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23900000005

第5章 孙膑兵法

擒庞涓[116]

【原文】

昔者,梁君将攻邯郸[117],使将军庞涓,带甲八万至于茬丘。齐君闻之,使将军忌子、带甲八万至……竞。庞子攻卫[118]□□□。将军忌[子]……卫□□,救与……曰:“若不救卫,将何为?”孙子曰:“请南攻平陵[119]。平陵,其城小而县大,人众甲兵盛,东阳战邑,难攻也。吾将示之疑。吾攻平陵,南有宋[120],北有卫,当途有市丘,是吾粮途绝也,吾将示之不知事。”于是从舍而走平陵。……陵,忌子召孙子而问曰:“事将何为?”孙子曰:“都[121]大夫孰为不识事?”曰:“齐城、高唐[122]。”孙子曰:“请取所……二大夫□以□□□臧□□都横卷四达环涂[123]□横卷所□阵也。环涂[124]群甲之所处也。吾末甲劲,本甲[125]不断。环涂击柀其后,二大夫可杀也[126]。”于是段齐城、高唐为两,直将蚁附平陵。挟□[127](疑借为浃渫,形容相连不断)环涂夹击其后,齐城、高唐当术而大败。将军忌子召孙子问曰:“吾攻平陵不得而亡齐城、高唐,当术而厥。事将何为?”孙子曰:“请遣轻车西弛梁郊,以怒其气。分卒而从之,示之寡。”于是为之。庞子果弃其辎重,兼趣舍而至。孙子弗息而击之桂陵,而擒庞涓。故曰,孙子之所以为者尽矣。

【译文】

从前,梁惠王准备攻下赵国的首都邯郸,命令将军庞涓带兵八万,到达茬丘(以阻止齐军援赵)。齐威王得知这个消息后,便命令将军田忌率领军队八万,[至……竞]庞涓攻打卫国[□□,将军忌〔子〕……卫□□,救与……]田忌问道:“如不直接救卫国,打算怎么办?”孙膑回答说:“请南下攻打魏国平陵。平陵城虽小,但管辖的地方大,人多兵强,是东阳地区的军事重镇,难以攻取。我准备用这种办法来迷惑敌人。我攻打平陵,南面有宋国,北面有卫国,途中必经魏国市丘,这样会使我粮道断绝。我将装着不知道这回事。”于是,拔营直奔平陵。(将至平陵,)田忌召见孙膑问道:“(佯攻平陵)这件事该怎么办?”孙膑问道:“哪个都大夫能够去做迷惑敌人的这件事?”田忌回答说:“齐城、高唐二大夫可行。”孙子曰:“请取所……二大夫□以□□□臧□□都横卷四达环涂□横卷所□阵也。环涂是魏军的驻地。前锋部队强劲有力,后续部队相继跟进。这样,环涂魏军必去截击齐城、高唐之军的后部,二大夫便可败走。”于是,将齐城、高唐的军队分为两路,直接进攻平陵。挟□、环涂两处魏军果然来夹击齐城、高唐之军的后部,齐城、高唐的军队按预先的谋划而大败。田忌召见孙膑问道:“我们没有攻下平陵,又损失了齐城、高唐的部队,按计划败退了,下一步怎么办?”孙膑回答说:“请派遣轻快的战车向西直驰大梁的城郊,将庞涓激怒。同时分兵跟进,以显示我力量单薄。”于是就照这样做了。庞涓果然舍弃军用物资器材,昼夜不停地赶来。孙膑不失时机地截击魏军于桂陵,俘获了庞涓。所以说,孙膑用兵已达到了完善的境地。

【评述】

本篇讲述孙膑擒获庞涓的战例。齐军在战役初期采取三项措施迷惑和激怒魏军:一是采取围魏救赵迷惑敌人;二是指使齐城、高唐两支部队假装失败,示弱于敌人;三是直接进攻魏国都城大梁以激怒敌人。齐军在采取这样的三项措施之后于桂陵道边设伏,终于彻底打败魏军擒获主将庞涓。

见威王

【原文】

孙子见威王,曰:“夫兵者,非士恒势也[128]。此先王之傅道也[129]。战胜,则所以在亡国而继绝世[130]也;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是故兵者不可不察。然夫乐兵[131]者亡,而利胜者辱。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事备而后动,故城小而守固者,有委也;卒寡而兵强者,有义也。夫守而无委,战而无义,天下无能以固且强者。尧有天下之时,黜王命而弗行者七,夷有二,中国四……故尧伐负海之国[132],而后北方民得不苛。伐共工[133],而后兵宥而不行,[134]而不用,其间数年,尧身衰而治走□,胥天下而传[之]。舜击欢□而放宗[135],击归放之尹[136],击三苗放之危山[137]。有户是中国[138],有苗氏存为弘[139]。舜身衰而治屈,胥天而传之。禹凿孟门而□□夏[140],□□軎(wèi,同,车上的一种零件)以林而焚九……□□而并三苗……素佚而致利也[141]。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昔者,神戎战斧遂[142];黄帝战蜀禄[143];尧伐共工;舜伐劂管[144];汤放桀[145];武王伐纣[146];帝奄反,故周公浅之[147]。故曰,德不若五帝[148],而能不及三王[149],智不若周公,曰我将欲责仁义,式礼乐[150],垂衣裳[151],以禁争夺。此尧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故举兵绳之[152]。

【译文】

孙膑晋见齐威王时说:“战争胜负不是永恒不变的,这是先王传布的道理。战胜了,就可免除国家的灭亡使之世代巩固;战败了,就要割让土地而危及国家政权。所以对待战争这个问题,必须认真研究,慎重对待。好战就会灭亡,贪图胜利就会失败。所以战争不是随意进行的,胜利也不是贪图就可以得到的。做好战争的准备,而后采取行动。城小而所以防守坚固,是因为有充足的物资储备;兵少而所以战斗力强的,是因为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如果防守而没有物资储备,进行战争而没有正义,那么国家是不能巩固和强盛的。尧治理天下的时候,拒不执行王命的有七个部落,边远地区有两个,中原地区有四个……所以,尧征服了沿海地域的部族,而后北方人民不遭骚扰。征服了共工,而后兵无战事,设刑不用,这种情景延续了若干年,帝尧年老而天下大治,国内人民都在传颂他的功德。舜打败了驩兜而放逐于崇山,打败鲧而放逐于羽山,打败三苗而放逐于危山,有户归服中国,有苗氏在彭蠹为乱。帝舜年老而天下大治,国内人民都传颂他的功德。禹凿孟门之山,而使夏朝的诸部族得以安宁。[□□□以林而焚九……□□而并]三苗……贪图安逸,无所作为,国家是不能强盛的,天下是不能统一的。只有以武力制胜,国家才能强盛巩固,天下才能归服。古时候,神农征伐补遂;黄帝战于涿鹿;尧征伐共工;舜征伐鲧;商汤放逐夏桀;周武王征伐商纣王,商奄反叛,被周公镇压。这些都是以武力制胜的。因此说,那些功德不如五帝,才能不及三王,智谋不如周公的人,还自称要用‘责仁义’‘式礼乐’‘垂衣裳’那一套办法来禁止争夺,平治天下,这不是尧舜不想做的,而是根本办不到。所以,只有用战争才能解决问题,用武力才能达到统一。”

【评述】

本篇体现了孙膑对战争和政治关系的看法。孙膑认为用仁义、礼乐等办法来禁止战争是行不通的,必须以战止战,同时也应慎战,一味贪图胜利最后只会失败。

威王问

【原文】

齐威王问用兵孙子,曰:“两军相当,两将相望,皆坚而固,莫敢先举,为之奈何?”孙子答曰:“以轻卒尝之,贱而勇者将之,期于北,毋期于得。为之微[153]阵以触其侧。是谓大得。”威王曰:“用众用寡有道乎?”孙子曰:“有。”威王曰:“我强敌弱,我众敌寡,用之奈何?”孙再拜曰:“明王之问!夫众且强,犹问用之,则安国之道也。命之曰赞师[154]。毁卒乱行,以顺其志,则必战矣。”威王曰:“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用之奈何?”孙子曰:“命曰让威。必臧其尾[155],令之能[156]归。长兵在前,短兵在□,为之流弩,以助其急者。□□毋动,以待敌能。”孙子[曰]:“命曰……”威王曰:“击穷寇奈何?”孙子[曰]:“……可以待生计矣。”威王曰:“击均奈何?”孙子曰:“营而离之,我并卒而击之,毋令敌知之。然而不离,按而止。毋击疑。”威王曰:“以一击十,有道乎?”孙子曰:“有。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威王曰:“地平卒齐[157],合而北者,何也?”孙子曰:“其阵无锋也。”威王曰:“令民素听,奈何?”孙子曰:“素信。”威王曰:“善哉!言兵势不穷[158]。”

田忌问孙子曰:“患兵者何也?困敌者何也?壁延不得者何也?失天者何也?失地者何也?失人者何也?请问此六者有道乎?”孙子曰:“有。患兵者地也,困敌者险也。故曰,三里□洳将患军[159]……涉将留大甲[160]。故曰,患兵者地也,困敌者险也,壁延不得寒也……奈何[161]?”孙子曰:“鼓而坐之,十而揄之。”田忌曰:“行阵已定,动而令士必听,奈何?”孙子曰:“严而示之利。”田忌曰:“赏罚者,兵之急者耶?”孙子曰:“非。夫赏者,所以喜众,令士忘死也;罚者,所以正乱,令民畏上也。可以益胜,非其急者也。”田忌曰:“权、势、谋、诈,兵之急者耶?”孙子曰:“非也。夫权者,所以聚众也;势者,所以令士必斗也;谋者,所以令敌无备也;诈者,所以困敌也。可以益胜,非其急者也。”田忌忿然作色:“此六者,皆善者所用,而子大夫曰非其急者也。然则其急者奈何也?”孙子曰:“料敌计险,必察远近……将之道也。必攻不守[162],兵之急者也。……骨也。”田忌问孙子曰:“张军毋战有道?”孙子曰:“有。倅险增垒,诤戒毋动[163],毋可□□毋可怒。”田忌曰:“敌众且武,必战有道乎?”孙子曰:“有。埤垒广志[164],严正辑众,避而骄之,引而劳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必以为久。”田忌问孙子曰:“锥行者何也,雁行者何也?篡卒力士者何也?劲弩趋发者何也?飘风之阵者何也?众卒者何也?”孙子曰:“锥行者,所以冲坚毁锐也;雁行者,所以触侧应□[也];篡卒力士者,所以绝阵取将也;劲弩趋发者,所以甘战持久也;飘风之阵者,所以回□□□[也];众卒者,所以分功有胜也。”孙子曰:“明主、知道之将,不以众卒几[165]功。”孙子出而弟子问曰:“威王、田忌臣主之问如何?”孙子曰:“威王问九,田忌问七[166],几知兵矣,而未达于道也。吾闻素信者昌,立义……用兵无备者伤,穷兵者亡。齐三世其忧矣[167]。”

【译文】

齐威王问孙膑用兵的道理:“两军实力相当,双方互相对峙,阵势都很坚固,谁也不敢先采取行动,怎么办呢?”孙膑回答说:“派轻捷精锐的士卒去试探引诱敌人,由勇猛的下级将吏率领,务求败北,不求取胜。设置伏兵,以攻击敌人侧翼,这样就能获得大的胜利。”威王问:“兵多,兵少在使用时,有什么原则吗?”孙膑回答说:“有。”威王问:“我强敌弱,我众敌寡,怎样用兵?”孙膑再拜说:“只有明智的君王才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军队多而强大,还问怎么用兵,这样做国家就能安定和强盛了。以强示弱,诱敌来战的战法叫作赞师。就是隐蔽自己的力量,故意使队形混乱,以迎合敌人贪胜的欲望,敌人必然来战。”威王问:“敌众我寡,敌强我弱,怎样用兵?”孙膑回答说:“这种战法叫作让威,就是避敌锐气。必须隐蔽好后面的部队,以便能够顺利撤退。持长兵器的部队在前,持短兵器的部队在后,配置机动的弩兵在危急时救应。[□□毋动,]以观敌人动态。”威王问:“我出动,敌人也出动,不知兵力谁多谁少。怎样用兵?”[孙子〔曰〕“命曰……]威王问:“追击穷寇时怎么办?”[孙子〔曰〕:“……可以待生计矣。”]威王问:“攻击势均力敌的敌人怎么办?”孙膑回答说:“迷惑敌人使其兵力分散,我再集中兵力攻击敌人,不要使敌方发觉我方意图。如果敌人兵力不分散,我就按兵不动。不要攻击集中的敌人。”威王问:“以一击十,有办法吗?”孙膑回答说:“有,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威王问:“地势平坦,队伍整齐,交战却败,是什么原因呢?”孙膑说:“军阵没有精锐的前锋。”威王问:“怎样使士卒一贯听从命令呢?”孙膑回答说:“平时就要讲信用。”威王说:“好啊!你所讲的用兵打仗的奥妙,真是没有穷尽啊!”

