地达到这种程度:没有外界的帮助,你就无法使自己得到解脱。在此,寻求这样的帮助仍然是在于你自己的选择。因此,你应该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

但是,周期性的抑郁消沉、恐惧、情绪不安以及其它的一些心理问题又是怎么回事呢?人们也应该对这些情况负责吗?虽然我们己“进步”到对几乎每一种病症,特别是心理领域,都有药可治的地步,但是,我们需要回首去审视,在上述情绪失调中思考应起什么样的作用,因为我们常常在无意之中,通过我们的思考和选择使情绪失调得以存在,甚至使它们得以强化。当然,在严重的、慢性的和长期的情绪失调的情况下,专业的治疗帮助是必要的,但是,对于较为常见的并影响我们发挥潜能的失调病症,如果我们能做到清晰的思考和自由的选择,我们就常常能想方设法,努力地冲破这些障碍和困难。

在现实的生活中,以上抽象的观点如何能发挥作用呢?让我们考察一个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很熟悉的例子:抑郁。请想想你上一次抑郁的情况。你对前途感到倦怠、目标不明确、悲观了吗?你感到这种低落的情绪即使你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是无力改变的吗?

对慢性的抑郁症有两种传统的解释:

第一种,它始于由来已久的心理疾病,反映了悬而未决的童年期精神上的冲突和无意识的愤怒,它需要数年的临床治疗来进行分析和改善。自然,这种方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即使如此,这种症状也没有把握彻底治好。

第二种,它始于大脑的化学失衡,需要服用抗抑郁的药。实际上,这些化学的治疗不仅对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正变得日益普遍,而且对一般的病人也是如此。越来越多的人正寄希望于科学的力量,为他们提供简便的治疗方法,帮助他们治愈复杂的心理疾病。如果我们通过简单的服用药片就能“治愈”抑郁症,或许我们用同样的药物手段就能治疗任何的情绪疾病。

如果对抑郁症只有两种可能的解释,那么,它是在什么地方遗弃了自由呢?从表面上来看,抑郁似乎是一种如此普遍和衰弱的内在强制力,以至于用任何认真的方法谈论选择的自由都是毫无意义的。人们如何能为他们似乎明显所无法控制的处境而负责呢?另一方面,如果能说明抑郁症常常是人们进行选择的结果,他们能在其生活中通过不同的选择来祛除这种病症,那么,很明显,自由和清晰的思考就是在生活的所有方面走向幸福和成功的关键。

生活力量的感觉如何?你使用了哪些方法来消除抑郁症?它们是成功的吗?为什么你认为抑郁症最终能被消除?

首先要意识到,即使当你处于抑郁症这样强有力限制的痛苦中时,你仍然能够进行选择。

同样,当你感到特别的抑郁时,你可以选择向抑郁屈服,让它剥夺你过有意义和有作为的生活的愿望,或者你也可以选择战胜抑郁。你用什么武器来打败这个始于你自身的敌人呢?你具有思想的力量,能够进行批判的思考,清楚的推理以及自由的选择。这也正是对人的行为进行解释的非常直接和容易使人误解的方法。顺应不良的行为和神经过敏的情感,都是基于不合逻辑和自我毁灭的信仰的基础之上的,通过改变你思考的方式,可以把行为和情感转变到积极的方面来。虽然这种疗法把重点放在无意识的童年期创伤和长期的治疗上,但实际上所有严重的情绪疾病——如抑郁——和神经过敏的行为都是“不良的思考”的结果。不明晰、不合逻辑和方向错误的思考会产生心理疾病,通过清除不恰当的思考模式,这些心理疾病可以得到缓解和减轻。艾利斯通过研究发现,个人通过选择他们的思考方式,可以改变思考的模式。以前学者们认为,人们的思考或是被内在的心理驱动力所“推动”,或是被外部的力量所“拉动”。但是如果人们能够控制他们的思考,也就能够控制他们如何感觉和如何行为。

假定你正耐心地排队等候公共汽车,这时,突然有个人猛地从后面推了你一把,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如果你认为这个人是有意地推你,那么,你很可能会感到很气恼或甚至是愤怒。现在,假定当你转过身来看看是怎么回事时,你看见那个推你的人戴着一副墨镜,手里拄着一个拐杖向前探着路。你现在的感觉又是如何呢?如果你认为那个人是个盲人,你可能对你最初的愤怒感到很尴尬,认为你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现在,假定每个人都上了汽车,你把这个人领到了座位上,他摘下墨镜,开始读报,现在你的感觉又如何?是的,你肯定明白了一切。我们对世界上所发生的事情的情绪反应,直接建立在我们对事情如何思考的基础上。当你的思考变化时,你的情感也会发生变化。

