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051400000009

第9章 薛侃录

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先生曰:“初学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着,恐于工夫上又发病。”

【译文】

薛侃问:“保持志向就像心痛一样。心思都在痛苦上,哪有时间说闲话、管闲事呢?”

先生说:“初学时这样下功夫也很好,但要知道志向‘进出没有一定的时候,也不知道它去向何方’。心中的神明原本就是这样,所用下功夫时才有着落。如果只是死守志向,恐怕在下功夫时又会出现问题。”

侃问:“专涵养而不务讲求,将认欲作理,则如之何?”

先生曰:“人须是知学;讲求亦只是涵养,不讲求只是涵养之志不切。”

曰:“何谓知学?”

曰:“且道为何而学?学个甚?”

曰:“尝闻先生教,学是学存天理;心之本体即是天理,体认天理,只要自心地无私意。”

曰:“如此则只须克去心意便是,又愁甚理欲不明?”

曰:“正恐这些私意认不真。”

曰:“总是志未切;志切,目视、耳听皆在此,安有认不真的道理!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假外求;讲求亦只是体当自心所见,不成去心外别有个见。”

【译文】

薛侃问:“只知道涵养本性而不注重学习研究,把私欲认作天理,怎么办呢?”

先生说:“人应当知学。学习研究,也是涵养本性。不学习研究,只是涵养本性的志向不够真切。”

薛侃问:“什么是知学?”

先生说:“你先说说为什么而学?学些什么?”

薛侃说:“曾经听先生讲,学是学习存养天理。心的本体就是天理。体认天理,只要自己心里没有私心杂欲。”

先生说:“既然这样,那只要克除私心杂欲就行了,又为什么发愁弄不清天理私欲?”

薛侃说:“正是担心不能切实看清这些私心杂欲。”

先生说:“还是志向不够真切。志向真切了,目视耳听的都在这里,哪有认不真切的道理呢?分辨是非的能力,人人都有,不需要向外探求。讲求学问也只是体会自己内心的所见,而不是到心外寻求其他的见识。”

先生问在坐之友:“比来工夫何似?”

一友举虚明意思。先生曰:“此是说光景。”一友叙今昔异同。先生曰:“此是说效验。”

二友惘然请是。先生曰:“吾辈今日用功,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方是真切工夫。如此,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若只管求光景,说效验,却是助长外驰病痛,不是工夫。”

【译文】

先生问在座的朋友:“最近在学问上的功夫怎么样?”

一位朋友用内心清澈明亮来回答。先生说:“这是说表现出的情况。”一位朋友讲述过去和现在的异同。先生说:“这是说产生的效果。”

两位朋友感到迷惘,向先生请教。先生说:“我们现在用功,就是要使为善的心真切。这个为善的心真切,见到好的地方就会学习,有了过错就会改正,才是真正的下功夫。像这样,人的私欲就日渐消除,天理就日渐明澈。如果只管寻求表面情况,谈论功用效果,这反而是助长了向外探求的弊病,不是真正做学问的功夫。”

朋友观书,多有摘议晦庵者。先生曰:“是有心求异,即不是。吾说与晦庵时有不同者,为入门下手处有毫厘千里之分,不得不辩;然吾之心与晦庵之心未尝异也。若其余文义解得明当处,如何动得一字!”

【译文】

朋友们看书时,常常批评指摘朱熹的学说。先生说:“这是存心挑毛病,是不对的。我的学说与朱熹的学说有很多不同之处,这是因为学习入门下手的地方有毫厘、千里的区别,不能不分辨清楚。然而我的心思和朱熹的心思,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譬如朱熹对文义解释得明晰妥当的地方,我又怎么能去改动一个字呢?”

希渊[1]问:“圣人可学而至,然伯夷、伊尹于孔子才力终不同,其同谓之圣者安在?”

先生曰:“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然圣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尧、舜犹万镒,文王、孔子犹九千镒,禹、汤、武王犹七八千镒,伯夷、伊尹犹四五千镒。才力不同,而纯乎天理则同,皆可谓之圣人;犹分两虽不同,而足色则同,皆可谓之精金。以五千镒者而入于万镒之中,其足色同也;以夷、尹而厕之尧、孔之间,其纯乎天理同也。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犹一两之金,比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者以此。[2]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金之成色所争不多,则锻炼之工省而功易成,成色愈下,则锻炼愈难。人之气质清浊粹驳,有中人以上、中人以下,其于道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其下者必须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及其成功则一。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纯乎天理,却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须是将圣人许多知识、才能,逐一理会始得;故不务去天理上着工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正如见人有万镒精金,不务锻炼成色,求无愧于彼之精纯,而乃妄希分两,务同彼之万镒,锡、铅、铜、铁杂然而投,分两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梢末,无复有金矣。”

时曰仁在旁,曰:“先生此喻,足以破世儒支离之惑,大有功于后学。”

先生又曰:“吾辈用力,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注释】

[1]希渊,蔡宗兖字,山阴人。正德进士。以教授奉母,孤介不为当道所喜,辄思弃去。守仁以为伤于急迫,乃止。有《蔡氏律同》。

[2]《孟子·告子》篇云:“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此或古语,或孟子所尝言也。

【译文】

蔡希渊问:“一般人也可以通过学习达到圣人的境界,然而伯夷、伊尹在才力上与孔子有所不同,却同样被称为圣人,这是为什么呢?”

先生说:“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只是因为他们的心像天理一样纯粹,没有掺杂任何私心杂欲。就像精金之所以成为精金,只是因为它的成色充足,而没有掺杂任何铜、铅。人达到纯粹天理的境界才是圣人,金子成色足够才是精金。然而圣人的才力,也有大小的不同,就像金的分量有轻有重。尧、舜像万镒重的金,文王、孔子像九千镒重的金,夏禹、商汤、武王像七八千镒的金,伯夷、伊尹像四五千镒的金。才力的大小不同,然而天理一样纯粹的心相同,所以都可以称为圣人。就像分两虽然不同,然而成色都一样充足,就都能称为精金。把五千镒金放入万镒金中,它们在足色程度上是一样的。把伯夷、伊尹和尧、孔子放在一起,他们内心达到的纯粹天理的境界是相同的。因此金子之所以是精金,在于它们的成色充足,而不在分两多少。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在于他们内心的纯粹天理,而不在才力大小。所以,即使是普通人,只要愿意学习,使内心达到纯粹天理的境界,那么也可以成为圣人。就像一两重的金子,与万镒重的金子相比,分量的差距虽然无比悬殊,然而他们在成色上,则是毫无差别的。所以孟子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这样的圣人’的原因就在这里。学者学习圣人,不过是驱除私欲而存养天理而已,如同锤炼金子来追求足够的成色。金子的成色不差,那么锤锻炼金就容易成功,成色越差,锤锻炼金就越难。人的气概品质,有清澈、混浊的不同,有在平常人上面、平常人下面的区别,对于道的学习来说,有不用学习而懂得道理,并且能发于本愿从容不迫地实行,和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来获得成功的区别。对于资质平庸的人来说,必须是别人付出一分努力,自己付出百分努力,别人付出十分努力,自己付出千分努力,这样最后取得的成功才会是相同的。后世的人不知道成为圣人的根本在于达到纯粹的天理,却只在学习知识、提高才能上付出努力来寻求成为圣人,以为圣人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必须要将圣人的许多知识才能逐一学会才行,因此不在天理上下功夫,而只是白白浪费精力,从书本上钻研,名物上考据,行为上模仿。在这种情况下,得到的知识越广博,私欲就越滋生增长;才识能力越高,天理越被蒙蔽,就比如看见别人拥有万镒精金,不去锻炼自己的金子的成色,以求不比对方金子的成色差,反而只妄想同对方比较斤两,要与对方的万镒之重相同,将锡、铅、铜、铁混杂在一起投入冶炼,这样分两越增长,成色就会越低下,等炼到最后,就不再有金子了。”

当时,徐爱在一旁说道:“先生这个比喻,足以打破后世儒者杂乱地追求知识的疑惑,对于后世学者大有帮助。”

先生又说:“我们用功学习,只是为了追求日渐减少,不追求日渐增加。减少一分私欲,就是恢复一分天理,这是多么轻快、多么简易啊!”