田忌问孙膑说:“妨碍军队行动的是什么?陷敌于困境的是什么?迟滞部队不能取胜的是因为什么?不得天时是因为什么?不得地利是因为什么?不得人心是因为什么?请问这六个问题有规律性吗?”孙膑回答说:“有。妨碍部队行动的是地形不利;陷敌于困境的是地势险要。所以说,数里沼泽泥泞地带,也将妨碍军队的行动……涉渡江河也将会迟滞大部队的行动。因此说,地形不利,会妨碍军队的行动;地势险要,能使敌陷入困境。迟滞部队不能取胜的,是由于有障碍物……”田忌问:“……怎么办?”孙膑回答说:“击鼓而不进攻,用多种办法引诱敌人。”田忌问:“作战部署已定,行动时要使士卒服从命令怎么办?”孙膑回答说:“要严格军纪而又明示奖赏。”田忌问:“赏罚是用兵最紧要的吗?”孙膑回答说:“不是。奖赏,是为了鼓舞士气,使士卒忘死战斗;惩罚,是为了整饬军纪,使士卒敬畏上级。这些都有助于取胜,但不是用兵最紧要的。”田忌问:“权力、威势、计谋、诡诈,是用兵最紧要的吗?”孙膑回答说:“不是。行使权力,是为了使士卒英勇战斗;运用计谋,是为了使敌人无法防备;施展诡计,是为了困惑敌人。这些都有助于取胜,但还不是用兵最紧要的事。”田忌愤怒地变了脸色说:“这六个方面,都是善战者常用的,而你却说不是用兵最紧要的。那么用兵最紧要的是什么呢?”孙膑回答说:“分析敌情,审察地形,必须考虑当前的情势和以后的发展……这是将帅所应遵循的原则。必攻不守,这才是用兵最紧要的。[……骨也”]田忌问孙膑说:“拉开部队而不交战,有办法吗?”孙膑说:“有。凭险据守,增高壁垒,告诫士卒加强戒备,不要轻举妄动。毋可□□不要被敌人激怒。”田忌问:“敌人多而凶猛,必得交战,有办法吗?”孙膑回答说:“有。增高壁垒,广设旗帜,严明法令,约束士卒。避敌锐气使其骄傲,引诱调动敌人使其疲惫。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必须做持久打算。”田忌问孙膑:“锥行阵作什么用?雁行阵作什么用?选拔出来的勇猛善战的士卒作什么用?善射的弩兵作什么用?飘风阵作什么用?一般士卒作什么用?“孙膑回答说:“锥行阵,用于冲破敌人坚固的阵地,摧毁敌人精锐部队。雁行阵,用于攻击敌人侧翼,便于接应自己。选拔出来的勇猛善战的士卒,用于破敌阵,擒敌将。善射的弩兵,用于激烈持久的战斗。飘风阵,[所以回□□□〔也〕]一般士卒,用于配合行动,保证胜利。”孙膑说:“明智的君主、通晓兵法的将帅,不依赖一般士卒取胜。”孙膑出来后,弟子问他说:“威王、田忌君臣所问的问题怎样?”孙膑说:“威王问了九个问题,田忌问了七个问题,接近懂得用兵的道理了,但还未完全掌握用兵的规律。我听说一贯讲信用的国家昌盛。主张正义的(国家强大)……打仗无准备的必受挫伤,穷兵黩武的必定灭亡。齐国再过几代就值得忧虑了。”

【评述】

本篇讲述战略战术问题,孙膑首先指出了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状态下的用兵原则。其次论述了势均力敌状态下如何用兵。其实无论何种状况下最高的用兵原则都是“攻其不备”和“出其不意”。孙膑还进一步论述了地形运用、赏严明赏罚等许多战术问题。

陈忌[168]问垒

【原文】

田忌问孙子曰:“吾卒……不禁,为之奈何?”孙子曰:“明将之问也。此者人之所过而不急也。此□之所以疾……志也。”田忌曰:“可得闻乎?”曰:“可。用此者,所以应猝窘处隘塞死地之中也。是吾所以取庞□而擒太子申[169]也。”田忌曰:“善。事已往而形不见。”孙子曰:“蒺藜者,所以当沟池也[170]。车者,所以当垒[也]。□□[者],所以当堞[171]也。发[172]者,所以当埤堄[173]也。长兵次之,所以救其隋[174]也。次之者,所以为长兵□也。短兵次之者,所以难其归而徼其衰[175]也。弩次之者,所以当投机也[176]。中央无人,故盈之以……卒已定,乃具其法。制曰:以弩次蒺藜,然后以其法射之。垒上弩戟[177]分。法曰:见使枼来言而动……去守五里置候,令相见也。高则方之,下则圆[178]之。夜则举鼓,昼则举旗。”

附录:

……田忌问孙子曰:“子言晋邦之将荀息[179]、孙轸[180]之于兵也,未……[181]

……无以军恐不守。”忌子曰:“善。”田忌问孙子曰:“子言晋邦之将荀息,孙[轸]……

……也,劲将之阵也。”孙子曰:“士卒……”

……田忌曰:“善。独行之将也……

……言而后中。”田忌请问:“……

……人。”田忌请问兵情奈何?……

……请弗取。”田忌服问孙

……橐□□□焉。”孙子曰:“兵之……

……应之。”孙子曰:“伍……

……孙子曰:……

……见之。”孙子……

……以也。”孙……

……将战书柧[182],所以哀正也。诛□规旗,所以严后也。善为阵者,必□□贤……

……明之吴越,言之于齐。曰知孙氏之道者[183],必合于天地。孙氏者……

……求其道,国故长久。”孙子……

……问知道奈何。”孙子……

……而先知胜不胜之谓知道。□战而知其所……

……所以知敌,所以曰智,故兵无……

【译文】

田忌问孙膑说:[“吾卒……不禁,]怎样对付敌人?”孙膑回答说:“这是明智的将领提出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人们经历过而不予重视。[此□之所以疾……志也。”]田忌说:“能讲给我听吗?”孙膑说:“可以。用这个办法,是为了对付仓猝应战、陷于困境和隘塞死地之中的敌人的,也就是我之所以能够杀庞涓并活捉太子申的办法。”田忌说:“好啊!事情已经过去了,当时作战布阵的具体情形已经看不见了。”孙膑说:“蒺藜,可以用来当作沟堑和护城河。战车,可以用来当作壁垒。[□□〔者〕,]可以用来当作城墙上的矮墙。盾牌,可以用来当作城墙上有孔的矮墙。部署长兵,用以救应危急的地方。部署小矛,用以辅助长兵。部署短兵,用以断敌归路,截击疲惫的敌人。部署弩兵,用以当作抛石机。[中央无人,故盈之以……]军队部署完毕,于是就制定各种打法。按规定将弩兵配置在蒺藜后面,然后按要求发射。垒上弩兵、戟兵的配置各占一半。命令他们:待使节和间谍回来报告情况后再行动……距驻地五里之处设置哨所观察,要能够互相看得见。高处设方形哨所,低处设圆形哨所。夜间击鼓报警,白天举旗联络。”

【评述】

本篇讲述阵地防御的部署问题。总的原则是多手段、多层次纵深配置。

篡卒[184]

【原文】

孙子曰:兵之胜在于篡卒,其勇在于制,其巧在于势,其利在于信,其德在于道,其富在于亟归;其强在于休民,其伤在于数战。孙子曰:德行者,兵之厚积也;信者,兵[之][185]明赏也;恶战者,兵之王器也。取众者,胜□□□也。孙子曰:恒胜有五:得主专制,胜;知道,胜;得众,胜;左右和,胜;量敌计险,胜。孙子曰:恒不胜有五:御将,不胜;不知道,不胜;乖将,不胜;不用间,不胜;不得众,不胜。孙子曰:胜在尽□,明赏,选卒,乘敌之□。是谓泰武之葆。孙子曰:不得主弗将也……

……令,一曰信,二曰忠,三曰敢。安忠?忠王。安信?信赏。安敢?敢去不善。不忠于王,不敢用其兵。不信于赏,百姓弗德。不敢去不善,百姓弗畏。

【译文】

孙膑说,军队的强大在于选拔士卒,军队作战勇敢在于有严明的法制,军队作战灵活在于能创造和利用有利态势,军队战斗力强在于将帅能守信用,军队具有好的素质在于将帅明白用兵的道理,军用物资不枯竭在于速战急归,保持坚强的战斗力在于适时的休整,战斗力受到削弱是由于作战频繁。孙膑说:“好的道德品行,是军队深厚的基础。讲信用,就是要在军队明示奖赏。打过恶仗的部队,是军队中最精锐的力量。[取众者,胜□□□也。”]孙膑说:“军队作战能够经常取胜有五种因素:将帅得到君主的信任,有指挥作战全部权力的,能够取胜;懂得战争规律的,能够取胜;得到广大士卒拥护的能够取胜;将领之间团结的,能够取胜;善于分析判断敌情、审察地形险易的,能够取胜。孙膑说:军队作战经常不能取胜也有五种因素:将帅受到君主牵制的,不能取胜;不懂得战争规律的,不能取胜;将领之间不团结的,不能取胜;不用间谍的,不能取胜;得不到士卒拥护的,不能取胜。”孙膑说:“胜利的取得在于周密谋划,明示奖赏,选拔士卒,利用敌人的弱点。这些就是使军队强大的重要条件。”孙膑还说:“不能得到君主信任的人,是不可以当将帅的……”

[……令,]一是信,二是忠,三是敢。怎样才能算忠?忠于君王。怎样才能算信?信于奖赏。怎样才能算敢?敢于去掉不良行为。将帅不忠于君王,就不敢用他去打仗。奖赏不守信用,士卒就不会感恩。不敢去掉不良行为,士卒就不会敬畏。

【评述】

本篇讲述军队编制和治理的问题。孙膑认为士兵的战斗力在于合理的编制,在于诚信的道德,在于速战速决,在于严明的纪律等因素。治军的弱点在于频繁的作战。

月战

【原文】

孙子曰: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战□□□□不单。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是以必付与而战,不得已而后战。故抚时而战,不复使其众。无方而战者小胜以付磿(lì)者也。

孙子曰:十战而六胜,以星也。十战而七胜,以日者也。十战而八胜,以月者也。十战而九胜,月有……[十战]而十胜,将善而生过者也[186]。一单……

……所不胜者也五,五者有所壹,不胜。故战之道,有多杀人而不得[187]将卒者,有得将卒而不得舍者,有得舍而不得将军者,有覆军杀将者。故得其道,则虽欲生不可得也。

【译文】

孙膑说,介于天地之间,没有比人更宝贵的了。[战□□□□不单。]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不具备,虽能暂时得胜,但还会有后患。必须是在条件具备时先战,不得已而后战。所以,把握有利时机作战,就能一战而胜,不需多次用兵。没有计划而作战,取得小胜是因为符合了天时。

孙膑说,十战而六胜,是由于星夜作战。十战而七胜,是由于白天作战。十战而八胜,是由于月夜作战。十战而九胜,是由于月盛之夜作战。十战而十胜,是由于将帅善于指挥,士卒也胜过对方[一单……]

……不算全胜的情况有五种情况,五种中有一种,也不算全胜。所以战争的通常结果:有杀多人而不能俘虏敌人将帅和士卒的;有俘获敌人将帅和士卒,而不能占据敌人营舍的;有能占据敌人营舍,而不能俘获敌人将帅的;有覆灭敌人全军,杀其将帅的。所以掌握了取胜的道理,敌人想要生存,也是不可能的。

【评述】

本篇讲述夜战。孙膑认为敌强我弱时必须实行夜战。夜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为擅长的战术,夜战为解放军赢得了许多令人惊叹的胜绩。

八阵[188]

【原文】

孙子曰:智不足,将兵,自恃也。勇不足,将兵,自广也。不知道,数战不足,将兵,幸也。夫安万乘国,广万乘王,全万乘之民命者,唯知道。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经,见胜而战,弗见而诤,此王者之将也。

孙子曰:用八阵战者,因地之利,用八阵之宜。用阵三分,诲阵有锋,诲锋有后,皆待令而动。斗一,守二[189]。以一侵敌,以二收。敌弱以乱,先其选卒以乘之。敌强以治,先其下卒[190]以诱之。车骑与战者,分以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一在于后。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险易必知生地、死地,居生击死。

【译文】

孙膑说,才智不足而领兵去打仗,是自以为能。胆略不足而领兵去打仗,是自我宽慰。不懂得战争的规律,实战经验又不足而领兵去打仗,是凭侥幸。要巩固万乘大国的政权,扩大万乘大国的统治,保卫万乘大国民众生命安全的将帅,只有知“道”。所谓知“道”,就是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内得民心,外知敌情。布阵要知道八阵的要领,有胜利把握就打,没有胜利把握就不打。这才是能够建立王业的将帅。

