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458100000004

第4章 对女孩多用肯定,少用否定

——经常说“你能行”有助于女孩建立自信

细节6 女孩最初的自信源于父母的鼓励和赏识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小女孩在家里玩布偶,爸爸在一边看报纸。突然,爸爸站起身,放下报纸,好像想起什么事情一样,骑着自行车就离开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这个小女孩一辈子记得那个下午,爸爸怎样离开家门,妈妈后来怎样痛哭流涕。直到她结婚后,每当看到丈夫拿起报纸,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去关上房门。她害怕他也会和爸爸一样一去不回。

这个故事如果发生在男孩身上,结果会如何,无从考证,但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受到影响是真的。就像一本小说的书名那样,男人是野生动物,女人是筑巢动物。女人从小女孩开始,就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欲望。

育儿专家们经常会提醒年轻的父母,不要把女孩单独留在家里太久。因为女孩比男孩有更强烈的不安全感;同时也有很多老师们会说,不要批评女孩子,因为女孩子更容易不自信。女孩经常会为了小事情和父母大吵一架,看起来像是在斤斤计较,其实是因为女孩子更需要父母不断地表达对自己的关心,她们对爱永远有需求。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擅长画画的小女孩,报名参加了一个课外辅导班。她的老师非常欣赏她,经常表扬她的作品,这个女孩子的画越来越好了。

后来,由于老师有事情,就请了自己美院的一个同学来继续教孩子们画画。新来的老师在上课之前就和朋友了解过这个班的情况,他知道有一个女孩画得很好,不用特别操心。于是他开始代课之后,很少去看女孩的作品,也很少让同学们看女孩的新作。

渐渐地,女孩觉得新来的老师不喜欢自己,就开始不去上绘画课。

有一天,女孩的母亲问她:“你怎么不去上绘画课呢?以前你不是最爱去的吗?”

“妈妈,我觉得新来的老师不喜欢我。”

“怎么这样说呢?”

“以前的老师总是会关注我的作品,但是现在这个老师完全不在意我画得好不好。”女孩对妈妈抱怨道,看得出来,她真的很在意老师对她的看法。

“老师不关心你,一定就是因为他不喜欢你吗?也许他是觉得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才没有怎么管你。还有比你更需要辅导的同学等着他啊,所以他顾不上你了。”

“可是我以前的老师就经常关心我的作品!”女孩哭了起来。

这时候,妈妈突然想到自己和爸爸经常在女孩面前表扬表哥表姐,很少提到自己的女儿,于是决定和孩子好好谈谈。

“先别难过,妈妈给你分析一下你就会明白了。其实你最伤心的不是你自己的画儿画得不好,而是你现在的老师没有之前那个老师那样器重你,是吗?”女儿没有说话,看来妈妈分析的不错。

“其实每个人表达自己看法的方式不同,但是内心的想法是一样的。就像这两位老师,可能都很欣赏你,但是一个会自然而然地表扬你,另一个就会把对你完全地放心看成是对你的表扬。”女孩似乎没有很听懂,妈妈接着说道:

“就像妈妈和爸爸经常会在你面前表扬哥哥姐姐,那并不是因为我们更爱哥哥姐姐,我们表扬别人,恰恰是为了激励你。其实我们心中最爱的当然还是你。”

女儿脸红了,妈妈似乎说中了她的心事。

“不一样……”女孩开始思考妈妈说的这个问题,虽然她没有完全明白妈妈的话,但她将带着这个疑惑继续学习绘画,并在老师那里得到答案。

《读者》上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一个黑人小女孩走在大街上,不自觉地就被街上五颜六色的气球吸引了。她看见很多孩子买了气球,有的一放手,气球就飞上了天空。粉的、红的、蓝的、青的……突然,她看到了一个黑色的气球。

“先生,黑气球也能飞上天吗?”孩子问卖气球的男人。男人似乎看出了孩子的疑问中还有更深的含义,他取出一个黑色的充气气球,放在孩子手里:“黑气球当然也能飞上天空了,其实气球能不能飞起来,重要的不是它们的颜色,而是它们内在的气体。如果里面都是充的氦气,它们都能飞起来。你看!”说完拿起黑色的气球,松开手,它缓缓上升,越飞越高了……

黑人小孩其实是想问:“我能和别的孩子一样优秀、活泼、快乐吗?”对肤色的迷惑不解,转移到了对气球颜色的好奇上。卖气球的男人的回答解开了孩子心中的谜团,也是在帮助孩子确认自我,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女孩在自信心和安全感上都有点劣势,这时候也需要父母帮助女孩来确认自己。

“我爱你”这句外国人天天挂在嘴边的话,中国父母怎么说都说不出来,好像我们天生就少了这根筋,但当我们听到女儿的口中说出“爸爸我爱你”这样的话的时候,心中还是会和吃了蜜一样的甜,可见我们并不是不喜欢这样直露的表达方式。如果爸爸妈妈也能对女孩大声说出“我们爱你”,女孩肯定会很开心。

其实,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说只是其中一种。我们的语言可以是肢体动作,也可以是白纸黑字。

当女孩放学回家之后,给她一个拥抱,一个吻;当女孩过生日的时候,给她写一张贺卡,表达对她的爱和感谢等等,都能温暖孩子的心灵。

家庭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都是在各种各样的生活细节中完成的,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平时与女孩的对话方式。父母可能经常会说一些无心之语,让女孩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比如:

“别人家的姑娘一回家就忙进忙出,我们家的可好,净给我们添麻烦。”这样的比较,让女孩对父母有抵触的情绪。

“你别管,不添麻烦就好了。”这样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女孩参与家务劳动,缺少一份我为家庭做贡献的参与感。

“你真是投错胎了,本来应该是个男孩的。”这样的话容易让女孩向男孩性格发展,她会以为现在的男孩个性很好,并趋向偏激。

“别打扮得像个妖精。”现在很多女孩子爱美,会打扮得奇奇怪怪,父母看不惯。但不要说她的打扮完全不对或者没有品位,最好是说“你穿淡颜色的衣服更配你的皮肤”这样的建议性的话。女孩在打扮上比较敏感,就算是父母,也不要妄自评头论足。

建议一:适当地鼓励女孩“顶嘴”

能够同父母进行争辩的女孩,她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表现得比较自信、有创造力和合群。父母千万不要介意女孩“顶嘴”,而应审时度势,并加以耐心引导,使争辩变得更加有意义。

有一位妈妈抱怨说:“最近我女儿特别爱顶嘴。比如,在从学校回家的路上,我们到一个公园去玩了一会儿。当我说:‘咱们回家吧’,她不干,还会反问我:‘为什么我非要听你的,而你就不能听我的?’女儿特别喜欢小动物,总想养一只小狗,我不让,说小狗身上有细菌。但是她却说:‘你说得不对!电视里说过,小朋友和小动物多接触可以提高抵抗力。’每当这时候我都会很着急,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对待孩子。”

争辩能够帮助女孩变得更自信和自立。在争辩的过程中,女孩会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视,知道怎样才能贯彻自己的意志力。那么,当你的孩子“顶嘴”时,你是不是会做出如下的反应呢?

女孩的突然“顶嘴”,让你在感到气愤的同时是否反省过自己对于女孩的态度应该改变一下?

在与女孩发生争辩时,你是否注意控制自己的语气与耐心,给女孩以空间让她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之后再加以合理引导?

随着女孩一天天的长大,有的家长渐渐觉得女孩不如以前听话了,变得难管了。无论大事小事,动不动就与家长顶嘴,家长说东,她偏说西。这令家长感到十分为难和恼火。女孩顶嘴该怎么区别对待呢?

