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9900000005

第5章 情绪情感——健康与成长的根本

情绪与健康情绪的培养

情绪是一个人内在精神世界的反映,是它的外部表现。

情绪是观察一个人对他人真实的情感的窗口,能自动地把一个人对外在世界的印象和体验反映出来,情绪是衡量一个人思想觉悟的尺度之一,因何而喜,因何而忧,为何而急,为何而怒;情绪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胸怀和度量,胸怀豁达、度量宽宏的人一般情绪较稳定,忍让和克制情绪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志和性格,是衡量一个人的积极性特征的指标。因此,对情绪的认识和洞察是了解人们内心世界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标志着个性成熟的程度。情绪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弗洛伊德认为:“害怕及罪恶感是大多数精神疾病的根源。”斯托曼(K.T.Strongman)指出:“情绪在变态行为或精神障碍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也极大。《黄帝内经》中总结出了“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理论。可见控制消极情绪对预防疾病有实在性意义。愉快乐观的情绪能够增强消化道分泌,这些都对人体健康有利。乐观的人,人际关系好,工作效率高,更富创造性。我国1949-1982年共调查了80岁以上老人11145人,发现乐观是长寿的三个原因之一。

“笑一笑,十年少”,笑不仅可以放松一天的紧张,还可以通过腹肌活动和其他肌肉运动起到减肥、健身的作用。但过度高兴也是应激,将引起应激性激素分泌增多,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大,“喜伤心”就是这个道理。大量研究表明,情绪冲突、压抑、情绪急躁、激动、好与人争,情绪抑郁容易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癌症等疾病。

一、情绪的概念

1.情绪的概念,广义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狭义指有机体受到生活环境中的刺激时,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暂时性的较剧烈的态度及其体验。

情感同情绪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从广义而言,它与情绪一样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从狭义而言,它又不同于情绪,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从严格意义上讲,情感与情绪有以下区别:①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如喜、怒、哀、乐等;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如与人交往相关的友谊感,与遵守行为准则规范相关的道德感。②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无论从种系或是个体发展来看,情感体验都发生得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社会化进程的一定阶段才产生的。③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景的性质;而情感有可能既具有情景性,又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稳定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情绪又有极大的影响。

2.情绪的外部表现

情绪的发生往往影响到身体的内部与外部的某些变化,这些外部变化可使我们判断某种情绪的发生。情绪的外部表现主要有三种:第一,情绪引起内脏器官的生理变化,情绪能引起生理器官的一系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例如恐惧时面色苍白,羞愧时面红耳赤,愤怒时呼吸加快,极端发愁时呼吸缓慢,激动时热泪盈眶,悲伤时痛哭流涕,高度紧张时汗流侠背。这些也是心理影响生理的很好的例证。第二,面部表情和姿势变化。欢乐时手舞足蹈,失望时垂头丧气,怒时横眉竖眼,恨时咬牙切齿。外部表现有时比语言更能表达情意,抒怀何必三寸之舌,叙情何必七寸之管,手之一触,身之一转,眼波一横,眉峰一皱,都是导隐衷诉幽情的绝妙语言。在面部表情中,以眼最为传神,如眉开眼笑、暗送秋波等。许多情绪例如喜、怒、轻视、讥讽等,嘴部肌肉伴随着明显的反应,如悲哀时口角向下拉,笑时口角向后并略微向上牵伸、嘴张开。一个人如果不特别掩饰,可以从他面部表情和姿势变化大势看出他的情绪,但是有些人能够严格控制自己情绪的外部表情,如内心很焦急,但在外表上却表现得很镇静。单从人的外部表情判断他的情绪,往往会有错误。第三,表现在声调和音色中。所谓说话听声,锣鼓听音就是这个意思。不同的情绪,发生的音调就不相同,同是一个“什么?’可以用不同的声调,表现出怀疑、生气、惊喜、鄙视等情绪来。欢喜时引吭高歌,悲愤时如怨如诉。歌曲、诗词等都是以音调表达情绪的,我们常称歌曲为情绪的语言。

3.正常情绪的功能

所谓正常情绪是指个人情绪方面的积极的良好的适应状态。凡是正常的情绪的反应,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有助于个人行为适应。正常情绪的保健功能是:

①愉快而平稳的情绪,能使人的大脑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保证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

②愉快的情绪,能使整个机体的免疫系统和体内化学物质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增强抗御疾病的能力。据调查,所有的“寿星”都过着非常愉快的生活,愉快是他们的“长寿不老药”。

③保持愉快的心境使别人更喜欢接近自己,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美国心理学家杰·列文认为:“会不会笑,是衡量一个人能否对周围环境适应的尺度。”一个满脸愁云,终年不笑的人,使人望而生畏,很难有知心朋友,也就是难以称的上是心理健康者了。

④适度的忧愁、焦虑、愤怒、恐惧等不愉快的情绪,也是正常而有益的。哀、怒、惧、忧,人之常情。适度的紧张,可以动员心理潜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适度的惧怕,可以使人小心警觉,避免危险,预防失败;适度的忧虑,“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是现代大学生应有的优秀品质。

二、情绪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以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情绪状态,不同的情绪状态依赖于所进行的活动、行动的性质和自我感觉的性质,同时它本身也会对活动、行为和自我感觉发生积极的影响。

1.心境

心境是一种轻微、持久而弥散的情绪状态,往往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影响着一个人的言行和情绪,使他们蒙上某些色彩。

如某大学生在一段时间里总是提不起精神,无精打采,干什么都显得没有劲,甚至对他平时最喜欢的电影也不感兴趣。这个大学生的一切表现就反映了他对周围的一切都蒙上了抑郁的色彩。而相反处于良好心境会使人有“万事称心如意”之感,遇事易于处理。正是,人快乐时,觉得花欢草笑、青山点头;悲哀时,觉得云愁日惨、蜡炬垂泪。

心境分为积极心境和消极心境两大类。大学生的积极心境有助于学习,有助于克服困难,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学生的消极心境使其意志衰退、颓废,妨碍学习和生活。当一个学生处于消极心境时,由于这种心境的作用常使该学生的注意集中在不快事物上,心里不畅快,作业常做错,考试常怯场;一旦考试不及格,或做错了作业,更增加了思想负担,心境变得更加沉重,从而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2.激情

激情是迅速、猛烈的爆发式短暂情绪状态,是一种异常激动的表现,常常伴有难于克制的冲动性行为。在激烈状态下,人的意识范围变窄,只注意引起他产生激情的问题,因而变得欠缺理智,自我控制能力减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不考虑后果。

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最容易产生激情。激情分消极激情和积极激情两大类。大学生的激情以消极激情为多见。当一个大学生处于消极激情状态时,头脑往往很不冷静,行动失去控制,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就会出现以态度代替说理,以感情代替原则,以下意识代替理智,常表现为无礼甚至歇斯底里的状态,做出不少破坏性的事情来。大学生处于积极激情状态的情况较少,但它却有利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如某些大学生考试成绩得年级第一名后的欢乐心情就是一种积极激情的表现。它可以促进该学生更加刻苦地钻研知识。

3.应激

应激是指意外的严重紧急事件,使精神和身体承受巨大压力时所引起的精神状态。由应激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称应激反应。

应激时,肌肉器官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大脑中枢接受外界刺激后,信息传至下丘脑,分泌促肾上激素释放因子(CRF),然后又激发脑垂体分泌促肾上腺因子皮质激素,使身体处于充分动员的状态,心率、血压、体温、肌肉紧张度、代谢水平等都发生显着变化,从而增加机体活动量,以应付紧急情景。应激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一般应激状态使有机体具有特殊防御排除机能,能使人精力旺盛,激化活力,使思想特别清楚、精确,动作机敏,推动人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及时摆脱困境。但紧张而又长期的应激,会产生全身兴奋,注意和知觉的范围缩小,言语不规则、不连贯,行为动作紊乱。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也会遇到一些重大的事故变化(如受辱、被盗、失火、亲友拌死)或者这种变化在持续和加深,使人处于长期的应激状态,这不仅对他们的健康不利,而且有时是很危险的。

三、大学生健康情绪的培养

(一)大学生情绪健康发展的基本特征

大学生情绪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出如下5方面基本特征。

1.积极适应环境

情绪获得健康发展的大学生,不仅能积极适应熟悉的环境,而且勇于开辟新环境,乐于接受新环境,并且能很快适应陌生的环境。他们有探究新环境的兴趣,有认识、理解和正确把握新环境的能力,他们不仅善于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而且能够不断增加新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以对新环境作出积极反应;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也可能发生适应的困难,也可能遇到种种挫折,也可能作出这样或那样不符合环境要求,甚至脱离社会规范的行为,但是他们不回避困难,不屈服于挫折所造成的压力,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达到环境的要求,他们并不满足和依赖于环境的既定条件,从而使自己变成环境的被动的承受者,而是作为一定环境的能动的改造者,不断创造条件,建立新的环境。

相反,情绪得不到健康发展的大学生,虽然能适应熟悉的环境,但往往依赖环境,满足既定的客观条件,是环境的被动的承受者,而不是能动的参与者、改造者;他们不主动开拓自己的活动天地,喜欢把自己囚禁于狭小的圈子,在突然变化了的环境、条件和情况面前,紧张不安、疑虑重重、畏怯不前;他们既缺乏认识新环境的经验和能力,也不善于调动已经拥有的知识的结果,他们在困难、挫折和逆境面前,很容易丧失自信心,显得过分忧虑、懊丧,甚至退缩、逃避,-撅不振,亦或是执拗、冲动、攻击,使自己陷人更恶劣的处境而不能自拔。

2.有效地进行学习和工作

情绪获得健康发展的大学生,总是乐于从事学习、工作及其他实践活动,能够充当一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任务,并逐步提高效率;他们能够从实际条件出发,确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的,选择相应的活动方式,达到活动目标;他们能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身心潜能,表现出不可压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因此而获得满足喜欢自己;他们不仅不觉得学习和工作是一种负担,反而能从中获得乐趣。假若剥夺了他们的学习和工作,他们会感到不安和忧虑。

相反,情绪得不到健康发展的大学生,虽然也能参加一定的活动,但是,经常缺乏目的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身心的潜能;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低,往往容易半途而废,他们缺乏学习和工作兴趣,不能从中获得满足感,反而经常表现出对学习和工作的厌倦情绪,甚至害怕、逃避学习和工作,具有自我剥夺的趋向;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极容易疲劳,而且难于恢复良好的身心状态。

3.正确评价自我

情绪心理获得健康发展的大学生,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也会得到较好发展。他们不仅形成和确立了自我形象,而且对自我的评价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客观性和稳定性,他们对自己的认识比较符合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因而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比较接近。同时,他们的自我形象又是可塑的,会随着别人的评价、自我认识的深化而调整和改变,从而使它更适应环境的要求。

相反,情绪心理未获得健康发展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往往缺乏客观性,容易高估自己,产生所谓自我扩大,自我膨胀的倾向,也容易低估自己,产生所谓自我缩小、自我萎缩的倾向;他们或者具有过分的盲目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或者具有令人不可理解的自卑自践心理;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很不稳定,容易失掉前后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往往今天一个看法,明天一个看法。但是,他们又具有某种固执的倾向,认为对自我有新发现和新体验。

因此,这种人在人际关系中,对人、对己都表现得既迟钝又过敏。

4.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状态

情绪心理获得健康发展的大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和积极的情绪状态,总以积极、欢愉、乐观向上的情绪为基调,而少有消极、苦恼、忧郁、暴怒的情绪表现;他们能战胜恶劣的心境,摆脱过度紧张的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困扰,能控制情绪性质、情绪强度和表情方式,能适应客观情境的要求,因而他们不是自己情绪的奴仆,而是自己情绪的主人;他们有合理的情感结构,社会性的高级情操。

相反,情绪心理未获得健康发展的大学生,情绪极不稳定,喜怒哀乐反复无常,而且总是以消极情绪体验为基本格调,经常表现为惊恐、优虑、烦恼、急躁和暴怒等等。他们缺乏自制能力,不能控制情绪,因而经常表现得十分幼稚,情绪状态不适应一定社会情境的要求;他们的情绪结构不合理,与生理需要相关的情绪占主导地位,社会性情感和情操发展得极差,常常给人留下一个庸俗、低级的印象。

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变化,不仅表现在人际关系及交往范围的增加上,而且表现在人际关系的性质和交往水平的变化上,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基础,已经不全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相互依恋了,而是突出了道德和价值等意识形态的作用;大学生的交往已经不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般的相互影响了,而是突出了交往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因此考察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性质及其交往的水平,能够掌握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水平。

情绪心理获得健康发展的大学生,与父母、老师、同学、同事、朋友容易建立并发展亲密融洽的关系。他们喜欢与别人交往,能正确地理解别人的思想感情,容易接受别人、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他们能同情、关心、帮助别人,与朋友同甘共苦,因而能够被别人所喜欢、所接受,对别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相反,情绪心理未获得健康发展的大学生,不容易处理好与亲人、师长、同事和朋友关系,容易同别人疏远、隔阂,把人际关系搞僵,甚至搞得很对立;他们不接受别人,也不被别人所接受,因而显得很孤立。

(二)大学生健康情绪的培养

1.正确看待人生和社会,保持达观态度

首先要学会合情合理地提出自己的需要和愿望,要不断提高对自己需要的合理性的认识,懂得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必须符合社会的政治、经济、物质变化发展的要求和道德准则。这样就不会由于个人的希望和愿望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感情了。其次要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宽阔的胸怀。这样的人,对细微得失、个人恩怨乃至鸡毛蒜皮的小事决不会看得那么重,也决不会为生活和工作中的阻力和障碍所困倒。当一个人致力献身于社会、献身于人民的事业的时候,他将为自己能对社会和人民尽到一份责任、贡献一份力量而感到一种满足和欣慰,这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欣慰才是快乐的真正不竭的源泉。

2.学习别人健康的情绪反应

健康的情绪反应是学习的结果。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怎样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情?这些都是个人在后天生活中经过学习才能掌握的。小孩稍不随意便嚎陶大哭,后来,他发现这种表现方式不受别人欢迎,因而渐渐从别人那)学会了克制、冷摸等表现情绪的方式。

大学生常常把情绪稳定、积极乐观的人作为自己学习榜样。

他们观摩榜样在各种情景下的情绪表现,学习表达情感的方式和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经验表明,请那些饱经风霜的成年人,向大学生讲述自己同命运搏斗的经历,会使大学生受到感染和启迪。同样,大学生与自己遭遇相同,但精神境界比自己高的同龄人交往,会使他们受到激励和鼓舞。先进青年的感人事迹,更给大学生的情绪以深刻的影响。他们对人生的积极看法,对困难的乐观主义态度,对自己的信心,是激励青年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永不懈怠的巨大力量。

