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8800000024

第24章 争内阁藩邱击疆臣 谋抚院道台献歌妓 (2)

那日各人到的独早,因有赞成的,预定发言,有反对的,又预定辩驳。故提此议时,袁世凯即发议道:“方今朝廷有鉴于世界大势,苟非立宪,不足以息内乱而图自强,故首令筹立基础。弟以为欲行立宪,先建内阁为本,然后分建上下议院,君主端拱于上,即不劳而治。弟以为此乃万年不朽之基,望各位认真研究。此事若成,国家幸福不浅。”袁某说了,当日庆王子方任商部尚书,时亦在座,即继说道:“袁公之言,甚为有理。弟曾到过外国,见他政治井然,皆由责任内阁设立议院所致。君主固可端拱望成,国家亦可久安长治。愿诸公赞成袁某之言。”当下庆王、袁某听得庆王子所说,都点头微笑。袁世凯又道:“毕竟见过世面的,见识不同。今王子所发议论,实宗室中铮铮皎皎。”

那时各人都不发一语,单是醇王怒不能忍,先向庆王子道:

“方才作的说话,单是袁某合说的,如何你也说此话?”说了,便又向袁世凯道:“请问足下新设内阁用人之法。”袁世凯道:

“设总理大臣一人,副总理大臣一人,总理国政。此时组织政党,倘或政治失机,内阁可随时更迭,自不致有政体败坏之虞。且内阁责任为立宪国所必要,想是王爷所知,又何必问。”

醇王道:“我知道此事为足下所赞成,因内阁若成,政权可在足下手上,任如何播弄,亦无人敢抗了。但我国开基二百余年,许多宗室人员,承继先勋,得个袭荫,未必便无人才。

断不把政体放在你手里,你休要妄想。”袁世凯道:政党既立,自然因才而选,断不能因亲而用。若云立宪,又欲使宗室人员盘踞权要,不特与朝旨满汉平等之说不符,且既云立宪,亦无此理。”醇王怒道:“什么政党,你也要做党人?我偏不愿闻那个党字。你说没有此理,我偏说有的,看我这话验不验!你不过要夺我宗室的政权罢了,我偏不着你的道儿。”

袁世凯亦怒道:“王爷你如何说这话?只说要建内阁。并不曾说我要做内阁总理大臣,夺你们什么权柄?王爷此话,好欺负人!”醇王道:“有什么欺负不欺负,你做那直隶总督,喜欢时只管做。若防人欺负,不喜欢时,只管辞去,谁来强你!”袁世凯此时更忍不住,便道:“今日只是议政,并不是闹气。

但我不得不对王爷说,我做直隶总督,没什么喜欢不喜欢。若王爷不喜欢我做时,只管参我。”醇王至此大怒道:“你量我不能参你么?我不特能参你,我更能杀你,看你奈我什么何!”

说着,就在身上拿出一根短枪出来,拟向袁世凯射击。各人无不吃惊,或上前抱定醇王不令放枪,或将醇王手上的短枪夺去。

醇王犹悻悻道:“我必把你杀却,方行议事。”袁世凯亦怒道:

“汝那里便能杀得我?不过演些野蛮手段。成个什么议会的样子!”说了,醇王只是怒气相向,袁世凯也不相下。

庆王道:“今天只是议政,如何便闹出这般笑话。老夫也不愿看了。”说着即出。便有做好做歹的,把两人劝开。一面又有人说道:“袁公本一片好心,思为国家改良政体,本无他意。在醇王爷未尝不同此心,或因谗言所间,亦未可定。自后当无芥蒂。前事也不必提了。”醇王听到“或因谗言所间”一语,也不免愧作,且又见庆王悻悻先去,亦觉自己太不为庆王留体面,似不好意思,况自己举动,亦太过孟浪,便一言不发,无精打采去了。袁世凯却对各人说道:“不料今日乃见此事。

