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450500000002

第2章 见树又见林——你就是社会学的分

第1节 走近社会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问

什么是社会学——认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9世纪30年代法国学者奥古斯特·孔德在其《实证哲学教程》中首先使用了“社会学”这个术语,社会学这一学科才算正式出现在学术的殿堂之中。但是社会学诞生100多年来,对于它的研究对象到底是什么一直没有明确的结论。孔德创立社会学之时,把社会学定位于一切社会科学的总纲,研究人类社会存在的本质规律和运行法则。但是随着社会学的不断发展,不同的社会学家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因为人类社会毕竟太过复杂,而人生活于社会之中,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导致了不同的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社会学。所以在社会学近200年的学科历史中,产生了大量的对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判断。

其实,对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在形而上的哲学层面有一个总括性的判断,即社会学是一门对人类社会进行总体性综合性研究的社会科学;它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研究人和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但是这个概念其实是通过全景式的描述把一切有关社会的学问都包括在内,但对于实际的社会学研究来讲却显得太过笼统。关于社会学的具体的研究对象,一直以来是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国内外的社会学家提出过各种各样的定义。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孙本文在其名著《社会学原理》中对国外的社会学家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定义归纳为8种:

(1)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形式的。这主要指的是社会制度,比如政党制度——两党制与多党制;比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比如经济制度——公有制与私有制等,这些社会表现出来的组织方式,就是所谓的社会形式。

(2)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社会学所认为的文化广义上来说就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一切几乎都是文化产品。但是在社会学具体的研究中一般都把文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比如有专门研究民间风俗的,有专门研究婚姻文化的,也有研究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差异的。比如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就研究中国、印度、阿拉伯与欧洲文化之间有什么不同,他研究为什么不同文化中的人对同一个事情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3)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以及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所谓的社会现象其实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比如国内的大学生就业难、高房价、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用工荒等,以及国外的中东的紧张局势、索马里的海盗、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等,这些都是大事件,社会现象同样也有小事件,比如北京的的哥喜欢与乘客闲聊、家长想办法把子女送到补习班、两人要结婚男方要有房等,我们或者觉得这些社会现象离我们太远,或者觉得只是个人的私事,但其实这些社会现象背后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社会学就是研究这些社会现象的。

(4)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很多社会学家认为人类社会其实就是由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构成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不同的事物之间的一种联系,小到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如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同事关系,大到国家关系、民族关系,还有经济关系、法律关系等,正是这些关系构成了我们的社会。而社会学就是通过研究这些关系来认识我们生存的世界。

(5)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进步的。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几千年,我们是如何一步步从原始社会演进到现在的,我们是如何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走向信息时代的,这些是宏观上的社会进步。那么我们看看香烟的历史,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公共场所吸烟还被认为是有风度的事情,可是现在已经倡导全民禁烟了,这同样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的现象。社会学对社会进步的研究是企图找到其背后的动力。

(6)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组织的。整个社会是宏观的,个人是微观的,那么联系宏观与微观的就是中观层次的社会组织。每个人从出生就在一个家庭及家族里,上学在学校里,工作在公司里,我们其实一直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组织之中,人与人组成特定的群体,这个群体有着明确的界限和内部规则,它就可以看作是一个社会组织。个人就是通过由群体形成的社会组织而与整个社会进行互动的。

(7)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互动过程的,比如个人与个人之间是如何交往的,个人与一个社会组织——企业——是如何处理关系的,组织与组织之间——商业谈判——是如何交往的,这些都是社会互动。

(8)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研究社会行为其实就是要找出个人做出的行为背后有什么样的社会原因。比如有的地方人们乘公交车自觉排队,有的地方就不是这样,甚至在同一座城市的不同角落也存在差异;或者在一个没有引导栏杆的站台人们不会排队,而当加上一个栏杆后人们就排队了。这种行为以及它的变化背后有什么样的社会因素呢?这就是社会学研究社会行为希望找出的答案。

当然具体到某一个社会学家其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定义并不限以上几种,可以说有一个社会学家就有一种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定义,但概括来讲所有的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定义基本都包含在这几种定义之中。社会学传入中国以后曾经在20世纪初取得了很多学术成就,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学家也是层出不穷。我国的社会学家同样对社会学研究对象作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

(1)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类型,就是一门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以及机制的综合性的具体社会科学学科。

(2)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发生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里的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并从中探求人们社会行为的规律。

(3)认为社会学是以整个社会作为其研究对象,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社会生活现象及其规律性。

(4)认为社会学以社会的构成、体统、变动以及有关人生的事物现象、问题与社会体统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5)认为社会整体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6)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研究社会矛盾及其解决途径的科学。

(7)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所谓对象是确定的,是从变动着的社会整体出发来研究社会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着眼于整体综合,而立足于局部分析;社会学的对象又是不确定的,它的触角深入社会现象的一切领域,而对这些专门领域的研究已经形成专门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等正在发展成为独立学科,如人口学、劳动学等。

(8)认为一定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对社会关系的宏观分析就构成宏观社会学,对它的局部分析就构成微观社会学,而对社会关系进行具体的调查研究构成了应用社会学,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理论分析和科学抽象构成了理论社会学。

(9)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制度。

(10)认为社会学是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科学,是以研究社会问题为中心的一个“科学群”。

(11)认为社会学是从变动的社会整体出发,以多种角度和多种层次综合研究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为内容的社会整体的形式、模式、组成构成、运动和规律,及社会各方面(或各种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之间相互性的科学。

(12)认为普通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整体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社会整体发展的规律。普通社会学也可以划分为关于一切社会形态整体发展的一般规律、某种社会形态整体发展的特殊规律、某个特定社会整体发展的个别规律三个基本研究层次。

从以上这些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定义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侧重以社会为对象,重在研究社会的结构和过程、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社会的秩序和进步等,即是以社会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整体来加以研究;第二种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也就是从组成社会的个人入手进行社会学研究。在每一种研究取向中又可以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来进行细分,这就使得社会学的研究纷繁复杂了。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社会学研究对象问题的争论呢?其实,导致社会学研究对象问题有着长期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学总体上是把整个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而社会对于我们来说又过于复杂,十分不易把握,这就使得某一个社会学家往往只能从一个侧面进行他的研究,因此也就从这一侧面出发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进行定义。而且,不同的社会学家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也不一样,这也导致了认识社会的方式千差万别,进而导致了对社会学研究对象定义的不同。

其实对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我们每个喜欢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的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判断,当然这种判断是建立在不断的阅读与实践的基础上。社会是一本“活”的大百科全书,我们要培养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敏感性,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认真思考其中的逻辑关系。社会是抽象的,同时社会也是具体的,我们应该学会用一双慧眼来发掘身边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背后隐藏着的深意。一旦你能够从那些看似平常的事物中总结出合乎逻辑的解释,那么你已经具备了成为一个社会学家的潜质,你已经打开了通往社会学学术殿堂的大门。

社会学是一门神奇的学问,它能让你站在历史的高度上看待社会事物,从本质上把握社会事物发展的规律,让你更好地应对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成为社会学家的潜质,只要我们勤于观察、勤于思考,每天都读点社会学,我们就能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从个体到社会的联系纽带——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是什么”是每一个初学社会学的人都会问的问题,其实不仅是初学社会学的人,就算是系统地学习过社会学的人也经常被这个问题困扰。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很多,研究对象的范围又很广,所以社会学给人的感觉不像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其他社会科学那样有一个特定的专业的研究领域,因此很多人说社会学是一个边缘学科,它研究的都是其他社会科学不研究的那些“剩下”的学问。

这其实是对社会学的一种误解。那么社会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呢?社会学家已经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社会学不应该从它的研究对象或者说研究内容上来下定义,而应该从它的研究方法上来下定义。那么社会学认识世界的独特之处是什么呢?我们在这里就要了解“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个概念。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他的传世名著《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社会学的想象力”。在他看来,不仅社会学家们应该具备社会学的想象力,普通民众也应该具备社会学的想象力,而且学习社会学的目的就是发展人们的这种社会学的想象力,而进行社会学的研究就是运用这种想象力去认识世界、解释世界。那么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呢?

在米尔斯看来,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品质或者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能帮助你理解个人经历与这种经历背后的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米尔斯说:“人们需要的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人们能看清世事,以及发生在人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我想要描述的正是这种品质,它可能会被记者和学者、艺术家和公众、科学家和编辑们所逐渐期待,可以称之为社会学的想象力。”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其实我们所有的行为或者遇到的事情都有社会的力量在起作用。比如说就业难的问题,看似与求职者的个人能力、专业技能、工资要求等有关,但是在这些个人因素背后,涉及教育体制、大众心理预期、社会舆论、产业发展不平衡等社会因素。就是我们认为最个人、最隐私的行为,比如自杀行为,也是深受社会因素影响的。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其名著《自杀论》中已经通过研究表明,也许对一个人来讲自杀是个人的事情,但是当我们把眼光扩展到一个国家、一个大陆,我们就会发现自杀率的高低受到宗教信仰、自然环境、职业结构、民间习俗等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

所以米尔斯指出,个人在各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所经历的事情往往是由社会的结构性的变化引起的,要理解许多个人经历的变化,我们需要越过这些变化来看待它们。由于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各种社会因素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复杂,社会结构性的变化的数目和类型也不断增加,人们要想对社会结构的观念有清楚的认识并敏锐地运用它,就要在大量不同的环境中捕捉它们彼此间的联系,这就需要我们具备——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的想象力是发现个人生活历程与历史以及社会结构之间联系的能力,同时它也是一种视角转换的能力:当我们认识事物时,我们可以从自己的视角切换到他人的视角,从政治学的视角转移到心理学,从对一个简单家庭的考察转到对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预算进行综合评估,从思考石油工业转换到研究当代诗歌。通过这种看待问题时视角的转换,我们能把看似不相关的事情联系起来,发现它们背后的联系,这种联系能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发生在我们身上或者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背后的真实原因,同时也能让我们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就是要求我们想象自己离开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熟悉的惯例,用更开阔的视野去认识问题。

比如我们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从喝咖啡这个很个人化的日常行为中可以发现很多更加宏观的社会现象。

第一,对于大部分喝咖啡的人来说,咖啡并不只是一种提神的东西。“喝”咖啡的重点是在喝,它作为我们日常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具有象征价值。比如对于欧洲人来说,在早上喝一杯咖啡标志着新的一天的开始,是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种形式。而两个人或更多的人约在一起喝咖啡则更多的是一种交往的方式,至于咖啡本身在这种形式中是不重要的,重要的人们有闲聊的机会。

第二,咖啡中的咖啡因对大脑有刺激性作用,许多人喝咖啡是为了提神,但是人们却并不把嗜好喝咖啡看成是吸毒。同样的情形还发生在酒精饮料身上。如果从医学的角度看咖啡和酒精都是一种毒品,但是咖啡和酒精却成了一种社会能够接受的毒品。而大麻、海洛因却不被人们所接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这恐怕就要从咖啡与酒精饮料的发展历史中寻找答案,这时你就要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去完成这个有意思的工作。

第三,当一个人喝了一杯咖啡时,那么他卷入了一个覆盖全世界的一种复杂的社会与经济关系。从世界贸易来看,小小的咖啡豆是一种把地球上一些最富裕和最贫穷地区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的产品。咖啡主要由贫穷的国家生产,但却在富裕国家被大量消费。咖啡在国际贸易中是仅次于石油的最有价值的商品,同时咖啡的生产、运输和销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数不清的人们在这个系统中工作。当你消费一袋小小的咖啡豆时,你应该能想到它从产出地到你的餐桌上经历了多么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涉及了多少的社会现象。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我们能够认识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受到世界范围的社会交流的影响。

第四,饮用咖啡这种行为与饮茶、吃香蕉、吃土豆等行为一样,并不是本民族本来就有的行为,它们能够成为一种世界消费品是历经几百年的世界交流的结果。如果我们考察这些农产品的原产地以及它们现在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我们就能明白这几百年来人类历史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就能知道我们现在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常常受到历史车轮的影响,而我们应该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去认识这种历史,以便更深刻地理解现在的世界。