3.培养幽默感,在身边寻找欢乐

幽默就是有趣、可笑而又意味深长。它是一种极有助于个人适应环境的工具。当一个人处于极为难堪的情境中或发现一种不调和的现象时,他一方面要能很客观地观察见面前的事实,同时又要不让它使自己陷于激动的状态,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幽默的态度去应付,这往往可以使本来紧张的情绪变得轻松,使一个难堪的场面在笑语中消逝。一些学者证明,在引起愤怒的实验中,幽默有减低愤怒和不安情绪的明显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幽默感,以便使自己不论面临什么情境,都能以幽默的态度应付,保持情绪正常。当然,幽默感是与人生态度有密切联系的。人生态度消极的人,不可能有幽默感;幽默本身就包含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富于幽默感的人,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事件一般都能从多种角度而不会只从消极方面去观察。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看,往往可以发现其积极的一面,光明的一面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每个人的身边,每天都会有许多令人愉快的事情存在。我们应该经常地看到这些事情,善于寻找这些快乐。对于每个人来说,只要你在学习,那么每天都会有新的成绩;只要你没有放弃努力,那么你每天都在给自己的生命增添新的内容。这些成绩的进步,不是都值得我们高兴吗?当然我们并不否认生活中的痛苦和困难,但是乐观的态度却可以使我们不害怕困难、不畏惧失败。并且,它能使我们鼓足勇气来战胜困难,改变我们所遇到的挫折和失败。

4.让各种情绪获得适当表现的机会

情绪活动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每个正常人都会有喜怒哀乐等情绪的,这是十分自然的现象,当人们产生某种情绪时,就不应该人为地加以抑制,而应该让它有适当表现。

情绪的丰富性是人的生动活泼的重要内容,我们的生活,如果缺少丰富而生动的情绪,将变得呆板而没有生气。富有感情,才能产生人与人感情上的交流,才会促进心灵上的沟通,强行压抑自己的情绪,硬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把自己弄得表情呆板,情绪摸然,这不是情绪的成熟,而是情绪的退化;也不是正常人所应该有的情绪,而是一种病态表现,因而是不可取的。

强行压抑情绪的外露,还会给人们的生理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人们常说的“控制情绪”,实际上仅仅是一种外部表情的控制。情绪活动给人带来的一系列内在的生理变化,谁也控制不了。那些表面上看来似乎控制住了情绪的人,实际上却使情绪更多地转人体内,任何不良情绪,既已产生,就一定会寻找发泄的地方,当它在外部表情上受到压制,不能自由地表现出来,便转移到内脏器官去活动,在体内寻找发泄的地方,从而更加危害自己。

5.广交朋友和参加有益的活动

生活不总是一帆风顺和万事如意的。解脱生活矛盾和自身冲突的最好途径,就是有地方去诉说,有人聆听你的倾诉。那种人际交流中的相互感染和同情,是调节自身情绪、导致良好适应的必要支持。来自朋友、亲人的慰藉、劝导和帮助使人头脑清醒,可以帮助人从自身情绪的萦绕中走出来。

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应该是美好的、丰富多彩的,除了日常学习和休息外,还应该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诸如体育、音乐、舞蹈、绘画、写作、书法等等。大学生在各自的特定的活动领域中更易于相互理解,在各种有益活动的尝试中选择自己科学的人生道路,对生活有所享受、有所作为,思想感情就有所寄托,情绪健康就能有所保证。

四、大学生情绪标准

判断一个人的情绪是否健康有一定的标准,但它不像生理健康标准那么具体、精确,健康情绪与不健康情绪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很难有一个严格的界限。根据国内外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结合我国目前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大学生健康情绪的标准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情绪反应适度。情绪健康者的情绪反应是由适当的原因所引起的,当事者通常都能知觉其原因。情绪反应的强弱和引起该情绪的情境相符合,过分和不及的情绪都是值得注意的。

正常的情绪反应常随时间、外界的变化而变化。

2.情绪控制适当。情绪健康、成熟的人能控制其情绪的外在表达,直至在适当的时间,才以社会所允许的方式表达或宣泄;他们既知道如何控制情绪,又知道控制适当程度,其情绪的表达或控制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合乎自身的需要,能对引发情绪的情境,作一客观的衡量,再作适当的反应。

3.情绪的正性作用强。情绪健康者,一般愉快情绪多于不愉快情绪。只有愉快情绪而没有不愉快的情绪,不但是不可能的,同时也是不利于全面发展的。但情绪健康者所出现的不快情绪,一般来说次数较少,时间较短,程度较轻,并有一定的原因和对象,涉及的范围有限,不致牵涉到无关的人和事,因而对人对己的损害都能降到最低的限度。反之,情绪不成熟者,则常将其不良情绪的反应目标扩大,涉及到一些无辜的人和物,并且程度重,时间长。

大学生常见情绪障碍及调适

情绪、情感障碍的精确的分类描述是困难的,有的分为正性和负性两类,有的分成情绪反应障碍、表达障碍、病理性和素质性异常情绪等。以下讲的是临床常见的几种情绪、情感障碍。

一、自卑

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而引起了轻视自我,对自己不满意的情绪体验。这种心态很容易产生一种压抑、凄冷的情感,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产生自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①对自己生理素质的不满意,包括身高、长相、体态、肤色或有严重疾患和缺陷;②感觉自己在社会条件(如家庭出身、生活环境、能力及专业)等方面不如别人理想;③好胜心受到挫折(如学习上的失败);④自尊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产生“别人都瞧不起我”的自卑感;⑤与其心理认识和自我评价有关。大学生自卑的外部表现为心境低沉,少有笑颜,不愿谈吐,很少交往,拒绝在公众场合露面,情绪阴沉。

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而引起的自我态度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很容易产生一种压抑、凄冷、孤独的情感,严重地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镜头一

赵某,某大学新闻系大二女生。身材高挑,面目秀丽,来自农村,因家境较为贫寒,所以平日里省吃俭用,穿着简陋,总认为周围的同学比自己条件优越、见多识广,觉得同学们瞧不起她。

时间长了,她认为自己似乎处处都不如人。在公共场合不敢讲话,怕普通话讲得不好、穿着土气;夏天不敢穿裙子,嫌自已长得难看;认为自己不聪明,比不上其他同学。面对如此情境,其班主任悉心开导,化解了她心中的症结,使其认识到了自身的优点,正视了自身的不足,勇敢地迈出了超越自我的一步。

旁白

我们的世界是由处于种种不同阶层的人组成,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人生定位。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都有一种本能的自我评价,但结论却不同,有的人肯定自己、接受自己,坦然承认自身的优势和缺点,但结论却不同,有的人喜欢夸大自己,对自己持过高的评价,这是盲目自大;有的人则贬低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评价过低,这是自卑。

大学生群体代表着青年人中的佼佼者,他们历经高考的选拔,脱颖而出,跨入大学的校门似乎春风得意,意气风发,然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中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导致的自卑心理却不在少数。自卑,顾名忍义,就是自己瞧不起自己,它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在心理学上,自卑属于性格上的一种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上例中的赵某便是大学生中常见的自卑心理表现。

引起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可能是身体和生理上的因素,如身材矮小,面貌平平等;可能是能力上的因素,如学习成绩平庸,不能担任学生干部等;也可能是家庭经济因素,由于出身卑微,生活困难,为自己家庭条件差而感到自卑;也可能是屡受挫折,丧失信心而导致自卑,但产生自卑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自己不恰当的评价和认识。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审时适度地进行评价是必须的,但当自我认识不当,更多地受消极的自我暗示,过分追求完美,对自我现状不满时,自卑就产生了。为自卑所禁锢的人,往往表现出如下突出的心理特征:一是期待,理过高。他们总是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理想化,希望获得良好的评价和别人的尊重和好评,总想在别人心目中留下完美的印象。当他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差距,从而使自己一的“完美”期望受到挫折,增加了内心的痛苦。二是缺乏自信心,对他人和自己的评价不够全面。

人类有一种天性,在群体交往中,总爱展示自己的长处,掩饰自己的缺点。马克·吐温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是一个月亮,他有一个阴暗面,从来不让任何人看见。当一个人一方面总是看到别人的优越,一方面又总是看到自己的不足时,这种高期待与低自信产生碰撞,形成心理落差,难免产生自卑感。

上例中的赵某正是在公共场合越怕讲话,就会越紧张,反而更容易说错话;到了夏天越想美丽,越怕别人耻笑她的丑陋,反而更显得不合时宜,不知冷暖,更加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因此越来越没有信心。

我们知道,很多事情你只是在期盼,只是在逃避,是不会解决问题的。当然适度的自卑并非坏事,它会催人奋进,使人努力寻求卓越,弥补不足,达到完善,但过度的自卑只会使自己天天沉醉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只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在意他人的眼光、笑声,处处和自己联系,认为在贬低自己,耻笑自己。它会使人丧失信心,放弃努力,陷人停滞。事实告诉我们,许多事情,你越没经验,越易怯场,就越不敢去尝试和表现,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要想打破这种循环,你只有去大胆地尝试!

有的学者曾说过,自卑是一杯自酿的苦酒。只顾自斟自饮的人,不顾现实中的行为表现,自卑感越强,内心体验的矛盾愈深。所以,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当你意识到这是一杯苦酒时,应勇敢地稀释它、淡化它,争取早日走出自卑的泥潭。

首先,要正确认识一些客观上的不足。人生的道路上,常有一些不如意。面对困境,有的人坚韧不拔,激发心理潜能,迎头赶上;有的人悲观失望,精神崩溃,消极待毙,只能使逆境更糟。

这些困境都是暂时的。我们应意识到,把它看作是自身成长历程中的一种磨炼,一次挑战。在逆境中,你会有一种危机感,一种紧迫感,你会更加地渴望学习。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应付各种困难的能力就会强于甜水里泡大的孩子。美国总统林肯,自幼出身低贱,长相丑陋,穿着不合体,受的教育很差,但他能接受这一事实,牢记自己比别人差,对任何事情不多奢望,心胸坦荡,用自己的全部精力去实现他追求的伟大目标,正是自卑、自弱促进了他的事业,获得了成功。所以,处于困境中的我们千万要保持好一颗平常心,因为机会就在你身边,靠努力是可以改变一切的。

其次,改变认识,重建信心。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化三尺,也非一日之热。像小赵这样,长期压抑在别人是强者,而自己是弱者的认知环境中,这种认知习惯对她的影响是很大的。大学生只有正确地分析自己,认识自己,建立合理的自我信念,才能树立信心。人无完人,有长处,也有短处,有优点,也有缺点,有成功,也有失败。我们的价值目标应体现在通过努力去达到的最大限度,而不追求完美无缺。面对别人的不满、耻笑,不应视为一种心理负担,而应勇敢地面对,积极地极取教训,建立信心,学会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并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去,学会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上,再制订新的难度稍大的目标。这样自信心便会油然而升,只有自信,才能显得乐观、宽容,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自信的人才有能力抵御各种挫折,在任何时候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去赢得他人的尊重。

第三,及时调节情绪。在应付困境时要有灵活性。困境有时会使人屡屡受挫,那么不妨适时地转变一下自己的头脑,或转变一下你的目标,或尝试采用另一种方法。尤其学会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将有助于你体验生活中的闪光点,营造良好的心境。遇到困难时,多用一些“我能行,困难会解决的,不久就会好了”的积极话语暗示自己,并积极与他人交往,才能克服自卑,超越自我。要学会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多与性格开朗,心胸开阔的人沟通,参与各种感兴趣的校园活动。做任何事情,要量力而行,降低挫折的发生率,必要时向心理专家寻求帮助,学习一些应付困境的办法。这样,你会重新找到自己心灵的新大陆的。

二、焦虑

焦虑是指过分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危险并未发生,但患者表现出紧张恐惧、顾虑重重,好似大祸临头,坐卧不安,认为问题无法解决,病情严重无法医治,伴有疑病观念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表现。焦虑多见于神经症和更年期精神障碍患者。

镜头二

小A,工科院校二年级大学生。因惧怕考试去心理咨询。

据他描述,自己每临近考试就紧张得睡不着觉,担心“不及格”,并总会伴随着一些有关考试的梦,在梦中深感紧张焦虑。在复习过程中,难以集中注意力,不知所看的是什么,进入考场,瑟瑟发抖,头脑一片空白,有时这种情形会贯穿整个考试过程。为此,他一听到要考试便会出现失眠、头痛等不良反映,考试成为他很大的心理负担。

旁白

在大学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困难和失败。如有的同学在社交场上怕发言,人多的场合怕讲话,考试后怕公布分数,实习时怕讲课……每当这个时候,心里是否会不由自主地瞬张不安呢?是否也会产生引起沮丧或者惧怕的心理反应呢?如果它没有影响到你的工作和学习,那么,不必担心,这些都是正常的焦虑反应。相反,正因为有了适当的焦虑,才能够引起你对事物的足够注意,提高警惕,做事深思熟虑,减少差错。但如果你焦虑的状态持续时间过久,并且对这种不愉快的体验无法来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或解决,并引起身体上的不良反应,这就应引起你的注意了。焦虑是在面临不良刺激进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每个人都有过不同程度的体验。因为在日常生活里,每个人都免不了会碰到各式各样的挫折,困难和失败,从而受到不良的刺激。通常因不良刺激的程度枉重不同,焦虑也有枉重之别。但这种焦虑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并不是焦虑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还是一种有益的保护性反应。焦虑使你设法去应付不良的处境和遭遇,从而避免了不良后果。如担心被盔而留心提防,就会避免失窃。可见,正常的焦虑在生活里还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

治疗与点评

焦虑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所以又名焦虑型神经官能症。

它与一般的焦虑不同,它在毫无原由的情况下,或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因素下,而呈现出严重的焦虑不安、心惊胆战。焦虑症发病可缓可急,缓者症状常持续存在,急者症状却突来突去。症状表现过分地担忧,如对身体健康、工作、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过分忧虑;也可表现为莫名其妙的惊恐,怕出事故,灾祸临头等。患者往往是心烦意乱,烦躁不安,容易紧张,不能放松,易动感情,易发脾气。许多患者在焦虑发作时常伴有躯体的种种不适感,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不适感,如心慌、心悸、面部潮红、晕厥等。此外,还可有呼吸系统的胸闷、气急;消化系统的恶心、腹胀、便秘、腹泻;泌尿生殖系统的尿频、尿急、阳痰等症状,而体格检查却未见各器官有什么病变。

焦虑症在急性发作时,患者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感,面色苍白,出冷汗,两手发抖,好像面临死亡。此时心脏剧烈地跳动,撞击胸膛,似乎要从喉头冲出,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患者感到透不过气,马上可能窒息死去。一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过后患者感到一切如常。但容易疲劳,稍一活动就感到十分困倦,休息之后也不能很好地恢复。

上述情况,就是大学生中常见的对考试的过度焦虑。从交谈中,我们发现,小A以前是一名成绩很优秀的学生。但工科院校的学习生活是非常严格、紧张、辛苦的,他一方面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一方面又要拼命地演算、推理、查阅资料,面对新的一切,他感觉困难重重,力不从心。虽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但却成绩平平,原有的自信与骄傲日益消失。并对许多门功课缺乏信心,逐渐出现了心跳加速、精神涣散等不良生理反应。

由于大学学习阶段是由“求学期”进人“创造期”的过渡阶段,学习的专业性、探索性、主动性与中学时代相比,明显增强。

同时,大学又是强者云集的地方,许多优秀的学生聚在一起,起点变高了。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同学仍沿用以前惯用的学习方法或将自己的目标定位过高,都将导致由于频频受挫而致的神经紧张状态。除此之外,调查表明,引起大学生焦虑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转变,造成对新环境难以很快适应,从而产生焦虑情绪。二是因大学学习比较紧张,可能使自身的健康水平有所下降,出现头痛、失眠等症状,当大学生对这些因素过分关注时也可能导致焦虑;三是面对一些突发性事件和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时也容易导致焦虑,只会使人丧失希望,陷人思维僵化局面,影响水平的发挥。当你感到自己有些过度焦虑时,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呢?

