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92500000020

第20章 健康的学校生活的准备

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前述四个领域的发展已经为上小学做好了充分准备,那么我们的孩子就拥有了在学校生活中获得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但是,为了保证孩子能适应学校生活,并且能够在学校生活中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己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我们还必须为孩子做一些准备工作。

一、培养孩子对于学校学习的积极感受

培养孩子对学校学习的积极感受,其实,就是要让孩子喜欢“上学”这件事。多数孩子对于从幼儿园“毕业”“升上”小学这件事满怀欣喜,有“长大了”的喜悦。但同时,也会对未知的新学校生活有些朦胧的担心。如果有明确而具体的指引,可以帮助孩子消除这些不必要的担心。

1.让孩子参与选择学校。一般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进“重点学校”读书,但孩子并不一定这么想,而且重点学校也并非适合每一个孩子。让孩子参与学校的选择,会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更多地让孩子觉得:上学是自己的事,而不是父母的事,好好学习是为了自己的选择,而不是为了父母。孩子的学习生活从一开始就带有浓重的自主选择、自我负责的色彩,促使孩子的学习动机更多地来自自己而不是来自他人。尽管此时,孩子的学习更多是为了得到老师的称赞、得到同伴的认可、得到父母的奖励等,但是我们仍然要引导孩子多一些关注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收获。

2.让孩子了解学校学习。小学的生活和幼儿园的生活有很多差别。明确地把这些差异告诉孩子:①幼儿园的环境主要是为了游戏和活动而设置的,而学校的环境则主要是为了学习而设置的。②尽管幼儿园也有给孩子们上课,但是知识教育仍然不是幼儿园生活的主要目的;而在学校里,学生要在规范的课堂里,按步骤地学习受规则制约的知识。③在幼儿园里被评价为好的行为在小学里仍然重要,但这些行为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应该有的,而不被用来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课堂行为。④学习和思维从身体和知觉的基础转向智力和动机的基础。⑤小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与幼儿园的师幼关系有很大不同。在幼儿园里,老师对孩子们的照顾非常细致,而且更主要是生活方面的指导;而小学教师对孩子则更多的是学习方面的指导和社会性行为方面的指导。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一般不会太关注孩子们的生活细节。如果不明白这一点,有的孩子会因此觉得小学的教师不像幼儿园教师那样爱他、关心他,因而产生失落感,对小学的学习生活失望。

因此,家长最好是实事求是地向孩子讲清楚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的真实面貌,必要时带孩子到小学学校去看看,感受那里的氛围,可以让孩子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减少陌生感和不必要的担心。

3.适当培养一些学校学习所必需的素质。一般来说,6岁的孩子已经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为学校学习做好了准备,包括:视觉有了长足的发展;运动技能改善,绝大多数孩子能以十分协调的手臂和大腿运动进行跳跃、跳绳、弹跳和爬绳(运动对于阅读、写作和数学的重要性已由艾雷期在1964年的一项研究中间接地加以论证了);身材和力量方面的增长,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成熟,使一些需要一般运动和精微运动相互协调的、越来越复杂的动作得以完成;学习和思维以身体和知觉的基础转向以智力和动机为基础,幼儿期的知觉学习为智力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具备了可逆性思维和反射抽象思维,可以接受更高级的学习任务的挑战;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和持久性较高;小肌肉的发育程度足以使孩子应付小学一年级的学习任务;生理发展过程已相当稳定,能更好地应对生物的或心理的压力;初步具备处理抽象概念的能力;越来越能够不那么以自我为中心,逐渐转向以他人为中心。这些发展都使孩子具备了入学的基本条件。

不过,适当地让孩子完成一些与学校生活有关的任务和活动,可以让孩子尽快地适应学校的生活。这些活动应该包括:

(1)在学前期为孩子提供充分的机会训练口语。心理语言学家告诉我们,儿童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技巧是未来书面表达的基础。其实,心理语言学家是在告诉我们“先教口语,再让孩子写和读”。罗班(1963)对从幼儿园直至小学六年级儿童的语言发展进行了纵向研究。这项著名的研究表明,入学时的口语熟练程度对读、写、听和说方面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不断积累的影响。罗班断定,口语能力是其他语言技能发展的基础。我们能够从这项研究中得出的重要教训也许是:在孩子尚未足够熟练地掌握口语之前,不应该教他们读和写。因此,我们为孩子所做的入学准备,不应操之过急教会孩子阅读和写字,而应该提供机会让孩子充分发展口语。