孙膑说,布阵交战时,要根据有利地形,采取相应的阵法。布阵时,兵力要分为三部分,每阵要有先锋部队,每阵要有后续部队,都要等待命令。交战时,用三分之一的兵力同敌人交锋,用三分之二的兵力待机而动。以三分之一的兵力突破敌阵,以三分之二的兵力围歼敌人。敌军战斗力弱而且阵势混乱,就先用精兵去攻击他。敌军战斗力强而且阵势严整,就先用战斗力弱的部队去引诱他。车兵和骑兵参战时,也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部署在右面,一部分部署在左面,一部分部署在后面。在平坦地形作战时,多用车兵。在险要地形作战时,多用骑兵。在两面高峻中间狭窄地形作战时,多用弩兵。在各种条件下作战,都必须弄清哪里有利,哪里不利。要占据有利地形,击敌于死地。

【评述】

本篇讲述将领对阵法和阵地的运用,孙膑要求不打没有胜利把握的仗,只打有胜利把握的仗。为此要求将帅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外知敌情,内得民心。孙膑还提出掌握强大机动力量的观点,要求以三分之二的部队作为机动力量。

地葆

【原文】

孙子曰:凡地之道,阳为表,阴为里,直者为纲,术[191]者为纪。纪纲则(既)得,阵乃不惑,直者毛产[192],术者半死。凡战地也,日其精也,八风[193]将来,必勿忘也。绝水、迎陵、逆流、居杀地[194]、迎众树者,钧举也,五者皆不胜。南阵之山,生山也。东阵之山,死山也。东注之水,生水也。北注之水,死水,不流,死水也。五地之胜[195]曰:山胜陵,陵胜阜,阜胜陈丘,陈丘胜林平地。五草之胜曰:藩、棘、椐、茅、莎。五壤之胜:青胜黄,黄胜黑,黑胜赤,赤胜白,白胜青。五地之败[196]曰:溪、川、泽、斥。五地之杀[197]曰,天井、天宛、天离、天隙、天柖[198]。五墓[199],杀地也,勿居也,勿□也。春毋降,秋毋登。军与阵皆毋政前右,右周毋左周[200]。

【译文】

孙膑说,地形的区别是,高亢明敞的地方为表,低洼幽暗的地方为里,大路为纲,小路为纪。掌握了道路的情况,就能正确地布阵。大路是生地,小路多半是死地。凡是作战地域,日照是很重要的。对八方之风的变化,切不可忽视。水源断绝,面向高陵,处于河流下游,驻于死地,面向树林,遇上这五种处境都要离开,因为交战时都不能取胜。南面能够布阵的山,是生山。东面能够布阵的山,是死山。向东流的水,是生水。向北流的水,是死水。不流动的水,也是死水。五种地形优劣的比较是:山地胜于丘陵,丘陵胜于土山地,土山地胜于小土山,小土山胜于有树林的平地。五种草地优劣的比较是:藩、棘、椐、茅、莎。五种颜色土壤优劣的比较是:青胜黄,黄胜黑,黑胜赤,赤胜白,白胜青。五种可招致失败的地形是:山洞,河流,沼泽,盐碱地。五种可招致覆灭的地形是:四周高山,中间低下,众水所归之地;山险环绕,易进难出之地;草木茂盛,有如罗网之地;两面陡峭,中间狭窄之地;地势低洼,道路泥泞之地。这五种地形,都是灭亡之地,不要在此停留和驻扎,[勿□也。]春天阳气上升,不要在低处安营。秋天阳气下藏,不要在高处安营。驻军和布阵,都不要改变前右方的有利位置,不要从山陵的右侧转到山陵的左侧。

【评述】

此篇进一步讲述地形地利的运用,孙膑认为了解地理需要全面了解光照、水源(包括水性、水质、流向)、河流、山川等情况。

势备

【原文】

孙子曰:夫陷[201]齿戴角,前爪后距,喜而合,怒而斗,天之道也,不可止也。故无天兵[202]者自为备,圣人之事也。黄帝作剑,以阵变之。羿作弓弩,以势象之。禹作舟车,以变象之。汤、武作长兵,以权象之。凡此四者,兵之用也。何以知剑之为阵也?旦暮服之,未必用也。故曰,阵而不战,剑之为阵也。剑无锋,虽孟贲[203][之勇]不敢□□□。阵无锋,非孟贲之勇也敢将而进者,不知兵之至也。剑无首铤,虽巧士不能进□□,阵无后,非巧士敢将而进者,不知兵之情者。故有锋有后,相信不动,敌人必走。无锋无后,……券不道。何以知弓弩之为势也?发于肩膺之间,杀人百步之外,不识其所道至。故曰,弓弩势也。何以[知舟车]之为变也?高则……何以知长兵之[为]权也?击非高下非……卢毁肩,故曰,长兵权也。凡此四……中之近……也,视之近,中之远。权者,昼多旗,夜多鼓,所以送战也。凡此四者,兵之用也。□皆以为用,而莫彻其道。……功。凡兵之道四:曰阵,曰势,曰变,曰权。察此四者,所以破强敌,取猛将也。

……之有锋者,选阵□也。爵……

……得四者生,失四者死……

【译文】

孙膑说,凡含齿、戴角、前有爪、后有距的禽兽,欢喜时常聚集在一起,发怒时互相争斗,这是禽兽的本能,是不可以改变的。人类虽没有齿、角、爪、距等天然武器,但可以自己制造,圣人已经这样做了。黄帝制剑,用剑象征军阵。后羿制弓弩,用弓弩象征兵势。夏禹制舟车,用舟车象征机变。商汤、周武王制长兵,用长兵象征军权。这四者,都是打仗时使用的。怎么知道剑可以比作军阵呢?人每天把剑佩在身边,但未必天天用它;军阵经常演练,但不一定交战,因此用剑来比喻军阵。剑没有锋刃,虽然是孟贲那样的勇士也不敢佩用它。军阵没有精锐的先锋,就像没有孟贲之勇,那样还敢于指挥军队贸然进攻,是不懂用兵到了极点。剑没有把柄,虽然是巧士也无法使用。军阵没有后卫,并不是巧士,竟敢于指挥军队贸然进攻,这是不懂得用兵的道理。所以说,军阵既有前锋,又有后卫,互相配合,阵势稳定,敌人必然败走。没有前锋和后卫,[……券不道。]怎么知道弓弩可以比作兵势呢?箭发于肩胸之间,杀人于百步之外,还不知道从何处射来。所以说,用弓弩来比喻兵势。怎么知道舟车可以比作机变呢?[高则……]怎么知道长兵可以比作军权呢?[击非高夏非……卢毁肩,]所以说,用长兵来比喻军权。[凡此四……中之近……也,视之近,中之远。]指挥作战,白天多用旗,夜间多用鼓,用以传递作战命令。这四者,都是作战时使用的,人们都这样用了,而没有完全明白其中的道理。[……功。]凡用兵作战的原则有四个方面,叫作军阵,兵势,机变,军权。了解并能掌握这四个方面,就能击败强敌,擒杀猛将。

【评述】

本篇讲述兵器装备的制造。在冷兵器时代,主要的作战兵器是弓弩、刀、箭等,比较大的装备是舟车等。

兵情[204]

【原文】

孙子曰:“若欲知兵之情,弩矢其法也。矢,卒也。弩,将也。发者,主也。矢,金在前,羽在后,故犀而善走。前……今治卒则后重而前轻,阵之则辨[205],趣之敌则不听,人治卒不法矢也。弩者,将也。弩张柄不正,偏强偏弱而不和,其两洋之送矢也不壹[206],矢虽轻重,得前后适,犹不中[招也][207]……将之用心不和……得,犹不胜敌也。矢轻重得,前[后]适,而弩张正,其送矢壹,发者非也,犹不中招也。卒轻重得,前……兵……犹不胜敌也[208]。故曰,弩之中彀合于四,兵有功……将也,卒也,□也,故曰,兵胜敌也,不异于弩之中招也。此兵之道也。

……所循以成道,知其道者,兵有功,主有名。

【译文】

孙膑说,如果要想知道用兵的道理,就像弩的发射那样。箭好比士卒,弩好比将帅,发射的人好比君主。箭,金属箭头在前,羽毛箭羽在后,所以射出去犀利而速度快,其原因是前重而后轻。现在治理、训练士卒则是后重而前轻,摆摆阵势还可以,用于进攻敌人就不能听从指挥了。这是由于人们治理、训练士卒没有效法箭的缘故。弩好比将帅。弩张开后,弩臂不正,力量强弱不匀称,弩的两翼发射箭的力量就不一致。这样,箭虽然轻重得当,前后适宜,仍不能射中靶子。……将帅之间不协调,士卒虽然治理、训练得很好,仍然不能战胜敌人。箭轻重得当,前后适宜,而且弩拉得也端正,两翼发箭的力量也一致,但发射的人不得当,还是不能射中箭靶。士卒治理、训练得很好(将帅之间也协调一致,但君主不善于使用),仍然不能战胜敌人。所以说,箭能中靶,是由于四股力量合成。军队建立功勋,必须依靠将帅、士卒和君主的同心协力。因此,军队战胜敌人,同射箭中靶一样。这就是用兵的道理。

【评述】

本篇讲述协同问题。部队将帅之间,上下之间,友邻之间都需要协同作战;只有协同一致,全军一盘棋,才能创造出一种锐不可当的气势。

行篡

【原文】

孙子曰:用兵移民之道,权衡也[209]。权衡,所以篡贤取良也。阴阳,所以聚众合敌也。正衡再累……既忠,是谓不穷。称乡县衡[210],虽[211]其宜也。私公之财壹也,夫民有不足于寿而有余于货者,有不足于货而有余于寿者。唯明王、圣人知之,故能留之。死者不毒,夺者不愠。此无穷……民皆尽力,近者弗则远者无能[212]。货多则辨[213],辨则民不德其上。货少则□,□则天下以为尊。然则为民赇也,吾所以为赇[214]也,此兵之久也。用兵之……

【译文】

孙膑说,使用军队和调用民力,都要衡量利弊得失。衡量比较,是为了选取优秀的人才。掌握阴阳变化,是为了聚集力量与敌交战。必须反复衡量[……既忠是谓不穷。]按照具体情况衡量和分配赋役,唯有这样才是适宜的。公私财产要统一衡量使用。民众中有的人力少而财物多,有的财物少而人力多,只有“明王”“圣人”明白这些道理,所以能够掌握。使死了人的不悔恨,财物被夺取也不怨恨。[此无穷……]民众都能尽力。如果战争初期不注意积蓄人力、物力,战争时间一长就会接应不上了。征收的财物过多则要损害民众的利益,民众对国君就会不满。征收的财物少,民众就会尊重国君。这是民众的要求,也是我们所希望的,这样就能使所进行的战争坚持下去。[用兵之……]

【评述】

本篇讲述行军和后勤保障问题。孙膑认为后勤保障最重要的是在于选准将领、统一规划、综合运用。

杀士[215]

【原文】

孙子曰:明爵禄而……

……杀士则士……

……知之。知士可信,毋令人离之。必胜乃战,毋令人知之。当战毋忘旁毋……

……必审而行之,士死……

【译文】

孙膑说,要事先明确颁示赏赐官职的等级和财物的数量,要善于了解人。了解人才能信任人,不要让人因不得信任而离去。有必胜的把握才可出战,但不可让敌人事先得知……付诸行动必须慎重……

【评述】

透过这段严重残缺的文字,可以看到其重要内容和启发。标题“杀士”,即肯于拼死效命的士人。文章专门论述这个问题,可见是孙膑十分重视的问题。一支军队、一项事业,必须有一批肯为之献出宝贵生命的忠诚人士。

延气

【原文】

孙子曰:合军聚众,[务在激气]。复徙[216]合军,务在治兵利气。临境近敌,务在厉气。战日有期,务在断气[217]。今日将战,务在延气[218]。……以威三军之士,所以激气也。将军令……其令,所以利气也。将军乃……短衣絜裘[219],以劝士志,所以厉气也。将军令,令军人人为三日粮,国人家为……[所以]断气也。将军召将卫人者而告之曰:“饮食毋……[所]以延气……也。

……营也。以易营之,众而贵武,敌必败。气不利则拙,拙则不及,不及则失利,失利……

……气不厉则慑,慑则众□,众....