实际上,女孩的顶嘴是有其原因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女孩进入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从这时起,她们不再愿意别人把自己当作小孩子来看待,不愿意处于被照顾的从属地位。这时,如果对女孩有过多地干涉,就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与成人对立,干脆一切都不听你的;或者是影响独立性的发展,养成依赖性,形成依赖的不良习惯。

中国的父母由于受千百年传统观念的影响,总觉得小孩子见识少、阅历浅、不成熟,形成了“父母说话小孩子听”的定论,不少父母要自己的女孩必须“言听计从”,否则就认为有失父母威信和尊严。

德国汉堡心理学家安得利卡·法斯博士通过多年的实验观察后证实:隔代人之间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能够同父母进行真正争辩的女孩,在以后会比较自信、有创造力,也会更加合群。

女孩在与父母争辩的时候,往往是她们最为得意的时候。这样做对于她们来说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当女孩最来劲、最高兴、最认真时,对她们的大脑发育是有好处的;二是这样可以营造家庭的民主气氛,增加女孩各方面的能力。这样的女孩会具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对将来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总之,如果一个女孩从不与人争辩,总是与世无争的样子,那么,她的勇气、智商、口才、进取心、自信心等就值得怀疑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争辩是女孩的一门必修课,而这门课最好在家里进行。在争辩的过程中,父母要有热心和耐心,让女孩在争辩中不断成长。

有的父母之所以受不了女孩和自己争辩,原因就在于他们觉得这样是对自己一家之长的权威的挑衅。父母们应该树立一种观念,要允许女孩和自己争辩,因为这并不是什么丢面子的事情。父母如果担心女孩争辩的话,她会不听话,不尊重父母的选择等等,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多虑的。

家长大可不必为女孩顶嘴而生气恼火,倒不妨为此而感到高兴。因为女孩开始顶嘴就意味着她已经长大了,并且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不正是家长所期盼的吗?有的父母不能接受女孩顶嘴的原因是担心自己的权威受损。父母不要总按原来女孩三四岁时的标准来要求已经长大的女孩,应该认识到:屈从的时代已过去,取而代之的是说服的时代。

建议二:不要总是拿她与别人比较

很多家长喜欢在不知不觉中和别人对比,你的孩子上一个什么班,那我的孩子绝不能落后。其实,这种不根据孩子实际情况而盲目攀比的行为,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害了孩子。

“别人行,你为什么不行?”这是许多妈妈训孩子的口头禅。某女士一说起女儿的学习就特别激动:“我们做父母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心只想让孩子好好读书,可她就是不争气。我姐姐的孩子比她还小1岁,学习从来就没让父母操过心!我横看竖看,我的孩子不比别人差啊,别人行,她为什么不行呢?”

不少家长老想给孩子树立榜样,拿自家孩子的不足与别人的长处相比,以为这样就可以刺激孩子的上进心,其实,这样只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即使刺激了她的奋发精神,到头来还是一种不健康的进取心,很可能会嫉妒别人的成功,或者难以接纳比自己优秀的人。拿孩子作比较,是一种盲目的教育心态。对于女孩来说,家长肯定别人的同时,如果语气和场合不当,难免会伤害了孩子,使女孩产生挫败感,不利于培养女孩的自信心。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自于成人的评价,而这种肯定式的评价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亦是尤为重要的。如果家长总是强调女孩比别人差,会使女孩经常自我否定,当她遇到困难时就会恐慌、退缩,拒绝尝试。

家长不要总是拿自家的女孩与别人家的孩子比,孩子之间是无法比较的。每个孩子都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以前没有像她们一样的人,以后也不会有。由此,我们要让孩子保持自信。不论好坏,你都要鼓励孩子去尝试,这是最大化孩子潜能的重要通道,也是最大化孩子自信的源泉,更是使孩子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经之路。

曾经有一位家长,自己是大学教授,才高八斗,对女儿要求极严。别人家的女孩钢琴弹得好,他马上叫女儿学钢琴,女儿要是钢琴弹不好,他就气急败坏;他又让女儿报考奥校,希望在理科思维方面一举成名,结果落空了,他极为沮丧,整天在家里苦着个脸。其实,女孩有自己的想法,她喜欢一个人待在屋里浮想联翩,幻想自己在宇宙中遨游,或者是回到中古时代和历史人物对话。但这些想法在父亲的眼中就是瞎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而主张“人性教育”的北京市通州二中的教师李圣珍认为,这样的孩子优点集中,尤其是哲学思维发达,性格敏感,想象力丰富,如果从事文学、哲学和历史方面的学习,一定大有前途。

李圣珍说:“每个孩子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强项和弱项。如果孩子找到自己的最强项,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便可取得骄人成就。”

李圣珍早年曾教过一个学生,这个学生的父母看到邻居家的孩子因为一篇作文而被南开大学免试录取,于是,父母便强迫孩子学语文、写作文。不料,一个学期下来,孩子的写作能力并没有多大起色。在和别人的攀比中,孩子的自信心也一点一点被消磨下去,最后彻底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不得已,父母把孩子送到了李圣珍老师这里。

在和这个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李圣珍发现她并不像她母亲所说的“是个笨孩子”,除了有点自卑意识外,并没有其他学习障碍。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这个学生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圣珍就鼓励她去做实验、去探索、去发现更多的为什么。这个学生的智慧火花一下子被点着了。后来,这个学生考上了一所高校的生物化学专业,毕业后又考上了另一所高校的研究生。

也许你认为自己的女儿很“笨”,但这可能仅仅是因为我们拿她的弱项和其他孩子的强项比较的结果。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孩子的弱项,而没有发现她们的强项,如果哪一天我们发现了她们的强项,那么,她们就会变成这方面“前程远大的高才生”。有的女孩可能在那些有音乐天赋的人面前显得很平庸,但是如果你让她自己动手做一个布艺,会发现她很有设计感。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在某一方面“不可造就”,就将其整个人及今后的发展全部否定了。

永远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不妨多多挖掘孩子的可爱之处。如果你很想让他做比较,那么请让他跟“昨天的自己”来比较。因为人最大的竞争对手其实是自己,战胜了自己,也就达到成功的效果了。

小莲的妈妈总喜欢拿小莲和别人比较。她总是说小莲不如乐乐漂亮,不如小雨会说话,不如阿丽懂事……小莲为此郁闷不已。

一天,小莲拿着自己的成绩单,兴冲冲地跑到家里。“妈妈,妈妈,我这次考了第三,比以前进步了好多!”

妈妈听了,先是一阵喜悦,不过很快又开始沉默,不一会儿,她说了这样的话:“虽然你比以前进步了不少,但比起邻居家的那两个孩子,还是差很多。他们一个今年考上了北大,另一个总是年级第一。加把劲,超过他们才算本事。”

小莲听了妈妈的话,那股兴奋劲早就跑到九霄云外了。

希望孩子可以做得尽善尽美是人之常情。可是,爱比较的家长可曾知道,这样的做法不但会让孩子反感,而且还会导致她丧失对自己的信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为什么非得让她们成为别人的复制品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做比较的结果往往是:孩子痛苦,你这个家长更痛苦。也许有的家长会问:“我只是想了解她进步了多少,让她明白不能骄傲而已,或者为她寻找一个合适的目标。如果不用这种方法,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当然有,请看一个犹太家长的做法:

有一个叫格兰特的犹太小女孩,在一次考试后成绩一落千丈。她心情很糟,一下子由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沉默的小女孩。因为她觉得自己太笨了,不好意思见朋友,于是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她妈妈发现了她的变化,便和她一起分析考不好的原因,逐条列出。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之所以考不好,是因为不用功记单词,不愿意动脑子思考数学题,这些困难都是她自己能够解决的。这位妈妈还反复告诉孩子:“格兰特,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还记得吗?你4岁的时候就能数数了,还会画出好看的画。”

她妈妈谈话结束后,还给格兰特留了一个小纸条:一个人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只要不断努力,及时总结一些经验,找到一些技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从此之后,格兰特不再灰心丧气,她每天都非常勤奋地学习,时常与自己的小伙伴们一起讨论数学问题。没过多久,她的学习成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她又恢复了以前的自信和乐观。

与其把力量花在对比上,不如试图挖掘隐藏在孩子身上的数不尽的“可爱之处”。

把孩子当作商品一样比来比去,到头来,很容易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在这种比较中较差的一方会更糟糕,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什么也做不好;另一种是在比较中,较强的一方会因为优越感而过分膨胀,她为了保持自己的优越位置就会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始终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之中。这两种结果无疑都是负面的。

细节7 鼓励她大胆去做

——行动是女孩自信的第一步

有的父母总是觉得女孩不会有什么自己的主见,她的想法和意见也不重要,在女孩表达出她的意愿和想法时,家长也总是不屑一顾。当父母就家里的某个决策讨论的时候,女孩在一旁插嘴,父母就大声呵斥:“大人说话小孩子别插嘴”“这是大人之间的事,没你小孩子什么事,一边玩儿去”,实际上父母的这种态度已经对女孩产生了消极的暗示和影响,无疑是给热情高涨的女孩迎头泼了一盆冷水,使女孩自信全失,严重的可能会觉得自己在家里一无是处,可有可无,进而衍生出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心理问题,如轻视自己、自我怀疑等等。一旦女孩真的出现了心理问题,父母就要追悔莫及了。

诗人、国家一级作家骆晓戈教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大姐,去大学任教前就是一位很得孩子们喜爱的师友。她的女儿岸子自浙江大学毕业后,凭过硬的自身条件被公派到美国留学。