传出去各国听得,只留个笑话,乐得道中国大臣的野蛮罢了。某今后亦不愿与闻京中内政了。”说罢,欷一会,各人倒劝慰过了,庆王子便牵袁世凯齐出,各人亦不欢而散。

次日,袁世凯辞过庆王,要回任去,当面诉一番不平的话。

庆王亦为安慰,袁世凯即回北洋去了。一来在京受了醇王一口气,二来回到署中,已失了媛媛一个如花似月的美人,终日只是闷闷不乐。各属员到来回复公事的,只随便应了。各属员倒知得醇王拔枪的事,倒替袁氏不乎。那袁世凯每日见属员,都道:“自今以后,任国政怎么腐败,概置不理。”但总碍不过庆王情面,偏又事有凑巧,那日又议将满洲三省改为行省,要撤了将军,改设督抚,因此庆王又请袁世凯入京会议。袁世凯初也不愿去,那庆王亦恐袁世凯积憾不来,便令自己儿子往北洋解释前日嫌疑,井同袁世凯人京,好同议各政。

那日庆王子到了北洋,袁世凯就传几个属员招待他,好陪他谈话,便又生出一件事出来。因那庆王子本是个志趣风流、性情跌荡的人,谈到风月场中,自然适投所好。就中如道员段芝贵,在天津办理巡警多年,颇有成效,久为袁世凯所赏识,自己正要谋个升阶,不如在王子跟前极力周旋,先下个种子,然后托袁帅向王爷面前一说,自有王子赞成自己,料无不合。

所以故意将风月事情铺张扬厉。庆王子听得,已心花乱放,猛想起袁世凯说过,从前买过了一个南妓,日前殁了,也不胜悲悼,并说得南妓的声色,为各省所不及,便向段道问道:“天津现有出色的南妓没有呢?”段芝贵道:“有是有的,惟若不是大爷先说,卑职却不敢说出。”庆王子道:“这时不算得是公事,尽可略去尊卑之分,说说交情便是。花天酒地,玩下也不打紧。”

段芝贵道:“大爷说得是。现新来了一个南妓,唤做杨翠喜,艳名久著。若论他的容貌,即在古来百美图中,怕寻不出第二个。他唱曲子,不论什么声喉,并皆佳妙。想大爷见了,定知卑道之言不谬。他近来更工于登场唱戏,一穿戴了优孟衣冠,无不声情毕肖。他唱那《翠屏山》一出,报纸上早已传颂殆遍,想是大爷知得的。今他日前已到了津门,就请同大爷一同前往赏识赏识,未审大爷意下何如?”

庆王子听了大喜道:“如此甚好。但兄弟忝为尚书,若到那里游荡,官方上总说不去,不如隐过名姓不提罢。”段芝贵听了,故作掩耳,细想半晌才道:“大爷之言,自是有理。但那杨美人比不得别人,他往来的,若不是名公巨卿,那里到得他门里?怕他不知道大爷是什么人,尽不大留心,风景就不像了。不如大爷故作不提,待卑道对他细说大爷是什么人,并嘱他不要对别人说便是。”庆王子听了,不胜之喜,便一同换转衣装,同到杨翠喜那里。

那杨翠喜知道他是当今王子,又正任尚书,权势煊赫,自然极力奉承,周旋谈吐极其风雅,弄弦唱曲更为留心。那庆王子先时看了他容貌,已是倾倒,及听他唱曲,益发心醉。那夜先在杨翠喜寓里谈个不夜天。自此也常常来往,大有流连忘返之势。更感激段芝贵不已,便谓段芝贵道:“老兄高才屈在下僚,大为可惜。此后当为足下留心,倘有可以升迁之处,无不尽力。”段芝贵道:“某不才,愧蒙大爷过奖,何以克当。但北洋袁帅曾对小弟说得来,他说像小弟本合居方面,只恐被人议论结援树党,故不办(便)提保,每为小弟叹息,劝小弟耐守。故小弟以为士得知己,可以无憾。今又得大爷奖颂,自后定当发奋,以报知己。”

庆王子大为欢喜。次日,段芝贵又拜谒庆王子,王子道:

“自见了杨美人,耿未忘心。惜我身为贵胄,动多拘束。”说罢仍复摇首叹息。段芝贵默窥其意,便道:“现已有旨,且准满汉通婚,无论什么女子,皆可纳充下陈,那有拘束的道理。若惧人谈论,请大爷先自回京,卑道自有法子。”庆王子点头微笑。

去后,段芝贵回想此事,尽要告知袁督才好,便到督署来,先隐过杨翠喜之事,却道东三省现改行省,将来三省必各设抚台,统望大人留心提拔。袁世凯道:“你只是个道员,怎便能做得巡抚?”段芝贵道:“昔李鸿章、郭嵩焘,皆以道员补巡抚,何况今日破格用人,是在大人留心耳。”袁世凯想了想道:

“足下本有点才力,本该援引。你可在庆王子面前说说,若得他赞成,某无不尽力。”段芝贵大喜。辞出后,便决意买了杨翠喜送给王子,然后说项。正是:

此心欲得为巡抚,妙计先思献美人。

同类推荐
  • 风尘隐侠鹰爪王17

    风尘隐侠鹰爪王17

    清同治初年,发捻猖撅。陕西告急,京畿震动,捻酋以二十万众,三路攻陕。幸经多隆阿将军率兵往剿,大破捻贼于紫荆关,捻贼遁走。可是各处依然是萑苻遍地,宵小横行,尤其是陕豫两省接境的地方,防守最为吃紧。潼关、武关、紫荆关等处,跟河南接境,恐怕从河南阌乡、芦氏、焦耳山各地窜过捻匪来,所以各关隘全驻守重兵。但华阴县南、商南一带,仍潜伏着不少发捻党羽,不时扰动,居民一夕数惊,不得安枕。清廷诏授多隆阿将军为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多隆阿遂坐镇陕西,调派各地劲旅,分驻各关隘,镇抚盘查,不遗余力。
  • 十二生肖大战十三香

    十二生肖大战十三香

    公元一百世纪零零一年代,人类在星外文明的启迪和协助之下,禁不住对自身起源和宇宙形成奥秘的强烈探索欲望,偕老携幼钻进了时空隧道,留下了一张价值连城的藏宝图,以及一位神秘的监护者,浩浩荡荡去了遥远的负世纪。于是,动物界实力最强大的集团之一十二生肖、在植物界暂露头角的精灵组合十三香,以及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监护者三方,围绕着这一张神秘的藏宝图,展开了一场扑朔迷离的争夺战,最终的结局却令所有参战者跌穿眼镜。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有穿越,有谍战,有像模像样的大兵团作战,也有单打独斗的个体偷袭,一组组妙趣横生的画面背后,既向我们展示了极具喜感的东方文化的魅力,也打造了颇具世界风格的人文情怀。
  • 消逝的农具

    消逝的农具

    本书是《吕新作品系列》之一种,由五个中篇小说组成,分别是《南方遗事》《绸缎似的村庄》《葵花》《深红的农事》《消逝的农具》,均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每篇文章的篇幅都是三万字左右,均是取材于他所熟悉的晋北农村中发生的故事,碎片式的故事结构,细腻的语言表达,为读者讲述了一个个曲折而深入人的心灵的故事,使读者在听完故事的同时,又为读者留下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 你独自怎可温暖

    你独自怎可温暖

    本书选作者创作的小小说40篇,既有对沉重乡村风情的描绘,又有对喧嚣城市图腾的刻画,传递温暖,主张善良,倡导崇高,将深刻的思想性与完美的艺术性融合在千字方寸中间,充分体现了作家对社会良知、责任以及对生命的深切体悟与人文关怀。
  • 内伤

    内伤

    民族的内伤,人性的悲歌,爱情的绝唱!《内伤》这部家族史小说,以其宏大的主题,深邃的内涵,跌宕起伏、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浓郁的湘南风情,老到的笔法,一出手即具备了成为一部厚重大作的基础。《内伤》是继《白鹿原》《百年孤独》《巨流河》之后又一部厚重的家族史小说,被誉为中国版《百年孤独》。《内伤》时间跨度大,内容庞杂,涉及家族、抗战、内战、剿匪、文革和商战等多个热点题材;《内伤》用一种独特的笔调重新诠释了亲情、爱情、奸情,以及战争和政治。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徐贵祥,著名文学评论家张颐武、李敬泽等联袂推荐。
热门推荐
  • 覆鬼之源

