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12100000008

第8章

二十二祖摩拏羅尊者。那提國常自在王之子也。年三十。遇婆修祖師出家。傳法。至西印度。彼國王。名得度。即瞿曇種族。歸向佛乘。勤行精進。一日於行道處。現一小塔。欲取供養。眾莫能舉。王即大會梵行禪觀呪術等三眾。欲問所疑。時祖亦赴此會。是三眾皆莫能辨。祖即為王廣說塔之所因。今之出現。王福力之所致也。王聞是說。乃曰。至聖難逢。世樂非久。即傳位太子。投祖出家。七日而證四果。祖深加慰誨曰。汝居此國。善自度人。今異域有大法器。吾當往化。得度曰。師應迹十方。動念當至。寧勞往邪。祖曰然。於是焚香。遙語月氏國鶴勒那比丘曰。汝在彼國。教導鶴眾。道果將證。宜自知之。時鶴勒那。為彼國王寶印。說修多羅偈。忽覩異香成穗。王曰。是何祥也。勒那曰。此是西印土傳佛心印祖師摩拏羅將至。先降信香耳。王曰。此師神力何如。勒那曰。此師遠承佛記。當於此土廣宣玄化。時王與鶴勒那。俱遙作禮。祖知已即辭得度比丘。往月氏國。受王與鶴勒那供養。後鶴勒那問祖曰。我止林間。已經九白。(印度以一年為一白)有弟子龍子者。幼而聰慧。我於三世推窮。莫知其本。祖曰。此子於第五劫中。生妙喜國婆羅門家。曾以旃檀。施於佛宇。作槌撞鐘。受報聰敏。為眾欽仰。又問。我有何緣而感鶴眾。祖曰。汝第四劫中。甞為比丘。當赴會龍宮。汝諸弟子咸欲隨從。汝觀五百眾中。無有一人堪任妙供。時諸弟子曰。師常說法。於食等者。於法亦等。今既不然。何聖之有。汝即令赴會。自汝捨生趣生。轉化諸國。其五百弟子。以福微德薄。生於羽族。今感汝之惠。故為鶴眾相隨。鶴勒那問曰。以何方便。令彼解脫。祖曰。我有無上法寶。汝當聽受。化未來際。而說偈曰。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復無憂。

二十三祖鶴勒那尊者

二十三祖鶴勒那尊者。月氏國人也。姓婆羅門。父千勝。母金光。以無子故。禱于七佛金幢。即夢須彌山頂一神童。持金環云。我來也。覺而有孕。年七歲。遊行聚落。覩民間淫祀。乃入廟叱之曰。汝妄興禍福。幻惑於人。歲費牲牢。傷害斯甚。言訖廟貌忽然而壞。由是鄉黨謂之聖子。年二十二出家。三十遇摩拏羅尊者。付法眼藏。行化至中印度。彼國王名無畏海。崇信佛道。祖為說正法次。王忽見二人。緋素服拜祖。王問曰。此何人也。祖曰。此是日月天子。吾昔曾為說法。故來禮拜。良久不見。唯聞異香。王曰。日月國土。總有多少。祖曰。千釋迦佛。所化世界。各有百億迷盧日月。我若廣說。即不能盡。王聞忻然。時祖演無上道。度有緣眾。以上足龍子早夭。有兄師子。博通強記。事婆羅門。厥師既逝。乃歸依尊者。而問曰。我欲求道。當何用心。祖曰。汝欲求道。無所用心。曰既無用心。誰作佛事。祖曰。汝若有用。即非功德。汝若無作。即是佛事。經云。我所作功德。而無我所故。師子聞是語已。即入佛慧。時祖忽指東北問曰。是何氣象。師子曰。我見氣如白虹貫乎天地。復有黑氣五道。橫亘其中。祖曰。其兆云何。曰莫可知矣。祖曰。吾滅後五十年。北天竺國。當有難起。嬰在汝身。吾將滅矣。今以法眼。付囑於汝。善自護持。乃說偈曰。認得心性時。可說不思議。了了無可得。得時不說知。

