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09400000002

第2章 立命之学

题解

《了凡四训》所讲的第一训,就是“立命之学”。这是世间每个人都非常关注、需要的课题。这个世界上的人,有富贵、贫贱、长寿、短命之分,一般都认为这是命里注定的。这种看法不能说他完全错。因为一个人若是前世做好人好事,这一世可能是一个富贵、长寿的人;若是前世做坏事,这一世可能是贫贱、短命。这是一般人的看法,可是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若一个人本来命里注定富贵、长寿,但他做了极大的恶事,等不到下一世去受报应,就在这一世变成了贫贱、短命的人。也有一种人,本来命里注定贫贱、短命,因为他做了极大的善事,不必等到下一世来享福,就在这一世变成了富贵、长寿的人了。这种事自古以来,中外历史上的事例很多。所以虽然说今世所受的都是前世所作,命里早就注定,但是也不一定会被命运束缚,还要靠自己现在去创造。

这一篇“安身立命之学”,就是了凡先生把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过,同他所看到的一些改造命运的人的种种效验,告诉他儿子。要他儿子不被这个“命”字束缚住,要竭力去做种种善事,不可以做坏事。“立”字是建立的意思,“立命”两个字,就是“命”不能束缚我,是我创造命运,命运掌握在我手里的意思。所以“立命之学”,就是论立命的学问,讲立命的道理。若能够按照这个方法去做,就能得到一个快乐美满的人生。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浅释

这四篇文章,都是袁了凡先生对他儿子所说的话,所以文章是上对下勉励其子的语气。他自己一生命运是如何改变的,希望他的子孙也能明了此理,依此奉行。所以叫作“家庭四训”。

他自己叙述,从小父亲就过世,母亲叫他放弃“举业”。举业是读书求学从政,“弃举业学医”也就是放弃做官去学医。因为在中国过去的旧社会里,读书求学的目的是从政,放弃读书,就是放弃从政的行业。“学医”可以养生,自己有一技之长,将来可以凭行医谋生,所以这里的“养生”,“生”是生活。同时又可以救人,“济”就是救济别人,这是很好的行业。

人生选择行业是很重要的。从前教书的先生,学生接受他的教学,没有规定学费多少,而是随便供养的。家里富裕的人就多送些,贫穷的人就少送些,只要至诚恭敬地表达尊师重道的心,学费的多寡不是很重要的。医生也是如此,只要尽心尽力地为人治病,至于报酬就随各人的心意,因为他是以救人为目的。所以古老的社会里,教师和医生普遍受到人们的尊重,道理就在此。

“且习一艺以成名”,这个“艺”字就是技艺。技艺如果专精,就可以成为一代名医。“尔父夙愿也”,母亲告诉他,这是你父亲的愿望。当然,了凡先生就放下读书的念头来学医。

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何不读书?”余告以故,并叩老者姓氏里居。曰:“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皇极数正传,数该传汝。”余引之归。告母,母曰:“善待之,试其数。”纤悉皆验。

浅释

这一段是叙述他改变命运的机缘。内容描述在慈云寺遇到一位老人,这个老人“修髯伟貌”,“髯”是胡须,从面颊两边垂下的叫“髯”,在下巴底下,嘴两边的叫“须”。这个人胡须很长,相貌庄严,个子高大,看起来不是一个凡人,所以叫“飘飘若仙”。仙风道骨,潇洒出众,没有一点俗气的样子,所以袁先生对这位老人非常敬重,因为他品貌不凡。

老人就告诉他:“你是将来要从政的人。”“子”是对人的尊称,“仕”是做官,“仕路”就是官场,和现在的政治界一样的意思。“明年即进学”,因为老人会看相,就叫他赶快去进学。“进学”,从前国家用人,都要经由考试来选拔人才,如果考上了秀才,就会被派到县立的学校读书,所以叫作进学。并且说:“你是从政之人,为何不赶快读书呢?”“余告以故”,了凡就把母亲所说其先父希望他学医的原因,向老人说明,并且请教老人姓名和住所。“里居”也包括籍贯和住处。老人就告诉了凡先生,他姓孔,是云南人。

“得邵子皇极数正传”,“邵子”就是宋朝的邵康节,这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皇极数》就是《皇极经世书》,这本书也有相当的分量,收在《四库全书》里。它的内容,完全是依照《易经》的理论来推算命运,它推算命运的范围非常广泛,整个世界国家转变都有论定。朝代的兴亡、个人的吉凶,也可从数理上推断,是一种非常高深的学问。

由此可知,每一个人,甚至每一桩事皆有定数,这就是佛法里讲的因缘果报。只要你起心动念,你就有定数;只要你没有心念,那你就超越数字、数量之外了。修行人往往能超越,为什么呢?因为他入定。入了定,他的心就不起作用,没有任何念头;没有念头,就不落在数量里。由此可知,只要你有念头,就必定落在数量里。换句话说,遇到高明的人,他就能够把你的流年命运,推断得清清楚楚。

所以凡夫都有数,唯独超越三界——阿罗汉以上的圣者,才可以超越宿命。即使是三界之内,色界、无色界的天人修成了四禅八定,能不能超越数量呢?的确,他在定中,数对他是失去了作用,但是这个失掉作用只是暂时的,并不是永远失掉。为什么呢?他的定力若消失,念头又起,就又掉到数里去了,想逃没法逃出,在那边缘上,心一动就掉下来。这就是他为什么永远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的原因。如果定功再进一步达到九次第定,永远保持不会退转,他就超越数量了。这时他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在佛法里称为圣人、阿罗汉。我们懂得了这个原理,知道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有定数的;既然有定数,我们就要用平常心来看这个世界,看到好的顺境不必欢喜,看到不好的逆境也不要悲伤。为什么呢?一切都是注定的。

孔先生精通《皇极经》,是邵康节的传人,这也是代代相传,都是有师承,一代传一代。他看到袁了凡,就把他看得很清楚,而且告诉他“数该传汝”:你跟我有缘分,我这一套学问应该传给你。可以说孔先生找到了传人。

“余引之归”,了凡先生就请他到家里去坐坐。了凡很孝顺,告诉他的母亲。他母亲教他好好接待孔先生,而且告诉他要算算命,试试看灵不灵。这是处世待人的良好态度,礼貌很周到。你所讲的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要经过试验才行,绝对不是贸然就接受。这一试是真的,大小事情他推算都非常灵验,这样他的信心就产生了,对孔先生的建议也相信了。

余遂起读书之念。

浅释

就是说,进学念书的念头就产生了。

谋之表兄沈称,言:“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开馆,我送汝寄学甚便。”余遂礼郁为师。

浅释

这是说生起读书进学的念头,往从政的道路做预备功夫。以前读书并不像现在有很多学校,清朝之前都是私塾教学,没有学校。国家只有大学,没有中学,必须在私塾里念得很好,才有机会考入大学,那时称为太学,明、清都叫国子监,相当于现代的大学,是国家办的。私塾是私人办的小规模学校,老师只有一个,学生通常只有二三十人。

正好他的表兄有一个朋友叫郁海谷,在沈友夫家里开馆。沈友夫大概是地方上相当富有的一户人家,因为家里很有钱,有几间空房子,一间做教室,请老师教自己的子弟,亲戚朋友的子弟也可以到这里来上学。郁海谷先生此时正好在沈友夫家里开馆教学,他就拜郁海谷为老师,进学读书。

孔为余起数。

浅释

孔先生给他算命。

县考童生,当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明年赴考,三处名数皆合。

浅释

孔先生算他的流年命运,告诉他,明年去考童生(秀才),要经过好几次的考试。先要经过“县考”,了凡先生应考中第十四名。县上面有府,府上面有省,这是明、清两代的制度。一个府大概管七八个县,主管称为知府,是在县之上、省之下。民国时府被废除了,改成行政专员。他“府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提学”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政府教育厅长,管一个省的教育。所以地方上考试能考多少名、考得取考不取,命里都注定了。到第二年去参加考试,果然没有错,都符合。

复为卜终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廪,某年当贡,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惜无子。余备录而谨记之。

浅释

我们看这段文字,不是只看袁了凡先生,也是看自己。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哪一个时辰生死都已注定了,怎么个死法也注定了,一生全都是命里注定的,你怎么胡思乱想都逃不过定命。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谁都没法子逃过。

因为孔先生给他算得这么灵,所以就请他算终身的命运。“终身休咎”就是一生的吉凶。孔先生把他的流年排到死,什么时辰死亡,都为他排定了。历年的考试,能考取多少名,都给他注出来。

“某年当补廪”,“廪”是廪生,“补”是补缺,相当于现代所讲的公费学生。虽然是学生,但是领国家的津贴,每个月生活费由公家补贴。每一个县都有一定的名额,必须有缺了,你才能够递补上去。“某年当贡”,“贡”是贡生。廪生、贡生都是明、清两代依学生的程度而设立的,不是学位,相当于我们现代的中学生、大学生,但是受到国家照顾,由国家发给生活费用。从前生活费用是发米,而米多得吃不完的可以卖钱,相当于实物配给。现代则用货币来代替食物,方便多了。至于秀才、举人、进士,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学位,好比是学士、硕士、博士。进士相当于博士,是最高的学位。贡后某一年他去做官了。“四川一大尹”,“大尹”相当于现代的县长,还有二尹、三尹。二尹相当于现代的主任秘书,三尹相当于现代所讲的科长。“在任三年半”,做三年半的县长,就得要辞职。为什么呢?寿命到了。五十三岁,寿命也不是很长。“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就寿终正寝。“惜无子”,可惜命里没有儿子。了凡先生把这些事情恭恭敬敬地记下来,给自己做一个参考。

自此以后,凡遇考校,其名数先后,皆不出孔公所悬定者。

浅释

往后每次考试,都完全跟孔先生算的名次相符合,一点儿差错也没有。孔先生的确很高明,算得很灵。

独算余食廪米。

浅释

“廪米”,这是廪生所得的俸米。

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

浅释

一石是十斗。他说每个月领俸禄,你自己记住,等你领米领到“九十一石五斗”,你就“出贡”了,就升级了,你就从廪生升到贡生了。升到贡生,廪米就不给了,廪生的缺就让别人来补。这有一定的名额。

及食米七十余石,屠宗师即批准补贡。

浅释

“屠宗师”就是当时的提学,相当于现代的教育厅长。他看袁先生的学问、品德还不错,建议要提拔他。出贡就是批准了“补贡”,从廪生补贡生的缺,也就是升级了。

余窃疑之。

浅释

这下他怀疑了,孔先生这一着没算对。

后果为署印杨公所驳,直至丁卯年,殷秋溟宗师见余场中备卷,叹曰:“五策,即五篇奏议也,岂可使博洽淹贯之儒,老于窗下乎?”遂依县申文准贡,连前食米计之,实九十一石五斗也。

浅释

俸禄领到七十多石的时候,屠先生就批准他补贡了。可能屠先生批准之后,也许就升官高迁,也许调职了。“暑印”是代理,教育厅长大概被调走了,现在有个代理教育厅长。这一位代理教育厅长不同意,把他驳回去,不准他补贡,他还继续去当秀才——廪生(廪生、贡生都是秀才)。一直到了丁卯年殷秋溟宗师当提学,他看到“场中备卷”,这些考卷就是落第的、没有考取的卷子,还保存着。有些时候,主管的官员会把这些没有考取的卷子拿来重新看一看,希望发现遗漏的人才。如果真正是人才,他们还是要提拔的,怕的是一时差错遗漏了。

殷秋溟就看到袁了凡的考试卷。“五策”就是“五篇论文”,“策”即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论文。五篇论文,殷先生看了非常满意,非常的赞叹,他说这五篇论文,就像是五篇奏议。“奏议”是臣子对皇帝的建议。国家施政应兴应革,他们都可以提出意见,贡献给朝廷,由朝廷来取舍。殷先生说这五篇确实就是奏议,可见袁先生见识很高,文章写得很好。因为一般对国家兴革提出建议,都是属于大臣的事情,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政务委员、国策顾问,不是小小的秀才做得到的。袁了凡的文章居然可与他们相提并论,可见他的确是有学问。

“岂可使博洽淹贯之儒,老于窗下乎?”“博”是指见识广博,“洽”是说理非常清晰通达,“淹”是透彻,“贯”是文章无论理路还是章法结构都有条不紊。能得此四个字的评语,定是上乘的文章,无论是在思想理论、文字的结构,都属于上等。所以不能叫他终老于窗下,一生只做个秀才,应当把他选出来替国家服务。“遂依县申文准贡”,就是交代当地的县政府,要把这个人提拔起来。“连前食米计之,实九十一石五斗也。”

从此处来看,屠宗师是很了不起的人,看到袁先生的卷子马上就想提拔他,可是代理人杨先生把他驳回去了,这就是两个人的看法不一样。袁了凡是有才干的,可是从这里我们得到一个很大的启示,那就是有才还要有命。所以人的一生命运主宰了一切,命、时、因缘都有定数,这里面讲才、命、时。袁先生一定要遇到殷秋溟,他的因缘才成熟,这些我们都应当明白的。

余因此益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淡然无求矣。

浅释

从此以后,袁先生真的觉悟,真的明白了。一个人一生的际遇,吉凶祸福、贫富贵贱都有命,都有时节因缘,不能强求的。命里面没有,怎么动脑筋也求不到;命里面有的,什么念头都不想,到时候自然来了。他从此以后无求、无得、无失,心地真正平静下来了。所以我读《了凡四训》,学佛以后,我们可以称袁了凡在这一阶级,是一个标准的凡夫。我们连一般的凡夫都不够标准。为什么呢?心不清净,一天到晚还胡思乱想。他的妄念没有了,对于一生的休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古德云:“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为小人。”为什么呢?因为君子知命,知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小人很冤枉,拼命地追求,不知道这是努力拼命求得的,还是命里有的。你说冤枉不冤枉呢?这是指定数,一般人都在定数里。这个时候袁了凡只知道有定数,不知道定数之外还有一个变数,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下一段以后就是讲变数,讲立命的理论方法。要按照真正的理论方法去求,就能够改变命运,你想求什么就能够得到什么,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佛家所讲的“布施”,你想得到财富,就必须行“财布施”;想得聪明智慧,那就要行“法布施”;想长寿平安,那就要行“无畏布施”,这就是正确的创造命运的方法。按照正确的理论方法去求,都可以得到你所要得的,甚至连成佛也求得到,何况这些世间的小小福报?

贡入燕都,留京一年,终日静坐,不阅文字。

浅释

“燕都”就是现在的北京,也就是首都所在地,元、明、清三朝首都都在北京。“留京一年”,他出贡之后就到北京去了,在北京住了一年。“终日静坐,不阅文字”,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到他的心地多么清净。心清净了自然就生智慧,一般人智慧不能现前是心不清净。他之所以能够静得下来,就是因为他对于自己的命运完全知道,想也没用处,所以什么都不想了,这样心就定下来了。

己巳归,游南雍,未入监,先访云谷会禅师,于栖霞山中,对坐一室,凡三昼夜不瞑目。

浅释

己巳这一年,他回到南方。“游南雍”,南雍是皇帝所办的大学,就是国子监,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南京,北京称为北雍,南京称为南雍,是国家办的两所大学。“未入监”,就是未入学。在还没有入学之前,先去拜访云谷禅师。“云谷会禅师”,“会”是他的法名,云谷禅师的法名叫“法会”,这是一位很有名的禅师。了凡先生到南京栖霞山去拜见他。“对坐一室”,在禅堂里打坐。“凡三昼夜不瞑目”,三天三夜也没有倦容。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妄想,没有杂念,故能精神饱满。云谷禅师看到他这么年轻,有这样好的功夫,很难得,不容易。

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何也?”