士德[1]问曰:“‘格物’之说,如先生所教,明白简易,人人见得;文公聪明绝世,于此反有未审,何也?”

先生曰:“文公精神气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继往开来,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若先切己自修,自然不暇及此;到得德盛后,果忧道之不明。如孔子退修六籍,删繁就简,开示来学,亦大段不费甚考索。文公早岁便著许多书,晚年方悔,是倒做了。”

士德曰:“晚年之悔,如谓‘向来定本之悟’,[2]又谓‘虽读得书,何益于吾事’,[3]又谓‘此与守书籍,泥言语,全无交涉’,[4]是他到此方悔从前用功之错,方去切己自修矣。”

曰:“然。此是文公不可及处。他力量大,一悔便转;可惜不久即去世,平日许多错处皆不及改正。”

【注释】

[1]士德,杨骥,潮州人。与兄士鸣,皆为粤中王门诸子之贤者。

[2]答黄直卿书中语。定本,言朱熹所改定之《大学》也。

[3]与吕子约书中语。

[4]答何叔京书中语。

【译文】

杨士德问:“‘格物’的学说,就像先生所教的那样,明白简易,人人都能懂。朱熹聪明绝世,对此反而有不清楚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

先生说:“朱熹的精神气魄伟大,他年轻时就立志要继往开来,因此一心只在考证著述上用功。如果先反省修养自身,自然没有时间顾及这些。等到品德高深后,就开始忧虑道行的晦暗不明,开始像孔子退而修订六经一样,删繁就简,以开导启示后来学者,此时大体上也就不需要什么考证了。朱熹早年就著述了许多书,到晚年时才后悔在功夫上做颠倒了。”

杨士德说:“朱熹晚年悔悟自己,例如他说‘一直反思年轻时著述的错误’,又说‘虽然读了很多书,但对自己追求的事业有什么帮助呢’,又说‘拘泥于书籍和语言文字,最后发现这些同道没有任何关系’,这是他到晚年才后悔从前下错了功夫,才去反省修养自身。”

先生说:“是这样。这是别人难以赶上朱熹的地方。他的力量大,一经悔悟就能立刻改正,可惜不久之后就去世了,平日的许多错处还没能来得及改正。”

侃去花间草,因曰:“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

先生曰:“未培未去耳。”少间,曰:“此等看善恶,皆从躯壳起念,便会错。”

侃未达。

曰:“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

曰:“然则无善无恶乎?”

曰:“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

曰:“佛氏亦无善无恶,何以异?”

曰:“佛氏着在无善无恶上,便一切都不管,不可以治天下。圣人无善无恶,只是‘无有作好’,‘无有作恶’,不动于气;然‘遵王之道’,会其有极,[1]便自一循天理,便有个裁成辅相。”

曰:“草既非恶,即草不宜去矣。”

曰:“如此却是佛、老意见。草若有碍,何妨汝去?”

曰:“如此又是作好、作恶。”

曰:“不作好恶,非是全无好恶,却似无知觉的人。谓之不作者,只是好恶一循于理。不去又着一分意思。如此,即是不曾好恶一般。”

曰:“去草如何是一循于理,不着意思?”

曰:“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

曰:“然则善恶全不在物。”

曰:“只在汝心,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

曰:“毕竟抑无善恶。”

曰:“在心如此,在物亦然。世儒惟不知此,舍心逐物,将‘格物’之学错看了,终日驰求于外,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终身行不著,习不察。”

曰:“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则如何?”

曰:“此正是一循于理,是天理合如此,本无私意作好作恶。”

曰:“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安得非意?”

曰:“却是诚意,不是私意。诚意只是循天理。虽是循天理,亦着不得一分意。故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2]须是廓然大公,方是心之本体。知此,即知‘未发之中’。”

伯生曰:“先生云:‘草有妨碍,理亦宜去。’缘何又是躯壳起念?”

曰:“此须汝心自体当。汝要去草,是甚么心?[3]周茂叔窗前草不除,是甚么心?”

【注释】

[1]《书·洪范》篇曰:“无有作好,尊王之道;无有作恶,尊王之路。”作好,乱为私好也。作恶,乱为私恶也。尊王之道,言遵循先王之正道也。

[2]语出《大学》。“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3]程颢云:“周茂叔窗前草不除去。问之,云:‘与自家意思一般。’”

【译文】

薛侃在清除花中杂草的时候,顺便问:“为什么天地间的善难以培养,恶难以铲除?”

先生说:“这是因为没有培养也没有铲除罢了。”过一会儿,先生又说:“这样看待善恶,是从外部来看的,就会看错。”

薛侃不明白先生的意思。

先生说:“天地万物的生长发育,像花草一样,怎么会有善恶的区别呢?你想要赏花,就会认为花是善的,草是恶的。如果到了要用草的时候,又认为草是善的了。这样的善恶,都是从你心中的好恶生发出来的,所以是错的。”

薛侃说:“既然是这样,那么就是无善无恶的了?”

先生说:“没有善恶是天理宁静,有善恶是气节变动。气节不动,就是没有善恶,就可以称作至善了。”

薛侃问:“佛教也推崇无善无恶,有什么区别呢?”

先生说:“佛教的重点在没有善恶上,就是一切都不管,不能用来治理天下。圣人无善无恶,只是不因为私欲有所喜好,也不因私欲而有所厌恶,能够保持气节不动;像这样遵从先王之道,等达到极致,就自然能够符合天理,就能‘裁成天地之道,辅助天地之宜’。”

薛侃问:“既然草不是恶的,那么就不应该拔出了。”

先生说:“这样又变成佛教、道教的观点了。如果草对你有所妨碍,为什么不除去它呢?”

薛侃说:“这样做就又是因为私欲有所喜好、因为私欲有所厌恶了。”

先生说:“因为私欲有所喜好或厌恶,并不是完全没有喜好和厌恶,不然就是没有知觉的人了。我所说的不因为私欲去喜好、厌恶,只是说喜好厌恶都要遵循天理。没有其他的意思。不然就和没有喜好或厌恶一样了。”

薛侃说:“如何除草才能符合天理,不含有私心杂欲呢?”

先生说:“草妨碍了你,按理来讲应该除去,那除去就行。偶尔虽然没有全部除去,心里也不会在意。如果有一点儿在意,心体就会被拖累,就会有许多动摇气节的地方。”

薛侃说:“那么善恶和外部事物完全没有关系了。”

先生说:“只在于你的心。遵循天理的就是善,动摇气节的就是恶。”

薛侃说:“毕竟事物本身没有善恶。”

先生说:“心是这样,物也是这样。后世儒者不明白这一点,放弃了本心,去追逐外物,把格物的学说理解错了,整日只知道向外探求,只是偶尔符合道义,一辈子对自己的行为和学习都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薛侃说:“怎么理解‘像喜好美色一样喜好,像厌恶臭味一样厌恶’?”

先生说:“这正是遵循天理的表现,天理本来就是这样,天理本来就没有私心去喜好和厌恶。”

薛侃说:“像喜好美色一样,像厌恶臭味一样,这怎么不是私欲?”

先生说:“这是诚意,不是私欲。诚意只符合天理。虽然符合天理,但是也不能添加任何私欲。所有有任何愤恨或喜爱,就不算是符合天理;必须是大公无私,才是心的本体。知道这一点,就知道什么是情绪没有向外表露了。”

孟伯生说:“先生说:‘草有所妨碍,就把它除去。’但为什么又说这是从外部来看呢?”