(2)学习习惯的培养。许多人,包括教师、家长和著书者都在强调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专家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意见。此处,我们只是希望能讲清楚一点,就是培养学习方法的总体方向。我们比较赞同皮亚杰的观点,那就是在孩子的认知发展过程中,关键是孩子必须自己构建对世界的认识,必须重新创造。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当孩子这么做的时候,孩子将永远记住他所亲手创造的东西。而且,孩子会觉得学习非常有趣。教师和父母于是就必须小心谨慎,不要提供太多的、“预先准备好”的答案,那样会剥夺孩子构造知识的机会。因此,培养学习习惯关键是让孩子养成自己积极寻找答案的习惯,养成孩子积极参与的习惯,而不是养成仅仅是模仿的习惯。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孩子有时间摸索、构造、反省、调整、再构造知识,而不要急于提供“标准答案”;为了促进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形成,父母应该反复地向孩子提供新的问题情境,这种问题情境是孩子目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难以成功应付的环境或事件,以激发孩子学习新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的好奇心和动力。孩子不断地接受这种挑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会使智力和学习能力都获得提高,而且,这种学习习惯也为终生学习带来深远的影响。

二、保护和培养孩子对学习的信心

人生来就有好奇心,这种好奇心驱使人认识世界、适应世界。人认识世界反对自身能力越来越有信心。父母只要对婴幼儿的这种成就感多加鼓励,就是对孩子这种学习自信心的最好的保护。在孩子开始正式接受学校教育之前,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让他们认为自己是能干的、有能力学会有价值的东西,也让他们了解在哪些领域自己的能力有限。为此,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些教育建议:

1.把握最佳的教育时机。最佳的教育时机可能是:①警觉处于不活动状态;②儿童在凝视、注视的时候;③在帮孩子洗澡、喂食或换衣时;④刚完成另一项活动时。

2.注意孩子所流露出来的主动信号。孩子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时不时会发出需要帮助、游戏或陪伴的信号。作为父母,要随时注意到孩子发出的这些信号并及时作出反应。能随时对孩子的任何主动表示的信号作出反应的父母,更有可能在适当的教育时机陪伴在孩子的身边。

3.有的时候故意不理睬。当孩子表示出过分的需要帮助或关注时,父母可以装作没听见或没看见,或者只给予简单的回答:“宝贝,我们知道你自己可以做这件事。”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具有独立性、自信心和成功的决心。

4.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对孩子轮流进行教育。没有任何一位家长的教育能够完全适合孩子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学习需要。父母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每个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影响。在某一个阶段或某些活动中,母亲可以与孩子结成最好的学习搭档;而在另外的一些时候,可能父亲会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或者爷爷、奶奶是孩子最好的朋友。有时,邻居也可以与孩子进行最好的交往。

5.让孩子有经历高峰体验的机会。作为父母,你也许会记得孩子发现自己可以独立走路时欣喜的眼神,记得孩子发现自己能够不需要帮助而坐上小凳子时喜不自禁的神情。父母通过向孩子提供指导、适当的材料、问题、挑战和情境,使他们能自己组织、操作、实验和分享游戏,帮助他们达到这种神奇的时刻。孩子通过这种过程,外在的信息和技能被同化到内部的认知结构中去,从而形成处理信息的新方式,发展更高层次的技能。孩子会因此感觉到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是个愿意接受越来越大的困难挑战的勇敢者和生活的重要参与者。

6.进行有效的或掌握性的教育。在孩子学习某种有效的技能的时候,父母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演示,向孩子解释每一个步骤,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必要的材料或工具,待在孩子身边,观察孩子的学习过程,对孩子进行适当的表扬,或者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从旁进行帮助。