首先,分析产生焦虑的原因,然后通过自我暗示或向他人倾诉的方法予以解决。大学中许多同学之所以表现为考试紧张,是因为自己的目标定得太高了,把考试看得无比重要,认为这是展示自己的最佳机会。总对自己有着不切实际的要求,希望达到一个完美的程度。如果把考试看得太过重要而感到紧张焦虑,那么你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考试只是一种检测自己学习的过程,是总结自己学习的一种方法,是帮助你进一步提高的一种手段。放松自己,放松考试,你反而会觉得得心应手。试想,一个爬到半山腰的登山者老对到山峰顶的人哀声叹气、自我贬低,为何不懂得珍惜对站在山脚下的人欣赏成功的喜悦呢?学会重新找回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重新给自己的能力打个合适的分。

曾有一个男生在学校运动会上得了倒数第一,他觉得没脸见人,沮丧极了。这时,班主任拍着他的肩膀说:“好样的,尽管没拿到名次,但至少证明了你比赛场外的同学强。”一句话,扫除了男生心头的阴云。在生活中,我们总想追求尽善尽美,总想站在台上接受鲜花和掌声的拥抱。然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成功的桂冠并不人人都能摘取,更多的时候,我们的掌声是为别人而响。置身于别人的荣耀和光环之外,不免会有失落感。我们何不用羡慕别人的眼光来审视一下自己呢?和成功者相比,我们或许是失败者;而和失败者相比,我们则可能是极大的成功者。仔细地审视自己,就一定有许多值得自豪的精神和足迹。认真制定自己的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如果是学习方法不当造成的,那么好好总结经验和教训。美国现代物理学家、1979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温伯格曾说:“只有有效地继承人类的知识,同时把最先进的学科拿到手,我们再向前迈出半步,就是世界先进的水平、第一流的科学家。”因此,我们获得知识,首先就要老老实实地向前人学习,不但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习前人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间题的科学性、观点和方法。事实上,你身边的人都是你最好的老师,记住多向知识渊博的老师请教,多向有经验的学兄学姐们请教,定会受益匪浅。

其次,树立自信心。我们应该知道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垂手可得的,在成功的后面往往要经受多次的失败和挫折,没有百折不挠的毅力,没有顽强的意志,很难摘取成功的果实。自信是通向考试成功的桥梁。缺乏自信,人必然会被困难、烦恼所累;必然会处于紧张状态。因为考试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考试,一味地只是想考不好怎么办?题目不会做怎么办?只会给自己提供消极的暗示,只会使自己先乱了阵脚,最终全盘皆输。不妨换个方式想一想,把考试当作是一种知识检验,不要过多考虑考试的结果,走出狭隘的患得患失的阴影。要知道世上本没有路,正因为走的人多了,才成了路。在考试期间,无需先考虑能不能考好,而只要先问一问自己,是否已经尽力,平时是否已经抓紧了时间。即使在考试过程中,也要多给自己,一些积极鼓励:没错,我做得对。事实上,考试本身并不可怕,紧张的原因只是你人为地夸大了考试的严重性,降低了平时的那种自信。因此,你完全可以通过你的理智和意志调节你的情绪。

第三,加强应试准备。你不妨试着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将为考试担忧的心转移到如何做好应试准备上。所谓“厚积薄发”,必要的知识储备,将是制约你能否成功的关键。为了避免临场慌乱,最重要的还是从平时人手,从根本的学习人手。那种临阵磨枪,开夜车补课的应试方法应被科学用脑、系统复习所代替。

中外学者认为:对于每一个人说,都会有成功的机遇,关键在于能否把握机遇。巴斯德说得好:机遇只偏爱有准备头脑的人。

巴甫洛夫也曾告诫青年:“要做科学的苦工。”从古至今,任何一位成功者走的都是一条艰苦的路,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所谓的理想也不过是七彩的空幻。我国大史学家王国维把这条路形象地描写成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枝,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界,告诉人们,开始学习时要登高览望。对自己所要获取的目标,先作一番了解,然后从实际出发,确定学习的方向和计划。“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界。告诉人们,开始学习之后,就进人了艰苦的的漫长征途,必须有吃苦的精神、肯下一番苦工,这是成功的关键。“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境界。告诉人们,经过刻苦学习和研究,再加上科学地总结,就会有所发现和发明。从个人的角度上讲,这形象地地说明了历史上的任何成就都是经历了艰苦劳动的付出,而有明确的目标又是居于首位的。因此,只有认真学习,牢固地掌握考试必需的知识、技能,才能为取得满意的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它也是保证学生从容应试的最根本的准备。

第四,应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心理准备是必须的。当紧张情绪难以排解时,应当及时宣泄,向你的朋友、老师进行诉说,寻求他人的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可做一些轻松的、自己喜爱的活动,进人一种“假消极状态”。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状态有利于激发人的潜能,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水平。棋圣聂卫平每临重大的国际比赛,不是紧张地研究棋谱,而是玩牌、游戏,这就是“假消极状态”的积极作用例证之一。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有不少同学有过这样的切身体会:考试之前的晚上,不要再去复习,干脆痛痛快快地睡上一觉,保持充沛的精力,反而会发挥很好。即使出现考试怯场,也不必惊慌,可用深呼吸强行调整心态,恢复平静心境,全身心投人考试。

焦虑症是能够治好的。对焦虑症的治疗首先是考虑精神治疗,应该尽力寻找可能引起焦虑症的内心矛盾冲突,并设法给予消除;其次在消除精神因素的同时,合并应用抗焦虑的药物,这样可使焦虑失眠患者更快地恢复。目前常用的抗焦虑的药物有安定,每日15-30毫克,分3次口服;利眠宁每日30-60毫克,分3次口服;安宁每日0.6-1.2克,分3次口服。此外,还有多虑平等,可选用一种。

三、情感抑郁

抑郁性神经症(depressiven eurosis)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种持久的情绪抑郁,程度较轻,病程较长。患者具有持久性的情绪低落、沮丧、压抑,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无幻觉和妄想等精神性抑郁症表现,日常生活学习无明显异常,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我国抑郁症神经症的患病率为3.11%,占精神科门诊的5%-40%,多见于女性。

致病原因

绝大多数患者的病因是由一定的心理应激引起的,常见的有离婚、亲人亡故或遭遗弃而与亲人分离。慢性伤残性疾病和工作中的挫折等,也有因长期困境的烦恼,如夫妻不和,工作条件不满或经济困难等。这些生活事件所导致本病的发生,常涉及以下几个因素。

1.生活中挫折,引起心境的如悲伤、失望、无助等强烈而持久的负性情绪,破坏了感情生活的平衡。

2.自尊心受伤害,动摇了能力和品格的自信心,有较强烈的自卑感、劣等感,总感到不如人。

3.病前性格特点为依赖性、被动性强,不开朗、胆小怕事,多思虑和易趋向厌世悲观。这种性格特征多被视为该病的温床。

有资料报道,在家族中有神经症、自杀者多患该症。可能遗传在本病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临床表现

主要围绕抑郁情绪而显现的种种表现。如情绪抑郁、精神不振、情绪低落。躯体症状可表现为头痛、头晕、心烦等。男性多性欲下降,女性多为月经不调。

1.躯体方面的主诉多且易变,给人的印象是过分关注。常有头痛、头昏、耳鸣、口干、心悸、胸闷、腹胀、便秘、多汗等。实验室检查多无阳性发现。

2.临床上最突出的症状为持久的情绪低落,对日常活动包括业余爱好和娱乐兴趣显着减退,感到生活无意义,对前途悲观。常想不愉快的往事,或遇事往坏处想。自我评价下降,夸大自己的缺点。常唉声叹气,易伤感流泪或愁容满面。自认病情严重,但不希望治好,又要求治疗。有轻生念头,但内心矛盾重重。

3.自学活动降低,懒散乏力,精神不振、脑力迟钝,反应缓慢,对工作学习缺乏信心。

4.社交活动减少,不愿主动与别人交流,心境恶劣,烦躁,易激惹。

镜头三

晓红,大学二年级理科学生。家庭条件一般,其经常觉得情绪沮丧、忧虑、沉默寡言,在宿舍里不与同学交往,性格内向。晓红学习较为用功,但成绩一般,故总觉得对不起父母,觉得自己对他们无以回报。经常无故哭泣,即使在上课也时常会这样,觉得生活毫无意义,活动没劲,并有过几次自杀的念头。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们发现晓红的家庭很和睦,她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对其都很疼爱,其父是一位中学校长,教学有方,在当地也是倍受尊重的老教师,那么究竟什么原因,导致她整日郁郁寡欢呢?

在与她的交谈中,我们发现晓红虽觉其父母很疼爱她,但与他们之间,似乎存在着不可逾越的代沟,什么话只敢对其姐姐说。到了外地上学后,只能靠通电话和其姐姐聊天,讲讲内心的感受。在她的脑海中,总觉得父母对她惟一的要求就是学习好,成为一名优秀生。但她发现经过自己的努力不再如中学时那样出类拔萃,内心的负罪感油然而升,加之其哥哥、姐姐工作都比较出色,使她认为自己最没用。时间长了,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她又不爱讲话,性格内向,便把事情越想越糟,以致草率到想要轻生。

旁白

大学生中类似晓红这样的例子时常有之,有的同学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想法,却没有得到周围同学及时的帮助,没有得到心理咨询师的及时指点而酿成惨剧。因此当你发现自己或其他同学有了这种低沉的情绪和不好的念头时,学习一些必备的心理学知识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成长的过程中,可能有许多事令我们伤心、失望,有时也导致生命中又一个错暗点的来临。如果错暗点频繁出现,个体R需求长期处于一种得不到满足状态,这时人就会感到压抑。札当一部分大学生,都会有从新鲜兴奋的大学生活转向沮丧、抑郁的情绪体验,总有“大学生活毫无意义,我觉得很烦、很苦”等感觉,如果这种感觉总是得不到释放,就有可能发展成为抑郁症。

上例中的晓红正是强烈的无助感和心情低落导致的抑郁表现。

仔细观察我们的大学生活,我们会发现导致学子们心情受抑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有的大学生走进校园,踌躇满志,准备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可现实并非如此,在人才云集的学校里,似乎许多机会都与之无缘,以前的地位和优势一去不复返,自尊心受挫,现实遭到理想的反差使之陷人长时间的压抑状态,由此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形成了很强的压抑感;有的同学过分关注他人评价,总是以他人对己的评价来塑造自己。因此小心翼翼地对待人或物,刻意迎合他人的观点。以期赢得在他人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这种终日活在他人标准下的生活方式,使原有的本性受到压抑,因此感觉很苦、很累;有的同学心思细腻,与同学格格不人,也容易形成压抑的心态。大学生活中,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也是导致大学生不能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大学生的独立见解、逻辑思维、宏观判断能力都有了一定发展,难免会对一些间题、一些做法观点不一,这时相互间若缺乏理解和协调就会产生一些矛盾和纠纷。一些心思敏感的同学会对不利于己的话语非常非常关注,耿耿于怀,总是怀疑有人针对自己,长期生活于勾心斗角的环境里,每个成员都感到非常压抑。

弗洛伊德认为,压抑对于正常的人格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但一味地靠压抑自己来适应生活,人的心理能量会消失殆尽,不能够与外界进行愉快而积极的交往。我国古代卓越的医学家与心理学家们早已告诫人们“忧伤身,怒伤肝”。近代医学家与心理学家也反复强调这个古训。事实上,人长期承受压抑和苦闷等不良情绪时,会导致机体抵抗力衰减,引发各种疾病。长期被不良情绪所困扰,最终伤害的是自己,那么作为青年学生,怎样才能表达自己,走出压抑的阴影呢?

首先,学会及时宣泄。跑步累得时候,你会觉得身上任何衣服很沉重,及时轻装上阵,会感觉轻松许多。当你感到心中有苦时应及时地向你的朋友、亲人诉说,或跑到偏僻的角落里放声大吼、大哭一场。如果这种消极的情绪始终得不到宣泄,那么就会沉积下来,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真实地表现自我。如果一个人,总是表现出让别人批评的模式,而事实上自己所能接受的是另一种模式,这两种模式会越来越远,所以你会觉得很累。只有真实地表现自我,才能减轻你的压力。学会和你的亲人、朋友真诚的沟通,把你对他们所能接受到的程度及时地告诉他们,事实上也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

再次,改变自我词语。在生活中,多用积极的自我陈述取代消极的自我陈述。学会多用一些“我行、我可以、我能够做到”这样的积极词语进行自我暗示。

我国提出的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是: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持久的轻度至中度抑郁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后述症状中的三项:兴趣减退,但未消失;对前途悲观失望,但不绝望;自觉疲乏无力或精神不振,自我评价下降,但愿接受鼓励和赞扬;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但被动接触良好,愿接受给与和支持;有想死的念头,但又顾虑重重;自觉病情严重难治,但主动求治,希望能治好。

3.无后述症状中的任何一项: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症状晨重夕轻;严重的内疚或负罪感;持续的食欲减退和明显的体重减轻;不止一次自杀未遂;生活不能自理;幻觉或妄想,自知力缺损。

抑郁性神经症也可应用量表评定方法来检查。这类评定量表很多,这里介绍常用的抑郁自评量表SDS,SDS由Zung氏1965年编制,含20条目,4级评分,可以自评,也可他评,一次评定约10分钟,使用简便。

心理治疗

1.认知心理疗法:改变患者对现实、对自己的不正确认知,建立个人与社会的适当的、合理的关系,进而使负性情绪好转起来。如合理情绪疗法、认识领悟疗法,患者中心疗法等。

我国学者应用Beck认识疗法治疗患者。指导病人进行自我监察,安排好行为活动,特殊思想,在改变不良认知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有信心的活动程序,配合松弛训练,结果表明,疗效优于药物治疗。

2.社交适应性训练。针对患者人际交往功能的缺陷及应对功能的不足,制定对策的程序,使患者通过模拟适应性训练,以增加人际交往的信心,减轻悲伤、抑郁的情绪。

3.催眠治疗:首先就引起抑郁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解释和疏导,增强信心,消除抑郁情绪。暗示语:“催眠对你的病有特效,你能在催眠中回忆起有限的心理因素,我们帮助你彻底从困境中摆脱出来,你现在想想是什么原因影响情绪?”此时,受术者进行回忆,可以帮助启发他的回忆,然后针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解释和疏导以消除抑郁。第二步,对失眠多梦等症状进行暗示:“今天主要帮助你人眠和消除多梦,催眠治疗后睡眠会很深沉。”现在你非常舒适、头部及全身肌肉都已放松,头痛消失,再也不会出现心悸了,你体验一下吗?是的,已痊愈了。通过今天成功的催眠治疗,将使你身心愉快、精力充沛。”