骆教授夫妇的教子之道值得推崇。曾有幸与他们共事几年,基本见证了他们夫妇对女儿岸子的教育。骆大姐家庭条件优越,唯一的宝贝女儿岸子身上却无骄娇二气。同事们都很喜欢岸子。

在骆教授的众多教育方法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在岸子很小的时候,骆大姐要添置家庭共用品都会征求她的意见。比如买电视机,买多大的、什么品牌、什么颜色、什么价位等等,甚至摆放在哪个位置都和她商量。岸子稍大了点,骆大姐就向她详细通报家庭收入情况,夫妇俩还会认真地和女儿预算一周、一月和一年的支出。后来,全家小到衣服大到房屋的购买,岸子都有充分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当家方知柴米贵。”由于从小就参与了家庭管理,岸子确实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所以,除了一日三餐和合身的衣装,她就从不向父母伸手要这要那。在家里,岸子享有惯了平等的话语权,在外面,她就时刻做到了不卑不亢。尤其是,通过长期参与家庭决策和管理,她就自觉不自觉地有了振兴家业和贡献社会的责任感,一直刻苦学习,表现优秀,成绩优异。

一般来说,能够经常参与到家庭决策中来的孩子,性格较为开朗,能够在众人面前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能够主动关心别人、考虑别人的感受,有较强的集体责任感和责任心,待人接物也处处能彰显出自己的自信;而那些从来不参与家庭决策的孩子,考虑事情通常是狭隘的、自我为中心的,集体意识淡薄,依赖心理强,做事的主动意识差。因而可以看出,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决策中来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至关重大的影响意义。

孩子再小,也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不管孩子年龄大小,父母都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决策中来,一来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他在父母心中的重要性,二来也能实现较好的自我认知,感受到自我价值。要知道,父母的肯定是孩子自信心形成的一个尤为关键的要素。

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决策中来,父母首先要主动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当父母平时在讨论问题或商量某个决策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征询一下孩子的意见,如问问孩子“你觉得我们这么做怎么样?”“你认为我们买什么牌子的电视机好呢?”当孩子说出自己意见的时候,父母要及时给予回馈,如果孩子说的有道理,就可以按照孩子说的实行;如果孩子的想法欠考虑的话,父母就要给孩子讲清楚为什么这次爸爸妈妈没有听你的意见,指出孩子需要完善考虑的地方。这样就可以逐渐使孩子关心家里的事情,同时还可以提升孩子的思维,有助于他思考的全面性和理智性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应当把女孩当作一个真正的商量对象,和女孩说话的态度要和蔼,不能颐指气使,更不要对孩子的意见粗暴否定和冷嘲热讽,不要端出家长的架子,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确是想听她的意见的。

再有,并非家庭里的每一件事情都是适合女孩参与的。所以父母在让孩子参与之前,先要考虑好家里的哪些事情适合让孩子来参与,哪些是不适合的。通常来说,凡是参与的过程和结果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就可以让孩子一同来参与,如家庭的计划开支、旅行计划等等。

最后,在女孩的参与过程中要引导孩子发表自主的意见。有些孩子在年龄较小的时候,家长说什么她只懂得点头,或是说“我听你们的”、“你们说什么就怎么办”,这就说明孩子还没有真正有意识地参与进来,家长就可以适当教给孩子一些参与的方法,如在买东西的时候,就可以给孩子几个备选项目,让孩子从中选择,并让她说出她的思考过程和最终结论;或者当孩子就某项决策不知道从何下手的时候,父母可以给孩子提醒一些既往经验,让孩子从这个角度出发去主动思考。

总之,父母要抓紧一切时机,时刻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建议一:不要用对与错来评判女孩

生活中几乎没有几个父母是故意损伤孩子的自信心的,但无意识的伤害却俯拾皆是。正如下面这位母亲:

一位母亲为她的孩子伤透了心,她在心灰意冷的情况下去找心理医生。

医生问:“当您的孩子第一次系鞋带时,打了个死结,从此之后,您是不是再也不给他买带鞋带的鞋子了?”母亲点点头。

医生又问:“孩子第一次刷碗的时候,打碎了一只碗,从此以后您是不是再也没用过他刷碗?”母亲称是。

医生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用了很长时间,您看不过去,从此代替他叠被子了,是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医生一眼。

医生又说:“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您怕孩子找不着工作,便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力,为他谋得了一个令人羡慕不已的职位。现在您却为孩子的适应能力太差而感到恐慌了!您怕他不能胜任一份好工作,怕他娶不到媳妇,怕他以后过得很凄惨……”

这位母亲更惊愕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凑近医生问:“你怎么知道的?”

“从那根鞋带知道的。”医生说。

母亲问:“我以后该怎么办才好?”

医生说:“当他生病的时候,您最好带他去医院;他要结婚的时候,您最好给他买好房子;他没有钱时,您最好及时给他送钱。这是您今后最好的选择,别的,我也无能为力。”

母亲这种不肯放手让孩子去为自己的未来负责的爱,伤害了孩子,使他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即自适应心理长期处于停滞生长状态或休眠状态,最终成为“母爱”的牺牲品。

母亲的过度关爱使女孩的心理成长停滞了,这种结果相信没有任何一位家长愿意看到。心理学家指出,孩子从一出生就带有一种“自适应心理”,这种心理是指人们自我调节,应变适应环境的能力。保加利亚学者佩尔努曾作过一段描述:“婴儿被相当于20公斤的力推出,从温度为37度的温暖母体腹水中被抛了出来。在那个环境中,他像宇航员处于无重量的状态,现在来到空气温度为20度左右的寒冷环境中,而且在这个环境中还必须呼吸。”

从他的这段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从新生婴儿脱离母体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用他天生的自适应能力来积极回应母亲子宫之外广阔的生活环境。他不仅能够适应这种内外温差,而且很快便开始在这种环境中健康成长。接下去,他会积极地适应家庭生活,以后还要适应复杂的学校生活,继而要适应更复杂的社会生活。

孩子不仅天生能够自我调节,适应外界环境,而且也确实应该主动去适应,这无疑对他们的未来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心理学家认为,那些自适应心理素质好的女孩,她们对未来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她们会有选择地接受未来发生的事情,理智地分析生活中的变化。她们有主见,不盲从,明白想要的未来轮廓。因此,她们能够用“未来”的要求来规划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不断地为成长增值。

放开手让女孩去接受挫折的存在,对很多父母来说太难了。明明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怎么可以眼睁睁看着女孩去犯错误呢?但如果父母真的想要让女孩有主见、有责任感也有相应的承受能力,就一定要在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上“眼睁睁”看着女孩犯错误。因为只有真正错过,她才会知道懊悔的滋味、负责任的滋味,还有让别人担心的滋味。

我们总是急于去教会女孩如何争取到成功,却很少教会女孩如何面对失败。失败也是人生中的一种常态,满心带着迎接成功的热情,如何面对失败后的落寞呢?

我们一再地和父母说“放手”,但是真正放手的决心和勇气,都是一个很高的门槛。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真正做到给女孩一个自己成长的空间,可以问问自己是否能:

不强求女孩喜欢你自己喜欢的东西;

不评价女孩喜欢的东西是高雅还是庸俗;

不因为女孩没有听你的建议犯了错而暗自得意;

不把女儿的成功当成特别值得炫耀的事情。

如果这些你都能做到,那么你的女儿就是真正幸福而独立的。

建议二:让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小如,这个假期,你想怎样安排呢?”妈妈饶有兴致地问小如。“嗯,我想做一点自己喜欢做的事。”小如认真地对妈妈说。

“嗯,你说我听听。”妈妈想让小如说得细致一点。

要知道,班上有很多同学的家长都希望利用这个假期给孩子好好补习功课,甚至有一位家长买来了一摞的习题,让那个同学在一个假期之内全部完成,否则就不可以玩游戏。

也许,妈妈也希望小如能够做上几本习题,巩固一下学习的知识,可是小如实在是想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

听到妈妈问小如有什么计划,小如心里有点发凉,也许妈妈正准备做思想工作,希望她要利用假期的时间好好学习呢。

“妈妈,我想和您商量……我不学习了行吗?”小如想还是先下手为强,主动和妈妈商量起来。

“呵呵,当然好啊。只要你把时间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做什么妈妈都会支持的。”妈妈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小如感觉自己快要幸福死了,眼前的这位母亲,简直就是一位天使。

“嗯,我想利用假期的时间把全套的凡尔纳探险小说读完,还想用假期的时间练习吹长笛和口琴,剩下的时间用来写作业,其实我们的作业很多呢,每天完成一点点,足够我写一个假期的。”小如把自己的构想向妈妈陈述了一番。

“小如,妈妈支持你的想法。”妈妈的话好比是一颗定心丸,总算让小如愉悦起来,她继续说,“你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已经很累了,利用这个假期,好好地调节一下是很有必要的。妈妈不强迫你像其他的同学那样在假期补习。不过,开学之后,我们要有一个更好的精神风貌对待学业,争取更上一层楼,好吗?”