7.时间的安排。当孩子提出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时,父母应该立即给予回答。即时回答不仅是保护孩子的积极性,而且是提高孩子好奇心有力的强化物,也是提高学习效果最好的措施之一。作为教育者的父母不但能及时对孩子的需要作出反应,使孩子能立即获得帮助,而且能及时对孩子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在家庭的学习中,大部分父母都总是通过分散性练习这种方法来教育孩子,也就是当孩子在学习大量信息或者一项复杂技能时,把整个学习时间分散成几个阶段,而不是让孩子不休息或不间歇地连续进行“集中练习”。比如,我们很少看到一位母亲这样告诉孩子:“你用两小时来学习使用筷子。”对于复杂技能的学习,分散性练习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三、鼓励孩子保持探索精神

在为接受小学教育做准备的时候,我们提出这个建议是基于我们对当前学校教育现状的反思。当前学校教育的普遍状态是没有有效的措施来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因为学校要求并鼓励学生对权威毫无疑问地、心甘情愿地而又莫名其妙地接受;鼓励学生只接受过分简化的答案,选择容易的课题;鼓励孩子只问那些老师知道答案的问题;在学习中,要求放弃冒险,走一条熟悉而安全的道路;要求孩子放弃在游戏中学习的学习途径……这些“规矩”所导致的结果就是直觉思维不被提倡,探索精神遭到扼杀,孩子的人性进步受到阻碍,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掘和利用。

因此,为了使孩子在幼儿时期的创造力成为未来生活“更严肃、更具智慧的要求”,父母必须做出各种努力来保持孩子的探索精神,这些努力应该包括:

1.永远不要对孩子所提出的问题表现出任何的不耐烦。当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一方面表明他正在思考,另一方面表明他需要成人对他这种思考的肯定和鼓励。如果孩子能够得到热情而耐心的回答,那么他至少会获得以下信息:①我所做的事情是有趣的、重要的;②我的思考是有价值的、值得继续的;③我有能力认识我想认识的世界;④思考和探索有助于我的学习;⑤对外界始终保持开放的和关注的态度是有益的;⑥我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我所需的资源。

2.欣赏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游戏感。喜欢游戏是年幼儿童的一个主要特征。当婴儿的行为明显地是为了获得愉快,而不是为了任何已知的目标时,他就开始了游戏。到大约4个月时,游戏和学习常常交织成同一行为。一般地说,当一项活动不需努力,或几乎不经历任何情感的不适或紧张就掌握新东西时,它就是游戏。而学习仅仅是伴随游戏的乐趣而产生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所进行的游戏不同,但所有的这些游戏都是儿童发展和试验新获得的技能的实验室,是使儿童的运动技能、认知技能、情感技能和社会技能有机协调的最好的训练场。我们还可以发现,儿童在这些令自己愉快的活动中,由于是自发、自主、不带限制性、可以让儿童自由选择的,因此它的动机是内在的,它使儿童在活动中充满想象力和创造性。儿童可以在游戏中自由地试验,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我们可以从年幼儿童身上得到教益:学习、欢乐和笑声是不可分割的。

我们如果能真正地了解为了欢乐而进行的游戏对儿童学习的意义,我们就会更好地指导孩子在正规学校教育中的学习。我们认为,最好是不要过早强加给孩子太多强制性的和外部的目标,也不要太早地向孩子强调成人社会的那些常规的、节制的和合乎逻辑的法则。比如,让孩子更多地体验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欢乐情感,而不是关注学习所带来的父母愿望的实现、他人的赞许等;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权利和自由学习的空间;允许孩子为了满足好奇心而不是为获得好成绩而进行的探索性学习或“非实用”的学习。让孩子在有规定的、安全的范围内尽情地、自由地宣泄其内心的情感和精力,去探索外部世界,寻找理解和问题的答案。

3.给孩子提供开放性的、启发性的指导。怎样提供指导和提供怎样的指导是保护孩子的探索精神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一般说来,当孩子需要指导和帮助时,父母立即作出反应比延迟作出反应的效果要好;给孩子提供找到答案的资源、途径和方法比直接给孩子答案的效果要好。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一处学习的地方,提供参考资料,提供去博物馆、动物园和天文台寻找答案的机会。