当经过数次催眠治疗病情好转后,应教会患者自我催眠,以巩固疗效,增强抗病能力和达到自我保健的目的。

四、孤独感和寂寞感

寂寞是一种因缺乏人际交往关系而产生的空虚感与失落感。没有人永不寂寞,但却有人长期寂寞。有的大学生愁绪无人倾诉时会感到寂寞;有的大学生在生活困难又求助无门时会感到寂寞;失学、失业、失恋之后缺乏他人帮助时,也会感到寂寞。这种情况应属正常,问题在于:在众人参与的生活环境中,或是在众人皆欢乐的场合里,仍有人深感寂寞。因此,寂寞与独在不同,寂寞是心理的孤独感与痛苦感,寂寞的人是不快乐的;独在心理未必不快乐,甚至有人甘愿独处,享受宁静中的喜悦。

大学生寂寞主要有下列情况:

①缺乏社交技巧,不能在与人接触时体察别人,并适度地表现自己。②过分重视自我爱好的立即满足,忽略别人的权益与需求,无法在人际间建立起共乐的亲密关系。③对人缺乏同情心,即不能感人之所感,也不能知人之所感,因而无法得到别人的感情报答。④自责倾向过重,与人交往时过分患得患失,这些人常因惧怕失败心理的影响,而导致对社会活动的退缩与逃避。

⑤个性悲观,对人无信心,与人交往不能坦诚相待,不能表露自己的观点,因而无法获得别人的理解与尊重。

镜头四

小D是某大学新闻系大一女生,该女生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且多愁善感。自从进入大学以来,小D觉得似乎无人愿意与她交往,无人愿意和她成为朋友;觉得自己已被人忽视,自己的存在与否对他人来说毫无影响,因此,她有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寂寞感。在与她的交往中,我们发现了她自身的一些问题,首先,她认为在现在的大学中,大学生已不像以前那样纯朴,学生间也没有纯粹一的友情,因此,根本无法得到一个知心朋友;其次,由于该女生较内向孤僻,所以不愿参加各项集体活动,无法得到交友的机会。另外,此女生还存在一种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不如人,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短处,因而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

旁白

从心理学讲,孤独感是一个人友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后而产生的一种空应的内心体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学生既认识到了交往能力对于事业成功的重要性,又感到世态炎凉,知音难觅。有的学生公开承认“大学四年,是孤独的四年”。调查研究表明,产生孤独、寂寞感的主要原因,除了外界的强迫因素外,一是自己过于洁身自好或自命清高,不善交往;二是自己过于自卑,缺乏积极从事交拄活动的勇气。有的则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因而把自己封闭起来。低层次的孤独感如不及时引导,往往会产生淡化学生的学习生活兴趣,削弱学生的进取精神,影响学习成绩。严重的孤独感患者会产生厌世情绪,甚至走上自杀的绝路。另外,低层次的孤独感,还会导致学生寻求消极的精神寄托和感情依赖。如盲目恋爱,试图从异性那里寻求温暖;为摆脱孤独、不安、集中、苦闷的痛苦,刻意寻找精神、情感的刺激和满足。长期的孤独感将造成情绪紊乱,使人的免疫系统受到影响,因而易患各种疾病。由此可见,当今大学生的孤独感,是大学生成才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心理障碍之一。医治这种疾病的最好良药莫过于人与人之间的友爱。那么,如何才能寻找真正的情感,摆脱孤独与寂寞呢?

首先,树立自信。

有孤独感的人,往往都有一种潜在的自卑心理。他们既渴望友谊与成功,又怕露短或遭到别人的拒绝,因而自我封闭起来。其实,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人的智力除3%超常者和低下者之外,绝大多数人的天赋是相差不多的。自信心强的人,乐观向上,信心百倍,勇于实践,勤奋补拙,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在交拄上他们不卑不亢,四海交友,乐于助人,因而也得到他人的帮助和友谊。由此可见,要摆脱孤独,应要战胜自卑,摆脱自我束缚,大胆热情地与同学和师长交往。

其次,向别人敞开心扉。

古人讲:“以诚待人者,人也会以诚而应;以术驾人者,人也会以术而待。”要摆脱孤独获得朋友,就要以诚挚、热情、信任的态度对待他人。如果你向别人敞开心扉,别人也就会邀请你进入他那神秘的内心世界。反之,他人就会拒绝和你沟通。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同学之间,应学会在学习上互相切磋,品德上互相抵砺,事业上互相支持,这往往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何况人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有时难免遇到困难、挫折,甚至灾难。在这种情况下,友爱和支援便显得更加重要。如同红军在长征路上,依靠建立在共同信念上的同志爱、战友情,以心相照,战胜千难万苦,取得辉煌胜利一样,大学生活中同样也需要互助互爱的精神。一个心胸开阔、热情助人的人能广泛地吸引朋友,也可排除寂寞。如感到孤独烦闷时,走入繁花似娜的花园或迈向宽阔壮观的海边,心理就会豁然开朗。

第三,拓展兴趣。

兴趣是推动人们活动的内驱力。兴趣广泛,就会扩大人的交往范围和层次,增加交往活动和交拄对象,有幸结交各种朋友,从而摆脱孤独。另外,广泛的兴趣爱好还可以丰富人的知识,开阔人的思路,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适应能力。历史上许多卓越的人具有令人羡慕的渊博知识,就是由于他们具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科学家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学家玻尔也曾说过:“事实上,诗、画和音乐包含有沟通一切方式和可能性。”

第四,广交朋友。

现代人把良好的人际关系看作是事业发展的无形财富,因而注意广结良缘,四海交友,既与志同道合的人结为知己,又善于和个性、兴趣等不同的人做朋友,以拓宽信息渠道,为未来的事业莫定基础。他们走到哪里都高朋满座,很少感到孤独和痛苦。友爱是同志或朋友之间的一种亲密情谊的体现,是人类优美的感情之花,是高尚的道德力量。正如俄罗斯大诗人普希金所说:“不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亲密的友情。”由此可见,交友不可求全责备,世界上没有十全十关的人,只要你用一颖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人,你就会获得许多朋友。

第五,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善于参与周围人的谈话,就会在与人交往的气氛中打破被冷落的尴尬局面,忘摔自己的痛苦。如果自视清高,总要超凡脱俗,与周围人格格不入,就难免将自己推入他人敬而远之的孤独境地。人生无所不艰辛,人生无所不坎坷,人心远处不难测,人情远处不珍贵。对于我们来说,能在温饱和安全之上,能够尽自己最大努力、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便可谓成功、快乐了!我们应该寻找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因此,要多想想为他人、为集体做些什么,待人学会谦恭、随和。

此外,还可以投身自己的事业,如果一个人目标高远,有所追求,他就会积极进取,将全部身心投入学习和事业的奋斗之中,在学业的成功之中取得快t,战胜孤独。有一位人类学家说:“孤独是一种内心的恐慌,一个活着而有所爱、有所追求的人,是不怕寂寞的。他们不会在乎自己是不是一个人在走路,因为他们爱的事物会陪伴着他们,而他们追求的目标又会使他们坚持。

五、情感脆弱与易激惹性

情感脆弱是指在外界轻微刺激,甚至无明显外界因素影响下患者情绪容易波动,感动得伤心流泪或兴奋激动。易激惹性指易怒倾向,易出现攻击行为。疲乏、睡眠不足或女性行经前期会表现出易激惹性。

镜头五

小C,某大学理科一年级学生,该女生在家中是独生女,生活条件较为优越,进入大学后,开始离开父母自己独立生活。一时间,难以适应。不知何时脾气变得越来越皋躁,怪僻,遇事容易冲动,常因一些小享与别人呕气,甚至争吵。结果影响了与他人的和谐相处,也影响了学习,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很多烦恼。

旁白

我们发现,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许多大学新生都存在这个通病。人的脾气是其气质特征的表现。心理学家把人们的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私液质、抑郁质。典型的胆汁质的人的感情热烈而易于激动,行动果断而普莽。由于其神经活动强而不均,抑制力较弱,遇事往往易失去控制,说出一些使人难堪的话,做出一些使人难以忍受的事,所以给人留下脾气坏的印象。

然而要知道人的脾气是先天神经类型的特点与后天家庭教育、社会磨炼的合金(其中后天的教育磨炼占大部分)。一般讲,忍耐的好脾气,与和睦温暖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教养有密切的联系;而暴躁、任性的坏脾气,常常与娇生惯养、过分溺爱或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分不开的。个人生活道路的坎坷与否,对人脾气性格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一个独生子女,小C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生活,受到家庭及周围人的广泛关注和爱护,性格不免有些任性、倔强,但进入大学后,同样都是同龄人,没有人能继续包容、忍让她;另外,大学生活比以往复杂,因而小C自然难以适应它,脾气也会变得越来越坏。可以说人的脾气有稳定的一面,但并不是固定不变。如何改变自己的脾气,使其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呢?

首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

动不动就着急发火是缺乏涵养和不成熟的表现。人际互动理论认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三种心态:一是成人态;二是儿童态;三是家长心态。有教养、有理智的人都是以成人的心态与他人交往,因而拄往会使对方作出成人的反应,从而建立和保持友好的关系。由此可见,我们应加强思想修养和心理状态自我训练,努力把自己的感情和举止控制在“成人”的反应和范围内。

要加强自我的思想修养,就要处处以事业和大局为重,经常心中想到别人,尊重别人的利益和需要。这样才能时刻保持一种理智成人心态,对他人温存、体贴,遇事心平气和,三思而后行。

其次,要学会容人。

一般来说,发脾气通常是自己觉得人家做错事的情况下和感到自己失面子受伤害的时候发生,因此,要改掉自己的坏脾气,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客人之量。一定能容他人个性的缺陷,要充分认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个性本来就是千差万别的。二要能容他人的过错,因此,当他人做了对不起你的事,说了伤害你的话时,如果基跳如雷,反唇相讥,反而有失稚量,缺乏涵养,也容易把矛质激化,带来更大的烦恼。只有以宽宏大量的态度,才能赢得他人的尊敬,也易唤醒对方自省自责。三要学会接纳不同的意见,对自己的认识要全面,切不可盲目自大。发怒时最好想一想,自己认为别人做错的事,未必就一定不对。也许是因为自己主观上引起的偏见。人人都有权按照自己的选择办事,自己没有理由一味禁止别人产生不同的意见。

第三,要学会自我暗示。

心理学上说,脾气的爆发拄往是由于外界的刺激在大脑皮层引起了过分强烈的兴奋,以至造成“意识狭窄”现象,从而使人失去正常的理智,于是,脾气就趁机而生了。因此,要控制坏脾气的爆发,就要有意识地用克制降低外界刺激在大脑中所引发的兴奋程度。最好的办法是,在感到自己生气要发脾气时,即进行自我暗示,反复双念“要镇静”、“不要发火”、“发火是无能的表现”、“理智是智慧的源泉”等等,这样,既增强了大脑中理智思维的强度,也硫散了外界刺激引起的狭窄兴奋。

第四,要能够迅速转移愤怒情绪。

心理研究指出,人的愤怒按其程度可以分为9个梯级:①不满;②气愤;③恨;④怒;⑤忿怒;⑥激愤;⑦大怒;⑧暴怒;⑨狂怒。随着梯级数的不断增加,发脾气的情绪会越来越大,而自制力则会越来越差,理智几乎完全丧失。因此,从情绪的发展规律来看,自我克制应越早越好。当情绪发展到第三梯级时,最有效的就是迅速转移,离开现场或去干别的事,或去找别人谈话,或听音乐,外出散步,等气头过去,再回到情绪现场。此时,人的理智占了上风,往往会心平气和,平息怒气。

除了以上几点,还应经常提醒自己,使自己不失去理智,因而可以经常用“息怒”、“冷静”、“忍耐”等条幅或一些座右铭经常提醒自己,从而抑制大脑兴奋程度。当然,你还可以通过认识生气来调节自己激动的情绪。如发怒实质上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冷静想想,生气大都因他人他事造成的,错误不只在本身,令你着急的人已没事了,令你心烦的事也过去了,如果你还久久不能自拔的话,那是和自己过不去,又何必呢?与其因为别人、他人而生气,还不如用自己高姿态的言行打动对方,使其改正错误。因此,遇一点事就怒不可遏,只会使自己心情更精。

第五,增强意志锻炼,学会克制。

从心理上说,脾气爆发往往是由于外界的刺激在皮层中引起了强烈的兴奋灶,以致造成了“意识狭隘现象”,当这种有害的兴奋进一步扩展以后,就有可能排斤正常理智,于是怒气就应运而生了。所谓克制,就是用理智有意识地克制自己,降低外界刺激在大脑中引起的兴奋程度,进行自我控制,是一个意志品质的锻炼过程。也可以想一些帮助自己克制火爆脾气的办法。例如,在家里或办会桌上贴上“息怒”或“制怒”的条幅,当你想发火介时,一看到“息怒”的提醒,就可能冷静下来。俄国文学家屠格涅夫,曾劝告那些易于爆发激情的人“最好在发言之前把舌头在嘴里转上儿圈”,通过时间缓冲,帮助自己的头脑冷静下来。还有人在快要发脾气时,嘴里默念“镇静,一定不发脾气”之类的话。

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控制情绪,增强大脑的理智思维。

第六,当你情绪激动,大发雷霆时,不妨自我按摩头部或太阳穴十秒左右,或用冷水洗脸,降低皮肤温度,这样会使情绪放松,降低你的怒气。

相信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脾气的产生及如何克服会有一定的了解,也相信大家会克服自己的坏脾气,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愉快地度过四年的大学生活。

六、恐怖

恐怖症(phobia)是指在某种特定事物、处境或与人交往时而发生强烈恐惧,主动采取回避方式来解除焦虑不安。患者明知恐惧不对,又无法控制。为此焦虑不安,影响正常生活。恐怖症患病率为0.59‰,女多于男,发病年龄多在20岁左右。

恐怖症的病因有很多,遗传与素质因素是有作用的,患者的性格多为胆小、害羞、被动、依赖、焦虑等,从小多受到母亲的过分保护,早期的不良体验,促发心理冲突的不良生活事件、父母或他人的示范与影响等都是可能病因。

恐怖症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单纯型恐怖症,常见于儿童,如恐惧黑暗、动物或高处等;二是广场恐怖,恐怖公开场合和人群聚集的车站、市场和影院;三是社交恐怖,在社交场所局促不安,如对视恐怖、学校恐怖等。

我国提出的恐怖症诊断标准是:

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

2.以恐怖为主要临床表现: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怖,恐怖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发作时伴有自主神经症状;不回避行为;知道恐怖过分、不合理、不必要,但无法控制。恐怖对象为某些特定环境,如高处、广场、闭室、黑暗和拥挤的场所,称为场所恐怖症;若恐怖对象为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称为社交恐怖症;若恐怖对象为某些特定物体,如动物、鲜血、尖锐锋利物品,称为物体恐怖症。