先生说:“这需要你自己在心里体会。你要除草,是什么想法?周茂叔不除窗前的杂草,他又是什么想法?”

先生谓学者曰:“为学须得个头脑,工夫方有着落;纵未能无间,如舟之有舵,一提便醒。不然,虽从事于学,只做个‘义袭而取’,只是行不著,习不察,非大本、达道也。”又曰:“见得时,横说竖说皆是;若于此处通,彼处不通,只是未见得。”

【译文】

先生对求学者说:“做学问必须有个主旨,这样才有下功夫的地方;即使中间没能不间断,但就像行船有舵,一关键时刻提就醒悟了。不然的话,即使在学习,也只是‘偶尔会明白一些义理’,只是行事而不明白背后的道理,学习不知道反省,不是大本、达道。”先生又说:“如果有了一个主旨,就会怎么讲都对。如果明白了这里,却不明白那里,这还是不明白做学问的主旨。”

或问为学以亲故,不免业举之累。

先生曰:“以亲之故而业举为累于学,则治田以养其亲者,亦有累于学乎?先正云,‘惟患夺志’,[1]但恐为学之志不真切耳。”

【注释】

[1]程颢语也。曰:“或谓科举事业夺人之功,是不然。且一月之中,十日为举业,余日足可为学。然人不志此,必志于彼,故科举之事,不患妨功,惟患夺志。”

【译文】

有人对先生说:“做学问时为父母考虑的话,难免会被科举所累。”

先生说:“因为父母的原因而参加科举会妨碍学习,那么通过种田奉养父母也会拖累学习吗?程颐说‘做学问只担心失去志向’,做学问怕的是志向不够坚定啊!”

崇一[1]问:“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何也?”

先生曰:“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注释】

[1]崇一,欧阳德字,号南野,泰和人。嘉靖进士,历刑部员外郎,以学行改编修,累迁礼部尚书。尝集四方名士与灵济宫,论良知之学,赴者五千人。有《欧阳南野集》。

【译文】

欧阳德问:“平时心思很乱,有事的时候自然很忙,没事的时候也忙,这是怎么回事呢?”

先生说:“天地的运转变化,原本就没有一刻停息,但是运转变化有个主宰,所以就不先不忙,不急不缓。虽然千变万化,但是这个主宰不变,人也因此而产生。如果人的主宰安定,就像天地的运行一样,虽然千变万化,却一直能从容自在。这就是所谓的‘心安然自若,身体就能从容得令’。如果没有主宰,只是四处奔波,怎么能不忙呢?”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比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

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1]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2]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四十五十而无闻’,[3]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4]安肯以此望人?”

【注释】

[1]孔子语,见《论语·卫灵公》篇。

[2]孟子语,见《孟子·离娄》篇。

[3]孔子语,见《论语·子罕》篇。

[4]《论语·颜渊》篇云:“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译文】

先生说:“做学问时最大的弊病是追求名利。”

薛侃说:“从去年开始,我自以为这个弊病已经轻了,但最近仔细省察,才知道完全不是这样。做学问难道一定要做给外人看吗?听到赞扬就欢喜,听到批评就烦闷,就是因为这个弊病而产生的。”

先生说:“你说得很对。求名与务实相对,多一分务实的心,就少一分求名的心;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任何求名的心。如果务实的心像饥渴时对饮食的渴求一样,怎么会有功夫追求名声呢?”又说:“孔子说的‘疾没世而名不称’这句话,‘称’读去声,也就是‘名声超过了实际,君子感到羞耻’的意思。实际情况与名声不符,活着还可以想办法补救,死了就没办法了。‘四十五十而无闻’,这个‘闻’是指没有闻道,而不是没有名声。孔子说:‘这是有名声,而不是得到了道。’他怎么会以名声来判断人呢?”

侃多悔。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译文】

薛侃经常反省悔悟。

先生说:“反省悔悟是治病的药,然而贵在能改正错误。如果只是把悔悟的念头留在心里,那么又会因药而生病。”

德章曰:“闻先生以精金喻圣,以分两喻圣人之分量,以锻炼喻学者之工夫,最为深切;惟谓尧、舜为万镒,孔子为九千镒,疑未安。”

先生曰:“此又是躯壳上起念,故替圣人争分两;若不从躯壳上起念,即尧、舜万镒不为多,孔子九千镒不为少,尧、舜万镒只是孔子的,孔子九千镒只是尧、舜的,原无彼我。所以谓之圣,只论‘精一’,不论多寡,只要此心纯乎天理处同,便同谓之圣,若是力量气魄,如何尽同得?后儒只在分两上较量,所以流入功利;若除去了比较分两的心,各人尽着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个个圆成,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无不具足:此便是实实落落明善诚身的事。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终年碌碌,至于老死,竟不知成就了个甚么,可哀也已!”

【译文】

刘德章说:“听说先生用精金来比喻圣人,用分两来比喻圣人的才力,用锤炼来比喻学者所下的功夫,我对此印象深刻。只是您说尧舜是万镒金,孔子是九千镒金,对此我有疑惑。”

先生说:“这又是从表面看问题了,所以才替圣人争辩分两轻重。如果不从表面上看问题,那么尧舜的万金不算多,孔子的九千金也不算少。尧舜的万金是孔子的,孔子的九千金也是尧舜的,原本不分彼此。所以称为圣人的,只看纯粹的心,而不看多少。只要内心都像天理一样纯粹,那么都能被称为圣人。如果比较力量气魄,又怎么会完全相同呢?后世儒者只计较分两的轻重,因此才流于功利。如果摒除了比较分两轻重的想法,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力量精神上尽力而为,只在内心纯粹的天理上用功,那么就会人人知足,个个成就圆满,就能大的成就大的,小的成就小的,不必向外追慕,无不圆满充足。这就是实实在在、明善诚身的事。后世儒者不明白圣人学问,不知道在自己心中的良知良能上来体会扩充认识,却去追求认知那些自己不知道的,追求完成那些自己难以做到的,一味只是好高骛远。不知道自己是桀、纣一样的内心,却动不动想要成就尧、舜一样的事业,这怎么能成功呢?终年忙忙碌碌,直到衰老死去,也不知成就了什么。太可悲了。”

侃问:“先儒以心之静为体,心之动为用,如何?”

先生曰:“心不可以动、静为体、用,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若说静可以见其体,动可以见其用,却不妨。”

【译文】

薛侃问:“先儒认为静是心的本体,动是心的作用。是这样吗?”

先生说:“心不能用动静来当作本体和作用,动静是相对的。就本体而言,作用在本体,就作用而言,本体在作用,这就是所谓的体用一源。如果说静时可以见到心的本体,动时可以见到心的作用,这没有问题。”

问:“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1]

先生曰:“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注释】

[1]《论语·阳货》篇云:“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译文】

薛侃问:“为什么说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不可以改变呢?”

先生说:“不是不可以改变,只是他们不肯改变。”

问:子夏门人问交章。[1]

先生曰:“子夏是言小子之交,子张是言成人之交;若善用之,亦俱是。”

【注释】

[1]《论语·子张》篇云:“子夏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译文】

薛侃就“子夏门人问交”这一章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子夏说的是小孩之间的交往,子张说的是成人之间的交往,如果好好地利用,那就都是正确的。”

子仁[1]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先儒以学为效先觉之所为,如何?”

