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59200000098

第98章 所有闻见,如不闻见,则是非美恶,不入于心,

心不受外,名曰虚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虚,则道自来止

马承祯《坐忘论》养生观,养生炼形、修身保命的绝妙良方

?

司马承祯(公元646-735年),字子微,法号道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司马承祯为上清派茅山宗开创人陶弘景的四传弟子,师事潘师正,遂成为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传其符箓及辟谷导引服饵之术,享年八十九岁。一生历经唐代太宗、高宗、中宗、武后、睿宗、玄宗六朝,颇受唐代帝王礼遇,赠银青光禄大夫,谥“贞一先生”,玄宗亲为制碑文。

司马承祯是道教学者,也是养生家。他精通医理,对养生有精到的论述,撰写了《坐忘论》、《修真秘旨》、《修生养气诀》、《服气精义论》、《天隐子》等养生专著,创建了一套以三戒、五渐、七阶为核心的养生理论。尤其在《坐忘论》中,他以《老》、《庄》和其他道教经典为依据,并吸收了儒家正心诚意和佛教止观、禅定等思想,提出了自己的修炼方法,自称为“安心坐忘之法”,其中心思想是“守静去欲”,对后来的道教理论和宋明理学皆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也推动了道教养生思想的发展,并为此后的道教内丹心性论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司马承祯在《坐忘论》中说:“夫人之所贵者,生也,生之所贵者,道也。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相离,然后乃长久。言长久也,得道之质也。”他认为,在道教信仰中,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所谓“道”,就是在养生的基础上致长生,将长生视为信仰的核心。因此,人生最大目标应该是努力去养护、珍惜、发展生命本身,将身体的养护发展置于一个极高的价值尺度之上。《坐忘论》从以下三方面体现了司马承祯的养生思想。

一、养生须静心

?

心神是生命存亡的根本,若心神虚静至极,意志平和,心旷神怡,那么精气则可内敛充盈,形体强壮,抗邪防病,尽享天年;而若心神躁扰过度,必然会损耗精气,伤及脏腑,损寿折年。所以司马承祯主张修心,认为“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因住无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收心第三》)。他的收心是以“心”体道,达到与道为一的本体境界。

1

心神之重要

对于道与心的关系,司马承祯把心与道看成是即本即体的关系,道就居在心中,而心的本体也就是道。如“源其心体,以道为本,但为心神被染,蒙蔽渐深,流浪日久,遂与道隔”。“心不受外,名曰虚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虚,则道自来止。”(《收心第三》)这里说明了心与道具有本质的重合性,强调心神的重要性,从而使修心得道成为可能。同时,由于蒙蔽和尘染而致心与道相隔的状况,从而心受牵制,神必受扰。若求清心安神,定要收心,以免心扰动神。如“心气调和,久益轻爽,以此为验,则邪正可知”(《收心第三》)。只有心神正常,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才能够协调正常。这就是心神的主导作用。如“心为道之器宇,虚静至极,则道居而慧生,慧出本性,非适今有”(《泰定第六》)。所以,安神先要养性修心。

2

心烦之危害

心若烦乱则会扰乱心智,耗损精气,既对身心健康有害,又会影响修道,所以司马承祯在《坐忘论》中分析了心烦的危害。如《收心第三》中指出:“凡住有所,则自令人心劳气发,既不合理,又反成疾。”“实莫多思,多思则以智害恬,为子伤本,虽骋一时之俊,终亏万代之业。”“若闻毁誉之名、善恶等事,皆即拨去,莫将心受。若心受之,即心满,心满则道无所居。”在《真观第五》提到:“是故收心简事,日损有为,体静心闲,方能观见真理。”

3

静心之方法

至于如何做到静心,如何避免心烦,司马承祯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

一是要安养除病,“修道之要,急在除病,病若不除,终不得定”。“若心得定,但须安养,莫有恼触,少得定分。”“所有闻见,如不闻见,则是非美恶,不入于心,心不受外,名曰虚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虚,则道自来止。”只有“净除心垢,开释神本”,“在物而心不染,处动而神不乱”,“不著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收心第三》)。

二是对杂事不想不求,“视名利如过隙,知生死若溃痈,故知用志不分,乃凝神也;心之虚妙,不可思也”。“形如槁木,心若死灰,无感无求,寂泊之至,无心于定,而无所不定,故曰泰定”(《泰定第六》)。三是不要计较得失,“虽有营求之事,莫生得失之心,则有事无事,心常安泰”(《真观第五》)。

二、养生要除欲

?