……而弗救,身死家残。将军召使而勉之,击……[220]

【译文】

孙膑说,在聚集民众,编组军队时,务必激发士气。军队连续行军后重新集结时,务必注意整顿队伍,增强锐气。到达战区接近敌人时,务必使军队具有压倒敌人的气势。交战日期已定,务必使将士有决一死战的气概。马上就要交战时,务必使将士保持高昂的士气。[……以威三军之士,]用以激发士气,[将军令……其令,]用以保持部队的锐气。[将军乃……]短衣束装,以此勉励士卒,增强斗志,使军队具有压倒敌人的气概。将军下令,限令士卒每人只带三天军粮,[国人家为……]使士卒下定决心与敌决一死战。将军招来将卫人员,告诫他们:饮食方面不要……用以保持高昂的士气。

【评述】

本篇讲述士气问题。孙膑认为作战时务必使军队保持高昂的士气,具有压倒敌人的气势。

官一[221]

【原文】

孙子曰:凡处卒利阵体甲兵[222]者,立官则以身宜,贱令以采章[223],乘削以伦物,序行以□□,制卒以州闾,授正以乡曲[224],辨疑以旌舆,申令以金鼓[225],齐兵以从迹,庵结以人雄,邋军以索阵[226],茭疑以囚逆,陈师以危□,射战以云阵,御裹以羸渭,取啄以阖燧,即败以包□,奔救以皮傅,燥战以错行。用□以正□,用轻以正散,攻兼用行城,□地□□用方,迎陵而阵用刲,险□□□用圆,交易武退用兵,□□阵临用方翼,汜战接厝用喙逢,囚险解各以□远,草驵沙荼以阳削,战胜而阵以奋国,而……为畏以山胠[227]。秦怫以逶迤,便罢以雁行,险厄以杂管。还退以蓬错,绕山林以曲次,袭国邑以水则,辨夜退以明简,夜警以传节[228]。厝入内寇以棺士,遇短兵以必舆,火输积以车。阵刃以锥行,阵少卒以合杂。合杂,所以御裹[229]也。脩行连削,所以结阵也。云折重杂,所权趮也。猋凡振陈[230],所以乘疑也。隐匿谋诈,所以钓战[231]也。龙隋陈伏,所以山斗也。□□乖举,所以厌津也。□□□卒,所以□□也。不意侍卒,所以昧战也。遏沟□陈,所以合少也。疏削明旗,所以疑敌也。剽阵车,所以从遗也。椎下移师,所以备强也。浮沮而翼,所以燧斗也。禅袺(jié,衣襟)蘩避,所以莠也。简练剽便[232],所以逆喙也。坚阵敦□,所以攻槥也。揆断藩薄,所以眩疑也。伪遗小亡,所以聭[233]敌也。重害,所以茭□也。顺明到声,所以夜军也。佰奉离积,所以利胜也。刚者,所以御劫也。更者,所以过□也。□者,所以御□也。……者,所以厌□也。胡退□入,所以解困也。

……令以金……

……云阵,御裹……

……胠,秦怫以逶迤,便罢……

……夜退以明简,夜警……

……舆,火或输积以车,阵……

……龙隋阵……

……也。简练□便,所以逆……

……断藩薄,所以眩……

……所以聭敌也。重害,所……

……奉离积,所以利……

【译文】

孙膑说,一切治理士兵,布阵统兵,用兵作战的将领,任用官员必须选用称职的人,在他们受命任职的时候,要授给他们彩色绶章以及相应的车辆、服装,以后他们升职或降职时,也要给予相应的物品。……要按照州县籍贯给士兵编队,从乡里中选人任带兵官职。用不同颜色的旗帜和不同的图形作为各部队的标志。用金鼓传达命令。行军时要队形严整,依次行进。向敌军讨战时可以用散乱的队形,以便引诱迷惑敌军;可以像绳索一样绵亘不断布阵围困敌军;部署重兵威慑敌军;可以使用楼车布阵进行弩战;用防御阵形,防止军兵疲困;长距离驰援时,各部队要彼此靠拢;激战时要交替使用各种部队。……用轻装的部队去消灭溃散的敌军;攻坚用雁行阵……面向丘陵地布阵用圭形阵……在平坦的地方交战,撤退前先发动进攻以迷惑敌军,撤退时要部署兵力作后卫掩护……两军混战、犬牙交错时,要善于运用精锐部队,循隙觅缝攻击敌军……在杂草荆棘丛生的地方作战,要开辟出畅通的道路;战胜归来,要保持军队阵形严整,军容威武,以振国威……要抢占山地右翼以威慑敌军。遇到荆棘阻路的地方,可以绕道而行;在停止战斗时,军队要布成雁行阵势以保安全;把守险要的关隘,要使用多兵种混合部队;退军时要注意隐蔽,并交替掩护;经过山林地带要保持队形顺序通过;袭击城池要像水流一样横扫千军;夜间撤退要有明显的标志识别;夜间警戒要有符节作为凭证。插入敌阵攻敌时,要用敢死队;和敌军短兵相接时,使用长兵器和战车;紧急运送军用物资要用车。阵锋要成锥形;兵员不足时,布阵要把各兵种混合编队;混合编队是因为便于防御敌军进攻。为了保持队伍整齐,避免混乱,要结成阵势。当黑云压城、形势危急之时,当权的人容易急躁。像狂飙烈焰一般冲击敌阵,是因为在敌人惊疑之际有机可乘。隐蔽自己的兵力,使用欺骗的谋略,是为了引诱敌军上钩。借助山区复杂的地形设伏,是为了在山地战中消灭敌军。……是为了夺取渡口。……不把作战意图告诉身边的士兵,是为了保守作战机密。……广列兵器,多布旗帜,是为了迷惑敌军。动用快速勇猛的部队和轻便的战车,是为了追击逃敌。在敌军的威胁下转移部队,是为了避开强敌,保存实力。为了便于火攻,要借助风势。故意装出行动迟缓,躲闪避让的样子,是要引诱敌军追赶。选出精干的士兵,轻装出击,是为了迎击敌军的先锋。加强阵势,激励士兵,是为了攻击拼命的敌军。故意破坏自己阵地的屏障,是用以迷惑敌军。故意遗弃一些物资军械,装出败退的样子,用以引诱敌军上钩……整夜巡逻,宜至天明,并有联络信号互相呼应,从而保证夜里驻扎的安全。把各种军用物资分散储存,可以保证军队取胜。使用精锐部队,是为了防止敌军劫营。

【评述】

本篇讲述军队编制问题。孙膑对多种情况下的战术问题,做了详尽的讲解。其中军队的编组和指挥是军队能否充分发挥战斗力的关键问题。组织严密,指挥有效,运转灵活,军队就有战斗力。孙膑提出的按士兵籍贯编组,由本地人任将领的方法,在当时是从实际出发的有效原则。当时交通不便,人们交往不多,同一地区的人们相互熟悉,易于沟通,甚至有“上阵父子兵”的说法。

强兵[234]

【原文】

威王问孙子曰:“……齐人教寡人强兵者,皆不同道。……有教寡人以政教者,有教寡人以……[有教]寡人以散粮者,有教寡人以静者……之教□□行之教奚……”[孙子曰]:“皆非强兵之急者也。”威[王]……孙子曰“富国。”威王曰:“富国……厚。”威王、宣王以胜诸侯[235],至于……

……将胜之,此齐之所以大败燕[236]……

……众乃知之,此齐之所以大败楚人[237]反……

……大败赵[238]……

……人于啮桑而擒汜皋也[239]

……擒唐□也[240]

……擒□瞏……

【译文】

齐威王问孙膑说:“……齐国的学士大夫们教我如何强兵,各有不同的主张。……有的教我用行仁政以教化民众的办法去强兵,[有教寡人以……]有的教我用散粮于民的办法去强兵,有的教我用‘清静无为’的办法去强兵,[……之教□□行之教奚]”孙膑回答说:“……这些都不是强兵最要紧的事。”[威〔王〕……]孙膑回答说:“国家富强。”齐威王问:“国家富强[……厚。]”齐威王、齐宣王采纳了孙膑“富国强兵”的主张,战胜了许多诸侯[至于……]

【评述】

本篇讲述富国强兵战略,孙膑借齐威王之口讲述了各种主张,指出唯有富国才能强兵。

十阵

【原文】

凡阵有十:有方阵,有圆阵,有疏阵,有数阵,有锥行之阵,有雁行之阵,有钩行之阵,有玄襄之阵,有火阵,有水阵。此皆有所利。方阵者,所以剸(zhuān,割断、截断)。圆阵者,所以槫(tuán,圆、聚结)也。疏阵者,所以也。数阵者,为不可掇(duō,拾取、摘取)。锥行之阵者,所以决绝也。雁行之阵者,所以接射也。钩行之阵者,所以变质易虑也。玄襄之阵者,所以疑众难敌也。火阵者,所以拔也。水阵者,所以伥固也。

方阵之法,必薄中厚方[241],居阵在后。中之薄也,将以也。重□其□,将以剸也。居阵在后,所以……

[圆阵之法][242]……

[疏阵之法],其甲寡而人之少也,是故坚之。武者在旌旗,是人者在兵。故必疏矩间,多其旌旗羽旄,砥刃以为旁。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军者,在于慎。车毋驰,徒人勿趋。凡疏阵之法,在为数丑,或进或退,或击或[243],或与之征,或要其衰。然则疏可以取锐矣。

数阵之法,毋疏矩间,戚而行首,积刃而信之,前后相保,变□□□;甲恐则坐,以声坐□;往者弗送。来者弗止;或击其迂,或辱其锐;笲之而无间,(fǎn)山而退。然则数不可掇也。

锥行之阵,卑之若剑,末不锐则不入,刃不薄则不剸,本不厚则不可以列阵。是故末必锐,刃必薄,本必鸿。然则锥行之阵可以决绝矣。

[雁行之阵]……中,此谓雁阵之任。前列若,后列若狸,三……阙罗而自存。此之谓雁阵之任。

钩行之阵,前列必方,左右之和必钩。三声[244]既全,五采必具,辨吾号声,知五旗。无前无后,无……

玄襄之阵,必多旌旗羽旄,鼓翡翡庄,甲乱则坐,车乱则行,已治者□,榼榼啐啐,若从天下,若从地出,徒来而不屈,终日不掘。此之谓玄襄之阵。

火战之法,沟垒已成,重为沟堑,五步积薪,必均疏数,从役有数,令人为杘(chì,工具的柄)枇,必轻必利,风辟……火既自覆,与之战弗克,坐行而北。火战之法,下而衍,三军之士无所出泄。若此,则可火也。陵猋蒋,薪荛既积,营窟未谨。如此者,可火也。以火乱之,以矢雨之,鼓噪敦兵[245],以势助之。火战之法。

水战之法,必众其徒而寡其车,令之为钩楷苁相贰辑□绛皆具。进则必遂,退则不蹙,方蹙从流,以敌之人为招。水战之法,便舟以为旗,驰舟以为使,敌往则遂,敌来则蹙,推攘因慎而饬之,移而革之,阵而□之,规而离之。故兵有误车有御徒,必察其众少,击舟津,示民徒来。水战之法也。

【译文】

大体上说阵有十种:有方阵,有圆阵,有疏阵,有数阵,有锥行阵,有雁行阵,有构行阵,有玄襄阵,有火阵,有水阵。这些阵各有其长处和作用。方阵是用以截断敌人的。圆阵是用以集聚兵力进行坚守的。疏阵是用以虚张声势,伺机攻击的。数阵是不易被敌人侵入分割的。锥行之阵是用以突破和切断敌阵的。雁行之阵便于用弓矢和敌人交战。钩行之阵便于在情况变化时改变作战计划。玄襄之阵用以迷惑敌人,使其难以实现原来的企图。火阵用来拔取敌人营寨。水阵用来加强防守。

方阵的布法,必须中间兵力少,周围兵力多,将帅指挥位置靠后。中间人少,就要虚张声势。(周围人多)用以截断敌人。将帅的指挥位置靠后,[所以……]

圆阵的布法……

疏阵的布法,由于兵力缺少,因此要加强它。显示阵势威武在于多置旌旗,显示人多在于多置兵器。所以必须加大行列间的间隔距离,多设旌旗羽旄,将锋利的兵器布置在周围。行列稀疏时使敌人不能迫近,行列密集时使敌人不能包围,一定要谨慎从事。战车不要疾驰,步卒不要快走。布设疏阵的方法,在于把兵力编成若干个战斗小群,或者前进,或者后退,或者攻击,或者防守,或者与敌展开争夺,或者截击疲惫的敌人。这样,疏阵就可以用来战胜敌人的精锐部队。

数阵的布法,不要加大行列的间隔距离,行列靠近而又分明有序,兵器密集而能伸展自如,前后能够互相支援,[变□□□];士卒恐惧时,则稳定不动(以声助威,稳定阵势);敌退走时不要出击追击,敌来犯时不要出阵迎击;或者攻击敌人的迂回部队,或者挫败敌人的精锐部队;阵势严密无隙可乘,使敌人像遇到山一样的阻碍而被迫撤退。这样,数阵就不会被敌人攻破了。

锥行之阵,像剑一样,前锋不锐利,就不能攻入敌阵,阵的两翼不锋利,就不能切断敌阵,后续部队不雄厚,就不能列成锥行的阵势。所以说,前阵必须锐利,两翼必须锋利,后续部队必须强大。这样锥行之阵就可以突破和切断敌阵了。

