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874100000004

第4章 陆王学派

第一节 黄宗羲

一 略传及著书

长于顾炎武者四年,且后死于顾炎武者十四年,树立清初一大学统之人,即是黄宗羲。其学派不如顾炎武之扩大,然其所著《明儒学案》,当为“中国学术史”最初之作,其史学造诣之深,当与王船山相伯仲。其《易学象数论》六卷,与胡渭之《易图明辨》,互有发明,辨河洛方位图之非,颇多创说。而其《律吕新义》二卷,特开乐律研究之端绪。天算学为梅文鼎天算学之先导。其明敏之头脑,不逊于顾子。

宗羲字太冲,梨州及南雷,皆其号,越之余姚人,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纪元一六〇九)。父忠端公尊素,乃明室忠臣,为宦者魏忠贤所害,死于狱。梨州怀铁椎,欲报父仇,值逆阉已死,因手刺杀其父之狱卒,上书请诛逆臣,其气概凛烈如此。父遗命就学于刘蕺山,因奋起以扫越中之野狐学为能事。又体父“学者不可不通晓史事”之遗训,从有明《十三朝实录》起;上至《二十一史》,无所不研,更欲攻究九流百家之蕴奥,发家中藏书遍读之;不足,则出外游历,以补其缺,其博学勉励又如此。二弟宗炎、宗会亦有才学,彼教之使同成名。国亡时纠合志士御清兵,出入危难,九死一生。后奉母归里门,专心著述,教授子弟。康熙十七年,诏征为博学鸿儒,以年老固辞不出。圣祖乃命巡抚抄其所著关于史事者,送至京师,而召其养子百家,高弟万斯同使参订之。八十三岁,尚读书不废,常至午夜。康熙三十四年,以八十六岁之高龄殁。所著如上记诸书外,尚有《明儒学案》六十卷,全氏补足《宋元学案》百卷,《南雷集》二十卷,《文定》《文约》合四十卷,《明文海》四百八十二卷,《明史案》二百四十四卷,及其他数十种。

二 学说

宗羲是刘念台之高弟,念台以慎独二字为学的,梨洲亦修慎独之阳明学者。但其该博之知识,固不以“阳明学”自封。所著《明儒学案》一书,虽有人谓彼为护“阳明学”而作;但其史笔,决不偏于一方,长其所长,短其所短,客观态度,溢于全书。惟不慊于晚明“阳明学者”之流于口头禅,尤于越中周海门以后,学弊之深,多所不满,欲一洗此风,而复于阳明当年。故曰:“明人讲学,语录之糟粕耳;不以六经为根柢,束书不读,而从事于游谈。学者当先穷经,然拘执经术,不足以经世,欲免为迂儒,必兼读史。”又曰:“读书不多,则无以证理之变化,读书多而不求诸心,则又为俗学。”《清史》《黄宗羲传》观其言,明明是不埋头于心即理说,而表示其兼取朱王之态度。故受其教者,不蹈讲学之流弊,亦不为障雾之妄言。万氏兄弟大史家,全氏祖望,质实之学者,皆出其门。其刚毅之风,足以破当时雷同附和于“心万殊说”之小儒。故曰:

盈天地,皆心也;变化不测,不能不万殊;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其本体。故穷理者,穷此心之万殊,非穷万物之万殊也。是以古之君子,宁凿五丁之间道,而不假邯郸之野马,故其途亦不得不殊。奈何今之君子,必欲出于一途,使美厥灵根者,化为焦芽绝港。夫先儒之语录,人人不同,只是印我之心体,变动不居;若执定成局,终是受用不得。此无他,修德而后可讲学;今讲学而不修德,又何怪其举一而废百乎!(《明儒学案序》)

此痛切之言,学者当正襟领受者。盖举万物之万殊,归于一心,以心理之阐明及修德之工夫为先,而以讲学为后。此言虽为陆王之言,然以心为万殊,而欲实现自己之心之处乃属于伦理上之自我实现说,不外发挥自己之人格及自己之个性也。