“哦!万岁!”小如高兴的神情溢于言表。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有许多事情可做,在众多事情当中,你一定要清楚地了解一点,那就是: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但是往往有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一点,为了种种原因,他们最后逼迫着自己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最后往往后悔莫及。

有一位机械师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想转行,却迟迟下不了决心,因为他已经学了二十几年的机械,如果突然换一份其他的工作,会感到很不适应,尽管不喜欢,却无法抛开累积二十多年的机械专业知识。他想改变,但又甩不掉过去的包袱,自然无法突破。于是他陷入了痛苦之中,他常常叹息着说:“如果当初我选择喜欢的事情就好了。”

生活中,像这位机械师的人很多,不管是学习或是工作,他们大多都在做着自己讨厌的事情,又不得不逼迫着自己去做好这些事情。不断挣扎中,他们往往失去了动力,当遇到学业或事业的瓶颈时也无法突破。他们也想过要改变,为此还不断地征求别人的意见,可最后还是很少有人试着去改变。

这其实是一个矛盾,既然知道自己再继续做下去也不会有兴趣,就应该果断地做出离开的决定。与其在不喜欢的事情上浪费时间,不如把精力投入在喜欢的领域。也许你担心无法适应或开拓一个新领域,其实大可不必,一个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必定充满了力量,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更容易被激发出来,只要付出努力,相信一定会取得成功。

很多年前,一位名人讲过一句话:“你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会有所成就。”

所以,尝试着改变自己目前的状况,如果想让自己做事更有成效,你就必须做出更好的决定,采取更好的行动。

罗克的故事对你或许会有所启发。

罗克一直很喜欢运动和数学,从小到大,他一直是运动健将,不仅担任过体育队长和篮球、乒乓球队长,是校田径队的杰出运动员,罗克曾经想过要如何把兴趣发展成职业,也曾经梦想成为世界冠军。

但罗克在思考后觉得:“靠体力过生活,并不是我真正喜欢过的生活,虽然我非常喜欢运动。”

在高中和大学的时候,罗克的数学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他也曾经想过,要当一位数学教授。但罗克发现,当一位数学教授,也并不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于是他继续寻找另一个可以当成他终生事业的工作。

17岁的时候,罗克接触了汽车销售业,因为他很喜欢车子,他想自己应该可以做得不错;真正进入了这个行业之后,他发现这个行业有非常大的特色,但是他的个性似乎并不适合,于是,他又转行了。

从16岁到21岁,罗克陆陆续续换了18种不同的工作,每一处,他都想着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不断地思考,最后他终于得到了一个伟大的发现,那就是他身上的一个特点:他从小到大一直很热心,很喜欢帮助别人,同学数学不会,他很喜欢教他;别人篮球打得不好,他会自告奋勇过去教他。因为罗克相信,只要自己可以,别人一定也做得到。

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罗克参加了一个激发心灵潜力的课程,它给了他非常大的震撼。

罗克发现,自己上了那么多的课程,学习了那么多的资讯,却没有任何一个课程比得上他的老师安东尼·罗宾,在短短的8小时当中所分享给他的那么多。

罗克想,假如他以后也能做别人所做的事情,把一些真正对人们有帮助的资讯,不管用何种渠道,书籍、录音带或是录像带,然后分享给想要获得这些资讯的人,那该有多好。投入这项工作之后,罗克终于找到了那个他最喜欢的工作,这就是他毕业所寻找的方向。经过了七八年的坚持,他终于可以在心理学崭露头角,让非常多的人得到非常具体的帮助。

从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做喜欢做的事对一个人所产生的影响。

一个人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充满激情,所以,家长们应鼓励自己的女儿突破现在的自己,积极行动起来,去做喜欢的事情吧!

细节8 多一点赏识,少一点苛求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要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对女孩来说,训斥只会压抑幼小的心灵;只有赏识她们,才能开发出潜能。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但孩子出生时都很弱小,好像生活在一个巨人的世界里。德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也透露过他在念书时,认为自己完全缺乏数学才能,对数学毫无兴趣,因此考试经常不及格。后来偶尔发生的一件事,让他的潜能开发出来了。他出乎意料地解出了一道连老师也不会做的数学难题,这次的成功改变了他对数学的态度,找到了数学天才的感觉。在老师和家长的赏识中,他成了学校里的数学尖子。

所以,家长们只有赏识自己的女儿,她们才会开发出生命中无限的潜能。

哈佛大学的心理研究专家做过这样的实验:有两组孩子,先让他们一起长跑消耗体能,然后一组接受严厉的批评,另一组得到热烈的称赞,随之进行体能检测发现,被批评的那组孩子无精打采,体能处于崩溃状态;而被表扬的那组孩子精力旺盛,体能得到迅速恢复,充满自信。

这个实验可以作为我们教育的反思:父母在教育女孩时应多给她们一些适当的赏识,学会赏识、赞美你的孩子,这对她的心理发展十分有利。让女孩知道父母对她们的关注和认可,既能快速抚平她们身体上以及心灵上的创伤,也能促使女孩的心理朝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

适当的赏识与鼓励是必要的,但父母也要注意千万不要对女孩赏识过了头。一个女孩如果受到的赞美过多,心理便会膨胀,就会找不准自己的定位,从而也就不知道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这样的女孩在人格上往往是不完善、不成熟的,心理上也会十分脆弱,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可能会经不起生活中的风雨与挫折。一个完备的人在成长中是需要经历一些磨难的,只有经历磨难并且能够从磨难中铸就刚强性格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的生活。

作为女孩的家长,不要吝啬夸奖孩子,如果孩子做对了事情,就应该夸奖她,而不要怕她会骄傲。

多对女孩说赞美的话、鼓励的话,少说贬损的话、批评的话。当女孩有少许进步的时候,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帮助她们树立前进的信心;当她们做错了事情,应在批评的同时,换一个角度找一个亮点来鼓励孩子。当女孩有一件事情令你感动的时候,你应该马上把你所想的告诉她,让她知道你一直在关注。

家长应该经常赞美女孩的一些做法,让孩子觉得自己很能干,特别有能力。当女孩具有了这样的自信的时候,在做事的时候就会表现出跃跃欲试的心态,处处想表现自己,证明自己。

建议一:不要苛求女孩“十全十美”

也许是由于望女成凤心切,大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女孩很苛刻,但也比较容易忽略女孩的感受。在工作中,他们总是要求自己的领导能设身处地地替自己考虑这个,考虑那个,但一回到家庭生活中,目标就转移到孩子的缺点上,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继而要求女孩应无条件地服从自己的意志,照着父母的完美计划成长。实际上,这种做法的结果无疑是在推着女孩朝逆反的方向发展,因为女孩会一天天成长起来,有了审视自己的目光,有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便有了反抗的心理,对于父母的苛求和指责,便会经常说“不”。

作为父母应该知道,我们自己本身实际上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身上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与不足,我们的孩子自然也不例外,为什么总是看不到呢?

如果我们真立志要做个好父母的话,首先就是要理解女孩的感觉,尊重女孩的选择,说不定女孩在某方面的不足正好可以成就其他方面的才能。父母要有眼力去发现女孩的特点。

由此看来,父母在教育女儿的时候,眼光同样很重要,父母们应该让自己多具备一些伯乐精神,及时发现女孩身上的特别之处。利用女孩自身的优点引导她,把她所有优秀的品质发挥出来,帮助她完成人生的自我超越,而不是只盯着某方面的不足不放。

有一项统计表明,从19世纪到20世纪的200年中,能够真正称得上“天才”的孩子只有寥寥的十几位。应该说,世界上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很大众化的,不是十全十美的。

责备只能使女孩消极地应对身上不良的行为、习惯。所以,做父母的不要总是苛求自己的女儿十全十美!最重要的是要让她们实实在在地学习,实实在在地做人,实实在在地做事,实实在在地成长,她们才会拥有完美的前途!