[雁行之阵]……

钩行之阵,前列要成方形,左右两翼连接的阵门处要成钩形。金、鼓、角要齐全,各种颜色的军旗要具备,并使士卒能辨别号令,识别旗号。[无前无后,无……]

玄襄之阵,必须多设旌旗羽旄,鼓声错杂而雄壮,士卒表面混乱而实际稳定,兵车看来杂乱实际却在行进,(使整治有序的兵车和士卒)故意发出嘈杂的声音,好像从天而降,如同自地而出,步卒来往不绝,终日都不停止。这就是玄襄之阵。

火战的方法,沟垒筑成,再挖一些沟堑,每隔五步堆积一堆柴薪,疏密必须均匀,分派好纵火的士卒,要求他们捆好点火用的草把,动作要敏捷利落。(风向变化)烟火向我方覆盖,此时与敌交战就不能取胜,要停止行动而后退。火战的方法,敌处下风,在低而平坦、野草丛生的地方,火势蔓延时敌军将士无处可逃,像这样的情况,就可以用火攻。在刮大风和敌人驻地野草丛生,柴草堆积,戒备不严的情况下,也可以用火攻、要以烈火烧乱敌阵,以密集如雨的箭射杀敌人,击鼓呐喊,火助兵威,兵趁火势,消灭敌人。这就是火战的方法。

水战的方法,必须多用步兵,少用车兵,命令部队把水战的用具和器材准备齐全。船队前进时要前后相随,后退时不要互相拥挤,并船破敌要顺流而下,以敌军人员为射杀目标。水上作战的方法,用轻便的船进行指挥,用快舟进行联络,敌人逃跑时要追击,敌人进攻时要迎战,抵御和追击都要根据情况慎重处置,使船队严整有序。敌人移动,就截断他;敌人列阵,就攻击他;敌人集中,就分散他。所以对隐蔽的敌军和战车上的徒卒,要查清有多少。攻击敌船,控制渡口,调集步兵从陆上配合作战。这就是水上作战的方法。

【评述】

本篇讲述十种阵法。在冷兵器时代,阵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将帅统兵打仗的基本功。孙膑是按照阵的外形来区分阵法的,十种兵阵各有所长,各有各的用处。

十问

【原文】

兵问曰:交和而舍[246],粮食均足,人兵敌衡,客主两惧。敌人圆阵以胥,因以为固,击[之奈何?曰]:击此者,三军之众分而为四五,或傅而佯北,而示之惧。彼见我惧,则遂分而不顾。因其乱毁其固。驷鼓同举,五遂俱傅。五遂俱至,三军同利。此击之道也。

交和而舍,敌富我贫,敌众我少,敌强我弱,其来有方,击之奈何?曰:击此者,□阵而□之,规而离之,合而佯北,杀将其后,勿令知之。此击方之道也。

交和而舍,敌既众以强,劲捷以刚。锐阵以胥,击之奈何?击此者,必三而离之,一者延而衡[247],二者□□□□□恐而下惑,上下既乱,三军大北。此击锐之道也。

交和而舍,敌既众以强,延阵以衡,我阵而待之,人少不能,击之奈何?击此者,必将三分我兵,练我死士,二者延阵张翼,一者材士练兵,期其中极[248]。此杀将击衡之道也。

交和而舍,我人兵则众,车骑则少,敌人十倍,击之奈何?击此者,当保险带隘,慎避广易。故易则利车,险则利徒。此击车之道也。

交和而舍,我车骑则众,人兵则少,敌人十倍,击之奈何?击此者,慎避险阻,决而导之,抵诸易。敌虽十倍,便我车骑,三军可击。此击徒人之道也。

交和而舍,粮食不属,人兵不足俧[249],绝根而攻,敌人十倍,击之奈何?曰:击此者,敌人既□而守阻,我……反而害其虚。此击争□之道也。

交和而舍,敌将勇而难惧,兵强人众自固,三军之士皆勇而无虑,其将则威,其兵则武,而理强梁疌[250],诸侯莫之或待。击之奈何?曰:击此者,告之不敢,示之不能,坐拙而待之,以骄其意,以惰其志,使敌弗识。因击其不□,攻其不御,压其骀[251],攻其疑。彼既贵既武,三军徙舍,前后不相睹,故中而击之,若有徒与。此击强众之道也。

交和而舍,敌人保山而带阻,我远则不接,近则无所,击之奈何?击此者,彼敛阻移□□□□□则危之,攻其所必救,其离其固,以揆其虑,施伏设援,击其移庶。此击保固之道也。

交和而舍,客主两阵,敌人形箕,计敌所愿,欲我陷覆,击之奈何?击此者,渴者不饮,饥者不食,三分用其二,期于中极,彼既□□,材士练兵,击其两翼,□彼□喜□□三军大北。此击箕之道也。七百十一九。

【译文】

兵家问道,两军对垒,准备交战,敌我双方粮食都很充足,兵力相当,彼此畏惧。敌人布下圆阵,固守待战,如何攻击呢?答:攻击这样的敌人,可将全军分为四五路,与敌接触一下就假装退败,表示畏惧。敌人见我害怕,就会不顾一切地分兵追击,我则乘敌混乱破坏其坚固的阵势。战鼓齐鸣,五路兵马同时向敌人逼近。五路兵马都到齐,全军同心协力夺取胜利。这就是击败敌人圆阵的办法。

两军对垒,准备交战,敌富我贫,敌众我少,敌强我弱,敌人用方阵向我进攻,如何抗击呢?答:抗击这样的敌人,[□阵而□之,]使集中的敌人分散,交战时伪装败退,攻击敌人侧后,不让敌人察觉我方意图。这就是击败敌人方阵的办法。

两军对垒,准备交战,敌人既多又强,轻捷而刚劲,布下锐阵,等待交战,如何攻击呢?攻击这样的敌人,必须将我军分成三部分,迫使敌人分散兵力,以一部兵力展开布成横阵,[二者□□□□□恐而下惑,]上下混乱,敌人全军必将打败。这是击破敌人锐阵的方法。

两军对垒,准备交战,敌人既多又强,正面展开摆成横阵,我也列阵以待,但力量少,不能与敌对抗,如何攻击呢?攻击这样的敌人,必须把我军分成三部分,选拔一些敢死的士卒,以两部兵力摆开阵势,张开两翼,以一部分武艺高强的勇士和精选士卒,打击敌人的要害部位。这就是杀敌将帅,破敌横阵的办法。

两军对垒,准备交战,我方步兵多,车骑兵少,敌人十倍于我,如何攻击呢?攻击这样的敌人,应该占据和控制险要的地形,注意避开广阔平坦的地方。因为平坦的地方有利于车兵,险要的地方有利于步兵,这就是攻击敌兵骑兵的办法。

两军对垒,准备交战,我方车兵骑兵多,步兵则少,敌人十倍于我,如何攻击呢?攻击这样的敌人,要注意避开险阻的地形,放开口子,引诱敌人,迫使其到平坦的地方交战。敌人虽十倍于我,但我车兵骑兵能充分发挥威力,敌全军仍可被我击败。这就是击败敌步兵的办法。

两军对垒,准备交战,我粮食接济不上,兵力不足,远离后方作战,敌人多我十倍,如何攻击呢?答:攻击这样的敌人。敌既众多而又凭险固守,我(便要避开敌人的优势),去攻击其薄弱的部位。[此击争□之道也。]

两军对垒,准备交战,敌将勇敢而不畏惧,敌兵既强又多,内部团结,全军士卒斗志旺盛没有顾虑,敌人将帅威武,士卒勇猛,而且能降服强梁,凌驾诸侯,谁都不敢同它对抗。如何攻击?答:攻击这样的敌人,要扬言不敢打,装着没有能力打,用谦卑的样子对待敌人,使敌人骄傲,斗志松懈,弄不清我方的意图。于是攻击敌人意想不到和没有防御的地方,压制敌人软弱部分,攻击敌人所疑虑的地方。敌人既骄,又自恃强大,必然对我疏于戒备。当它全军拔营而走,前后不相照应的时候,可以拦腰截击移动中的敌人,就好像我方增加了很多兵力一样。这就是攻打强大众多之敌的办法。

两军对垒,准备交战,敌人据山守险要,离敌远不能同它交战,离敌近失去有利的依托,如何攻击呢?攻击这样的敌人,[彼歛阻移□□□□□则危之,]进攻敌人必定要救援的要害部位,使其离开险固的地方,判明敌人的行动企图,布置伏兵,安排援兵,乘其移动而攻击。这就是战胜凭险固守之敌的办法。

两军对垒,准备交战,敌我双方都摆开了阵势,敌人布下簸箕形的阵势,它企图使我陷入覆灭的境地,如何攻击呢?打这样的敌人,要像渴了不喝水,饿了不吃饭那样,不上它的当。用三分之二的兵力攻击敌人的要害,[彼既□□,]派出一部分武艺高强的勇士和精选的士卒,攻击敌阵的两翼,[□彼□喜□□]敌全军必然大败。这就是击破敌人簸箕形阵势的办法。

【评述】

本篇讲述临敌用兵的十个战术问题。孙膑对于敌强我弱情况下的十种情况一一提出了对策,总的原则是奇正结合;避开强敌,利用险阻,示敌以弱。

略甲[252]

【原文】

略甲之法,敌之人方阵□□无□……

……欲击之,其势不可,夫若此者,下之……

……以国章,欲战若狂,夫若此者,少阵……

……反,夫若此者,以众卒从之,篡卒因之,必将……

……篡卒因之,必……

……左右旁伐以相趋,此谓钩击。

……之气不藏于心,三军之众□循之知不……

……将分□军以脩□□□□寡而民……

……威□□其难将之□也。为其众,乱其……

……阵不厉,故列不……

……远揄之,敌倦以远……

……治,孤其将,荡其心,击……

……其将勇,其卒众……

……彼大众将之……

……卒之道……

【译文】

用兵的谋略在于,当敌军列出方阵时……想要攻击敌军,而敌军的兵势又不可战胜时,在这种形势下……求战的心情像是发疯一般……在这种情况下,让大队士兵尾随,选出精兵沿途袭扰……从左右两边相向攻击,这就叫作钩击。……使其将领孤立,军心动摇……

【评述】

本篇似乎依然讲述临敌战术。孙膑讲述了在临敌用兵时,应该根据敌我双方的情势运用相应战术。统兵将领要有谋略,要用头脑打仗,因时、因地、因势用兵。这些基本的思想,在孙膑兵法的许多篇中都有涉及。

客主人分

【原文】

兵有客之分,有主人之分。客之分众,主人之分少。客倍主人半,然可敌也。负……定者也[253]。客者,后定者也。主人安地抚势以胥。夫客犯隘逾险而至,夫犯隘……退敢刎颈,进不敢拒敌,其故何也?势不便,地不利也。势便地利则民自……自退。所谓善者战,便势利地者也。带甲数十万,民有余粮弗得食也,有余……居兵多而用兵少也,居者有余而用者不足。带甲数十万,千千而出,千千而□之..万万以遗我。所谓善战者,善翦断之,如□会捝者也。能分人之兵,能按人之兵,则锱[铢]而有余[254]。不能分人之兵,不能按人之兵,则数倍而不足。众者胜乎?则投算而战耳。富者胜乎?则量粟而战耳。兵利甲坚者胜乎?则胜易知矣。故富未居安也,贫未居危也;众未居胜也,少[未居败也]。以决胜败安危者,道也。敌人众,能使之分离而不相救也,受敌者不得相……以为固[255],甲坚兵利不得以为强,士有勇力不得以卫其将,则胜有道矣。故明主、知道之将必先□,可有功于未战之前,故不失;可有之[256]功于已战之后,故兵出而有功,入而不伤,则明于兵者也。五百一十四

……焉。为人客则先人作....

