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02400000009

第9章 甘露之变

宝历二年(826)十二月八日,敬宗被害后,刘克明、苏佐明等人假传遗诏,立宪宗第六子绛王李悟为帝。但是,负责军国要政的枢密使王守澄、禁军首领梁守谦等不肯罢休,起来对抗。最后,他们率禁军杀死了李悟、刘克明和苏佐明,迎立敬宗弟弟李昂继承帝位,历史上称为唐文宗。

文宗是穆宗的第二子,12岁时被封为江王,性格恭俭儒雅。他在王邸时,喜欢读《贞观政要》,对太宗的勤政非常向往,因而即位以后,每次接见群臣,都用很长时间讨论朝政。当时朝廷有个规定,天子单日临朝理政。为此,文宗对宰相说:“我想和你们每天都见面。”对官员的任免,文宗也极其认真。宰相府提出候选人,他总要亲自接见,当面考察,然后再颁布任命诏旨。一次,中书提名鸿胪卿张贾为衢州刺史,文宗同意了。张贾好赌博,当他和文宗告别赴任的时候,文宗问:“听说你善博?”张贾回答:“只是政事之余,和朋友们玩玩,不妨碍政务。”文宗却说:“怎么能有贪好而又不妨碍政务呢?”张贾赴任后马上改变了这一劣习。

除谨慎地用人行政之外,文宗当时最关心的是怎样铲除宦官。因为宦官专权,左右朝政,甚至危及帝王的生命,这些使他感到非常忧虑。

最初,文宗想利用朝中大臣的权力来抑制宦官。他先后提拔韦处厚、路隋、李德裕、牛僧孺为宰相。这些人都是通过科举道路做官的,又多出身豪门大族,为了维护他们自身的利益,彼此之间互相排挤、各树宗派,进行着激烈的“党争”,有的不惜和宦官相勾结。在这种情况下,文宗只好等待时机,物色新的人选。

大和四年(830)九月的一天,长空万里无云,深秋的风带着凉意掠过皇宫,灿烂的阳光给每座宫殿都抹上了一层金色。在这金风送爽的美好时节,文宗心里也似乎爽快了许多。他正在宣政殿和翰林学士宋申锡单独谈话。宋申锡似乎看出了文宗的心思,也毫不隐讳,直抒己见。在文宗表露了自元和以来,宦官擅权,心头愤懑,因而总感到忧烦的思想之后,宋申锡表示:对于宦官,只能逐渐地剪除。他详细地向文宗谈了自己的看法。文宗认为宋申锡深沉有谋略,便让他当了宰相。谁知,到大和五年(831)二月,宋申锡的计谋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宦官王守澄发觉了。王守澄反守为攻,指使军吏豆卢著诬告宋申锡和穆宗第六子漳王李凑谋反。豆卢著说得绘声绘色,许多大臣信以为真,文宗本人一时也分辨不清。于是,宋申锡被贬为太子右庶了,失去了宰相的大权。就这样,文宗企图通过宋申锡打击宦官的计谋中途夭折。

但是,文宗并没有失去信心,仍在寻找可以帮助他的人,特别注意那些出身寒微的朝臣。终于,他找到了李训和郑注。

李训是肃宗时期宰相李揆的族孙,祖辈虽然是大士族,但到他的时候已经破落。李训身材魁梧,神情洒落,才思敏捷,善于揣摩人意,还精通经学,中过进士;因为一些事情的牵连,被流放到岭南,后被朝廷赦免,回到洛阳居住。当时李逢吉做洛阳留守。李逢吉当过朝廷宰相,不满意洛阳留守的职务,还想重掌朝纲,又没有办法,所以常常流露出闷闷不乐的情绪。李训知道他的心思,便常和他往来。经过多次接触,李逢吉认为李训可以利用,就给李训许多金帛珍宝,派他到长安走动行贿,为自己重返朝廷创造条件。李训到了长安,首先买通的人是郑注。

