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359800000004

第4章 不能与同事和谐相处

同事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同事相处不和谐,则会严重影响团队建设和工作效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把握好相处的尺度,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才能实现同事相处中的“皆大欢喜”。

1.曲意奉承,助长员工嚣张气焰

诸葛亮担任丞相之后,地位处于“一人之下,万上之上”。在此之前,他在刘备集团中实际上处于中上等地位。就是刘备汉中称王之时,诸葛亮的官职也只是军师将军,位居前后左右等常设大将军之下。在与“同事”相处中,除了李严之外,他似乎并没有与人闹出什么矛盾,但是,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在“同事相处”中确实有过一些漏洞。诸葛亮“捧杀”关羽便是其中之一。

关羽字云长,是最早追随刘备起事的蜀汉功臣之一,“桃园三结义”更是千古传颂的美谈。其将才资质甚佳,又高风亮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有“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的精彩传奇故事,虽然是戏剧渲染,但关羽的忠心和胆识的确使他具有特殊魅力,甚至后人以“关帝”、“关爷”相称,敬之为神。但是,关羽有一个缺点就是自视极高,这一个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酿成了他以后大意失荆州,以及身首异处的悲剧下场。

刘备入川后,大量起用原益州集团人才,其中关中名将马超,原为雄踞一方的领袖,是西凉第一猛将,在被汉中集团派来支援刘璋时,倒戈投靠刘备。刘备给予其特别的礼遇,晋封其为平西将军,与关羽、张飞平起平坐。如此一来,远镇荆州的关羽心里可就不平衡了。他特意从荆州写信给诸葛亮,问“超人才可比谁类”,甚至要入川与马超比试。

诸葛亮当时虽然职位略低于关羽,但已是刘备集团的主要策士,应该说,他对关羽自视清高而又深明大义的个性是有所了解的,可是,他不但没有将刘备重用马超的利害关系对关羽讲明白,反而顺其个性,曲意奉承说:“孟起(马超字)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翼德(张飞字)并驱争先,犹未及髯(时人称关羽为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他将马超比作西汉初期的彭越及英布等有勇无谋的猛将,这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实际上当时武将中武艺高超者当属吕布、马超、典韦等人,而文武兼备者当属吕蒙、赵云、张辽等辈。诸葛亮的这一吹捧,虽然暂时平息了关羽的不平,可是也助长了其傲慢的气焰。关羽在收到诸葛亮的书信后,“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这种自大情绪为他将来的悲剧埋下了隐患。

刘备自封汉中王后,诸葛亮担任军师将军,总领军国大事,册封“五虎上将”。新建立的四大军团统帅中,关羽为前将军,地位最高,其次为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诸葛亮此时又担忧了,对刘备说:“黄忠将军虽是荆州名将,但与关羽平起平坐恐怕他会不服。”刘备于是派费诗到荆州,给关羽送去前将军的印绶,并嘱其说服关羽。关羽果然看不起黄忠,拒不受封,说:“翼德吾弟也。马超世代名家(此时对马超没意见了)。子龙(赵云)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再看费诗的劝说:“夫立王业者,所用非一。昔闻萧、曹与高祖少小亲旧,而陈、韩亡命后至,论其班列,后来居上,未闻萧、曹以此为怨。今汉中王以一时之功隆崇于汉升(黄忠字),然意之轻重,宁当与君侯齐乎?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谓君侯不宜计官位之高下、爵禄之多少为意也。仆一介之使,衔命之人,君侯不受封,如是便还,但相为惜此举动,恐有后悔耳!”“羽大感悟,遽即受拜。”可见关羽也是一个能明辨是非之人。而费诗所言,难道诸葛亮不会讲出这种道理吗?恐怕不是他不明白,而是没有这么去做而已。以诸葛亮当时的身份,他不仅仅是关羽的同事,更是刘备集团的实际决策者和“人力资源部主管”,他所考虑的,不应该仅仅是暂时平息矛盾,还应该积极主动地考虑对关羽的教育和“培养”,这是他的一种使命,应是他的责任感使然,因为这必将关系到关羽的“成长”,以及整个刘备集团的利益。相信后来关羽很大程度上因为自己个性上的缺陷而“失荆州”,是诸葛亮所不愿看到的吧!因为这直接破坏了他自己谋划的“隆中战略”,从而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职业目标的实现,这就是他“捧杀”关羽所带来的恶劣后果。