给孩子提供指导,还包括给孩子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父母应该有意识地、谨慎地制造或选择那些对孩子目前的心理能力具有挑战意味的情形。很多专家认为,父母是孩子的最佳教育者。父母可以在家庭环境中给孩子提供各种物体、各种不同的情境;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足够敏感,则往往能够“灵机一动”设计出生动有趣的环境,给孩子提供所需的帮助。因此,父母不必担心自己“不能”给孩子创设问题情境。当然,在这一方面听听专家所提供的一些建议也是有帮助的。比如,让孩子尽可能多地接触周围的世界,引导孩子独立地感受、体验和评价、尽可能多地给孩子提供不同形状、不同质地、不同种类的物件让孩子自己“摆弄”;当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孩子多做尝试,和孩子一起想办法,等等。父母可以从这些建议开始做起,慢慢地摸索出最适合自己孩子并有助于孩子探索精神发展的家庭教育模式。

四、重视在家庭中的学习,引导孩子对课堂学习的正确看法

学习是以生活为中心的,课堂学习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有许多“必要的课”是在课堂外面进行的。因此,父母和孩子都不应该将课堂学习看作孩子学习的全部。在现代的社会里,学业成功确实是个体取得社会地位、成为社会中受尊敬的一员的最主要的途径。但是决定学业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并不是课堂学习,而是家庭环境。有研究指出,一个人17岁时的智力测验成绩的大约50%是在人生的头4年里达到的,18岁时所拥有的学习技能约1/3是在6岁前,也就是说他读一年级前就已获得。因此,影响学校学习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是来自于家庭环境。E。詹姆斯·安东尼(1984)提醒我们说,整个环境的质量——一个散发出信任、有自发精神、愉快和清新感的环境——使学习效果产生积极的变化。在一个充满无条件爱和创造性的环境中,任何儿童似乎都容易变得才华毕露。因此,入学准备工作并不是在孩子即将就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才开始的,而是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就应该给予孩子最优发展的家庭环境。

如前所述,我们在每个章节中都强调了这样的事实: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发挥应有的作用。事实上,前文所论述的都是在为孩子以后的学校学习创造合适的环境。我们在这里强调的是,父母不应误认为课堂学习是学业成功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父母作为教育者的作用更突出,即使当孩子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上课时,也是如此。在儿童早期,只有父母(或者长久的慈爱的儿童照料者)才能在孩子发展的所有四个领域(生物、认知、情感、社会)提供一种稳定的整体性教育、个别化的注意、对进步的当场评估、无限的耐心以及能激发孩子不断求知的情绪接触。如果一位母亲珍视教育、书籍和学习,她就将把这些观念传授给孩子。梅特费塞尔和森研究了几千名儿童,他们发现:与学业成功唯一最重要的相关因素,是一位把自己珍视教育的思想传授给孩子的母亲。这将对孩子的一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五、培养孩子的纪律性

年幼的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热情,他们的探索行为带来了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这些成就给他们自己带来无限的快乐,带来对自我的信心,带来能力和创造性的增强。这一切激励他们进一步去探索,以满足更持久的好奇心。他们会越来越自主,越来越得意于自己的能力。我们可以从他们口中听到这样的话“我是有意这么做的!”或者“我知道我能做,我早就感觉到了!”父母必须小心,不要去破坏这种“生命的奇迹”或者高峰体验。不过,他们这种“压倒一切的热情”常常使他们无视他人的权利。所以,他们需要学会接受家庭和社会的法则和规则。

能干的父母应该是坚定的、始终如一的、具有爱心的纪律实施者。年幼的孩子需要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一限度,父母就会采取限制性行动。父母必须向孩子明确地作出指示和解释这一限度。当孩子做出不被允许的行为时,父母必须坚决地阻止。在阻止被禁止的行为的同时,给孩子提供他可以做的行为;就是说,在告诉孩子什么是他们不能做的同时,展示给孩子看什么是他们能做的,这是尊重孩子的一种方式。对于学前的孩子来说,解释遵守法规和规则背后的原因非常重要,这不仅是出于尊重,更是为了减少孩子以后对权威的盲目服从,以及更有能力自主地作出选择。当然,在我们要求孩子接受法规和规则的同时,要给孩子提供安全感、角色模式和爱等心理社会支持。按照埃里克森的说法,这个阶段的儿童需要的家庭环境是这样的:

1.能教会儿童游戏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终止、责任和目的是什么。

2.在言语和动作方面,应明确规定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不允许的。

3.在父子之间或母女之间也许应该发展一种以基本价值意识和认可感为特征的相互爱的关系。

六、为孩子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准备

6岁的孩子对同伴和友谊的看法,与学前的孩子的看法有质的不同。但是,学前时期的社会行为在一、二年级的学生身上得以延续和巩固。对这一阶段孩子的同伴关系的描述可见于埃尔金德的文章:

一个6岁的儿童

一个6岁的儿童总想处于事物的中心,他什么都要第一,要得胜。对自己的成绩,他很少谦虚,他会说:“我不错吧?”在这一年龄,他像个武断的老板,并对真实的或想象中的怠慢极为敏感。如果兄弟姐妹得到了礼物而他却没有,他便感到待遇不公;如果有人比他得到的更多,他便大为不快,虽然他不会抱怨他自己得到了最好的一份。他十分喜好发表意见和提出建议,不管是否有人要他这么做。他将其愿望强加于父母身上,从没意识到他们要参加别的活动……例如,父亲在进晚餐,但一个6岁的儿童要父亲和他一起玩游戏,这是很常见的。

6岁的儿童往往和同龄伙伴结成对子,他们往往和那些在一起相处了较长时间的人交朋友……此时的友谊是相当不稳定的,一年之内那些对子的组合可以变换好多次……在这一年龄上,男孩和女孩偶尔一同玩耍,同时,喜欢异性朋友的趋向已经开始。

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阶段的孩子仍然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但与此同时,他们对于同伴的需要也非常强烈。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他们需要获得同伴的赞许和认同。同龄的孩子一起感受和行动。同伴关系的主要作用包括:①作为“试验场”,让孩子有机会“现场试验”新获得的技能和能力;②让孩子可以在与自己同等的人群之中实践发展中的新能力,给新能力的发展提供按自身的速度发展的机会,避免“大人”直接的或间接的压力;③为转变期的体验提供机会,从稳定的物体世界转变为相对不稳定的人群世界,从熟悉的和可依赖的家庭世界转变为具有相当独立性的学校世界。

孩子将渐渐地脱离以往作为模仿的对象和获得赞许来源的家长和教师,同龄伙伴将逐渐成为孩子获得认同的主要来源。这种转变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孩子能得到同伴的赞同,会使他继续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继续发展自尊和自信,并顺利地发展社会性行为。因此,父母应该让孩子有充分的机会发展同伴之间的交往,引导孩子建立健康的同伴关系网。

七、对付压力

成为一名小学生,这件事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生活事件,因为它意味着人生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转折,它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压力。而且,即将到来的学校生活有很多事情需要孩子学会处理,包括要面对评价自己智力的压力、系统的知识教育、不同性质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更复杂的社会性行为、更复杂的情感、更具冲突性的情境、需要作出更多样的选择……所有的生活变化,不管是会给孩子带来苦恼还是带来喜悦,都会引起压力;不管这些生活变化对孩子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都会让孩子的身体为此“付出代价”。在许多孩子身上,严重的情绪压力会导致身体疾病或伴有无器官病理的症状。因此,“对付压力”是父母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须重视的一门课程。

1.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对“爱”的强调似乎应该贯穿孩子的整个受教育过程。同样,在对付压力方面,得到了足够的爱和关怀的孩子也更显优势。人在婴儿期,生理和心理系统都十分脆弱,不堪一击。因此,孩子在婴儿期的时候需要爱和关怀,以保护这两大系统直到它们强壮起来,足以应付日常生活的压力。弗洛伊德认为,如果儿童易受压力攻击的特性在早年没有得到小心保护的话,会更容易患精神病。格林克的观点是,如果孩子的生理防御在婴儿期的脆弱阶段遭到袭击和削弱,那么日后就更可能患心理社会的身体障碍(包括被称作心身障碍的心理生理障碍、内脏障碍或转换反应,癔病等)。列维恩(1960)在鼠身上做的经典性研究支持他们的说法,他的研究表明,早年爱的缺乏会削弱对付压力的生理和心理防御,削弱学习的能力。所以,有了爱,孩子就更有可能茁壮成长。