司马承祯在《坐忘论》中认为修道有七个阶段,即信敬、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其中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等五个阶段,都强调主静去欲的重要性。他认为:“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收心第三》),静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动则会造成昏乱的错误认识。只有自然恬淡、少私寡欲的生活,保持清净虚明、无思无虑的心理,最终才能求得生理上的健康长寿。

1

欲之危害

有欲则不能守道尊道,若汲汲于名誉、地位、财富等,患得患失,沉溺声色,则会伤德损寿,招致灾害。如“或显德露能,求人保己;或遗问庆吊,以事往还;或假修隐逸,情希升进;或酒食邀致,以望后恩;斯乃巧蕴机心,以干时利,既非顺道,深妨正业”(《断缘第二》)。对于酒肉、罗绮、名位、金玉等物欲,“众皆徇之,自致亡败”(《简事第四》)。“是故于生无要者,并须去之;于生虽用有余者,亦须舍之。财有害气,积则伤人,虽少犹累,而况多乎?”(《简事第四》)若留恋物欲,“留恋弥深,为邪念故,死堕地狱,永失人道,福路长乖”(《真观第五》)。

2

除欲后的益处

要若修道长寿,必须摒弃物欲,除欲后可使自心清净空寂、自身闲适恬淡,排遣忧烦,平衡心理,使身心怡悦,专心修道。“弃事则形不劳,无为则心自安,恬简日就,尘累日薄。迹弥远俗,心弥近道。至神至圣,孰不由此乎?”(《断缘第二》)“无事安闲,方可修道。”(《断缘第二》)

?

三、乐观养生法

?

在静心、除欲的同时,《坐忘论》生命哲学的主题是乐观、恬静,注重心理治疗、精神修炼,追求健康长寿。它讲人生哲学,关心的不是整个自然、社会、人的起源与结构,而是在这巨大的自然、社会、人类之中的人怎样怡然自乐,不与自然、社会、人发生冲突。也就是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控制情绪波动,不受外界干扰,静心灭念,从心理健康入手而达到生理健康。

1

保持开朗的心态

人在社会上自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灾难、挫折,应正确看待贫困、疾苦,尽量地减少精神刺激,防止过度的精神变动,保持心胸开朗,乐观愉快。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司马承祯在《坐忘论》中也谈到对生活的态度,如“谁与我贫?天地平等,覆载无私,我今贫苦,非天地也;父母生子,欲令富贵,我今贫贱,非由父母;人及鬼神,自救无暇,何能有力,将贫与我?进退寻察,无所从来,乃知我业也,乃知天命也。业由我造,命由天赋,业命之有,犹影响之逐形声,既不可逃,又不可怨。唯有智者,因而善之,乐天知命,不觉贫之可苦”(《真观第五》)。认为衣食犹之船舫,是生存、修道的工具、手段,不必为此迷失方向。“夫人事衣食者,我之船舫也,我欲渡海,事资船舫,渡海若讫,理自不留,何因未渡先欲废舍?”(《真观第五》)

2

以平常心处世,豁达知足

司马承祯认为,对待生活,对待生死,对待物欲,应豁达大度,知足不争,心气平和,以平常心看待一切。“贵能不骄,富能不奢。”“以恬养智”,“以智养恬”,“智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恬智则定慧也,和理则道德也。”(《泰定第六》)“若恋生恶死,拒违变化,则神识错乱,自失正业,以此托生,受气之际,不感清秀,多逢浊辱,盖下愚贪鄙,实此之由。是故当生不悦,顺死无恶者,一为生死理齐,二为后身成业。”(《真观第五》)

通过静心、除欲,以乐观的态度处世,司马承祯认为,最终可“形神合一”,达到“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与道冥一,万虑皆遗,故庄子云同于大通”(《信敬第一》),“蹈水火而无害,对日月而无影”,“智照无边”,“形体得之永固”(《得道第七》)的见道得道的境界。

总之,司马承祯在他的《坐忘论》中把心理上的洁净虚明、无思无虑与生活上的自然恬淡、少私寡欲当作养生之术的基础,作为平时清雅生活的方式以及养生炼形、修身保命的绝妙良方。这不仅对当时社会各阶层有影响,也对道教思想的发展,尤其是道教养生思想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同时对今天也有积极而现实的意义。

2915阅读

同类推荐
  • 修仙实验室

    修仙实验室

    飞剑,传音,遁法,驱鬼,雷法,符箓,丹药,赶尸,法宝……种种传统的仙术妖术,在现代科技面前已然近于毫无优势。几乎每一寸土地,都有了合法的主人;几乎每一种资源,都有了无可替代的用途。山川易位,江河改道,风水剧变,星光匿迹,使得数百年前存活至今的修道者们,都无法获得修行必须的洞府,灵气与天材地宝,于是不得不投入碌碌的红尘,为生计,甚至合法的身份奔波。为了依靠有限的资源继续探索无上天道,他们试图引入集约高效的修真方法,应用科学的手段探索和设计修真途径,获得成功……
  • 绝世农民