浅释

凡夫之所以不能够成为阿罗汉以上的圣人,原因在哪里呢?妄想太多了。《华严》上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病根就是在妄想,“妄念相缠”,不得作圣。你坐在这里三天三夜,我没有看到你起一个妄念,这是为什么呢?

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

浅释

了凡先生是个老实人(老实最可贵)。他说:“因为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一生的吉凶祸福都注定了,还有什么好想呢?想也没有用处,所以干脆就不想了。”知道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就要走了,所以生死是一定的。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哪一个时辰,人家都算定了,还有什么话好说?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他就不打妄想了。

云谷笑曰:“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

浅释

一个人能够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那是很了不起的功夫。他不是功夫,而是命给人算定了。所以云谷禅师就笑着说:“我还以为你是功夫不错的豪杰,原来你还只是个凡夫。”

问其故,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

浅释

了凡先生就向云谷禅师请教:“这是什么缘故?”这就说明数的道理,人为什么会有命运?为什么会落在数量里?人如果到了无心,就超越数量了。袁了凡先生有没有到无心?没有!他只是什么都不想,因为想也没用。他还有一个妄念,就是“我什么都不想了”,有这么一个妄念,还是有心,并不是无心。他常常心里有个念头:“我一生都算定了,一生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并没有到真正的无心。既然没有到无心,决定(必然,一定)为阴阳所缚,怎么会没有数?数就是数量,是以数学的原理来推演出过去、现在、未来。

甚深禅定不是一般世间人所有的。佛门里像黄檗祖师,他是在定中所见的境界。因为在禅定中,时空都突破了。时空突破了之后,过去、现在、未来自成一片,全部都看到,那是决定真实,一点都不会差错。为什么?他看到未来的事,不是他推算的,而是眼前亲见,这要相当功夫才行。所以靠数理来推论,我们世间凡夫做得到;现量境界现前,就不是世间凡夫所能做到的。在佛门至少要三果阿那含以上,他们有甚深的禅定,能够见到过去、未来,这是不会有错的。

“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

浅释

你从遇到孔先生,被他算命算定之后,距离现在二十年了。这二十年来,你的命运一点都没有改变,完全照着他给你算定的走,这不是凡夫,是什么?你的命运里每一年、每一月没有加减乘除,这是标准的凡夫。一个大善之人,命有没有?有,但改变了;大恶之人呢?也改变了,不会照原定的样子。由此可知,他二十年来没有行善,也算没有作恶,他的命运完全照着孔先生所算定的,这叫作标准的凡夫。

余问曰:“然则数可逃乎?”

浅释

了凡先生就问云谷禅师:“难道命运可以改变?”“逃”就是超越,那就是定数里面还有变数。孔先生给他算的是定数,变数则掌握在自己手上,这是孔先生不晓得的,也是不能推算的。

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我教典中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夫妄语乃释迦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欺人?”

浅释

这是云谷禅师教导他改造命运,也就是跟他讲定数里有变数,这是袁了凡原本不知道的。云谷禅师承不承认有定数?承认。前面讲过:“人未能无心,安得无数?”世俗讲的命运,云谷禅师完全肯定、承认,确实有命运。但是命运可以改变,可以创造。所以佛家不是宿命论,佛家是创命论,由自己创造美好的前途。但是立命要靠自己,任何一个人都帮不上忙,没有人能够代替我们改造命运,决定要靠自己觉醒,靠自己改变,了凡是个读书人,所以就先用诗书里面的道理来开导他。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这是儒家所讲的,《诗经》《书经》中所说的。云谷禅师懂得,他说这是明明白白、的的确确的教训,这是事实。

再看看佛所讲,“我教典中说”,云谷禅师是佛门大德,“我教典”就是佛教经典中所讲的。“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命里没有儿子,你要求,就可能得儿子。“求长寿得长寿”,因为了凡先生短命,寿命只有五十三岁。这就是说,你求什么得什么,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章嘉大师说过:“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但是章嘉大师有解释,有些人在佛门当中求,求不得,是什么原因?那是不如(依照,顺从)理、不如法。懂理论、懂方法,如理如法地求,就有求必应。如理如法地求,还是得不到时,这是自己有业障,必须把业障消除,障碍没有了,就得感应。这是章嘉大师说过的,没有求不到的。

从根本的原理来讲,世出世间法,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我们一切的需求,就是求作佛也能成佛,都是根据“万法唯心”这个原理。《华严经》上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我们“求”,基本的原理就是真如本性;方法最圆满、最恰当的就是佛陀的教诫。依据佛法的理论、教训去求,我们求不老、求不病、求不死,能不能求得到?决定求得到,都在佛门之中;云谷传给了凡的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因为了凡的志向不大,只求世间的功名、富贵,所以云谷禅师只教他这个部分。云谷禅师圆满他的愿望,他想求得功名、富贵,就告诉他求得的方法。还特别告诉他,“妄语乃释迦大戒”,戒律里有“四根本戒”,就是杀、盗、淫、妄,所以妄语是佛家的根本大戒。佛怎么会妄语?怎么会骗人?换句话说,告诉他求男女得男女,求富贵得富贵,求长寿得长寿,这是事实,决定可以得到的。以后了凡依教修行,此三者果然如愿获得。

余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

浅释

这是进一步向禅师请教,说“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孟子》上有这么一句话。但是了凡先生他的想法,“道德仁义,可以力求”,那是我本身的事情,我希望成圣成贤,在道理上是讲得通的。“功名富贵,如何求得?”功名富贵是身外之物,也能求得到?我没有功名,能求得功名?没有富贵,能求得富贵?这似乎是命里注定的,命里没有,哪里能求得到?“命里有的求得到,命里没有的到哪里去求?”这是一般宿命论,也就是命中的一个常数。常数是前生造作的因,这一生应得果报,殊不知常数里有变数,加上变数就不一样。功名富贵我们的确可以求得到的。

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错解了。汝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浅释

孟老夫子的话没错,“汝自错解了”,你自己错会了意思;你并没有真正理解孟子所说的,你的解释只对了一半,另一半你不晓得。对的一半是德性上,除了德性之外,还有事相上,你也可以求得到的。你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这话出自《坛经》。

《六祖坛经》《金刚经》《楞严经》,这三部经典在中国,自古以来被大家公认是第一等的作品。《坛经》是中国人写的,所以对中国人来说,有一份特别亲切的感情在其中,也实在写得很好,是整个佛法的纲要。我们不能把它单单看成是禅宗的经典,它是整个佛法的纲要,也可以说是六祖大师的修学心得报告。

六祖讲“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方寸”就是心地。“从心而觅,感无不通”,要到哪里求呢?从心地里面去求。

“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

浅释

这段教训非常重要。内求、外求都要从内心求,不要向外面求,向外面求就错了。所以佛法里讲,求什么得什么,都是从内心求,不是教我们从外面求。外面求,决定得不到。为什么?外面是常数,外面不会变;心地是个变数,不是常数。

了凡先生二十年来,心地算是清净,没有妄想。他的心是守定常数,不知变数,所以他这二十年中的命运跟孔先生算的完全一样,连考试,都不会提前一名,也不会落后一名,因为他不懂变数的原理。

云谷禅师教他这个道理——“求在我”,在自己。道德仁义是内——德行的修养;功名富贵是外——生活上的享受。内外都得,这个“求”才真正叫作“有益于得”。《华严经》里面所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那是究竟圆满的享受,内外皆得大圆满。那真是我们讲的事事如意,没有一样不称心,自在如意。如果没有这样殊胜的果报,就不会有人学佛了。

学佛不是消极,而是非常现实。现在人讲“现实”,没有比学佛更现实,这是实在的,你看就晓得了。一般讲现实,未必能得到现实;佛法里讲现实,是真正能够得到。须知佛陀教育之好,但是,实在讲,世间人对佛教误解了,错会了意思,不知道它的好处。能够真正体认了,才晓得佛陀的教学才是世出世间最圆满、最殊胜、最良好的教育,古今中外绝对找不到的,尤其是大乘佛法。

“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浅释

这是指现代社会,大众所追求的,能不能求得到?求不到。纵然得到了,那是命里有的;命里没有而得到的,这才叫作“求得”。命里有的你求得,那不算求得,因为不求也得到。

譬如今天有人说做股票很赚钱,一年赚了几千万,这是命里有的,他得到了。命里没有的,你看多少人做股票赔钱,不是每个人都赚钱!若每个人都赚钱,股票谁赔钱?赌博赢来的钱还是命里有的,你说冤枉不冤枉?甚至于做小偷、做强盗得来的,还是命里有的。命里没有的,偷都偷不来。

古人明白这个道理,才说:“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为小人。”为什么?没能逃过定命,没能逃过常数。所以人要是真正明白道理了,都会安于本分。安于本分,自己日子过得好,社会也安定,天下也太平,大家都没有争执了。

所以佛法教我们求命里没有的。常数里面没有的,我们能够求得到,这属于变数。怎么求呢?要向内心里面求。我们看看今天的社会,就是这一段所说的,他不能够“反躬内省”——“反省”是向内心里面求觉悟,向内心里面存养厚德。他不懂这个道理,每天动脑筋往外去求。这种求法,即使是“求之有道”,纵然你有方法、有手段、有计谋,可是怎么样呢?“得之有命”,你命里没有还是得不到,你得到的都是你命里的常数,命里有的。你说冤枉不冤枉?袁了凡懂得常数,所以他不操心,不用种种非常手段去求。他晓得有命,打什么样的妄想,用什么样的手段,命里没有,决定得不到。

“内外双失”,内是什么呢?心不清净;外面所求得不到,怎能不生烦恼?了凡居士这二十年,“内”他没有失,“外”他失掉了。因为他不想了,什么也不求了,“内”——算是保持了心地的清净、平和,但是外面一切都是命运所安排的。一般人拼命向外驰求,见识比不上袁了凡。了凡先生得到一个心安理得,而一般人向外驰求的是心不安,得到的还是命里面注定的,这是“内外双失”。“故无益”,没有利益就是损失,结果必是有损无益。这一段开示的确把世出世间的现象完全道破了,我们明白了,应该有所选择。

因问:“孔公算汝终身若何?”余以实告。

浅释

云谷禅师就再问他:“孔先生给你算的终身流年休咎,算得怎么样?”他就老老实实将孔先生所算的告诉他。

云谷曰:“汝自揣应得科第否?”

浅释

云谷禅师反问他一句,这就是教他反省,找出恶痛的根源。“揣”是揣量,就是自己认真地去反省一下,应不应该得科第?

“应生子否?”

浅释

应不应该有儿子?你好好地反省反省,应不应该有?当然云谷禅师跟他谈话不会只有这么两句,但是这两桩事在了凡来讲是最重要的、最关切的,所以提出两条大的——他最关心的事情,其余的就不必提了。

余追省良久,曰:“不应也。”

浅释

云谷禅师这一问,他想了很久,答复云谷禅师说:“不应也。”他真正知道自己的病根,老老实实地回答:“不应该。”因为他老实,善知识遇到诚实人,他一定会爱护,才会给他指出一条明路。要是自大傲慢不诚实,人家对你笑笑就完了,不会认真教诲的。下面是了凡先生反省自己的缺点,这是立命的根基和原因。

“科第中人,类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

浅释

从政的人要有福,如果没有福,老百姓就要遭难。一个人有福,确实全国的人民都有福了。今天讲民主自由,大家都认为这是真理,是时代的潮流,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够抵挡。这个潮流是好还是坏,必须再看下面的结果才能够论断。我们看看古时候的社会制度,读书明理的人没有争执,做皇帝的人有的非常开明。我们读唐太宗的《贞观政要》,太宗心胸之开明,真叫人佩服。他给别人说:“做皇帝有什么好处?负这么大的责任,你想要做,我让给你做。”有这样大的心胸!他做皇帝并不是在那边享福,也不是在那边作威作福,而是替百姓做事,是替全国老百姓谋幸福,为国家选拔人才,这些人才是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

确实,从政的人都是有福相的。“余福薄”,他想想,说:“我福太薄。”没福!没福又不能修福,“又不能积功累行”,不肯修福。“以基厚福”,“基”就是培植;不肯培植、不肯修福。没福不像做官的样子,不足以领导百姓、造福百姓。

“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

浅释

这个毛病就更大了。性情急躁,就是薄福之相。前面是说一个纲领,底下再给我们仔细分析。前面是总说,后面是一桩一桩来分析。确实没福——不耐烦,性情急躁。“不能容人”,心量狭小,不能容人。不能容人当然就不能用人,不能够服人,这是一定的道理。

“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凡此皆薄福之相也,岂宜科第哉?”