三 政治哲学

清初学者,人人不慊于明学之空疏,而以提倡经世致用为主旨。宗羲尤因精研史学,熟于古今治乱兴亡之事迹,议论尤有根柢。不落于抽象之说,而独标具体的实际的论旨,使人读之,感一种痛快之趣味。所著《明夷待访录》,正如今世所谓“政治哲学”,以民利民福为主眼,以民本主义为政治之本质。其意君主本为人民而设,即上世之酋长,此酋长;而有蔑视民意,自图私利之行为,则非君主而为独夫;如此其君主之资格自当剥失,汤之放桀,武王之伐纣,其目的在为民,自是事理上当然之行动。盖以亿兆人之心为心,方可称为圣人,称为君主。是故伊古以来,因为君主之责任重大,而不欲自劳其身心者,有许由务光。虽为君主,而让位于人者,有尧舜;初不欲为,而卒不得已而为之者,有大禹;可见三代以上之帝皇,皆不得已而为之。三代以后,则以天下为一姓之私产,视万民为己之臣妾,视土地为己之产业,立法之精神,全变为私法,绝无公法之内容。盖三代之时法尚存在,三代以后则法意全非矣。黄氏盖以孟子之王道,为政治本体;从社会学上之见地,应用史实,而与孟子王道以学理上之根据,树立其民本政治之哲学。彼以此理论为基础,而涉及一切之政治问题,如云以人民为主,则政治难行,当选举一人,依赖以行。此其见解,虽与现代民本主义,尚有消极积极之差。然于大体是以人民本位为主眼与民主政治相似。近代初革命时,为鼓吹民本共和之精神起见,一般志士,曾密印此书数十万部,颁布全国,且大收其效果。(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明夷待访录·原君篇》曰: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则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享受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不然,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雠,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使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后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皆不便于其言;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既以产业视之,人之欲得产业,谁不如我,密缄縢,固扃□,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远者数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溃,在其子孙矣!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生我家?痛哉斯言!回思创业时,其欲得天下之心,有不废然摧沮者乎?是故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唐虞之世,人人能让,许由务光非绝尘也。不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市井之间,人人可欲,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然君之职分难明,以俄顷淫乐,不易无穷之悲,虽愚者亦明之矣!

以上取三代圣王为君之动机,与后世为君之动机,对照比论,痛斥后世之为私利。更进而断言其制定法律无何等之权威如下:

三代以上有法,三代以下无法。何以言之?二帝三王,知天下之不可无养也,为之授田以耕之;知天下之不可无衣也,为之授地以桑麻之;知天下之不可无教也,为之学校以兴之;为之婚姻之礼,以防其淫;为之卒乘之赋,以防其乱;此三代以上之法也。固未尝为一己而立也。后之人主,既得天下,惟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夫非法之法,前王不胜其利欲之私以创之,后王或不胜其利欲之私以坏之。坏之者,固足以害天下;其创之者,亦未始非害天下者也。乃必欲周旋于此胶彼漆之中,以博宪章之余名,此俗儒之剿说也。即论者谓天下之治乱,不系于法之存亡。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苟非为之远思深览,一一通变,以复井田、封建、学校、卒乘之旧,虽小小更革,生民之戚戚,终无已时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下略)(《原法》篇)

彼之政治理想,全在三代之民本精神,故以孟子之王道为根据,专以民利为主眼,而树立其政策。

四 结论

宗羲大才,于经学、史学、天算、乐律、无所不通。为国仇亲恨,屡罹危险,又是极富情感之人。国亡后,养母教弟,亦孝友可风。且亡国之痛,终身不忘,以所著《明夷待访录》,传其心事。此书晚清时,忽与“公羊学派”诸子之思想,无端相合。引起“革命”“排满”之大风潮,虽曰时运使然,宗羲一人正气之感召,关系实重大也。

同类推荐
  • 老子新解

    老子新解

    以往的人们解释《老子》总是从《老子》一书的词语出发。而本书的作者则完全从《老子》一书的内在逻辑出发因此,本书就其方法论上的革新来看,是对老子解释的一次革命,其所获得的结果是完全崭新、与众不同和引人注目的。通过这本书,现代的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人民将会重新发现,他们可以从中国古人的著作中,特别是从老子的著作中汲取丰富而又极为珍贵的思想与精神的养料,从而使自己生命的存在变得更加充实和完美。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同时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道德观念、政治主张、伦理思想以及教育原则等。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主要从原文、注释、译文、解说四大方面进行精练的解读。同时适当穿插孔子门人故事,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孔子及孔子所处的时代。"
  •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是一部大智慧的书,博大精深,学问渊薮,是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集中体现。德国大哲学家、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就是受到了《易经》的启示,破译了二进位制的奥秘,研制成功了手摇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的前身。世界上有许多大企业家,如丰田、三星的创始人,都是凭借《易经》的引发与感悟,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本书既依据传统的历史文化又结合现代科学理论,揭示出《易经》八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创建原理,阐明了伏羲氏结绳记事(实际上是结绳记数,事是无法用绳子记的)的理性思维过程。这种理性思维就孕育了二进位制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又通过符号语言的更替与演化,便产生了人类智慧结晶的八卦。
  • 弗洛伊德的智慧