先生曰:“学是学去人欲、存天理。从事于去人欲、存天理,则自正诸先觉,考诸古训,自下许多问辨思索存省克治工夫。然不过欲去此心之人欲、存吾心之天理耳。若曰‘效先觉之所为’,则只说得学中一件事,亦似专求诸外了。‘时习’者,‘坐如尸’,非专习坐也,坐时习此心也;‘立如斋’,非专习立也,立时习此心也。[3]‘说’是理义之说,我心之说;人心本自说理义,如目本说色,耳本说声,惟为人欲所蔽所累,始有不说;今人欲日去,则理义日洽浃,安得不说。”

【注释】

[1]子仁,栾惠字,浙江西安人。母患疯疾十三年,饮食搔摩,必躬必亲。聘充南胄六堂学长,辞。龙游郡守请往布行乡约,四方学者云集。

[2]孔子语,见《论语·学而》篇。说,古借为“悦”。

[3]“坐如尸,立如斋”,《札记·曲礼》篇。

【译文】

子仁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先儒认为学习就是效仿先贤的做法,是这样吗?”

先生说:“学是学习去除私欲,存养天理。从事去除私欲,存养天理的事,那么自然会学习先贤们,考求于古训,自然会在问辨思索、存省克治上下很多功夫。然而这些也不过是要去除内心的私欲,存养内心的天理罢了。如果说效仿先贤的行为,就只是说学习中他们的某一个行为、某一件事,也是专门向外寻求了。‘时习’是‘坐得端正’,不是专门学习坐,而是在坐时修习内心。‘立得端正’,不是专门学习站立,而是在站立时修习内心。‘说’是对理义的喜爱,对自心的喜爱,人心原本就喜欢理义,就像眼睛原本就喜欢美色、耳朵原本就喜欢音乐一样,只是被私欲蒙蔽连累,因此才会不高兴。如今私欲渐渐被去除,那么理义就能日益扩充,怎么会不高兴呢?”

国英[1]问:“曾子三省虽切,恐是未闻一贯时工夫?”[2]

先生曰:“一贯是夫子见曾子未得用功之要,故告之。学者果能忠、恕上用功,岂不是一贯?‘一’如树之根本,‘贯’如树之枝叶,未种根,何枝叶之可得?体、用一源,体未立,用安从生?谓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体之一,此恐未尽。”

【注释】

[1]国英,陈姓,莆人。

[2]《论语·学而》篇云:“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又《里仁》篇云:“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

陈国英问:“曾子每日对自身的三次反省虽然真切,恐怕还不理解‘一以贯之’的功夫。”

先生说:“‘一以贯之’是孔子看到曾子没有认识到用功的关键之处,才这么教导他的。求学者如果能在忠恕上用功,这不就是做到一以贯之了吗?‘一’就像是树的根,‘贯’就像是树的枝叶。没有栽下树根,怎么会收获枝叶呢?体和用是同一个源头,体还没有确立,用怎能产生呢!说曾子在作用上已经能根据具体事物精细明察、竭力而行,但没能明白这一个本体,这句话恐怕还没有说全。”

黄诚甫问汝与回也孰愈章。[1]

先生曰:“子贡多学而识,在闻见上用功,颜子在心地上用功,故圣人问以启之。而子贡所对又只在知见上,故圣人叹惜之,非许之也。”

【注释】

[1]黄诚甫,名宗明,鄞人。正德进士,历南京兵部员外郎。官终礼部侍郎。《论语·公冶长》篇云:“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译文】

黄诚甫就“汝与回也孰愈”这一章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子贡博学多识,在见闻上下功夫。颜回则在心上下功夫。因此圣人通过询问来启发子贡,而子贡所答的,仍旧只停留在知识见闻这个层面上。因此圣人只是感叹惋惜,而不是赞许他。”

“颜子不迁怒,不贰过,[1]亦是有‘未发之中’始能。”

【注释】

[1]孔子赞颜渊语,见《论语·雍也》篇。

【译文】

先生说:“颜子不迁怒于他人,不犯同样的过错,也是有未发之中的能力。”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如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漏泄在诗文上去;凡百外好皆然。”又曰:“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工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1]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

【注释】

[1]勿助勿忘,语本《孟子·公孙丑》篇。助,言故意助之长。忘,言忘其事也。

【译文】

先生说:“种树一定要培育树根,养德一定要修养内心。想要树木茁壮生长,一定要在开始时砍掉多余的枝条。想要德行盛大,一定要在初学时摒除对外物的喜好。如果喜好诗文,那么就会把精力日渐放在诗文上,其他诸多对外物的喜好也都是这样。”先生又说:“我在这里讲学,讲的是无中生有的功夫。各位能相信的,只是立志。学者一心向善的志向,就如同树的种子,只要不助长、不忘记,只管培养下去,自然能够日夜生长,气象也会日益完善,枝干树叶也会日益茂盛。树木刚生长的时候,就会长出多余的枝条,这时需要将其除掉,然后树根、树干才能长大。初学时也是如此。所以立志的可贵之处在于专一。”

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译文】

谈论到先生门下的弟子,有人在涵养内心上用功,有人是在知识见闻上用功。先生说:“专门涵养内心的人,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专门扩充知识的人,每天都觉得自己懂得多。每天能见到自己不足的人,就能日渐进步。每天都觉得自己懂得多的人,就会日渐退步。”

粱日孚[1]问:“居敬、穷理是两事,先生以为一事,如何?”

先生曰:“天地间只有此一事,安有两事!若论万殊,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又何止两!公且道居敬是如何?穷理是如何?”

曰:“居敬是存养工夫,穷理是穷事物之理。”

曰:“存养个甚?”

曰:“是存养此心之天理。”

曰:“如此,亦只是穷理矣。”

曰:“且道如何穷事物之理?”

曰:“如事亲便要穷孝之理,事君便要穷忠之理。”

曰:“忠与孝之理,在君、亲身上,在自己心上?若在自己心上,亦只是穷此心之理矣。且道如何是敬?”

曰:“只是主一。”

曰:“如何是主一?”

曰:“如读书便一心在读书上,接事便一心在接事上。”

曰:“如此则饮酒便一心在饮酒上,好色便一心在好色上,却是逐物,成甚居敬工夫!”

日孚请问。

曰:“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若只知主一,不知一即是理,有事时便是逐物,无事时便是着空。惟其有事无事,一心皆在天理上用功,所以居敬亦即是穷理:就穷理专一处说,便谓之居敬,就居敬精密处说,便谓之穷理。却不是居敬了别有个心穷理,穷理时别有个心居敬;名虽不同,工夫只是一事。就如《易》言‘敬以直内,义以方外’,[2]敬即是无事时义,义即是有事时敬,两句合说一件。如孔子言‘修己以敬’,[3]即不须言义;孟子言‘集义’,即不须言敬。会得时,横说竖说,工夫总是一般;若泥文逐句,不识本领,即支离决裂,工夫都无下落。”

问:“穷理何以即是尽性?”

曰:“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穷仁之理真要仁极仁,穷义之理真要义极义,仁、义只是吾性,故穷理即是尽性。如孟子说充其恻隐之心至仁不可胜用,[4]这便是穷理工夫。”

日孚曰:“先儒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5]如何?”

先生曰:“夫我则不暇。公且先去理会自己性情,须能尽人之性,然后能尽物之性。”

日孚悚然有悟。

【注释】

[1]梁日孚,名焯,南海人。为进士时携家谒选于京,过赣见守仁,便欲从以终身,不愿离去。守仁劝以“务醒其心,毋徒汤火荆棘之为惧”。遂北去。

[2]《易·坤卦·文言》。

[3]见《论语·卫灵公》篇,孔子答子路问君子语。

[4]《孟子·尽心》篇云:“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而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

[5]程颐语。

【译文】

梁日孚问:“持身恭敬和穷究事理是两件事,先生为什么认为是一件事?”

先生说:“天地间只有这一件事,怎么会是两件事呢?如果说到事物的万千差异,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又何止两件事?你先说一下持身恭敬是什么?穷究事理是什么?”