浅释

“直心直行”是当任意、纵情解释,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使性子”。他高兴怎么做就怎么做,这也是别人所不能承受的。

“轻言妄谈”,言论不谨慎,说话随便,不负责任。

“此皆薄福之相也”,这是薄福。真正有福的人莫不浑厚老实,心胸广阔而能容人,言语动作缓慢;“缓”显得稳重。孔夫子说:“不重则不威。”稳重,其威德才能服人,才能够处世。了凡先生年轻时不够稳重,自己说自己没福,不应该中科第。下一段则说他不应该有儿女,这一段反省是说明他不应该得科第之所以然。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

浅释

俗话说,地下不干净会长东西,会生五谷杂粮;水要是太清了就没有鱼。为什么?鱼在清水里,它也知道会被人家捕去,所以它不会在清水里游。也可以说地里头很干净没有秽物,是不会生长植物的。

“余好洁,宜无子者一。”

浅释

袁了凡有洁癖。整齐、清洁是件好事情,但是太过分的清洁也是个毛病。一点儿脏东西都不能忍受的,这也不行。这是不应有子的第一个原因。

“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

浅释

和气能兴家,俗话常说“和气生财”,袁了凡没有财富,与这也有关系。他并不富有,家境清寒。他喜欢发怒,常常发脾气,看不惯的,看不顺眼的,他就要发作,不能容忍。这是没福。这是“宜无子者”的第二个原因。

“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宜无子者三。”

浅释

“爱”是仁爱,能够推己及人。这些道理他晓得,但是做不到。为什么?他是个很刻薄的人,“忍”就是刻薄。换句话说,他爱惜自己的名节,不愿意帮助别人,这也是无子的一个原因。

“多言耗气,宜无子者四。”

浅释

前面是讲存心,以下则从生理上说。他反省说了六条原因,前面三条是从心理上讲的,不应该有儿女。后面是从生理上说的,也不应该有儿女。他喜欢说话,喜欢批评人,喜欢论是非,所以说言语上常常喜欢强出头。这容易伤气,生理上受伤害。这是“宜无子者”第四个原因。

“喜饮铄精,宜无子者五。”

浅释

不但喜欢高谈阔论,还喜欢喝酒,大概酒量也不错。饮酒过度会伤神。“精”是精神,伤精神,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妨碍。

“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无子者六。”

浅释

他晚上不睡觉,一定是找朋友聊天,喝酒作乐,不知道保养身体。想必了凡先生的身体相当虚弱。

“其余过恶尚多,不能悉数。”

浅释

想想自己一身的过失、毛病,作恶太多了,数不尽。他的为人真正诚实,这叫“忏悔”,发露忏悔。自己身心上的毛病都能够对人说出来,坦诚地说出来,毫无隐瞒。佛门讲“忏除业障”,这样才能够真正把自己的业障除掉。能够发现自己种种的弊病,这叫“开悟”。觉悟之后能够把这些毛病改正过来,这叫“修行”。一般人修行,修什么行?自己有什么毛病都不知道,从哪里修起呢?“修”是修正,“行”是错误的行为;把错误的思想,行为改过来,这叫“修行”。所以修正行为第一要紧的,就是要知道自己的错误行为,才能改过自新。了凡先生很了不起,云谷禅师一追问,他认真地反省,就把自己心行的毛病一桩一桩地找出来,这是后来他能够改造命运的根本原因。

他凭什么能改造命运呢?我们为什么不能改造?我们对自己的毛病一无所知,从哪里改起?人家一反省,明明白白地摆在面前,就一桩一桩地把它改掉。所以内里求德行,外面求富贵、求儿女,样样都得到了。他不是从外面求的,我们看他并没有在送子观音前面烧香拜拜,求菩萨送一个儿子。他求功名、富贵也不是在诸佛菩萨面前去祷告求的。现在人拜神求神都是错了!哪里能求得到!寺庙香火鼎盛,一天到晚不知道有多少人去求富贵、求男女,得来的全是命里有的,不求也会得来。还以为是神赐给他的,神对他特别有恩惠,实在是冤枉!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明理,如理如法地去求,就是云谷禅师所讲的“内外双得”,没有得不到的。

云谷曰:“岂惟科第哉?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后者,德至薄也。”

浅释

云谷大师这些开示非常重要,绝对不能看作迷信。如果看作迷信,实在讲不是云谷迷信,而是我们自己迷信。自己迷了,不相信圣人之言,不相信事实的真相,是自己迷惑颠倒。前面云谷禅师教袁了凡真实的反省检讨,才真正知道自己过失很多。“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世间最大的善行就是改过。

我们在《无量寿经》里也读到,佛告诉我们,纵使供养无量无边的圣人——这是大善,还不如自己回头来认真修行。认真修行就是改过自新,古圣先贤所讲的,改过是大善,中外的圣人都有共同的见解。

云谷在此就讲到“岂惟科第哉”,岂止是功名?求取功名是要靠积德,是要靠过去生中的修积,才能够得到科第。“世间享千金之产者”,这是讲富贵。家财万贯,一定是富贵之人,他才能够享受富贵。富贵不是随便可以得来的,佛门里说,这一生中得大富是前生财布施修得多,这一生才能得大富。我们这一生贫困是前生没有大修财布施的果报,能不能勉强得到呢?不可能,得不到的。如果勉强去求,灾祸跟着就来了。“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我们看中国古人造字,学问都很大,“祸”跟“福”两个字很像,就差那么一点点,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些都是教我们要知道因果,然后求功名、求富贵,才能够如理如法,没有一样求不到的。

“千金”是说大富,“百金”是讲中富,就是讲中产阶级,必定他们前世都种了善因,所以是大富之人,或是中富之人。“应该饿死的人”,是他前世作恶多端,不修布施,贪妒吝啬所致。世间有没有这样的人?有。我们也曾见过一毛不拔,一点儿好事都不愿意做的人。他劝人布施,自己却不肯布施。这样的人,我们知道,来生必得贫穷的果报。因缘果报是自作自受,绝没有个主宰在支配。如果说有个主宰在支配,这是错误的看法。

“天不过因材而笃”,世间人常以为一切皆是天意安排。其实不然,里面真正的原因是自己的造作,绝对不是天意,天没有这个意思。只有大圣大贤有真实的智慧,能把这些事相和事实真理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一段是讲富贵贫穷都有定命,下面是讲儿女也有定命,这是世间人的两桩大事。

“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中国的大德——印光大师常称叹的有两个人。第一是孔老夫子,所修的是“百世之德”。孔夫子所念都是利于国家、利于百姓,没有一丝一毫为自己着想。他一生从事教学,把自己的理想抱负传给学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子孙一直到今天,已经七十多代了,孔德成先生在全世界仍受到大众的尊敬。不但是中国人,甚至外国人——像美国人,一听到他是孔老夫子的后代,特别加以礼敬,特别加以招待。种善因得善果,于此显见。

“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十世之德”,在中国历史上,帝王将相建立一个政权能够传十几代,像清朝传了十代——从顺治到宣统。如果祖先不积德,那是不可能的!今天的人不相信这些事实,认为自己有能力、有权谋、有智慧,这些想法都错了。祖宗积德,以及本身宿世的德行,感应道交,有同样德行的人到了一家,才能够保得住。

小而言之,我们家庭的事业能够传多少代?举个例子,像台湾同仁堂。同仁堂原来是在北京,也是祖先积德,这个堂号做了一百多年——百年老店,他传多少代!老祖宗存的心仁慈,开药店是以救人为目的,利润不在乎,只要生活能够维持,店面能够维持下去就可以。不是以赚钱为目的,不是以个人享受为目的,是以利于社会、帮助苦难的众生为目的。他存这个心,所以他能够维系一百多年。如果子子孙孙不变祖先的宗旨,他的公司行号必然能够不断地延续下去。不像现在许多人开公司,开不到两三年就倒闭了,这就是德薄。

“有三世二世之德者”,能够传三世、二世,也“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后者,德至薄也。”我们中国有句俗话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德很薄,以至于不能传下去。过去社会对这些事很重视,现在观念完全改变了,甚至于有许多年轻的夫妇,他们不要儿女,嫌儿女麻烦。现在社会的结构跟从前不一样了,现在有社会福利。美国或加拿大,谁养老?国家养老,不需要靠儿女养老,所以他可以不要小孩。六十五岁退休了,国家有养老金,按月送来,比儿子还孝顺。这是现代的社会福利制度比从前好。从前老人唯有儿女来抚养,现在的社会逐渐趋向于由国家、由政府来照顾。但是因果的原则是不会变更的。

养儿防老这是世俗的观点。年轻人发心出家,父母亲友总是想尽办法来阻挡,原因于在他还守着旧观念——无后为大。佛法是看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看到整个宇宙,实在是认清宇宙的本来面目。我们世俗人看的只是宇宙中的一部分,看不到全体,而且只看到很小的一部分。在十法界里只看到人法界;人法界里面只看到现前,看不到过去、未来,所以眼光没有诸佛菩萨那样透彻。家里面如果有人出家,那真正是第一大喜事、第一殊胜之事。

可是出家一定要认真修行,出家修行要是没有结果,于家庭没有损害,于自身必定堕落。佛家常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这是很严重的问题。了道的确很不容易。修行要有一定的成就,一定要证果,至少也要往生净土,超出三界。譬如小乘一定要证得须陀洹果以上,虽没有出三界也不要紧。为什么?证得“位不退”,就算是圣人了。以后天上、人间七次往来,决定证阿罗汉果。时间虽然长,不堕三恶道,算是有成就了。

以这个标准来看,在大乘佛法里面最低限度,也要把见思烦恼断一部分——也就是八十八品见惑断掉,才算是成就。八十八品见惑没有断掉,这一生就没有成就,这是我们必须要认清楚的。八十八品见惑断掉,在大乘圆教里是初信位,小乘是初果位,不达到这个标准不算成就,还是要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就要还债,十方的供养你必须要一一偿还。人家不是白白地供养你,一定要偿还。如果证得小乘初果、圆教初信位,供养的人都有福了,也不要还债了,他的确种在福田上了。依此标准来看,我们这一代的出家人做不到。谁有能力可以得到?

做不到还有一个方法——求生净土。求生净土,一定要能往生,若不能往生还是不行。实在讲求生净土,比断八十八品见惑实在容易得多了。生西方净土,八十八品见惑一品不断都没有关系,所谓带业往生。只要具足真正的信心、真实的愿行,老实念佛,没有一个不成就的,这是我们在《无量寿经》《弥陀经》上看得清清楚楚的。所以发心出家,一定要成就的。

“汝今既知非,将向来不发科第,及不生子之相,尽情改刷。”

浅释

这是云谷禅师教给了凡先生改造命运的方法,对应袁了凡的习气毛病来下药——应病与药。他已经知道自己的毛病习气,所以教他要“尽情改刷”,“改”是改过,“刷”是刷洗。“尽情改刷”是真正的修行,并不是天天念经、拜佛、念咒这些形式上的功夫——修一辈子还要搞六道三途,都叫形式。形式的目的无非是提醒自己,是表演给别人看的,引发别人觉悟,真正目的在此地。个人修行不重形式,重在发现自己的毛病,这个叫“开悟”;把自己的毛病改正过来,就叫修行的“功夫”。所以最要紧的是,自己能心平气和地来反省检点,把自己的毛病习气找出来。“寻出”就是寻找,找出自己的病痛,找出自己的过失到底在哪里,这样“便有下手处”,你才知道如何去修正,怎样去改过。“用全神全力反转来”,“神”是精神——用全副的精神、全副的力量,“反转来”,把它转过来。下面举出几个例子。

“悭贪者转之以施舍”,譬如“悭贪”,“悭”是悭吝。我们有的不肯施舍给别人,没有的希望贪得。如果有这个毛病,“转之以施舍”,用布施的方法把它改正过来。我有的别人没有,人家向我要,我很慷慨、很大方地送给别人,或者我看到别人有急需,他还没有向我要,我就主动地布施给他,这是修福。

“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三大类。法布施是我们以智慧、技术去帮助别人,或者是教导别人。别人不会的我们会,我们就要热心地去教他,使他也有这种能力,或启发他的智慧,这叫法布施。无畏布施是帮助别人身心安稳。他心有不安、有恐惧,我们帮助他,使他身心安稳,这叫无畏布施。譬如有人害怕走夜路、怕鬼,我们有时间就送他回家,跟他做伴,他就不怕了,这也属无畏布施。

又如现在年轻的学生,都要去服兵役,服兵役也是无畏布施。为什么呢?军人保护这个地区国家百姓的安全,不受外面敌人干扰侵害,这自然是属于无畏布施,所以三类布施的范围非常广泛。佛告诉我们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放生也属于无畏布施,但是现在放生有很多流弊。因为大家拼命去放生,有些商人就拼命去捕捉鸟兽(你不放生他就不去捕捉了)。这样的心态、行为就不是无畏布施,而是戕害众生,好心也变成了造恶业。放生应该是我们到市场去买菜,看到很多活泼的动物,推想它决定可以活得下去的,就买来放生,这是慈悲救苦。我们还听说有很多鸟兽公司,卖的都是自己饲养的动物,决定没有野地谋生的能力,一旦被放生到野外,决定是死路一条,这些我们都要知道。所以应该是在菜市场偶然发现,买去放生。放生的仪式,给它念阿弥陀佛,念三归依就很好了。

“愤激者转之以和平”,这是讲性情。容易发脾气,容易急躁,这是大毛病。了凡患了这毛病,云谷禅师在此地劝他“转之以和平”。和气心平,心地平静,你的态度自然温和了。这在德行上也是一个重要的项目,无论是佛家、儒家都讲求。孔夫子的学生赞叹孔子的德行有五种——“温、良、恭、俭、让”。第一就是温和,这是学生们对老师的评语——老师温和;良是善良;恭是恭敬,无论对人对事,他都谨慎恭敬,谨就是谨慎;俭就是节俭、不奢侈,生活很朴实;礼让,孔夫子事事都让别人,决不会与人相争。这是夫子之美德,是做人的典范。

“虚夸者转之以切实”,这就是喜好夸大的毛病,为人不实在。如果知道这些事实,别人对我们说的话自然要打折扣,难以取信于人,因为我们不诚实。所以决定不能够浮夸,要诚实。

“浮嚣者转之以沉定”,“浮嚣”就是我们常讲心浮气躁。心浮就要以“沉定”来对治;要沉着,心要清净,要能定得下来。

“骄慢者转之以谦恭”,世出世间实在没有一样值得骄傲的。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做好了,是本分的,是应该的;做不好要处分。诸佛菩萨一切恭敬,孔孟亦无不敬。我们比起诸佛菩萨差太远了!所以对人一定要谦恭有礼,要谦虚、要恭敬,谦与敬都是性德。

“惰逸者转之以勤奋”,懈怠懒散,是很大的烦恼。世出世间法如有这毛病,一定不会有成就的。所以一定要精进,要努力,要把精神提起来。释迦牟尼佛在世时,阿那律陀懒散的毛病就很严重。被佛呵斥一顿之后,他真的振奋起来,七天七夜不眠不休,结果把眼睛搞坏了。佛很慈悲地教他修“乐见照明金刚三昧”,以后他得了“半头天眼”,不用肉眼比别人看得还清楚,他能看到三千大千世界。所以人一定要发愤,要振奋起来。懒惰,做一切事情都不能成就。不但是佛法不能成就,世间法也不能成就,一事无成。古今中外,世出世间哪一个有成就的人是懒惰的人,是散漫的人?没有!