第五,咖啡的消费其实已变得“品牌化”和政治化了。我们觉得选择何种咖啡是个人的喜好,但其实这种所谓的个人选择已经受到了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受到了广告的影响。人们可以选择只喝纯天然的咖啡或者速溶咖啡,也可以选择光顾“独立的”咖啡厅或是像星巴克那样的咖啡连锁店,而不论人们作出什么样的选择,都会说出很多理由,而这些理由大多听起来都与个人喜好有关。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地思考一下自己最开始为什么会作出这种选择以及有什么外在因素起了促进作用,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这种选择是被广告、被舆论、被所谓时尚等所左右的,而这些广告、时尚的背后又有着要么是经济利益、要么是社会心理的作用。

社会学的想象力使我们发现许多事情看似只与个人有关,但它其实反映了更大的问题。比如失业问题:失业对于丢掉工作而又找不到新工作的人来说,是一场个人的悲剧,然而,当一个社会中有数以百万计的人都处在相同的境地时,失业就不单是个人的问题了,而成为一个体现着大的社会趋势的社会问题。我们学习从社会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就是要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去观察,学会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的想象力让我们理解历史与个人的生活历程以及在社会中二者间的联系;社会学的想象力能戏剧性地让我们理解我们的周围显示出来的日常生活与更宏观的社会现象间的联系。我们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目的在于探究个人在社会中,在他存在并具有自身特质的一定时代,他的社会与历史意义何在。

社会学的奠基者——古典社会学“三大家”

社会学的发展基本上分为古典和现当代两大时期。古典时期社会学的学术重心在欧洲,尤其以法国和德国为重,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社会学的学术重心逐渐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当然,在近年来欧洲社会学重新恢复了二战前那种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与美国社会学并驾齐驱,共同构成了当代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力量。

进入20世纪以来,社会学各种各样的理论层出不穷,每一种理论都有着一定的道理,能够对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学问题提供合理的解释和研究指导,但这许多不同的社会学理论归纳起来,究其根本有三种价值取向——第一种是实证主义传统,这一传统把社会当作一个客观存在的整体来加以研究,强调社会是一个由具有不同功能的各部分组成的完整系统,典型的是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第二种是冲突理论,它强调社会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社会的存在和运行都是矛盾运动的结果,只有通过社会不同部分的冲突现象才能真正理解社会的内在规律;第三种是具有人本主义的理解社会学,它强调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学的研究应该从个体出发,由微观到宏观逐步理解社会现象。

这三种理论传统或者说理论范式基本概括了现在所有的社会学理论的价值取向,而三种理论传统分别来自于古典社会学时期的三位著名学者——涂尔干、马克思、韦伯,他们三人被称为古典社会学“三大家”,是社会学的奠基者。

1.埃米尔·涂尔干

埃米尔·涂尔干(1858~1917年)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他的著作对于现代社会学产生了持久的影响。涂尔干把社会学视为一门新的科学。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必须像自然科学研究一样,客观地研究社会生活。涂尔干把社会事实确立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他的社会学第一原则就是“把社会事实当作事物来研究”。他强调社会事实先于个体的生命而存在,比个体生命更持久;它的存在不取决于个人,是先行的社会事实造成的。社会事实以外在的形式强制地作用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塑造了人们的意识。人们无法摆脱社会事实的熏陶和影响,而且违反社会规则将受到惩罚。涂尔干认为,一切社会的观念都具有这种强制力:人类大多数的意识不是个人自己生成的,而是在外界的引导、熏陶和压迫下形成的。社会高于个人,社会事实不能用心理学等研究个体的方法来解释,必须用社会学的方法、观点解释。涂尔干举例说明宗教、道德、法律、社团、协会、语言以及服装样式均属社会现象,都是社会学特定的研究对象。涂尔干还将社会事实分为“运动的状态”和“存在的状态”,前者指与思想意识相关的现象,后者是社会上一切组织和有形设置。涂尔干特别重视研究社会事实的“运动的状态”。

涂尔干认为社会事实是较难研究的,因为社会事实不能被直接观察,所以必须间接地分析它们,比如从它们的表达方式入手,法律、宗教条文和书面的行为准则等。涂尔干强调在研究社会事实时要摒弃主观意识形态的干扰,摆脱先入为主的偏见。涂尔干认为科学的观念只能来自科学的实践。他要求社会学家研究事物的本来面目,构造反映社会事物真实本质的新观念。

涂尔干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他提出了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阐述了社会事实之间存在的结构、功能和因果的关系,制定了一系列社会学研究的实证研究的规则,使社会学方法论具有了实质性的内容。涂尔干把统计学的方法带入了社会学研究,从而结束了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长期脱节的状况。涂尔干的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等。

2.卡尔·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是社会学冲突理论的先驱。马克思总是把经济问题与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来思考,所以他的著作非常富有社会学的洞察力,他的著作对社会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关注的是现代社会的变革,他认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导致人类社会由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最重要动力,重要的社会变革都是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与以前历史中的经济体系截然不同的生产体系,正是这种差别导致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产生。正是资本主义这种大工业生产方式,把整个社会都变成了一个大工厂,每一个人都成为了生产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人都被异化成了机器,而不再能像以前一样更多地关注精神层次的生活。但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只有通过资本主义把社会生产力释放出来后,人类社会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建构,即是所谓的共产主义。

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都是以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变革的主要根源并非是人类的理念或价值观,相反,社会变革主要由经济影响推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马克思相信工人阶级革命的必然结果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富人和穷人之间没有巨大差距的新社会。他并不是说个体之间的所有不平等都会消失,而是指社会不会再被划分成一个由垄断经济和政治权力的少数人所组成的小阶级,以及一个由不能从劳动创造的财富中获取丝毫利益的人民大众所构成的大阶级,经济体系以公有制为基础,将要建立一个比我们今天更为人道的社会。马克思相信,在这种未来社会中,生产将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更先进和更有效率。

马克思的研究不仅在学术界而且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研究涉及广泛,不仅是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都将马克思作为本学科的重要思想家。《资本论》是马克思理论的代表作,而《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均从不同侧面阐述了马克思的社会理论。

3.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年)是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被公认是现代社会学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韦伯是一位知识广博的人,他的著作涵盖经济学、法律、哲学、比较史学以及社会学等诸多领域,他的大部分著作也都是有关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以及现代社会是如何不同于较早时期的社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研究。

韦伯受到马克思不小的影响,但他对于马克思的理论有许多批评。韦伯认为经济因素确实是重要的,但是人的理念和价值观也对社会变革具有同样的影响力。韦伯认为社会学应该关注社会行动,而不是社会结构,也就是说人类的行为动机和价值理念是社会变革背后的动因,思想、价值和信念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推动社会转变的发生。韦伯认为个人有能力自由行动和创造未来。与其他两个奠基人不同,韦伯不相信外在或独立于个体的结构;相反,他认为社会的结构是通过个体的行动相互影响而构成的,社会学的工作是理解这些行动背后的意义。

韦伯在宗教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影响非常大,他比较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异同,强调了个人对社会行动所起的作用。他认为基督教信仰的某些特征对资本主义的兴起有着强烈的影响。但是在涂尔干和马克思的理论中,这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只有在经济的变革中才会出现。但韦伯认为,文化观念和价值观有助于塑造社会和我们个人的行动。

韦伯的社会学理论还有一个重要部分是有关理想型的阐述。理想型是理解世界的概念或分析模型。在现实的世界中,理想型是不存在的,现实中的某一种社会类型都只反映出了理想型中的某种属性。但是关于理想型的假设非常有用,因为对于现实世界里的任何情形的理解都可以通过与理想型的对比来完成。这样一来,理想型就成了一个固定的参考点。

关于韦伯的研究重点到底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宗教社会学领域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但不论怎样,韦伯都给社会学留下了宝贵的理论遗产。他的主要著作有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为代表的一系列宗教社会学著作,研究知识社会学与政治社会学的名著《学术与政治》,在经济历史领域的鸿篇巨制《经济与社会》以及其他一系列内容涉及广泛的演讲稿和论文。

涂尔干、马克思、韦伯这三位社会学的奠基人,他们的理论内容涉及广泛,现代社会学几乎所有的研究主题都能从他们的著作中找到开端。因此,如果你想要对社会学有系统的了解,对社会学理论有深刻的认识,“三大家”的著作是绝对不能绕开的,甚至可以说如果你能对他们的著作有系统的研究,你的社会理论就已经有了很深的造诣,对于社会学的其他理论你也能很容易理解。所以我们学习社会学就从“三大家”的著作入手吧。

贯穿始终的社会学研究对象——现代性

社会学创立于19世纪的欧洲,那个时候欧洲正经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工业化。工业化使得欧洲国家相继从传统社会进入了现代社会,而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迁,不论从物质方面如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城市发展等,还是从精神层面如宗教信仰、社会道德、民俗民风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个改变是如此迅速,使得当时的人们还没有做好准备就步入了一个与以往(往往就是几十年前)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个世界有着新的规则、新的现象、新的社会问题,这都促使当时的学者们去研究、去认识,而社会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最初的社会学家们所要研究的主题就是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不同以及现代社会出现的种种新的社会现象。而所谓“现代性”,简单来说就是对现代社会出现的新现象以及现代社会人类心理出现的新变化的一个总称。

欧洲最先步入了现代社会,在20世纪,世界的其他地方也都相继进入现代社会,而现代性问题也就不断地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现,社会学家们也不间断地在对现代性问题进行着研究。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学更多转向了对具体社会现象的微观社会学的研究,但是许多社会学名家依然在提倡以一个历史性的、更宏大的视角来研究现代性问题。因为现代性不仅是社会学研究的起点,也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最关键的是,现代性不仅是一个学术上的概念,而是真实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社会现象。所以学习社会学、研究社会学都必须对现代性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德国的社会学和哲学家哈贝马斯指出:“人的现代观随着信念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此信念由科学促成,它相信知识无限进步,社会和改良无限发展。”现代性是在社会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等多方面展开的一项强大而长期的社会变革和精神变革,它的起源是一个广泛而深远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历史变迁过程。一般来说,社会学把18世纪启蒙主义运动兴起看成现代性缘起的时期。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性:首先,在社会的组织结构方面,现代性标志着一个新的世界体系逐渐形成,社会逐渐从宗教化、神圣化的氛围转向世俗化,世界性的市场、商品和劳动力在世界范围内流动;民族国家建立,现代行政组织和法律体系建立;其次,在思想文化方面,人们逐渐摆脱了宗教化的思维方式,而以理性原则为其他础的对社会历史和人自身的反思性认知体系开始建立,教育体系以及大规模的知识创造和传播,各种学科和思想流派相继产生,这些思想文化不断推动社会向既定的理想目标发展。

很多学者认为现代性更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变迁方面,这种变迁使得现代社会完全不同于传统社会。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精神文化变迁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宗教与世俗世界观的分离,这种分离产生了三个知识体系:科学、道德与艺术,现代社会就是建立在这三个知识体系之下的,这与传统社会中宗教信仰控制着社会文化完全不同。韦伯指出,自从18世纪以来,基督教世界观中的问题都被分配到了不同的知识领域进行研究,各种学科不断出现,社会文化的每一领域都有特定的专家进行研究,文化的这种职业化趋向使社会的认知体系和实践行为分别形成了三个内在结构:认识——工具结构、道德——实践结构、审美表现的合理性结构,每一结构都成为特殊专家的掌控对象。也就是说,现代性使人类摆脱了信仰的束缚,使人类明白自己可以认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世界因此失去了神秘感,韦伯把这个过程叫作“除魅”。但是失去信仰的人们反过来精神变得空虚,社会生活也不再有着神圣的意义。很多社会学家认为现代社会的人都被物化了,只能称之为工具,而不能称之为人,这也是现代社会最大的问题。