    覆鬼之源

    在泽世界,每逢日落便会有吃人的鬼出现。普通刀刃根本无法杀死鬼,因此几百年来弱小的人类日益减少。后来人们发现只有给武器渡鸣才可以斩杀鬼。渡有奇特双属性的热血剑客洛源,踏上了他的历险。当我拔出双剑,万鬼速速退却!
  • 重生之后知后觉

    重生之后知后觉

    杨慕白二十三岁成婚,成为帝都皇后。四年后发现恩爱婚姻,实为一场精心编织的骗局。为活命,通过半年布局和父亲还有发小张将军的帮助下。顺利假死逃离皇宫。在宫外自由游历三年,她见过穷苦、低层百姓挣扎求生存,也见过帝都壮丽河山。心胸豁然开朗,不再纠结个人小情小爱。皇帝在杨慕白离宫后,发现自己早已对她情根深种。通过多番努力,终于把杨慕白寻回皇宫欲重新开始……杨慕白通过自身的努力与重重苦难,影响及帮助皇帝守住江山。本小说分为两部,上部主要描述爱恨情仇,下部主要讲述家国天下。
  • 快穿之炮灰不背锅

    快穿之炮灰不背锅

    主神创造出三千小世界,很多人通过在小世界里历练成就自己的璀璨人生。可是炮灰们招谁惹谁了?本来平静有爱的生活,偏偏被这些重生者、任务者弄得乱七八糟!苏青表示,凭什么炮灰就得背黑锅,凭什么炮灰就得当踏脚石?不干,通通不干!
  • 妖猛丸

    妖猛丸

    上古遗孤,妖刀传人,上天穹,登九霄,与神鬼争,其乐无穷也。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强盛的路

    强盛的路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如月之恒,日升日落!这是一个主角从学渣到学霸,最后成为商界巨子的故事!......
  • 腹黑王爷的总裁悍妃

    腹黑王爷的总裁悍妃

    (一对一宠文、男强女强)她;现代显赫千金总裁,背后是一个最出名的特工杀手黑樱,一次意外穿越都不知名的时空-龙宸国。一朝穿越成为朝中罪臣的嫡女,被人审问,被人毒打,醒后发现自己在某人的寢室。“葵儿,你醒了?”---------------------他;大名鼎鼎英明神武的宸王,却因为出生有颗星,令他不能成为龙宸国的皇帝,虽然他做不成龙宸国的皇帝,他可以去雪国,只因她的女人是雪国公主。一場穿越,背后的秘密是什么?解开层层的秘密才发现背后的真相竟然如此震惊...
  • 你认识何卿卿吗

    你认识何卿卿吗

    小说中对中年事业有成男人的心理危机刻画得传神而到位。他涉险熬到了一把手的位置,功成名就,还保持着反省和谨慎,但在生理和情感上却陷入了双重的困境。
  • 陨星辰

    陨星辰

    远古大能只手遮天,摘星采月,游戏人间。天地间灵气循环,下界法则缺失严重。是天地本就这样,还是有人操控这一切?林天从小小的扬州城走出,查探天地大道,却发现种种漏洞。那个掌控世界的人是谁?他的目的是什么?或许林天会从他的兄弟身上找到些什么吧。
  • 魔池传说

    魔池传说

    阴森的孤林,一口古朴的大鼎内,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在这满是鲜血的鼎中熬煮着。“妹妹!坚持住!”男孩很坚强,虽然虚弱,但还是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拼命的支撑着女孩,想让她爬出这满是鲜血的地方。大鼎四周,几名鬼面人静静的看着这一切,鼎内的挣扎,没有让他们生出一丝一毫的怜悯,在他们的脚下,足足上千个孩童的尸骨,横七竖八的摆放在那里。显然,鼎内的两个孩子,已经不是第一批了。“很好!”一名鬼面人满意的点头,盯着鼎内的男孩,开口道,“就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