员工与公司利益的一致性已经讲了好多,而且职业生涯中的人也都应该明白,公司的事就是自己怕事。同样,别以为同事不关己而忽视同事的缺点,或者做一个“好好先生”,甚至纵容。或许,你正为同事明显的缺点而暗自庆幸,希望他的跌倒能为你铺平道路,使你在晋升的道路上少了一位对手——事实上,的确有很多人是这么想并依此去行事的,可是,这不是光明正大的行径,也是不可取的。与人交往,讲求“以诚相待”,与同事交往,也是“以诚换诚”,纵容和吹捧都是一种变相的“欺骗”,有悖于人际交往的准则。

很多职场中的人都被越来越多地灌输着这种思想:职场拒绝坦率。这种思想应该有它的合理性,因为同事关系是人际关系中十分微妙的一种,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到你的职业生涯。但是,这种思想绝对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拒绝真诚,其真正的含义,应该是教给职场人士一种与同事相处的方法,即如何才能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与同事融洽相处。这只是一个方法问题,而不是一个原则问题。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在同事交往中左右逢源。从个人利益的角度讲,即使是掩饰得再好的“不真诚”,最终也会露馅,到时候,只能给自己带来信任危机。就拿吹捧来说,当同事发现你的违心吹捧最终给自己职业生涯带来影响,或者发现这一切都只是你为了自己的晋升故意所为,那么,你的后路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对待工作时,有一条著名的工作原理,即“多一盎司定律”,它是由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观察研究提出的。“多一盎司定律”强调员工的主动性,指出那些与别人做了同样多却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二者所做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只是“多一盎司”,但其所取得的成就的及成就所包含的实质内容却有着天壤之别。实际上,这一原则在同事间的交往中也是适用的,对于同事的真诚,你可能只需要“多加一盎司”,就会收到积极的效果,而你所得到的,将不仅是“一盎司”,而是取信于一盎司的回报,这是毋庸置疑的。

明白了真诚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的任何言行,都将有助于与同事融洽相处。实际上,下面这些约定俗成的注意事项都能够帮你维持良好的同事关系:

(1)保持快乐。以快乐的心情去面对同事,用你的快乐感染同事,乐观积极地与他们相处,起码你会赢得好感。

(2)耐心倾听。倾听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尊重同事的表现。只说不听则是人际交往中的大敌,因为人人都想让自己的思想通过语言流露出来。

(3)虚心和谦虚。同事之间,既是合作关系,也存在着必然的竞争关系。虚心请教让你既容易被接受,又能学到他人的长处;同时谦虚能淡化敌视和嫉妒。

(4)宽容和忍让。“容人者,人亦容之”,“小不忍则乱大谋”。宽容和忍让是同事交往中的两个“先行者”,任何时候,都须三思而行。

(5)接受别人。摒弃固执己见的习惯,接受同事的积极意见,相信不会被认为是缺乏主见。

2.不能为团队链条注入沟通润滑剂

诸葛亮主政之前,官居其上而对刘备贡献最大的,当属法正。

法正原为益州刘璋旧部,因不被重用而产生异心,后积极策动刘备入川,并最终劝刘璋投降,为刘备夺取西川立下大功。

刘备入川后,法正更是凭借对当时占领汉中的曹操形势的了解,积极建议刘备夺取汉中。曹操得知刘备夺取汉中之谋略皆出于法正之手时,也表示:“我早就知道,刘备不可能有此能力。”

刘备汉中称王后,对法正自然备加尊重,封其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其职位在诸葛亮之上。刘备在世时,去世的文武重臣包括关羽、张飞在内,只有法正死后有谥号,其余都是后主刘禅时才追谥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刘备对法正的礼遇。

然而,法正在德行方面却不加收敛。早在他任刘璋部属之时,就“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任蜀郡太守后,他更是“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这一方面是他个人素质上的劣性,另一方面,也是来自于益州当时官僚及地方豪强勾结,鱼肉百姓的传统。