现代性主要体现在社会制度和功能的变化。现代性是伴随着工业化而形成的社会、经济、政治领域制度变迁的现代特性,它以“理性化”为基本特征。现代性可以概括为科技革命、工业体系、社会结构功能高度分化和专门化、经济增长、都市化、国家功能集中化、民主制、法理化、社会平等等诸多方面。也就是说,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技术化,越来越组织化,人们越来越像一个零件一样在社会的特定位置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现代化使人类摆脱了传统社会中自然、君主、上帝的奴役,但是又使人陷入了理性化、技术化、组织化的牢笼之中。对于现代性的问题我们要学会思考:工业文明对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是否是一个阻碍?马克思关于社会分工、工业化、私有制与人的“异化”问题的研究,韦伯所揭示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矛盾,西美尔提出的“物化”概念,表明了现代人新的精神困境——人变得越来越像机器而失去了人性。现代化最大的困境在于:现代社会组织的“理性化”最终导致了人类生活的非理性化,现代人类追求个人自由的终极状态却是非个人性。这种现代化的困境深植于人性的内在冲突中。

现代社会是一个矛盾的世界,现代人类为了追求自由,凭借理性来提高控制生活条件的能力,但是理性化的社会分工所产生的生产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科层组织,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又反过来成为人性异化的根源,使现代人从事着异化的劳动和异化的生活,人被片面化、非人化和机械化。现代化反成为人的精神自由的敌人。现代性现象像一个具有“贾纳斯”面孔的两面神,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现代性问题仍然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深刻的挑战。中国的现代化能否超越西方国家走出一条新路,从而创造一种社会人文良性互动的东方式的现代性,这都是我们学习社会学应该思考的问题。

研究领域广泛的社会学——社会学主要分支学科

社会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我们的社会学想象力,把社会学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已知的学科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社会现象。因此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是非常多的,可以说任何已知的社会科学学科都可以纳入到社会的研究范围,通过社会的视角和方法加以重新研究,找出隐藏在这些社会现象背后的真相,得到对于人类社会全新的认识。我们现在就把主要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加以介绍。

1.文化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特殊规律与社会作用的一门学科。文化社会学这一名称,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巴尔特在《社会学的历史哲学》一书中提出的。文化社会学有两个来源:德国和法国的社会学;英国和美国的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不同的来源使得文化社会学的内涵有所不同——主要有作为综合社会学和作为社会学分支学科的文化社会学两种涵义。

作为综合社会学的文化社会学,其主要理论家是德国的西美尔,他把社会学分为一般社会学、形式社会学和哲学社会学三类,认为形式社会学是社会学的重点,它研究社会现象的纯粹形式,提出了以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化社会学。

德国文化社会学主要研究人类历史上不同精神状态的发展,因此德国的文化社会学也可以看作文化哲学或历史哲学。它虽然主要以精神文化为研究对象,但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知识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等。而法国的涂尔干以“集体表象”的概念建立自己独特的文化社会学。他的“集体表象”与广泛的文化概念很近似,包括集团意识、行为方式、制度等。这些都是超越个人心理的,具有外在性和强制性的特征。他认为社会学应该以“集体表象”作为研究对象。

作为社会学分支学科的文化社会学,主要是指英国和美国的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它们从研究原始文化转向研究现代社会生活,并逐步演变形成,可以看作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及与社会学结合的产物。美国的文化社会学研究认为现代社会中的许多问题是起源于文化,唯有重视社会中的文化因素的研究,方可得到解决。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另一个来源是民族社会学,它认为文化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一般的文化,而民族社会学是研究民族社会中特殊的文化,后者为前者提供研究材料,前者对后者进行综合研究。英国的文化社会学起源于功能学派的社会人类学,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利夫·布朗。

现代文化社会学的研究内容相当广泛,主要包括:文化的起源、积累、突变过程;文化的产生、发展、分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文化在时间、空间发展上的不同层面;文化发展的社会系统的不同属性,如民族性、阶级性等;文化的冲突、分化、调适、整合过程;文化变迁的动因、规律、周期;文化与社会化、文化与文明、文化与生活方式等的关系;文化在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文化社会学的理论流派也比较多,主要有:进化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传播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功能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心理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等。

研究文化社会学在社会生活中有着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比如有利于对文化进行整体性和综合性研究,以多视角对文化进行研究,把握各种社会文化现象产生、发展的规律及趋势,以便为社会生活提供各种参考;研究人们的心理、习惯、性格、行为与特定社会文化的密切关系,找到对人类行为的解释;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文化社会学对于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可以提供一种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视野。

2.家庭社会学

家庭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婚姻、家庭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对于家庭的研究其实古已有之,但把家庭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是在19世纪以后。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工业化、都市化的加速,家庭的功能、结构和观念发生了变化,引起了所谓的“家庭危机”,这种剧烈的社会变迁促使人们进一步探讨家庭的社会本质。后来由于社会学学科的形成,家庭被纳入到了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很快就成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

家庭社会学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偏重于家庭演化理论的研究;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逐渐从研究家庭历史转向对家庭现状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后,家庭社会学的研究从微观转向宏观,开始在社会整体的视野下来研究家庭的运行规律。

家庭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基本上包含了与家庭有关的各个方面,但基本上分为两种倾向,一种是研究家庭在社会中的功能,一种是研究家庭本身作为一个组织的运行状况。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研究主题有:家庭制度;家庭结构,比如不同的家庭类型,组成家庭的各个部分等;家庭功能,家庭功能与家庭结构的研究是相辅相成的,功能决定结构,结构影响着功能;家庭关系,研究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内在逻辑,寻找最佳的家庭关系模式;家庭角色,主要是指家庭成员在承担家庭义务和享有家中权利方面所表现出的一定行为模式。家庭管理,主要是从经济和心理两个方法研究家庭如何良性运行;家庭观念,主要包括婚姻观、道德观以及法律观念;家庭的演化,作为家庭社会学最初的研究主题,现在也依然是研究的重点内容。

家庭社会学的理论也同整体的社会学理论一样有着众多的流派,有从社会整体角度研究家庭的,有从系统综合性的角度研究家庭的,还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研究家庭的,等等。主要包括:制度论,从控制个人行为的社会规范来研究家庭;结构功能主义,从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影响中研究家庭;冲突论,注重从冲突角度研究家庭;符号互动论,研究家庭与社会、家庭中的人与人之间如何通过象征性的行为来沟通;社会交换论,认为家庭关系或家庭行为是一种彼此交换的关系;研究家庭的生命周期,以及家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的内容和任务。

家庭社会学是重要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因为家庭是个人与社会最初也是最稳定的联系纽带,通过对家庭的研究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个人是如何适应社会、如何组成社会,而社会又是通过何种方式来作用于个人,使其产生相应的社会行为。

3.知识社会学

知识社会学是研究知识或思想产生、发展与社会文化之间联系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1924年,德国社会学家舍勒在《知识社会学的尝试》一书中首先使用了“知识社会学”这一名称。这里的“知识”一词的含义包括思想、意识形态、法学观念、伦理观念、哲学、艺术、科学和技术等观念。知识社会学主要是研究思想、意识形态与社会群体、文化制度、历史情境、时代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等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或者说是研究这些社会文化因素如何影响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发展。

知识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学开始转向对知识、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之间关系研究的结果。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出现了社会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危机,一些社会学家转而研究人类历史的不同时期、不同种族和民族的思想、意识、精神的发展,研究各种思想、意识形态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联系。

舍勒在《社会学与世界观》、《知识社会学的尝试》等著作中,论述了知识或思想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知识都是社会生活的产物,要研究它的产生和发展,就应分析它与社会群体之间的联系,说明何种社会群体产生何种思想、某种思想为什么得以发展。

社会学家曼海姆是舍勒之后对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贡献最大的人物。他著有《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知识社会学导论》、《知识社会学论文集》等,强调要研究思想史上各种变化的观念、知识对于思想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知识社会学认为不同社会群体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或知识,是社会群体历史经验的集合。社会群体的生活形式不同,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也不同。知识社会学的任务就是对思想的形成、发展、变化及各种观念的相互依赖关系进行有控制地经验研究,找出意识形态与社会群体的联系,然后由经验研究上升到认识论高度,探讨思想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真实程度,确定思想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及其结构,建立起检验知识或思想的正确标准。阶级、社会地位、职业群体、代际关系、生产方式、权力结构、历史情境、竞争、冲突、流动,以及价值观、世界观、社会思潮、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文化心理等都可能成为左右我们知识或思想产生的诱因。世界上是否存在普适价值至今没有定论,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认识都是受历史条件限制的。

知识社会学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是知识或思想存在的基础、知识或思想存在的形态和存在的关系。当代知识社会学的发展,越来越走向经验研究,主要是研究知识的生产、储存、传播和应用。现代社会是知识密集的社会,社会学越来越重视知识在社会发展、变迁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4.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的社会性质、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进入20世纪以来,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西方教育学家逐渐把目光转向更广阔的社会,与此同时,西方社会学家也希望借助教育来解决社会问题,教育社会学就由此产生。教育社会学的创始人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他于19世纪末对教育社会学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指出运用社会学方法研究教育的必要性。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道德教育论》、《教育与社会学》等著作中详细阐述了一套教育社会学理论,他认为教育的性质和功能是社会性的,社会学家应该研究教育在社会学意义上的功能、教育与社会和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不同类型的教育制度等内容。

进入20世纪,以研究社会为中心的“新兴的教育社会学”兴起,教育社会学研究重点从教育本身转向分析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和与社区的关系中的角色地位,分析学校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社区状况与教育系统行使其功能的关系,开始研究教育与一般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二战之后,随着各国开始重视教育问题,教育社会学也逐渐被公认为一门重要的教育基础理论学科。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教育社会学研究开始向理论研究方向转变,在理论和方法上取得了新的进展,社会学家与教育学家的相互影响和合作增强。当代教育社会学已成为教育科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研究领域已经涵盖各种类型的教育,从微观研究发展到宏观研究,跨国、跨地区的比较教育社会学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教育社会学理论流派主要分为两大派:和谐理论学派,主要是基于功能理论来研究教育社会学;冲突学派,这一派认为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功能是再生产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即再生产未来的劳工被异化了的意识。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化过程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等。

5.政治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是以政治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它把政治现象放于社会现象的整体中加以研究,以研究政治行为的产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

政治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末,当时社会学研究开始走向成熟,研究范围逐渐扩展并深入到社会现象的许多方面,对各种政治现象的社会学研究也更加深入、系统。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制度建设”这一问题的提出,一些社会学家开始建立一种新的社会政治理论。如法国的涂尔干从社会分工、道德整合等客观事实出发,提出了他的宗教改革、集体主义等社会政治理论;德国的韦伯通过对国家的社会经济体制的比较分析,论述了宗教观念与经济活动、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各种文化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官僚制度、政治组织和权力等问题。意大利的帕雷托把社会分为精英和民众两部分,提出精英循环论;马克思的思想,尤其是有关阶级结构、阶级冲突的分析,对社会政治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促进了有关阶级结构对政治行为的影响的研究。二战之后,政治学家提出政治学研究应重视对人的政治行为的研究,重点在于还要分析人的心理活动和影响人们行为的周围的刺激因素。他们把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以及自然科学的一些知识运用到政治学的研究领域,政治社会学可以说走向了成熟。

政治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国家的社会性质、作用及其“合法性”和“有效性”;政治党派和政治运动的性质、组织和功能;精英人物的政治观点;阶级的演变和阶级联合、阶级冲突的规律性;意识形态同政治的关系等。

政治社会学同样可以分为宏观政治社会学和微观政治社会学:前者研究政治权力的社会基础、社会阶层和集团冲突与政治制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后者则研究具体的政治制度,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机构、领导模式、处理冲突的方法,以及与其他组织的关系等。

政治社会学与政治学相比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主要区别是:政治社会学强调经验研究,政治学则偏重于理论研究;政治社会学主要研究政治与社会的关系,政治学则主要研究政治制度本身的结构、过程、活动及其规律等。