    绝世农民

    李宏斌,毕业于华夏农业大学,由于某些原因,没有留在大城市里面工作,而是回到自己的老家,准备做出一番事业。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生命之神的这一丝真灵。得神位,凝神格,成为天底下唯一的一个神。
  • 不灭灵神

    不灭灵神

    少年叶凡是灵霄派的一个小弟子,天生愚笨,资质不佳,学艺三年毫无任何进步,被掌门驱赶出师门,机缘巧合下他得到了开派祖师的真传,以及一枚可以进化的“龙丹”,从此开始了不平凡的修道生涯。——————————————————【虚竹书友群:72269485】
  • 自在亦自在

    自在亦自在

    人一生会想象,会希望的事情很多,但大体上无非就是:如果是我多好;为什么是我;跟我没关系,三类。不过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千篇一律固然不算什么值得庆幸的事,但特立独行最好不要沦为哗众取宠。拙作只是兴趣以及闲暇的产物,一路货色卖一路主顾!读、写之间总不过各取所需,能在沧海汪洋偶遇一粟也算是缘分,能遇一二确愿观书也算彼此幸事!
  • 大王叫我来寻仙

    大王叫我来寻仙

    平凡的少年,不平凡的人生。当亲人需要拯救,当血债需要复仇!谁给我双手,我甘愿用命抵扣!世道诡谲,仙妖难辨。我眼我心,斩魔问佛!大王叫我来寻仙,他日成仙定坤乾!
热门推荐
  • 莫失莫忘

    莫失莫忘

    怎样才能无怨无悔,怎样才能不离不弃?他们似乎注定了不能在一起。对立的地位,不能化解的血海深仇,但她与他是光与影,是声与响,不能分开,不能失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执,并不容易,却又很容易,一切缘心。
  • 从暖男到巨星

    从暖男到巨星

    言情:“你是谁”学生妹:“额,你的这个开场白有点特殊啊!”言情:“开场白?额…我这是在哪儿?”学生妹:“嘻嘻,帅哥,你在跟我玩康斯普雷吗?请不要调皮了好吗?你难道不想和我快点发生什么吗?”言情:“我这是穿越了吗?”穿越变成富二代,且看渣男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巨星之路!
  • 开局创造了高武世界

    开局创造了高武世界

    穿越而来,江晨发现自己竟然获得了练假成真的系统,一切虚幻的东西,只要他获得足够的信任度就能够将他化为真实,而他第一步就是将这个现代都市化为全球高武的世界。地窟出现,诸天战场出现,诸天万界,万族的威胁开始降临。人族三十六府出现,神魔妖仙各大种族开始呈现在这一方面世界。
  • 悠悠夏若骨

    悠悠夏若骨

    从相遇开始就不一样了,再到后来就那样了呗...............简介无聊可是应该还好看的吧.............内容讲述了一位异性洁癖男霸道男学霸男霜炎和学生妹学霸妹的爱情故事,不要抱太大的希望,我的小说只在放假和周末更周一到周五不更,因为作者本人就是一住校生别怪我就只有周末和放假更了.
  • 末世来临,系统君等等我

    末世来临,系统君等等我

    吐槽了一本书也能穿越,而且穿越成了一个出场连三章都没到的同名女炮灰身上,累感不爱。没关系,作者大开金手指,呆萌系统从天而降,请开女主如何在末世生存。此文男女主一对一,身心健康,请放心入坑。作者第一次写文,不好的地方,请留言。我会努力改正的。(?>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再一次你的笑

    再一次你的笑

    你以为他原本就是那么爱笑那么阳光的一个人,殊不知,他只对你笑,对你阳光,他只做你一个人的暖阳。
  • 星归英雄传之超能水晶

    星归英雄传之超能水晶

    千年追杀,无尽征途,何时寻得回家路?迷雾重重,血色星空,安得世间两全途?问苍茫宇宙谁主沉浮?
  • 奇葩俏妃

    奇葩俏妃

    没想到啊!没想到!她上官子馨上个体育课踩到香蕉皮居然都能穿越!还穿越成了个花痴小姐?还被赐婚给了那个冰块脸王爷?说真的,这家伙是真的不要脸!动不动就占她便宜!!!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冰山王爷的死对头哥哥居然和她暗恋的学长长得一模一样……
  • 活学活用心理学

    活学活用心理学

    人的思维和言行总是受心理因素支配的。因此,及时掌握人的心理活动,有利于左右人的思维和言行。基于此,本书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了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心理活动,对于读者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理解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办事能力、实现人生目标,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