2.小心保护孩子的身体健康。一个身体状况良好的人更容易自如地应付压力,孩子也是如此。疾病本身就是需要应对的压力,所以身体健康使人有更充足的资源来应付来自外部的压力。另外,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于自己的躯体形象和躯体的能力有更多的关切,健康的身体以及由此带来的较强的身体能力会给孩子带来对自我的肯定。这种积极的自我概念会使孩子更容易对压力作出积极的响应。

3.了解孩子对压力反应的程度和方向。相差无几的生活事件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对于有的孩子来说,考试失败是一个极大的打击,而对于另外的孩子来说则可能是一次认识自己的机会。研究表明,那些自我中心感强烈的、好胜心强的、不断提出要求的人往往能更好地应付压力,在非常高的压力水平下仍然有效而愉快地生活。尤其是如果这些人能力很强、身体健康,又有能做其后盾的家庭、朋友和社会组织组成的一张网支持他们时,更是如此。而另外的人则更适宜在较低压力水平下发挥。这种差别甚至在出生的时候就存在了。不同的婴儿对正常的刺激和不安的紧张所作出的生理反应极不相同。那些对压力作出低水平生理反应的孩子,往往在身体上用大肌肉群作出反应;反应过度的孩子更容易产生没有必要那么强烈的恐惧和焦虑;反应不足的孩子则容易缺乏应付未来类似压力所必要的谨慎态度和能力。因此,父母应了解孩子怎样对压力作出反应,以便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

如果你的孩子是属于对压力反应过度的类型,那么,为了使他避免过多的心理伤害和随之而来的对自己信心不足的感觉,我们必须给他比一般的孩子更多的心理支持。在孩子还没有掌握足够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之前,尽量使他远离过大的压力。我们需要帮助孩子进一步了解,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将会发生什么,应该如何行动;父母要成为孩子可信任的人,孩子需要和他信任的人讨论忧虑和问题,以产生其程度符合现实的焦虑,正确了解现实存在的压力和压力产生的来源。

4.多了解一些可提供相应帮助的资源。孩子应付压力的问题不仅需要父母的关注,有时还需要专家和专门机构的帮助。如果孩子由于心理因素而出现身体障碍,父母需要寻求专家和社会工作者的支持和帮助。因为所需要的治疗除了医学的治疗外,还需要某种非医学的治疗,包括:通常需要父母参与的心理治疗,以及用以改善不良的社会或家庭环境的社会治疗。但作为父母,常常难以把握孩子是否仅需要医学治疗,即很难确定孩子是有器官的疾病还是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障碍。家长可以参照心理学家J。O。卢格所提出的几条准则:

(1)孩子的情绪状态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应。例如,长期的背痛应该引起相应的情绪上的关切。如果一个孩子因为得了某种使其失去能力的疾病而不能参与日常活动,但他对此却抱着若无其事或者“满意”的态度,这多半是不正常的。

(2)应该研究儿童的现实生活环境。如果有证据表明存在一个未决的问题,那么目前疾病的种类、严重程度和范围也许是一种心理社会问题的生物学上的解答。

(3)仅仅治疗身体病症,使治疗不断遭到失败,是因为过度的情绪压力仍未得到消除。

(4)应该真挚地帮助具有未决问题的儿童。如果这还不奏效,那就应该全力以赴,使儿童感到:有人需要他,爱着他。

5.需要让孩子了解一些应对压力的策略。年幼的孩子所面临的压力并非如“大人”所想象的那么小。因此,孩子也需要得到指导,了解一些对付压力有效的策略。我们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引导孩子找到值得追求的目标。我们必须记住,有生活就会有压力,但如果压力是与我们觉得有价值的目标相关联的,那么我们在试图达到自己的目标时所经受的压力是自己乐意承受的,压力就成了喜悦,也就是令人愉快和有意义的。要提醒家长的是,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找到孩子认为值得追求的目标,但不能将自己的愿望强加于孩子身上,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本身也是一种压力。