6.宗教社会学

宗教社会学以宗教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是探讨宗教起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及其社会功能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比较历史研究和人种学研究的发展,宗教社会学开始走向成熟。法国的涂尔干和德国的韦伯被认为是宗教社会学的创始人。涂尔干首先命名了宗教社会学。韦伯对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影响也比较深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他最有影响的著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影响较大的有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的研究。帕森斯在《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中,结合涂尔干与韦伯有关宗教的论述,把宗教当作社会有机体的重要部分,认为维持社会的均衡必须有四种社会机能,宗教是其中的一种。他高度评价了宗教在社会变动中的整合作用。

宗教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研究教会群体、教徒的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对教徒的价值观、人格的影响;宗教如何影响人的情感、人的心理和行为、人际关系,以及人格的形成,如何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价值观念;考察人格、价值观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现实生活如何影响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如何影响教规、教义、宗教事务、宗教群体的类型和神职人员的社会分层。

宗教社会学与宗教学相比有着不同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宗教学研究宗教神学教义本身的问题,如神灵、上帝是否存在等;宗教社会学则研究神灵观念的产生和导致人们信仰神灵、上帝的社会因素,以及这些神灵观念、宗教信仰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宗教社会学的全部问题,实质上是通过宗教显现出来的关于社会的问题。

除了以上这些主要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更多的问题被纳入到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分支学科,比如都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发展社会学、老年社会学、青年研究、妇女研究、科学社会学、民族社会学、医疗社会学、身体社会学等。众多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研究素材,只要你培养出了自己的社会学想象力,学会用社会学的视角看问题,从任何现象中你都能发掘出不一样的研究成果。

第2节 菊与刀,美国为什么要扔下原子弹——人浸润在文化里

“山寨”文化的野蛮生长——亚文化

有人说2008年是中国“山寨年”,恐怕不算夸张。这一年山寨风流行的势头,可谓锐不可当。先是“山寨手机”粉墨登场,继而出现了“山寨电脑”、“山寨服装”、“山寨明星”、“山寨春晚”、“山寨电影”,形形色色的山寨产品层出不穷,也因此诞生了为一些人津津乐道的“山寨文化”。那么,什么是“山寨文化”呢?“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其主要表现为盗版、克隆、仿制和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机、数码产品、游戏机等不同领域。这种文化的另一方面则是善打擦边球,经常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往往引起争议。

山寨文化一路被哄炒,在一片喧嚣争议中前行,且不断地蔓延到生活的各种领域,令人不能小觑。如今的“山寨”,已俨然发展为市场经济现实下一支野蛮生长的文化异军。

有些人认为山寨产品的存在适应了大众文化的消费需求。山寨产品虽然不能与精品文化媲美,但它面向大众消费者。在目前经济条件下,精致产品、精品文化更多地为富裕人群所享受,中低收入者没有享受这类精品的条件和能力,而山寨文化正好弥补了这种缺失。山寨产品几乎拥有精品的许多功能,而价格极其低廉,让消费者也间接享受了精品文化的营养,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实用价值。有些人认为,山寨的东西总是有剽窃、盗版的嫌疑,过分地拔高“山寨”不利于我国的自主创新,国内真正的品牌也会被这些冒牌的山寨产品淹没,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消费者。

在这里,我们不谈论山寨产品的利弊,而是关注这样一支在我们的主流文化之外悄悄盛行起来的群体文化。专家也指出,“山寨”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的亚文化。那么,什么是亚文化呢?当一个社会的某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主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就被称为亚文化。

亚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而这些价值观是散布在种种主导文化之间的。亚文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总体文化的次属文化。一个文化区的文化对于全民族文化来说是亚文化,而对于文化区内的各社区和群体文化来说则是总体文化。

研究亚文化对于深入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亚文化一般是处于非中心——或者说处于边缘地位的人,共同创造与享有的特殊文化。一般来说,这些文化极少被专业出版物、媒体与展示单位所介绍,甚至也不为专业的文化学者所重视。在外国的历史上,著名的爵士乐与摇滚乐都曾经是亚文化,但随着专业人士与文化学者的不断介入,它们到后来都成了正规文化的一部分。昨天的亚文化可能就是今天的主流文化,今天的亚文化可能就是明天的主流文化。这也表明,所谓正规文化总是在吸收亚文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青年亚文化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的利益,它对成年人的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所以,青年亚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问题在于这种处于破坏、颠覆状态的亚文化容易使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产生错觉,从而将全部媒体上的青年亚文化内容当作主流文化来接受,把亚文化宣扬的价值观念当作主流的健康的价值观念来吸收。其实,青少年就是借助使用媒介这一活动来实现对成年人所掌控的世界的逃避和抵抗。

从“垮掉的一代”到嬉皮士——反文化

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豪放派艺术的亚文化要数“垮掉的一代”运动,“垮掉的一代”运动的中心是纽约州的格林威治村,以爵士乐和朋克音乐为特征,以诗人阿兰·金斯伯格、小说家杰克·科罗克为代表。它对主流中产阶级价值观的反对是有力但又是低调的。“垮掉的一代”运动对主流文化的影响日益明显,如偶像影星马龙·白兰度和詹姆斯·邓恩的大受欢迎,咖啡屋和黑色紧身衣在郊区和大学校园的日益流行。

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当“垮掉的一代”运动渐趋衰败时,美国一些觉得社会太重物质、太科技化的年轻人,形成了一种普遍的亚文化。这些年轻男女唾弃社会上对物质无止境的追求,比如说,拥有越来越多的车子,换越来越大的房子等;相反,他们希望能处在一个更具人道精神的社会,比如说,分享、爱、与环境和平共处。这个团体是由一些激进分子以及“脱离”主流社会机制的“嬉皮士”所组成。由于受到大众媒介的推崇或辱骂,“嬉皮士运动”在更大的范围内扩大了其实质性的影响。嬉皮士运动最早出现于旧金山附近,在1967年夏天进入了整个国家的视野,这以后就开始进入自我模仿阶段。它的发展可以用三个关键的背景因素来解释:①20世纪50年代生育高峰所造成的60年代青少年所共有的认同感;②当时的社会繁荣使许多青年人不关心如何谋生;③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对新奇事物的追逐。反文化中的许多核心分子都是非常认真地投入这场运动的,他们坚信他们是在开创一种新的、更好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最终会成为整个社会再生的模式。在嬉皮士最重要的价值观中,有以下一些关键点:

(1)世俗社会中的物质主义和竞争是一个陷阱或骗局,必须予以避免。

(2)人们不应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一个人应该自由地做“自己的事情”。

(3)消灭所有形式的暴力。

(4)毒品,特别是LSD(麦角酸二乙酰胺,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刘)和大麻,提供了进入自觉的新世界和更高层次现实的途径。它们应被用于启蒙中,而不应用于过瘾或逃避。

(5)性应是自由的、公开的和自发的。

坚守着这些信条,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旧金山的哈特·阿斯伯利地区聚集着数以万计的嬉皮士,在美国许多大城市或小城镇中也都聚集着一群群嬉皮士,他们一般都群居,在音乐、艺术、服装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此外还有数以百万的青年人,他们不愿意脱离世俗社会,但又为嬉皮士的自由所吸引,从而接受了这种反文化生活方式的部分内容。

最后,像所有在此之前的其他青年亚文化一样,嬉皮士运动衰败了。嬉皮士的先锋们开始使用更烈的毒品(特别是安非他明),实施暴力,而这些是嬉皮士们所坚决反对的,这就挡住了嬉皮士发展的道路。由于震惊,反文化中大部分真正的信徒在20世纪60年代末都遁入了嬉皮士在农村的群居村,他们有些人到现在还存在,但大部分人都已回到了主流文化中,剪掉了作为他们标志的长发,完成了学业,结了婚,找了一份工作。

嬉皮士的反文化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终于渐趋销声匿迹,这也符合反文化的发展规律。但是著名的社会学家弗莱德·戴维斯却看到了嬉皮士反文化运动对后工业社会正在产生的问题的参考价值。弗莱德·戴维斯在嬉皮士时代写过一篇文章,指出了嬉皮士运动对后工业社会产生的问题的一些思考,这些问题是:

(1)强迫消费。后工业时代的经济是持续扩张型的,扩张的经济形态要求人们每年消费越来越多的商品。这能够持续下去吗,特别是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嬉皮士有目的地养成了一种在较少供给基础上的能力。而这种生活方式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成为人们迫不得已的选择。

(2)被动观察。现代人似乎更倾向于观看专业人士进行体育比赛、唱歌或表演,而不是积极投身于各类活动中。嬉皮士则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每个人都有权利去亲自尝试和享受。嬉皮士的这一思想和做法对人们来说是相当有意义和价值的!

(3)极端的将来取向。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把一生的大部分用于为将来做准备,而不是享受现在。有些事是必须要做的,但也许我们可以放慢脚步,闻一闻玫瑰的芳香,就像孩子们所做的那样,如此肯定会受益匪浅的。

由此可见,嬉皮士的反文化对主流社会的人群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在几十年后,嬉皮士所倡导的这些会渐渐演变为主流社会的价值形态。这也是社会学家经过科学严密的研究之后的科学推测,而就现在的社会现实来看,也无疑证明了这一点。

在社会学上,那种直接对主流文化的中心因素如价值观、信仰、观念、风俗习惯等构成挑战的亚文化,我们称为反文化。反文化是明显且刻意地反抗主流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反文化一般都兴起于年轻人阶层,因为他们涉入现存文化的程度较轻。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20岁的年轻人,和一个已经依照主流文化形态生活了60年的人比起来,更容易适应新的文化标准。

美国学者弥尔顿·英格认为,“反文化”是一套属于某个群体的规范和价值观,并且这种规范和价值观与这个群体所属的社会的主导性规范和价值观尖锐冲突。

然而,文化是动态发展的,反文化也不可能永远都是反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反文化也会被社会主流文化慢慢地接受,甚至转化成主流文化。文化会改变。有些我们以前认为无法接受而且和社会边缘人联想在一起的文化,现在逐渐被社会接受,比如说,男人戴耳环及穿牛仔裤上班等。反文化的内容有时候会被主流文化所吸收。

在一个社会里,并没有一种文化永远是错的,永远不被社会主要文化所接受,随着社会不同群体思维模式与权利关系的改变,某些曾被视为反文化的现象转而会获得接纳。

扒手集团作案为什么能屡试不爽——你不懂的隐语

身边的很多人都被扒手偷过东西,但人们不知道他们是怎样在自己浑然不觉的情况下偷走东西的。那么,让我们来破解一下扒手团伙作案成功的秘密。

扒手团伙作案时通常各有分工:

(1)舵手:选定受害人,并做出暗号通知放哨的人。

(2)放哨:负责让受害者走慢一点或停下来。

(3)掩护:掩护偷窃过程不让目击者看到。

(4)扒手:负责偷取受害者的皮包或钱物,并将皮包交给接应者。

(5)接应:从扒手那里接过皮包或钱物,并交给坐在附近车里的同伙。

(6)把风:观察附近有没有警察在监视。

在扒手作案过程中,扒手、放哨者和掩护者三个人会同时跟进受害者,三人成三角形将受害者围在中央,在向前行走的过程中,舵手和把风人在不远处监视,而接应者会开车停在附近,以等待扒手偷盗成功,拿上皮包或金钱以最快的速度逃离现场。即使当时受害者发现自己的财物被偷,他也不会料到自己丢失的东西早已被人开车运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整个过程如此流畅,这都要归功于扒手作案时有一整套隐语,如此周密的部署和紧密的协作,被盯上的受害者怎么能逃脱得了?