如果家长能换一种教育方式,把每个女孩身上的特质和性格罗列出来,然后一一告诉女孩你是多么欣赏她们,让她们感觉到自己是不能代替别人,别人也无法取代她们的,而且也觉得你看到了她们身上与众不同之处。那么,你的女儿就会越来越自信,也就会越来越完美了。

家长应该注意和孩子说话的语气。如果她还小,家长不妨将她抱在怀里告诉她你为她而骄傲,经常不断地给予她表扬,那女孩的感觉是否会更好一些呢?家长和孩子进行交流的时候,不仅在她做得好的时候要表扬。当她做出努力之后,尽管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也要进行适当的鼓励,在和女孩说话的时候让她永远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温暖。

建议二:赏识也要把握好度

时常会听到有些家长说这样的话:“我的女儿太出色了,聪明绝顶,又那么漂亮!”

母亲这么夸女儿,一旁的女儿则羞愧得简直无地自容,这都什么和什么啊!

似乎,现在的父母觉得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不可否认,赞美确实能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不只是女孩,大人也一样,如果女孩在工作中得到表扬和夸奖,那么积极性也会大增,随之创造的是更多的价值。被夸奖被赞扬代表着被认可,被夸奖的人也更深入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但是夸奖也要把握适当的“度”,掌握一定的艺术。过分夸奖或者夸奖不当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心理专家马丁认为:过分夸奖同贬低一样,不能帮助人树立自信,还会让人变得脆弱。所以家教中也应当注意避免过度夸奖。正确的夸奖方法应是先仔细观察,了解女孩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绩,在此基础上,审其进步程度,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夸奖这才是正确的夸奖,而过度夸大,吹捧千万不可盲目使用。

赏识女孩一定要有限度,惩罚女孩一定要有分寸,并且需要有明确的操作方式。如果父母过分夸奖女孩会使得她很难正确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真实的潜力有多大。当然,因为父母的过分夸奖,懂事的女孩会去努力但能力达不到就容易产生压力,甚至会有失败感。

此外,如果过分地夸奖或炫耀女孩的长处,时间久了,易使女孩产生或比谁都强的心理,不允许或不能接受别人超过自己的事实。大人在夸奖女孩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并在表扬女孩时应给她指出不足之处。

一位母亲忧虑地对老师说:“我们并没有给我的女儿什么压力,也很少责备她,更不会疾言厉色。我们奉行以奖励代替责备,为什么孩子会越来越忧虑呢?”

老师单独和这位念中学一年级的孩子交谈,发现她担忧自己不能名列前茅,所以很用功。她经常失眠,觉得压力很大,甚至想休学。

“我很怕考不好,所以每天读到深夜。”女孩说。

“你觉得学习有困难吗?所学的功课你不会吗?”老师问。

“不是,是怕考不好。如果落到三名以外,我会觉得很没有面子。我就是怕输掉!”

“你父母亲要求你考前三名吗?”

“没有。是我自己担心考不好,我就是很在意成绩。”女孩哭了起来,“我怕失败,那很没面子。”

“对谁来说,你会觉得没有面子?”

“我怕对不起爸爸妈妈!怕得不到他们的欢心。”女孩泣不成声。

这位名列前茅的女孩,因为长期生活在父母和亲人的夸奖之中。由于一直保持好名次,她未曾尝过父母没有夸奖的滋味。她怕失去夸奖,并把这个惧怕当成了一种严重的威胁。

可见,过度的夸奖,给女孩带来了心理负担,慢慢地会加重女孩的心理压力,使女孩变得焦虑,遇到困难容易退却,缺乏信心。所以,千万不要看到女孩有一点小成就,就常常将夸奖挂在嘴边,动不动就表扬、夸奖。

著名作家毕淑敏曾写过一篇题为《请为你的夸奖道歉》的短文,说的是她的一位朋友到北欧访问,周末到当地教授家中做客。

这位朋友一进屋,看到了教授5岁的小女儿,这孩子长得非常漂亮。

朋友带去了中国礼物,小女孩有礼貌地微笑道谢。朋友抚摸着女孩的头发说:“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

教授等女儿退走之后,严肃地对朋友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朋友大吃一惊,非常不解地看着教授。

教授说:“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而漂亮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们两口子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

“你夸奖了她,孩子很小,不会分辨,她就会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且一旦认为天生的美丽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她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这就成了误区。”

“不过,你不要沮丧,你还有机会可以弥补,你可以夸奖她的微笑和有礼貌。这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

朋友听后,感觉的确很有道理。

不要认为教授对女孩太严苛,事实上他是非常赞同赏识教育的。只不过他认为,表扬不可过多过高,不能让孩子情绪过热,过多的赞美会让孩子产生错觉,要么认为自己比任何人都要出色,要么就逐渐形成压力,为了夸奖而去做。

女孩的父母对女孩的赞美应该就事论事,不可过分夸大其辞。父母在赞美女孩优点的同时也要适当泼点冷水,提醒女孩改正缺点。最好是了解女孩做事情的过程,把她做某件事情的良苦用心和艰难努力都看在眼里,然后再夸奖女孩。

父母对女孩的赞美要把握好时机和尺度,当女孩在表现出色的时候、取得进步的时候、需要鼓劲加油的时候,可以不失时机地赞美她。甚至在指出女孩的不足之前,也要先千方百计地肯定她的成绩,让女孩看到自己的优点,才有勇气、才能自信改正自己的缺点。

当然,必须提醒父母的是,对于女孩的夸奖最好能够适可而止,过多过分的夸奖,会带给女孩不必要的困扰。夸奖具有启发性和鼓励作用,但夸奖过多,会带给女孩压力,形成焦虑。所以家长在平时对女孩的夸奖要适可而止,而且应用欣赏、交谈、聆听等方式代替过多的夸奖。著名教育家老卡尔·威特给父母们的忠告是:我们不能让女孩在受责备的环境中成长,但是也不能让她们整天泡在赞美里。

细节9 向女孩灌输一种理念

——“我可以”

他,被人称为“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

他,被人称为“当代的陶行知”;

他,曾经影响了上亿含辛茹苦的父母们。

这位伟大的父亲名叫周弘,他也曾是一位普通的父亲,而如今他和他的“赏识教育”早就已经名满天下了。他和他的女儿周婷婷一同与命运抗争,使天生耳聋的女儿获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成功。

周婷婷天生耳聋,到了3岁的时候还不能讲话。但是,在周弘细心的教育与鼓励下,原本已经列为残疾人的婷婷在6岁的时候已经认识2000多个汉字,8岁的时候就能够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的数字并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不仅如此,周婷婷在上小学的时候连跳两级,10岁那年被评为了“全国十佳少年”,17岁时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20岁赴美留学,如今已经获得硕士学位。

周婷婷和同龄人相比,能够拥有的东西并不多,但是她所取得的成就,非常人能及。

原本全聋的女儿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她的幕后高参——爸爸周弘有什么秘诀吗?

面对自己的孩子,周弘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哪怕是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的孩子,我都会含着热泪欣赏她、拥抱她、亲吻她、赞美她,我会永远为她自豪。”

如今,周弘的“赏识教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而“赏识”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很多爸爸在教育孩子方面并没有周弘这般的耐心,而总是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满分,于是就批评自己的孩子总也考不了满分;希望孩子进步快,就批评孩子进步慢;希望孩子能再机灵点,就批评孩子反应太慢……爸爸们似乎总有一套自己的“教育经济学”,并自以为是:孩子固有的优点,不表扬还会有,但是孩子的缺点,不批评就改不了。正因为如此,才应多批评,少表扬,不能让孩子对自己的现状满足。这样的教育是周弘最为反对的。

周弘则认为: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的是太多的责备、抱怨和训斥,那么教育则会陷入一个怪圈,父母会发现孩子的优点越来越少,而缺点则越来越多。对于孩子的批评过多,会使他们以失败的心态走向社会。

婷婷小的时候学习数学很吃力,但是爸爸却从来没有责备过她。有一次,周弘给女儿出了10个题目,但是小婷婷只做对了其中的1道题,当时,周弘感到眩晕,他心里十分清楚女儿的数学水平差到什么程度,不过,他依然做出很吃惊的表情,对婷婷说:“呀,这么困难的题目,你都能做对1道,真了不起。”爸爸这样的评价使婷婷喜欢上了学习数学,并且日后的成绩越来越好。

也许,有很多女孩都羡慕婷婷有这样一个好爸爸,那么所有为人父者也来做这样一个懂得赞扬女儿的好爸爸吧。

帮助女孩唤醒自信非常重要。在一个班上,如果老师只关注考前几名的学生,只关注那些拔尖的学生,那些考得不好的孩子总是灰溜溜的,老师这种无言的否定会使她们被扣上“不认真”“成绩不好”的帽子,这样的心理暗示一旦形成,自信心就会受到严重伤害。作为爸爸,我们千万不要再批评自己的女儿了,多鼓励她,相信她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帮助她恢复自信。