恐怖症的治疗可有行为疗法中的系统脱敏和肌肉松弛训练等,这些技术将在后章介绍。抗抑郁药用于解除焦虑和抑郁,疗效短暂,自我催眠法为配合行为治疗的手段。

镜头六

小张是个各方面都不错的女孩子,品学兼优,为人也很正直、朴实,在班里有较高的威信和良好的群众基础。但在团支部改选时,连任两年的她却落选了。原来同学们说,作为一个学习委员和生活委员她都是挺合适的,但当一个新时期的团支书就显得不合适了。因为她太不善交际,怕见大场面,有时需要来个鼓动性的即席发言也会吭味半天,这显然不符合大学生们那种朝气勃勃、敢说敢干、热于交际的特点了。据小张自己讲,她也很苦恼,想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和增强社交能力,但偏偏一见生人就脸红,感到心里很害怕,说话紧张,嘴里的和心里要表达的相差很远,不知自己该如何克服这种不良的心理。

旁白

其实,小张在心理上患的是人们常见的“社交恐惧症”。这种症状并不可怕,几乎所有的青年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这种心理。具体来讲,社交恐惧的病因是充满“缺乏性动机”。我们知道,动机决定着人的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行动来源于两大类动机:缺乏性动机和丰富性动机。缺乏性动机以排除、避免或逃避危险和威胁为特性,其表现形式有:习惯被动地接触人和社会;回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敌意;回避失败的活动和羞愧等表现。而社交需要主动地接触人,很可能产生冲突。而且禾外有天,社交圈中肯定不乏比自己强的人,自己也会由于某些方面知识的缺乏而可能产生自卑心理。由此看来,“缺乏性动机”正是社交的“克星”。

其次,社会实戏少,心理平衡与调节能力较差,也是社交恐惧症的病因之一。有些人,一旦置身于人们的视线之中,便局促不安,生怕被别人瞧不起,处处谨小慎微,这便加重了心理负担,使原本脆弱的神经更加敏感。这样的人,往往被人家看上一眼或低声议论几句,就会紧张起来,脸红心跳,语无伦次。而紧张往拄导致失误,这就更加深了社交的恐惧心理。

原因找到了,解决也并不难。

首先,要明确认识社交是增加才干、了解人生和社会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生活技能。具有丰富性动机的人,能理解环境,解决难题,参加各种探索环境中的新异变化,能从同别人交往中得到快乐,自尊而又自信,善于自我表现,勇于追求理想和事业。转为“丰富性动机”,你就能由怕社交到热衷于社交。你就会使一切活动及言语围绕着交流不同的概念、观点、情感、意向、信息的社交配制而转,避免产生不利于社交的心理,从而使你能很快地适应社交生活。

其次,要善于寻找外部的刺激。怕社交,主要是怕缺乏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一个人不知道怎样击退威胁,他自然就不愿受到威胁了。因此,要排除社交恐惧症,不妨主动地寻找外部的刺激,以培养和锻炼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例如,外单位要来你处搞一次联谊活动,而你又具有多方面的爱好和专长,你应该主动地担当联谊会中的“串客”,逼迫自己与陌生人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受到锻炼。这样多次地寻求外部的刺激,你就会逐渐变得老练起来,在社交活动中也会得心应手。

第三,多一些自信心,少一些虚荣心。在社交中,即使遇到比自己强的人,也不要缩手缩脚,不敢将自己的能量释放出来。

要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不定你的长处正是人家的短处呢?只有交往才能使大家的长短互补。从人际心理上来看,这叫“共生效应”。如果你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不盲目自卑,提高自信心,你就会在人们面前落落大方,潇洒自如。

我们的周围有许多人怕闪电、怕蛇,但这种恐惧通常不严重,也不会妨碍人的正常生活。如果一个人明知一些事物或情境对他本人并无伤害,却不能自我控制,产生不必要的恐惧感,并极力回避引起恐惧的情况,那么这个人可能患上了恐怖症。

恐怖症发病率年龄一般在20岁前后。据国外调查,恐怖症病人的父母和同胞中患神经症较多,遗传因素可能与发病有关。

有些人则在一定素质的基础上,因某些紧张刺激引起神经机能失调,发生恐怖症。如果人遇到飞机失事,事后会对飞机产生恐怖。病人的性格特点常偏于胆小、害羞、依赖性强和内向。

青年学生常见的恐怖症是社交恐怖症。患者在一对一的社交处境产生恐惧不安感,感到头晕、恶心、发颤、发抖,但在街上或公园里与一群陌生人接近时并不恐惧。严重者除家属外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害怕在众人面前露面,特别是对于被人注意尤为敏感。他们害怕自己的发抖、脸红、出汗或行为笨拙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不敢在众人面前讲话,不敢在餐馆与别人对座吃饭,不敢去排队买东西,完全把自己与过去的同学、朋友孤立起来。由于这类恐怖症患者害怕自己在社交时脸红,所以日本精神学家又称之为赤面恐怖症。一般地说,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加害羞,在中国,社会对于女子害羞给予肯定的评价。“犹抱琵琶半遮面”是一种美。对男子则不然。男子过于腼腆,人们会说没有男子汉气概,给予否定的评价这就造成了男青年精神上的压力。愈害怕自己会丢脸,愈觉得自己表情不自然,话也说不出来,手足无措。这就给发病提供了条件。

另外,有的病人害怕自己受到结核、麻风或其他细菌的传染,而与别人握手时都要戴上手套,或根本不与人接触,以防“感染”,患了疾病恐怖症。有的患者对某一物体发生恐怖,不敢使用剪刀怕会刺伤他(物体恐怖)。有的病人对周围环境产生恐怖、焦虑感,怕过街道,怕一个人在关着的几间房子里(处境恐怖)。一些病人害怕上楼及爬上任何高处(登高临渊恐怖)。还有的人怕昆虫、怕动物、怕火、怕水、怕妇女等。不管病人害怕的形式如何多样,但每一病人恐惧事物和症状恒定,不改变对象,也不旁迁它涉。

要预防恐怖,最好的办法要逐步培养起强而稳定的人格。

令人不安的是,现在许多父母重视子女的智力培养,鼓励他们用功学习,也重视道德教育,要子女遵守道德规范,做一个正派的人,却不重视社交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限制青少年的社交活动。

这样的家庭教养,即使不出现社交恐怖症,孩子长大了也会有适应社会的困难。同时要辩证地认识恐惧反应。恐怖是一种痛苦的体验,也是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它跟肉体的痛觉一样具有保护作用。但过多的和过分的恐惧是不好的。每个人都可能通过适当的锻炼,使恐惧控制在可以容忍的限度内。恐惧不要紧,重要的是不回避。对困难与恐惧,要正视它、分析它,及时就地解决它,这就是行为疗法治疗恐怖症的原则。

1.国外有调查,恐怖症患者的父母和同胞中患神经症的较多,故认为遗传因素可能与发病有关。

2.心理因素是重要的病因。如:某人遇到飞机失事后,对飞机产生恐惧,也有人有过已遗忘的创伤性体验,而现时又遇到类似的事件,又唤起了恐惧反应。

3.患者病前的个性为神经质、依赖型、缺乏自信、高度内向、胆小、怕事、羞怯。

4.车祸、意外事故、性伤害等突发的社会事件,人际关系紧张、家人关系不和、工作学习压力大等社会因素也是致病因素之一。

临床表现

1.处境恐怖。患者感到孤独无援或羞辱。如:人群聚集(聚会)恐怖、广场恐怖、幽闭恐怖、登高临渊恐怖、过桥和越马路恐怖、进校恐怖。

2.社交恐怖。常见的赤面恐怖:患者在公众场合,担心自己面红而成为众人注目的中心而惊恐。注目恐怖:怕他人注视自己或自己注视异性而产生的恐怖。

3.物体恐怖。动物恐怖:恐惧小动物;尖锋恐怖:恐惧尖锐物体;见血恐怖:恐惧流血;不洁恐怖:对不洁物恐俱;不祥恐怖:

对棺材和坟墓等不祥物的恐惧。

几乎各种类型的恐怖症都有发展为慢性的可能,而症状反复出现,会严重限制患者的社会活动。一般说如果症状持续一年以上,自发缓解的可能性就小,就需要治疗了。

【心理测验与诊断】

1.MMPI测验,有强迫性格特征。

2.艾森克个性测验,恐怖症患者多N分较高。

3.EMBU(父母教养方式间卷)证明恐怖症患者父母对其幼时的关心、温暖较少,而否认、拒绝、惩罚较多。

4.依据CCMD-2。

【心理治疗】

1.心理治疗

(1)支持疗法:给患者以指导、保证、劝解、疏导,利于加强患者克服恐惧的,疗效较好。

(2)系统脱敏法:鼓励患者接触所恐惧的事物或情景,反复练习,直到完全适应。目前此种方法治疗恐怖症最佳。

(3)自我催眠法:(自我暗示法)即患者面对恐惧处境时,通过自我暗示,使自己保持松弛,克服紧张、焦虑情绪。该法对治疗本症也有较好疗效。

(4)心理分析:对引发恐惧的精神因素进行分析与解释是彻底治愈恐怖症的重要方法。

2.药物的辅助治疗

小剂量的镇静药物,如舒乐安定,可缓解心理恐惧引起的焦虑。

【心理护理】

1.指导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鼓励患者正视恐惧的物体或处境,主动地逐步锻炼以消除恐惧,适应环境。

3.培养患者多方面的兴趣爱好,鼓励患者大胆参与有益的社会活动,改变过度内向、依赖、胆小怕事等不良性格特征,促使该疾患的彻底痊愈。

七、强迫症

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 eneurosis)是一种主要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作为主要症状心理障碍。强迫症状是指一种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性行为。我国12个地区的调查表明,该病患病率0.30编,据估计实际发病率远比此数高。其原因是,这类患者大多虽在社会生活、情感生活中受到限制,自身痛苦,但一般不影响工作、与他人的关系,隐而不宜露,除亲人外,他人不知。本病发病以青少年居多,女性别无明显差异。

患有强迫症的病人有的可出现强迫观念,如一位患者每写完一封信后,便要反复回忆信中是否写掉了字,写错了话。虽再三检查还是不放心,一直把信投人邮箱后仍然要想信封上是否定了地址,地址写错了没有。他明知这种顾虑和怀疑不必要,但在下次写信时“信中字句是否有遗漏的错误”的观念又纠缠起来,虽尽力加以控制,仍放心不下。一个病人看到树叶就想到森林,继而耽心虎豹豺狼来吃人,出现无穷无尽的联想。有一些患者反复深究一个与他毫无关系的问题,如:“鸡为何要下蛋而不下小鸡,先有蛋,还是先有小鸡?”他们知道考虑这些问题毫无意义,但不这样就好像不放心,觉得难受。有的患者在遭受强烈刺激以后不能控制地反复回忆当时不愉快的痛苦情境。

有的病人则表现为强迫意向和动作。一位母亲抱着小孩站在阳台上,出现将小孩扔下楼去的想法。有个病人每看见电杆、台阶便不自主地计数,虽知无此必要,但不这样数即心中不安,甚至漏数了又得重新数起。有的病人常怀疑自己的手或衣服被沾污了,而反复洗手。他一天往往要洗好多次。即使天冷皮肤磨破了还是非洗不可。某病人进门一定要左脚先跨,接着向前迈两步,向后退一步,如不这样做就心中不安。就这样,患者被这些与意愿相反的意向所纠缠,明知不合理,不必要,却无法摆脱,并出现相应的行动,常常伴有焦症、恐惧和痛苦。

强迫性性格是很多强迫性神经官能症发病的内在基础。具有这种性格的人谨慎而细心,深思熟虑而富有思想,但缺乏灵活性,他们有很高的道德水准,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喜爱整洁,工作有条理。这种人的神经类型大部分属强而不均衡型。

他们在增加任务或更换工作、生活环境,不得不放弃他们以往的习惯时由于缺乏灵活或适应困难而患病。为此,我们对这类病人不良人格特征要进行调整、改造和矫正。有些心理学家想出使用行为矫正疗法,如强迫意向的病人走到河边,想往下跳,又害怕真的会跳下去,对此,应由医生采取保证,并陪同进行实践,往往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并且,让病人参加一定紧张程度的劳动体育锻炼,把生活安排得紧凑而有规律、设法延长病人的睡眠时间,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对改善症状和巩固疗效均有积极作用。

镜头七

小伍是一名胆小怕事,办事小心谨慎,力求十全十美的大学生。做完享总不放心,反复检查。如检查门是否已锁好;写完信装入信封,还要拆开看看会不会装错。他骑车时有向汽车撞去的念头;走路时,有将钥匙扔出去的念头;站在高楼阳台上,有从楼上向下跳的冲动。

同样某大学生,小王性格畏首畏尾,谨小慎微,办亭情总希望尽善尽美。复习功课时台灯放得高了,认为照明度不够;放低些……明知没必要,也得调放半个多小时。夏天衬衫放在西裤里。皮带系紧了,他感觉影响了自己的呼吸;系松了又认为有碍个人的形象。他便将皮带扣在第四个眼儿里,又扣在第五个眼儿……也常常反复几十次。

【致病原因】

双亲和同胞中有强迫性格和患有强迫症的,后辈病例较多。

遗传因素在发病中有影响。

强迫性人格是很多人发病的内在原因。有人统计约2/3的强迫症患者以前具有强迫个性特点。如:拘谨,犹豫,深思熟虑;富有思想,爱钻牛角尖,做事认真仔细,力求准确,缺乏灵活性,有很高的道德水准,过分严格要求自己,事事要求十全十美。喜爱整齐、清洁、有条理和有秩序,但总还有不完善、不安全、不确定的感觉。

强迫症常发生于增加任务,客观要求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的灵活性而产生的强烈的焦虑、不安等情感体验,影响大脑皮质兴奋或抑制过程过度紧张或相互冲突,形成了病理的惰性兴奋灶。也有人认为强迫症状来源于被压抑的攻击性冲动。

临床表现

症状多种多样,大体上分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动作。

1.强迫观念

(1)强迫回忆:患者对做的事,以至无关紧要的事,进行反复回忆,或将过去的经历,急欲回忆起来。虽明知无任何实际意义,但不可克制地非回忆不可。

(2)强迫疑虑:患者对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无误,产生不必要的疑虑。如出门后怀疑屋门未锁好;信投寄后怀疑未贴邮票;医生开处方后怀疑剂量有错,诸如此类。但有一共同特点是,疑虑伴有焦虑,驱使他们不断反复去核查。

(3)强迫性穷思竭虑:大多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无效的反复思考。患者明知这种思考毫无意义和毫无必要,甚至感到荒谬,但却难以控制。例如反复思考“为何一天以24小时计算”、“为何人长两条腿”等。

(4)强迫性对立思想:摆脱不了和自己的认识相对立的思想的纠缠,感到苦恼。比如看到报纸刊登或听到收音机里广播“和平”、“友好”,病人的脑子里立即出现“战争”、“敌对”等相反的概念。