这里所说的“隐语”,是指一个团体的专属语言,这种语言和主流社会有所不同,是亚文化团体当中非常独特的行为模式。隐语是让“自己人”,也就是亚文化的成员能够了解的带有特殊意义的字句,同时也建立了让“圈外人”无法理解的沟通形态。互动论的社会学家强调,语言和符号会为亚文化提供很强的凝聚力,借此成员得以保持对亚文化的认同。

这样的隐语并不仅仅是传说,在我们生活中也真实存在。警方在巡查破案过程中发现了入室盗窃者们使用的隐语,下面就列举6个含义鲜明的符号:

(1)“+-”:家里白天有人,晚上没人;符号倒过来,就是晚上有人,白天没人;

(2)“⊙”:单身或租户;

(3)“……”:家庭成员三个人;

(4)“√”:已进入过;

(5)“☆”:目标;

(6)“×”:非目标。

盗窃犯们在盗窃进行前进行踩点及做记号,而这些看似简单的符号就是他们相互联系的秘密隐语。百姓们即使看到了自家墙上有这样的标记,他们也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而警方对盗窃团伙隐语的破解就加强了百姓们的防范意识。

日渐凸显的“90后”非主流文化也是一个亚文化群体,它也有着自己的独特隐语。如非主流的“火星文”就属于一种隐语。

下面是一个“80后”激愤地评述90后的火星文的文字,现摘录一段。

先承认本人有点脑残,对文字有点所谓洁癖,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作为一个80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叫血淋淋的代沟。这种火星文,说白了,那就是满篇错别字,不规范用字。痛心中国的基础教育,老师没有教过你们,我亲爱的90后弟弟妹妹们,要尊重文字尊重文化啊!

你们还小,但有一样请你们记住什么是汉字,方方正正,坦坦荡荡。更不用说是你们拿着装个性的繁体字,每个字都可以说体现了一种观念和思想。请你们尊重祖先,尊重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文化,也尊重你们自己。

“火星文”是90后的重要标志之一,90后这一群体在网络上普遍使用一套不是规范的简体字也并非真正的繁体字的“火星文”,并以此为一种时尚追求。因此,“火星文”也成为专属于90后的一种隐语标志。

音乐迷通常会为了某一种音乐或某个音乐家而组成亚文化。比如,在佛蒙特州流行的一个摇滚乐团“鱼”(Phish或译为费西)的歌迷“鱼头族”的亚文化俨然成形。如同过去“死头族”效忠死亡乐团(Grateful.Dead)一样,鱼头族依据鱼合唱团的唱片与演唱会,建构起一种特有的生活方式。

你是不是鱼头族?可以通过以下一些特有的标志来辨识:

(1)当有人问你听什么样的音乐时你说鱼合唱团。

(2)当你犯错时,唯一处罚的方式就是整周不准谈鱼合唱团。

(3)当鱼合唱团表演《辛普森一家》时,你从朋友那里会收到35封电子邮件。

(4)你会注视易趣拍卖网站很长一段时间,考虑要不要花700美元买伍斯特演唱会的票。

(5)不论做什么事情太早或太迟,你都会待在车里听完鱼合唱团的歌。

(6)如果你在学校里是鱼合唱团唯一的歌迷,那也不要紧,因为那会让你对他们的热情更加高涨。

(7)你的父母不再问你暑假有没有找到打工的工作,而是问你有没有参加哪次的巡回演唱会,因为你只听他们的。

这些鱼头族的特点,呈现出鱼头族的特有亚文化,而这种亚文化现在通过网络来维持成员的认同。

亚文化以非常多样的方式发展着。通常当社会某一部分的人面临独特的问题或是享有特权时,亚文化就会应运而生。不论亚文化的形成是以族群、职业(演员或教师)、年龄(青少年或老人)、信念还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比如说计算机“黑客”,他们都试图发展出属于自己团体的一套隐语,以及一套独特的生活方式。因此,隐语和独特的生活方式都属于亚文化的表现特征。

“60后”父母为什么和“90后”孩子没有共同语言——文化堕距

一项关于“90后”的社会调查表明,有六成以上的调查对象否认不关心社会。该调查结果所显示的最鲜明的特点是“富于个性与创造力”,但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同时“90后”也是充满自信的一代人。

有关数据表明,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下降:消极的心理特征,如心理问题、焦虑水平、抑郁水平等逐渐增多或增高。例如,从1992年到2005年,青少年的焦虑得分增加了约8%,敌对心理得分增加了近8%;从1989年到2005年,抑郁得分增加了约7%。同时,部分积极的心理特征,如自尊水平却在逐渐下降,从1997年到2007年,青少年的自尊得分下降了11%。但至今关于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变迁,仍尚无大规模的长期追踪研究。

由于知识、经验的相对增多,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相对发展,青少年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不断广泛而深入,特别是对新的自我的发现,使他们的心理活动开始趋向自己的内部世界,趋向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此时他们逐渐出现了心理上的闭锁性。这种闭锁性,使他们不再轻易向别人吐露真情、交往中的要求较高、选择条件也比较苛刻,此时,他们很难找到“心心相印”、“相互理解”、可以产生心理共鸣的知音,因此常感到不易被人理解并由此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但由于社会化的要求,他们又强烈地想与人交往,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想向能理解自己的人敞开心理的大门。但由于很难找到这种知音,他们常常感到烦闷不安,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很迷茫。

由于时代变迁、国家经济转型,“90后”的父母们刚刚成家立业就遇到了与他们从小早已习惯的生活模式大相径庭的体制改革——多年沿袭的“铁饭碗”被打破了,他们需要重新选择职业,需要靠自己奋斗,许多人被卷入了下海的大潮,巨大的压力使他们绝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

90后的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经历了多次教育改革,虽然体验过“减负”、“素质教育”,但这个时代的孩子承受更多的还是学习压力、升学压力。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使得部分90后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学。

90后的家庭突破了很多传统,父母的生活态度有了很大改变,他们主张独立与开放,追求的是成功的事业与高质量的生活,所以对孩子的教育脱离不了金钱,他们不能从情感的角度去感化孩子,这势必使孩子产生叛逆的心理。同时,90后的很多家庭都有过拆散重组的现象,这无疑会带给他们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创伤,使他们变得冷漠与自私,缺乏应有的温暖感与亲切感。

60后家长在对孩子教育的过程中感到了迷茫,他们现在成了孩子的“钱包”。60后父母指责孩子自私、只有自我,没有他人;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孩子的自控能力越来越差,学习成绩令人担忧。而另一方面,孩子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已经丧失了很多本应该拥有的快乐,还被冠以问题少年,觉得十分委屈,以至于矛盾双方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

“60后”字面意思是指在1960年至1969年出生的人群。60后从一个被否定了的时代走来。严格地说,60后对那个时代较少有切肤之痛,但在他们思想成型过程中,则经历了对那个时代的批判与反思,也许正是这种批判与反思的氛围,诱发了他们那个年龄段本就具有的叛逆性格。他们叛逆父辈,因为他们的父辈是那个时代的主力军;他们叛逆主流文化,他们叛逆时代信仰,因为他们父辈所遭受的洗礼让它顿显虚无;他们叛逆社会道德,因为经过那个疯狂年代摧残后的社会道德显得那么的虚伪。60后的社会责任感极强:他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他们“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应该说,60后虽然叛逆,但他们骨子里还是属于传统的一代,因为他们仍然在用文化、信仰和道德的模具塑造自己,而且,随着他们叛逆性格的逐渐消失,他们曾经排斥过的文化、信仰和道德也得到了他们有选择地接纳和继承。虽然60后曾经那么的叛逆、那么善于思考和探索,但由于他们所做的仍然只是继承和吸收,较少创造性,因而人们所担心的文化断层、信仰断层和道德断层,并没有在60后身上出现。就这样,昔日的问题青年,平稳地成为了社会中坚。

从以上对60后和90后所处不同时代环境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代之间无论是在大的时代背景还是在社会心理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别,在他们之间出现了巨大的沟通鸿沟。他们信仰不同,价值观不同,对社会和自身的理解也存在很大差距。物质生活丰富起来了,但相应的人的精神信仰和文化诉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这使得90后的孩子们陷入了一种纯物质和科技的世界,而无法找到心灵的归属和安顿。因而他们不仅不能和自己的父母进行深度的交流和沟通,也找不到能够使自己摆脱孤独感的途径。这种物质发展在前而非物质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现象在社会学上被称为“文化堕距”。

文化堕距是指在社会变迁过程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亦称文化滞后或文化落后。美国社会学家W.F.奥格本在1923年出版的《社会变迁》一书中首先使用这个概念,用来指称物质文化和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在变迁速度上所发生的时差。一般地说,物质技术方面的变化发生在前,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变化于后。如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和发现,使物质生产发生了变化,而指导和管理生产的政策、组织、制度等并没有及时作相应的调整,这时后者就成为文化变迁过程中的滞后部分,从而发生堕距现象。然而文化堕距并非专指适应性文化落后于物质文化变化的情形,在物质文化变化之前先发生非物质文化变化的情形是时常发生的,这也是文化堕距的一种表现。

留学生的阵痛,艰难的文化适应之旅——文化震撼

一个泰国学生刚到日本留学,他的日本同学就问他:“在泰国是否骑着大象上学?”泰国学生惊愕异常,一时竟无言以对。

一位伦敦的中学教师到纳米比亚教书两年,1997年回到伦敦以后又需要重新适应,因为互联网已经在那里广泛使用起来,他不会使用E-mail,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所知。

一个中国人去日本游玩,从景点返回东京的100多公里长的公路上几乎全线塞车。就在这全线堵车的100多公里的路上,没有一个维持秩序的交通警察,也没有一辆车从空荡荡的下行车道向前超行,甚至没有人鸣笛催促前面的车辆。日本人就那样耐心地坐在车里,一步一停地向前挪动、挪动。这位中国游客感慨道:“100多公里长的公路大塞车,七八个小时的等待,日本人的秩序丝毫不乱,靠着耐心,直到100多公里的车龙化解!如此坚忍、守秩序的民族,真的是很少见!”

当你看到上述这些事例时,心里是不是会觉得不可思议,并会产生一些微微震撼的感觉,想不到他们与我们的文化有如此大的差异。他们的文化为什么会这样的?

这就涉及到一个社会学的概念:文化震撼。文化震撼主要是来自于两个不同文化差异而引起,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候、任何新环境。当你到达一个地方觉得很陌生、很困惑,不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应定位在哪里,应怎么表现才恰当等,觉得很不舒服、很不自在时,就是文化震撼,就好像过去所有的经验在刹那间全部失灵。可以说,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是一个人从一种文化和物质环境转到另一种文化和物质环境,在心理感受、举止行为乃至生理等方面发生的震动与失调现象。很多时候,文化震撼会引起身体上的一些症状,如头痛、胃口不好、睡眠失调或者心理上的焦虑、沮丧等。

身在国外的留学生对这种文化震撼的体验尤为真切。只是有时当事人并不清楚知道自己正在经历或曾经有过。其实文化冲击并不是指突发一次即结束的“震惊”的感觉,而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密集式的有强有弱的震惊、仓皇和被冲击到的感觉。过去的文化背景和新文化差异越大时,冲击的感觉会越强且越密集。文化冲击由开始到结束,其实就是一个适应新文化的过程。

当人身在本国时,感觉不到文化所具有的深沉、持久的影响力,但一个人一旦到了一个与国内文化背景非常不同的国家生活,就能够更加真切地体验到文化的强大力量。生活时间越长,体验越深。文化适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年纪大一些的人或接受能力差的人都将会经历一场艰难的痛苦之旅,甚至可能永远都无法适应。

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会使人觉得不安、害羞或难堪,有时会使人产生挫折感,感到生气或失望。大略而言,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使留学生可能会有如下的表现:

(1)怀疑感:对留学可能陷入严重质疑,怀疑远道来此究竟是否明智,甚至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

(2)孤独感:会变得神经质,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厌烦,感觉非常寂寞,可能整天昏沉沉,凡事提不起精神。

(3)思乡感:有强烈的思念家乡、怀念亲友感,思想难以集中,整天都想给家人写信或打电话,甚至痛哭不已。

(4)敌意感:微小的刺激都会使人异常愤怒,甚至可能产生一种想法,认为所有的烦恼都源于此国。

根据美国有关教育机构的研究,外国留学生经历的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一般而言,它有一个循环期,通常包括4个阶段。