郑注是怎样一个人呢?原来,郑注本姓鱼,改姓郑,人们叫他鱼郑,原是个懂得药理而奔走于长安豪门大户的江湖术士,后被襄阳节度使李愬重用,留在他的衙署任职。李愬后来移镇徐州,郑注又以职事身份随往。有关军政事务,李愬都让郑注参决。当时,宦官王守澄在徐州监军,开始对郑注很厌恶,认为他是一个诡辩阴狡的人。一天,他和李愬谈起,表示要除掉郑注。李愬告诉王守澄说:郑注是一个有奇才的人,你不妨和他接触一次,如果认为不好,再除去也不迟。李恝命郑注前往拜见王守澄。王守澄开始还有些不高兴,等和郑注深谈起来,才认为郑注有机谋,是一个可利用的人,便改变了对他的看法。王守澄还把郑注请进内室,促膝交谈,表示相见太晚。第二天,王守澄对李愬说“真如同你所说,郑注果然是个奇才。”此后,郑注和王守澄来往密切,渐渐地两个人形影不离了。大和八年(834)文宗得病,王守澄让郑注给文宗看病,效果颇好。从此,郑注逐渐得到文宗的信任。因为以上的情况,所以,当李训买通郑注后,通过郑注的关系,李训也很快得到王守澄的信任和文宗的赏识。

最初,王守澄把郑注和李训引荐给文宗是怀有个人目的的。当时,朝廷里左右神策军的矛盾很大。王守澄是右军中尉。他把郑注、李训推荐给文宗,为的是对付左军。谁知事与愿违,郑注、李训与文宗朝夕相处,长久交谈,越来越亲密,对王守澄反而疏远了,郑注和李训向文宗献计,要首先除掉宦官,然后再慢慢解决别的问题。文宗认为他们二人可用,便在大和九年(835)七月颁布诏书:任命李训为兵部郎中、翰林学士,后又升礼部侍郎、同平章事,赐金紫服;郑注为通王府司马,充右神策判官。李训、郑注既然掌握了朝中大权,便利用有利的形势,乘机寻求到支持者:舒元舆、王涯、贾、郭行余、罗立言等人。舒元舆在朝中任刑部侍郎,王涯任弘文馆大学士,贾为御史大夫,郭行余是御史中丞,罗立言是长安京兆少尹。

郑注、李训先是利用宦官内部的矛盾,不动声色地收拾了左神策军中尉韦元素。王守澄对此感到很满意。随后,郑注、李训又推荐宦官仇士良当左神策军中尉。仇士良原来和王守澄一伙,在拥立文宗当皇帝过程中有功,因为王守澄对他没有提拔,所以心怀不满。郑注、李训建议文宗提拔仇士良,就是要牵制王守澄。不久,郑注、李训又怂恿文宗提拔王守澄为左右神策观军容使,解除他中尉的兼职,从而削夺了他的实权。大和九年十月初九日,在郑注、李训策划下,文宗派遣中使李好古携带有毒的酒食赐给王守澄。王守澄遂被毒死。在此之前,他们还以追查宪宗被害为名,乱棍打死了在外地当监军的宦官陈弘志。

不久,文宗任命李训和舒元舆为宰相。李训为了更好地和宦官抗衡,进行了更周密的布置。他通过文宗让郭行余、王璠分别当了邠宁节度使和太原节度使,掌握了地方的军政大权;让韩约当金吾卫将军,召募军队,聚集力量;让郑注出任凤翔节度使,作为外援,以应付可能发生的事变。这一切安排好了以后,著名的甘露之变发生了。

大和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天气晴朗,阳光温和,微风不时地阵阵吹过。按照李训事先的安排,文宗临朝紫宸殿,会见百官。在大臣们还没有启奏时,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上殿陈奏:左金吾卫衙中的石榴树上降有甘露,请皇上去看。左金吾卫衙门在含元殿旁边。于是,文宗率领百官移往含元殿,并命宰相李训前去查看甘露。李训去了一会儿,回来上奏说,甘露未必是真的,不宜马上宣布,以免天下官吏都要祝贺。文宗听后,表示要弄清楚,就又命令左右神策军中尉仇士良、鱼志弘带领众宦官前往,务必看明白回奏。这时,左金吾卫衙署院里早已设下伏兵,只等宦官们进去就动手。仇士良、鱼志弘遵照文宗旨意,带领宦官前往。他们刚走,李训又下令召集在丹风门外的兵士们进宫,准备接应。