二十四祖師子比丘

二十四祖師子比丘者。中印度人也。姓婆羅門。得法。遊方至罽賓國。有波利迦者。本習禪觀。故有禪定知見執相捨相不語之五眾。祖詰而化之。四眾皆默然心服。唯禪定師達磨達者。聞四眾被責。憤悱而來。祖曰。仁者習定。何當來此。既至于此。胡云習定。彼曰。我雖來此。心亦不亂。定隨人習。豈在處所。祖曰。仁者既來。其習亦至。既無處所。豈在人習。彼曰。定習人故。非人習定。我當來此。其定常習。祖曰。人非習定。定習人故。當自來時。其定誰習。彼曰。如淨明珠。內外無翳。定若通達。必當如此。祖曰。定若通達。一似明珠。今見仁者。非珠之徒。彼曰。其珠明徹。內外悉定。我心不亂。猶若此淨。祖曰。其珠無內外。仁者何能定。穢物非動搖。此定不是淨。達磨達蒙祖開悟。心地朗然。祖既攝五眾。名聞遐邇。方求法嗣。遇一長者。引其子問祖曰。此子名斯多。當生便拳左手。今既長矣。終未能舒。願尊者示其宿因。祖覩之。即以手接曰。可還我珠。童子遽開手奉珠。眾皆驚異。祖曰。吾前報為僧。有童子名婆舍。吾甞赴西海齋。受嚫珠付之。今還吾珠。理固然矣。長者。遂捨其子出家。祖即與授具。以前緣故。名婆舍斯多。祖即謂之曰。吾師密有懸記。罹難非久。如來正法眼藏。今轉付汝。汝應保護。普潤來際。偈曰。正說知見時。知見俱是心。當心即知見。知見即于今。祖說偈已。以僧伽梨。密付斯多。俾之他國。隨機演化。斯多受教。直抵南天。祖謂難不可以苟免。獨留罽賓。時本國有外道二人。一名摩目多。二名都落遮。學諸幻法。欲共謀亂。乃盜為釋子形象。潛入王宮。且曰。不成即罪歸佛子。妖既自作。禍亦旋踵。王果怒曰。吾素歸心三寶。何乃構害。一至于斯。即命破毀伽藍。祛除釋眾。又自秉劒至尊者所。問曰。師得蘊空否。祖曰。已得蘊空。王曰。離生死否。祖曰。已離生死。王曰。既離生死。可施我頭。祖曰。身非我有。何恡於頭。王即揮刃。斷尊者首。白乳涌高數尺。王之右臂旋亦墮地。七日而終(玄沙備云。大小師子尊者。頭也不解作得主 玄覺遂徵云。且道斬着斬不着 汾陽昭別云。知師不恡 雪竇顯云。作家君王。天然有在 黃龍新云。黃龍要問雪竇。既是作家君王。因甚臂落 徑山杲云。孟八郎漢又與麼去天童華云。玄沙云。大小尊者。頭也不解作得主。師云。隨氀[毯-炎+叟]漢。玄覺徵云。且道斬着斬不着。師云。將蝦釣鼈。汾陽別云。知師不恡。師云。將錯就錯。雪竇云。作家君王。天然有在。師云。提水放火。翠巖云。當時祖引頸。王舉劍。與麼時。有人諫得住麼。至今無人斷得此公案。如今衲僧。作麼生斷。師云。莫要說夢。芭蕉云。賣寶撞着瞎波斯。師云。誣人之罪。瑯琊云。罽賓好一口劍。爭奈劍上無眼。尊者好箇師子。且不解返擲。師云。賊過後張弓。復云。這一隊漢。被山僧勦絕了也。還見師子尊者麼。驀拈拄杖。卓一下云。修身慎行。恐辱先也 孤峯深頌云。本是山中人。愛說山中話。五月賣松風。人間恐無價)。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罽賓國人也。姓婆羅門。父寂行。母常安樂。初母夢得神劒。因而有孕。既誕拳左手。遇師子尊者。顯發宿因。密授心印。後適南天。至中印度。彼國王名迦勝。設禮供養。時有外道。號無我尊。先為王禮重。嫉祖之至。欲與論義。幸而勝之。以固其事。乃於王前。謂祖曰。我解默論。不假言說。祖曰。孰知勝負。彼曰。不爭勝負。但取其義。祖曰。汝以何為義。彼曰。無心為義。祖曰。汝既無心。豈得義乎。彼曰。我說無心。當名非義。祖曰。汝說無心。當名非義。我說非心。當義非名。彼曰。當義非名。誰能辨義。祖曰。汝名非義。此名何名。彼曰。為辨非義。是名無名。祖曰。名既非名。義亦非義。辨者是誰。當辨何物。如是往返五十九番。外道杜口信伏。(芭蕉清云。譬如象馬[怡-台+龍]悷難調。加諸楚毒。至于徹骨。方乃調伏 大陽玄云。蚌鷸相持。死在漁人之手。乃云。何用繁言 徑山杲云。婆舍斯多。何用忉怛。當時若見他道。請師默論。不假言說。便云義墮也。即今莫有與妙喜默論者麼。或有箇衲僧。出來道義墮也。我也知你向鬼窟裏作活計 楚石琦云。我若作二十五祖。纔見外道入門。便連棒打出。豈不丈夫。更待他道請師默論。至於徃返五十九番。遠之遠矣)于時祖忽面北。合掌長吁曰。我師師子尊者。今日遇難。即辭王南邁。達于南天。潛隱山谷。時彼國王。名天德。迎請供養。王有二子。一名德勝。凶暴而色力充盛。一名不如密多。和柔而長嬰疾苦。祖乃為陳因果。王即頓釋所疑。又有呪術師。忌祖之道。乃潛置毒藥于飲食中。祖知而食之。彼返受禍。遂投祖出家。祖即與授具。後六十載。德勝即位。復信外道。致難于祖。不如密多。以進諫被囚。王遽問祖曰。予國素絕妖訛。師所傳者當是何宗。祖曰。王國昔來實無邪法。我所得者。即是佛宗。王曰。佛滅已千二百載。師從誰得邪。祖曰。飲光大士。親受佛印。展轉至二十四世師子尊者。我從彼得。王曰。予聞師子比丘。不能免於刑戮。何能傳法後人。祖曰。我師難未起時。密授我信衣法偈。以顯師承。王曰。其衣何在。祖即於囊中出衣示王。王命焚之。五色相鮮。薪盡如故。王即追悔。致禮師子。真嗣既明。乃赦密多。密多遂求出家。祖問曰。汝欲出家。當為何事。密多曰。我若出家。不為其事。祖曰。不為何事。密多曰。不為俗事。祖曰。當為何事。密多曰。當為佛事。祖曰。太子智慧天至。必諸聖降迹。即許出家。六年侍奉。後於王宮受具。羯磨之際。大地震動。頗多靈異。祖乃命之曰。吾已衰朽。安可久留。汝當善護正法眼藏。普濟羣有。聽吾偈曰。聖人說知見。富境無是非。我今悟真性。無道亦無理。不如密多聞偈。再啟祖曰。法衣宜可傳授。祖曰。此衣為難故。假以證明。汝身無難。何假其衣。化被十方。人自信向。不如密多聞語。作禮而退。