2.强迫意向和动作

(1)强迫意向:患者常为一种与当时意愿相反的意向所纠缠,明知不合理和不必要,却无法摆脱。例如:一患者站在车站站台候车,出现火车到来时朝轨道上跳的念头,或一母亲抱着小孩站在阳台上,出现将小孩扔下楼去的想法。这种强迫性意向伴有相应的行动,但伴随有焦虑和恐惧心理,驱使他们回避此场合或采取其他对策。

(2)强迫洗涤:当患者的手或身体接触陌生人或陌生人用的东西时,不能控制地去洗手、洗涤全身。

(3)强迫计数:患者不可克制地计数某些东西,如每当见到电杆、台阶等,便不由自主地进行计数。不这样计数则心中不安,明知不必要,但无法克服。

(4)强迫性仪式动作:患者常重复一套刻板的动作,较以上强迫动作为复杂。如有患者进门一定要左足先跨,接着向前走两步向后退一步;或上床睡觉前,按规定的次序脱衣脱鞋,然后绕床一圈。不这样做,会感到心中不安。

强迫症为慢性病程。每次发病历时数日到四五年不等。如果病程短,起病时有明显的环境、紧张刺激;有较好的生活环境;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测验与诊断

1.MMPI结果提示,偏执、抑郁、病态人格分数增高。

2.艾森克个性测验多E、N分高。

3.SCL-90量表测评结果强迫症状、焦虑、人际关系量表分明显增高。

3.依据CCMD-2明确诊断:

(1)患者对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意向和动作知道不必要和不合理,不良好的自知力。

(2)强迫症状来自自身内部,患者尽力克服,但无法摆脱。

为此,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

(3)症状内容不荒诞离奇,除强迫性仪式动作较复杂外,其他症状大多单一。

(4)大多数患者具有强迫性格特点。

【心理治疗】

1.心理治疗

(1)心理疏导疗法:给予解释,消除患者不正确的疑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森田疗法:即要求患者对症状“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而不要压抑,采取不怕、不理和不对抗的态度,使症状逐渐从意识中淡化以致消失。该疗法对强迫(观念)症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3)行为疗法:行为疗法中的系统脱敏(又称交互抑制法)、思维阻断法、满灌疗法(又称冲击疗法)、宣泄疗法、模仿学习等方法对强迫症状都有较好的疗效。

2.药物的辅助治疗

国外报道,用氯丙咪嗓和氯经安定对减轻患者的焦虑紧张、控制强迫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心理护理】

1.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帮助患者安排有规律的工作与生活。

2.组织患者参加集体性的文娱活动和一定量紧张的体力劳动。从有兴趣的活动中,转移其对症状的有意注意,使患者逐渐从强迫症状中解脱出来。

3.对于重症强迫症患者,由于难以克制的强迫状态深感焦虑和痛苦,可能产生悲观甚至厌世情绪,对此应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同情并做耐心细微的工作,以免发生意外。

4.对病情好转的患者,应鼓励其继续治疗,以巩固疗效,争取彻底治愈。

八、躁狂抑郁症

躁狂抑郁症(manic depressive psychosis)简称躁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显着而持久的情感高涨或低落为临床主要特征,病程为双相循环发作或单相发作,间歇期精神活动多保持正常,一般预后较好。本症患病率为0.76编,城乡无差别,首次发病以16-25岁最多,女性多于男性。

躁郁症的病因未明,一般认为与遗传、生化代谢异常、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和心理因素有关。调查表明,该病家庭遗传倾向明显,一级亲属同病率高于一般居民30倍,单卵双生同病率为92.6‰,双卵双生为16%;有人在第11对染色体上发现素质基因。5-经色胺缺乏是本症的共同生化基础,构成发病的素质倾向,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亢进出现躁狂,功能不足则出现抑郁。

实验室检查表明,患者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功能异常,这些异常可能与间脑、下丘脑生物胺去甲肾上腺素功能障碍有关。

半数的患者遭遇过不良的心理刺激因素,少数患者在躯体因素影响下发病。

躁郁症的临床表现分为躁狂和抑郁两类症状。躁狂症的典型症状是情感高涨、思维活动加速和言语动作增多。躁狂患者情感高涨,喜气洋洋,常常能搏得周围人的共鸣;有的人情绪不稳,易激惹,因小事而暴跳如雷,伤人毁物,但很快转怒为喜赔礼道歉。躁狂患者活动过多,整日忙碌不停,爱管闲事,做事有头无尾,缺乏成效,睡得少,食欲和性欲亢进,挥金如土,喜欢接近异性,好打扮,贪恋色情,失去正常的社会控制能力。患者的联想速度加快,内容丰富多彩,说话滔滔不绝,自觉脑子特别灵,下笔千言,一挥而就,但逻辑肤浅,思维随环境多变,出现意念飘忽或音联、意联,对自己评价过高,可达到妄想程度,但不荒谬。患者自知力有不同程度受损,很少认识到自己有病而需要治疗。

躁狂症还可分成轻重两类,轻躁狂主要是言语多,活动增加,但不妨碍工作;重躁狂称澹妄性躁狂或错乱性躁狂,活动狂暴,有明显的意识障碍和精神运动性兴奋、幻觉等。

抑郁症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言语动作减少和迟缓等。抑郁症发病缓慢,患者出现失眠、乏力、食欲下降、内感性不适。抑郁症患者以情绪低落、抑郁和悲观症状最为突出,终日忧心仲仲,兴趣索然,对前途丧失信心,常常有自罪自责观念,认为自己丧失了工作能力,成了废人,或将小事夸大,出现消极观念,有自杀企图,脑子迟钝,声音低沉,少活动,回答问题要等待良久。抑郁症有昼重夜轻的特点,清晨最重,少数患者缄默不语,卧床不动,称为抑郁性木僵状态。自杀企图和行为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患者往往事先有周密的计划,行为隐蔽。有些患者以躯体症状为主,面容憔悴苍老,目光呆滞,食欲差,体力下降,便秘、早醒、不能再人睡,充满着悲观情绪等待新的一天来临;有的患者躯体症状明显,头痛、头晕、胸闷、气短,抑郁症状被掩盖,称为“隐匿性抑郁症”。还有的患者出现人格解体、强迫状态或恐怖症状。

躁郁症状临床分型有四种,除了躁狂型、抑郁型外,还有躁狂抑郁型和混合型两种,前者指病程中有双相发作,后者是指躁狂抑郁交替出现,有正常间隔期。我国CCMD-2R中将躁郁症归为情感性精神障碍,又称心境障碍,分别规定了躁狂和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一)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症状持续至少1周,在心境高扬期,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3项。

(1)言语比平时显着增多。

(2)联想加快,或观念飘忽,或自感言语跟不上思维活动的速度。

(3)速度不集中,或者随境转移。

(4)自我评价过高,可达妄想程度。

(5)自我感觉良好,如感头脑特别灵,或身体特别健康,或精力特别充沛。

(6)睡眠的需要减少,且不感疲乏。

(7)活动增多,或精神运动性兴奋。

(8)行为轻率或追求享乐,不顾后果,或具有冒险性。

(9)性欲明显亢进。

2.严重程度材料:至少有下述情况之一。

(1)工作、学习和劳动受损。

(2)社交能力受损。

(3)给别人造成危险和不良后果。

(二)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症状持续至少2周,在此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4项。

(1)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2)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起。

(4)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到妄想程度。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着下降。

(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明显减退。

2.严重程度标准:至少有下述情况之一。

(1)社会功能受损。

(2)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3.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或精神分裂性等。

躁郁症的防治根据不同的症状而方法不同。对躁狂症可用氯丙嗓和氟呱吮醇控制急性症状,双相病人可服用碳酸锉以预防复发。对严重的急性躁狂患者还可实施电抽搐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用丙咪嗓,治疗运动性抑制症状,用阿米替林、多虑平抗抑郁、镇静和抗焦虑。对严重、有强烈自杀企图的抑郁患者可用电抽搐治疗。心理治疗可配合药物治疗进行,要取得医患的合作与信任。轻型抑郁患者易被误诊为神经衰弱,直到出现自杀行为才发现,因此,要早期识别抑郁症状,减少消极情绪和隐蔽的自杀行为。抑郁患者痊愈后要预防复发,抗抑郁药至少要维持6个月,再逐渐停服,并每2个月复查一次,监测血浆锉浓度,及时用锉盐,直到观察半年无复发。

镜头八

赵某,男,19岁,文科类一年级学生。赵某是独生子,生活在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为某大学教授,母亲为某外企经理,家庭经济好,七岁前在老家由奶奶带大,父母关心其成长,对其要求严厉,经常体罚他。

高考了两次才勉强够上分数线,对所学的一些课程无兴趣。

智力好,学习成绩一般。

中学时因慑于父母的管教,未敢与有好感的女生进一步发展关系。

有关节炎、脚手扭动、腰痛等生理疾病。

主诉

整天非常烦恼,不能自拔,感到活着没有意思,上学没有意思,一些课程不爱听,觉得学了没有用。

与同宿舍的人相处不好,尤其与少数民族或有个性的同学更难相处。爱球,看不起踢球时跑得慢的、踢不进球的同学,在球场上有时骂人或蹬踢他人,事后后悔烦恼。

想交女友,却未成功,想这辈子不交女友了。将来挣了钱去“买窑”,只要达到快乐就行。可是,如果教室里有自己看得上的班上8名女生中的一人,就十分不安心,看不进,整个单元时间都作废了,十分烦恼。

与家庭不和,不愿回家,认为父母总是不信任自己,过去总是体罚自己。不好好学习就罚跪搓板。有一次玩乒乓球被家长发现,在大街上就又打又罚跑。母亲经常监视自己的行为:偷看、偷听、偷查日记等。如果不会做作业,父亲就坐在旁边训斥,还逼他做,每天要熬五六个小时,做不出来就打,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讲一讲或帮着做。初中有一次,有个题不会做,大清早父亲才发现他没做出来,又打又骂,逼着他做。结果两节课没上,由父亲代做了送到学校,对老师却说他生病了。初中时与父亲对骂,高中时与父亲对打,甚至拿菜刀,把床边都砍坏了。

来询时,情绪踌躇不安,烦恼、困惑干扰,抑郁、烦躁,说话时常夹杂假话。

分析与诊断

由于小学及中学期间受到家庭过于严厉的、错误方法的教育,精神受到伤害,导致朱某烦躁、抑郁、敏感、躁狂,虚荣心强,人际关系紧张,生活无兴趣。有时躁狂难控制,在球场上骂人,踢人,还想打人。初步诊断为躁狂型的人格障碍。

咨询及治疗过程

第一阶段是了解病情。要求来询者隔两天来一次,以了解来询者的基本情况以及生活、学习、家庭、恋爱等状况(见主诉部分)。

对来询者作了16PF人格因素测验,检测结果:心理健康因素19,心理紧张困扰6,焦虑型人格6.7……说明心理有障碍;作了MMPI测验,Pd,Pt,Sc,Hy(即病态人格、瘾病、妄想、精神分裂等因素)均在95-100之间。这可以确定他具有人格障碍。

为了给他以支持和调节,使他在宜泄的同时,教给调节自己情绪与行为的方法,请他作“守窍”练习和心理放松调节练习,以达到稳定情绪初步目的。

这一阶段经历两周。

第二阶段是训练阶段,利用“学习”的原理,帮助来询者改变行为。要求来询者每周来一次。

这一阶段让来询者尽量倾吐自己心烦的事,也让他谈谈自己高兴的事。一方面继续让他宣泄烦恼,另一方面通过叙述高兴事唤起生活的信心。这些叙述中夹杂不少假话,但能说出矛盾心理。

检查了“守窍”练习情况,已能控制数到30个点,要求他数50-100个点,每天做3^-4次。检查做心理放松调节术的情况。他说做的时候常常分心,想到女孩,想到宿舍里同学,想到是否有人在看我……来询时,我要求他当面做这两个练习,反复要他集中注意力,并要求他回去再做这两个练习。

从第三次来询起,他觉得能控制一些自己的注意了。我要求他增加体育锻炼,安排学习计划、生活计划,使他的生活与学习有目标。然后商量近期在临近期末考试时,要求他制订复习计划,迎接考试。

由于期末考试考得较好,相当于100人中的第13名,这个成功使其有信心,我要求他假期在奶奶家继续做自我调整。并希望他同意我去家访。

这个阶段约一个半月。

第三阶段是全面治疗阶段,目的是帮咨询者排除障碍,并使其发挥自己的长处,领会自身力量克服心理和行为的障碍,达到治愈或正常学习、生活的目的。

这二阶段正值新学期开学,第一次来询时,觉察到他已能控制一些自己,情绪也稳定了些,约定他每周来咨询一次。

当谈及自己存在的问题时,他认为①为排忧解闷,想找个异性朋友;②意志力差,仍不能集中精力;③有虚荣心。

经过分析,我认为他缺乏母爱,在自己家中没有得到爱,生活中感到不平衡这是他烦恼的原因。于是同意他找女朋友(虽然才大学一年级,生理、心理上还不成熟)。

这一阶段咨询与治疗采用以下方式:

1.作“智力”测验

测验结果,他的智力水平是特等的,气质是多血一胆汁质。

将测验结果告诉他,鼓励他利用自己的智力好的优势,使自己学有成就。

2.继续做“守窍”练习,以集中注意力。

3.继续做“心理放松调节术”以调节不平衡的神经活动,控制情绪。

4.用认知一领悟疗法

(1)使他了解自己急于找女性行为的内部需要。经过分析,他认识并承认了自己的“性”需要,以及对母亲以往不允许他交女朋友,对感情失落的补偿,是使他急于找女性的深层原由。提醒他,由此产生的动机可能影响行为效果。

在他尝试与自己看得上的几位女生交谈失败后,他表示决定控制自己情绪,先不找女朋友,却暴露了将来“买窑”求得性欲满足的意念。因此,提示他要在正确的友谊观、恋爱观指导下找女性的问题。

(2)引导精力转移。首先支持他目前不找女朋友的决心,肯定他感到要先充实自己的想法,引导他订出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科研的计划,并加以实施,这个目标使他在集中精力看书方面有了一些进步。

(3)帮他认识宽以待人的意义,并指导他实践。

由于同宿舍同学之间近期闹了意见,关系紧张,使他有时烦躁想打架,造成人际交往的不谐调。我使他领悟在人际交际中严以责己、宽以待人的意义。即使宿舍里个人打扫个人床前,个人只打自己的开水,个人坐自己的凳子,彼此互不相干,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还要尽力与他人共事,以校为家,逐步谐调同学关系。

另外,也使他认识到,与几位女同学交谈的不顺利,也应以理解的态度对待她们,尊重她们也就是尊重自己。

(4)帮他学会自我暗示朱某反映,自己在图书馆或在教室看书时,遇到漂亮的女同学,尽管自我告诫不要看她,又担心控制不住自己仍会看她,结果即使没有看她,却也看不进书,很烦。

我告诉他自我暗示的办法:“你这样想,看了一眼就算了,我现在反正不想找女朋友,随她去吧,漂亮人很多,不用想她。我现在看书了。”这是自我暗示方法,以此控制情绪。

这个阶段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第四阶段,深化并巩固第三阶段的治疗效果。

这一阶段采用三种方法。

1.进行“自我”分析,进一步帮助他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出现烦恼的根本原因,挖掘自身潜力,进行自我矫正。因此,引导他从生活、学习、家庭环境、个人爱好各方面进行自我分析。经过分析帮助,使他心情更为平稳。