女孩和家长在人格上是对等的,所以,家长必须学会尊重女孩的人格。陶行知先生率先把“小孩子”称作“小朋友”,就是对儿童极大的尊重。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细节都可以体现出爸爸对女孩的尊重,比如说蹲下来平视女孩、倾听女孩说话,这样的动作会让女孩感受到被尊重。

建议一:强化女孩的自我价值感

女孩们天生就是感性的动物,她们的情绪和行为总是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前一分钟还因为某一个人的褒奖兴高采烈,后一分钟可能就会因为另一个人不经意的一句嘲讽而丧失信心妄自菲薄。作为女孩的父母,一定要时刻注意,引导女孩正确认识自我,强化女孩的自我价值。

有一个年轻人,他历尽艰险在非洲热带雨林中找到了一种高10多米的树木。

这可不是一般的树木,整个非洲也就只有一两棵。如果砍下这种树,一年后让外皮朽烂,留下的部分,就会有一种浓郁无比的香气散发开来;如果放在水中,它不会像别的木头那样浮起来,反而会沉入水底。

这种树被称作“沉香”,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

年轻人将沉香运到市场上去卖。由于很贵重,很少有人敢来买,也很少有人买得起,因此,他的生意非常冷清,经常是很多天连一个来问价的都没有。但他旁边一个卖木炭的,生意却非常好,每天都有进账。

年轻人终于沉不住气了,他把沉香运回家,烧成木炭后再运到市场上,以普通木炭的价格出售。这一回,他的生意好极了,几天时间就卖光了。

年轻人认为自己颇有创意,顺应了市场需求,于是,他很自豪地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父亲。

他父亲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商人。当听完儿子的讲述后,父亲禁不住泪流满面,因为儿子做了一件大蠢事。沉香非常有价值,只要切下一小块磨成粉末出售,其收入相当于卖一年木炭,而将沉香烧成木炭,就和普通木炭一样不值钱了。

有些人都过分关心外界的环境因素,处处表现得小心翼翼,以至于轻易地否定了自己。试想,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认可自己,又如何让别人认同你的价值呢?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我们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别人对我们的态度,也不会因为我们遭受挫败而贬值,无论别人怎么侮辱你、诋毁你、践踏你,你的价值依然存在。”

在一次演讲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手里高举着一张10美元的钞票,讲了一句开场白。面对大厅内的听众,他问:“谁要这10美元?”

一只只手举了起来。

“我打算把这1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

仍有人举起手来。

“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接着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当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的时候,他才捡起来。

“现在谁还要?”

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10美元。在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被碾得粉身碎骨。我们会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我们是永远不会丧失价值的。无论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每一个人依然是无价之宝。”

家长们要让自己的孩子学会正视自己的价值,不要因为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而改变对自己的看法。告诉孩子,无论别人怎么说,你的价值都不会因之而改变,只要能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做一些对他人有用的事,就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价值。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一书的作者奥格·曼狄诺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每个人的出生都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的这种观点对我们在内心建立自尊自信很有帮助。他在书中这样写道:

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

自从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以来,没有一个人和我一样,我的头脑、心灵、眼睛、耳朵、双手、头发、嘴唇都是与众不同的。言谈举止和我完全一样的人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虽然四海之内皆兄弟,然而人人各异。我是独一无二的造化。

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

我不可能像动物一样容易满足,我心中燃烧着代代相传的火焰,它激励我超越自己,我要使这团火燃得更旺,向世界宣布我的出类拔萃。

没有人能模仿我的笔迹,我的商标,我的成果,我的推销能力。从今往后,我要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因为这是我得以成功的一大资本。

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

我不再徒劳地模仿别人,而要展示自己的个性。我不但要宣扬它,还要推销它。我要学会求同存异,强调自己与众不同之处,回避人所共有的通性,并且要把这种原则运用到商品上。推销员和货物,两者皆独树一帜,我为此而自豪。

我是独一无二的奇迹。

物以稀为贵。我特立独行,因而身价倍增。我是千万年进化的终端产物,头脑和身体都超过以往的帝王与智者。

但是,我的技艺、我的头脑、我的心灵、我的身体,若不善加利用,都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迟钝、腐朽,甚至死亡。我的潜力无穷无尽,脑力、体能稍加开发,就能超过以往的任何成就。从今天开始,我就要开发潜力。

家长要让女孩明白,做人要坚持自己的个性,保持主见,不要刻意去模仿别人,人的一生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但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做自己。

当一个女孩没有自信时,就会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有时候甚至会把自己贬低,全部否定自己,丧失了自我价值。家长们可以借助一些小事,让女孩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如让女孩帮助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学校对需要帮助的同学和老师伸出自己的双手,努力学好自己擅长的科目等。鼓励女孩坚持下去,以此来树立女孩的自信心。

再有,引导女孩接受自己——不仅接受自己的优点,也接受自己的缺点,并帮助女孩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当女孩表现出“人家都……所以我也要……(和众人保持一致的行为或装扮)”的态度时,家长要让女孩知道,他人的选择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拥有自己个性、懂得坚持自我、不盲目跟风的女孩才是最迷人的。

建议二:告诉她曾经最差不代表一直最差

在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赢得所有人的好感。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会逐渐暗淡自己的光彩。

西莉亚自幼学习艺术体操,身段匀称灵活。可是很不幸,一次意外事故导致她下肢严重受伤,一条腿留下后遗症——走路有点瘸。为此,她十分沮丧,甚至不敢上街,因为害怕看见别人注视残腿的目光。于是,西莉亚搬到约克郡乡下。

一天,小镇上的雷诺兹老师领着一个女孩来向她学跳苏格兰舞。在他们诚恳的请求下,西莉亚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他们。为了不让他们察觉自己残疾的腿,西莉亚特意提早坐在一把藤椅上。可那个女孩偏偏天生笨拙,连起码的乐感和节奏感都没有。

当那个女孩再一次跳错时,西莉亚不由自主地站起来给对方示范动作要领——一个带旋转的交叉滑步动作。西莉亚一转身,便敏感地看见那个学生的目光正盯着自己的腿,一副惊讶的神情。她忽然意识到,自己一直刻意掩盖的残疾在刚才已暴露无遗。这时,一种自卑让她无端地恼怒起来。西莉亚的行为伤害了女孩的自尊心,她难过地跑开了。

事后,西莉亚满心歉疚。过了两天,西莉亚亲自来到学校,和雷诺兹老师一起等候那个女孩。西莉亚说:“如果把你训练成一名专业舞者恐怕不容易,但我保证,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不错的领舞者。”

这一次,他们就在学校操场上跳,有不少学生好奇地围观。那个女孩笨手笨脚的舞姿不时招来同学的嘲笑,她满脸通红,不断犯错,每跳一步,都如芒刺在背。西莉亚看在眼里,深深理解那种无奈的自卑感。她走过去,轻声对那个女孩说:“假如一个舞者只盯着自己的脚,就无法享受跳舞的快乐,而且别人也会跟着注意你的脚,发现你的错误。现在你仰起脸,面带微笑地跳完这支舞曲,别管步伐是不是错了。”

说完,西莉亚和那个女孩面对面站好,朝雷诺兹老师示意了一下。悠扬的手风琴音乐响起,她们踏着拍子,愉快起舞。其实那个女孩的步伐还有些错误,而且动作不是很和谐,但意外的效果出现了——那些旁观的学生被她们脸上的微笑所感染,不再去关注舞蹈细节上的错误。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学生情不自禁地加入舞蹈中。大家尽情地跳啊跳啊,直到太阳下山。

生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就会找不到自己的路。

其实,同一个事物,每个人的眼光都有不同。面对不同的几何图形,有人看出了圆的光滑无棱,有人看出了三角形突出的棱角,有人看出了半圆的方圆兼济,有人看出了不对称图形独到的美……

同是一个甜麦圈,悲观者看见一个空洞,而乐观者却品味到它的甜美。

同是描绘赤壁之战,苏轼高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杜牧却低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同是“谁解其中味”的《红楼梦》,有人听到了封建制度的丧钟,有人看见了宝黛的深情,有人悟到了曹雪芹的良苦用心,也有人只津津乐道于故事本身……

苏轼曾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生是一个多棱镜,总是以它变幻莫测的每一面映照着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必介意别人的流言飞语,不必担心自我思维的偏差,坚信自己的眼睛,坚信自己的判断,执著自我的感悟,用敏锐的视线去审视这个世界,用心去聆听、抚摸这个多彩的人生,给自己一个富有个性的回答。

细节10 女孩也是家庭决策成员

——父母不要替女孩做主

凡凡是班上的一位“小不点”同学,之所以叫她“小不点”,一则是因为她长得比较小,二则是因为她的心理年龄也很小。周末放学回家了,这个“小不点”同学不会和同学们一起坐公交车回家,而是等妈妈开着车子来接她。在平日上课的时候,她的妈妈也会隔三差五地来看她,送点好吃的点心或是应季新到的新鲜水果,总之,“小不点”同学就是在妈妈的细心呵护下成长,不会受一点委屈,所以也就习惯地依赖妈妈了。

如果妈妈不在,“小不点”同学也会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看上去乖乖的。不过她的行为习惯还是特别像个小孩子,自己很难独立,如果别人说去哪里,她总是像一只小尾巴跟着大家。虽然大家都很爱护凡凡,但即便是同龄人也会觉得她和大家有代沟,所以和“小不点”同学的谈话很难深入。

凡凡的妈妈也为她的孩子感到担忧:“我的小不点啊,你以后长大了之后可怎么办啊?”