谁知,仇士良等人刚走进左金吾卫衙署的院中,韩约因为太紧张,竟然脸色发白,头上冒汗。这时已是秋末冬初时节,天气寒凉。仇士良看到韩约的样子,感到非常奇怪。这时,恰巧又有一阵风儿吹过,院中布幕的一角被掀开,露出了伏兵的铠甲。仇士良见后大吃一惊,赶忙退身出院。当时看门的卫士想把院门关闭,但动作慢了点,又被仇士良大声斥喝吓住了,才使宦官们得以走脱。仇士良回到殿上,向着文宗大喊情况有变。

李训见情况发生了变化,连忙大声呼喊:“邠宁、太原的士兵,快快上殿保驾,有功的,每人赏钱一千贯!”兵士们听后,纷纷手持武器上殿。这时,仇士良带领一些宦官已经抢先把文宗扶上软轿,正往大殿里抬。李训看见后,紧紧地拉住轿子不放。就在双方抢夺的时候,四百名卫士已经来到殿上,他们挥舞刀剑向宦官砍去。顷刻间,十几个宦官倒在血泊中。就在这时,仇士良带领其它宦官,飞快地把文宗软轿抬进了后殿。李训再次向前阻挡时,被宦官郄志荣当胸一拳,打倒在地。就这样,文宗终于被仇士良等宦官抢抬到宣政殿内,殿门也关上了。宦官们抢夺皇上成功,高兴得连呼:“皇帝万岁。”而文武百官们则一个个目瞪口呆,不知所措,隔了好一会儿才各奔东西,竞相逃命。

仇士良把文宗抢到手中,他手中又掌握着禁军,于是,假传文宗圣旨,命令宦官带领四五百名宫廷禁军,从含元殿杀出。李训和韩约以前从长安城中召募来的士兵,多是无业游民,又没有经过严格训练,抵挡不住禁军的冲击,最后大部分四散逃命,一部分就地战死。朝廷官员大大小小受牵连而死的有六七百人。王涯、贾、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韩约、李孝本、李训、郑注十几个大臣的家族全部被杀。这个本想诛杀宦官的甘露之变,最后竟以宦官大杀朝臣而告终。文宗打击宦官的计谋再一次遇到了挫折。

当含元殿上还在混战、李训被击倒在地的时候,他就已经感到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于是匆匆离开了皇宫,单骑驰往终南山(今陕西眉县南),投奔了他的好友寺僧宗密。宗密想让李训剃发出家,被人阻止。李训无奈,又离开终南山,前往凤翔。但是,他刚离开终南山,便被盩厔(今陕西周至)镇将宗楚捕获,在押送京城的途中被害。

郑注在凤翔节度使任上,时刻准备策应李训在朝中对宦官的斗争。当他听到李训即将起事时,便从凤翔率亲兵五百名直奔京师,中途走到扶风得到了李训失败的确切消息。于是,他又返回凤翔,后被宦官监军使张仲清杀害。

甘露之变以后,宦官的气焰更加嚣张。他们把握了宫廷大权,文宗不仅成了傀儡,而且成了囚徒。开成五年(840),他终于被宦官们杀死在大明宫中的太和殿,死时33岁。

同类推荐
  • 迦太基之战神重生

    迦太基之战神重生

    【木木出新书了!也是古历史,不过这会是中国的了,书名《商鼎周戈》,希望大家可以来投上一票!】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佣兵,来到灭亡了的迦太基,并成为迦太基人。当他的祖国迦太基被罗马军团毁灭后,他到底怎么重建迦太基呢?怎么打败强大的罗马呢?
  • 山河逐鹿

    山河逐鹿

    大燕王朝,定鼎天下三百年,历经七代皇帝,乃是神州正朔,万国之宗。但是,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经历了五个甲子的风风雨雨,曾经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大燕王朝也已经日薄西山,风雨飘摇。……这是一个战争、阴谋、智慧、勇猛等等集一身的时期,无数的英雄豪杰在这个时期潮起潮落。……一个来自地球的卑微的灵魂,面对这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为了活下去,为了保护他想要保护的人,拿起了长刀,誓要逐鹿天下,重整山河。(新人新作,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支持)
  • 鹉师