“残忍者转之以仁慈,怯退者转之以勇进。”“怯退”是退步、退转。这也是大病,必须要勇猛精进。

这些毛病都是了凡先生自己叙述出来的。前面说过,各人有各人的病痛,如果我们也像他这样改进,其他的病痛就要想一想,用方法来对治。下文是云谷禅师教他修持的几个重要纲领。

“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

浅释

“务”是务必,一定要“积德”,断恶修善。“积德”,世出世间法都以这个为基础。前面讲的“享千金之产”“有百世之德”,如果不是认真断恶修善积德,怎么能办得到?孔子受一国人尊敬,释迦牟尼佛受全世界人尊敬。一个是积世间的大德,一个是积世出世间的大德;佛是世出世间的德行都修积。

“务要包荒”,是讲心量要拓开,要能够包容。不能包容,我们自己的烦恼就多,对于佛法的修学造成了障碍。我们是修“觉、正、净”,如果心不得清净就不会觉悟,我们的见解也就会有偏差。正知正见、大觉大悟,一定是以清净心为基础。所以要能包容,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必认真计较。《金刚经》上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法不是真实的。就是世间一切境界,古人也说是“过眼云烟”,这种看法跟《金刚经》非常接近。有什么值得计较的?何必把它放在心上,妨碍了自己的清净心。

“务要和爱”,这是了凡最大的弊病。一定要和气,一定要博爱,就是佛法讲的慈悲。佛讲的慈悲是平等的,所以叫“大慈大悲”。儒家讲仁爱,仁爱跟佛法的大慈大悲确实相当接近。孔老夫子说:“仁者无敌。”“敌”就是敌对。这世间还有跟我对立的,那就不是仁爱了,仁爱是没有敌对的;没有敌对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大慈大悲。虽然儒家讲的话不一样,其实里面的内容是相同的,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真正有利于自己的。

净宗讲“一心不乱”,有了对立,一心绝对得不到。有对立是二心,就是有对待。六祖大师讲“本来无一物”,有一物存在就不是真心,所用的还是妄心。心里果然清净,决定没有相对的。没有对立的,真心才能显露,清净心才能现前,净宗所讲的一心不乱,我们才能获得。

不要说真正的一心不乱,就是相似的一心不乱——功夫成片,也是从这里下手的。念佛人念了多少年,功夫成片没有得到,就要找出毛病在哪里。将病根找出来了,然后再把病根消除,障碍就没有了,功夫就可以成片了,功夫成片就决定往生。功夫到何种程度自己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必问别人。功夫成片,是凡圣同居土,事一心不乱是生方便有余土,理一心不乱是生实报庄严土。品位与功夫正好成正比。

功夫成片里面也有高下不等,所以有九品。上三品的都能自在往生,中三品的都能预知时至。上三品的自在往生,就是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暂时不想走,也可以随意多住几年,一切皆能随心所欲,确实能做得到。一心不乱功夫更高了,因为事一心、理一心都不是我们凡夫一生中能达到的,但是功夫成片则人人可以做到。所以要想这一生自在往生,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一般凡夫也可以做得到。这就是凡圣同居土里的上三品往生,是功夫成片带业往生的。

“务要惜精神”,要爱惜精神。因为了凡喜欢彻夜长坐,不知道保养身体,所以对于身体精神的保养要重视。

上面大师所讲的都是针对了凡的开示。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也。”

浅释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不要后悔,不要再去想它,要紧的是改正现在的,修正未来的。所以“疑”跟“悔”都是烦恼,在《百法》里是属于二十六个烦恼的心所。佛不叫我们常常去想过去。尤注说:“此至人造命诀也。”“至人”是一个有高度智慧的人,真正觉悟的人。改造命运的秘诀,就是这一段的开示,其精要就是从“务要积德”到“义理再生之身”六句,确是改造命运的秘诀。

尤居士此节小注说得好:“改造命运第一步工夫,便是痛改前非。一一积习悉皆扫除,一一病根悉皆拔去,时时处处常自警觉,严自克治。保善天真,如保赤子。改造命运全权在己,不属造化,即上文所谓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是也。”

“积习”就是习气,如前面所讲的坏习惯,“悉皆扫除”。

“一一病根悉皆拔去,时时处处常自警觉,严自克治”,对待自己要严格,不要常常原谅自己;常常原谅自己,前途就有限了。律己要严,对人要宽;对人要宽厚,对自己要严厉。要克服自己的毛病,对治自己的习气。

“保善天真”,“保”是保护,“善”是纯善。什么叫“天真”?心里面一念不生就是天真。天天在打妄想,天真就失掉了。天真就是真心,真心就是清净心。

“如保赤子”,好像慈母照顾婴儿一样,要全心全力、全副精神去照顾起心动念。

“改造命运全权在己,不属造化”,改造命运之事完全在我自己,与诸佛菩萨与天地鬼神毫不相干。所以真正把这本小册子明了了,从今以后你也不要再去看相、算命、看风水,都用不着了。仔细反省一下自己的命运就知道了。怎样去改造,也晓得了,不会再受别人的欺骗了。

“即上文所谓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是也。”前面云谷禅师说,什么样的人叫“极善之人”?我们净宗讲极乐世界“诸上善人”,这个“上善之人”就是“极善之人”。哪一类的人是“上善之人”呢?能够改过的人就是“上善之人”。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天天都反省、改过,一直到没有过可改了,那是成功。

等觉菩萨还有过失,什么过失?一品生相无明没断,就是他的毛病,就是他的过失,他还要改过自新。由此可知,等觉菩萨还要改过,何况我们!我们看到这里应该觉悟了,修行,修什么?就是改过。从现在起发心改过,一直到等觉菩萨还是改过,过失都没有了,就成佛了。有过失就不能成佛,所以菩萨叫“觉有情”,菩萨是有情众生,不过他能够觉悟。觉悟,就是知过能改。我们凡夫有情不觉,不觉就是不知过、不会改,认为自己样样都是对的。想想自己有没有毛病?想了半天,一个毛病都没有。所以常说凡夫没有毛病,菩萨毛病很多。菩萨常常检点,知道自己毛病很多,不断在改,三大阿僧只劫都还没改完。你想想看,这毛病有多少?凡夫居然没毛病,这怎么得了!这就是什么叫作“觉”,什么叫作“不觉”。知道自己一身毛病——这是觉悟的人,就是我们佛家讲的菩萨;不知道自己毛病的人就是佛家讲的凡夫。这很好懂,菩萨不是神,菩萨是一个知道自己毛病的人、常常改过自新的人。

如果我们能更进一步,不但能改过自新,还能发阿弥陀佛之愿,即是改造命运最殊胜的方法。我们天天念《无量寿经》,把《无量寿经》念得很熟,这只是初步功夫。第二步功夫就拿《无量寿经》当作一面镜子,每念一遍就是照一次,照一次就是对照一下,去寻找自己的毛病。我们照镜子晓得哪个地方脏了,赶快把它洗净,洗净就是修正。心里面肮脏不能觉悟,要读经。经典是一面镜子,这个镜子照一照,知道我们心里哪些地方有毛病,赶紧把它改过来。所以第一步是念熟,第二步是依教奉行,就是依照《无量寿经》来修行。

修行第一要“发愿”。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仔细想我们有没有?我们要把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愿心,咱们跟阿弥陀佛是同心同愿,真正的同志。同愿、同志就是一个人,换句话说,你也变成了阿弥陀佛的化身。所以阿弥陀佛是榜样,我们要照这个样子来塑造自己,把自己改变成跟阿弥陀佛一模一样——心一样、愿一样。你想想,怎么不能往生?决定往生!心愿相同,然后言阿弥陀佛之言。言语相同了。平常处事、待人、接物,念念不忘阿弥陀佛,念念不忘劝人念阿弥陀佛,这就是言阿弥陀佛之言,行阿弥陀佛之行。

我们的身、语、意三业都像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就是阿弥陀佛乘愿再来。这比“义理再生之身”高明得多,这是即身成佛,成了阿弥陀佛了。我们的凡夫身摇身一变,成了阿弥陀佛再来。本来我们是业报身来投胎的,现在一变,变成了阿弥陀佛乘愿再来,这是改造命运最殊胜、最上乘的改法。

“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数,义理之身,岂不能格天!”

浅释

其实这里面的重点是讲妄念——妄想执着。身与数实在互不相干,真正有关系的是心。身是受心的影响,主要是心地。凡夫的心地,总而言之——自私自利。这是凡夫心,一定堕在数量里。如果拿佛法来讲,若用意识心,亦决定堕落在数量里,也就是用八识,八识是有为法。诸佛菩萨为什么能超越?因为他转八识成四智,他不用八识,所以不落在数里面。

“义理之身”,自己觉悟之后,用的是觉心。前面“血肉之身”用的是迷情,如果用的是觉智,“岂不能格天”!

尤注说:“精诚所至,金石为裂,此至诚所以格天也。”这有一个典故:汉朝名将李广,有一次行军时,路边草很深,草里面有一块大石头,他看错了,以为是一只老虎。他拔弓箭射它,用力很猛,箭射去插得很深。下马一看是一块石头,自己也很惊讶!想:“我的力量这么大,箭能插得这么深!”再射一次就射不进去了,才知是“精诚所至”。正像罗什大师七岁时举大铁钵一样,没有心、没有念头时把它举起来。再一想:“我人这么小怎么能举得动?”再举就举不动了。李广把石头当成一只老虎,不知道它是石头;知道以后箭再也射不进去了。这是比喻一个人以真诚之心,真诚没有妄念,所以金石为开。

由这两则小故事也能证实《华严经》讲的“事事无碍”。事事无碍是心地清净到相当程度,才没有妨碍;如果心不清净,事事都有障碍,所以触事成障。心地清净就没有障碍了。

“至诚所以格天”,“格”当作感格、感应讲。儒家讲的格物,“格”是格斗,“物”是物欲。我们要舍弃欲望,不会被欲望所转,这叫“格物”。此地讲“格天”,“天”就是数,就是定数,也就是我们讲的命运;以至诚感格而改变了命运,转移了命运。至诚就是真心,至诚心就是《观无量寿经》讲的菩提心——至诚心、深心、发愿回向心。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浅释

“太甲”是商朝时候的皇帝,在早年也是胡作妄为,以后得大贤伊尹的教导,他改过自新。这几句话是他改过自新之后,对伊尹感谢的话。

“天作孽,犹可违”,天命所做的不善是可以改变的,我们修善积德就可以改变。“天”就是指天命,天命也就是“数”,我们一般讲的命运——是可以改造的。

“自作孽,不可活”,“自作孽”是这一生自己造作的不善。“天作孽”是宿世的,过去生中所造的恶业。这一世所得的不善果报可以改,这就是宿命可以改;现前造的罪业,那就没办法了。现前继续再造,你就不会改过。过去有恶因,现在再加恶缘,必定结恶果;过去有恶因,现在断恶缘,虽有恶因不结恶果,这是一定的道理。

改造命运的原理就在“缘”上——“因缘果报”,“因”是过去生中所造的,没有法子改变,能改变的在“缘”。譬如说我们种瓜种豆,瓜与豆的种子是因,不能把瓜子变成豆,也不能把豆子变成瓜,因是定数。我们今天想要瓜,还是想要豆,就在缘上加以决定。我们想要豆,把豆的种子种下去;瓜的种子收藏起来,它就不会结果。结果需要缘,缘有土壤、肥料、阳光、空气、水分,等等,这些缘都具足,它一定会长得很好。若不想要它结果,虽然有因,只要把缘断了,譬如瓜子放在茶杯里,放一百年也不会长成瓜。为什么?它没有缘。

所以过去虽然造作恶因,这一生中不造恶业,断恶修善,恶的缘就没有了。过去生中总有善因,一个人哪有一生作恶不为善的?找不到!一生都行善,没有一点恶,这种人也找不到。所以生生世世我们所造的业都是善恶混杂,恶多少是有的,或者是恶做得多,善做得少。恶做得多不要怕,只要今生不再作恶,恶缘断了,虽然是少善,但是少善也会开花结果。所以一定要断恶修善。

“自作孽”就是现在还继续不断地去造恶业,恶的果报一定现前,所以“自作孽,不可活”。“天作孽”是过去生人所做的,这是我们可以改造;现前再要不断地造作恶业,那就没法子改造了。

“《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浅释

《诗》是《诗经》,五经与十三经里都有《诗经》。《诗经》里面有句话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永”是永恒的意思;“配命”就是“上合天心”。这两句话就是佛家早晚课诵真正的目的。早课是提醒自己,晚课是反省检点自己,这样早晚课做得就有意义了。在佛陀的时代,早晚课的内容就是三归依。早晚课所念的词句是出自《华严经净行品》:“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早晚都一样。现在我们所见的课诵本是古德所编的,内容适合当时在一起共修的大众,这对于我们自己修学恰不恰当?不恰当就要修正。根据什么修正?针对我们的毛病来修正,则课诵对于我们才有大利益。拜忏也是如此。如果天天拜忏,心还是不清净,业障不但不能消除,还在增长,就跟生病吃药一样,如果这些药用下去之后没有收到效果,生病的人就得赶紧换个医生,另外换处方才好。诵经、拜忏是治我们的心病,治我们的烦恼,若没有效,就要想方法对治。所以夏莲居居士所编的《宝王三昧忏》,比起其他忏本更契合于现在众生的一般毛病,诸位仔细看看就晓得,里面许多文句讲的是我们现前的病痛。因此早晚课诵要根据自己病痛来选定。

图书馆早晚课诵都念《无量寿经》,就是修定。如果没有这么长的时间来做课诵,可以在早晨念第六章——四十八愿,晚课念三十二至三十七章,这六章都是讲因果报应,希望自己能改过自新。早课提醒,晚课反省,这才是“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此地所讲的“天心”就是自性,所以“天”不是指天地、天神,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与自性相应,与真心相应,这是第一善,也就是《无量寿经》中讲的八个自然,都是这个意思。

“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也,犹可得而违。”

浅释

孔先生给你算命,你命里没有登科第的福报、没有儿子,这是你过去生中所造的业,所积的恶业,前世所修的不善,但是可以改造。命运是有,但不是定命,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前是常数,现在再造的是变数。

“汝今扩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

浅释

云谷禅师非常具体地指出来,如何改造自己的命运。改造命运一定要晓得从心地上改——“扩充德性”,就从这里改。由此可知,从外面改、外面求,则是云谷讲的“内外双失”。现在有人改风水,改个门,改个窗,改个位置,莫不内外两失。表面上好像是有得,其实还是命里有的,依然还是个常数,不是变数。

要知道从心里面改,从观念上去改,就是断恶修善。“多积阴德”。“阴德”是自己多做好事,不需让人知道,这叫阴德。做了一点好事,到处宣扬,受人赞叹,果报就报掉了。一面做一面就报掉了,德积不住。做好事没有人知道,很好;做了好事还有人骂你更好——骂你是给你消业。罪业恶报都消掉了,好的、善的都藏在那里没动,善是愈积愈多,恶是愈消愈少。今天做好事遭人家毁谤而不甘心,做了好事为什么还遭恶报?其实那才是善报。做了好事人家马上表扬,什么好人好事……现前都报掉了。所以善一定要累积,就是藏起来不让人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好事。

“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

浅释

你自己这一生所造的善业,当然你自己享受。佛经里讲“因果通三世”,我们这一生的果报,是前生修的;这一生修的,来世得果报。如果你修得很积极,修得太多了,等不到来世,现前就报了,是这么个道理。了凡居士后半生的命运全部改过来,就是这个道理。他积的善太多了,不等到来世,现在就得果报。

“《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

浅释

《易》是《易经》,《易经》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哲学书,里面有甚深的哲理,教人成贤成圣,而且着重在数学的探讨。内容有六十四卦,每一卦有六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从这里面去推衍阴阳刚柔的变化,能够知道过去未来的一切事相。小而个人,大至国家、世界的变化,都可以从这里面推衍出来。这是自然的因果律,也就是它所能推算得出来的。但是云谷禅师讲的超越数量,它就没有办法推断。所以它能推断的是常数,没有办法推断变数,其目的是教人“趋吉避凶”。常数是定数,《易经》知道有变数。但是人的心境,一念善就是加,一念恶就是减,天天都有加减乘除。如果加减乘除的幅度不大,于常数没有太大的变化,那么命运就会被人算得很准。

了凡先生被孔先生算定之后,他二十年不增也不减,完全相符,一点也不错的。凡夫一般总是有变化的——一念善,一念恶……不像了凡先生不想做善事,也不做恶事,始终保持一个常数,所以他的命运还是相当准确的;如果变化大就超越了。因为超越常数,所以“吉可以趋”“凶可以避免”,就是自己可以争取的意思。

尤注说:“因为诸行无常,所以一切得失苦乐境界,都觉得非常活变,可以随着各人行为,把他加减乘除出来。”“行”是思想、见解、行为,这不是一个常数,所以一切得失苦乐境界都觉得非常活变,可以随着各人行为,把它加减乘除去来。常数是因,变数是缘,改造命运的关键在“缘”上。佛法对缘非常重视,所以讲“天地万物,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着重在缘——缘生法。因为缘是变数,因是常数,掌握这个变数,自己就可以改造命运了。自己就可以循着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愿望,得到殊胜圆满的结果。佛在经上也给我们说“无常、无我、涅槃”,懂得这个原理,人可以成圣、成贤,可以成阿罗汉、成菩萨、成佛,都是基于这个原理来说的。

“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汝信得及否?”