……兵曰:主人逆客于境……

……客好事则……

……使劳,三军之士可使毕失其志,则胜可得而据也。是以按左抶右,右败而左弗能救;按右抶左,左败而右弗能救。是以兵坐而不起,避而不用,近者少而不足用,远者疏而不能……

【译文】

打仗有客军,有主军,客军所处的地理条件需要的兵力多,主军所处的地理条件需要的兵力可少。主方兵力只要有客方兵力的一半,就可以与之匹敌。[负……](主方军队是预先)部署好了的,客方军队是后部署的。主方的军队占据着良好地形,凭借有利态势,严阵以待。而客方军队要冲破隘塞,越过险阻才能到达战地,[夫犯隘……]宁可冒杀头的危险,却不敢向前与敌人交锋,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形势不利,地形不好,形势有利,地形很好,士卒自然就敢于(前进。反之,士卒就会)自行后退。所谓善于指挥作战的人,就在于能够因势利导和利用有利地形。军队几十万,民众就是有很多的粮食,也供养不起,[有余……]养兵多的时候多,而用兵的时候少。平时养兵感到有余,战时用兵感到不足。军队几十万,成千成万地出征,[千千而□之……]把众多的军队交给我指挥。所谓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果断地处置问题,(就能够聚歼敌人)能分散敌人的兵力,能牵制敌人的兵力,即使敌众我寡也会感到兵力有余。不能分散敌人的兵力,不能牵制敌人的兵力,即使自己的兵力超过敌人几倍,也不够用。兵多就能取胜吗?那岂不是只要计算一下双方军队的数量去交战就行了。富足就能取胜吗?那岂不是量一量粮食多少交战就行了。武器装备精良就能取胜吗?那么胜利也就太容易知道了。所以,国家富足不一定就安全,国家贫困也不一定就危亡;军队众多不一定就胜利,军队少了也不一定就失败。用以决定胜败安危的,在于能否掌握战争知道规律。敌军众多,能够使它分离而不能相互救援;受到攻击的敌人,不能互相了解情况;深沟高垒,也不能用以固守;武器装备精良,也不能发挥威力;士卒勇猛有力,也不能保卫他们的将帅。这就是说,制胜是有战争规律的。所以,明智的君主,懂得用兵规律的将帅,必须事先周密谋划。在战争开始以前做好了准备,打起仗来才不至于失败;战争开始后,继续做好准备,则进攻就能建立功绩,退却也不会受到损失,这样才算懂得用兵打仗的道理。

[……焉。为人客则先人作....]

[……兵曰:主人逆客于境……]

[……客好事则……]

[……使劳,]使敌军完全丧失斗志,这样,取得胜利就有把握了。所以,牵制敌人左翼,打击敌人右翼,使敌右翼失败而左翼不能救援;牵制敌人右翼,打击敌人左翼,使其左翼失败而右翼不能救援。这样,敌军遭到挫败而一蹶不振,逃避战斗,不能发挥作用,造成敌近处部队少而不够用,远处部队分散而来不及(救应)……

【评述】

本篇论述防御和进攻的关系。孙膑认为应该从敌我兵力对比实际出发,善于利用地形地利,决定采取防御还是进攻的战术。无论采取防御还是进攻,其重点都在于领兵将领的指挥艺术。孙膑认为兵多不一定能取胜,武器锐利也不一定能取胜,国家富足也不一定能取胜,只有懂得用兵规律的将领统军才能取胜。

善者[257]

【原文】

善者,敌人军□人众,能使分离而不相救也,受敌而不相知也。故沟深垒高不得以为固,车坚兵利不得以为威,士有勇力而不得以为强。故善者制险量阻,敦三军,利屈伸,敌人众能使寡,积粮盈军能使饥,安处不动能使劳,得天下能使离,三军和能使柴[258]。故兵有四路、五动:进,路也;退,路也;左,路也;右,路也。进,动也;退,动也;左,动也;右,动也;默然而处,亦动也。善者四路必彻,五动必工。故进不可迎于前,退不可绝于后,左右不可陷于阻,默[然而处],□□于敌之人。故使敌四路必穷,五动必忧。进则傅干前,退则绝于后,左右则陷于阻,默然而处,军不免于患。善者能使敌卷甲趋远,倍道兼行,倦病而不得息,饥渴而不得食。以此薄敌,战必不胜矣。我饱食而侍其饥也,安处以待其劳也,正静以侍其动也。故民见进而不见退,蹈白刃而不还踵[259]。

【译文】

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帅,敌军兵强人众,能使之分离而相互不能救应,受到攻击而相互不知情况。所以,沟深垒高不能认为就坚固,武器装备精良不能认为就有威力,士卒勇猛不能认为就强大。因此,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帅,要能审察地形,利用险阻,指挥三军,进退自如。敌人兵力众多能使之变少,军粮充足能使之挨饿,安处不动能使之疲劳,得到天下能使之丧失,全军团结能使之不和。所以军队作战有四路、五动。四路是:进路、退路、左路、右路;五动是:前进是动、后退是动、向左是动、向右是动、陈兵不动也是动。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一定要做到四路通畅,五动巧妙。所以进兵时敌人不能阻挡,撤退时不会被切断后路,左右行动时不会陷于困境,陈兵不动,也能威慑敌人。因此要使敌人四路必定受阻,五动必有忧患。进兵时前面受到拦击,退兵时后路被切断,左右行动时则陷入困境,陈兵不动,也免不了遭到打击。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迫使敌人卷起铠甲长途跋涉,兼程赶路,疲惫而得不到休息,饥渴而得不到饮食。用这种办法迫敌与我交战,敌人必然失败。我军以饱食对待敌人的饥饿,以安逸休息对待敌人的疲劳,以严整有序、安静不动对待敌人的动乱。这样士卒就能勇敢前进而不退却,冒敌锋刃也不后退。

【评述】

本篇继续讲述临敌指挥。孙膑认为能巧妙地使敌我形势发生有利于我方转化的将领才称得上是善于用兵的将领。

五名五恭[260]

【原文】

兵有五名:一曰威强,二曰轩骄,三曰刚至,四曰助忌[261],五曰重柔。夫威强之兵,则屈软而待之;轩骄之兵,则恭敬而久之;刚至之兵,则诱而取之;助忌之兵,则薄其前,噪其旁,深沟高垒而难其粮;重柔之兵,则噪而恐之,振而捅之,出则击之,不出则回之。

兵有五恭、五暴。何谓五恭?入境而恭,军失其常;再举而恭,军无所粮;三举而恭,军失其事;四举而恭,军无食;五举而恭,军不及事。入境而暴,谓之客。再举而暴,谓之华;三举而暴,主人惧。四举而暴,卒士见诈;五举而暴,兵必大耗。故五恭、五暴,必使相错也。

【译文】

敌军在精神状态上有五种类型:一是耀武扬威,二是高傲骄横,三是刚愎自用,四是狡猾多疑,五是持重软弱。对耀武扬威的敌军,就用示弱的办法对付它;对高傲骄横的敌军就故作恭敬,待机消灭它;对刚愎自用的敌军,就威迫它的正面,骚扰两翼,深沟高垒,断其粮道;对持重软弱的敌军,就用喧噪的办法恐吓它,用袭击的办法触动它,出来就歼灭它,不出来就围困它。

军队有五恭五暴。什么叫五恭?军队进入敌境后表现宽柔,就会失去应有的常态;再次表现宽柔,军队就会征集不到粮草;再三表现宽柔,军队就会贻误战机;一再表现宽柔,军队就会得不到饮食;始终表现宽柔,军队就完不成任务。进入敌境就表现强横,敌国民众就会把你看作外寇;再次变现强横,敌国民众就会说你暴虐;再三表现强横,敌国民众就会恐惧害怕;一再表现强横,兵士就会欺诈;始终表现强横,军队就会受到很大损耗。所以恭暴必须交替使用。

【评述】

本篇讲述对待敌军的态度。孙膑把敌军按照将领的特点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指出对这五种类型敌军的应对办法。提出要“恭”“暴”交替使用,对于骄纵蛮横之敌,刚愎自用之敌要先礼后兵,坚决打击其嚣张气焰。

兵失[262]

【原文】

欲以敌国之民之所不安,正俗所……难敌国兵之所长[263],耗兵也。欲强多国之所寡,以应敌国之所多,速屈之兵也。备固,不能难敌之器用,陵兵也。器用不利,敌之备固,挫兵也。兵不……明者也。善阵,知背向[264],知地形,而兵数困,不明于国胜、兵胜者也。民……兵不能昌大功,不知会者也。兵夫民,不知过者也。兵用力多功少,不知时者也。兵不能胜大患,不能合民心者也。兵多悔,信疑者也。兵不能见福祸于未形,不知备者也。兵见善而怠,时至而疑,去非而处邪[265],是是而弗能居,不能断者也。

……之兵也,欲以国……

……内疲之兵也。多费不固……

……见敌难服,兵尚淫天地……

……而兵强国……

……兵不能……

【译文】

[欲以敌国之民之所不安,正俗所……]想以自己的短处,抵挡敌国军队的长处,军队就会受到损耗。想勉强增加本国所少的,去对付敌国所多的,军队很快就会失败。防御设施不能抵御敌人兵器的进攻,军队就会受到凌辱。进攻的兵器不能攻破敌人的防御设施,军队就会遭受挫败。[兵不……明者也。]善于布阵,知道行军作战时的所向、所背,知道利用地形,而军队却多次陷于困境,是由于不明了国胜、兵胜的道理。[民……]军队不能建立大的功绩,是由于不知道会同盟国军队去合力作战。军队失去民心,是由于不知道自己的过错。军队用力多战功少,是由于不知道掌握作战时机。军队不能战胜大的祸患,是由于不能符合民众的心愿。军队动摇不定,是由于受了迷惑。军队不能预见战争胜败的因素,是由于不知道做好相应的准备。军队见到有利因素而不尽力利用,面临良好战机而犹豫不决,摆脱了不利处境而又处于另一个有害境地,对正确的、有利的条件而不能去占据,这是由于不能果断行事。

【评述】

本篇讲述军队将领常犯而导致战场失利的种种错误。

将义

【原文】

将者不可以不义,不义则不严,不严则不威,不威则卒弗死。故义者,兵之首也。将者不可以不仁,不仁则军不克,军不克则军无功。故仁者,兵之腹也。将者不可以无德,无德则无力,无力则三军之利不得。故德者,兵之手也。将者不可以不信,不信则令不行,令不行则军不榑,军不榑则无名。故信者,兵之足也。将者不可以不智胜,不智胜……则军无□。故决者,兵之尾也。

【译文】

将帅不可以不义,不义就不严明,不严明就没有权威,没有权威士卒就不会效死奋战。所以,“义”好比军队的头脑。将帅不可以不仁,不仁军队就不能克敌制胜,军队不能克敌制胜就不能建立战功。所以,“仁”好比军队的腹心。将帅不可以无德,无德就会指挥无力,指挥无力全军就不会获得胜利。所以“德”好比军队的双手。将帅不可以不“信”,不“信”军令就不能贯彻执行,军令不能贯彻执行,军队就不能集中统一指挥,军队不能集中统一指挥就没有威名。所以,“信”好比军队的双足,将帅不可以不智,[不智胜……]军队就不能权谋应变。所以,“智”好比军队的尾翼。

【评述】

本篇论述将领的德才标准。孙膑提倡的是将义、将仁、将德、将信,实际就是德才兼备,文武双全。

将德[266]

【原文】

……赤子,爱之若娇童,敬之若严师,用之若土芥,

将军……

……不失,将军之智也。不轻寡,不劫不敌,慎终若始,

将军……

……而不御,君令不入军门,将军之恒也。入军

……

……将不两生,军不两存,将军之……

……将军之惠也。赏不逾日,罚不还面,不维其人

不何……外辰,此将军之德也。

【译文】

将帅看待士卒要像看待初生的婴儿,爱护士卒要像爱护美好的少年,敬重士卒要像敬重尊严的老师,使用士卒要像使用泥土草芥一样,[将军……]

[……不失],这是将帅的才智。不轻视少量的敌人,不被强敌所吓倒,自始至终谨慎沉着,[将军……]

……将帅受命率军出征,不受君主牵制,君主的命令不得直接传入军内,这是将帅应该坚持的原则。[入军……]

……(两军交战)将帅不与敌将共生,军队不与敌军共存,这是将帅应有的果敢精神。

……这是将帅的恩惠。有功当天奖赏,有过立即处罚,不分亲疏贵贱,一样对待[不何……]

[……外辰,]这些都是将帅应具备的品德。

【评述】

本篇继续讲述统兵将领的品素要求。孙膑提倡“爱兵如子”“爱民如子”认为要把士兵当作严师一般尊敬。

将败

【原文】

将败:一曰不能而自能,二曰骄,三曰贪于位,四曰贪于财,[五曰]□,六曰轻,七曰迟,八曰寡勇,九曰勇而弱。十曰寡信。十一[曰]……,十四曰寡决,十五曰缓,十六曰怠,十七曰□,十八曰贼,十九曰自私,廿曰自乱。多败者多失。

【译文】

将帅品德上的缺陷:一是没有才能而妄自逞能,二是骄横,三是贪图名位,四是贪图钱财,[〔五曰〕□,]六是轻举妄动,七是迟疑不决,八是缺乏勇气,九是貌似勇敢而实际胆怯,十是缺乏信用,[十一〔曰〕……,]十四是不够果断,十五是行动缓慢,十六是懈怠,[十七曰□,]十八是残暴,十九是自私自利,二十是胡作非为。将帅品德上的缺陷越多,危害越大。

【评述】

本篇从反面论述将领品质素养缺失的危害。孙膑论述了二十多种将领们常犯、易犯和可能犯的错误。

将失[267]