(1)初始期。留学生刚到外国,对事情、环境都感到新鲜与好奇。这时最急于学习、认识环境,安排生活,想尝试新事情,整个人充满热情和自信,一心想赶快安顿下来。但当找房子不顺、碰到奇怪室友、没有说话的人、面对一大堆课程、尝到挫折滋味的时候,就开始想家,怀念国内的环境和朋友,这就生了思乡病。这一阶段时间一般不长,在头一两个月内发生。

(2)蜜月期。当慢慢习惯新的环境之后,就开始了蜜月期。在这一阶段里,人的心情通常比较愉快,学习动机非常强,语言进步很快,也乐于与外国人交往,希望快点建起新的人际关系,有时甚至会觉得外国好多地方都比本国好。不过,这时候与外国社会和外国人的接触其实还很肤浅,多数的认识仅限于表面现象,与外国人的交往也很简单,尚未达到深入的程度。

(3)震撼期。随着更深入地接触外国,蜜月期很快就结束,震撼期接着开始,将会出现较强的心理困惑和生理不适。此时留学已有一段时间,但当笑话听不懂,还得要人翻译时;当没车或不会开车,还要请人接送时;当与外国人打交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孤单、寂寞、困惑、压抑以至失控的感觉挥之不去,甚至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愤怒。这时常常伤感,情绪低落,想家情绪再度高涨。

(4)恢复期。震撼期的挫折使人不快,但可加深对外国社会、文化和人的了解,加快对周边环境的适应,让人从震撼中恢复正常,开始知道如何处理周边的人与事,接受和学习外国人的行为模式和从新的角度来看事情。这时你会更了解外国的社会和文化,感觉自己的能力在增加,自信心慢慢在恢复,学业开始上路,在各种场合开始比较自在,也能有效地工作和面对问题了。到这时候,可以说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就算基本结束了。

面对必须经历的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留学生要学会调整自己,渡过难关,以下建议或许会有帮助。

第一,要记住绝大多数留学生都适应了,你也是有能力、有长处的人,同样会渡过困难时期;

第二,要作自我反省,常问自己的期望在外国合不合理,如不太合理,就赶快加以修正;

第三,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了解外国人的行为和价值,与本国文化价值加以比较,避免用本国人的标准衡量外国人的行为;

第四,不要退缩,不要孤立自己,埋在书堆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要主动地接触外国社会,多结交朋友;

第五,要加强语言学习,语言是沟通和了解外国文化的基础,要与老师、同学和外国朋友多接触,不了解或不知道,就要不耻下问;

第六,要积极寻找帮助,当觉得适应困难,就应向朋友、老师、国际学生顾问或学校其他服务单位寻求帮助,不要怕张口。另外,在经受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身体健康,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

一般看来,几乎每个留学生在外国都经历过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但所感受的冲击与震撼程度则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感觉轻微些,有些人则有较强烈的反应。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也不是经历一次就会结束,在最初一段时间内可能有密集的、反复的被冲击和被震撼的感觉。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异较大,中国留学生经受的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一般强于来自欧洲国家的学生,经历的时间也要长得多。

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是一种正常现象,不必惊慌。当你逐渐熟悉周围的环境,逐渐适应国外人的生活态度之后,就会恢复正常。总体来看,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是一种逐渐熟悉与习惯新文化,从觉得不适应到觉得较为适应的过程。这一过程会长达数月,也可能长达数年,往往会让人经历一番痛苦。

从韩国申请“江陵端午祭”说起——文化自觉

2006年韩国向联合国申请“江陵端午祭”为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年最受中国人关注的大事之一。当“韩国端午节”被联合国获批成功后,整个中国一片哗然。

乌丙安,辽宁大学教授,国际民俗学家协会(F.F.)最高资格会员。在韩国申请端午节那段时间,乌丙安往来于韩国与中国之间,做的只有一件事:劝说韩国方面等一等我们,联合申请端午为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目前有29个民族、约12.55亿人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占世界的绝大多数,同时端午节在中国有着很深厚的文化根基,说“江陵端午祭”发源于中国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乌丙安的努力最终并没有使韩国放弃对端午节的申报,失望而归的乌丙安痛心不已。

与自然遗产的独有性不同,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具有“共享性”,也就是说即使他国申报了,我们还可以申报,即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了,我们也可以再申报。在痛心之余乌丙安也决定应该为国家的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之后乌丙安就在屈原故里——湖北省秭归县,就端午申遗工作进行资料搜集、实地查看和指导,为我国向联合国申请端午节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准备。

乌丙安是全国最早关注韩国申遗的专家之一,他在往返于中韩之间发现,在1960年,韩国中央大学的任东权教授就发现江陵市举行的端午祭活动非常有特色,于是撰写了调查报告,向文化观光部申请确认其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1967年,“江陵端午祭”正式被列为韩国第13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得以发展成今天的规模。韩国保护端午已经有了40多年的历史。

其实不光是端午节,中国的传统民俗被抢先申报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就已被蒙古国申报成功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印度尼西亚就已经申请为该国的文化遗产,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批准了柬埔寨的申请。这些现象都是我国社会“文化自觉”程度不够的表现,本质是还远远没有成为整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没有产生一种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民族文化就会消亡的危机感。

所谓“文化自觉”,是借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历届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和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

第3节 在社会学中寻根——一些造就我们的隐秘力量

为什么阿奴族“冰”有14种说法——语言

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载体、物质外壳和表现形式。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语言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

加拿大北部阿奴族的印第安人居住在非常寒冷的地区,他们的语言里有14种描述冰的语言,其中8个描述“纯冰”,而其他的6个则是描述“有纹路的冰”、“碎冰”以及“浮冰”。可见,人类的语言与其本身的生存生活环境有着莫大的联系,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

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一般来说,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据德国出版的《语言学及语言交际工具问题手册》载,现在世界上查明的有5651种语言。在这些语言中,约有1400多种还没有被人们承认是独立的语言,或者是正在衰亡的语言。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我们的语言对于有关战争的词语应用非常广泛,如我们说“征服”太空、预算审议“对决”、对毒品“宣战”、到股票市场去“厮杀”一番、在考试中“战胜”以及称某些事为“爆炸性事件”等。

对于一个来自其他较少战争文化的人来说,他只要观察军事术语在我们语言中所占的比例,就可以臆测出,战争与军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在西部开垦时代,像英文单词gelding、stallion、mare、piebald,都是被用来代表同一种动物——马。虽然我们对那段历史了解不多,但我们可以从这一串单词得知,马在当时是多么重要。很明显,语言反映出各种生活要素在该文化中的重要性。

事实上,语言是所有文化的基础。语言是一个反映文化各层面的文字意义与象征意涵的抽象系统,包含了口语、文字、数字、象征、手势,以及其他非语言沟通的表现方式。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在世界上的语言中,使用人数超过5000万的语言有13种:汉、英、印度、俄、西班牙、德、日、法、印度尼西亚、葡萄牙、孟加拉、意大利和阿拉伯语。按被规定为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的国家数目来说,英语占第一位(约44国),法语第二(约31国),西班牙语第三(约22国);而其中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这5种语言,被定为联合国的正式语言。全世界的民族大约有2000~3000个,超过百万人口以上的有305个,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印度斯坦族、孟加拉族、俄罗斯族、日本大和族、巴西族等。

全世界民族语言共有3000多种,超过1000万使用的语言约100种。使用人口最多的是汉语、英语,其次是印地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法语、德语、孟加拉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日语、印度尼西亚语等。

据介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说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在联合国发表的《2005年世界主要语种、分布和应用力调查报告》上,汉语被排在第二位,仅次于英语,排在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日语之前。

因为语言是所有文化的基础,所以,有能力说其他语种的语言,对于跨文化关系的建立至为重要。

虽然语言具有文化普适性,但全世界各个社会对语言的使用却有显著的不同,即使两个国家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这种现象依旧存在。举例来说,当一个说英语的美国人初次造访伦敦时,或许会不了解英国友人说“I’ll.ring.you.up”(我会打电话给你)是什么意思,因为美国人通常会说“I’ll.call.you.on.the.telephone”。

实际上,语言不只对实体进行描述,它也塑造文化实体。比如说,生活在温带的我们无法像阿奴族的印第安人一样,用语言来区分各种不同的冰,因此,我们也不会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区别。

语言学家萨皮尔和沃夫认为,语言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认为语言是人们将这个世界概念化的唯一途径,所以先有语言才有思想。因此,文字符号和语言的文法帮我们组织这个世界。

此外,萨皮尔和沃夫主张,语言不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们的意义取决于不同文化借由强调某些现象对社会实体所作的不同解释。

语言传达出了关于不同种族的刻板印象。假如你使用在美国出版的字典,来查“黑”(black)这个形容词,你会看到它还有阴森恐怖的、缺乏道德良知的、恶劣的、邪恶的、有威胁的以及愤怒的意思;相对地,纯洁与天真则包含在形容词“白”的字义之中。通过这样的语言形态,我们的文化强化了白色(以及肤色)与正面以及黑色与负面的关联。因此,我们称不利于某些人的名单为“黑名单”(black.list),而称某些可以接受的谎言为“善意(白色)的谎言”(white.lie),就是这个原因了。

柏林与凯发现,人类具有区别多种颜色的能力,但是,不同语言对颜色的分类却不尽相同。在英语中有多达11种基本色,而俄语及匈牙利语中甚至有12种颜色。在俄语中,浅蓝和深蓝是两个不同的词,而匈牙利语中,则有两个不同的词语来描述深浅不同的红色。另外,英语能够区别黄色和橘色,但是有些语言则不能。在新几内亚西高地的杜冈丹尼(Dugum.Dani)语中,只有两种基本色——modla指的是“白色”,而mili指的是“黑色”。

“龙”到底是代表祥瑞还是邪恶——符号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亦为万兽之首。它的形象已经不同于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动物,而是选择一部分飞禽走兽的某一部分进行重新组合,融成一个全新的个体。具有驼头、蛇颈、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等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它能走,亦能飞,能倒水,能翻江倒海,吞云吐雾,兴云降雨;既能够降妖伏魔、上天入地,也能够不避水火、穿金裂石,几乎无所不能。其中,“驼头”象征抗旱,“鹿角”象征健康长寿,“蛇颈”象征灵活多变,“龟眼”象征富有灵气,“鱼鳞”象征神圣的防卫,“虎掌”象征英勇不屈,“鹰爪”象征腾云驾雾、勇敢果断,“牛耳”象征勤劳善良。

《周易》中把龙描写成能潜藏于深渊,飞跃于天空,相斗于地面,血为玄黄之颜色。《左传》记载公元前523年郑国遭受大水时,有龙相斗于城门外的深渊。公元前2世纪的《说文解字》解释龙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华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黄帝,传说中和龙都有密切的关系,“黄帝龙轩辕氏龙图出河”(《竹书记年》),相传炎帝为其母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因而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

在我国的封建时代,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和帝王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等。出于对龙的喜爱,在明代,龙还被人们赋予一个繁盛的大家族。在民间,早就有龙生九子的说法,但是九子为何物,却是众说纷纭。直到明孝宗朱祐樘时期才有了一个官方的解释。据说一日早朝,皇上心血来潮,问以饱学著称的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龙之九子各为何等名目,李东阳仓促间无以为对,退朝后左思右想,又是查经据典,又是询问于民间,终于列出清单,给龙之九子正名,它们是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负质、螭吻。它们或喜音乐,立于琴头;或爱文学,立足于碑林;或好冒险,停于殿角;或平生好鸣,悬于钟上。

龙还成为皇家的象征。皇上自认为是真龙天子。《史记》记载:“刘媪,老妇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大公往视,则见蛟龙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汉高祖出身普通人家,是有必要编造这等神话故事,以阐明身为凡人的他是接受天命而登上帝位,掌管人间的。可见,龙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一直占据着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

而在西方,龙的样子也有很多种。在微软百科全书中是这样定义的:“龙,一种传说中和鳄鱼类似的爬虫,它一般被描述为拥有翅膀、巨爪和烈焰的怪物。”也就是将其描述成体巨大、能喷火、有翅膀的假想中的动物。