当时,诸葛亮挂名军师将军,实际上担负宰相重任。为彻底扭转益州局面,他毫不留情地打击特权,力行法治。这引起了益州官僚的不满,他们指责诸葛亮“刑法峻急”而不“广德量力”,纷纷要求他“缓刑弛禁”。于是,当时的成都地方豪强之首法正被委派与诸葛亮交涉。法正搬出汉高祖刘邦“约法三章”的典故劝说诸葛亮,而诸葛亮则以“乱世用重典”相对,深刻地阐述了力行法治的重要性,令法正无言以对。

可是,正是全面致力于以法治理益州的诸葛亮,在对待我行我素的法正时,他网开一面,并为其找出若干理由。当时,法正的违法乱纪的报复行为,引起同僚的极大不满,于是对诸葛亮说:“法正于蜀郡太放纵,将军宜禀报主公,抑其威福。”意即希望诸葛亮能在刘备跟前反映反映,对法正的行为加以约束。但是,素以执法严峻著称的诸葛亮却说:“主公正在公安,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法正)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这是什么逻辑?难道说,只因“先主雅爱法正”,以及“为之辅翼”,就说其乱法有理,情有可原了吗?看来,国人所说的“刑不上大夫”真是不无根据呀!或许,诸葛亮的确是从法正的功劳方面考虑,然而,问题的关键也正在于此。按当时益州的局势而言,只能以一个“乱”字形容,而法正作为成都地方豪强之首,又身为蜀郡太守,本应以身作则,为那些“专权自恣”的特权阶层做出正直的表率才对。诸葛亮的这种法外容情,只能被看成是向特权低头。如果更进一步探究的话,只能给人留下别有用心的嫌疑。再说,诸葛亮能引经据典地说服法正赞成他力行法治,难道就不能以大局为重,指出法正乱纪行为的危害吗?“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看来,诸葛亮不仅没打算指出法正的不当,甚至也没打算答应那些对法正行为不满的同僚的请求,禀明刘备,以抑制法正的肆意横行。这里存在一个沟通问题。

职场上的许多不利情势,其实完全可以通过真诚的交流、坦诚的沟通,使其细节上发生改变,从而逐渐扭转整个局面。但是,相当一部分员工,都本着相安无事的观点,相信沉默是金,他们紧闭双唇,不愿干涉进去,害怕得罪同事,他们说:“那不关我的事!我只要走得端、行得正就行了,我的事我自然会装在心里。”所以,他们不去沟通,任由情势恶化,当酿成恶果、危及自身时,他们才会说:“我就知道不会有好事!看,让我说中了吧!”甚至还会幸灾乐祸,庆幸自己没有步其后尘,而将自己的损失先搁置一旁。这难道不是很愚蠢吗?

一件糟糕的事情,如果尚处在萌芽状态,则可以通过及时沟通,坦诚交流,齐心协力出谋划策,将它遏制住。然而,一旦产生了一种事不关己的心态,听之任之,它只能泛滥成灾。不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微杜渐”,则能长保安宁吗?而企业的兴衰,又怎能不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员工的利益呢?

同事之间的合作和竞争关系,注定每一个员工都处在同一个链条上,只要链条运转,就会相互摩擦又相互推进,在运转过程中,沟通是惟一有效的润滑剂,没有了润滑剂,链条就会运转不灵,而构成链条的每一小节都会磨损和生锈。同样,没有沟通,同事间本身存在的屏障也会变成厚厚的坚冰,团队协作也就变成了一纸空文;没有沟通,团队的运转也会出现故障,每一个员都将受到损伤。

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的是专业知识,85%靠的是与人沟通的能力。”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简单而言,可划分为语言沟通、书面沟通和“无声的沟通”。

(1)语言沟通。包括说话和倾听。说话是一门艺术,相同的意思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要让人明白自己的真实想法,就需要找到更为有效并容易被接受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同时,善于运用语言艺术,还能增进同事感情,促进交流与合作。同样,倾听也至关重要,只说不听既表现得以自我为中心,又不能有效了解对方的内心。只有说话与倾听相结合,才能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2)书面沟通。包括阅读、书面等立体沟通行为。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书面沟通已经越来越受到职场人士的重视,它的最大好处,就在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而有效地达到沟通的目的。

(3)“无声的沟通”。即身体语言的沟通,包括举止、眼神、面部表情等。实际上,在社交场合中,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信息靠语言传递,其余三分之二是由无声的身体语言来传递的。如果要真正准确地把握对方内心的真意,单靠语言的沟通远远不够,还必须懂得解读、掌握及活用身体语言。