梁日孚说:“持身恭敬是存养的功夫,穷究事理是穷尽事物的天理。”

先生说:“存养是什么?”

梁日孚说:“是存养内心的天理。”

先生说:“这么说,也只是穷究事理罢了。”

先生又说:“你再说说怎样穷尽事物的天理?”

梁日孚说:“例如侍奉父母,就要穷尽孝顺的天理。侍奉君主,就要穷尽忠诚的天理。”

先生说:“忠与孝的天理,在君主父母身上?还是在自己心中?如果在自己心中,也只是穷尽内心的天理。你再说说怎样是恭敬?”

梁日孚说:“就是内心专一。”

先生说:“什么是内心专一?”

梁日孚说:“比如读书时心思就全在读书上,做事时心思就全在做事上。”

先生说:“这么说,那饮酒时心思就全在饮酒上,好色就心思全在好色上,岂不成了追逐外物,能成什么持身恭敬的功夫呢?”

梁日孚于是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一,就是天理。内心专一是心思全在天理上。如果只知道内心专一,不知道这个‘一’是天理,那么有事时就会追逐外物,无事时就会冥思空想。只有不管有事无事,心思都用在探究天理上,这样持身恭敬也是穷究事理。从一心穷究事理的角度说,就称为持身恭敬。从持身恭敬的角度说,就称为穷究事理。而不是持身恭敬了,再立一个心思去穷究事理,穷究事理时,再有一个心思去持身恭敬。它们的名称虽然不同,所下的功夫都是一件事。就像《周易》中讲‘以敬心矫正内在的思想,以义德规范外在的行为’,敬畏就是无事时的仁义,仁义就是有事时的敬畏,两句话合起来说的是一回事。又像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也就不需要再特意说到仁义。孟子说‘行事合乎仁义’,也就不需要再特意说到恭敬。理解了这些之后,不管怎么说,要下的功夫都是一样的。如果拘泥于具体文句,看不到本质,就会支离破碎,下的功夫就难以落到实处。”

粱日孚问:“为什么说穷究事理就是尽性呢?”

先生说:“心的本体是性,性就是天理。穷尽仁的天理,是使仁达到极致。穷尽义的天理,是使义达到极致。仁义只是我的本性,所以穷究事理就是尽性。就像孟子所说的‘内心充满了善意,仁义就永远用不完了’,这就是穷究事理的功夫。”

梁日孚说:“先儒说‘一草一木也都有各自的天理,不可不察’,这句话怎么样?”

先生说:“我没有那么多时间。你需要先弄明白自己的性情,必须能够弄清楚人的本性,然后才能弄清楚物的本性。”

梁日孚于是有所警醒、领悟。

惟乾[1]问:“知如何是心之本体?”

先生曰:“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2]只是这个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完是他本体,便与天地合德。自圣人以下不能无蔽,故须‘格物’以致其知。”

【注释】

[1]惟乾,冀元亨字,号闇斋,武陵人。正德举人。主讲濂溪书院。宁王宸濠贻书阳明问学。使元亨往报。宸濠有叛意,以语挑之。元亨佯不喻,独与论学。及宸濠败,张忠许泰欲诬阳明与通,捕元亨。世宗初事白,出狱五日卒。

[2]孟子标举所谓良知、良能者曰:“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见《孟子·尽心》篇。

【译文】

冀元亨问:“为什么良知是心的本体?”

先生说:“良知是天理最灵明的地方。根据主宰来说就叫作心,根据天赋来说就叫作天性。年幼的儿童,也都知道爱父母,也都知道尊敬兄长。这只是因为良知没有被私欲蒙蔽,彻底地扩展开来,完全成为本体,与天地的德行结合起来了。圣人以下的,没有人能不被蒙蔽,因此需要通过探究事物的原理来找回良知。”

守衡问:“《大学》工夫只是诚意,诚意工夫只是格物、修、齐、治、平,[1]只诚意尽矣。又有正心之功,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何也?”

先生曰:“此要自思得之,知此则知‘未发之中’矣。”

守衡再三请。

曰:“为学工夫有浅深,初时若不着实用意去好善、恶恶,如何能为善、去恶!这着实用意便是诚意。然不知心之本体原无一物,一向着意去好善、恶恶,便又多了这分意思,便不是廓然大公。《书》所谓‘无有作好作恶’,方是本体。所以说‘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正心只是诚意工夫。里面体当自家心体,常要鉴空衡平,这便是‘未发之中’。”

【注释】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

【译文】

守衡问:“《大学》里的功夫只有诚意,诚意的功夫只有格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只要有诚意就够了。然而又有端正心志的功夫,有愤恨和欢乐,心就不能端正,这是为什么呢?”

先生说:“这就需要通过自己思考、体会来明白了。知道了这些就明白什么是‘未发之中’。”

守衡再三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做学问的功夫有浅有深,初学时如果不实实在在用心去喜好善事,厌恶恶事,又怎么能为善除恶呢?这种实实在在的用心就是诚意。然而如果不知道心的本体原本就空无一物,而始终刻意地去喜好善事,厌恶恶事,就又多了一个刻意的毛病,就不再是顺应天理、大公无私了。《尚书》所说的‘没有偏好,不做恶事’,才是本体。所以说有愤恨和欢乐的心情,心就不能端正。端正心志也只是在诚意上下功夫。认识自己的心体,经常需要省察保持平衡,这就是未发之中。”

正之[1]问:“戒惧是己所不知时工夫,慎独是己所独知时工夫,此说如何?”

先生曰:“只是一个工夫,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便是‘见君子而后厌然’。[2]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此处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界头,于此一立立定,便是端本澄源,便是立诚。古人许多诚身的工夫,精神命脉,全体只在此处,真是莫见莫显,无时无处,无终无始,只是此个工夫。今若又分戒惧为己所不知,即工夫便支离,亦有间断。既戒惧即是知,己若不知,是谁戒惧?如此见解,便要流入断灭禅定。”

曰:“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则独知之地,更无无念时邪?”

曰:“戒惧亦是念。戒惧之念,无时可息。若戒惧之心稍有不存,不是昏聩,便已流入恶念;自朝至暮,自少至老,若要无念,即是己不知,此除是昏睡,除是槁木死灰。”

【注释】

[1]正之,黄弘纲字,雩都人。登乡举,官至刑部主事,学者称洛村先生。有《黄洛村集》。

[2]《大学》语。厌然,消沮闭藏之貌。

【译文】

黄正之问:“戒惧是自己不知道时候的功夫,慎独是自己独知时的功夫,这种说法怎么样?”

先生说:“二者只是同一个功夫。无事的时候固然是独知,有事的时候也是独知。人如果不知道在自己独知的地方下功夫,只在人尽皆知的地方下功夫,就是虚伪,就是‘见到君子后遮掩自己’。这个自己独知的地方就是诚心的萌芽,这里不论善念恶念,都没有虚假,一对百对,一错百错,正是王与霸、义与利、诚与伪、善与恶的分界线。在这个地方立定心志,就是正本清源,就是确立诚心。古人有许多诚身的功夫,但精神命脉全都只在这个地方。不论显示还是隐蔽,不论何时何处,不论开始结尾,都只是这个功夫。现在如果又分出戒惧是自己不知时的功夫,那么这个功夫就零乱破碎,也就有了间断。既然戒惧是知道,那么自己不知道的话,是谁在戒惧呢?这样的见解,就要变成佛家的观点了。”

黄正之说:“不论善念、恶念,都不是虚假的。那么自己独处时,就没有无念的时候了吗?”

先生说:“戒惧也是念。戒惧的念头,不能停止。如果戒惧的心稍有动摇丢失,人不是变得不明事理,就是会产生恶念。从早到晚,从小到老,若是无念,那就是自己没有觉察,除非是昏睡,除非是槁木死灰。”

志道问:“荀子云:‘养心莫诚于诚’。先儒非之,[1]何也?”