    弗洛伊德的智慧

    本书是弗洛伊德原著代表作的精选译本,是集弗洛伊德思想之大成的作品。书中作者以大量实例阐释了其理论,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人的心理结构,了解病态精神及其起源的相关知识,了解人类的性爱问题,还可以了解精神与梦的关系。当然,原著亦有不足之处,比如书中存在很多令人费解的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与理论,并且书中的某些内容由于缺乏连贯性和用词晦涩难懂,给人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对原著的用词和段落进行了适当的删节和改动,目的就是为了使读者可以比较容易地理解弗氏的理论。读弗氏的书,可以使我们认识现代生活造成人们某种精神疾病的根源,从而有效地调节、完善我们的人生。
  • 7天教你读懂哲学

    7天教你读懂哲学

    本书为普及哲学知识的书籍。书中大量介绍了外国许多著名的哲学大师及他们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著作等,并对每一位大师的生平成长之路和求学之路做了深刻的剖析,旨在向人们宣传和阐述他们的哲学观点和理论。本书通俗易懂,知识性强,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热门推荐
  • 天水一中

    天水一中

    是一本描写高中生日常生活的随笔,学习已及一些有趣的事情。
  • 我的诡异女友

    我的诡异女友

    屌丝就没有真爱了么?突然有一天发现女友消失了,难道是被甩?可是问过朋友,都说没见过这个人,立刻,我的冷汗流了下来……到底是被飞甩,还是找个女鬼,或者陷入阴谋?或者我走入了楚门的世界?!真相只有一个!是真是幻,是福是祸,阴谋血案鬼事交织纠缠,这个夏天,诡异女友让您脊背发凉——
  • 请考生努力通过考试

    请考生努力通过考试

    本书又名《我在恐怖游戏里谈恋爱》《花痴暴力女无敌了》《吊打BOSS是我的问题吗》 【男强×女强】【无限流】时优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在一个纯白空间,周围乌泱泱的的都是人。时优:“……”我这是到了哪里?我这是被拐了吗?某大佬笑,“乖乖跟着我走,保证你躺赢每场考试。”直到后来有一天,某大佬亲眼目睹某女手撕丧尸。某大佬:“宝贝儿我错了,咱家你做主。”
  • 快穿之清风自扰

    快穿之清风自扰

    对于明缨来说邻家姐姐一直是个神秘的人,重逢之日,让她发现更多的秘密。危机之时,让她重收灵魂碎片。
  • 点滴往事回忆录

    点滴往事回忆录

    记录生活中发生过的点点滴滴,快来康康叭!!!
  • 大佬是个心机崽

    大佬是个心机崽

    【快穿,1v1,专属你的小甜饼】自从被一只绿球砸中……幽杓:“其实我是一朵花……”小绿帽:“……”呵呵,是朵霸王花吧?幽杓:“其实万年前我是天地共主……”小绿帽:“……”你猜我信不信?幽杓:“其实那个美人总是爱我爱的死去活来……”小绿帽憋屈:“我TMD还真信了!!”“宿主你知道天上飞的是什么吗?”“不知道啊…”“其实那是一群牛在飞……”“……”*幽杓:万年前我忘了你,终将刻骨铭心。“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月揽星河。”【失忆萌哒小仙女vs黑化病娇伪可怜】
  • 叶洛逆袭攻略

    叶洛逆袭攻略

    叶洛本是叶国公主,不想却错爱情郎,最后落得身死陨首,不过却无意之间激活秘宝得以重生。重生之后的她,奋发图强,脚踩万千白骨,登上称霸大陆的帝王之路。她是该情续前缘还是绝情杀戮。且看叶洛深思细量,定夺终身。
  • 强势王者路

    强势王者路

    新手写书请大家多多关照如有不好在底评论我会及时改正谢谢,,,,,,,,,,,,,,,,,,,,,,,,,,,,,,,,,,,,,,,,,,,,,,,,,,,,,,,,,,,,,,下面就看看王者强势的路吧!!!!
  • 天子传说

    天子传说

    传说九鼎具有神力,得者得天下。九大王国身怀九鼎,各方势力纷纷夺取。王朝争霸从此展开,九鼎也因此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重点是:一朝成功,天下皆知,一朝衰落,受万人唾弃。正所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颁天子令,授予功成名就。
  • 那年我们一起毕业了

    那年我们一起毕业了

    那年我们一起毕业了,讲述了易小夕从大学到研究生期间的种种经历,从易小夕的成长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大学生的困惑,同时也看到生活漫漫在变好,关于小夕的情感问题,用最初不相识,最终不相认概括,或者是稳稳的幸福。每一个女孩都会经历一些情感波折,然后才更懂得今天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