在古希腊的文学中,龙被描述为“长着翅膀的蜥蜴,并且会喷火”。“它有骆驼般的头、耳朵后高耸的犄角、特别长的脖子、粗壮的腿、鹰一般的爪子、长长的尾巴。”此后西方世界一般认为神秘的龙体型非常的庞大、身上有很多的尖刺,长有锋利的牙齿,颜色多样,能喷出强烈的火焰。

在西方,龙一直都是邪恶的象征。美索不达米亚史诗《埃努玛-埃利什》中,讲述在创世之前,主神马尔杜克击败了混乱之龙提亚马特,将它的尸首斩成两半,一半成为天,一半成为地,由此创造了世界。古希腊的神话中,宙斯和百头巨龙提丰搏斗,宙斯获胜,但是提丰负隅顽抗,制造了Etan火山的岩浆。《圣经》中,龙就是蛇——《创世记》里,撒旦化身为蛇引诱夏娃偷吃了伊甸园里的智慧果;《启示录》里说道:“大龙被摔在地上——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旦,是迷惑普天下的。”而且《圣经·旧约》中也多次提到龙源于希腊,被称为Dragon。它被描述成“很大的海怪”或者是毒蛇。在《圣经·启示录》中,酋长斗败了恶龙,“那条老毒蛇就是撒旦和恶魔”,凡此种种,可见龙在西方文明里是邪恶的象征。

在中国颇具影响的《辞源》一书中,介绍说“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

在中国,龙是神圣的,是瑞兽;而在西方,龙却是邪恶的使徒。同一种动物,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意义。

其实在这里“龙”作为一个文化符号,透视出了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人类掌握了创造和使用符号的能力,也就创造了文化。符号是指一群人所认可的任何能有意义地表达其自身之外的事物的东西。

当符号未被理解为自身之外的其所象征的事物时,就会产生许多文化和社会意义上的混淆。符号学家戈尔曼说,符号不仅代表了某种其他事物,而且同时也暗示了对象征事物的态度。不同的文化下,符号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意义。因此,可以这么说,龙单纯地作为一种动物来讲,它是不具备任何文化含义的,既不是祥瑞也不代表邪恶。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地赋予它一定的文化内涵,因此,“龙”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就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文化涵义。

在中国,因为有了“龙”这一文化符号的存在,后人们一提到“龙”,就会明白它所包含的文化意义,以及联想到古时候在农业社会时,人们对于龙所寄予的希望(兴雨保收成)。因此,符号的使用,可以使我们从他人的经验中学到许多东西,同时,通过符号我们能够更形象地理解现实,能够交换和保存复杂信息。也就是说,我们创造了文化,又能从文化中学到很多。符号在帮助我们理解抽象概念方面尤为重要。由于这些概念难以理解,我们总是把它们和我们已理解的事物加以比较。这种符号履行着这样一种重要功能,即通过把复杂概念和简单概念联系起来,从而帮助我们最终达到对前者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符号帮我们理解现实,并使沟通变得简单。

为什么中国人要过春节——传统

传统,指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习惯,等等。它有下列意思:

代代相传的习俗、信仰,多以口授为主。由各种宗教活动构成的宗教派别(教派),或具有共同的历史、文化、习俗和基本教义,如中国常说的道教传统、佛教禅宗。

中国的农历春节又叫作“年”,是新一年的开始,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人民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守岁是一个重要的习俗,守岁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都驱走,希望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说到这一习俗的来历,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

相传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们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365天就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夜守岁的习惯。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霉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帖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卡”。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3.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作“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骚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由此这一习俗在民间广为流传。

晚宴穿礼服VS晋升优秀员工——非正式约制和正式约制

你可知道,为什么参加晚宴时一定要穿着礼服?你是否有参加晚宴时穿着牛仔而遭人嘲笑和奚落的经历?看过电视剧《流星花园》的读者一定还记得女主人公杉菜穿着一身牛仔装去参加宴会时被人当作侍者的片段。为什么参加宴会时一定要穿上礼服呢?另外,你想过企业晋升优秀员工除有利于企业未来发展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吗?以及对违法犯罪的人进行惩罚,对社会有什么重大意义?

这就是社会约制。一个社会要运作,就必须强化它的规范。人们被迫遵从,或者说以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行动,即使这样做对他们来说是困难和不愉快的。对社会规范的违反被称为越轨。对规范的遵从通过约制的压力而得到强化,即一种社会控制的过程约制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正面约制是对那些行为正当的人的奖励,负面约制是对违反重要规范者的惩罚。

社会学家依照两种方式来区分不同的规范。首先,规范可以依照正式或非正式来分类。约制分正式约制和非正式约制,正式约制通常有文字记载,并且对违反者有严格的处罚规定。我们通常会将一些规范正式立法,并且详细定义什么是合适、什么是不合适的行为。社会学家唐纳德·布莱克将法律称为“政府的社会控制”,他认为,法律是国家强制的社会规范。除了法律之外,正式约制还有其他的形式。如大学选修课程的规定,以及桥牌比赛的规则等,都可以被视为正式约制。正式约制一般由具有权威地位的个人或群体实施。

相对地,非正式约制并没有明文记载,但是却为社会大多数人所接受。好比一个违反军校荣誉准则的士官会被他或她的同学们所排斥;我们一般都会穿着适当的衣服,我们的社会对穿着晚礼服上学的学生并不会有特别的处罚,一般人对此的反应就是开开玩笑,或取笑这个爱作怪的学生;再比如一个人如果穿着牛仔裤和破T恤衫去参加一个音乐会,那么就很可能受到其他音乐爱好者非正式的制约,如对他冷眼相对。非正式约制则由朋友或同辈人实施。

对一个抢劫杂货店的人判处三年徒刑就是一个正式约制,这种约制是强有力的,它对社会秩序的维护是一种强有力的保障。而给一个在现场看见抢劫银行匪徒的汽车号码,并报告给警察局的路人以现金奖励,或者是对一个忠实服务于公司的员工予以提升,都属于正式的正面约制。这种约制不仅对于警察破获案件(企业未来发展)有帮助,还能强化社会上其他人对这种正面约制的意义的认识,对社会的发展有莫大的益处。

正式约制往往是最后的办法,一般只在非正式约制不能产生作用的时候才实施。然而社会学家霍林格和克拉克所做的研究表明,非正式约制往往比正式约制更为有效。

社会学研究已开始关注许多发生在群体内的富有想象力的非正式约制。一个研究小组在对一群工厂的工人进行研究时,发现了一些很常见的负面约制的例子。工人们和受约制的人保持着异乎寻常的距离,即使多绕一些路也不愿在这个工人的桌前经过。他讲笑话时,没人发笑;他有困难时,也没人表示同情,甚至人们还侵犯他的个人权利。而当人们赞许一个人的行为时——无疑这是一种正面约制——工人们会经常提他的名字,发表意见时会先称呼他的姓名;他们会拍他的背,或采纳他关于生产的建议。

并不是所有的日常生活都需要约制,因为社会成员在其成长过程中已接受了各种规范。实际上,规范是否真正发挥功能取决于人们自觉遵守规范的程度。

最后,必须加以说明的重要一点是,我们并不要求人们永远严格地遵守规范。文化和社会必须能适应改变的环境,允许对现行规范的一定偏离有助于社会保持灵活性。

为什么有人会选择“裸奔”发泄情绪——规范

“饭前洗手”、“不可杀人”、“尊敬长者”,每个社会都会鼓励与支持某些该社会认为合宜的行为,同时,阻止与处罚他们认为不适当的行为。规范指的就是社会所坚持的行为标准。

为了要让一个规范变得有意义,这个规范本身必须是该社会里的多数人所能接受且了解的。举例来说,在电影院里,一旦电影开始播映,我们就希望每个观众都能够安静地欣赏,不要大声喧哗;也就是因为这个规范,所以当有观众大声吵闹时,电影院的管理人员就可以出面制止。当然,这项规范的应用也会因电影与观众形态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观看严肃艺术电影的群众,可能会比欣赏滑稽喜剧或恐怖片的观众更坚持遵守这项规范。

社会学家把人们在特定环境下被要求如何行动、如何思考、如何体验的期望称为规范。规范既有正式的,又有非正式的。正式规范通常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对违反者有特定的惩罚。非正式规范是不成文的,但往往能被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最重要的规范往往是社会中绝大多数人公认的规范,如一般都能遵守的严禁谋杀、抢劫、裸体出行的规范。

规范,是被社会公认的社会行为的期望,需要每个人都去维护和遵守,当然,当一些人心里郁结着一些异样的情绪而无处发泄时,他们会选择用突破社会规范的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情绪得以宣泄。当然,突破社会规范往往需要一定的勇气和承受一定的社会压力。

2009年11月的一个晚上,在某市最繁华的地段之一,刚下课的大学生蜂拥而出,买夜宵、逛店铺、散步。人群中突然开进一辆蓝色福特车,一个浑身赤裸、唯有腰间挂一块白色小布的男生从车里钻出来,在路中央狂奔起来。人群立即沸腾了!路的两边站满了人,很多摊位都被围观人群踩翻了。

裸奔男生胡某以百米的速度冲刺,跑了50多米后,他突然一把扯下腰间的白色小布,以完全赤裸的姿态转身冲回福特车,站在车门后面。胡某举手向人群示意,说了一句话:“谢谢大家。”

他的大学辅导员说,把“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这句话用在这个学生身上最贴切。他的一名大学女校友说,他是“我活了二十多年里,见到的最有浪漫情怀、最理想主义的人”。诗友兼哥们儿阿森用海子的“以梦为马”形容他,这位通过互赠诗歌认识的朋友评价他的诗歌“充满了爆发力”。室友阿海和玉峰对他的裸奔一点儿都不惊讶,“谁裸奔我都奇怪,就他我不会奇怪”。一个熟悉胡某的校友这样评价他:奔放,有思想,不随大流。虽然成绩差了点,但是比谁都像个知识分子。

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裸奔这种形式时,胡某答道:“我觉得学校很沉闷,我愿意为它来示范什么叫激情。我喜欢尝试没做过的事。如果我可以做到不在乎其他人的目光,某种程度上,我已经得到了自己的认可。再不济,能够娱乐大家、娱乐自己,也是始终不易的。”

胡某用“裸奔”这种超乎社会规范的形式为大家示范激情的举动,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在虎年刚至的2010年初,一场瑞雪降临京城时,网友们在网上又看到了这样一些照片。在刚下过大雪的深夜的长安街上,几个年轻小伙儿只穿着裤衩,在平安大街的雪地里“裸奔”,他们还拿着吉他和滑板,摆出各种雷人的造型。此组照片一经上传即刻便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一些网友们对此提出了批评,认为尽管是夜间,但是穿着内裤在大街上狂欢有伤风化,夜间的大街也是公共场合。如果说胡某用裸奔来发泄心中的愤懑的话,那这几个裸奔者就是用裸奔来演绎狂欢。

可能有人在想:裸奔的人会不会有心理问题啊?据专家分析原因,裸奔者并不是在心理上存在什么问题或者说是神经病,很可能是精神上遭受了重压,想借裸奔这种形式来释放不良情绪。

人都有各种需要,某些需要在社会正常的伦理道德下不能满足时,会给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损伤,产生一定的不良情绪。如果受到一定的外界刺激,这些不良情绪就会被释放出来,有时表现为思维障碍和行为异常。裸奔就是多种多样的异常行为中的一种极端现象。其以突破社会规范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当突破了一般社会规范对人的身心的束缚时,人的内心情绪会得到相应的缓和。

当今社会,竞争性与挑战性大大增加,这就要求社会个体应具备更好的心理素质和更强的承受挫折的能力。人们的愤怒、失望、烦恼等不良情绪应当得到健康的疏导与发泄,而不应该着眼于对社会规范的破坏,这样才会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人们只有在一个健康的社会里生活,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大孝至爱,中华民族的美德——民德