先生曰:“此亦未可便以为非。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工夫。明道说‘以诚敬存之’,亦是此意。《大学》‘欲正其心,先诚其意’。荀子之言固多病,然不可一例吹毛求疵。大凡看人言语,若先有个意见,便有过当处。‘为富不仁’之言,孟子有取于阳虎。[2]此便见圣贤大公之心。”

【注释】

[1]荀子语见《荀子·不苟》篇。周敦颐曰:“荀子原不识诚。”程颢曰:“既诚矣,心焉用养邪!”

[2]《孟子·滕文公》篇记滕文公问为国,孟子答语有“取于民有制”语,并引阳虎“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之言以说明之。阳虎,春秋鲁人,为季氏家臣,专政,后叛鲁。

【译文】

管志道问:“荀子说‘修养自心没有比诚更好的办法了’,有的先儒认为不是这样,为什么呢?”

先生说:“这句话也不能认为是错的。‘诚’字有从功夫上说的,诚是心的本体,追求恢复心的本体,就是思诚的功夫。明道先生程颢说的‘以诚敬之心去保持它’,也是这个意思。《大学》中说‘要想端正心思,先要使意念真诚’。荀子的话虽然有很多毛病,然而也不能一味吹毛求疵。大体上讨论他人言论,如果事先就有了定论,就会有过分的地方。‘为富不仁’这句话,是孟子从阳虎那里引用的,由此就可以看出圣贤的公正无私。”

萧惠问:“己私难克,奈何?”

先生曰:“将汝己私来替汝克。”又曰:“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萧惠曰:“惠亦颇有为己之心,不知缘何不能克己?”

先生曰:“且说汝有为己之心是如何?”

惠良久曰:“惠亦一心要做好人,便自谓颇有为己之心。今思之,看来亦只是为得个躯壳的己,不曾为个真己。”

先生曰:“真己何曾离着躯壳?恐汝连那躯壳的己也不曾为。且道汝所谓躯壳的己,岂不是耳、目、口、鼻四肢?”

惠曰:“正是为此;目便要色,耳便要声,口便要味,四肢便要逸乐,所以不能克。”

先生曰:“美色令人目盲,美声令人耳聋,美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这都是害汝耳、目、口、鼻四肢的,岂得是为汝耳、目、口、鼻四肢!若为着耳、目、口、鼻四肢时,便须思量耳如何听,目如何视,口如何言,四肢如何动;必须非礼勿视、听、言、动,方才成得个耳、目、口、鼻四肢,这个才是为着耳、目、口、鼻四肢。汝今终日向外驰求,为名为利,这都是为着躯壳外面的物事。汝若为着耳、目、口、鼻四肢,要非礼勿视、听、言、动时,岂是汝之耳、目、口、鼻四肢自能勿视、听、言、动,须由汝心。这视、听、言、动,皆是汝心:汝心之视发窍于目,汝心之听发窍于耳,汝心之言发窍于口,汝心之动发窍于四肢;若无汝心,便无耳、目、口、鼻。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有这个性,才能生这性之生理,便谓之仁。这个生理发在目,便会视,发在耳,便会听,发在口,便会言,发在四肢,便会动:都只是那天理发生。以其主宰一身,故谓之心。这心之本体,原只是个天理,原无非礼。这个便是汝之真己。这个真己,是躯壳的主宰。若无真己,便无躯壳;真是有之即生,无之即死。汝若真为那个躯壳的己,必须用着这个真己,便须常常保守着这个真己的本体。戒慎不睹,恐惧不闻,惟恐亏损了他一些;才有一毫非礼萌动便如刀割,如针刺,忍耐不过,必须去了刀,拔了针。这才是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汝今正是认贼作子,缘何却说有为己之心不能克己!”

【译文】

萧惠问:“难以克制自己的私欲,该怎么办?”

先生说:“说出你的私欲来,我来替你克。”又说,“人必须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才能克己。能够克已,才能成就自己。”

萧惠说:“我也很有为自己着想的心,不知为什么不能克制自己?”

先生说:“你先说说你为自己着想的心是什么样子的?”

萧惠思考了很久,说:“我也一心想要做个好人,就认为自己很有为自己着想的心。现在想想,看来也只是为外表的躯壳,而不是为真正的自己。”

先生说:“真正的自己怎么能离开躯壳呢?恐怕你连那躯壳外表的自己也没能想到。你所说的躯壳的自己,难道不是指耳、目、口、鼻以及四肢吗?”

萧惠说:“正是为了这些,眼睛要追求美色,耳朵要追求声乐,嘴巴追求美味,四肢追求逸乐,因此无法克制自己。”

先生说:“美色使人目盲,美声使人耳聋,美味使人失去味觉,驰骋田野使人发狂,这些都是危害你的耳、目、口、鼻和四肢的,怎么能说是为了你的耳、目、口、鼻、四肢着想呢?如果是为了耳、目、口、鼻、四肢,就必须考虑耳朵怎么听,眼睛怎么看,嘴巴怎么说,四肢怎么动,必须要做到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动,这才能成就耳、目、口、鼻、四肢,才是为耳、目、口、鼻、四肢着想。现在你整日向外探求,追求名利,这都是在追求躯壳之外的事物。你如果为了耳、目、口、鼻、四肢,要做到不符礼制规定的不去看、听、说、动时,怎么会是你的耳、目、口、鼻、四肢自己能做到不看、不听、不说、不动呢?一定是由你的内心生发的。这些看、听、说、动,都是你的内心。你内心的看是通过眼睛来实现,你内心的听觉是通过耳朵来实现,你内心的言语是通过嘴来实现,你内心的运动是通过四肢来实现,如果没有你的心,也就没有耳、目、口、鼻。所说的你的心,也不仅指那一团血肉。如果只指那一团血肉,那么已经死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为什么不能看、听、说、动了呢?你的心就是那能够看、听、说、动的,这就是性,就是天理。有了这个性,才能产生本性上的天理,就称之为仁。这生生不息的天理,表现在眼睛就会看到,表现在耳中就会听到,体现在嘴中就能说话,体现在四肢就能活动,这都只是因为天理在发挥作用。因为天理主宰人的身体,所以称为心。心的本体,原本就只是天理,原本没有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事。这就是你真正的自己。这个真正的自己,是躯壳的主宰,如果没有真正的自己,就没有躯壳。真是有它就生,没有它就死。你如果真为了那个躯壳的自己,就必须借助这个真正的自己,就必须常常保持着自己真正的本体。做到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也常警惕谨慎,在人听不到的地方也常唯恐有失,唯恐亏损了一点儿真正的自己,刚有一点点不符合礼制规定的念头,就如同被刀割、被针刺一样无法忍受,必须去除刀,拔掉针。这才是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才能克制自己。你现在正是认贼作子,为什么却说有为自己着想的心,只是不能克制自己?”

有一学者病目,戚戚甚忧。先生曰:“尔乃贵目贱心。”

【译文】

有一位学者患了眼病,十分忧虑。先生说:“你这是看重眼睛而看轻内心。”

萧惠好仙、释。

先生警之曰:“吾亦自幼笃志二氏,自谓既有所得,谓儒者为不足学。其后居夷三载,见得圣人之学若是其简易广大,始自叹悔,错用了三十年气力。大抵二氏之学,其妙与圣人只有毫厘之间。汝今所学,乃其土苴,辄自信自好若此,真鸱鹗窃腐鼠耳。[1]”

惠请问二氏之妙。

先生曰:“向汝说圣人之学简易广大,汝却不问我悟的,只问我悔的!”