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

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南印度天德王之次子也。既受度得法至東印度。彼王名堅固。奉外道師長爪梵志。暨尊者將至。王與梵志。同覩白氣。貫于上下。王曰。斯何瑞也。梵志預知祖入境。恐王遷善。乃曰。此是魔來之兆耳。何瑞之有。即鳩諸徒眾。議曰。不如密多將入都城。誰能挫之。弟子曰。我等各有呪術。可以動天地。入水火。何患哉。祖至先。見宮牆有黑氣。乃曰。小難耳。直詣王所。王曰。師來何為。祖曰。將度眾生。王曰。以何法度。祖曰。各以其類度之。時梵志聞言。不勝其怒。即以幻法。化大山於祖頂上祖指之。忽在彼眾頭上。梵志等怖懼投祖。祖愍其愚惑。再指之。化山隨滅。乃為王演說法要。俾趣真乘。謂王曰。此國當有聖人。而繼於我。是時有婆羅門子。年二十許。幼失父母。不知名氏。或自言纓絡。故人謂之纓絡童子。遊行閭里。丐求度日。若常不輕之類。人問汝行何急。即答曰。汝行何緩。或曰何姓。乃曰。與汝同姓。莫知其故。後王與尊者同車而出。見纓絡童子。稽首於前。祖曰。汝憶往事否。童曰。我念遠劫中。與師同居。師演摩訶般若。我轉甚深修多羅。今日之事。葢契昔因。祖又謂王曰。此童子非他。即大勢至菩薩是也。此聖之後。復出二人。一人化南印度。一人緣在震旦。四五年內。却返此方。遂以昔因故。名般若多羅。付法眼藏。偈曰。真性心地藏。無頭亦無尾。應緣而化物。方便呼為智。