(2)引导孩子对所面临的压力作出积极的评价。有证据表明,压力的性质,不管是苦恼还是喜悦,全在于当事者的观察,它所产生的情感冲击由于个人对压力情境的理解而部分地得到减弱。例如,面对考试的失败,如果让孩子清楚地了解失败的确切原因,并让孩子了解考试给他带来的是对自己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以便对未来努力的方向有更明确的把握,那么孩子更容易从失败的压力中走出来,更少地产生消极的情绪。当然,在考试之前让孩子清楚所面临的境况,包括可能面临的失败,也有助于降低压力水平。

(3)在必要时,引导孩子与压力拉开距离。孩子到了6岁,生理发展过程已相当稳定了,并在求学期间继续保持这种稳定。例如,两岁时,他的脉搏为100次左右,现在是70~80次。从生理上讲,入学儿童能更好地对付生物的或心理的压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已经可以对压力应付自如了。如果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防御机制还不成熟,那么,远离压力情境对孩子是一种必要的保护。例如,当他还没学会客观地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避开容易给孩子带来消极评价的情境会减少对孩子的自我概念的威胁,避免由此产生的没那么必要的压力;又例如,初达学龄的儿童在身体方面更乐于使用大肌肉群,而非乐于在生理上进行持久的、竞争性的运动,因此需要注意避免无限制的、与躯体接触的活动。

(4)培养孩子的利他主义精神。在指导孩子学会对付压力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记住,利他主义的处世哲学是最好的方法。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积极地考虑他人的感受,与所有的人建立爱的关系,我们会感受到我们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有联系的,能够互相关爱。我们会感觉到我们并不是孤独的,我们会相信,我们总会得到帮助。而且,为了使我们能够维持和平的关系和幸福的生活,我们就会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去理解动机和行为的自然基础,而更少地引起冲突、挫折和憎恨,也就更少地会因为冲突、挫折和憎恨而感受到压力。感觉到有爱、有朋友,相信终会有办法解决困难,这会让我们在面临恐惧和困难的生活时感受没那么可怕,没有那么难以忍受。

(5)引导孩子进行自我调节。当我们经历了一次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生理和心理的资源去处理的事件之后,充分的休息可以使我们获得几乎所有的恢复。因此,让孩子懂得休息和调节对孩子非常有利。这种调节的方法可以包括:有氧运动、充足的睡眠、从事爱好的活动、转移注意力、从事健康的娱乐等。另外,平时注意培养孩子乐观的生活态度也是好的策略。

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学校生活,不仅让孩子更有可能在学业上取得成功,而且有助于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人生。

同类推荐
  • 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

    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

    这是一本家庭教育图书。适合2~6岁的孩子的父母阅读。幼儿园,是孩子人格养成、习惯培养的黄金期。上幼儿园是为上小学打基础,上幼儿园是进入孩子进入社会的第一步。父母怎么做,影响孩子的未来人生。最让家长困惑的教养问题,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用自己的家教故事帮您找到答案。这是一本让父母不再为孩子的幼儿园教育而发愁的绝佳读本。
  • 让孩子学会自立的50件事

    让孩子学会自立的50件事

    本书属家庭教育类书。从孩子的生活、学习、交际等方面的细节入手,系统地介绍了关于培养孩子自立能力的50件事。
  • 孩子不听话父母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父母怎么办

    本书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细节入手,撷取了一些容易令父母动气发火的片断,以精辟的语言透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深刻地分析了孩子不听话的种种原因,指出了教育孩子的科学理念,从而为父母们开辟了一条能够轻松正确地应对孩子不听话行为的捷径。
  • 告诉孩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告诉孩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一项培养孩子自立精神和自立能力的计划。我不建议那些爱子心切的妈妈去读一些所谓“素质教育”的图书,它们简直在说谎。但是这本书似乎并不是这样。本书是一本母亲书,它让你懂得如何去面对你的孩子。语言流畅优美,……在我们的母亲从嘴里讲出这些建议或者忠告的时候,我简直无所发觉,……它轻松得让人忘了这是一本“教程”式的作品。
  • 2岁育儿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2岁育儿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竞争已成为事业发展的首要条件,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命运。为了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强盛,家庭的幸福,优生优育以及如何提高人类自身的质量,已引起全社会的瞩目。
热门推荐
  • 大温帝国之崛起