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人们并不是不明白沟通的重要性,而是受阻于多种多样的沟通障碍。一般来说,人们在沟通一种过程中会遇到的以下障碍:

(1)语言表达的障碍。往往由沟通双方的共同原因造成,即说话者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者的理解能力。这就需要找到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语言。

(2)信息传递的障碍。由此而造成信息传递中的断章取义,使信息失真,人际关系学称之为信息的过滤。这就要求在沟通过程中,尽可能全面而准确地传递信息,同时,也需要学习考察能力,而不是道听途说。

(3)心理差异的障碍。造成心理差异的原因很多,诸如个性、环境、同事间的利益关系等,都会影响沟通时的心理。最好的办法只能是通过沟通达成心理上的一致。

(4)顾此失彼的障碍。由于时间限制,以及信息的繁杂多样等原因,使得沟通过程中难以对信息进行合理分析,从而造成沟通障碍。最佳的处理方法,就是分清信息的重要性,区别对待。

(5)关系不清的障碍。同事之间,往往由于关系不清而很难有效沟通,这就要求平时处理好同事间的人际关系。

(6)沟通技巧的障碍。在使用三种沟通途径进行交流时,往往会由于沟通技巧的欠佳而使沟通受阻,特别是在肢体语言的交流中,由于不能使用合适的肢体语言,或者不能解析肢体语言,从而造成沟通困难。这就需要员工们平时多掌握和注意沟通技巧,将其当成一种艺术来学习和使用,为有效沟通发挥作用。

总之,沟通中的障碍虽然的确存在,但也不是不可避免,只要把沟通当成一种精神需要,以求达到同事间亲密相处,并增强团体精神,沟通障碍就会迎刃而解,你的职业生涯也将一片光明。

3.压制新同事

纵观诸葛亮的仕途,由于从初出茅庐以来,一直被刘备视为“犹如鱼之得水”,是老板跟前的大红人,所以,他似乎没有必要利用政治手段压制其他“同事”。然而,事实绝非如此,他在刘备白帝托孤之前并没有真正坐定蜀汉的第二把交椅,庞统和法正就曾经一度以绝对优势超过他的地位和名望,特别是白帝托孤时,更是从半路杀出了一个李严,成了诸葛亮仕途上的一个障碍。

李严字正方,荆州南阳人,曾在刘表手下任职,并得到赏识,曹操攻占荆州时,李严逃入蜀中,得到刘备的重用,委以成都令之职,后来成为东州军团的高级将领。

刘备攻打益州时,刘璋派李严带兵驰援绵竹。不料李严及其率领的士兵大部分来自荆州,与刘备同属一路,又因益州法正、孟达素与李严交好,所以,在法正等老友和老乡庞统的策动下,李严不战而降。这使益州军团的士气遭到致命的打击,却使刘备军团声势大振,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刘璋的投降。

刘备感念李严的功劳和才干,拜其为将军,不久后升任犍为太守,加封兴业将军。

刘备兵败虎亭,退居白帝城之际,适值尚书令刘巴去世,于是刘备任命李严接替刘巴职务,并一直在永安随侍。刘备临终时,向永安宫服侍的群臣下旨,宣布托孤于诸葛亮,并任命尚书令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与诸葛亮共同辅政。

然而,诸葛亮对先帝委任的这位辅政大臣是如何对待的呢?他为了避免李严介入自己的权力范围,同时,也为了尽量排除朝廷中的益州势力,令李严留守永安,他却独自返回成都。

这就是诸葛亮对蜀汉最高军事长官的压制。而且,诸葛亮在丞相府治事,便担任益州牧和司录校尉,“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而作为尚书令、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的辅政大臣李严实际上几乎无军政大权可言。留守永安,根本无从过问军政事务。后来,诸葛亮又调犍为太守陈震为尚书令,将李严排除于蜀汉行政首脑机构之外,完全架空了这位有名无实的辅政大臣。