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

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東印度人也。既得法已。行化至南印度。彼王名香至。崇奉佛乘。尊重供養。施無價寶珠。時王有三子。曰月淨多羅。曰功德多羅。曰菩提多羅。其季開士也。祖欲試其所得。乃以所施珠。問三王子曰。此珠圓明。有能及否。第一王子。第二王子。皆曰。此珠七寶中尊。固無踰也。非尊者道力。孰能受之。第三王子曰。此是世寶。未足為上。於諸寶中。法寶為上。此是世光。未足為上。於諸光中。智光為上。此是世明。未足為上。於諸明中。心明為上。此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光辨於此。既辨此已。即知是珠。既知是珠。即明其寶。若明其寶。寶不自寶。若辨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辨世珠。寶不自寶者。要假智寶。以明法寶。然則師有其道。其寶即現。眾生有道。心寶亦然。祖歎其辯慧。乃復問曰。於諸物中何物無相。曰於諸物中不起無相。又問。於諸物中何物最高。曰於諸物中人我最高。又問。於諸物中何物最大。曰於諸物中法性最大。(徑山杲云。說得道理好。歸依佛法僧)祖知是法嗣。以時尚未至。且默而混之。及香至王厭世。眾皆號絕。唯第三子菩提多羅。於柩前入定。經七日而出。乃求出家。既受具戒。祖告曰。如來以正法眼。付大迦葉。如是展轉。乃至於我。我今囑汝。聽吾偈曰。心地生諸種。因事復生理。果滿菩提圓。華開世界起○祖因東印度國王請祖齋次。王乃問。諸人盡轉經。唯師為甚不轉。祖曰。貧道。出息不隨眾緣。入息不居蘊界。常轉如是經。百千萬億卷。非但一卷兩卷(汾陽昭云。却勞尊者心力 大溈智云。諸仁者還見二十七祖看經麼。行時脚跟不着地。坐時心識似風飄。頌云。秋高月色連雲白。澹泊禪心滋味長。歷歷分明今古意。何須特地更商量 天童覺頌云。靈犀翫月璨含輝。木馬遊春駿不覊。眉底一雙寒碧眼。看經那得透牛皮。明白心超曠劫。英雄力破重圍。妙圓樞口轉靈機。寒山忘却來時路。拾得相將携手歸)。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代天伐妖

    代天伐妖

    妖王现世,志在统御三族,代天伐妖,试看谁主沉浮!
  • 中国烟草改革与发展问题

    中国烟草改革与发展问题

    本书收录的相关理论性文章有:论加入WTO后我国烟草专卖制度的完善,烟草行业企业竞争力因素分析,青少年吸烟问题及控烟策略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禅行法想经

    禅行法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孤舟

    孤舟

    仙之一字,众生向往。然,成仙之路,白骨铺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预言恋爱

    预言恋爱

    命运存在吗?它真的会支配人吗?他是一个奇怪的人,命运在他的身上体现的肉眼可见。他的恋爱或许本来就是命运的安排……或许是有人刻意而为……或许……或许……这种恋爱就是命运的邂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将军抱抱要睡觉

    将军抱抱要睡觉

    为了避免辛苦经营的茶楼被大伯抢去,她必须得找个男人入赘为楚家传宗接代,或者想办法生个娃娃……阴错阳差进入将军府做了丫鬟,却每晚被个采花贼当成催眠药。好吧,既然这和她最“亲近”的男子是没法招入赘了,那么如果有机会怀个孩子也是好的。
  • 记忆孤城

    记忆孤城

    “这里是哪里?你是谁?”“别问我是谁,我先问你是谁?”“我?我是韩烁。”“哦,你现在是做什么的?”“我?我以前是个小旅行社的老板,现在和其他人一样被困在船上和这个岛上。”“哦,你是个旅行社老板呀……”“能告诉我你是谁吗?你能帮我们离开吗?”“如果你想要走出去,你首先要弄明白你是谁,你为什么会在这里,然后再考虑你怎么离开的问题。”