惠惭谢,请问圣人之学。

先生曰:“汝今只是了人事问;待汝办个真要求为圣人的心,来与汝说。”

惠再三请。

先生曰:“已与汝一句道尽,汝尚自不会。”

【注释】

[1]言其以轻贱之物为美也。《庄子·秋水》篇云:“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曰:‘赫!’”

【译文】

萧惠喜好道教、佛教。

先生警诫他说:“我也从小笃信道教、佛教,自认为颇有收获,认为儒家不值一学。后来在边远地区居住了三年,认识到了圣人之学是这样的简易广大,才开始叹息后悔自己用错了三十年的气力。总体来讲,道教、佛教的奥妙之处与圣人学说的差别只在毫厘之间。你现在所学的,只是道教、佛教的糟粕,却如此相信喜好,真是像鸱得腐鼠一样。”

萧惠就道教、佛教的奥妙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我跟你说了圣人之学简易广大,你却不问我已经有所领悟的圣人学说,反而只问我后悔修习的佛道之学。”

萧惠惭愧地道歉,就圣人之学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你现在只是敷衍了事地问。等到你真正有了想成为圣人的想法,我再给你讲。”

萧惠再三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我已经用一句话向你道尽了,是你还没有明白。”

刘观时[1]问:“‘未发之中’是如何?”

先生曰:“汝但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养得此心纯是天理,便自然见。”

观时请略示气象。

先生曰:“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

时曰仁在旁曰:“如此才是真知即是行矣。”

一时在座诸友皆有省。

【注释】

[1]刘观时,晨阳人。

【译文】

刘观时问:“未发之中是什么?”

先生说:“你只要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也常警惕谨慎,在人听不到的地方也常唯恐有失,存养内心到纯粹天理的地步,就自然能够知道。”

刘观时请先生大概讲一下未发之中的景象。

先生说:“这就像哑巴吃苦瓜,没法对你说。你要想明白其中的苦,一定得自己品尝。”

当时,徐爱在一旁说道:“这样才是真知,也就是行。”

一时间,在座的诸位友人都有所感悟。

萧惠问死、生之道。

先生曰:“知昼夜即知死、生。”

问昼、夜之道。

曰:“知昼则知夜。”

曰:“昼亦有所不知乎?”

先生曰:“汝能知昼,懵懵而兴,蠢蠢而食,行不着,习不察,终日昏昏,只是梦昼。惟息有养,瞬有存,此心惺惺明明,天理无一息间断,才是能知昼。这便是天德,便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更有甚么死、生?”

【译文】

萧惠向先生请教生死之道。

先生说:“知道昼夜就知道生死。”

萧惠于是向先生请教昼夜之道。

先生说:“知道白天就能知道夜晚。”

萧惠说:“还有人不知道白天吗?”

先生说:“你能知道白天吗?懵懵懂懂地起床,慌慌乱乱地吃饭,行为不规范,修习不警醒,整天浑浑噩噩,这只是梦中的白天。只有休息时也保养身体与气质,在瞬息之间也不放心外驰,而要有收获存养,使内心清醒明亮,天理一刻也不间断,这才是知道白天。这就是天德,就是通晓明白昼夜的道理,更何况生死呢?”

马子莘问:“‘修道之教’,[1]旧说谓圣人品节吾性之固有,[2]以为法于天下,若礼、乐、刑、政之属,此意如何?”

先生曰:“道即性即命,本是完完全全,增减不得,不假修饰的。何须要圣人品节,却是不完全的物件。礼、乐、刑、政是治天下之法,固亦可谓之教,但不是子思本旨。若如先儒之说,下面由教入道的,缘何舍了圣人礼、乐、刑、政之教,别说出一段戒慎恐惧工夫?却是圣人之教为虚设矣。”

子莘请问。

先生曰:“子思性、道、教,皆从本原上说,天命于人则命便谓之性,率性而行,则性便谓之道。修道而学,则道便谓之教。率性是诚者事,所谓‘自诚明谓之性’也;修道是诚之者事,所谓‘自明诚谓之教’也。圣人率性而行即是道。圣人以下,未能率性,于道未免有过不及,故须修道。修道则贤知者不得而过,愚不肖者不得而不及,都要循着这个道,则道便是个教。此‘教’字与‘天道至教’,‘风雨霜露,无非教也’之‘教’同。[3]‘修道’字与‘修道以仁’同。人能修道,然后能不违于道,以复其性之本体,则亦是圣人率性之道矣。下面‘戒慎恐惧’,便是修道的工夫,‘中和’便是复其性之本体。如《易》所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4]‘中和位育’,便是尽性至命。”

【注释】

[1]《中庸》云:“修道之谓教。”

[2]品节,为之等次,为之制限也。

[3]“天道至教”,《礼记·礼器》篇语。“风雨霜露,无非教也”,《礼记·孔子闲居》篇语。

[4]《易说·卦传》语。

【译文】

马子莘问:“修道之教,旧说认为这是指圣人的品质节操本性中固有的,并能给天下人做表率,比如礼、乐、刑、政这些。这种说法对吗?”

先生说:“道就是天性,就是生命。原本是完整的整体,不能增减,不需修饰,为什么一定要圣人的品质节操?这样不就变成不完整的东西了吗?礼、乐、刑、政,这是治理天下的方法,固然也可以称之为教,但这并不是子思的本意。如果像先儒所说的那样,后来通过教育进入圣道的那些人,为什么舍弃了圣人关于礼、乐、刑、政的教导,另外说一些戒慎恐惧的功夫呢?这样圣人的教导不就形同虚设了吗?”

马子莘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子思关于的性、道、教的学说,都是从根本上来说的。天命在人,那么命就称为性。率性而行,那么性就称为道。修道而学,那么道就称为教。率性是真诚的行为,也就是所说的‘由于真诚而能够自然明白事理,称为天性’。修道是追求真诚,也是所谓的‘由于明白事理而能够做到真诚,称为教育’。圣人率性而行,就是道。圣贤以下的人还不能做到率性而为,在道上难免有达不到的地方,因此需要修道。修道之后才明白贤明有才的人不会被逾越,愚昧不肖的人不会不及。一切都要遵循着道,因此道就是教。这个‘教’字和‘天道至教’,‘风雨霜露,无非教也’的‘教’意思相同,‘修道’二字与‘修道以仁’的意思相同。人能修道,然后不违背道,恢复他的本性,那么就也是圣人率性而为的道了。后面的戒慎恐惧就是修道的功夫,中和就是恢复人的本性。就像《周易》说的‘穷尽事理率性而为,来达到天命的境界’。‘中和’和‘位育’,就是率性而为,达到天命的境界。”

黄诚甫问:“先儒以孔子告颜渊为邦之问,[1]是立万世常行之道。如何?”

先生曰:“颜子具体圣人,其于为邦的大本大原都已完备。夫子平日知之已深,到此都不必言,只就制度文为上说。此等处亦不可忽略,须要是如此方尽善。又不可因自己本领是当了,便于防范上疏阔,须是要放郑声,远佞人。盖颜子是个克己向里、德上用心的人,孔子恐其外面末节,或有疏略,故就他不足处帮补说。若在他人,须告以‘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达道’‘九经’及‘诚身’许多工夫,[2]方始做得。这个方是万世常行之道。不然,只去行了夏时,乘了殷辂,服了周冕,作了韶舞,天下便治得?后人但见颜子是孔门第一人,又问个为邦,便把做天大事看了。”

【注释】

[1]《论语·卫灵公》篇云:“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2]语皆出《中庸》。九经,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九事也。

【译文】

黄诚甫问:“先儒认为,孔子回答颜回如何治理国家的答案,是确立万世常行的标准。这种看法对吗?”