“合理的情绪心理疗法”是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种方法,它是建立在以下的原则基础之上的:

神经过敏的倾向常常是天生的或是在童年期就有的,但是,这些倾向由于个人不断重复早期就有的神经过敏的信念而延续下来。

既然情绪是密切关联的,是人的思考的产物,那么,神经病就是由错误的、不合逻辑的信念组成的,这些信念导致某人会用自我毁灭的方式去感觉和行动。

人们可以通过改变他们不正常的思考模式,并代之以明晰的、理智的思考模式,来清除他们身上这些自我毁灭的倾向。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找出那些不断反复,使人们的情绪失调和行为失当的不合逻辑的信念,向这些信念提出挑战,并代之以正确的信念,最终达到对影响生活每个方面的个人生活哲学作基本的调整。

这种“合理的情绪心理疗法”的方法在帮助人们解决个人问题方面,被证实为特别有效。因此,让我们把这个方法应用到我们一直在探讨的抑郁这个问题上,看看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对这个方法如何运作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之后,你就能够把它运用到你生活的任何领域,使你的生活更加自由和幸福。

慢性的抑郁症是一种被意识到的思想失调,是对世界悲观认识的自然结果。当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不幸降落在一个悲观者身上时,悲观者对此反应的方式是抑郁:“这完全是我的错,它将永远地持续下去,它将损害我所做的一切。”这种反应是习惯性的和自动的,反映了一种在塑造个人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思考模式。当同样的不幸降落在一个乐观主义者的身上时,他的反应方式是尽量减少挫折和不幸感:“这个错误主要是由环境造成的,无论如何它会很快地消失。此外,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东西。”这种反应方式在帮助乐观者深处逆境而不抑郁是很有作用的。

悲观者对不幸的这种习惯性的消极反应方式,反映了错误的和不合逻辑的信念,这种信念会带来许多的情绪问题,其中包括抑郁。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用正确的信念代替错误的信念,以确立新的思考和反应模式。例如,悲观者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解释风格”,学会像乐观者那样去思考和感觉,“解释风格”是悲观者习惯性地向他们自己解释事情为什么发生的方式。你的解释风格反映了你对自己和世界的基本信念——它体现了你的生活哲学。你是一个可尊敬的、有价值的人,还是一个一钱不值的人?你能完善你自己并提高你生活的质量,还是你对有意义的改变无能为力?你的解释风格反映了“你心目中的世界”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随着你对自己不断地重复音信——这也反映了你的解释风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就会建立塑造你人格的思考和感觉的模式。

例如,假定你刚知道两周后你将失去你的工作,你对就业的前景感到很渺茫,每个人面对此种情况都会有这种心理体验。虽然同样的事情可能既会降临到悲观者的头上,也会降临到乐观者的头上,但他们对此所作的反应是完全不同的,从中反映了他们不同的解释风格。让我们来作一个比较:

(1)个人化:正如这些陈述所反映的,悲观者倾向于指责降临在他们身上的不幸,从而导致削弱自尊心,他们的结论是他们毫无价值,才能平庸,不值得人们去爱。相反,乐观者清楚地看到了外部的环境在其不幸中的作用,他们能够客观地评价他们自己的力量和失败,乐观地面向未来,更好地完善自己,这样使他们的自尊心比那些不断责备自己的人更强。当好事来临时,情况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悲观者习惯地把荣誉和赞扬送给外部的环境和人们,而乐观者则倾向于认为这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自己应受到赞扬。

(2)永久:正如上面所陈述的所表现的,悲观者倾向于把不幸看成是永久的、一系列消极的事情,它们总要发生,并毁灭他们的幸福。相反,乐观者则倾向于把不幸看成是暂时的,把消极的事情看成是他们能克服和战胜的暂时的挫折。从积极的事情来看情况也恰恰是相反的:悲观者倾向于把成功和幸福看成是暂时的,而乐观者则坚信这样的成功和幸福是一种正常的状态。