2.用环境支持法取得家长帮助,着手改进家庭关系。

取得朱某的同意后,进行家访,使朱某的父母理解他的现状与不良心理状态形成原因,建议父母改变对待他的态度,使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并希望他们在放假时,仍让儿子回奶奶家,看书和找儿时朋友谈心,家长理解并予以配合。

3.适量服药

与精神研究所大夫商量后,给于服用适量的药物,以协助其控制情绪。

这个阶段用了两个月。原决定让他以后每两周来一次,朱某表示不能没有老师的开导,找不到咨询员很着急。决定由他自己在感到有需要时主动来咨询。

效果与总结

朱某由于家庭教育方式和中小学环境影响,人格受损,形成抑郁—躁狂型人格障碍,并有向反社会行为发展的趋势。这种人格障碍比较顽固,需较长的咨询与治疗时间,需多种咨询与治疗方法结合,才能收到预期效果。这次咨询使朱某用心理分析的眼光,正确剖析自己,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与潜力,克服稍极的烦恼心理;他认识“性”的潜意识及弥补中学期间与女友交往的失落而产生的找女朋友的动机;帮他认识父母严厉的实质,以理解父母,以及宽以待人地处理同学关系的意义,以调整不禾谐的人际关系;帮他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暗示的技术;配合必要的环境支持,使这一人格障碍患者症状得以缓解,可以与一般同学进行正常的学习。

牛草的人格喳碍县由千童年与少年时期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产生的,表现为人际交往障碍,压抑,生活乏味,由此产生烦躁悄绪,常因一些小事而发泄情绪,表现为躁狂,看不起他人,甚至打人、骂人。这种态度与行为又进一步妨碍人际交往,也进一步引起自责,加深了抑郁情绪。

咨询员的工作在引导朱某较为彻底地倾诉自己的烦恼时,认真进行分析筛选,辨别其真话、假话,找出其真正的症状及原因。

由于其消极心境形成时间较长,咨询员首先建立了“持久战”的战略观点,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在治疗中既有长期目标,使朱某学会正确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正确对待与评价他人,使其具有形成平稳的情绪的基础;又注意短期效应,以增强信心。如帮助制订,争取期末考试获得优良成绩,帮他学会“守窍”、“心理放松调节”、“自我暗示”等技术。这些阶段性的成功,激励了朱某战胜自己的信心,为全面进行治疗,尤其是为运用“认识—领悟”疗法创造了条件。

九、疑病症

疑病症(hypochondriasis)指过分关注自身健康、怀疑身体某部或某一类器官异常,尽管临床检查无证据,仍认为患了某种疾病,伴有焦虑不安。患者主动四处求医,反复检查,对工作和学习生活无明显影响。本病患病率为0.15编,发病年龄男性40岁,女性50岁居多,青年患者相对较少。

疑病症的病因主要是社会心理因素,如婚姻改变、子女离别、朋友交往少、孤独、缺乏安全感;医源性的因素有医生不恰当的言语、态度和行为引起患者怀疑诊断不确切,滥用检查,造成病人怀疑;部分病人在躯体病后自我暗示或联想而牛疑。素质因素和人格特征也有影响,家庭成员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人格特征为:敏感、多疑、主观、固执、谨小慎微、对身体过分关注、要求十全十美等;男性患者多有强迫人格特点,女性患者多有疮症人格特点。

疑病症主要表现为疑病症状,患者感觉身体某部位敏感度增加,过分关注,部位不恒定,描述不清;有的患者描述形象逼真,生动具体,但实际病变并不存在。患者要求做各种检查,认为检查有误,为此担心忧虑,惶惶不安,苦恼。2/3的疑病症患者出现疼痛症状。常见部位是头、下腰部等,疼痛描述不清,甚至主诉全身痛,虽查无实据,仍四处求医。有的患者表现出多种躯体症状,如口内特殊气味,恶心,吞咽困难,担心血压上升,还有少数患者怀疑自己五官不正,鼻子、乳房形状异样,或体臭和出汗。

镜头九

大学生张某,其祖父患肺痛病重期间,张经常护理,目睹了癌症患者的痛苦。其祖父去世时,亲人们恸哭的凄惨情景令胆小的张某十分恐惧。他感觉胸闷,胸痛不止。注射了一支安定,睡了一觉,方觉症状减轻。以后,因护理的劳累,张某持续感觉身体不适,自认为身患多种严重疾病。为此,多次做内科检查,均被告之未患任何疾病,张却不信。他长期情绪低沉、郁闷不乐,食欲不振,以致体重锐减,骨瘦如柴,精神恍惚,成绩直线下降,住院调养三月余,体质稍好。出院时,看书中述:“高级神经紊乱、神经病易致肿瘤。”怀疑自己患的是精神疾病,不久将催患癌症,为此恐慌不已。

旁白

患者疫弱体型、面孔黝黑。个性固执、吝音、谨小慎微、多疑、好反复思虑,提出“自主神经与高级神经是否划等号”、“患神经官能症是否算有神经病史”等问题,带强迫性。具神经质,缺乏灵活性。

患者带有强烈的偏执观念,他们确信自己患有某种实际而并不存在的疾病。对这种认识持固执的偏见。对于医生的检查诊断持怀疑态度,他们要求进行无休止的检查。他们经常因达不到自己的意愿而焦虑,或者担心患了不治之症而得不到有效治疗而惶。惶不安,甚至出现严重的恐惧。

【心理测验与诊断】

1.MMPI测验结果呈疑病症,抑郁症量表分增高。

2.SCL-90量表分结果提示,睡眠障碍,躯体化分值增高。

3.艾森克个性间卷常显示E分低、N分高。

4.诊断标准依据CCMD-2(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心理治疗】

1.心理治疗

(1)简易心理疗法:恰当地适用以接受、支持、保证为原则的简易心理疗法治疗该症有较好的疗效。治疗者对患者所怀疑患的疾病给予深人的、科学的而且是毫不含糊的解释是关键。

(2)社交行为指导:轻闲无事长期休养对该病有害无益。为患者安排一定的工作和文体活动,使其注意力从关注个人身体健康转向对外界的兴趣,对缓解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2.药物的辅助治疗

应用抗焦虑药,如安定、安宁、利眠宁以及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和多虑平,对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有一定帮助。

【心理护理】

1.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述,细心护理,取得患者信任。

2.合理安排患者生活和工作时间,引导患者转移对自己身体健康的过度注意。

3.对于患者“先人为主”、“对号人座”的理念,要进行科学的解释,逐步改变患者偏执的“自以为是”的观念。

心理医生针对张某的情况,研究以后推出以下措施:

1.让张某到某一权威性很高的医院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同时跟医生联系好,检查结果一出来,就把检查单交与张某,让其亲眼目睹自己的检查结果。

2.把人的生理结构讲与张某听,让其认识到自身的身体结构。启发他逐步认识自我,打消张某的某些疑虑。

3.鼓励、帮助张某参加一些文体活动,转移张某的注意力,使其有所寄托,而不是整天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体上。

4.鼓励张某多做一些能证实自我性的工作,如让张某集中注意力背一些外语单词,或体能训练,增强张某的自信心,彻底改变张某对自己疑虑不信任的状况。

5.让张某用记日记的方式记下其每天做成功的事情。

十、感情冷漠

情感淡漠是指情感活动减退,患者对外界任何刺激缺乏相应的反应,如对周围的事漠不关心,对常人极大悲痛或高兴的事无动于衷,言语声调平淡,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贫乏或缺失,严重者对自己的个人生活也摸不关心,多见于慢性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者。

镜头十

大学生陈某,据他的一些同学反映,自陈某上大学以来几乎没见他笑过,也没什么大喜大悲发生,总是一副漠然的态度,让人怀疑他是否有感情。

旁白

其实这种人在大学校园里来讲相对较多,他们虽然身为大学生,处于风华正茂之际,然而他们对人、对事却表现得很冷漠、不热心,甚至无情。这在病理心理学上称为“感情冷漠症”。感情冷漠虽说也是一种情绪体验,不过这种体验一般来说是不健康的、病态的。

国外一些青年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后发现,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现代化社会里,有为数不少的青年,其心理处于“三无”的状态,即无情、无力、无心(心思)。他们对社会、生活和周围的一切都表现得无动于衷、缺乏活力和漠不关心。这些多年专门从事研究青年心理学的专家们呼吁,生活在现代化社会里的青年,应该警惕这种心理上的“三无状态”。

感情冷漠的青年一般具有这样一些特征:一种人,从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上,就可以看出他们缺乏生命的活力,整天有气无力,得过且过,几乎失去对现实生活的希望;另一种人他们虽然表现为行为正派,并不胡作非为,但他们却有一种不由自主的强迫性病症的倾向。他们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但却失去了对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热情,或者失去了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表现为性情孤僻,不合群,持续地过着一种自认为是“超然”的脱离现实的生活。

导致感情冷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青年学生是由于家庭、事业、爱情或者社会等原因,使自己的心灵遭受了种种挫折、打击或创伤,于是心灰意冷,丧失了生活的乐趣与事业的追求,对人或事都感到索然无味。他们的心“冷透”了,躯壳虽好,“灵魂”已死,心灵空虚至极,严重的会导致轻生。有的青年感情冷摸是由于行为上的障碍或情感压抑所致。他们自认为自己很“老练”、很“成熟”、“看破红尘”,他们斗志减退,不想靠自己的奋发努力来改变现实,他们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一位叫金布尔的病理学家则认为下列四种人容易产生冷漠反应:一是,长期受挫折的人;二是,处于无望和无助状态的人;三是,心理上具有恐惧和生理上痛苦的人;四是,心理上既不能攻击也不能压抑的人。

可见,感情冷摸反应是因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心理所产生的巨大而又深刻的影响而造成的。

中国有句古语叫“哀莫大于心死”。感情冷漠心理对人生是十分有害的,患有感情冷漠症的青年朋友应当努力振作起来,重新燃烧起生命的火焰,激发自己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这里,我们向感情冷摸的青年介绍几种医治和克服心理空虚的方法。

产生情绪障碍的原因是复杂的,可能因遗传,也可能因生理疾病或外界刺激引起,不管是哪一种原因,心理功能失调是情绪障碍的根本所在。如何调适大学生情绪障碍?归纳起来有以下途径和方法:

(一)培养和发展正当需要

需要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情绪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主观需要的关系。马克思把人类的需要分为三大类:生理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社交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每个人的需要结构都可以归于某种情绪表现,所以我们要使自己有良好的情绪,必须有合理的、正当的需要结构。要形成和发展合理正当的需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既不能忽视必要的物质需要,更要重视精神需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之间应建立起健康、明知的和谐,一个人如果没有健康的精神需要,他就会把他的需要转移到获取物质财富和寻欢作乐上。

第二,发展正当需要,抑制不合理需要。需要是个体社会客观需求在心中的反映,是在一个人感到某种欠缺并力图获得满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在生活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要,有的是正当的,有的是不合理的,如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产生与同伴交往的需要、追求科学知识的需要、隶属于某一集体的需要等。

对于他们的正当需要,应当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给予满足,满足是对正当需要的最好的强化。经过多次强化,这种需要也就得到发展。对于那些不合理的需要,应加以抑制或消退。

第三,以高层次需要为主一导需要。低层次需要主要是机体需要或生理需要。它们容易被满足而失去活动的动力,高层次的需要主要是社会性需要,它对活动具有强大的动力,不会因需要满足而失去作用,相反,它会使活动的动力进一步加强。高层次需要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因此,只有当高层次需要,高尚道德需要成为我们的主导需要,才会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二)提高挫折容忍力

挫折容忍力是指个体遭遇挫折时免于心理失常的能力,亦即个人经得起打击或经得起挫折的能力。提高挫折容忍力的措施有:

第一,对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遇事考虑到可能遭到的挫折,有了思想准备,就能披荆斩棘不徘徊。

第二,看到挫折有利的一面。适度的压力有利于调动机体能量,思想上的压力常是精神上的兴奋剂。自古逆境出人才,要把挫折看作是对自己的考验和锻炼。

第三,加强意志力的培养。要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目标,有意识地寻找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事磨炼自己的意志,培养百折不挠、勇于探索的精神。

第四,健全心理防卫机制。防卫机制是保护自我不受因挫折而引起的创伤和不被痛苦损害的一种心理机制,其基本功能是减轻焦虑。防卫机制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防卫机制促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是战胜挫折的根本方法。它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升华。指个体将因挫折产生的压力引向崇高的,对社会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作用的活动上去。如大学生失恋后全身心投人学习活动中,即是一种升华;②理智。指以积极的态度承认和正视挫折,分析其原因和总结经验,并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科学的方法战胜挫折。它是一个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③补偿。当某种动机受到挫折不能达到目标时,以另一种目标代替。例如,有的大学生因有某种生理缺陷无法在运动场上胜过别人,因而在学习上努力以取得好成绩来维护自尊。

④幽默。幽默也是一种积极的防卫机制。以积极的防卫机制来保护自己。例如:

A.投射,即认为他人具有与自己类似的动机、情感或欲望,以此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文饰,即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社会可接受的理由以维护自尊,缓冲失败与挫折,“甜柠檬反应”和“酸葡萄反应”是两种典型的文饰反应。

B.自居,即把他人具有的,使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附加到自己身上,以使自己得到间接的荣耀,减低挫折感。

C.反向,即行为向动机相反的方向进行,如虚张声势可能反应内心的惧怕。

D.压抑,即设法使自己不注意那些引起焦虑的特定思想、愿望或记忆而减轻焦虑。上述消极的防卫机制使人否定或脱离现实,曲解引起焦虑的事件,因而能暂时将焦虑减少到最低限度,使内心获得平衡。但消极性的防卫机制只可作为缓解痛苦,避免精神崩溃的权宜之计,使用过多过久,则可能导致焦虑加重,发生恶性循环。大学生们应着重发展积极的防卫机制,提高战胜挫折的能力。

(三)正确看待人生和社会,保持达观态度

首先要学会合情合理地提出自己的需要和愿望,要不断提高对自己需要的合理性的认识,懂得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必须符合社会的政治、经济、物质变化发展的要求和道德准则,这样就不会由于个人的希望和愿望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感情了。其次要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宽阔的胸怀。这样的人,对细微得失,个人恩怨乃至鸡毛蒜皮的小事决不会看得那么重,也决不会为生活和工作中的阻力和障碍所困倒。当一个人致力献身于社会、献身于人民的事业时候,他将为自己能对社会尽到一份责任、贡献一份力量而感到一种满足和欣慰,这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欣慰才是快乐的真正不竭的源泉。

(四)学习别人健康的情绪反应

健康的情绪反应是学习的结果。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怎样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情?这些都是个人在后天生活中经过学习才能掌握的。小孩稍不随意便嚎陶大哭,后来,他发现这种表现方式不受别人欢迎,因而渐渐从别人那儿学会了克制、冷漠等表现情绪的方式。