浅释

由此可知,《易经》了解世间宇宙人生的常数,但是它也知道这里面有变数。掌握了变数,小的可以改造自己的命运,大则可以代世界国家谋求永久的安定和平。这一部书真正是了不起,很可惜现在几乎变成看相算命的书,实在太可惜了!正如同梅光羲居士在《无量寿经》序文中说:“《弥陀经》本来是帮助我们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的一部书,现在变成为人送终的经卷,这实在是太冤枉了!”《弥陀经》沦落到这种地步,就像《易经》沦落到看相、算命、看风水一样,太可惜了!《易经》确实是指导人生幸福、世界安定和平的一部哲理书。《易经》教导我们改造命运,就是“积善”。积善当然先要改过,改过而后积善,这样的人家“必有余庆”。云谷禅师问了凡:“你能不能相信?”

余信其言。

浅释

袁了凡之所以能改造命运,关键的所在,就是闻到善言他能够深信,这就是大善根、大福德,他遇到云谷这是因缘。佛经上讲的“善根、福德、因缘”,这三个条件具足,他的命运怎么会不转?绝对能转过来的。

尤注说:“闻善言而生疑谤者,是为罪恶之相,故曰疑为罪根。”“善言”是圣教,世出世间圣人的教诲,后人称之为经典。经典所说就是真理,永远不变,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超越时间就是几千年前所说的道理,几千年之后还是这个道理,永远不变的;在中国是这个道理,拿到外国去还是这个道理,这是超空间。超时间、超空间,这才称之为经典。

所以听到这些话,知道这些世出世间的圣人,他们的著作教训绝对不是经验累积的。经验累积有时候还有差误,还有不适时宜。佛经是从真如本性流露出来的真言,不是经验的累积;历史教训是经验的累积。经典著作是真性的流露,所以超越时空,是绝对的真理。你能相信,绝对得利益、得好处;不相信,这种殊胜的功德利益,是你当面错过。所以佛法讲“疑是罪根”,是根本烦恼。根本烦恼六个——贪、嗔、痴、慢、疑、恶见,“恶见”是错误的见解。尤注说:“闻善言而起敬信者,是为福德之相,故曰信为福母。”“母”是比喻能生的意思,世出世间的福德都是从“信善言”而生的。你能深信圣言,你能相信圣教,无量无边的福德就从这里生出来了。了凡先生很难得,听到云谷的开导他就深信。

拜而受教,因将往日之罪,佛前尽情发露,为疏一通。先求登科,誓行善事三千条,以报天地祖宗之德。

浅释

“拜而受教”,在此处我们见到了凡尊师重道的真诚表态,并不是随便说:“我相信,我一定照做。”然后过了两天都忘掉了,他是认真地去做。下面是了凡先生自己的叙述,从此把从前种种的习气、种种的毛病在佛前尽情发露,丝毫不隐瞒。而且“为疏一通”,“疏”就是疏文。述说自己种种过失的情形,向诸佛菩萨陈白,这是表示自己真心忏悔,求诸佛菩萨为其作证明。《宝王三昧忏》里有不少文字,跟了凡先生的疏文相同,将自己的过失一桩桩地说出来。

尤注说:“朱子家训有云,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自己的缺点,自己的毛病不要怕人知道。真正聪明智慧的人,自己的弊病越多人知道越好;人家批评一句,人家责骂一句,业障就消了。如果自己的毛病隐藏起来,不让人家知道,恶越积越大,后来的果报不堪设想!所以有过失不要隐藏,别人说出来,自己要感谢。纵然没有过失,人家冤枉了我们也好;冤枉我们也是替我们消业,不必去辩白、辩护。常常为自己辩护,自己真的有毛病人家就不说了,那个恶就大了。中国唐太宗之所以成为历史上贤明的帝王,就是他不护短。任何人可以当他面说他的过失,他以帝王之尊不责备人。为什么?他要知过改过。

了凡先生发愿“先求登科”,这“科第”是他命里没有的。命里没有而求得,那才是真正求得的。“誓行善事三千条”,发愿改过修善。“以报天地祖宗之德”,“天地”是讲神明;天地神明、祖宗之德。

云谷出功过格示余。

浅释

云谷禅师赠送“功过格”给了凡先生。对于什么是“功德”,什么是“过失”,列出具体的条目。

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记。

浅释

教导袁了凡先生依此修行,每天反省检点,有过失要记下来,修的善事也要记下来。

善则记数,恶则退除。

浅释

“功过格”在明朝末年很流行,世间有一些读书人以此来修身,佛门里也有。莲池大师就编有功过格,名称叫《自知录》,完全是以佛法善恶的标准,提供给四众弟子作为断恶修善的标准。功过格流传到现在有很多种,可以给我们做参考。了凡先生距离我们现在有五百多年,时代背景跟现在不一样,生活方式也不相同。换句话说,许多事相上的标准不一样。我们守住它的原理原则,要用智慧,然后细想当前的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做法。目前还没有人给现代人编一个功过格,现在所流行的都是古代的功过格,我们要晓得它的精神之所在。

且教持准提咒,以期必验。

浅释

“准提菩萨”是观世音菩萨在密教里的化身。为什么云谷禅师不教他念经,要他念咒?念咒的目的是要恢复清净心,不要胡思乱想。咒没有意思,没有办法想意思,一直念下去,念久了心就清净了,目的在此。所以念经、念咒、念佛,目的都相同,这要应机施教。因为如果教了凡念经,他会想经中的意思,所以教他念咒。佛门里也说:“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都是讲求实行。

我们今天缺乏以往的基础教育,能做的就是古德所讲的“亡羊补牢”。所以把学佛的头几年着重在背书——背诵《无量寿经》。尤其是年轻人,二十岁以前是求学最好的黄金时代,能把这部书背得很熟,一生受用无穷。这种作法是一举四得:第一、中国语言不会忘掉,尤其是海外的侨居子弟,使他不忘本。第二、能够认识中国文字。第三、目的是通达文言文。能通达文言文,这是自己一生真实的本钱,他有能力阅读《四库全书》——就是我们中国五千年所传下来的这些经典,这是古圣先贤智慧经验的结晶,可以吸收都变成自己的学问。第四、也有能力读佛经,作为学佛的基础。佛法是无上究竟圆满的智慧,所以背诵经典是根本的基础,非常重要。能断恶修善,又能作心地功夫,就是修清净心。“以期必验”,所求必定可以得到。

语余曰:“符箓家有云,不会书符,被鬼神笑。此有秘传,只是不动念也。执笔书符,先把万缘放下,一尘不起,从此念头不动处,下一点,谓之混沌开基,由此而一笔挥成,更无思虑,此符便灵。”

浅释

“符箓”是道教的一种法术,类似佛门里的念咒。“不会书符”,就是不会画符。“被鬼神笑”,不会画符的人,画的符不灵,鬼神都笑话他。“此有秘传”,这符要怎样画才灵?秘诀是“只是不动念也”,就是不动念。“念头不动处,下一点,谓之混沌开基。由此而一笔挥成,更无思虑,此符便灵。”画符的秘诀就在此,你懂得秘诀,也就会画符了。

你要是懂得这个原则,念咒也是如此。有人念咒很灵,念大悲咒很灵,有人念得不灵。秘诀在哪里?就在此地。他念咒从头到尾没有一个杂念,这就灵了。如果念咒当中有一个妄想、一个杂念,这咒就不灵了。所以咒愈长愈难念,愈不容易灵验。楞严咒非常之灵,现在念楞严咒的人很少有灵验的。为什么呢?念楞严咒时不知道打了多少次妄想——有一个妄想就不灵了,何况有很多妄想,当然不灵!

同样的道理,念经也是如此。念一部《无量寿经》,如果没有一个妄想,那了不得!必定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感应道交。所以我们读经要以清净心、平等心、真诚心、恭敬心去念就有感应了;一面念一面打妄想是不可能有感应的。

由此可知咒愈短愈好念,愈短我们摄心比较容易。而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更短了,如果嫌这个还长,莲池大师告诉我们念“阿弥陀佛”四个字。念这四个字没有一个妄念,这四个字就灵验了。就好像我们这里打电报给阿弥陀佛,电报打去,那里就收到了。如果加一个妄念,他就收不到,没有感应。这段开示的道理很重要。

“凡祈天立命,都要从无思无虑处感格。”

浅释

“祈”是祈祷,或者是向诸佛菩萨祈祷,或者是向天地鬼神祈祷。“都要从无思无虑处感格”,“感格”就是感应、灵感,这是非常重要的开示。“要从无思无虑处”,使心地真正清净,没有一个妄念——就是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我们祈求诸佛菩萨定要如此用心,至诚恭敬地去祷告,才有感应。原理如是,怎么会没有感应?我们中国人祭祀祖先,在祖先神位前祷告,也是这个原理,心不清净祷告是没用处的。所以古代祭祀,这是大典,主祭者要沐浴斋戒三天。这三天修清净心,自己关在一个小房子里,一切万缘放下。我们佛家讲“观想”,祭神如神在,到祭祀时,确实他的祖先神灵来了。

所以要知道,寺院里供奉的诸佛菩萨,诸佛菩萨在不在?不一定在,不是说诸佛菩萨像供着就在。如果这个寺院里面,四众同修,心地真诚清净,诸佛菩萨就在;如果心地不清净,往往有一些妖魔鬼怪冒充诸佛菩萨来作祟了。这事《楞严经》上讲得很清楚。所以寺院里不一定是真有诸佛菩萨的。

“孟子论立命之学,而曰夭寿不二,夫夭与寿,至二者也。当其不动念时,孰为夭,孰为寿?”

浅释

这是孟子所说的,“夭”是短命,“寿”是长寿,这是迥然不同的两桩事情,为什么说是“不二”?我们起了妄念,有分别、有执着,这是“二”;如果不分别、不执着,就“不二”了。

“当其不动念时,孰为夭,孰为寿?”可见得是“从无思无虑处”才能看到不二。夭与寿不二,这是举一个例子;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不二的,佛法中所谓“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是《维摩诘经》上讲的,不二法门也就是净宗所讲的一心不乱,也是《华严经》所讲的一真法界,这是诸佛如来果地上的境界。这里孟子也说到不二法门,可见都是地上菩萨的境界。

“细分之,丰歉不二,然后可立贫富之命。”

浅释

这里讲到安身立命,心安住的所在叫作“立”。“富贵安于富贵,贫贱安于贫贱”,社会就安定了,天下就太平了;在生命之中、生活里面,都能够得到乐趣。乐趣是什么?没有妄想,没有忧虑,没有烦恼。乞丐可以说贫贱到了极处,他要真正能够知命,他也很自在、很幸福、很快乐。

民国初年,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江苏,当时有一个乞丐,白天出来讨饭,晚上就在破庙里睡觉,生活过得很自在、快乐。以后他的儿子做生意发了财,在地方上很有声望,很有地位,他父亲还在外面讨饭,人家就骂他:“你这做儿子的真不孝!有这么大的财富,怎么可以让你父亲在外面讨饭呢?”儿子听了也很难受,就派很多人到处去找,把父亲找回来了,在家里供养。他父亲在家里住了一个多月,又偷偷地跑出去讨饭。人家就问他:“你在家里享福不好吗?”他说:“不自在!我白天游山玩水,晚上到处为家,生活多么自在,快乐无比!在家里受人供养,简直受罪!”他能在贫贱上立命,真正放得下,真自在!财、色、名、食、睡,一点都不动心,心地清净安乐。看这个社会,就像看戏一样;社会上的人天天追逐名闻利养,社会大众演戏,他在一旁看戏。这个人确实不是普通人,这真正是智慧立命的好样子。人生在世,追求幸福美满的人生,幸福美满不是财富,也不是地位。所以要知命,要能够顺应——“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才能真正幸福美满。

“穷通不二,然后可立贵贱之命。”

浅释

“贵”是富贵,能够安于富贵;“贱”是贫贱,能够安于贫贱。“贫富”是从财富上说的,多财是富,少财为贫。“贵贱”是从社会地位上说的,贵是地位高的,贱是地位低的。

“夭寿不二,然后可立生死之命。人生世间,惟死生为重。”曰:“‘夭寿’,则一切顺逆皆该之矣。”

浅释

“生死自在”就把所有顺逆境界包括了,无论处顺境、处逆境,无不自在,正是所谓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得大自在,这是真正的人生。真正真实的幸福,没有大学问,没有真实的功夫做不到。由是可知唯有“觉者”才能安身立命,迷的人没有法子,天天胡作妄为,愈陷愈深。所以佛常常在经上称之为“可怜悯者”,真正可怜!

“至修身以俟之,乃积德祈天之事。”

浅释

“俟”是等待,“修身”等待我们的命运改变、改造。改造命运并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得到的,是要有时间之累积,要勇猛精进,并且与自己的勤、惰、迷、悟有很大的关系。一定要觉而不迷、正而不邪,还要勇猛精进,再假以时间,一定能得到效果。

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

浅释

“修”就是修正。“行”就是行为,思想、见解、造作,这些都属于行为。说了“身”就包括心、包括语。身、语、意三业有过失、有恶意、有恶行,要把它改正过来。“治”就是对治,要用方法对治。

曰:“‘俟’,则一毫觊觎,一毫将迎,皆当斩绝之矣。”

浅释

“觊觎”是非分希望善报、善果早一点来,这个心是妄心,这一念是障碍。古人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你只要勤于耕耘,它自然有收获,何必要天天去求?这是把实修的方法教给我们——什么都不要求,只管断恶修善,到最后什么都得到了。不必求,样样都得到了;有求反而得到的有限,求一桩,就得一桩,多可惜!若不求就样样都得到了。为什么说不求样样都得到?因为你不求,样样都是性德显露,与性德相应,所以样样都得到。若有所求,则修德不与性德相应,故所得者有限。

实在讲,了凡先生他所得到的是修德,还不是性德,因为他还是有所求——先求功名,然后再求儿女。他有求,求一样就得一样。如果他一点希求的念头都没有,唯一修身积德,则他样样都圆满。他没有求寿命,寿命也延长,他的寿命只有五十三岁,以后活到七十四岁。

“觊觎”是非分的希望,要把一念非分希望的心除掉。“将迎”,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攀缘”,把攀缘的心也要去掉。“皆当斩绝之矣”,把它断除,没有丝毫非分的希望。如理的希望就是我们的生活能过得很安稳,三餐吃得饱、睡得好、穿得暖,这就够了!衣食不缺,生活安稳,小房子住得很舒服,费用少,生活容易。一般人要求奢侈、豪华,讲求派头,不知道要付出多少的辛劳,这是得不偿失。自己纵然有能力、有福报,应当给大家共享,那你的福报就是积德——积百世之德,你的子子孙孙都享受不尽。所以有余福一定给大众去享受,这才是真正聪明有智慧的人。所以一定要有耐心,何必求福报提前地到来!