(3)渗透:最后,正如上述陈述所反映的,悲观者认为,不幸的事情会渗透到他们生活的所有方面,表明他们的生活是一场失败。相反,乐观者认为,消极的事情是特定的和孤立的,与生活的其它方面没有什么联系。在积极的事情方面,两者恰恰也是相反的:悲观者认为他们的成功仅限于那一件事上,而乐观者则把成功看成是他们生活获得全面成功的标志。

在生活的每个方面——学习、工作、运动、健康,甚至是长寿——乐观者都比悲观者有更大的成功的可能,就像才能和动机在取得成功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一样,乐观可以被看成是继才能和动机之后第三个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当你面对逆境时,不能给自己说泄气的话,这是很重要的乐观技能,它能使你学会一系列新的认识的技能和态度,从而以更有效的方式重塑你对世界的看法。这种新的看法会使你获得解放,给你进行真正的自由选择的力量,这种选择能反映你最真实的和真正的自我。当你学会了这些积极的思考技能时,你也能把它们传授给你的孩子和你生活中其他的人。

你生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你努力要实现的幸福生活是什么?

幸福生活不像美德、满足、离世或愉快一样是一种固定的状态;也不是像得到调整、实行和实现这类的目标状态;也不像是驱动力或减少紧张那样的一种心理状态。

相反,幸福生活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是一个方向,而不是一个终点。但是,是什么方向呢?根据罗杰斯的观点,“构成幸福生活的方向是当心理自由能指向任何方向时,由全部的有机体所选择的东西”。换句话说,幸福生活的核心就是通过真正的自由选择来创造你自己,把自己从外部的和内在的强制力中解放出来。当你过着这样的生活时,你就可以在你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发挥出你的潜能,就能够完全地向你自己敞开心扉,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体验自己内心的力量。你就不仅能较清楚地意识到像恐惧、失望和痛苦等这样的情感,并坦然地接受它们,而且也能体验到勇气、体贴和尊敬这样的情感。你就能完全基于自己的体验生活,而不是通过防御和否认而把它们都排除在外。

你怎么能知道你应该进行什么样的选择,什么样的选择最有利于创造你想象中的自我,并实现幸福生活呢?随着你达到了心理的自由,你的直觉就变得越来越可信,因为它们反映了你内心深处的价值观,你真正的愿望和你真实的自我。当我们受到内外强制力对我们自己的阻碍时,我们的直觉就会受到曲解,其结果常常是自我毁灭。如前所述,你需要对自己作明晰的思考,有一个乐观的解释风格,因为它能使你尽可能地用最有成效的方式来对待生活。当你达到了这种思想明晰和精神和谐的境界时,“感觉不错”——你的反映意识和常识的证明——就是对你应该进行的选择的一个有力的和可信赖的指导。在这种良好的状态中,所进行的选择将有助于你创造一种丰富的、令人振奋的、具有挑战性的、有激励作用的、有意义的和有所作为的生活。它将使你不断地发展自己,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同类推荐
  • 这些年,我吃的都是不好意思的亏

    这些年,我吃的都是不好意思的亏

    成功人的字典里不存在“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就像乌龟的壳,背着它,我们既走不快,也走不远。因此,放下怯懦、自怜和自卑,别再不好意思了。必要的时候要大胆一点,该求人的时候就自信一点,该表现的时候就勇敢一点,该争取的时候就主动一点,该坚持原则的时候就坚定一点,该说“不”的时候就果断一点,该开口的时候就别怯场。
  • 你会幽默人见人爱

    你会幽默人见人爱

    幽默是上帝赐予人类最伟大的礼物;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是平淡生活中的“调料”。人们常有这样的体会,疲劳的旅途上,焦急的等待中,一句幽默话,一个风趣的故事,往往能使人疲劳顿消,笑逐颜开。
  • 三十而1,一切正好

    三十而1,一切正好

    本书介绍了女性如何保持“三十岁”的状态,让自己具有精明的思辨力、左脑战略意识、以及右脑的创造力。在生活中更会察觉人心世界深刻微妙的千变万化。这就是三十岁女性应该做到的,让自己去集和多种才能:洞察力,话语权术,直觉,意念能量,解决问题的创意等。
  • 若无好天气,就自己成为风景