大学生常常把情绪稳定、积极乐观的人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他们观摩榜样在各种情景下的情绪表现,学习表达情感的方式和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经验表明,请那些饱经风霜的人,向大学生讲述自己同命运搏斗的经历,会使大学生受到感染和启迪。同样,大学生与自己遭遇相同,但精神境界比自己高的同龄人交往,会使他们受到激励和鼓舞。先进青年的感人事迹,更给大学生的情绪以深刻的影响。他们对人生的积极看法,对困难的乐观主义态度,对自己的信心,是激励青年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永不懈怠的巨大力量。

(五)培养幽默感,在身边寻找欢乐

幽默就是乐趣,可笑而又意味深长。它是一种极有助于个人适应环境的工具。当一个人处于极为难堪的情境中或发现一种不调和的现象时,他一方面要能很客观地观察面前的事实,同时又要不让它使自己陷于激动的状态,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幽默的态度去应付,这往往可以使本来紧张的情绪变得轻松,使一个难堪的场面在笑语中消逝。一些学者证明,在引起愤怒的实验中,幽默有减低愤怒和不安情绪的明显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幽默感,以便使自己不论面临什么情境,都能以幽默的态度应付,保持情绪正常。当然,幽默感是与人生态度有着联系的。人生态度消极的人,不可能有幽默感;幽默感本身就包含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富于幽默感的人,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事件一般都能从多种角度而不会只从消极方面去观察和思考。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看,往往可以发现其积极的一面,光明的一面。

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每个人的身边,每天会有许多令人愉快的事情存在。我们应当经常地看到这些事情,善于寻找这些快乐。对于每个人来说,只要你在学习,那么每天都会有新的成幸绩;只要你没有放弃努力,那么你每天都在给自己的生命增添新的内容。这些成绩和进步,不是都值得我们高兴吗?当然我们并不否认生活中的痛苦和困难,但是乐观的态度却可以使我们不害怕困难、不畏惧失败。并且,它能使我们鼓足勇气来战胜困难,改变我们所遇到的挫折和失败。

(六)让各种情绪获得适当表现的机会

情绪活动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每个正常人都会有喜怒忧惧等情绪的,这是十分自然的现象,当人们产生某种情绪时,就不应该人为地加以禁抑,而应该让它有适当表现。

情绪的丰富性是人的生动活泼的重要内容。我们的生活,如果缺少丰富而生动的情绪,将会变得呆板而没有生气。富有感情,才能产生人与人感情上的交流,才会导致心灵上的沟通,强行压抑自己的情绪,硬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把自己弄得表I晴呆板,情绪漠然,这不是情绪的成熟,而是情绪的退化;也不是正常人所应当有的情绪,而是一种病态表现,因而是不可取的。

强行压抑情绪的外露,还会给我们的生理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人们常说的“控制情绪”,实际上仅仅是一种外部表情的控制。情绪活动所带来的一系列内在的生理变化,谁也控制不了。那些表面看来似乎控制住了情绪的人,实际却使情绪更多转人体内,任何不良情绪,既已产生,就一定会寻找发泄的地方,当它在外部表情上受到压抑,不能自由地表现出来,便转移到内脏器官去活动,在体内寻找发泄的地方,从而更加危害自己。

(七)广交朋友和参加有益的活动

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解脱生活矛盾和自身冲突的最好途径,就是有地方去诉说,有人聆听你的倾诉。那种人际交流中的相互感染和同情,是调节自身情绪、导致良好适应的必要支持。来自朋友、亲人的慰藉、劝导和帮助,可以使人头脑清醒,可以帮助人从自身情绪的萦绕中走出来。

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应该是美好的、丰富多彩的,除了日常学习和休息外,还应该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诸如体育、音乐、舞蹈、绘画、写作、书法等等。大学生在各自的特定的活动领域中更易于相互理解、在各种有益活动的尝试中选择自己科学的人生道路,对生活有所享受,有所作为,思想感情就有所寄托,情绪健康就能有所保证。

(八)善于克制和宣泄情绪

大学生对不良情绪要加以克制,善于制怒和适当忍让、回避,以减低或避免激情爆发。宣泄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有的同学愤怒时往往暴跳如雷,声音近似怒吼,实际就是一种发泄,可借此把怒气产生的能量发泄出去。如果盛怒时,找件体力活猛干一阵,或干脆跳一圈,或者作诗、作画、书法;在过度悲伤时,不妨大哭一场,因哭能释放能量,把眼泪排出体外,对身体有利,也可以调节机体平衡。值得一提的是,情绪的发泄不应毫无顾忌,而应以不影响他人的学习、休息和工作为原则。

(九)加强性格锻炼

情绪的波动还和性格有着密切联系。性格不同的人,在情绪活动特征上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有的人性格坚强,遇到失意和伤心事能挺得住;而有的人性格软弱,碰到失意和伤心事时,容易被不良情绪所征服。性格豪爽的人,一般的小事不会放在心上,不会因此引起情绪的波动。有的人却相反,喜欢斤斤计较,情绪波动的机会也就多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大量不同的情绪,都可以找到性格上的原因。比如,容易忧愁的人,一般都有好强,固执,不善与人交往的特点。他们经常感到不称心如意,内心存在着忧虑,考虑问题爱钻牛角尖;情绪上经常处于犹豫、疑虑状态的人,性格往往显得被动、拘谨、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总是循规蹈矩,因循守旧;容易烦躁的人,则往往过于敏感,而且习惯于将愤撇的情绪埋在心底。可见,要保持健康的情绪状态,还必须考虑到自己的性格特征,注意克服性格方面的缺陷。一般来说,性格特征倾向于外向的人,比较乐观、开朗,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一般能够想得通,易于在情绪上自我解脱;性格特征倾向于内向的人,在困难面前优柔寡断,在危险面前出现恐惧和畏缩,在受到挫折以后,常心神不安,不能迅速转向新的的工作,情绪上不易解脱。

(十)积极创造健康的社会心理氛围

健康的社会心理氛围是大学生情绪健康的良好基础。一方面,某些不良的情绪刺激是社会生活环境导致的。另一方面,大学生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陶冶情操,训练情感,积极寻求宣泄情绪的社会途径。心理咨询是大学生情绪调适的有力支持手段。心理咨询服务很广,包括帮助求助者宣泄、排解和疏导感情冲突,缓解其情绪压力,协助求助者改进知识结构,以新的正常经验代替旧的反常经验,树立对人、对己、对事的正确观点与态度;帮助求助者更好地适应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挖掘自身的潜能;帮助求助者排除心理障碍,促进自然恢复与成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了一些大中城市精神病院和部分综合性医院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外,许多高等院校也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这对广大青年学生的心身健康和全面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寻求心理咨询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排除心理障碍、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A径。

(十一)采取有效的自我调节方式

调适情绪障碍常见的自我调节方式有放松训练法、音乐另法、静观与内省、气功疗法、认知疗法、自信心训练等。

1.放松训练法。当感到压力时,应使自己静10-15分钟,集中精力于呼吸上。记数每一次的呼和吸。这样可以放松全身,减小压力感。

2.音乐疗法。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是人的情绪、情感的一科表现方式,曲调和节奏不同的音乐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古希腊人认为,不同的曲调代表不同的情绪:A调高扬,王调哀怨,C调和蔼,D调热情奔放,E调安静优雅,F调淫荡,G调浮躁。

在国外,音乐疗法已运用于外科手术及精神病、抑郁症、焦虑症的治疗上。如忧郁烦恼时可以听《蓝色多瑙河》、《卡门》、《渔舟唱晚》等意境广阔、充满省略、轻松偷快的音乐;失眠时可以听莫扎特的优雅宁静的《摇篮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

等乐曲;情绪浮躁时可以听《小夜曲》等宁静清爽的乐曲。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状况,选择适合自己情绪的音乐来调节自己的心情。

3.静观与内省。静观与内省是用反观自身的方式,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消除不忍受情绪的一种自我调节方法。在受到不良情绪的困扰时,选择一种自己感觉比较舒适的方式,或坐或卧,慢慢地通过调节呼吸放松使心情平静,将精神集中到自己的思想活动上,观察自己头脑中正在出现的念头,让它随来随去,不去执着地想它,也不期待未出现的念头的到来。惕惕敏徐献令进人一种平静而舒适的状态。进人这种状态后,再回顾一下自己为什么感到苦恼、压抑、烦闷与不安,一次找不出原因也没关系,坚持练习一段时间,一旦抓住了感觉,就会很容易发现自己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并对自己的思维活动和行为作必要的调节。

4.认知疗法。这种疗法认为,人的情绪变化是由认知引起的。当一个人对周围的事物或自己的行为、思想作出消极的评价时,会给自己以不良的暗示,导致产生各种消极的情绪。例如一个人在面临挫折和失败时,就认为自己能力差,各方面条件不行,每遇到类似的情况都作出这样的评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自卑心理,对自己缺乏信心。认知疗法就是基于认知评价直接影响人的情绪这一点对情绪问题进行治疗,从而重新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

5.自信心训练。自信心训练是通过增强个人对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信心,来摆脱不良的情绪困扰。仅仅靠心理医生的指导和训练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自信心训练要贯穿于生活的每时每刻,即在做每一件事之前从从容容。首先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与长处,这是树立自信心的第一步;其次,在做每一件事时,要全身心地投人,尽自己的努力去做,不要有不必要的担心;第三,面对暂时的挫折,不要后退,要想方设法去克服。几次成功的经验会使你的自信心增强,进而摆脱因缺乏自信心而带来的困扰。

同类推荐
  • 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认知和情绪加工

    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认知和情绪加工

    本书内容主要涉及:网络成瘾者的外显和内隐认知加工机制;成瘾者对情绪信息的初级认知评估和加工机制;成瘾者对信息的注意和记忆加工特点等部分。
  • 人气心理学

    人气心理学

    内田雅章所著的《人气心理学(无往不利的高效能关系术)》以人际关系为主轴,结合社交礼仪、沟通术等方面的技巧,从个人修养、上下级关系、商务往来、消费习惯等方面,图文并茂,详细解析了如何把握机会,引导话题;如何有效地“推销”自己,建立关系网;如何将人脉变成钱脉,使事业更上一层楼……本书建议阅读人群:大学生、上班族、管理者、谈判家、咨询师等。
  • 掌控你的心理

    掌控你的心理

    本书选取了50个常见的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一一剖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办法,让读者在了解心理学知识的同时,更能够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 我们都有拖延症

    我们都有拖延症

    本书详细讲解拖延型病态人格的成因、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调整。文中列举了大量真实的患者案例,使读者易理解并能够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所在,从而抓住矛盾和恐惧的根本,以最为有效的间接手段解决生活中辗转反侧也难以通明的各种学习、工作、婚姻、社交等方面的问题。通过了解人格心理理论,使我们更加理解社会问题,通达人情冷暖,学会回避社交风险,解决人际矛盾,成为高明的问题终结者和自己的心理医生。
  • 释梦

    释梦

    本书共分十九章,内容包括:释梦的方法论、释梦活动的意义、梦的心理学研究、释梦的预备、释梦的基本操作等。
热门推荐
  • 盛世之恋:遇见幸福到永远

    盛世之恋:遇见幸福到永远

    前世,她是修炼天才,却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为了他,她荒废自己的修为,只顾专心为他谋高就。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她只是一笑而过。但是,当血淋淋的真相就摆在她的眼前时,她却傻了眼,被逼跳崖。苍天终有好生之德,重生,就是为了报复!这一世,她发誓,好好做自己。但不料,遇见了他。慢慢地,时间已经到了期限,爱情的种子却不知何时埋下,为了他的幸福,她不惜用自己的身体去解他的毒。以寥寥数语绝情离开,五年后的再次遇见,她身边带着属于他们的爱之结晶,当秘密被揭开,他们之间的缘分,却远远不只是这一世。两世的爱情,注定的幸福。
  • 潘美传

    潘美传

    改变大众对北宋初年,一代名将潘美的看法。给大家展现历史上真正的大宋第一名将潘美。
  • 初沉月

    初沉月

    她以为,自己终将如所有的平凡女子般拥有一个白首之人,相濡以沫,相扶到老。却没料到风雨骤来,命运的河流将她卷起,沉入永不见底的未知。而她将这一切,都怪到了他的头上。如果不是他,她不会诀别亲人,哀伤自怜;如果不是他,她不会背叛誓言,成为罪人……
  • 冬夜安暖

    冬夜安暖

    那时候,韩夜暖被逼无奈远走他乡,如今故国重游,却是物是人非。当年的青梅竹马,是否安在?
  • 赤焰神龙

    赤焰神龙

    这片大陆上,人类能将蕴含在血脉中巨大的能量释放出来,并且凝聚成脉兽与人合二为一,进行在斗。能召唤出脉兽的人也被称为斗兽师,斗兽师又可分为:青铜斗师、白银斗师、黄金斗师、红铁斗师、铂金斗师、钻石斗师、星耀斗师、王者斗师、荣耀斗师、无敌斗师。……
  • 念年不忘必有回响

    念年不忘必有回响

    周年和顾响在篮球场初遇后,两人都魂牵梦绕,念年不忘,之后发生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故事,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讨厌的人?!但还是一步步掉入甜蜜的怀抱了呀!这一对欢喜冤家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据周年和顾响的朋友说,简直甜得齁死人……
  • 诡异在线中

    诡异在线中

    【你使用道具“崂山派破煞符”对“血衣”造成致死一击。】【你已击杀“血衣”。】【恭喜升级,解锁权限:阴阳眼、谛听耳。】洛封站在灯光昏暗的走廊里,手提一柄斩尽魑魅魍魉的绣春刀,回头望着从房间里蜂拥而出的一群群怪物,嘴角一抽:“这就是所谓的新手级副本?!”……非系统文、非无限流,简介无能,一看便知。
  • 上古前传:圣灵第十二子

    上古前传:圣灵第十二子

    魔王雷斯以阴谋诡计窃取了诺亚、哈里兰、精灵、兽灵四族的守护圣物——圣灵水晶,并借其力量操控着大陆上的气候与天气。为了彻底掌握水晶的力量,他以麾下兽人、狼人、异鬼、亡灵的强大力量发动了对四族的第三次进攻。为了种族的生存,四族开始重新聚在一起,聆听那远古的“圣灵之子”传说,以期对抗魔王的力量。一场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 网游之究极牧师

    网游之究极牧师

    谁说牧师不可以称霸天下,傲世九天。看张跃飞练就神级牧师,暴极品神器,签神级战宠,捧美女,拉兄弟。呵呵群殴我,你们的伤害还没有我的回血多,回家洗洗睡吧。
  • 甲动乾坤之死神降临

    甲动乾坤之死神降临

    这是个满是危险与杀戮的世界,从小在远离帝国被世人所遗弃、厌恶的阿尔卡特拉兹监狱星长大的酆木在一场阴谋中拼杀而出,带着架身世不明却又自恋、自大的机甲以及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从此踏上了为了生存以及寻亲的荆棘历程,究竟前方等待着他的会是什么?究竟是何人主导了这一切?坚持看下去,结尾绝对出乎你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