    鹉师

    半痴半傻,打遍高门衙内,小小鹦鹉,堪居帝师之位。有豪门,不宅斗,有宫廷,不宫斗,宠文与文娱的结合,主角一分为二,一个在宫中,以歌动人,抄书喻事,想当大明星却被当成神棍,好吧,信鹦鹉,得永生,这是要靠大文娱征服世界的节奏。那么,另一个就只管宠老婆就好了。
  •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本书在首次全方位、多角度披露人类史前著名古迹遗址的详细考古历程及结果的前提下,又提出了对历史留下的未解之谜的种种推测。毕竟,面对这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原始文明的曙光照亮了整个地球,而我们的困惑又实在太多太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似乎愈来愈感到诸多的未解之谜难以解开,这些古文明的残片有的是自然界留给人类的,有的却是人类社会自己留给后代的,有的所蕴涵的内容已经超出人类现在的解答能力。那么,这些历史残留的遗物,究竟隐含着怎样的谜底?是否有一把我们尚未发现的可以打开它的钥匙?我们的想象是否太苍白?
  • 我欲扬唐

    我欲扬唐

    大唐盛世可以开启更强盛的模式,李密宁愿做一双手沾满血腥的屠夫,也不要做那天可汗,不要虚名,只要能让大唐不断变强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攻伐,分化,瓦解种种手段只为了不断减弱潜在敌人的实力,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量世界之物力、人力结大唐强盛之果。大唐不落之太阳,缓缓升起照耀世界。群友交流群:109507993
热门推荐
  • 坑神榜

    坑神榜

    他是村子里唯一一个去城里修仙学府上学的孩子,也是学府内最优秀的学徒之一,三年一度的选拔明天就要开始了,离此最近的仙山摩云山会有修道者前来挑选弟子,只要被选上就意味着从此摆脱贫困潦倒的日子,他也会学习道法治疗母亲多年的瘫痪。
  • 下一个消失的人

    下一个消失的人

    你知道我藏在哪里?我的世界很黑,我在寻找唯一的光明,那就是……让你们一个接着一个消失!
  • 焚天灭世传

    焚天灭世传

    来自异界的段沫,身负异法,他的修仙之路该如何?他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 一品剑师

    一品剑师

    剑法的最高境界是人剑合一,他是一个剑不离身的剑客,每次出剑都是那么的贱气凌人。天下武器分九品,他深谙其道,出手神兵利器枚不胜数,造诣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高不可攀的地步,堪称一品中的极品!
  • 蛤蟆守仙

    蛤蟆守仙

    千年来偷仙,万里云雨度。万事皆在法中---悲欢离合万相皆由法生---神鬼万灵皆由法守---奇禽异兽万千归宁法空
  • 民国道长

    民国道长

    民国年间,战乱频繁,死人便是家常便饭,这就导致无数百姓含冤而死,所以一些亡魂便滞留人间。这也应运而生的推出一些特殊的职业。本文所讲述的内容,是由一名茅山道长在一次超度中,无意之间引发的诡异案件,神秘的鼠脸少女、恐怖的龙纹玉佩等等,你准备好了吗?
  • 绝断轮回

    绝断轮回

    往复轮回,叶翼为了女儿能过一个不一样的一生,将她送到人界,时间流逝,辰露慢慢觉醒,想起了一切,决心打破轮回……
  •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世界政坛悬案之谜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世界政坛悬案之谜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世界政坛悬案之谜》讲述的是发生在美国政坛上的名人离奇死亡事件。
  • 轮回尼玛

    轮回尼玛

    故事便是由此开始:佛教初盛行,道教刚兴旺,各拥有芸芸教众,修行之人奉行“正则正,邪则邪”之道为圭臬。在此种思想潜移默化下,少有人会思考正为何邪又为何了。信仰,有时很重要,有时又可有可无。信则仰首仰心,仰则信之。
  • 无赖笑苍穹

    无赖笑苍穹

    蓝之大陆,以武为尊,林笑一出生,父母就去世了,叔叔照顾长大,又是大家眼中的废才,直到十六岁,天生的血脉觉醒了,慢慢的走上了武道之路,历尽艰难,成为一代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