在中华大地上流传着许许多多的孝敬父母的佳话,从上古时期开始一直到现在,大孝至爱的故事在中华大地上就从来没有断过。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记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就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弟弟象为诸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夏日里的晚上,黄香在书房看书,看着看着忽然没有了声音,父母以为他睡了,但在他的房间里没有他的人影,后来在自己的房间找到了他,父母问他:“你为什么朝我们的床上扇扇子?”黄香回答说:“我给你们的床扇扇子,是让你们的床凉快些,两老好早些安睡!”冬天的晚上,黄香先早早地去了父母的房间,钻进父母的被子里,让被子暖和些,父母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小孩身上三把火,也给你们一把。”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陈毅见到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他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孝敬父母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这种美德一直被世人倡导并不断地得到发扬。对父母尽孝已经成为我们这个社会中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它不需要人们把它天天挂在嘴边,但是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形成了一种约束。孝敬父母的人会得到他人的称赞和社会的认可,不孝敬父母的人会被别人指责。这在社会学上被称为民德。

民德,指的是与一个社会的福祉息息相关的规范,这些规范通常都包含一个民族最珍视的原则。每个社会都要求其成员遵守该社会的民德,违反的结果是招致严厉的惩处。因此,各国有非常强的民德反对谋杀、叛国以及虐待儿童,而这些民德已经通过制度化的过程成为正式规范。由此可见,民德也属于规范的范畴,这是按照规范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所分类出来的结果。

民德可以是提倡性的,也可以是禁止性的。提倡性民德表明人们应该怎么做,如关心不能照顾自己的婴儿和儿童。禁止性的民德表明人们不应该怎么做,如不能闯入他人家中。特别严格的民德被称为禁忌。乱伦禁忌就是一种普遍接受的禁止性民德——它严禁任何一种近亲间的性关系。

万里长城VS安徽铁画——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物质形态——机器、工具、书籍、衣服等——称为物质文化。一直以来,人类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为人类生活服务,以提高人类生存的机会并丰富人类的生活。他们把土地、树木、岩石、金属、动物及其他自然资源转化为房屋、工具、服装和交往的手段。

一个特定社会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其实质是技术水平、可开发资源和人类需求的集合体。现代社会拥有丰富的资源、充足的劳动力和高度发达的技术。

每一种文化都包含各自的物质文明,它是由该文化中的社会成员所共同创造的物品集合体,包括技术、工具、建筑、食物、服饰、书籍等人工制品。

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当你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2002年11月,中国唯一的水上长城辽宁九门口长城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验收,作为长城的一部分正式挂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物质文明是人类创造的,同时也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物质基础。人类在创造或制造物品以及获得其他物质的过程中,也就创造了文化。所以,通过对物质文明的考察,也可以认识和了解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状况以及社会结构、制度和文化观念。考古学家们之所以进行考古发掘,就是要通过对前人所遗留下来的物品的系统考察,来还原前人社会生活的形态和文化形态。例如,从古墓的结构及其中的陪葬品中,考古学家能够追溯和发现当时社会的结构特征、习俗和价值观。

文化中的物质具有实用的、功利的价值,也就是说,人们创造或制造出的物品,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生活的基本需要,是自身需要的产物,所以非物质文化的所有因素都必须去适应物质文化;与此同时,文化中的物质还具有社会意义,即人们创造和运用某些物质是要把人们联系起来,组成有机的社会。例如,布朗在研究安达曼人时发现,安达曼人制造出并使用火,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同时,他们又赋予火以非常特殊的意义,整个社会生活几乎都围绕着火。人们之所以对火给予如此强调和重视,就是要培养人们对社会的依赖感,由此增强社会团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口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我国安徽芜湖盛产的工艺品铁画,就是其中独具风格的一种。铁画,也称铁花,是以低炭钢为原料,将铁片和铁线锻打焊接成的各种装饰画。它将民间剪纸、雕刻、镶嵌等各种艺术的技法融为一体,采用中国画章法,黑白对比,虚实结合,别有一番情趣。

.铁画的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才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四海。

铁画是以铁为墨,以砧为砚,以锤代笔锻制而成。铁画的品种分为三类:一类为尺幅小景,多以松、梅、兰、竹、菊、鹰等为题材,这类铁画衬板镶框,挂于粉墙之上,更显端庄醒目;第二类为灯彩,一般由4~6幅铁画组成,内糊以纸或素绢,中燃银烛,光彩夺目,动人神魄;第三类为屏风,多为山水风景,古朴典雅,蔚为壮观。

芜湖濒临长江,交通便利,曾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自古以来铁冶业就十分发达。发达的冶铁业和高超的锻技,为芜湖铁画的创造提供了先天的基础和条件。

芜湖铁画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芜湖铁画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技艺高超著称于世。芜湖铁画始于明末清初的康熙年间,由芜湖铁工汤天池与芜湖画家萧尺木相互砥砺而成,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芜湖铁画源于国画,具有新安画派落笔瘦劲简洁、风格冷峭奇倔的基本艺术特征,是纯手工锻技艺术。它以铁为原料,经红炉冶炼后,再经锻、钻、抬、压、焊、锉、凿等技巧制成。既具有国画的神韵,又具雕塑的立体美,还表现了钢铁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是一种独具风格的艺术。

物质文化与语言、艺术、价值观、规范等非物质文化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人类是在一定的文化观念及社会规范的引导下创造物质;另一方面,人类创造出的物质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规范和观念。例如,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物质的出现,正改变着社会互动和交往的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同时也需要我们建构新的规范来适应这种新的互动方式。

同类推荐
  • 数学教学的趣味故事设计(上)

    数学教学的趣味故事设计(上)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且非常抽象的学科,要让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学校教学与科研的规范化管理(下)

    学校教学与科研的规范化管理(下)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智慧六讲:犹太人的精英教育(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06)

    智慧六讲:犹太人的精英教育(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06)

    孩子是我们真正的产业,对孩子的投资就是对未来的投资,再多的金钱也弥补不了孩子教育的失败和家庭教育的失败。我们不应该做金钱的奴隶,让我们同孩子和事业共同成长。犹太教育智慧的精髓,就是让孩子从小学会提问,能够解决问题,树立目标和理想成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犹太精英教育的核心有六大价值观:没有灵魂的人永远不会忏悔,过有节制的生活、人类的全部尊严在于智慧、问号代表一切、捍卫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思想能不能烤出面包。
  • 政策人类学:新政治人类学与公共服务(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政策人类学:新政治人类学与公共服务(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公共管理学关注的是人的共性,因为只有找到了共性才能够制定公共政策,一本学习公共治理学科最全的入门教科书。
  • 不做旁观者

    不做旁观者

    作者姜广平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集作家、学者、文学批评家于一身的中学语文名师,因而,在作者的笔下眼底,教育视野更加开阔。《不做旁观者》以介入的姿态关注教育、关心教育。全书分为五辑,分别从教育本质、学校文化建设、教师自身定位、教师深度阅读与教师成长等角度言说当下教育,掘开新见,发人所未发。其中很多篇目在发表之后,曾引起广泛关注与极大的社会影响。
热门推荐
  • 六尺之下

    六尺之下

    讲述在中世纪的欧洲,伊丽莎白的家庭遭到横难,后面被肯救到以后,两人沿着北海去找女王,两人渐生情愫,后来肯为保护伊丽莎白丧命于战斗中,伊丽莎白走到北海旁边时,不知为何竟然海面结了一层冰,后来伊丽莎白找到了女巫格林娜将心掏了出来放在了六尺之下的寒冰中,慢慢走向了复仇之路。。。。
  • 绝品花香

    绝品花香

    神秘少年为找寻真爱,只身闯入都市,他武功绝顶,医术超群,所过之处,绝品花香……
  • 我是仙帝继承者

    我是仙帝继承者

    十年前,仙帝下凡,救了白临渊一命。仙帝问:“小白,你可愿意当我仙帝的继承者之一?”白临渊答:“不愿意。”仙帝问:“你为何不愿意?”白临渊答:“修仙太危险,容易惹事。”仙帝问:“如果我恢复你的视力呢!”白临渊答:“斩妖除魔是我的责任,什么时候可以帮我恢复视力?”仙帝沉默......十年后,漂泊在外,心灰意冷的白临渊重回家园,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一件惊天大事......
  • 我有一座魔法城堡穿梭诸天

    我有一座魔法城堡穿梭诸天

    主角魏无道意外的成为了次元海之中一座魔法城堡的主人,而睁开眼看到的漂亮的女仆居然告诉他,还有三十分钟,魔法城堡就要因为源力枯竭而被次元海摧毁!而后女仆告诉他,想要拯救魔法城堡就必须穿越世界来收集奇物获得世界源力!魏无道说,干了!可为什么我想去的哈利波特世界变成了为美好的世界献上祝福?不要啊,巨大青蛙会吃人的啊!哦,原来我的至尊权戒还能够当做炼金术来用啊!可以随意炼成物品,甚至于转换成世界源力!魏无道看着那巨大的青蛙露出了笑容。那么都化作我的世界源力吧!这其实是一个普通人带着魔法城堡穿越诸天的故事啦。
  • 灵道大尊

    灵道大尊

    出生就伴有神秘灵根达到开灵期,原以为这是起点,没想到却是……终点…。不能突破?真的不能?
  • 闪闪惹他爱:金权债主宠上来

    闪闪惹他爱:金权债主宠上来

    蒙受巨大羞辱的这夜,宣闪闪决定上街去劫个色,想不到劫来了一个债主大BOSS!“好好好,钱债肉还,上来吧。”女人倒在床上呈挺尸状。男人如肆虐的猛兽要过一浪又一浪,吃抹之后却说:“钱和肉一样都不能少!”宣闪闪表示很无奈:“想不到华夏国第一富豪竟是一个锱铢必较的抠门儿。”男人邪唇一勾,挑起女人的下巴道:“是的,刚刚注入你身体里的我的基因,可都是要付钱的。”一颗一亿元?!
  • 灵眸圣眼之天幽归一

    灵眸圣眼之天幽归一

    天幽大陆玄月帝国六公主,灵玄晞,身怀灵王血脉,其血脉力量可操控万物之灵,乃是万物之王。却不料没有激活灵王血脉,一直以一个皇室公主的身份生活。直到破穹之战战发,获得神物,血脉被激活。灵玄晞被遭暗算,失去了记忆和修为,并且不知不觉的来到了邻国九天帝国。被九天帝国陛下看中了其血脉和天赋,而将其收留下来。当得知了自己竟是神凰族后代,亲生母亲变成养母,因为使命不得已离开神凰族,离开后,神凰族遭遇劫难,养母竟然成了杀母仇人。灵玄晞在提升自己的修为的过程中,却发现在这杀母之仇中,并非如此简单。灵玄晞是否能够找到真相,完成自己的使命呢?
  • 想一缕春风

    想一缕春风

    单薄的身体,脆弱的心灵,接受现实的洗礼,我们的心都要从弱小变的强大,只看你怎么面对。
  • 哲曦一曲远曲终人不散

    哲曦一曲远曲终人不散

    前世,她被人尊称为“暗夜女王”,雇佣兵界的王者。冷血无情杀人不眨眼。一朝执行任务,遭人背叛死于非命。却穿越到一个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的朝代,刚刚接受这一事实,一封圣旨,将她赐婚于王爷。一听到这个消息,她想过逃婚。但转念一想,自己既然占了原主的身体,便要尽好自己做女儿的义务,便只好嫁到王府……
  • 帝凰之独宠皇后

    帝凰之独宠皇后

    得雪璎珞者,得天下。这道似真似假的神谕,全了雪域国也保全了她。残暴邪皇,倾注她宠溺至极的爱,待当年粉雕玉琢的稚儿出落得倾国倾城时,变成挚爱女人,朝野上下为之一动。四大妃子各怀鬼胎,觊觎空缺已久的后位;善良卑微的秀女,为夺帝爱,绞尽脑汁,勾心斗角轮番上演;三位绝色男人为获美人心,用尽手段,暗流涌动。南宫俊的宫心计,南宫魅影的天下,爱恨交织,生死离别,尽在俊魅天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