“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即此便是实学。”

浅释

“实学”是真实的学问。“直造先天之境”,就是佛法讲的“返本还源”,也就是说自性流露,不是凡夫的境界。这里面有真乐,法喜充满,真正是离苦得乐,这是觉悟的人所求的。

“汝未能无心,但能持准提咒,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持得纯熟,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到得念头不动,则灵验矣。”

浅释

这是教他“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的修行方法,这叫“圆修圆证”——《华严经》上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修一切修”,秘诀还是“无记无数,不令间断”,这就是常讲的不间断、不夹杂,这个功夫很重要。要不要记数?云谷禅师教他不必记数,只要求不间断。古德有很多要求我们从记数下手,原因是什么?我们懈怠懒惰。所以每一天老老实实地定一个数字,一天念一万声,一定要念满一万,来对治懈怠懒惰的毛病。不记数,有时候就忘掉。像了凡这样的人非常老实、认真,教这种人可以不必记数,记数反而是夹杂。他真学、真做、真精进,所以就教给他不间断、不夹杂。法门平等,无二无别,关键就是要一门深入。古人从读经下手的非常普遍,不管是念经还是念咒、持名,都要以清净心、平等心、恭敬心一直念下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受用。

“汝未能无心,但能持准提咒,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无心”两个字很重要,这两个字是关键的所在。“无心”就是没有妄想、分别、执着。袁了凡虽然和云谷禅师两个人在禅堂里,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妄念,他没有到无心的程度。他只是一点信心把烦恼伏住,不是定功;他相信一切皆是命运,相信因果报应。所以云谷禅师教他更进一步,要“修定”。持准提咒是修定——妄想、执着没有了,真性就显露出来了。佛在大乘经上常说的“法尔自然”,就是净宗所讲的一心不乱,这是佛门里面修证的目标,也就是圆满真实的功夫。功夫到了,“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就是我们常讲“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一句佛号如此,念经也是如此。我们念《无量寿经》——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经一样达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乱。可见得方法,手段不相同,原则、原理、目标完全是相同的。到念头不动的时候,感应自然就现出了。

所以做功夫,大致上分三个等级——上乘的功夫,理一心不乱;中等的功夫,事一心不乱;下等的功夫,功夫成片。修学一定从功夫成片,再提升到事一心不乱,晋级到理一心不乱。所以我们功夫达到第一个阶级时,不可中止,不要满足,满足就不能提升了。

功夫成片的上乘,已有生死自在的可能——想哪一天走,就哪一天走;想什么时候走,阿弥陀佛就什么时候来接引你。虽到这个境界——生死自在,最好还在世间多住几天。为什么?经上讲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于西方世界修一百年,住在这个世界磨炼磨炼。第二个更大的意义是多劝几个人往生。我们自己去了很好,若是能带一批人去,那不是更好!所以就不妨把目标着重在帮助别人,在化他。“自行化他”,功德是圆满的,这样才能报答诸佛菩萨的深恩大德,帮助佛接引众生。有求必定有得,也就是“灵验”。

余初号学海,是日改号了凡。

浅释

古人跟我们现在不一样,有名、有字、有号。“名”是父母取的,决定不能改变。要是把自己的名字改掉了,这是大不孝。父母给你取的名,就是父母对你一生的期望,你把名字改掉,对于父母的希望忽略了,这是真正的不孝。古时候名、字之外再用“号”。用号的在社会上是比较有身份、有地位了。

古人成年之后,没有人再称他的“名”了,这是对他尊敬。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在没有行冠礼之前,大众皆可以称他的名,行了冠礼之后,表示他已成年了,如果称他的名就是对他不尊敬。那要怎样称呼呢?就是在行冠礼时,他的同辈、兄弟、同学、朋友送他一个“字”,从此以后称他的字,不称他的名,一生都是如此。纵然将来做官,朝廷上皇帝也称他的“字”,不称他的“名”。若称名,必是他犯法有罪了,他要被判刑罚罪。这些称呼上的常识,不可不知道。

若对他更恭敬,“字”也不称了,称他的“号”,或是出生地名——他是某一地方出生的。表示这个地方出了这样一位受人尊敬的大人物。称地名是最恭敬、最尊敬的。譬如清朝的李鸿章,当时很受大众尊敬,名、字、号都不称,称他“李合肥”——他是合肥人。佛门里也是如此,到达最尊敬的时候,名、字、号都不称了,往往称寺庙或地名。像我们称智者大师为“天台大师”——他居住在天台山;“慈恩法师”——是慈恩寺的窥基大师。

“了凡”“学海”皆是他的号,这是很尊敬的称呼。他的名,终其一生只有两个人称他。一个是父母,父母一生称你名,不称你的字;你的祖父母、伯叔都要称字。这是对你尊重客气。除父母之外,另一个就是老师称名。所以对老师、父母是一样的尊敬,父母之恩和老师之恩是同等的。只有父母、老师可以称名,皇帝都不称名。但是对于长辈,自己要称名,表示恭敬。对于平辈可以称字。这些称谓我们要晓得,不能搞错。佛门里面有内号、外号——内号就是法名,外号是字,还称名、称字。

盖悟立命之说,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从此而后,终日兢兢,便觉与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战兢惕厉景象。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毁我,自能恬然容受。

浅释

这一段是说他改过自新的决心和行持。首先他把别号改了,以前他的别号叫“学海”,从这以后就改成“了凡”,“了”是明了,“凡”是凡俗;现在对于世俗之间的事情他都明了,也就是觉悟的意思——真正晓得命运是自己可以改造。道理、方法他都懂得了,从此以后不会再走宿命论这条道路。

决心改过之后,气象就不相同了,也就是日常生活的感触不一样了。他说从此终日能提高警觉。“战兢”是警觉的状态,不像从前迷惑颠倒。以前是“悠悠放任”,“悠悠放任”是很随便的意思,就是过一天算一天。日子怎么过的?不晓得。没有理想,没有方向,俗话讲的“醉生梦死”。这样决定被命运拘束,不能创造自己光明的前途。改过之后,“到此自有战兢惕厉景象”,拿现在的话讲,改过自新后的意识形态不一样,也就是说对于宇宙人生的看法转变过来了。从前的看法是一切是命中注定的,还有什么转变的呢?没有法子。现在晓得,命运可以自己改造,这个观念转变过来了,比以前显示得更积极、更发愤、更乐观。

“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这一句非常重要,一般人所以不能改过自新,就是不晓得这个事实。为什么《无量寿经》念多了,真正体会到这种情形,会比袁了凡还要来的谨慎?因为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数绝对没有法子计算,就是集合全世界的电脑来计算,也算不出来。他们每一个人的神通道力都像阿弥陀佛一样,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我们一举一动,甚至心里面起个念头,他们都知道。不要说做坏事,就是起个恶念,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西方世界的大众们没有一个不知道。能瞒过谁?

这是讲独居无侣,人目所不见处,他也是规规矩矩、谨谨慎慎,不敢起一个恶念,这才真正做到了克己的功夫。我们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想成就自己的德行,如果还是自己欺骗自己,那怎么能成就呢?孔夫子说:“君子慎独。”“慎”是谨慎,“独”是独自一个人。独居也决不放逸,这叫真正做功夫。一般人懈怠、放任的习气太重,就是随便惯了。在大众中比较谨慎收敛一点;人见不到的地方他就放逸了。

为什么从前寺院丛林的修行,一定要住广单,不可以一个人住一个房间?一个人一间寮房是不可能有成就的。睡广单就是“依众靠众”,十几个人睡在一个房间里,我们今天称为“睡通铺”,睡觉时也不能随便乱动。用这个方法,目的在使人不可以有丝毫放纵,这样来历练自己。现在的社会跟从前的社会不一样,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约束自己,一定要享受舒服。

寺院里也有单独的房间,是专为年老的修行人而设的,因为他的行动不方便。大家在一起过团体生活,行动都要一致,年老的人,体力衰弱、行动不便,才给他一间寮房。寺院里面身份地位比较高的,琐碎的事情多——像住持、当家师,什么事情都要过问,也要单独一个房间,便利于办事。

所以真正修行,六和敬里的“身和同住”,绝对不是一个人一个房间。如果说是两、三个人住一个房间不方便,我不愿意跟他住,有这种念头,念佛功夫成片绝对得不到。为什么呢?心不平等、心不清净,还有嫌弃。这怎么能成就?修行在哪里修?就在这个地方修。在极不平等的环境里面修自己的清净心、平等心,这叫修行。不愿意跟人相处,这就是过失,就是毛病。了凡先生发现他自己的毛病,就要痛改前非,把毛病改过来。我们现在有这个毛病,不但不改,还要继续去培养,怎么能成功呢?

所以僧团里首先要求我们修学的就是“六和敬”,“六和敬”就是大众在一块共修的基本戒条,个人所遵守的就是“五戒十善”。在从前,寺院丛林里面以《沙弥律仪》做基础——“十戒二十四门威仪”。现在不要求那样苛刻了,我们只要求五戒十善就够了。出家、在家都应当如此,规矩不能再降低了。团体生活就要求六和敬,把我们的毛病习气都修正过来,不讨厌别人,不怨憎别人。

“遇人憎我毁我”,“毁”是毁谤,不要跟他计较,不要把他放在心上。“自能恬然容受”,“恬”是安然。由此可知,他的心境相当平静,不像从前,他心浮气躁,一点点委屈都受不得。现在可以受委屈了,这就是看到他修行的功夫在增长,这就是效果。所以一个修道的人,一个真正学佛的人,要学着跟任何人都能相处;跟诸佛菩萨能相处,跟妖魔鬼怪也能相处,在任何境界里,都是怡然自得。

我们看《六祖坛经》,六祖大师在黄梅证的果位我们不晓得,但最低限度也应该是圆教初住菩萨,只会比这个更高,不会比这个更低。他是明心见性的人——初住以上的菩萨,这还得了!他去侍候那些打猎的人。打猎,天天杀生造恶,他眼睛看到,耳朵听到,还要替那些猎人烧饭,侍候这些猎人。猎人是他的主人,他是猎人队里的仆人,猎人要吃肉,他也要侍候。不是短时间,是十五年!我们能忍受得了吗?他在那个环境里怡然自得,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十五年是六祖真正的修行。他在黄梅是开悟了,“悟后起修”,他在一切顺境、逆境里面修清净心、平等心、大慈悲心。没有别的,就是修这三样。

我们今天与人相处,是不是在顺、逆境界里面,物质环境、人事环境里修清净心?如果不是修清净心,就没有修行,于自己一点利益都得不到。那不是学佛,那是搞“佛学”。每天在文字纸堆里去钻,也能说得天花乱坠,烦恼天天增加,将来的前途依旧是往生三途六道。这就错了!真正修行人绝不执着文字——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他求的是心地清净、心地平等。清净心、平等心就是真心,就是本性,他所求的是明心见性。

我们念佛人也是这个目标,我们求功夫成片。“成片”就是心地清净平等,平等就是一片,清净就是一片,心里面没有界限。换句话说,还有分别执着就不能成片;一有界限,就不能成片。离开一切分别执着,功夫才可以成片,这叫真正修行。他有了这样的功夫,功夫并不很深,稍稍上轨道了,感应就现前。

到明年,礼部考科举。

浅释

明、清的“礼部”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科举”是国家举办的考试,相当于现代的高考。从前考试跟教育都是礼部掌管,礼部的职权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

孔先生算该第三,忽考第一,其言不验,而秋闱中式矣。

浅释

他命里注定的是第三名,现在跟命里就不一样了。这是他行善积德,他的名位从第三名提高到第一名。“其言不验”,这就跟定命不一样了,这就是变数——他尝到了——确实有变数,而不是定数。“而秋闱中式矣”,古时候大考都定在秋天,“闱”是闱场、考场;他考中了,就是考中了举人。了凡先生的命里,原本只有中秀才的分。因为命里讲,他没有科第,科第最高的是进士。以后他发愿求中进士,也被他求到了,那是他命里没有的,才是求到的。

然行义未纯,检身多误,或见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以过折功,日常虚度。

浅释

这段所叙述的几桩事,都值得我们参考,值得我们效法。“行义未纯”,“义”是道义,或者说得更浅一点就是义务。帮助别人,不要求报酬的,这是义务。儒家教我们的五伦十义,由此可知,“行义”是性德。父母对于儿女的爱护教导是义务,儿女对于父母孝顺也是义务。兄友弟恭,乃至于朋友有信——这都是义务。义务就是应当这样做的。人与人之间应该要互爱,应该要互敬互助,了凡先生懂得,虽然是做,做得不纯,里面掺杂个人利害。我去帮助他,对我自己不利!这一考虑就不纯了,也不能够尽心尽力去帮助别人。这是自己反省,虽然做,做得不够。

“检身多误”,“检”是检点,反省自己的毛病、过失还是很多。下面举几个明显的例子,或者是“见善而行之不勇”,儒家所讲“成人之美”,美就是善;我们遇到了人家做好事要帮助、要成就他。为什么?一件善事对于整个社会、乡里都有好处。譬如道路坏了,这人要发心修补,我们见到了,就要尽心尽力地帮助他,把这件善事做好,便利于大众。类似这种对于社会有利益,对大家有利益、有帮助的事情,我们都要帮助他。了凡先生也能够随喜去做,但是做得不够勇猛。也就是说没有尽心尽力,只稍稍地做了一点。这就是反省自己的过失。

“或救人而心常自疑”,别人有苦难,要去帮助他——应不应该帮助他?如果在今天的社会,求帮助的人很多,我们常常遇到。而且求帮助的人当中,有很多是来骗钱的。骗了之后他到外面去吃喝嫖赌,那就有罪过了。所以行善的确不容易,行善真正要有智慧、要有慈悲。智慧能明察,能判断应不应该做;慈悲是真正的动力。他确实有苦难,我们一定要尽心尽力去帮助他;如果他用欺骗的手段,我们一眼看穿,我们要教导他。如果他并不是很衰老,也并不是有病,身体健康强壮,应该劝导他、教导他从事正当的行业,不要用这种方式来讨生活。

“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所以改过自新不是猝然成就的,是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不断去改;初期这些现象,决定是免不了的。身虽然善,能够合于礼法,但是口里面的言语还会有过失——口不择言,这是习气。自古以来,所谓言语是祸福之门,不能不谨慎。孔夫子教学的四科,第一个科目就是德行。德行是做人的根本,今天讲教育中的德育。第二个科目就是言语。孔夫子多着重言语——说话要有分寸,说话不能伤人。言语伤人,是不知不觉的,人家怀恨在心,将来的报复是没有办法预料的,往往许多的怨仇、误会都是从这儿来的。这个事情麻烦大——“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所以不可不谨慎。少言就寡过,何必多说话呢?