【原文】

将失:一曰,失所以往来[268],可败也。二曰,收乱民而还用之,止北卒而还斗之,无资而有资,可败也。三曰,是非争,谋事辨讼,可败也。四曰,令不行,众不壹,可败也。五曰,下不服,众不为用,可败也。六曰,民苦其师,可败也。七曰,师老,可败也。八曰,师怀,可败也。九曰,兵遁,可败也。十曰,兵□不□,可败也。十一曰,军数惊,可败也。十二曰,兵道足陷,众苦,可败也。十三曰,军事险固,众劳,可败也。十四[曰],□□□备,可败也。十五曰,日暮路远,众有至气,可败也。十六曰,……可败也。十七[曰],埤垒无其资,众恐,可败也。十八曰,令数变,众偷,可败也。十九曰,军淮[269],众不能其将吏,可败也。廿曰,多幸,众怠,可败也。廿一曰,多疑,众疑,可败也。廿二曰,恶闻其过,可败也。廿三曰,与不能[270],可败也。廿四曰,暴露伤志,可败也。廿五曰,期战心分[271],可败也。廿六曰,恃人之伤气,可败也。廿七曰,事伤人,恃伏诈,可败也。廿八曰,军舆无□,[可败也。廿九曰,]□下卒,众之心恶,可败也。卅曰,不能以成阵,出于夹道,可败也。卅一曰,兵之前行后行之兵,不参齐于阵前,可败也。卅二曰,战而忧前者后虚,忧后者前虚,忧左者右虚,忧右者左虚,战而有忧,可败也。

【译文】

由于将帅的过失而造成作战失败的情况有以下32种:(一)军队失去行动自由,可遭到失败。(二)召集散乱的民众立即使用,制止败退的士卒令其重新参加战斗,本无实力而自以为有实力,可遭到失败。(三)是非争执不休,谋事辩论不决,可遭到失败。(四)命令不能贯彻执行,部众行动不统一,可遭到失败。(五)下级不服从上级,士卒不愿效力,可遭到失败。(六)民众怨恨军队,可遭到失败。(七)军队长期出征在外,得不到休整,可遭到失败。(八)士卒还乡情切,可遭到失败。(九)士卒纷纷逃散,可遭到失败。(十)[兵□不□,可败也。](十一)军队多次受到惊扰,可遭到失败。(十二)行军道路泥泞难走,士卒困苦不堪,可遭到失败。(十三)修筑险固的工事,士卒劳累过度,可遭到失败。(十四)[[曰],□□□备,可败也。](十五)天已傍晚,路还有很远,士卒情绪低落,可遭到失败。(十六)[曰,……可败也。](十七)壁垒内没有粮草,士卒发生恐慌,可遭到失败。(十八)命令反复多变,士卒敷衍塞责,可遭到失败。(十九)军队不和,士卒不服从将吏指挥,可遭到失败。(二十)将帅多存侥幸心理,士卒懈怠,可遭到失败。(二十一)将帅犹豫不决,士卒无所适从,可遭到失败。(二十二)将帅厌恶别人讲自己的过失,可遭到失败。(二十三)推举没有才能的人带兵作战,可遭到失败。(二十四)士卒长期在外,风餐露宿,挫伤斗志,可遭到失败。(二十五)临战前军心涣散,可遭到失败。(二十六)单纯依赖敌人斗志消沉,可遭到失败。(二十七)在内部做伤害人的事情,依靠阴谋诡诈手段,可遭到失败。(二十八)车兵没有进出道路,可遭到失败。(二十九)[□下卒]士卒怨恨情绪很大,可遭到失败。(三十)不能以严整的阵势通过狭谷隘道,可遭到失败。(三十一)前面的部队和后面的部队不能按部署要求列于阵前,可遭到失败。(三十二)作战时顾虑前面而造成后面空虚,顾虑后面而造成前面空虚,顾虑左翼而造成右翼空虚,顾虑右翼造成左翼空虚;将帅在作战时顾虑重重,顾此失彼,可遭到失败。

【评述】

本篇从三十二个方面继续论述将领品素缺失的危害。

雄牝城[272]

【原文】

城在渒泽之中,无亢山名谷,而有付丘[273]于其四方者,雄城也,不可攻也。军食流水,[生水也,不可攻]也。城前名谷,背亢山,雄城也,不可攻也。城中高外下者,雄城也,不可攻也。城中有付丘者,雄城也,不可攻也。营军趣舍,毋回名水,伤气弱志,可击也。城背名谷,无亢山其左右,虚城也,可击也。□尽烧者,死壤也[274],可击也。军食泛水者,死水也,可击也。城在发[275]泽中,无名谷付丘者,牝城也,可击也。城前亢山间,无名谷付丘者,牝城也,可击也。城前亢山,背名谷,前高后下者,牝城也,可击也。

【译文】

城在小沼泽地带,没有高山深谷,而有连绵重叠的土丘环绕于四周,是难攻的城,不可以攻打。军队饮用流水,水源充足不可以攻打。城前临深谷,背靠高山,是难攻的城,不可以攻打。城中地势高,城外地势低,是难攻的城,不可以攻打。城中有连绵重叠的土丘,是难攻的城,不可以攻打。行军安营,不要环绕着大河,否则,阻于大河,会沮丧士气,削弱斗志,像这样的敌人,就可以攻打。城背靠深谷,左右无高山,是虚弱易攻的城,可以攻打。城位于土地贫瘠的地区,是死地,可以攻打。军队饮用有污物漂浮的积水,没有水源,可以攻打。城在草木丛生的大沼泽地带,无深谷和连绵重叠的土丘作依托,是易攻的城,可以攻打。城在高山之间,无深谷和连绵重叠的山丘作依托,是易攻打的城,可以攻打。城前有高山,背靠深谷,前高后低,是易攻打的城,可以攻打。

【评述】

本篇讲述利用地形地利进行攻守的问题。孙膑把易守难攻的叫作雄城,易攻难守的叫作牝城。

五度九夺[276]

【原文】

……矣。救者至,又重败之。故兵之大数,五十里不相救也。况近□□□□□数百里[277],此程兵之极也。故兵曰:积弗如,勿与持久;众弗如,勿与接和;□【弗如,勿与□□。□弗如,勿】与□长;习弗如,毋当其所长。五度既明,兵乃横行。故兵……趋敌数;一曰取粮,二曰取水,三曰取津,四曰取途,五曰取险,六曰取易,七曰【取□。八曰取□。九】曰取其所读贵。凡九夺,所以趋敌也。

【译文】

[……矣。]救兵到了,又遭到重大失败。所以,用兵打仗的一般原则,五十里就不能互相救援了,何况近的相距百里,远的相距数百里,这段路程已超过军队救援的极限了。所以兵书上说,物资储备不如敌人,就不要同它打持久战;兵力不如敌人,就不要同它正面交锋;[□[弗如,勿与□□;□弗如,勿]与□长;]军事素质不如敌人,就要避开它的长处。把这五种情况都判断清楚了,军队作战就能横行无阻。所以用兵……迫使敌人陷入困境的办法:一是夺取粮秣,二是夺取平坦地域,[七曰取□,八曰取□,]九是夺取要害部位。以上九夺,都是用来迫使敌人陷入困境的。

【评述】

本篇仍然讲述临敌指挥决策问题。孙膑认为在己方部队相距过远、不能互相支援、储备不足、训练不足等五种情况下不宜和敌军对阵接战;临敌对阵的时候要重点夺取粮食、水源、道路、险关等九个重点和要害。

奇正

【原文】

天地之理,至则反,盈则败,□□是也[278]。代兴代废,四时是也。有胜有不胜,五行是也。有生有死,万物是也。有能有不能,万生是也。有所有余,有所不足,形势是也。故有形之徒,莫不可名。有名之徒,莫不可胜。故圣人以万物之胜胜万物,故其胜不屈。战者,以形相胜者也。形莫不可以胜,而莫知其所以胜之形,形胜之变,与天地相敞而不穷。形胜,以楚越之竹书之而不足[279]。形者,皆以其胜胜者也。以一形之胜胜万形,不可。所以制形壹也,所以胜不可壹也。故善战者,见敌之所长,则知其所短;见敌之所不足,则知其所有余。见胜如见日月。其错胜也,如以水胜火。形以应形,正也;无形而制形,奇也。奇正无穷,分也。分之以奇数,制之以五行,斗之以□□。分定则有形矣,形定则有名[矣]。……同不足以相胜也,故以异为奇。是以静为动奇,佚为劳奇,饱为饥奇,治为乱奇,众为寡奇。发而为正,其未发者奇也。奇发而不报,则胜矣。有余奇者,过胜者也。故一节痛,百节不用,同体也。前败而后不用,同形也。故战势,大阵□断,小阵□解。后不得乘前,前不得然[280]后。进者有道出,退者有道入。赏未行,罚未用,而民听令者,其令,民之所能行也。赏高罚下,而民不听其令者,其令,民之所不能行也。使民虽不利,进死而下旋踵,孟贲之所难也,而责之民,是使水逆流也。故战势,胜者益之,败者代之,劳者息之,饥者食之。故民见□人而未见死,蹈白刃而不旋踵。故行水得其理,漂石折舟;用民得其性,则令行如流。

【译文】

天地间事物的规律是物极必反,盛极则衰,日月就是这样,一兴一废不断更替,春夏秋冬就是这样。事物都有制伏别的事物的一面,也有被别的事物制伏的一面,“五行”就是这样。有生有死,各种事物就是这样。有能有不能,人类就是这样。有有利的一面,有不利的一面,用兵作战的形式就是这样。所以,凡是有形体的事物,没有不可以命名的。凡是能够命名的事物,没有不可被制服的。因此,圣人运用万物各自的特长去制服万物,所以其制胜的办法是无穷无尽的。战争,是以有形之物互相斗争而取胜的。有形之物没有不可战胜的,但未必知道用哪种事物(有形之物)去制胜它。有形之物互相制胜的变化,与天地并行而无穷无尽。以形制胜的现象就是用尽楚越之竹也写不完的。各种有形之物都是以它具有的特长而制胜的。以一种有形之物的特长去制胜各种有形之物,是办不到的。所以,以形制形的道理是一样的,用以制胜的形,却不可千篇一律。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见到敌人的长处,就要知道应用他的短处;见到敌人弱的一面,就要知道敌人强的一面。预见胜利,就像看见日月一样明显。善战者克敌制胜,如同以水灭火。用常规战法对付常规战法,叫作正;用隐秘莫测,出敌不意的战法制服常规战法,叫作奇。奇正变化无穷,就在于根据情况正确部署和使用力量。按出奇制胜的战法布阵,用五行相克的原理行动,以常规战法与敌交战。组织部署完成了就有了阵形,阵形确定了就有了名号……采取和敌人相同的战法不足以取胜,所以要采取不同的战法出奇制胜。因此,我静示敌以动为奇,我逸示敌以劳为奇,我饱示敌以饥为奇,我治示敌以乱为奇,我众示敌以寡为奇。公开的行动是正,隐蔽的行动为奇。出敌不意的突然行动,使敌人来不及察觉而采取对策,这样就能取胜了。掌握多种出奇制胜的办法,就能取得更大胜利。因此,一个关节出了毛病,其他关节就不听使唤,因为它们是在同一身体之中;前一步行动遭到挫败,后一步行动就失去作用,因为它们是在同一战阵之中。所以作战的态势,大阵不要断开,小阵不要分散。前进时后面的部队不要超越前面的部队,后退时前面的部队不要践踏后面的部队。前进时有道路可出,后退时有道路可入。赏罚没有施行,而士卒能够听从命令的,是因为这个命令是士卒所能办到的。厚赏严罚,而士卒不能听从命令的,是因为这个命令是士卒所不能办到的。使士卒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死拼而不后退,这是连孟贲那样的勇士都难做到的,现在却要求一般士卒做到,那就等于让水倒流一样。所以,要造成有利态势,就必须对取胜的予以奖励,对失败的予以撤换,对疲劳的要让其休整,对饥饿的要予以饱食。因此,士卒看到有利形势就会舍生忘死去战斗,即使脚踏刀刃也不后退。所以,流水顺势而下,就可以冲走石头,折损船只;指挥作战,掌握了士卒的心理,军令的贯彻就能像流水一样势不可当。

【评述】

本篇论述古代军事最重要的“奇”和“正”问题。孙膑从宇宙万物运行规律和事物发展变化原理来论述用兵规律,孙膑这种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古代军事思想中非常宝贵的财富。孙膑准确说明军事是一门科学,胜与败、生与死、能与不能等矛盾是可以转化的,用兵规律是可以研究掌握的。

积疏[281]

【原文】

……[积]胜疏,盈胜虚,径胜行,疾胜徐,众胜寡,伕胜劳。积故积之,疏故疏之,盈故盈之,虚[故虚之,径故径]之,行故行之,疾故疾之,[徐故徐之;众敌众]之,寡故寡之,伕故伕之,劳故劳之。积疏相为变,盈虚[〔相为变,径行相〕为变,疾徐相为变,众寡相][为变,伕劳相]为变。毋以积当积,毋以疏当疏;毋以盈当盈,毋以虚当虚;毋以疾当疾,毋以徐当徐;毋以众当众,毋以寡当寡;毋以伕当伕,毋以劳当劳。积疏相当,盈虚相[当,径行相当,疾徐相当,众寡]相当,伕劳相当。敌积故可疏,盈故可虚,径故可行,疾[故可徐,众故可寡,伕故可劳]……