接着,在南征夷越,北伐中原之时,诸葛亮更是亲自统兵,并于第三次北伐时,干脆夺取李严兵权,使其催督粮运,李严的军事首脑地位也荡然无存了。

难道说,这是由于李严没有才能所致吗?未必,刘备能将其一手提拔至辅政大臣的地位。足见李严并非平庸之辈。就连诸葛亮自己也曾称赞其“处理事务犹如流水般自如、迅速,任何艰难的工作,在他手中从来不会迟滞。”由此可见,李严的确是位实际工作能力相当高的官员。诸葛亮对待李严只能是压制和排斥。

究其原因,不外乎独揽大权。即使他是为蜀汉政权的稳定着想,这种对待同事的做法实非高明之举,而且完全是一种阴谋手段。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实在与他留给世人的光辉形象大有出入,无疑是为自己脸上抹黑,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写下一大败笔。

中国有句老话叫“欺老不欺小”,尽管这句话的前两个字很不地道,还有待斟酌,但后三个字完全符合真理。欺负老的或许能显示一下自己的实力,何况,老的或许已经没有几天“奔头”了,或许他无依无靠,对你的欺负无力反抗。可年轻人就不同了,欺负他们只能表明自己不够仁慈,再说年轻人发展空间大呀!可能他将来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到时,谁能担保他不算旧账呢?

现实的职场中,就更不能欺生、压制新同事了,一个初涉职场的年轻人,或者一个刚进公司的新同事,即使他一开始表现平平,而且也可能在“前辈”的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但是,现在的年轻人,谁没有一点儿野心,他们的未来都是一个未知数,说不定哪天他平步青云,一跃成为“前辈”的顶头上司。从这一点上讲,压制新同事绝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同时,抛开现实的功利不说,单从理论上讲,人和人之间或许会存在资历、经验、能力的差异,但是每个人在人生上都是平等的;何况谁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绝对不能因为资格老、经验多、能力高就感觉高人一等,将自己捧到一个下不了台的高度,否则只能跌得更厉害。

革命不分先后,公司注重的是功劳和才能,资历在能力面前是经不起推敲的,何况,你资历高,却还处在当前的位置,与新同事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不就是资历价值并不高的明证吗?

压制新同事的人,除了心理上的优势支配之外,最主要的是自私的利益所致。这种人害怕新同事的工作激情,担心新同事在他们这些“求资格”面前干出成绩,更怕新同事超过他们。所以,与新同事明争暗斗,侥借自己对环境的熟悉和工作程度的了解,千方百计地设陷阱、布迷宫,甚至对新同事指手画脚,告诉他这不能干、那不能碰,处处压制,时时提防。可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年轻人在许多方面优势明显,他们不当然不会坐以待毙,甘受压制。如此一来,办公室里无疑会充满火药味。最终,压制别人只能害人又害己。

其实,从更深的角度看,对新同事一视同仁,是一种团队精神的表现,是完全符合公司利益,并符合个人利益的。只有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团队意识,着眼于大局积极与他人合作,才能创造更高的工作效益,最终实现“双赢”。

从新同事的角度来讲,个体的行为和态度会受到团队情绪、社会环境与心理环境的巨大影响,其他同事的态度和行为势必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的工作,所以,如果受到其他员工的压制,无疑会使他心理上产生无形的压力,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甚至会使一个初涉职场的年轻人从此一蹶不振,毁掉他的前程。

最重要的是,这种竞争方式只能导致企业“内耗”的增加,而“内耗”不仅耗掉许许多多的企业资源,也耗掉了员工的精力,耗掉了团队的凝聚力。最终受损的,不仅是企业和团队,还有每一个企业的成员。竞争当然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也不会有进步,但是;同事间的竞争必须以公平为原则,同时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之上。否则,竞争一旦偏离了原则和立场,就变成一种恶性循环,就会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最终失去竞争的意义。

克服这种“压制新同事”的不良行为,一方面需要从心理上认识到同事间平等相待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明白老板看重的是实力而不是资历。同时,最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帮助、鼓励新同事,营造办公室的人和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同事的尊重和合作,才能得到老板的赏识和器重,这比压制同事所带来的心理上的满足要实惠得多,也重要得多。

4.拉帮结派

后人谈论诸葛亮时,总是称赞他“知人善任,唯贤是举”,并对他居高位而不受排挤和猜忌喝彩不已。然而,同所有的封建官场一样,诸葛亮既然位高权重,就难以摆脱拉帮结派的为官之路。