尤其修行人求心地清净,自行化他,一句“阿弥陀佛”就行了。人家给我们讲再多的是非,我们一句也不要答复他——“阿弥陀佛!”他再讲——“阿弥陀佛!”听个几句“阿弥陀佛”。听完之后,他讲什么我不晓得,我们就念“阿弥陀佛!”我们把这句“阿弥陀佛”给他,他讲的那些东西我没听进去。这样好!所以言语少好!袁了凡是有言语多的毛病。

“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就是清醒时能注意自己的言行,很守规矩、很如法;但他喜欢喝酒,酒喝醉了,就又放逸了,毛病就出来了。酒是佛法的大戒,五戒里有酒戒。但是诸位要晓得,佛为什么要戒酒?就是酒醉后乱性。如果我们饮酒不至于醉,酒有开缘,可以喝的,但决不能喝醉。戒律讲得很严格,是滴酒不沾。为什么?怕我们止不住,感情用事,没有理智,一杯接着一杯,那麻烦大了,那决定是破戒。

从前我在台中求学,李老师讲《礼记》,《礼记》的注解是郑康成(郑玄)注的。郑玄是东汉大儒,是马融的学生。马融在当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学问家,但是马融的心量不大,学生成就若是超过他,他心里不甘心。郑玄的成就超过老师,青出于蓝,老师不甘心,想派刺客把他杀死。所以他离去时,马融带着学生到十里长亭送行——实在是不怀好意,令同学们每人敬酒三杯,郑玄喝了三百杯(三百杯的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希望把他灌醉,在路上好下手。哪里晓得郑康成的酒量很大,三百杯喝下去,小小的礼节都不失。李老师说,如果人人的酒量都像郑康成,释迦牟尼佛这条戒就不用制定了。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制定这条酒戒?我们要了解制戒的意义。学佛的同修如果在烹调时用作料酒,是不会醉人的,调味是可以的。如果年岁大、体力衰,他血液循环慢,酒可以帮助血液循环,每餐饭喝一杯酒,这也是可以的,这是开缘,不是破戒。

同样道理,佛门忌五辛,五辛里,尤其是大蒜。五辛是大蒜、葱、荞头(即小蒜)、韭菜、兴渠。佛为什么禁止我们吃呢?《楞严经》上说得很好,修行最重要的是清净心,功夫不到家,饮食会影响心理、生理。功夫到家,心理作得主宰,境随心转,那就事事无碍;如果还是心随境转,这是有障碍。“五辛”,佛跟我们说:生吃助长肝火,容易发脾气;熟吃增长荷尔蒙,容易引起性冲动,所以佛制禁食都有道理的。换句话说,不管生吃、熟吃,它都增长烦恼,所以禁止。

有一些在家同修说:“五辛不能吃,我们对吃素的兴趣都没有了。”要明白佛制禁食的用意,五辛若当佐料配菜不起作用,像炒一盘菜里面加一两个大蒜,是起不了作用。所以要明理,佛法是很讲道理的,这才晓得佛法是活用的,合情、合理、合法,通人情、通道理的。受了戒也有开缘,你才能度很多人,自己也欢欢喜喜地跟大众在一起。所以在某一个场合里,用智慧观察,通权达变,要利用机会把佛法介绍给大众,因为他们能闻到佛法是很难得的。我们在饮食之间就把佛法的大道理告诉他,他听听也种了善根,所以这是机会教育。

“以过折功,日常虚度”,功与过两相比较,每天的过多功少,没进步!光阴空过了。

自己巳岁发愿,直至己卯岁,历十余年,而三千善行始完。时方从李渐庵入关,未及回向,庚辰南还,始请性空、慧空诸上人,就东塔禅堂回向。

浅释

己巳(隆庆三年,公元1567年)至己卯(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经历十一年,许求取科举、科第之愿,要行三千善事。三千善事十一年才圆满。“时方从李渐入关,未及回向”,这是因为他在外面服务,曾经一度在李渐庵的军中办事,任参谋一样的职务,跟着军队到处行军,没有机会回向。“庚辰南还”,第二年才有机会。“始请性空、慧空诸上人,就东塔禅堂回向”,这就是他己巳年所许的愿圆满了,真正做到了,最后回向。因为他许愿时自己写了疏文,表示要认真改过自新,积功累德。现在他修积的功德,三千善事做圆满了,回向报恩,他的愿求也果然是得到了。

遂起求子愿,亦许行三千善事,辛巳生男天启。

浅释

他命里没有儿子,想发愿求得儿子,他求到了——“求有益于得也”,真正是他修来的。“辛巳生男天启”,他许愿行三千善事,三千善事还没有圆满,他就生了儿子。因为他发这个愿,第二年就生儿子了(天启是他的大儿子)。所以真正发愿,一发愿就有感应。当然三千善事他一定会兑现的,虽然还没有修完,儿子已经得到了。跟前面一样,前面礼部考试,他三千善事还没有圆满时,他居然考中第一名;命里注定是第三,他考中第一名,这是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余行一事,随以笔记。汝母不能书,每行一事,辄用鹅毛管,印一朱圈于历日之上。

浅释

每天行善,做一桩好事他就记下来,夫妻两个都行善。他太太不认识字,不能记,就用鹅毛管蘸着印泥,家里用的日历本子,每一天做一桩好事,印一个红圈。

或施食贫人,或买放生命。

浅释

这是举两个例子。“或买放生命”,这就是放生。今天我们发心放生,要记住不要受骗。很多发心放生的人都到鸟兽公司去买,他们是专门捕捉来给你放生的,你不放生他就不捕捉了;你愈放得多,他拼命去捕,这不是放生,是害生,这是绝对错误的。不但没有功德,还有过失——罪过。所以佛教讲放生,是在日常生活中,买菜时偶然看见的(不要故意去找,故意去找就是攀缘)。偶然之间发现了,这个动物活活泼泼,判断它可以活命,买下来放生(一定能活下去的)。看到虽然是活的,如果买去放生它活不成,就不必了,不如拿这个钱做其他的功德。所以一定要有智慧,不可以感情用事。

我们宣扬吃素,劝人不杀生,劝人爱护动物,都是放生修学的意义,不一定要买动物去放才叫放生,那就搞错了。像丰子恺的《护生画集》,能多印多流通——他画得很好,里面题的词,内容也非常的好。但是他里面的题词多半是用文言文,如果能发心把它改写成白话文,再把画面改成彩色,再标上注音符号,多印给中、小学生,让他们从小培养爱护动物的观念,这就真正能收到放生的效果。所以要多方面去着眼,广泛去修学,不能死在一句话里面。须知“放生”二字含义很广很深;“布施”有财、法、无畏多种,义实深广不可思议。

一日有多至十余圈者。

浅释

了凡夫妇断恶修善,显然比过去进步多了。在过去一天难得做一件好事,好几天才做一桩,所以三千善事十年才完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十年三千六百五十天,可见得一天做一件善事,还有六百天没有做善事。现在一天居然做了十几桩善事,比从前是大有进步了。想到改过自新、断恶修善真正不容易,你看了凡夫妇的确有毅力、有耐心。看他们这样努力,就晓得精进不懈的修善不容易。要是没有毅力,没有决心,毛病习气不容易断除,这就是菩提道上进得少、退得多的道理。

至癸未八月,三千之数已满,复请性空辈,就家庭回向。九月十三日,复起求中进士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丙戌登第,授宝坻知县。

浅释

到“癸未”(发愿的时候是庚辰——公元1580年,从庚辰到癸未——公元1583年,共四年),才四年三千善就圆满了。前面三千善事十一年才圆满,第二次发的愿四年就圆满了。“复请性空辈,就家庭回向”,请法师们到自己家里的佛堂来做回向。

“九月十三日,复起求中进士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他命里没有进士,所以现在要求中进士。命里面没有儿子,他得了儿子,这是他自己在这一生当中求来的。命里没有进士的学位,他能得到的话,这也是一个变数。云谷禅师教给他的完全兑现了,有了灵验。现在他许愿行善事一万条,“丙戌登第”。从癸未年的九月十三日发的愿,到丙戌(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只有三年,他果然中了进士,“登第”就是进士及第。命里没有的,他又得到了。

“授宝坻知县”,朝廷分发他去做宝坻县的知县,这也是他命里没有的。他命里讲的,是到四川一个县做县长,命里没有说在京城附近。宝坻是京畿附近,当时的首都是在北京,宝坻县距北京很近,在北京的东南方,现在属于河北省。

余置空格一册,名曰《治心编》。晨起坐堂,家人携付门役,置案上,所行善恶,纤悉必记。夜则设桌于庭,效赵阅道焚香告帝。

浅释

这是叙述他做了官之后,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处理公务,替老百姓造福。县长是朝廷选的,不是老百姓选举的。这个县长好!他确实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从做了县长开始,他每天准备一本册子——空白的本子,名《治心编》。这是对治心理、检点起心动念善恶的记事本。

“晨起坐堂”,每日处理公务,审问案子。因为从前的知县就相当于现在的县长,不但要管理县的行政,而且还要管县的司法;就是县里最高的司法官,案件都需要他来审查。不像现在行政、司法分开了,司法有法院法官处理。从前县长还要管司法、管审案、这叫“坐堂”。

“家人”,家里的佣人,这本册子都随身携带。“门役”,是县政府里的当差。门役就将这一册记事本放在他办公桌上。他每天做的善事,做的恶事,大小事都登记在其中。因为他许愿要做一万条善事,所以小善、大善都要登记,看看到什么时候这一万条善事才能圆满。晚上他还要设香案,就是在庭院里摆一个香案,把一天所做的事情向天帝、鬼神报告,不敢隐瞒在心里。

“效赵阅道焚香告帝”,仿效古人的做法,使得自己真正忏悔,身心清净,丝毫不敢隐瞒,这是佛家所讲的“发露忏悔”。

汝母见所行不多,辄颦蹙曰:“我前在家,相助为善,故三千之数得完。今许一万,衙中无事可行,何时得圆满乎?”

浅释

从前没做官,工作不会太忙,所以太太帮助做善事容易。现在做官,住在官府里面——等于现在的公家宿舍。从前做官的住家与老百姓是不接触的,尤其是眷属和外面不接触,家人无法帮助他行善。想一想,所许的一万条善事要到哪一年才能圆满呢?这使他的太太发愁担忧。

夜间偶梦见一神人,余言善事难完之故。神曰:“只减粮一节,万行俱完矣。”

浅释

他白天动这个念头,晚上就有感应。晚上做梦,梦到一位神人,他就跟神明说:“我许的一万条善事,在公务当中修积善事,反而不及从前便利,这一万条善事很难圆满。”神就告诉他:“你所做减粮这件事情,你的一万条善事都做圆满了。”他的确做了这桩好事。

盖宝坻之田,每亩二分三厘七毫,余为区处,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委有此事,心颇惊疑。

浅释

他做了县长之后就把田租减少了。前一任知县时,收租是按照每亩田二分三厘七毫这个数字来收租的。“余为区处,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委有此事,心颇惊疑”——神怎么知道我减租?想想真的有这一桩事。他减租税的幅度很大,所以全县的农民都得到他的好处。这一个县何止一万农民得到他的好处?一万件好事不就做圆满了嘛!所以他自己也怀疑,怀疑两桩事情:第一,我做事情神怎么会知道?第二,做这一桩事情会有这么多、这么大的功德吗?所以诸位要晓得,俗语常讲:“公门好积德。”一般人修大福德没有机会,袁了凡要没有做县长,他想做一万条善事那要多少年!今天他有这个机会,能够利于万民,一桩善事就抵得过一万桩善事。

公门里积德是容易,造罪也容易;一个政策如果不便利于老百姓,对老百姓有损害的,这一桩事就是一万条罪过。祸福确实是在一念之间!地位愈高,祸福造作的范围就愈广泛。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一个政策,一个善行,于全国老百姓有帮助,那就行了千千万万条的善事;一个政策有害于老百姓的,那他就做了亿万条的恶事。一般人没有这个机缘——不在位,行善、造恶都很有限,都不太大;得到这个地位,有这个机会,造恶、造善都不能不谨慎。行善,前途绝对光明;造恶,必堕三途苦报。为什么呢?他所造作的都比一般人来得深广,影响也大得多。

适幻余禅师自五台来,余以梦告之,且问此事宜信否。师曰:“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

浅释

他刚刚做了这个梦不久,恰巧碰到从五台山来的“幻余禅师”,了凡就把这件事情向他请教。并且问他:“这个事情能不能相信?如果真的有这么一回事情,那实在是好!所许的一万条善事就圆满了;如果不能相信,这一万条善事得慢慢去做。”法师就告诉他,“善心真切”,确实是“一行可当万善”。

这道理在《华严经》上,所谓“一修一切修”,这是华严“事事无碍”的修学。为什么说一修可以一切修呢?如果这一修是见性的话,那就一切修了;这一修没有见性,那一等于一,一不等于二。如果一修要见性的话,一就是无量,无量就是一。

什么是心性?我们举一个浅显的例子来说。净宗讲的“清净心”,心清净没有一样不是,何止万善!一句“阿弥陀佛”称为万德洪名,我们逐渐明了事实真相,才觉得蒲益大师的话很有道理。他告诉我们,一句阿弥陀佛,无量无边的法门都包含在里面,万行都在其中。他说:“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前一句是把教下都包括了;这一句“千七百公案”,是禅宗也包括了。宗门教下,都在这句佛号里面。又说:“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持戒也在里面了。持戒就是守法,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什么法门都在一句阿弥陀佛圣号里面——“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许多人不懂得。修到心地清净,那就是佛门讲的法门无量,都圆满了——圆修圆证。多少人尚不知道这一句阿弥陀佛的好处!

所以我们起心动念,诸佛菩萨、天地鬼神没有不知道的。这一念从真性里生出来,特别着重在真心;真心没有界限,真心没有边际,行再微小的一桩善事,与真心相应,再小的善也是尽虚空、遍法界。了凡还没到这个境界,了凡只是在事相上利于一县的老百姓。

“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这是理。“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这理论了凡先生还不会,他的万善圆满是在事上修的。如果从性上修,就是真心上修,那一善是尽虚空、遍法界,不只是万善。纵然我们在街上遇到一个乞丐,布施他一块钱,这一块钱的功德“称性”。为什么?因为当时你没有人、我的分别,没有分别“他”是乞丐,“我”是能布施的人——能所双忘、三轮体空。一块钱的布施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因为是性德的显露。今天布施千万、亿万,不如真心人布施一块钱的功德大。为什么?你布施千万、亿万是从意识心上布施的。意识心是有分别、执着、界限的,你突破不了这个界限。真心人一块钱虽少,他没有分别、执着,没有界限,就和虚空法界完全相等,这是不一样!所以诸佛菩萨修功德,我们没有法子跟他比,原因是用心不一样。境随心转,我们的心量很狭小,修再大的福德,分别执着的界限画在那里出不去。菩萨、阿罗汉边界没有了,所以他的一点点善事,就是无量无边地扩展出去了,达到尽虚空、遍法界。头一句讲的是理,我们要晓得这道理,念念功德圆满——圆遍法界,遍满十方,这个意境就不是凡夫所能想象得到的。了凡先生是从事上修的,事上修便利于万民。

吾即捐俸银,请其就五台山斋僧一万而回向之。

浅释

很难得,他立刻就能够将自己的俸禄捐献出来,到五台山去斋僧,供万人大斋。常讲“千僧斋”,他要打“万僧斋”,满他这一万条善事的大愿。“斋僧”就是请出家人吃饭。明、清时代四大名山出家众经常都有几万人,五台山一万人是少的,人数最多的是普陀山,普陀山僧众大约三、四万人。在明、清佛法相当兴盛时,峨嵋、九华大约有一万多人。所以他到那里去斋僧。