【译文】

兵力集中胜于兵力分散,力量雄厚胜于力量薄弱,走捷径胜于走大道,行动迅速胜于行动缓慢,兵力多,胜于兵力少,部队休整胜于部队劳累。兵力该集中的就集中,该分散的就分散;力量该充实的就充实,该薄弱的就薄弱;该走小路的就走小路,该走大道的就走大道;行动该迅速的就迅速,该缓慢的就缓慢;兵力该多的就多,该少的就少;部队该休整的就休整,该劳累的就劳累。兵力集中与兵力分散可以相互转化,力量雄厚与力量薄弱可以相互转化。走小路与走大道可以相互转化,行动迅速与行动缓慢可以相互转化,兵力多与兵力少可以相互转化,部队休整与部队劳累可以相互转化。不要把兵力集中当成绝对的,也不要把兵力分散当成绝对的;不要把力量雄厚当成绝对的,也不要把力量薄弱当成绝对的;不要把行动迅速当成绝对的;也不要把行动缓慢当成绝对的;不要把兵力多当成绝对的,也不要把兵力少当成绝对的;不要把部队休整当成绝对的,也不要把部队劳累当成绝对的。兵力集中与兵力分散是相对的,力量雄厚与力量薄弱是相对的,走小路和走大道是相对的,行动迅速和行动缓慢是相对的,兵力多与兵力少是相对的,部队休整与部队劳累是相对的。敌人兵力集中可以使其分散,力量雄厚可以使其薄弱,走小路可以使其走大路,行动迅速可以使其缓慢,兵力多可以使其少,休整可以使其劳累。

【评述】

本篇讲述集中和分散的问题。孙膑认为集中兵力胜于分散兵力。在战争中强与弱,多与少,逸与劳等都矛盾是普遍存在和发展变化的。

《孙膑兵法》总评

战国中期著名军事家孙膑的《孙膑兵法》,是我国古代影响较大的一部兵书,和春秋末期杰出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吴起的《吴子兵法》一样,在我国历史上都是备受推崇的军事著作。但《孙膑兵法》以后失传,《隋书·经籍志》中不见著录。对是否有《孙膑兵法》传世的问题,宋、明以来一直存在着种种争论。1972年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汉墓竹简,使《孙膑兵法》在失传了1700余年后重现光华,从而使这一争论得到了解决。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孙膑兵法》有89篇,图4卷。银雀山汉墓发现的仅存上、下两编,共计11000余字。

孙膑,战国齐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人,是孙武的后世子孙,史书记载,其生卒年代约与商鞅、孟轲同时,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后来庞涓在魏国当了将军,忌孙膑才能,诳他到魏,处以膑刑(去膝盖骨),故称孙膑。齐使者借访魏之机,秘密载回孙膑,齐威王任其为军师,他设计先后大败魏军于桂陵和马陵,尤其是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之战,孙膑用“托亢捣虚”“疾走大梁”“攻其必救”的战法,大破魏军,救赵于危难之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之战。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曾给予高度的评价。

战国中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日益频繁,战争规模也越来越大。孙膑所在的齐国在“战国七雄”中是建立封建制度较早的国家,齐威王继位后,继续进行政治、经济方面的革新,“谨修法律而督奸吏”,以至“齐国大治”(《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在此期间,孙膑辅助齐王富国强兵,“而诸侯东面朝齐”(《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孙膑在对待战争这个重大问题上,提出了“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举兵绳之”的观点,阐明了以战争解决问题的意思,还论述了“强兵之急”在于“富国”和“事备而后动”的备战主张。他认为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自己守必固、攻必克,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孙膑十分重视军队的建设。他主张按照军功大小“明爵禄”,按能力“篡(选)贤取良”。他认为“兵之胜在于篡卒”。把“篡卒力士”作为“绝(破)阵取将”的骨干。他还强调“其勇在于制”“其德在于道”,主张用严厉的法制训练管理军队,强调“赏不逾日,罚不还面,不维其人”,避免那种“令不行,众不一”“下不服,众不为用”等各行其是的现象发生。孙膑的这些主张,对于强化军队起了重大作用,致使“诸侯莫敢致兵于齐二十余年”。

孙膑非常重视掌握和运用战争规律。强调指导战争的人(所谓“王者之将”)必须知“道”。即“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经,见胜而战,弗见而之争,此王者之将也”。又说:“决胜败安危者,道也。”所谓“道”是指客观规律和指导规律两大类。除此之外,还在《威王问》《陈忌问垒》《八阵》《十问》等篇中多次论述到。“知道,胜”“不知道,不胜”“决胜败安危者,逆也”。

孙膑重视“势”的运用。《孙膑兵法》多次讲到势,并有一篇叫作《势备》,着重论述了势(势,主要讲力量的使用和发挥)。他认为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各种利弊因素既客观又可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他强调指出,只要善于“便势制地”因势利导,就能造成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态势,夺取战场作战的主动权。例如:对众兵,采取“分人之兵”;对强敌,要“避而骄之”;对凭险守固之敌,采取“攻其所必救”的战法等。总之,通过态势使敌“分离而不相救”“受敌而不相知”“沟深垒高不得以为固”“车坚兵利不得以为威”“士有勇力不得以为强”,陷于“四路必穷”“五动必忧”的被动挨打地位;使自己“四路必彻”“五动必工”(自如),进退自如,处处主动。这些造“势”的主张,反映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孙膑强调“势”,并不是他的独见,历来军事家都十分重视。但是论述得如此系统,并且从事物的“生”“死”变化远离出发提出态势的可能性及一系列具体办法,在古代军事家中还是少见的。

孙膑认为在战争中没有经常有利的形势可以利用,也不能用一种固定的办法对付各种各样的敌人(“以一形之胜胜万形,不可”),因此,要“料敌计险”“因地之利,用八阵之宜”。在《十问》《十阵》等篇中,他对灵活运用战法作了许多具体的论述。要求战争指导者,把克敌制胜的原则性和战法的灵活性统一起来。他的这些因敌制胜的作战指导原则,丰富和发展了孙武“因敌变化而取胜的思想”。

孙膑的军事理论,朴素地反映了唯物和辩证的思想。在对待“形”和“名”的关系上,他旗帜鲜明地站在唯物主义一边。孙膑还一般地认识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他说:“富未居安也,贫未居危也,众未居胜也。”要取得战争胜利,除了客观物质条件以外,还要加上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注意了解和掌握战争规律,实行正确的指导,这些都表明他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孙膑兵法》不愧为军事经典之一,其中一些宝贵见解直到今天仍有一定的生命力。

同类推荐
  • 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清平诗选

    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清平诗选

    《清平诗选》是《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的其中一册,共分为三辑。诗化特征明显、省略成分居多,如此干净利落的语言表达方式,给读者带去轻松畅快的阅读体验。通过描绘象征意义强、变化明显的事物,表现出作者对诗歌写作偶然性的向往与追求。
  • 民国财长宋子文

    民国财长宋子文

    宋氏家族是近现代中国一个举世瞩目的家族。“宋氏三姊妹”,在中国百年政坛上缔造了辉煌。“宋氏三兄弟”(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在民国经济舞台上也叱咤风云,但三兄弟的光芒却淹没在了三姐妹光环之下。
  • 傅雷散文集

    傅雷散文集

    本书是傅雷的散文精选集,收录傅雷各时期散文代表作。傅雷不仅以译作闻名,更有许多散文传世。有《梦中》《回忆的一幕》《读剧随感》等沉静蕴藉的哲思评论作品,更有《离愁别梦》《怀以仁》等饱含赤子之情的佳作。通过此书可以了解作者散文风格、生平思想,乃到时代风貌。傅雷以翻译家见知于世,译文信、达、雅三美兼擅,传誉译林,卓然一家。所译皆世界名著,抉择谨严,影响巨大。傅氏学养精深,于美术及音乐理论与欣赏,尤具专长,而常为其翻译盛名所掩。特别重要的,是他的立身处世,耿介正直,劲节清操,一丝不苟,兼备中国知识分子传统品德与现代精神,堪称典范。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裴多菲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裴多菲

    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妖娆殿下:丫头别想逃

    妖娆殿下:丫头别想逃

    暴风雨夜,她被一个人带到了密室。黑暗中,她看不清任何东西,却在隐约之间感受到四面而来的压迫感。他长腿叠加,妖娆浅笑:“丫头,我们注定要在一起。”纵笑天下,九国之尊,却为了她倾尽天下。她漠然冷笑:“你我怎配?”她隐瞒一切,妄想逃脱。岂料,妖娆殿下却一眼识破——“安丫头,你我真的很配。”凉薄如斯,却对她宠溺万分!
  • 复制沃尔玛:山姆·沃尔顿帝国的八条金规

    复制沃尔玛:山姆·沃尔顿帝国的八条金规

    《复制沃尔玛:山姆·沃尔顿帝国的八条金规》从销售理念、服务措施、物流模式、管理风格、市场竞争力、产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等这几个方面复制沃尔玛的成功经营理念。沃尔玛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
  • 那些年,我们痛失的爱情

    那些年,我们痛失的爱情

    初识只一回,余生来世都幸会。因为有你,不负青春。
  • 天使的辛酸

    天使的辛酸

    大学毕业后在参加东盛集团面试当天差点因东盛集团总裁司机开车鲁莽而出车祸,最终安全过了马路与郑向东擦肩而过。她通过了重重面试最终成为了郑向东的秘书,却与面试官高阳互生好感。来了大姨妈自己都没发现的林夕却被郑东阳看到了,老板的大脸通红时,林夕却跟没事人一样钻进了洗手间。再次擦身而过,女人无法原谅害死自己的父母的人,更是开始怨恨世界太小。反反复复,而后,郑阳东的爸爸知道了林夕是当年被撞死的人家的小孩子时候愧疚万分,只是当年的车祸并不是因他而起,他的车被盗了偷盗的那个人将人撞了,而他反倒是将责任扛了下来。一切释怀……
  • 默然爱无期

    默然爱无期

    米罗尔家族,卡斯帕特家族,谢尔科特家族,是a国的三大家族,也是a国的顶梁柱。在那场长子之死的悲剧中,米罗尔家族与卡斯帕特家族成为了敌人。身为总理大人的洛杰凌,却是不为人知的米罗尔千金。她苦苦追寻的人儿,是谁?她甘愿奉献的人儿,又是谁?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总理的她,她的私情,又是为了什么?当那个男人知道真相后,毅然的离开她时,她的哀求,又是否能打动他?女子的泪水划过面颊,她的傲骨,在他的面前,凌乱了……“范罗恩·卡斯帕特,我只求……你看看我。”
  • 影后夫妇虐狗日常

    影后夫妇虐狗日常

    其实苏婉不明白,明明她什么都没做,为什么每天她的微博下面总是有那么多的人嗷嗷叫着要给她寄刀片。粉丝:不接代言也就算了,毕竟你有钱;不接综艺也就算了,毕竟你有颜;剧少也就算了,毕竟你有演技。但是你说!好不容易微博舔个屏,为什么还要!被!你!们!秀!一!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花果山

    花果山

    来自花果山的神秘少年,一介布衣之身,横行九州大地,由一个捏泥人的手工业者,成长为一代最强王者,手下一大票超凡大师、钻石段的武者!江南江北一条街,打听打听谁是爹,不服就来战!
  • 管理公司的23个细节

    管理公司的23个细节

    对于公司来说,公司管理者一定要狠抓细节管理,决不能在一团乱麻破网之中,理不清头绪;而精于管理的管理者多是在细节上下文章,他们把工作生活处理的井井有条、游刃有余,轻松自在且富有高效。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注重管理细节就是抓住了效益,注重管理细节就是发展了生产力。良好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是公司成功的必备条件。公司的竞争成功与否,首选表现在管理细节上。
  • 辰筱:女王驾到,国王殿下请接招

    辰筱:女王驾到,国王殿下请接招

    “哪个,阿辰,我不是故意要欺骗你的。我只是太想你了们了。”宫筱潼不敢直视萧梓辰。“哦,是吗?三年不见,我们家筱筱变得不乖了。”天之宠儿萧梓辰,从小到大都护在宫筱潼身边,如今三年不见,青春期的他们又会经历什么呢?
  • 小青梅我们是天生一对

    小青梅我们是天生一对

    李云玖:“陆哥哥,人家还小了啦,不能早恋哒!”陆墨渊:“不小了,马上快成年了,不算早恋。”李云玖:“老娘说不处就是不处,听懂了吗!”陆少故作可怜的摇摇头李云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