蜀汉前前后后的臣属,主要可按地域和资历划分为三大派系,其一是以关羽、张飞、赵云为代表的资深派,他的大多来自中原;其二为诸葛亮、庞统为代表的荆州派;其三为以法正、李严为代表的益州派。但是,从根本上说,资深派关、张、赵等实际上可以和诸葛亮的荆州派合二为一,都为刘备旧部;而且,关、张二将自诸葛亮出山以来,虽也曾由于刘备对他们相对冷落而颇有微词,但是,在刘备的劝说以及诸葛亮个人才能的突显之下,关、张二人最终对诸葛亮“号令必遵,计无不从”,而且相当佩服和尊重。赵云更有“葛派”之称,他在刘备的所有臣属中,和诸葛亮配合最佳,对参谋本部交代的工作,几乎是百分之百不折不扣地完全执行。而且,赵云其人能识大体,顾大局在臣属中,人格和气节最为崇高,所以在派系游戏中常常牺牲个人利益,屡屡在人事调升中不见提拔。

总之,当时最大的两个派系,便是以诸葛亮为首的刘备旧属和入西川后的益州新属,这两个派系不仅事实上存在,而且确实存在着派系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刘备在世时,便考虑到两大派系力量的平衡问题,所以一入西川,便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益州新属的地位,法正和许靖甚至位居诸葛亮之上。由于刘备的协调和平衡,所以终其一生,两个派系之间没有产生过大的冲突。

但是,刘备白帝托孤、诸葛亮开府治事之后,虽然出于内部稳定方面的考虑,也在一定程度上起用了一批益州人才,比如张嶷、张翼等;然而,就这一时期来说,刘备旧属中关、张等相继死去,其旧属中的精华尽失,而且蜀汉政权失去了荆州根据地,在择才方面只能就地选才。这就给诸葛亮带来了障碍,因为益州派系的强大,势必会对以他为首的旧属造成威胁。

正是由于派系间的微妙关系,才导致后来李严被废瘳立被贬等一系列益州势力被扼制的事件发生。况且,在诸葛亮的“努力”下,依旧是荆州派占绝对优势。最早可以追溯到马谡的提升,这是诸葛亮拉帮结派的最初显露痕迹,也是他平衡益州势力的一颗重要棋子。可惜马谡辜负了诸葛亮的一片苦心,在街亭栽了跟头。

再看诸葛亮亲自挑选的继承人,蒋琬、费祎、杨仪、向宠、郭攸之、董允、邓芝等人,无不出身荆州,这与张嶷、张翼、王平、马忠等比起来,不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地位上,都明显暴露出诸葛亮拉帮结派的蛛丝马迹。

由此可见,诸葛亮重才重贤或许是事实,但如果说他任人唯才唯贤,的确有违实际,最起码,他在用人时考虑了集团利益的因素。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派系之争虽然不是蜀汉亡国的根本原因,但至少也导致了人才的匮乏,加速了蜀汉的衰落。

可以说,拉帮结派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之一,而且,常常被国人视为一种“重义气”而大肆推崇。不能否认,这种帮派作风在旧体制产权关系混乱的条件下,有很大的市场,而且也能使个人利益得以保全。但是,即使是旧体制下,帮派之争也给一个集团造成巨大的损失,即为“内耗”。

如今,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产权关系日益明晰早已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大特征,即使在事业单位中,那一套陈旧的帮派作风早已没有了立足之地。就是一些与时俱进的家族企业,也坚决拒绝派系之争。

任何一个老板,出于对公司利益和前途的考虑,却希望自己的员工能以大局为重,本着团结合作的精神,齐心协力,共同缔造企业的辉煌。可是,齐心协力绝不是拉帮结派,它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前者以公司利益为重,而后者则完全以个人利益为重,甚至往往为了个人私利而牺牲公司的利益。同样,“小集体”和“小帮派”不会促进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中的团队建设,相反,它们只能瓦解和破坏团队建设,与企业文化相悖。

办公室里的拉帮结派,主要是由于职场竞争造成的,同时也夹杂着某种感情和利益在里边。有派系必然有斗争,一旦他们的小利益受到侵犯时,办公室里的派系斗争就开始了。这种办公室过招具有广泛性,其主要形式不外乎三种:

一种是因所谓的“情投意合”而相互靠拢,进而结成团伙,成为办公室中的“独立者”。这样的“小团伙”,平时可能并不会严重影响团队工作,但受到某种“不合情趣者”的干扰后,就会群起而攻之,如此一来,势必影响团队合作,对公司造成不良影响。

第二种通常发生在运营时间较长的公司里,主要是和老板一起创业的“元老级”员工同公司“新秀”之间的明争暗斗。由于双方都可能感受到了利益和权力方面的威胁,所以很容易各自为阵,形成两股力量互相较量。

第三种是老板培养的亲信和普通员工之间的互相排斥,可称之为“嫡系”与“非嫡系”间的过招。这种派系之争一般是由于“非嫡系”难以忍受“嫡系”无所不在的监视,以及他们处处以高人一等者自居的派头,所以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尊严”而采取行动,向“嫡系”挑战。

当然,拉帮结派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且拉帮结派者往往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从而导致人心涣散,同事间关系微妙。他们只将精力投入到拉帮结派中去,根本没有工作效率可言。更有甚者,为了“帮派”的利益,不惜拿原则作交易,牺牲公司利益,甚至大有与公司相抗衡的趋势。当然,任何一个有能力的老板,都不会眼睁睁地目睹办公室里狼烟四起,拉帮结派者的下场,只能是在权威和制度面前败下阵来,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员工追求个人利益无可厚非,但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如果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走上极端,从而一无所获。拉帮结派者缺乏的是职业生涯中所不可少的团队意识,同时,也不懂同事间相处的艺术。

同事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一个人的大部分生涯都是在职场中度过的。与同事相处,就应掌握同事相处的原则,那就是合作基础上的相互竞争。因为合作与竞争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所以要求同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其标准是既要有利于合作,又不能走得太近而产生拉帮结派现象。“君子之交淡如水”,拉帮结派者看似形影不离,实际上经不起考验,一旦出现利益上的错位,这种脆弱的友谊就会迅速土崩瓦解。

最恰当的距离,应该是若即若离,既不能有意疏远,也不能指望与同事建立一种牢不可破的“团伙”关系。“距离产生美”,同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既有利于增进友谊,也有助于将职场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简单化,从而减少因走得太近而产生的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和麻烦。

另外,每一位员工都不能将个人感情带到工作中去,应尽可能地将友谊和工作分开,不要使同事间的私人关系影响到工作。在工作中都应该对所有的同事一视同仁,不应该有亲疏之分,否则会引起其他同事的不满和不合作,从而影响工作进展。如果是无意中因友谊关系涉入了拉帮结派中去,就应该开诚布公地声明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如果有必要,最好趁早从潜在的危机中脱离出来,千万不能意气用事,为朋友两肋插刀,而插其他同事和公司一刀,那可就太不明智了。

同类推荐
  • 你学会了幽默,全世界都会欢迎你

    你学会了幽默,全世界都会欢迎你

    幽默(Humor)这个字眼,当初是由幽默大师林语堂先生把它译成中文的,他说的“演讲就像女人的裙子一样,越短越好”,就是幽默的具体体现!林先生举个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来阐释幽默:一天,苏大师与友人在家中聊天,苏妻莫名大怒。苏大师受不了,邀友人“逃出”。正开门之际,苏妻突然拿起一大盆水,往苏大师头顶倾倒,友人哄堂大笑。满身落汤鸡的苏大师自若地说:“我就说吧!雷霆之后,必有大雨。”古今中外的名人都把幽默当回事,只是中国人将幽默这玩意儿,摆在环境艺术中,倒是很少见,其实“幽默一下又何妨”,这才是松弛神经的“新药方”。
  • 教育学生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教育学生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凡事感恩,生活才会处处充满爱!爱是联结人与人、人与万物的纽带。它生发出人世间所有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爱,是塑造优秀人格的人生教科书,是激发力量的精神源泉,是滋养心灵的情感雨露,对人一生有重大影响。爱需要感悟、爱需要体味、爱需要思考、爱需要分享,爱更需要感恩。生命中最温暖的记忆,来自为难中伸过来的一只手,来自寒冬中递过来的一把火,正是这些友善的鼓励和支持,化解了我们心中的冷漠、怨恨和恐惧,于是“感恩”二字就烙进心间,让我们静静地感受着生活的美好。
  • 心宽路就宽