    大温帝国之崛起

    一个帝国的崛起,一代王朝的覆灭。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个人都在成长。她——林七若,生于乱世,注定了她不平凡的一生。一生征战已白发,红颜枯骨已成沙。望尽天涯肠寸断,思卿不见云雪山。血染江山如画,荣华富贵如花,挥剑断天涯,相思轻放下,梦中我痴痴牵挂。
  • 人生好色彩

    人生好色彩

    我的亲情,爱情,友情,是人生最美的颜料,谢谢你们
  • 快穿之仙君的草莓女孩

    快穿之仙君的草莓女孩

    苏草草作为一颗草莓????,是很爱吃草莓的,但是当她渡劫后成了仙,就成了仙界唯一一只草莓仙,苏草草身上是草莓味的,仙界小妖精一闻到这个味道,就精虫上脑,想吃了这只草莓仙,苏草草作为一只有脑子的草仙,不,草莓仙,她就攸的一下去找唯一不想吃掉她的怪了――萝卜,萝卜作为一只早知道一个惊天秘密的萝卜子精,她给苏草草指了条“明”路――去最讨厌吃草莓的仙君那里当差,就一定不会被吃了。于是乎,她去了,咦,仙君真不吃草莓呢,也是,草莓这么好吃,怎么能吃它吹。后来,苏草草作为一只有恩必报的草莓精,她就打算听天君的话去保护仙君历劫,等劫历完了,苏草草才明白这是个喵了个喵大的阴谋,而主谋就是他,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的仙君〖全文无虐点,双洁〗
  • 清风浊酒醉无忧

    清风浊酒醉无忧

    江湖纷扰,永无止境。国与国之间的纷争,谁是谁非
  • 待明日歌

    待明日歌

    敢问您玩过吃鸡么?您有没有想过,如果一百个人一队会怎样?
  • 大宣金凤

    大宣金凤

    大草棚内的金凤凰,南府不受宠的大小姐,云烈国挡煞的天乙贵人,当今太子的未婚妻子,先生说她旺主,旺夫,旺宅……却不小心入错了房,上错了床,那人竟是太子的叔叔……“皇叔,你占我便宜!”---------------------------------------他在大宣做人质,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却被她所救……大宣国长公主在此,谁敢动他!------------------------------------------新人新文,小紫在这里谢谢大家捧场!
  • 秋声离愁

    秋声离愁

    刚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米菲菲本身就是个糊涂虫,却遇见一个十分挑剔,又不爱说话但总是看着自己发呆的男上司,刚开始自恋的认为男上司喜欢上自己,自满自乐。几天的交往下,才慢慢发现自己上司喜欢的只是与自己十分相似的人,专情的上司总是不能忘怀于过去那个人。在一次出差途中,自己了解了他们之间的点点滴滴,祝福又羡慕。当男上司和记忆中的那个女孩相遇后,自己该何去何从,他们又该如和继续发展下去.....
  • 不科学游戏

    不科学游戏

    莫楚辰,男,20岁,反正就是一个宅。莫楚辰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至少,在被一个蛇精病队长盯上之前,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普通人,当有一天,蛇精病队长拉他组队之后,他才赫然地发现,他所在的游戏小队在其他人的眼里就是蛇精病混合体一般的糟糕物!。(一个关于网瘾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遇到各种大神,最后成为大神的故事)【怎么说呢,这是一个由很多世界很多小故事组合起来的游戏,所以有时候人物会很多,有时候又没什么人。大家可以留言写下自己设定的角色哦~】
  • The Cost of Kindness

    The Cost of Kindne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宴哥的女朋友超撩

    宴哥的女朋友超撩

    【喜欢你,不喜欢说出来,因为我更喜欢做出来。】安嫣花了三个月才把齐宴追到手,这三个月她对他说了一大堆情话,两人在一起后安嫣也没见齐宴对自己说过一句情话。“齐宴,你喜欢我吗?”“自己体会。”“我感觉你不喜欢我,都在一起这么久了你一句情话都没对我说过。”“我不喜欢说……”“可是我喜欢听。”“我还没说完呢,我不喜欢说,因为,我更喜欢做出来。”【人美路子野安嫣x人狠话不多齐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