上例中的凡凡很有可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依赖心理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类型,青少年患者一般缺乏自信、自以为难以独立、自愿从属别人、任凭别人左右,如学业、职业的选择需要靠父母和他人决定,为了获得别人的帮助,不惜逢迎讨好。

这种依赖性的人格障碍一般是源于个人发展的早期。有的父母过分溺爱子女,并且鼓励子女依赖父母,不让他们有长大和自立的机会,以致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心中就会逐渐产生对父母或是权威的依赖心理,长大之后依然不能自主,缺乏自信心,总是依靠他人来做决定,终身不能负担起独立选择采纳各项任务、工作的责任,形成依赖性人格障碍。

对这种依赖性人格障碍的治疗,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

1.习惯纠正法

依赖型人格的依赖行为已成为一种习惯,治疗首先必须破除这种不良习惯。仔细检查女孩的行为中哪些是习惯性地依赖别人去做,哪些是自己决定的。对于自主意识强的事件,以后遇到同样的情况应该鼓励女孩坚持自己的决定。

2.重建自信法

如果只是简单地破除了依赖的习惯,而不从根本上找原因,那么依赖的行为也可能复发。重建自信的方法便是从根本上加以矫正女孩依赖型人格障碍。

第一步,清除童年的不良印迹。依赖型一般都缺乏自信,自我意识十分低下,这与童年时期的不良教育在心中留下的自卑痕迹有关。最好的方法是回忆童年时父母长辈说过的对自己有不良影响的话,比如:“你真笨,什么也做不出来。”“瞧你那笨手笨脚的样子”等,把这些话仔细地整理出来,然后一条一条加以认知重构。

第二步,重建勇气。可以选作一些略带冒险性的故事,每周做一项,例如:独自一人到附近风景点做短途旅行;独自一人去参加一项娱乐活动或是一周规定一天“自主日”,这一日不论什么事情,绝不依赖他人,通过做这些事情,可以增加勇气,改变以往事事依赖他人的弱点。

建议一:在女孩面前不要太强势

在我们的周围,总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去,给我回家写作业去!”

“不准说话,赶紧吃饭!”

“今天必须去辅导班听课……”

在父母教育女孩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女孩是发展中的个体,具有独立的人格和鲜明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向周围世界学习的过程中,她们处于主体地位,是学习的主人,家长应培养富有创造性和主动精神的女孩,让她们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提高和成长。

因此,了解女孩、尊重女孩、激励女孩、诱导女孩是成功的教育方法,强迫责令,以成人为中心,往往使女孩被动,收不到好效果。命令的方式应慎用,绝对不能滥用。

对此,女孩家长在与女孩的沟通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方式,如何说女孩才肯听,如何听女孩才肯说呢?

仔细分析一下,女孩不愿意听从家长命令的原因,不外乎这几种:

(1)当女孩玩得开心之时,家长硬性命令女孩去洗脸,孩子不去,成人便强硬拖着女孩去洗,孩子很委屈,有时还大哭大嚷。其实,只要好言相劝,或能使女孩快快洗了脸又来玩,或稍等片刻再去洗,让孩子再玩得开心一些,这样反而更好。

(2)当女孩用手抓饭吃,妈妈打了一下手,女孩哭了,正在哭得喘不过气来之时,爸爸命令女孩:“不要哭,闭上嘴!”女孩怎能一下子憋住这口气呢?纵然成人是一番好心去教子,但实际上起了摧残心灵、摧残健康的副作用,这种命令是女孩不能执行,听从不了,也不应该听从的。

(3)有时一些可听从、可不听从的命令多了,反而会强化女孩不听从命令的习惯。家长在命令女孩时,应该注意不多用、不滥用“命令”,一旦运用便要求女孩认真执行,鼓励肯定女孩执行命令的优点。“命令”要下在女孩有可能接受、有时间准备、又能尝试成功的点子上。尽可能让女孩会乐意去执行,而且会完成得挺好。当命令执行不好的时候,要帮助女孩检查原因,改正错误,并鼓励她下次完成好。

家长也可以尝试着把自己在工作单位执行命令的情况,编成小故事,讲给女孩听,启发女孩的学习和模仿能力。

对家长而言,和女孩交流沟通绝对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它关系到家长与女孩之间的和谐关系,关系到对女孩求知欲的培养以及对其人格的尊重。但遗憾的是:现代家庭教育中,与女孩的有效沟通总是被忽视。

父母应该重视与女孩的沟通,这样才能走进她的内心世界,知道女孩在做什么、想什么,才能更切合实际地为女孩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与女孩沟通就应该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女孩的提问。

这个时候,父母首先应意识到不能马马虎虎回答女孩提的问题,而要尽量拿出合乎道理的解答。大人采用有逻辑性的、科学的回答方式,是想让女孩能正确认识问题。但在女孩看来,无论对其做什么样的回答,都不能全部消除其疑问,因此,大人就没有必要一定坚持回答的正确性。

同时,很多人会问,如何用沟通代替命令,跟女孩成功地沟通呢?

教育专家给我们的建议如下:

第一,成功的家庭沟通,应该注意以下因素:理解、关怀、接纳、依赖和尊重。理解要求父母孩子双方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关怀不但存在于内心,更要切实付诸行动;接纳要求考虑到每个人的个性,懂得欣赏人们身上的优点;依赖是要做到既信任别人也信任自己;而尊重是指尊重他人特别是女孩的权利,尊重她们的意见和选择。

第二,要建立一种积极健康的家庭沟通交流关系,应该改变父母是决策人、孩子是接受者这样僵化的家庭角色的分配。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懂得进行角色交换,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可以对他表述的愿望予以积极地辩解。

当女孩能够参与讨论家里的通常是成年人的问题时,她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而父母一方面可以调动孩子的主动性,使自己清楚地认识孩子的才干,另一方面可以得到有关自己教育的反馈信息。

综上,父母与女孩通过沟通,才能让女孩明白“理解、信任、承诺、准时”等观念的重要。通过沟通,最容易让女孩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也最容易让女孩养成理解他人的习惯。只有这样,女孩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做家长的要学会沟通的艺术,当你的女孩“倔脾气”上来时,不要一味地责骂,学会与女孩交朋友,因为在女孩面前我们不仅仅是父母,还是女孩的朋友。家长应该设法巧妙地从与女孩的对抗中解脱出来,不应该继续与女孩抗衡下去,在女孩缓过了顶牛情绪,心平气和,情绪良好之时,也会接受意见,改正错误。

如果家长的命令不合适,应该做自我批评,这样会使女孩心服口服,因为平等的亲子关系,会给双方以好的感受。如果不来个缓解过程,既伤了心、又伤了身体,大家情绪都不好,甚至造成成人与女孩之间的隔阂。

建议二:用她的方式去爱她

爱自己的女儿恐怕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父母都能够做到的事,但是真正会爱女儿的父母却不多。因为爱也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对于女儿,要爱得适时、爱得适度、爱得得法都有一定的讲究。

爱女儿,首先就要从了解女儿开始,因为自己的女儿自己最清楚,这是大多数家长这样认为的,可是我们真正了解女儿多少呢?

我们了解她的欢乐吗?

我们了解她的寂寞吗?

我们了解她最讨厌的事吗?

大部分的家长都把眼光放在了5年、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后,希望从小抓起,让自己的女儿成为一个好学生,好孩子,有用的人,出色的人。可是,家长们不能忽略的是,真正的爱应该以女孩的方式爱她,并不一定要女孩按照我们的期待来成长,而是让她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女孩在成长中最需要的是什么?女孩和男孩在成长过程中的需求有哪些不同?不知有多少父母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又有多少父母能够给出答案呢?