    心宽路就宽

    本书从心宽一寸,受益三分;命好不如心态好;学会放松,人生轻松;控制情绪,就能掌控局势;用平常心,面对平凡的生活;创造快乐,把幸福抓在手中;理智地选择,潇洒地放弃;相信自己,自信的人生最美丽;藐视困难的人,才能战胜困难这九个方面,用深入浅出的道理和一个个富有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向读者朋友阐述了怎样开阔自己的心胸、怎样调节自己的心情、怎样创造快乐、怎样把平凡的日子过得生机勃勃……
  • 黑格尔的智慧

    黑格尔的智慧

    黑格尔(Hegel 1770~1831),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被誉为“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的黑格尔哲学,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的一座高峰。
  • 学会人际的运用

    学会人际的运用

    你有时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对方或许完全错了,但他仍然不以为然。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指责他人,因为这不是聪明人的做法。你应该了解他,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方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思想和行为,其中自有一定的原因。
热门推荐
  • 中国人你为什么爱生气

    中国人你为什么爱生气

    中国人现在很爱生气!为什么这么说?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我们听惯了谩骂之声;在车水马龙的公路上,我们看多了两车追尾司机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中国人的情绪似乎发展到了一动就怒、一点就着的程度。然而,人的一生都和情绪有关系,一生都要同它打交道。情绪这么糟糕,怎么办?其实,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有情绪,并不一定是坏事,关键看我们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管理情绪只有一条规则:观念正确,情绪稳定。管理的最高境界要做到“恰到好处”;管理情绪的最高境界是“自由自在”。
  • 有间文库:面子问题

    有间文库:面子问题

    《面子问题》剧中主要人物佟景铭秘书所苦恼的是“不能因为抗战失了身份”、“不能因为一件公事而把自己恼死”。他不务正业,对工作敷衍了事。当他闹了一辈子“面子问题”终于丢尽面子被免职以后,他所考虑的是向医生讨要一个“体面”的自杀办法,保住他的“面子”。剧中其他人物的“面子问题”又各不相同。老舍对这些人物的讽刺,不仅是对国民劣根性的又一次批判,也是对抗战时期国民党官僚机构的腐败作风的鞭挞。
  • 你是霸总我是御姐

    你是霸总我是御姐

    霸道总裁外冷内热,御姐独立自主~你给我的若是和给别人的一样,那我便不要了。
  • 古天邪尊

    古天邪尊

    他从地球破空而来,在地球,他是最强!在异界,他依旧最强
  • 有一种倒霉叫我是反派

    有一种倒霉叫我是反派

    冷血自私,理性至上的叶黎欢在去见母亲最后一面时,意外身亡,被迫绑定了系统的他,为了复活自己……
  • 凤飞九天

    凤飞九天

    某乃拽蛋一枚,被上帝爷爷疼爱地甩到异世,热烈欢迎她的是……战争,血腥遍地的战争!磨难,铭心刻骨的磨难!美男,美到没有天理的美男!卷进战火纷飞的岁月,金麟终非池中物!变身特种女强人,文武双全!翻覆山河光芒万丈,谱写一场惊世传奇!风云悸动凤飞九天,苍穹之下唯她独尊!只是那些美男们……
  • 沼地

    沼地

    那个沼地,让我永生难忘。那个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令人毛骨悚然……
  • 飞仙族

    飞仙族

    相传每一个人族都是飞仙族后裔,身具飞仙血脉,皆有成就飞仙之希望。升仙台,落仙坡,当楚飞站上修行界之巅,举霞飞升之际,却发现飞仙之途有大恐怖……
  • 万物不及汝眸

    万物不及汝眸

    lhaveleftstarsbehindme,thewerediamondsinyourskies.
  • 无名侦探叶乐诚

    无名侦探叶乐诚

    星星侦探社的社长,叶乐诚是一位不知名的侦探,而他的助手叶轩则是一位看起来异常的精明,但其实是胆小如鼠,总是喜欢在叶乐诚面前演戏...有一天,叶轩不知从何处拿来了一张广告单,叶乐诚被广告单上所承诺的三十万元所打动,于是便带着叶轩住进了知名的闹鬼酒店为期一周,也因为这样...他们的侦探之路就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