先生说:“颜回具备了圣人全部的品质,他对于治理国家的根本方法都已经基本掌握了。夫子平日里对他的了解也非常深刻,这些具体的治理方法都不必再多说了,所以只在典章制度上教导他。典章制度这些也不能忽视,必须要全部做到才是极近完善。同时也不能因为自己的本领已经完备了,就在防范上疏忽大意,一定要‘禁绝郑声,远离小人’。因为颜回是个严格要求自己,在德行上用心的人,孔子担心他在表面细节上会有所疏忽,因此在他不足的地方帮忙添补。如果是其他人,那么孔子一定会教导他们治理国家大事,首先要得到人才,选拔人才取决于他自身的品德修养,品德修养取决于这个人是不是遵循正道,遵循正道又取决于他有没有仁心,遵循通行不变的大道,根据九经治理国家,以及以至诚立身做事等功夫,才能治理国家,才是万世常行的标准。不然的话,只沿用夏朝历法,乘坐商朝车舆,观赏虞舜乐舞,就能治理好天下吗?后人只看到颜子是孔子的第一高徒,又问了治国的问题,就把孔子的回答看作天大的事了。”

蔡希渊问:“文公《大学》新本,先‘格致’而后‘诚意’工夫,似与首章次第相合;若如先生从旧本之说,即‘诚意’反在‘格致’之前。于此尚未释然。”

先生曰:“《大学》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如新本先去穷格事物之理,即茫茫荡荡,都无着落处,须用添个‘敬’字,方才牵扯得向身心上来。然终是没根源;若须用添个‘敬’字,缘何孔门倒将一个最紧要的字落了,直待千余年后要人来补出?正谓以‘诚意’为主,即不须添‘敬’字。所以提出个‘诚意’来说,正是学问的大头脑处。于此不察,真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谬。大抵《中庸》工夫只是‘诚身’,‘诚身’之极便是‘至诚’。《大学》工夫只是‘诚意’,‘诚意’之极便是‘至善’:工夫总是一般。今说这里补个‘敬’字,那里补个‘诚’字,未免画蛇添足。”

右门人薛侃所录

【译文】

蔡希渊问:“朱熹对《大学》有新是我解释,认为下功夫的顺序是先格致而后诚意,似乎与第一章相合。如果像先生这样根据旧本的解释,那么诚意就反而在格致之前了。我对这些不太理解。”

先生说:“《大学》里所说的功夫,就是明明德。明明德说的只是诚意。诚意的功夫,只是格物致知。如果以诚意为主,用格物致知来下功夫,功夫才能落到实处。也就是说为善除恶,无非是诚意的事。如果像朱熹的新解释这样先去无限探求事物的性理,那么就会茫然无措,没有下手的地方,一定得添上个‘敬’字,才能回到自己的身心上来。然而还是没有根源,如果一定得添上个‘敬’字,为什么孔子反而将这一个最重要的字落下了,一直等到千余年后由别人来补足?这正是所说的以诚意为主,就不需要再添上‘敬’字。所以只是将诚意提出来说,正是学问关键的地方。如果不清明白这点,就真是所谓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大致上来讲《中庸》中的功夫只是诚身,诚身到了极致就是至诚。《大学》中的功夫只是诚意,诚意到了极致就是至善。所下的功夫都是一样的。现在说要在这里补上个‘敬’字,那里补上个‘敬’字,未免画蛇添足。”

以上是门人薛侃记录

同类推荐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 史记(中华国学经典)

    史记(中华国学经典)

    《史记》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读中国历史,不能不读《史记》。本书是为了满足现代广大读者阅读这部巨著的需求推出的白文普及本。本书非常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题宋杨维德等撰,真实作者尚待考证。尽管如此,作为记录与六壬、太乙各名的奇门遁甲术的《遁甲符应经》,仍然不失为一部中华术数奇书。奇门遁甲在我国可能已经失传,通过《遁甲符应经》等书,我们有机会一窥它神秘的面目。
  • 玉佛缘

    玉佛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感动中国学生的国学经典

    感动中国学生的国学经典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本书主要介绍了感动中国学生的国学经典。
热门推荐
  • 傲王盛宠:乖乖王妃请出招

    傲王盛宠:乖乖王妃请出招

    她本是重金难求的风水玄学女大师,怎知意外坠崖,穿越到同名同姓的相府庶女身上。地位低下、任人宰割就是她的真实写照,这怎么可以,她要庶女翻身把歌唱。本想借太后寿宴打一把翻身仗,无奈一时财迷心窍,为了一万两银子竟不知不觉把自己卖了。赐婚?剧本不对啊,说好演戏的,怎么就成真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王的成长日记

    仙王的成长日记

    长生不老,谓之妖。修炼大成,谓之仙。修仙家法术,窃妖之长生,谓之神。高考结束,一封神秘的录取通知书,打破了陆文远的单方面失恋生活。入学后,陆文远发现这个世界真的有妖怪存在,而他的学习目标是斩妖王,成为仙王......
  • 一饼的破系统之旅

    一饼的破系统之旅

    一位程序员获得了D20系统的故事只是这个系统不如他想象中好用发现被坑了的他只得被迫地在多个世界随波逐流为任务而奔波
  • 月下桃花轻

    月下桃花轻

    几代人的爱恨纠葛,复仇路的是非因果……尽在本书囊括“崖太高了,我太轻了,落地是迟早的事罢了。”——云朵“我爱你,不论何时何地,只因你就是你。”——文轩“我做这一切,只为我曾经的的家,我没有错!”——云夜白
  • 西天(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西天(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那么,这就是你这十四年中,西行路上的种种经历?”贞观二十七年的一个夜晚,长安关外的望经楼,唐朝皇帝李世民从遐思中回过神来,意犹未尽。眼前,他视如兄弟的玄奘法师,比起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启程时更瘦削了许多,肤色也晒成古铜,不复旧日的白皙俊俏。“陛下,臣僧不过是讲了一个关于去往西天的故事。”玄奘抬起头,平静如深潭冷寂如枯井的双眸隐隐显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忧郁。“你的故事还没有讲完。”唐朝皇帝虽然斜倚在他的王座上,神色中有一种兴趣盎然的闲适,语调中却仍保有他九五至尊的威严。
  • 鬼逆天妃

    鬼逆天妃

    剑在手中,打遍天下无敌手!忘却谷,定然不会忘却。乘着御剑,开着外挂,带上男票,游遍天下。
  • 融魂之超级兑换系统

    融魂之超级兑换系统

    异界穿越而来的萧云偶然间得到一个神秘的系统,从此,在这个时空展开了新的旅途…………………………
  • 青春本来就是一场误会第一季

    青春本来就是一场误会第一季

    序章:时间流水一溪间,美梦成就弹指间。曾不知流过了个多少个春夏秋冬,睡过了多少次多少次课桌板?而又多少次被叫起!看阅了多少次时间美景!又多少次与周公梦中相会呢!呵呵,那些曾让我相信的永远,都随着时间慢慢淡忘了!我怕时间过得太久太久,我会忘了曾经的青春。曾经的欢声笑语,随着时间的遗去,我已记不太清了!哈哈!时间永远不会停下脚步,属于我的那一刻的青春时光,已经被时间老人封印在那个空间里了,而我也渐渐忘了许多!时间老人带走了我的很多记忆,而我现在脑子也仅存剩下一点点的记忆了!都说人不能沉浸于过去,但是我不想忘记曾经的美好,所以我用仅存的一点点记忆,强行打开被时空老人封印的空间,让我重新回去那个地方!
  • 都高三了为什么还要我拯救世界

    都高三了为什么还要我拯救世界

    我就还是没想好几句话怎么讲的完故事呢?慢慢来吧。
  • 无上经验

    无上经验

    当今世界武道崛起。一个平凡的少年某天醒来突然发现自己会每天莫名获得经验,而这些经验居然可以用来升级自己乃至各种武学,平凡庸碌的人生就此改变,向着无垠星空步步前行。我叫方迪,有我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