打个比方来说吧,女孩和男孩看到同一条河流,男孩注意到的是它的速度和水量,目测它的深度,并估量自己是否可以穿过它到达彼岸;而女孩会注意那些跳跃的浪花、晶莹的水珠,有的还会脱下鞋子跳进河里,顾不得水流里是否暗藏危险。

因为男孩与女孩本身的区别,决定了父母教育女孩与男孩方式的不同。

文文一家到郊区野餐。

在爸爸的鼓励下,文文开始寻找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捕捉它们,要带它们回家做标本。在看到一只野兔时,文文的哥哥兴奋得大叫:“快看呐,有一只野兔,可惜我们离它太远了,不然我们一定能将它抓住,做一顿美味的野兔大餐。”

听到哥哥的话,文文也开始紧紧盯着那只兔子,目光中充满怜爱。

午餐的时候,哥哥把他们看见野兔的经历讲给妈妈听,语气中充满遗憾,没想到文文却说:

“为什么要吃掉那只兔子呢,也许他们也是一家人出来晒太阳,享受今天的好天气呢。你想想,要是有人把你带走,爸爸妈妈该多么难过!同样的道理,我们怎么能从野兔的家庭里夺走一个成员,更别说残忍地吃掉它了。”

从这个故事也可以看出,一般男孩富于攻击,女孩富有爱心,因为女孩思考问题迥异于男孩,所以女孩父母需要依据自身的性别特质来教养女孩。

男孩有一个特点是靠行动来表达自己。但女孩不同,她是靠语言来表达自己,同时,她也是在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中来获取父母对她的爱。其实,当女孩还在摇篮里时,就强烈地希望父母与她交流,因此,当一个女婴感受不到父母对她的爱时,她就会哭闹不止,但当父母凑到她面前,跟她讲上几句话时,女婴便会停止哭泣,转而用笑声和挥动的手脚来向世界宣告:她因得到父母的爱而兴奋。

女孩与男孩相比,女孩更注重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所以当女孩在某一方面取得成绩的时候,父母应该及时地给予鼓励与表扬。

女孩和男孩的不同并不仅限于此,由于大脑的细微差距以及大脑中某个部位的发育先后顺序及程度不同,也造就了女孩与男孩的差异。

有时,女孩比男孩更敏感。“听”是女孩得天独厚的心智能力,因此女孩对噪音的反应更强烈,同一种声音在女孩听来要比男孩听到的响亮两倍;在触觉方面,最不敏感的女孩也要比最敏感的男孩得分高;女孩的视觉记忆更好,在黑暗中女孩看得要比男孩清楚;女孩的味觉和嗅觉也比男孩敏感:女孩有更多的味蕾,更容易受到气味的吸引。正因为此,女孩更擅长调动自己的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捕捉到那些微妙的、不容易被人发觉的信息以及更为具体的细节,建立起自己的直觉系统。

这些都是父母应该细心关注的地方。

每一个女孩都能够发现使生活变得更丰富的诀窍,但是首先,她要能够感受到生活的温馨安宁。同时,女孩天生就有一种娇弱的特质,就像是鲜花,在盛开之前,需要更多的精心呵护;女孩是温柔的代名词,是世界的调和剂。如果女孩没有一个安定的生长环境,就难以拥有柔和的心灵。社会需要女孩来培养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把所有的元素都糅合在一起,生成一个固定的整体,但是如果不被爱,女孩也就不会理解爱的内涵,也就难以完成这一历史性使命……

女孩需要父母更多的呵护与关爱,需要自始至终精心的培育。要想让女孩健康、快乐地成长,做父母的就要时刻按照女孩喜欢的方式爱她,让女孩感受到父母是多么在乎她、多么爱她,让她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下成长。

同类推荐
  • 培养有出息男孩的100个细节

    培养有出息男孩的100个细节

    只有让男孩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学会尊重他人,孝敬父母,男孩将来才能够成为一个性格坚强、勇敢果断、自信自强、不怕困难、豁达乐观、宽容大度的男子汉。没有什么比把男孩带到这一世界,然后把他们一步步引上成长的道路,直至走向成熟更能让人有成就感了。男孩的未来掌握在父母的手中,如果想要培养出有出息的男孩,那么本书将是父母最好的选择!
  • 让孩子一生快乐的36件事

    让孩子一生快乐的36件事

    家庭教育应是快乐的教育,而家庭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如何把压力变为动力,把艰苦变为快乐。本书选取了能影响孩子一生,决定孩子一生,让孩子快乐一生的36件事,通过展现孩子当时的心理状态,帮助家长了解孩子成长的心理诉求,向家长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 孩子,我们一起学习

    孩子,我们一起学习

    本书收录了尤今老师关于亲子育儿方面的文章,尤今老师用优美的笔触和温暖的内心记叙了许多有关孝敬父母和养育孩子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并感悟相关的道理,适合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
  • 养胎保胎育儿

    养胎保胎育儿

    “想要孩子的夫妇,在孕前或孕初了解养胎、保胎方面的知识,对生育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非常重要。虽然后天的喂养和教育与宝宝的智商、身体素质密不可分,但起决定作用的却是先天的各项条件,如孕前夫妇双方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况、孕前和孕期营养的补充、孕中的生活调理和防病治病等等。只有先天遗传素质较好的孩子,才有可能在后天的培养教育下,获得较高的智力和强健的体魄。本书对准备怀孕的夫妇应具备的养胎知识、饮食营养和孕妇应该注意的养胎、保胎以及新生儿护理与喂养等方面的知识分别做了详细的介绍,以期能为准备要孩子的夫妇答疑解惑。”
  • 卓越孩子的6项修炼

    卓越孩子的6项修炼

    通过对自满,自私,拖延,抱怨,借口,放弃深入挖掘,展现家长六种恶习对孩子一生的负面应响,进而指出家长如何做到谦虚,无私,不抱怨等等,用自己的改变来影响孩子,带动孩子一起改变人生。本书定位为普通工薪阶层的家长,是因为这一个阶层的家庭最广大,出现的问题也最多。崔老师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思考,是一本针对家长提升的好书。
热门推荐
  • 微微不笑也倾城

    微微不笑也倾城

    贝微微是校园里的系花加学霸,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她是侠肝义胆仗剑江湖的红衣女侠“芦苇微微”。在游戏中,贝微微结识了“真水无香”,两人结为侠侣,没想到贝微微却因为不愿以真面目示人而遭到了真水无香的抛弃,在游戏中莫名其妙“被离婚”的贝微微之后又遇见了江湖高手“一笑奈何”,两人为了完成游戏任务而走到了一起。让贝微微没有想到的是,一笑奈何的线下身份,竟然是自己的同校师兄肖奈,肖奈是校园中的风云人物,篮球队的主力军,两人的情谊从线上发展到线下,一段跨越了虚拟与现实的感情就此拉开序幕。
  • 我往故土去

    我往故土去

    从混沌中诞生的人族寻找着新的净土,遗留的人最终走向了覆灭,当纪元新生,万物潮长,还有的人,到底去了哪里?必经路上重铸人族辉煌!
  • 只为与你再续前缘

    只为与你再续前缘

    早在几千年前,与你埋下因果,只为再续前缘
  • 心灵破碎

    心灵破碎

    黑色力量从天而降,天地即将陨灭。最后时刻,天明光耀,吴悲达到无心术最高境。永恒间破碎凭一己之力将黑色力量毁灭封印同时他的肉体也破碎,含笑而终但破碎的的同时他好像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这是铠甲的世界吴悲与无心碑一起来到了这个新世界,开始了新的人生同时到来的还有黑色的力量前世是大陆的最强者今生能否再创辉煌
  • TFBOYS之让我陪伴你

    TFBOYS之让我陪伴你

    她和黄其淋定了娃娃亲,她最好的朋友却喜欢黄其淋,他还如何选择
  • 没事找个爱(追妻令系列)

    没事找个爱(追妻令系列)

    ?对于自己的外型相当自豪的海神明,向来视女人为手到擒来的猎物。可这次踢到大铁板?冰山美人无视他的存在,还误以为他是保险推销员?这他而言,简直是天大的侮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强护花雇佣兵

    最强护花雇佣兵

    许林,佣兵界的传奇人物...美女护花——青春火爆的辣女——温柔妖娆的御姐——善解人意的小清新活雷达,这不仅仅只是传说,这还是一场意外……
  • 仙之风云传

    仙之风云传

    人界的一位少年,带着诸多的秘密开始他自己的仙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