    若无好天气,就自己成为风景

    这是一本让你活得通透的成长之书,也是一本提升女人内在的优雅修炼手册。写作十年,人称“心灵疗愈师”的蒋婵琴,感动过数百万读者,抚慰过无数颗受伤、迷茫的心灵。很多女性读者在遇到生活、情感、事业上的问题时,都会来找她倾诉。这本书直击女人内心,切中痛点,从而让人豁然开朗,获得心灵的平静。她的文字,如同流水一般,润物细无声,往往一句平常的话,就能触及人心。很多读者说,读她的文章,就像是在给心灵做SPA。本书精选了蒋婵琴十年散文,从情感、婚姻、家庭、自我成长等多个方面,为你指引方向,抚慰你的心灵,帮助你在这复杂的世界,找到内心的归属,当下不惧,未来不迎,成为一个真正优雅的女子。
  • 穷人为什么穷

    穷人为什么穷

    本书立足于让穷人认识自我,尤其是认识自己的弱点,知耻而后勇,它不想让穷人沉溺于一种假想的贫穷快乐中,而是以直面人生的笔触唤起穷人 改变自我的勇气。全书前十章主要是谈穷人自身的缺点和问题,最后一章则 给出了启发致富的方法,指点了富裕的前途。
热门推荐
  • 与君相谋(全集)

    与君相谋(全集)

    本套装包含《与君相谋1:秋风不渡》当初她救他,就是为了让他恨,让他去报仇,想知道就去查证。陈年旧案当初究竟有何隐秘,都只能靠自己去探索,随着他们的点滴生活,二人的感情也纠葛不清,在这之中他想要的,得不到的,她都会为他得到。而他需要付出的也仅仅只是自己而已。《与君相谋2:春风佛晓》她不是刽子手,但她是皇权斗争里的利刃,这一点她是从不曾忘的,只不过是世人忘了而已。可是世人的众说纷纭对她来说重要吗?那并不重要!真正值得她珍惜的只是他的话……“你可认命?”“他认命吗?”“是他教我要认命。”
  • 卦算

    卦算

    这是一个亦悲亦喜的故事,很难说适应很多读者的胃口,我想写的无非是一个发自内心的故事。
  • 全能花心系统

    全能花心系统

    别人花心要钱,他不花心要命!一套花心系统让一个普通学生朱小贤尝尽酸甜苦辣,其中滋味难以言喻,所以他只能一边纵意花丛,一边两眼含泪,在心中不停哀嚎着:“哥,真的不想花心啊!”
  • 惹火贤妻:妹妹新娘

    惹火贤妻:妹妹新娘

    啥?改嫁?!老妈多大年纪了,还改嫁?老妈的辛苦,当女儿的她是有目共睹的,她也想老妈过得舒舒服服啊!可是……她改嫁干嘛拉着她一起“嫁”啊?而且……而且……该死的!对方还有一个比她大上N岁的儿子呢!
  • 快穿之男主大人太病娇

    快穿之男主大人太病娇

    【系统+双洁+病娇】他是受万人追捧的翩翩公子江言,她是经历九十八次位面快穿的温灼。传闻江影帝不仅帅的人神共愤,连脾气都好的挑不出错,路上碰到老奶奶会主动送人回家。只有温灼知道,这男人不但病娇,吃起醋来更是不要命。“温灼,温灼,别走……”江言一遍又一遍的唤着,温柔且缱绻。温灼想,她大概是中毒了,一种叫江言的致命毒。
  • 哀殿下的守护骑士

    哀殿下的守护骑士

    我亲爱的哀殿下,老天爷既然给了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机会,那这一世,我必陪伴你的身旁,做你专属的守护骑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世族赋之兰寮往事

    世族赋之兰寮往事

    三年相守,七年相斗,江湖之远,庙堂之高,这天下,是他予她的红妆,还是她赠他的诀别?三年前,他和她是人人羡煞的伉俪情深,三年后,他是人人畏惧的摄政王,她是江南世家的族长。权势,天下,家族,亲情,爱情,他和她的选择,左右的是他们的人生还是这天下的聚散?七年后的他们得到的和失去的是否无悔?大陈王朝历史上最风雨飘零的十年,后世史书上最讳莫如深的一段岁月埋葬的他和她的故事。
  • 我和平板拯救了辽

    我和平板拯救了辽

    华为平板把我带到了辽,并让我悲催的成为了辽国末代皇帝耶律延禧!这可咋整啊?
  • 二次相遇的人生

    二次相遇的人生

    洛言七突如其来的和几个死党穿越了,从此“我的人生我做主”,过上了与前世截然不同的人生。与死党的二次相遇,创造了奇迹;半路来的那个王爷是什么回事,又该怎么办?某七:哪来的打哪去!某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