尤注说:“足见其人当机立断慷慨布施,无丝毫牵强吝情处,宜其受福无量也。”“宜”是应该。这样慷慨大方布施,没有丝毫怀疑、没有丝毫吝啬,自己所有的马上能够拿出去。了凡先生是个清官,不贪污。清官俸禄能有几何?这次请客,请一万人吃饭,大概把他那一点俸禄积蓄全部都拿出来了。他出身清寒,尤其相信因果报应,决定不敢取一分非法之财,所以这是很难得的,一般人做不到的。一般人虽做好事,总是抽出几分之几,有一百块钱,拿出一块钱做好事就觉得很满意了。不像袁先生,全都拿出来,这是很难得的。

孔公算余五十三岁有厄。

浅释

就是五十三岁寿命就到了。而且算得很准确,是八月十四日丑时,这一年有灾难,这一年过不去。

余未尝祈寿,是岁竟无恙,今六十九矣。

浅释

他写这篇文章是六十九岁。五十三岁那一年他没有求长寿,那一年也过来了,也没有什么灾难。没有求长寿,寿命延长了。由此可知,世间法里最大的就是生死大事,也就是寿命。连寿命都可以求得,何况其他的呢?功名、富贵、儿女,都可以求得到,这个求要如理如法地求,要从至心上求,从自己心地上求,没有一样求不到的。如果撇开了心地,从外面去求,那就是前面云谷禅师所说的“内外双失”。所以佛门讲的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中国世俗所讲的是求福、求寿、求儿孙。多福、多寿、多儿孙,世间人求这个确实求得到,没有求不到的。我们知道了凡确实是添福、延寿、添丁,完全是超出他命里的常数,这是他一生修得的,不是命里注定的。

《书》曰:“天难谌,命靡常。”

浅释

“书”是《尚书》,五经里的一部书。《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记载上古时代的典章制度。这两句话,见《商书·咸有一德》篇,《商书》里面的一篇。“天”是讲天命,也就是我们讲的定命。我们命运被人算定了,落在数量里。“谌”就是信的意思;天命难信。也就是常数是有的,但很难相信。为什么?它有变化。虽是一个常数,但它天天都有加减乘除。了凡居士断恶修善,恶的天天减少,善的渐渐在增加。做了知县,减粮这一节,这是乘法不是加法。这一乘,一万条善事没几天就做完了、圆满了。这就不是一一相加,是乘法。如果造大恶,那一下就除掉,不是一桩一桩减。所以我们起心动念,所作所为,的确有加减乘除,这就是很大的变数;常数有,变数就难信。常数决定是有,但不是呆板的,是会变的。

“命靡常”,《太上感应篇》明白地告诉我们:“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祸福都是自己行业感得的果报。

又云:“惟命不于常。”

浅释

这一句话也是《书经》上《周书·康诰篇》里所说的,也是说天命无常。告诉我们修德的重要,变数胜于常数。

皆非诳语。

浅释

古圣先贤这些教训都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尊称为“经典”。“经典”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讲的真理,绝对是真实,不会改变的。这些教训应用在现代,还是真实的;若不信,凭着自己的意思,胡作妄为,只有增加过失。眼前纵然得到一点好处——何况所得到的还是命中有的,若不知修德,所得也保不住。不但财富不能常保,寿命都靠不住。命都保不住了,财富再多又有什么用?这个社会随时都有灾难,随时都可以把命丢掉。你想想看,其他的还有什么意义?纵然得到了也没有意义。《普贤菩萨行愿品》里说得很好,一个人在临命终时什么都带不去,你的家亲眷属、地位、威势、财富,没有一样你能够带得去的。能够带得去的是“十大愿王”,愿王常随不舍,引导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佛门也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这是很重要的警语。既然晓得业随身,业会随着我们走,就应该要努力修善因,不要带着恶业走。带恶业,我们就由恶业引导堕三恶道;善业引导生三善道;念佛的净业引导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比较比较、衡量衡量,我们就清楚了,这一生中应该要做些什么?所以眼光要看远一点,要看大一点,不要在眼前斤斤计较,不要计较这一生的得失。这一生时光非常短促,如果我们能在这一生中,多做一点好事,多利于一切众生,这个功德大了!

古圣先贤的话,我们读了要能够相信、能接受,依教奉行,所得的功德利益是自己受用不尽的。你不相信,你认为那是神话,靠不住,那是自己的业障。无比殊胜的因缘,就当面错过了。

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

浅释

这是了凡先生真正觉悟的话。大圣大贤有真实的智慧,把事实真相看得清清楚楚。诸佛菩萨是圣人当中的圣人。

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浅释

这是讲常数。以前孔先生跟他算命是世俗之论,云谷禅师教他改造命运是圣贤之言。晓得这个道理,你还需要去算命吗?还去看相,看风水吗?不要了!相信圣贤之言,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开拓美好的前途。

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

浅释

了凡先生的命是被人算定了。他的儿子没有给人算过,不知道他的定命是如何,实在讲也不需要算了。“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以下这一段开示,非常重要,是他教导儿子:纵然你命里将来是大富大贵、达官显要,也要常作落寞的想法。“落寞”即是不得志。为什么要作此想?因为以后纵然发达了,人谦虚,能够礼让,不会以富贵对别人起一种骄慢的念头。自己能谦虚,这是培养自己真实的福德。

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

浅释

样样事都很顺利时,也常常要想着遇到许多的困难。就是在顺利当中,还是要谨慎,还是要小心,不敢大意。诸葛亮一生成功就是在此——诸葛一生做事小心谨慎。

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

浅释

眼前衣食不缺乏,相当的丰富,可是一定要知道节俭。如果在富贵时能常常守住这一点,德行、善行都能够增长,中国历史上范仲淹就是如此。范仲淹出身非常清寒,年轻时在寺院里念书没有东西吃,每一天煮一锅粥(稀饭),把粥画成四格,每餐吃一块,过这样贫困的生活。到以后发达了,做了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生活方式还是保持从前穷秀才的生活,没有改变多少,只是小幅度的调整。他收入多,就想到很多贫苦的人,把他的收入救济那些贫苦的人。看他的传记,得知他曾养活三百多家。

一个人的收入养活了三百多家,你就晓得三百多家也只能糊口而已,都过很贫穷的生活。如果过得很富裕,他哪有能力养活三百多家!这是我们中国人中的大贤,印光大师赞叹——孔夫子之后就是他。他的子子孙孙一直到民国初年都不衰,这是他培育“百世之德”,才有百世的子孙保之。中国世家第一个是孔夫子,第二个是范仲淹。范家八百年不衰,都是积德积得厚,真正修行,真做!能够把自己的福报分给别人去享受,这是大福报。福报不要享尽了,分给别人享,后福就无穷了。一直到民国初年时,范家的子孙都能守住家风,都很好,在中国历史上像这样有大德的人家不多。印祖在《文钞》里说还有一个人,清初的一位叶状元,这个人一直到满清末年时,他的家业三百年不衰。由此可知,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才是人生第一大事。

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

浅释

俗话讲“受宠若惊”,别人爱护我们是好,但是我们要自己想一想,我们有什么地方值得人爱护?值得人敬仰?唯恐自己的德能不够,这样想法是好——时时能回头,进德修业,不负众望。

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浅释

这些都足以戒除贡高我慢。慢是很大的烦恼,贪、嗔、痴、慢,傲慢与贪、嗔、痴有连带的关系,他从这里着眼下手,确实是断烦恼的好方法。断尽烦恼,性德才能够显露,这是真正修德有功。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浅释

这以下的文字是这一章的总结,非常重要!立命的关键就在此。我们心里思的什么,想的什么,这是进德修善的典范。中国过去的教育,说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教你常常想,“远”要如何荣宗耀祖,“扬”是显扬祖宗之德。自己在社会上,道德、学问、事业能为社会大众所尊重,是祖先之光荣。今天社会努力精进的动力是什么?是名利。大家拼命去做。为什么?钱财在那里鼓励,在那里推动。如果没有钱财,谁肯去做?大家都不愿去做了!从前人努力勤奋工作,他的动力是孝道,他想到祖宗,想到父母——我一定要努力修善积德,使我的父母有面子,我的祖宗很光荣,这个动力比名利高尚得多。这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佛法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所以对于祖宗的祭祀,祠堂的建立,都非常重视,这是中国文化的大根大本。人能够孝亲,能够不忘本,自然能够心正行正,不会做坏事。

“近思盖父母之愆”,“愆”是过失。儿子孝顺,儿子对社会有贡献,父母纵然有一点小的过失,社会人士也会把它忘掉。父母有这么一个好儿子,大众都赞叹他父母了。这是孝子。

“上思报国之恩”,国家对人民有君亲师的使命,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国民应为国家尽忠。

“下思造家之福”,“家”是家庭,不像现在的小家庭;从前的家是家族,内外眷属,是一个大的家族。为子弟的要常思造整个家族之福,不是一个小家庭之福。所以一人有福,一个家族皆能享受。

“外思济人之急”,从社会来着想,要尽心尽力替社会服务,为社会大众造福。在今日社会,最急者无过于伦理道德教育之复兴与发扬光大。

“内思闲己之邪”,“闲”是防止,防止自己的过失。“邪”就是邪知邪见,我们今天讲的妄想要知道防止,绝对不可有非分之想,起心动念都要知道本分。人人都能知道本分,能够守住本分——社会祥和,天下太平。《孟子》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是本分,守本分就是要尽义务。儒家所讲的本,是指五伦十义,就是要尽到我们在社会、在人生应该尽到的义务。应当做到的这些事情要认真去做,要努力去做,为社会、为家庭造福。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

浅释

“日日知非”就是觉悟,佛家所说的“开悟”——始觉、本觉、究竟觉。始觉就是“日日知非”,“始”是开始,是天天开始,所以从初发心到等觉菩萨,都是始觉。天天发现自己的过失、自己的毛病,发现了就改,这叫真正的修行——修正自己的见解、思想、行为,日日改过,这就是大圣大贤的真实修务。

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浅释

我们要想改造命运,想离苦得乐,这几句话是关键、是锁钥,非常重要。一般人一生当中不能成圣成贤,修行得不到一个结果,毛病就犯在此地。天天知道自己的过失,就是天天始觉。一发现就把它改正过来,这叫功夫。真的改过,这是功夫得力。不必多,一天真的能知一过失,改一过失,三年之后你不是圣人就是贤人,这一点都不假。一天改一条过失,一个念佛人三年之后,不是上品往生,也是中上品往生,这是修学成佛作祖,你肯不肯认真去做?一天一条过失都没有发现,这是迷惑颠倒。不知道自己的过失,当然就无过可改,哪有进步!不进则退,自然堕落。“安于自是”——自以为是,是最可怕的生活。

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

浅释

这是真的,聪明才智的人很多。“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因循”是放逸、懒散、偷安,日子得过且过,我们常讲的混日子。这样一天天混下去了,这样过生活,就是定命。你命里面注定的——怎么生、怎么死,死了以后要到哪一道去,全按着定数安排。这就是云谷禅师讲的凡俗之人、庸俗之人,完全照着命运去走,也是佛在经里所讲“可怜悯者”。他教他儿子这一段,确实是世出世间修学用功,都离不开的原则。

云谷禅师所授立命之说,乃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其熟玩而勉行之,毋自旷也。

浅释

了凡先生将云谷禅师教他改造命运的理论与方法,写出来传授给他的儿子,希望他也依照这个方法来修学。了凡先生依此修学,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对云谷禅师所说的理论与方法深信不疑。

“至精至邃”,“精”是精华、精纯、精彩到了极处;“邃”是深远、真实,绝对正确。

“熟玩而勉行之”,“熟玩”就是把它读熟深思,细细去体会,就是熟玩。常常思忆,常常去想,你会得到其中的法味,然后把它变成自己的行为,努力去做。

“勿自旷也”,“旷”是光阴空过,不可虚度这一生。

同类推荐
  • 元曲全鉴(典藏诵读版)

    元曲全鉴(典藏诵读版)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它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在思想和内容上有着独有的特色,和唐宋诗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为了更好地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我们特此精心策划了国学经典——《元曲全鉴》。该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对帮助广大读者阅读和理解元曲的精髓有着极好的帮助。
  •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忍经·劝忍百箴)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忍经·劝忍百箴)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 传世藏书-醒世恒言(上)

    传世藏书-醒世恒言(上)

    《醒世恒言[1]》,白话短篇笔记集。明末冯梦龙纂辑。始刊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事实,或来自史传和唐、宋故事。除少数宋元旧作外,绝大多数是明人作品,部分是冯氏拟作。形象鲜明,结构充实完整,描写细腻,不同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市民思想感情。但有些作品带有封建说教、因果报应宣传和色情渲染。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这是中国古代的三种幼儿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一部小型通鉴纲目,上自天文地理,下至诸子百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历史、社会、人生的百科全书。《百家姓》集中国常用姓氏之大全,为人人必读,家家必备的常用书籍。《千字文》是一千四百多年前,前朝才子周兴嗣编撰的一篇奇文,构思巧妙,寓意于理。
热门推荐
  • 白虎神别惹我

    白虎神别惹我

    一万岁时她曾孤身一人灭了当时神界十大邪教之一的青龙教一万零十五岁时她被推入神界圣灵泉中,昏迷十个月与此同时,另一个世界自己灵魂也已破灭,回归本体醒来后,男子找到她解封灵决,她性命遭威胁不久后,又因一时大意堕入低等位面----灵界与此同时的神界,林洛玖白虎上神身份被窃,她也终于开始意识到重要性至于那威胁林洛玖的男子?十分嫌弃面前这个丫头,仇人一大堆!狡猾得不得了!而且,经常惹祸!慢慢的,他似乎发现……那不是麻烦,是……机灵可爱吧?谁能相信,那个冷血无情,邪魅一世的冥帝殿下,竟然,有朝一日也被拿下了?“丫头,本该属于你的位置,就要拿回来。”
  • 暴戾王爷的冷妃

    暴戾王爷的冷妃

    现代的冷血杀手,穿越而来,等待她的却是漫无止境的侮辱,暴戾冷酷的王爷,那莫名的仇恨和报复,危机重重的生活,想要活命却是艰难万分。即使是一具孱弱的少女身体,即使面对宛如恶魔的冷血男人,她依旧要坚强活下去!
  • 修仙联盟

    修仙联盟

    因此书过于真实,已被修仙界诸位道友封杀!
  • 寒山纪元

    寒山纪元

    一个心灰意冷的待业青年;一次意外事故的发生;一个充满迷幻色彩的世界;且看他们能碰撞出怎样的精彩故事……
  • 叶青平的日记

    叶青平的日记

    这本书就是个坑,不保证更新,纯粹的个人回忆人生历程,日记而已。不要有期待
  • 逆世废柴小姐

    逆世废柴小姐

    一个亡灵向她求助,迷迷糊糊之中,她居然穿越了?!
  • 宠妻无敌:妖孽老公从天降

    宠妻无敌:妖孽老公从天降

    她豪华婚礼上,一个酷似她的小女孩扑倒她脚下,大声呼唤她“妈妈”。一个俊美如神祗的男子忽然降临,嘴唇噙着邪魅笑容:“老婆,别闹了,我们回家吧……”她惊呆了!眼前的“女儿”和“丈夫”,她全然陌生。“我不是你老婆!我根本不认识你!”她惊慌否认。他掏出结婚证:“你看看这上面是不是你和我?”看着结婚证上的自己,她“石化”了……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歌德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歌德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